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的基本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纪录片;受众诉求;研究方法;《姐妹》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已经广泛运用于教育、医疗、防止犯罪和吸毒行为,以及企业的管理等领域,并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在我国传媒界近20年对传播心理学的研究颇有成果,近几年对受众心理的研究也开始有了萌芽,并且逐年上升[1],但是真正成为应用的理论仍然任重而道远[2]。在我国纪录片领域有意识地使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实证成果非常少见,一般采用传统的数字统计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大体上反映受众的好恶,但是却难以揭示好恶的根本原因,即受众的最根本诉求。在人本主义理论心理学的视阈下,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可以具体、细致地考查受众的诉求,弥补数字统计方法,以及社会学的以调查者为中心的调查问卷的不足,探索出一种更为具体、鲜明不受限制的以受众为中心的人文研究方法,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有效地弥补长期以来对受众心态解读的忽视。从方法论的意义上看,试图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与纪录片受众分析的实践结合起来,从另一个角度发现受众的诉求,及其隐藏其中的难以发现的本质,并且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广泛应用在纪录片或者其他影片的受众分析。
由于本文重点在阐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且受文章篇幅所限,受众的样本选择以便于提取为原则,因此采用了网络和报纸上登载的自发性回应样本,且没有将受众的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等个性差异进行分类,但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它是继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第一思潮”和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的“第二思潮”后的“第三思潮”心理学,代表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与罗杰斯。由于罗杰斯的理论更多适用于心理治疗,因此本文对纪录片受众的研究主要使用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与自我实现的人的理论。
在马斯洛的这个理论中,将人的动机需要分为三大方面,即意动的需要、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人的意动需要即基本需要,包括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而每当一种需要得以满足,另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马斯洛提出了一种强调人性积极向上的动机理论。
认知和理解的欲望,就是好奇心,马斯洛认为这是精神健康的一个特点。了解这些未知的知识和信息也是为了自身生存安全和不断发展的需要。纪录片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
关于审美的需要,至少对有些人来说是很强烈的,他们厌恶丑恶。
自我实现的人的理论认为:人类——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更多发掘、实现自身的潜能,趋向自我实现或丰满人性[3]P286。
利用马斯洛的这些理论,通过对受众言语的分析,可以直观表现特定纪录片满足了读者的哪些需求,并且可以认定纪录片所表达的这种需求的表述是成功的。
纪录片受众诉求研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方法。尽量使用受众在没有外界的影响下对某部纪录片产生的情绪、想法等有关言语,作为受众在这部纪录片中的具体诉求,然后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需求理论,分析归纳这些诉求所反映的属于人类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求,从而揭示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受众对纪录片的具体心理需求。
《姐妹》纪录片案例剖析
纪录片关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人和事,受到大众的赞誉,其中2004年至2005年上映的《姐妹》给许多普通民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选择它作为个案研究,更能反映受众的诉求。
《姐妹》是2000年初至2003年底拍摄的。导演兼摄影李京红全天候跟踪片中人物,辗转5省7地后终于贴身拍摄下长达300个小时的素材,被剪辑成总长度13.5小时的《姐妹》[4]。该片以一间20多平方米的发廊为中心,记录了来自浙江衢州的一对亲姐妹章桦、章微及其招收的几名打工妹阿文、小芳、阿美等的真实故事。片中,主人公因坚持正规营业,拒绝而惨淡经营,为了生存、为了孩子,她们苦苦与命运抗争。2004年上映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全国几十家电视台相继播出,收视率超过了本年度最火爆的电视剧①,被《南方周末》评为2004致敬之年度现场报道。
该片主要的传播媒介是电视,这部纪录片受众的调查对象以公开发表在媒体上的言论和情绪及其一些主要媒体的评论为主。
纪录片《姐妹》电视受众言论调查。据湖南公共频道公共事务部主任刘明君透露,《姐妹》播出两天来,频道的热线电话一直都没断过,工作人员接电话接到手软。短短两天,频道的短信平台收到的观众短信多达3万条,表达了对该片中发廊妹的同情和支持。[5]
浙江电视台:人们被五位姐妹的命运、故事、精神所深深吸引,在收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很多观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6]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应会能力;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73-02
当今世界经济呈现金融经济特征明显,金融引导资源配置、调节经济运行已成为经济平稳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撑。如今金融行业间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竞争。新建本科高校训导具有行业应会能力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是市场所需、行业所求,而探索并施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训导过程中不可或缺。
一、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金融人才应会能力架构
应用型金融人才应会能力主要包括具有从事金融业的用得上专业知识、上手快的实践能力和跟得紧的拓展技能。就其架构而言,内部结构包含行业认知能力系统、职场适应能力系统和学习创新能力系统等。
1.行业认知能力系统。①行业静态认知能力:了解金融历史、掌握金融规律、懂得金融规则;②行业动态认知能力:了解金融发展动态、关注金融风险动向。
2.职场适应能力系统。①就业创业能力:就业创业意识、就业能力提升与创业流程把握;②岗位调适能力:金融市场变化应对、语言表达及公关礼仪;③挫折应对能力:冷静处置职业挫折、意志坚定坚毅;④团队协作能力:团队成员间交流思想、协调互动。⑤业务技术能力:运用金融工具资源开展相关金融服务。
3.学习创新能力系统。①继续学习能力:自学新知识、接受新观念、运用新方法;②业务创新能力:具备创造思维、具有业务拓展能力。
二、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金融人才应会能力训导的教学模式选择
1.金融业务项目拓展教学模式。当前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同质化趋势明显,背离行业要求,脱离岗位实际,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金融业务项目拓展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其环节包括根据业务范围和岗位调研制定项目列表,将项目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确定业务项目课程,制定专业课程体系等四个方面。业务项目拓展教学以工作岗位技能为基础,注重金融理论和行业实践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与合作完成业务工作的能力,便于有效评价教学目标的达到,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为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金融业务项目拓展教学广泛运用于金融实习实训过程之中。学生到银行实习实训之前,要对实习实训岗位和业务范围有充分的调研和了解,对岗位工作流程和具体要求有初步的认识和掌握。如学生到某银行大堂经理岗位进行实习,那么大堂经理业务可列为项目教学课程,基本礼仪、银行用语、业务讲解、流程导引、理财咨询等纳入了项目拓展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能把课本理论内容和银行业务实践有机结合,达到项目拓展教学目的,学生接受金融知识、训导金融业务更直接、更直观、更管用。
2.金融案例分析教学模式。金融案例分析教学是金融学专业课程讲授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各类典型金融案例的讲解与分析,促使学生加深对金融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的理解,切身体会金融理论与金融实践的契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应对、解决各种错综复杂金融问题的能力。在金融案例分析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案例,使之适应于金融专业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案例既要具有典型性,又要具有时代性。其次要组织统筹好案例教学实际过程。在展示案例的同时,要向学生提供基本案例分析方法指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较、分析和决策。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各小组了解金融案例相关信息,开展谈论和交换,提出看法和观点,形成案例分析报告。鼓励小组间开展互相提问、答疑讨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案例分析报告。最后要对各小组的案例分析报告进行合理评价,既要肯定其长处,又要指出其不足,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剖析金融案例。金融案例分析教学是动态开放式教学方式,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金融实例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开展集体活动的团队协作和协调互动能力。
3.金融实务模拟教学模式。金融实务模拟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模拟的工作岗位上扮演特定的职业角色,运用真实或模拟的资料、数据,实际操作相关业务的教学方式方法。这一教学模式核心思想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从学生的应会能力本位出发,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固化为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贯通的桥梁。运用模拟教学场景、确定模拟职业角色、编制模拟教学内容、演示模拟教学软件,达到训练提高学生应会能力是金融实务模拟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银行、实验证券公司、实验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分析室、模拟典当行、理财中心等是重要的模拟教学场所,模拟职业角色必须依托模拟教学场所及工作岗位来确定,切忌过多过滥;模拟教学内容必须以模拟教学场所为场景、以模拟职业角色为载体、以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为依据、以模拟教学软件为平台,实施全过程的教师模拟演示和学生专项探究,使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参加全过程仿真训练,达到模拟操作金融实务的能力和水平,实现课堂教学与业务仿真的对接。金融实务模拟教学模式克服了银行业有限接受学生实习实训的局限,让学生以多种特定的职业角色在全方位仿真的工作岗位上开展金融实务训练,熟悉了金融业务相关流程,增强了职场适应能力。
4.金融问题探究教学模式。金融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现实金融热点和难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是将教学内容与现实问题相渗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和养成心理品质的教学方式方法。这一教学模式能有效帮助学生克服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不良状况,着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开展金融问题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现实金融热点和难点科学合理地设计金融专题及问题,从普众性金融现象到专业性金融问题,设计要从易到难、层次分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金融问题设计既要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综合性,又要具有开放性、扩展性和启发性。要利用视频、文字、图片等资料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水到渠成地提出问题。通过引导,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采取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形式,解除疑惑、明辨是非。
国务院批准建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是一个典型的金融问题探究教学实例。该区的设立主旨是开展金融综合改革,切实解决温州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就此开展金融问题探究教学时,可在地方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民间资本市场体系、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等方面开展问题探究式教学。通过金融问题探究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实验不仅对温州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全国的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桂梅,等.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06-109.
[2]张莹,等.浅析高校金融教学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0,(19).
[3]谢伟杰.本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2010,(17).
方法论既包括心理学具体的方法和技术的采用,同时也包括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立场。具体方法和技术包括被试的选择、条件的控制、材料的分析和数据的统计等。而方法论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于对象的基本立场和理论预设。方法论是建立在关于对象的理解基础上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这里的逻辑根源在于,任何方法、技术的选择和使用,都无法离开研究对象而单独考察,方法和技术是为研究的问题和对象服务的。方法的正确性有赖于其关于对象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前提的正确性,孤立分离地考察方法和技术没有实际意义。
文化心理学思想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发展,近几十年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视角。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立场在于,文化做为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应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视角,文化与心理的相互生成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主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大,更预示着心理学理论思维的变革而这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文化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因此,文化心理学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是心理学研究方式的一种改变。可以说,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演变关系到整个心理学的方法论变革,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是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学研究中关于文化内涵的理解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也使得“文化心理学”这一术语具有不同的含义。广义的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从跨文化心理学,狭义的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方法论有很大区别。“文化心理学”在这里主要指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强调文化与心理相互的建构性与共生性,这是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最基本内涵,学者们也大多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文化心理学”这一术语的。
2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
2.1主流心理学中的文化地位及其演变
文化进入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并逐渐成为理论构建的重要成分,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文化在这个历史发展中,也被加以不同的说明和处理,在研究中有过不同的角色和地位。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初,实证主义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支配思想,普遍性、客观性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追求。主流心理学研究基本是一种无文化或超文化的研究,或者说,在研究中文化是以隐身的方式存在的。尽管文化对研究发挥着实际上的影响,但文化因素并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实际成为“存在着的无”。西方主流心理学的研究凭借其强势力量主宰世界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也就成为了标准的方法论。
跨文化心理学表现出主流心理学在文化问题上的退让。跨文化心理学出现以后,研究主要是以文化比较的观点,把两种或多种文化下的心理现象加以比较,从而确定文化对心理行为的影响。虽然发现了很多不同文化条件下心理行为差异的存在,但在对这些差异的解释上,跨文化心理学的结论有很多不足甚至悖论。文化或者作为标签,用来标定何种心理差异出现在何种文化之中;或者作为一种自变量或文化背景,诱发或是抑制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总的来说,仍然是延续早期人类学中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思路,用文化作为变量来解释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心理行为差异,持有的是文化决定论的主张。跨文化心理学实质是主流心理学的变式,在方法论上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
2.2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
对于文化与心理关系的探讨,构成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文化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在于,文化与心理是相互建构,相互生成的。文化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既是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结果,也是人类心理行为的资源,文化与心理是一体之两面,无法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文化心理学的这些主张,对实证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根本的挑战。从关于对象的立场看,文化心理学反对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认为不能假设固有的先天统一的心理现象的存在,人类的心理行为是在人与文化的互动中创造生成的。而从研究方法和技术看,文化心理学强调现场研究、话语分析等,从对象的日常生活世界开始,对其心理行为的意义建构过程进行解读。
总之,文化心理学研究以主流心理学方法论作为批判对象,强调文化与心理的创生关系和互动关系,力图改变传统文化与心理学领域研究中的文化决定论模式。具体来看,文化心理学从文化与心理二者的互动关系入手,考察二者以象征符号形式和主体实践过程相联结的互动过程;突出作为对象的人的主体性,赋予研究对象以主体实践能力,强调研究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研究者与对象的互动关系,不是对对象进行单纯的描述和解释(expla¬nation),而是强调关于对象的同情和理解(understanding)力图恢复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双重主体性,从而达到突出学术实践主体性的目的。
3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
从文化心理学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它始终无法逃避的矛盾是究竟如何处理其与至今仍具影响力的实证方法论的关系。这种矛盾体现在文化心理学与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分歧之中,同时也体现于文化心理学自身的演化历史之中。首先,文化心理学在关于文化与心理关系上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存在着对立观点,这些对立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文化进化论假定,人类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类似基因进化的过程,不同的文化模式产生不同的心理行为特点,而这些文化模式和心理行为特征是一个发展序列,处于人类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文化相对论认为,各种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都有其存在价值,相互不具有可比性,应当平等对待各种文化中的心理行为。
第二,文化比较与文化解释。文化比较强调不同文化间横向的比较研究,注重不同文化和心理的差异,并力图以不同的文化模式的差异做为解释这些心理行为差异的根据。当前的跨文化研究基本遵循这一模式。文化解释侧重在社会历史的纵向发展中理解文化与心理的关系,寻找其历史的演化脉络,注重文化意义的获得、运用及演变的过程。如关于传统心理学思想史的研究即属于此类。
第三,客位研究与主位研究。所谓客位与主位实际是关于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问题。主流心理学的研究采用客位研究方式,强调研究者与对象的分离,从而把对象作为客体进行价值中立的说明和控制。主位研究强调研究者与对象在互动中进行理解,研究者应该深入对象的文化生活空间,感受文化的意义和日常实践活动。
第四,量化方法与质化方法。量化方法侧重数量化的描述和说明,通过统计推论确定心理行为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数量上的而非本质上的差异。质化方法侧重历史社会脉络的考察,重视研究者与对象间的共同体验和相互理解。量化方法是主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式,而质化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兴趋向。
其次,文化心理学自身的演化历史也显露出,它在面对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时候进退维谷,难以摆脱或者依附或者背离主流心理学的二元对立窘境。
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早期的文化心理学强调研究应该具有文化敏感性,在研究设计和理论建构上力图加入文化因素,关注文化背景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这种研究方式虽然较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研究方式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具体表现为:一是文化实体论,把文化当成个体现实生活之外不变的实体个体的心理行为是在静态封闭的文化模式中得以发展;二是文化决定论,把文化与心理的双向建构关系简化为单向决定关系,成为文化决定心理行为的研究模式;三是文化差异论,只关注描述和说明不同文化下的心理行为差异,而不注重对文化与心理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的建构和理解。总之,文化成为没有时间向度的不变实在,独立于个体的理解和实践之外,人与文化成为分立的两个实体。“当前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在实践探索中主要表现为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兴趣的转移,而并没有形成研究体系的转变,没有形成方法论的革新。
新近的文化心理学主要体现为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关于文化与心理对立的争论。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没有固定先在的心理事实,所谓的心理乃是通过社会互动过程获得意义并得以体现的。同样,也没有外在控制心理行为的客观文化事实,社会文化的意义有赖于人的认识和解释。这样,心理学的研究就成为对于文化与心理的建构生成过程的考察。然而,这样的研究预设又容易陷入相对主义的境地。因为由个体的主观性决定,每个人、每种文化都会对社会文化做出不同的解释和说0月,也就建构了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建构主义心理学主张理解的多元化,支持各种意见的合法性和平等地位。但是,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在主张多元文化共存的同时,却无力对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说明。不同的文化中存在不同的心理行为,而这些文化、心理、行为却是不可通约的。实际上,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在批判主流心理学的同时,不自觉地以其对立面塑造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在否认一切本质主义、基础主义、普遍主义的同时,自身却陷入了相对主义的境地。
总的来说,文化心理学在处理文化与心理关系的问题上并不成功,具体体现为批判改造实证主义心理学方法论时,仍然受制于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执行着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这使得文化心理学无意中把实证论作为批判的对象,而不自觉地以实证论的反面建立了自身的方法论。这样做的结果是文化心理学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根基,成为了比照主流心理学而存在的“他者”,从而使得研究缺乏历史性和现实性。换句话说,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仍然是以批判主流心理学及其方法论为依据,而不是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活动出发建立自己的方法论,因而未能真正实现方法论的创新,依旧局限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这就是文化心理学方法论内在困境的根源。
4文化心理学方法论困境的出路
文化心理学的核心任务,是如何把当前对人们心理行为的探讨,与其文化资源联结起来,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处于广大的社会历史文化脉络中,成为变化的、活动的、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把文化视为固定的、僵化的、静止的客体即把对文化的认识从实体论转为系统论[7。这里应该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是:第一,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是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最根本的问题,当前研究存在的缺失是如何把文化间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转化为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的研究;第二,如何解决文化与心理行为的二元对立,把二者视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而实际上,这也就是文化心理学如何处理与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关系的问题。
应当指出,不同文化间心理行为的对立以及文化与心理的对立,本质上都源于西方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是在其漫长的学术实践中形成的理性主义思维传统。显然,若要在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就必须有其他可供选择、参考、借鉴、利用的文化资源和学术传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漠视甚至舍弃西方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否则,就必然依旧陷入二元对立的窠臼之中,成为研究者想象之中的学术改造。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及其方法论的困境,实质在于这是一种文化补偿(culturalredemption)。文化补偿或称文化救济是指,在我们的历史实践中,由实践的结果产生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回头寻找失去了什么,再加以补偿和救济。[8]从研究本质和特征来看,文化心理学,也包括本土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都是一种具有文化补偿性质的研究,即在心理学的历史实践之后,试图重新加入文化和重新解释文化,补充这个本来应该却没有进入心理学研究视野的因素。这是文化心理学发展所应正视的前提。
同时,文化心理学研究也面临着文化并置(cul¬turaljuxtaposition)9,也就是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这当然也包括以主流心理学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传统。心理学的发展一方面要面对不同文化样态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多种文化传统作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如今的心理学越来越趋向全球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发展更是要正视这种多元文化的现实。这种文化并置决定着研究者不可能也决不必要抛弃任何可利用的文化传统。
从文化补偿和文化并置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就容易理解。关于人类心理的文化特征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10。文化心理学研究也是认识人类心理的文化性质的一个阶段。文化心理学是对于心理学历史实践中文化缺失的补充与重建,这需要反思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历史实践;同时,关于人类心理的文化特征的认识也是一个文化传统整合的过程,以多元文化传统并存作为背景。文化心理学要面对多元文化传统冲突的局面,也需要整合多元文化传统资源,西方的文化传统也当然是可以利用的资源。从文化补偿和文化并置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也就有了解决的途径,即反思历史实践,面向现实问题,把各种立场与方法视为可供选择的资源加以采用。这不是抛弃现有研究,也不是恢复和回归传统,而是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运用批判思维加以整合。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突破,不是在过去意义上的修补,也不是另立门户的发明,而是在反思原有方法论历史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和转化。
4.1 反思历史实践
现代心理学主要是在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对这种心理学的历史实践过程的系统反思和脉络解读,就是掌握这种心理学形态局限与价值的重要手段。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是以西方哲学自笛卡儿以来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为基础的,把身与心、我与他划分出明显的界限。在文化心理学的探索中,关于本文化与他文化、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等问题的考察,也明显受这种对立思维方式的影响。那么,要打破这种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就要从根本上反思研究的前提预设,把主流心理学看作西方文化和理智发展的历史产物加以利用。而研究者具备丰富多元的文化素养,当是对单一文化传统进行有效反思的一个首要前提。研究者只有具备了丰富而多元的文化传统的滋养,才有可能在多元视角中做出比较和选择进行各种文化传统资源的沟通融合;才能够在对比中深入检视当下的社会文化历史线索,并自觉运用这些线索去理解植根于历史文化中人的心理生活状态。因此,文化心理学的首要前提是研究者的自省,摆脱单一西方理论思维和文化模式的羁绊,建立自身的学术实践主体性。
4.2 面向现实生活
通过反思心理学的历史实践过程,我们可以理解并掌握主流心理学的理论预设。而要在这种反思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则需整合多元理论思维,打破单一文化实践的限制。这就涉及了文化资源和理论思维的判断、选择、筛选、利用的过程。这个价值选择过程应该以人们的现实生活、日常实践作为根本标准。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和价值系统,并不是抽象的符号操作,而是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存在于人们日常的心理行为之中。那么,文化心理学的探索,也应该是立足心理生活,对生活实践的考察。无论研究者的理性概括与逻辑推理,还是实验模拟与统计推论都应该是以现实生活中人的现实活动为基础的,而且也必须以是否能够增进人的幸福和自我认识为最终判断标准。简单地说就是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扭转学术研究中作为主宰的研究者的理性独白,增加主流心理学中“沉默的大多数”参与、衡量、评价学术研究过程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心理学学术实践与现实生活的巨大裂隙,恢复学术研究的主体性和可理解性。
由于这次转向对传统心理学的强烈震撼和决定性影响以及语言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不再全力关注知识的起源、认识的能力和限度、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等问题,转而探究语言的意义、语言的理解和交流、语言的本质等。它把语言本身的一种理性知识提升到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地位。语言学转向之后,话语分析、话语形态、话语结构以及表达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直接进入到心理学的视野,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一、传统心理学中“语言”的缺席
在心理学领域,尽管语言是人类表达心理与行为的重要纬度,然而注重实证量化研究的经典主流心理学却没有能够深入探索这一重要元素,以进行这一具有突破性理论的尝试。传统心理学中的语言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心理学早期开拓者们无法摆脱传统哲学的束缚。早期心理学脱胎于哲学,虽然冯特等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家力图从反形而上学的立场来确立其认识论和方法论,但也没有超越传统哲学的基本逻辑,即试图在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中追求意识与心理的本质与规律。心理学力主研究作为科学世界的心理与行为现象,而作为日常生活世界中的语言就被存而不论了。冯特认为心理学与自然科学一样,都是关于经验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直接经验。行为主义则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可以外部观察的行为,坚持以客观的实验方法来研究人的行为;而精神分析则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特别是潜意识现象。这就决定了心理学无法关注生活世界的日常语言。在这个意义上,语言在心理学中的缺席就顺理成章了。
第二,传统心理学探究的两大主题是“心理”与“行为”。心理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的漫长的学科孕育和演化的历程中,心理学所观照的对象经历了从人的“灵魂”到“心灵”的转变。1879年以后,心理学演变成为研究“意识”之学。到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心理学又成为研究“行为”的科学。60年代以后,心理学已经成为研究“行为和心理”的学问。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心理学应该是研究“人性”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不断嬗变和演化,一方面反映和诠释了当时哲人及心理学家所处的时代精神和他们研究旨趣的变化,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汉所说,每一种解说都有哲学观点与文化视角,没有某种哲学观点,你几乎不可能做出一般解释。每一种观点都有它的形而上学假定和那个时代的文化意义。西方心理学史家波林、墨菲、黎黑等人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相同或是类似的观点,将时代精神视为心理学流派、观点、思想的决定要素和力量。
正是传统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和现实主题决定了“语言”在传统心理学中的失落。语言的缺失在华生的行为主义构架中尤为明显,在行为作为心理学唯一的合法研究对象的情境下,语言在其中的地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主流心理学对语言毫无关注。深受实用主义影响的米德就首先将语言问题引入了社会心理学,因为实用主义坚持将经验生活视为一个整体加以把握,而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正是承认了语言的重要性。
米德希望经由语言沟通和符号互动这些外在现象去透视人们内在的心灵过程,尤其是人格自我的分化和成长,由此语言问题被视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米德的创见还不能视为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但它无疑吹响了走向这一重要转折的号角。米德对语言学的研究作为社会心理学问题的基本层面,事实上已经为心理学话语实践提供了一个可能性前提,即主体间共享的社会文化、时代背景。人际间借助语言进行交流,但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一种心理文化现象。不同的语言交流来自不同的心理动因和交往需求,不同的心理动因、情感、认知会表现为各种形态的语言问题。
二、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理论溯源
语言学转向的一个重要理论传统就是法国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破除了主体中心主义的迷思,使得语言从逻辑中解脱。结构主义致力于求证语言学的概念和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广泛议题具有重要意义:语言学为他们提供了某种其所缺乏的严格性,尤其是索绪尔(F. Saussure)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这被视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出发点。这一区分具有广泛的理论蕴含,语言研究从偶然性和语境的局限之中摆脱出来,人类经验同语言象征双重性的密切关系受到重视。
尽管后结构主义在诸多理论立场上与结构主义相悖,但对语言的关注成为两者共同的旨趣。构成后现代知识基础的后结构主义反对一直在西方占据主导地位的逻格斯中心主义,逻格斯中心主义将意义、实在法则视为不变之物,把它们作为思维和认知的中心。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语言是思维的再现,文字是语言的再现,写作是思维的表达。在后结构主义看来,人们原以为有中心和本源的地方其实并没有什么中心和本源,一切都变成了话语,变成了充满差别的系统,在系统之外不存在所谓的超验所指。
可见,无论是结构主义还是后结构主义,都极其重视日常生活阐明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这一观念对心理学具有深刻影响。尤其是随着西方后现代心理学的兴起,其在某种程度上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这些后现代心理学理论所运用的解释与结构的分析方法,不仅消解了两极因素、二元形式的对立,而且突出了语言在我们认知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无论是我们的感觉过程还是我们的理解过程,无不渗透着语言的影响。
此外,解释学传统也是语言学转向的重要理论渊源。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哲学主题就是对语言进行哲学关注。语言是经验世界的重要维度,在语言中自我和社会得以展现,语言与现实世界并非对立,而是内在统一的。现代的哲学解释学认为,人类运用语言来理解世界和表达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反过来看,语言又是对人的理解方式和理解程度的表达。因此,对于语言的分析,就不仅仅是分析人所理解的世界,而且首先是分析人对世界的理解。这后一种分析,就是对理解的理解。由此,哲学解释学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看法,即:人创造了语言,但却从属于语言;人创造的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人自己的存在方式。从这种角度看,就不是人在使用语言,而是语言构成人的存在。海德格尔所说的“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伽达默尔所说的“能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等等,都是对这种观点的不同形式的表达。
从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史来看,将“语言”问题带入到心理学的尝试则要归功于现象学心理学。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下不少心理学家致力于建构旨在揭示日常生活世界的心理学理论。现象学心理学关注主体间性,强调理解他人行动之时要强调言说者的姿态、声音、字面意义和意图。
在某种程度上,心理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是上述哲学领域的语言学转向这一知识潮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这一知识运动的拓展。但心理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则直接为洞察日常生活世界提供了具体视角。
三、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发生
当代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除了其深厚的哲学的渊源和理论背景之外,更有其全面展开的心理学研究的现实基础。
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主要考虑的是语言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功能与关系。心理学研究中的各种问题的争议,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归结为语言的表述和解释问题。“语言学转向”的革命意义并不在于彻底否定传统,它与传统心理学的根本区别并不在研究对象上,它同样研究心理和行为,但是它改变了研究的策略,这就是把心理学不只是当作一种知识的体系,更是一种活动的体系,是确定或发现人性意义的活动。既然思想或信念其实就是语言,我们只有通过语言的研究才能把握思想,没有不通过语言表达而独立存在的思想,那么,对于传统诸多纠缠不清的涉及实体或建构的地方,采用“语义上行”的方法,即把所讨论对象的本体论地位悬置起来,而用统一的语言语词进行表达和重新解释并达成一致,从而避免无益的争论,这无疑是一种有利的必要的策略。
话语分析是当代语言学转向在心理学中的反映。传统的心理学认为,语言是人认识世界、表达观念的符号或工具,能够提供对于世界或事实的准确描述。心理学的话语分析则关注由于语言使用的目的和情境不同所导致的歧义性及语用的复杂性。由于人总是借助于语言媒介来理解世界,语言因此成为“意义的家园”,成为人们用以建构世界的有效工具。
俄国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对话语(语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把话语生成过程的内在心理组织结构看做是人脑中各个相互作用的活动阶段的完整连续体现。按照他的观点,话语的生成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机;第二阶段是思维(相当于现代语言学术语“话语意向”);第三阶段——在内心词汇间接表现出来的思维(相当于现代心理语言学中的话语表达的内部程序);第四阶段——外部词汇意义间接表达出来的意义,或者说是内部程序的实现;最后阶段——意义在词汇中的间接表达,或者说是话语的声学和发音实现。这是维果斯基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之一。他对话语研究的心理学观点不仅是这一方向研究成果独特的总结和综合,他还提出了意义是心理学范畴的概念,关于物体意义的概念,关于话语生成过程的启发性思想。因此,从追根溯源的角度来看,维果斯基理应被视作现代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事实上,语言学转向之后,话语分析、话语形态、话语结构以及表达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直接进入到心理学的视野,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话语分析作为一种研究的立场,在心理学领域不断发展渗透,同时也逐渐成为一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当话语分析在心理学中集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于一身时,就为一种“新”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已经形成,这就是从“语言或话语”的考察心理学研究的话语形态、话语伦理、话语结构以及话语生成。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全新而独特的心理学形态——“话语心理学”。
在心理学领域内,话语研究在理论上的连贯性并非很明朗。目前,这一取向的研究及理论概括基本上围绕着对当下心理学的理论概念、观点或分析实践的批判而展开。“话语心理学”一语的提出,目的在于将这一领域现有的知识发展成一种连贯的话语取向的另类观点,并以此强调:这是一个有关心理研究的可能的范式,而不仅仅是一种经验分析的模型。
话语心理学总的说来关注人们的实践:沟通、互动、争论,以及这些实践在不同场景下的组织。话语心理学被认为是一门体现了语言学转向的“新心理学”。相对于“传统的”主流心理学,话语心理学有其独特的原则(PP.66~69):第一,许多心理现象被解释成话语的特性。话语可以是公共的也可以是私人的。公共话语是行动,私人话语则是思想(thought)。第二,对符号体系的个体的及私人的运用构成了思维(thinking)。而这一运用来自于人际话语过程。这个过程正是人文环境的主要特征。第三,心理现象的产生(如情感、决定、态度、人格展露等等)在话语中都有赖于行动者(actor)的技能,有赖于他们在共同体中相关的道德立场以及所展开的故事线索。这些原则的内在意义表明,话语现象并不是隐匿的主体性心理现象的显现。话语现象就是心理现象。话语背后并不存在心之活动的影子世界。人们不过是在人际话语过程中,将私人话语转变为公共话语,亦即将思想转变成行动而已。然而,同时我们必须指出的是,人的言语并不是为了回应人的早已存在的、组织良好的思想而说的。人不可能将某种“内在的”意向或思想准确地转换成“外在的”言语表达。因为,正如维果斯基所言,“思”的可能性是在语言中构成的,思维是一种“内部言语”形式。
传统心理学认为存在一种心理实体,例如态度、人格等,而谈话、行为都可由这种心理实体生发出来。研究者便是用这些心理实体来解释人们的心理与行为,这种解释被称为内在心理的解释。话语心理学认为不存在着能够脱离人们语言的客观实体,相反,社会世界和个体是被言语实践所不断建构的。心理自然也是社会的建构,是一种言说的社会实践,而语言则是建构的积极媒介。因此,对话语的关注便不是要从话语中透视出某种客观实体的存在,而是分析话语如何不断建构社会世界。研究关注的不是内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而要勾勒出这一言说实践的过程及后果。将话语置于研究的中心,其直接的后果就是能够将心理学的关注与社会分析结合起来。传统的心理学将话语与行为、主体、心理过程区分开来。话语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话语的具体过程,而且这些话语实际有着种种的行动取向时,话语的生产者就不仅仅是“主体”,而且是“行动者”,这样一来,对话语过程的描述和分析,也必然是对具体的心理和行为过程的描述和分析。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话语分析的方法从而超越内在心理的解释,一方面能够摆脱对实验方法的依赖,另一方面也能够与整体分析结合起来,冲破个体主义研究的樊篱。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发生了。
四、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评价与反思
语言学转向引起了心理学理论深层次的、多方位的变革,其中最根本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当代心理学对日常语言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与关注,日常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中的对话,这就把心理学研究引向一个交往世界或者一个对话沟通的世界的,也就是区别于科学世界和生产世界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未主题化、未专业化,人们自在地呈现真实本性活动的世界。从“生活世界”来研究人的心理生活,此时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不是控制、规训,而是人性的解放、和谐与自由(PP.36~38)。心理学不应再去构造能规范人们心理与行为的种种理论模式与模型,而是在人们的交往行为和话语活动中启迪心智、激扬潜能,通过对各种文化的和实践的阐释发掘出被深埋多年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因此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促使心理学的理论追求开始从本质论转向存在论,在思维方式上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在心理科学观上从自然主义科学观转向社会文化科学观,在文化模式上从单一文化模式转向多元文化模式。只有突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理解和实现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并且也只有通过生活世界的日常语言的展开,才能真正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从主体间的关系理解和实现人们的心理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与思维方式的变革是互为前提的。
从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背景来看,它是在后现代主义社会思想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后现代主义给心理学带来了一系列的反思、批判。当代心理学已经面临着后现代的诘难和挑战,出现了一系列结合语言或从语言角度出发,对传统心理学进行的思索和解构。进而使心理学在主观或客观上,主动或被动的“重构”。因此将语言带人到心理学或从语言的关注的角度进行的心理学研究无疑具有极大的解放和颠覆意义。对话、沟通、话语分析、话语伦理都为人们重新审视主流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和视角。这一影响甚大波及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以至于话语分析成为一种心理学研究的新立场[9]。语言学转向最有价值的形式在于具体考察语言和认知、思维和心理活动之间的交叉地带,以及从语言学理论的视角为主流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一个宏观的启迪。
关键词:健康心理学;自然观;科学技术;研究方法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221-03
自然辩证法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进行哲学概括的学科(刘大椿,2008),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交叉与综合,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任何一个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都遵循自然辩证法的普遍规律,健康心理学也不例外。健康心理学是研究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等心理活动和心理社会压力与生理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体系(李虹,2007)。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健康心理学的目标在于保持并促进健康水平,预防并治疗疾病,鉴别病因以及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联,分析并改善医疗保障体系和健康政策。从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健康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认识健康心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究心理因素如何使人们保持健康、使人们生病以及应对疾病,提高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实践活动的质量与效率,从而达到最佳健康水平。
一、健康心理学的自然观
(一)系统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物质普遍联系的基本形式是系统,物质系统是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基本的、普遍的存在方式。第一,健康心理学认为,健康系统具有整体性,健康心理学领域疾病与健康被看成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两者有重叠和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第二,在健康心理学看来,健康系统是不断变化的实体,其组成部分通过交换能量、物质和信息而保持着相互联系。第三,开放性。健康心理学汲取了心理学、医学、生物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流行病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理论。因而,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整体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特征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自然观的具体表现。
(二)演进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演进自然观指明,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按其内在的固有规律运动、演化、发展和灭亡。人类对健康的理解经历了生物医学模式,身心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健康观的演变影响了现代心身医学、行为医学、医学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与变化,为健康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健康心理学学科独立的标志是1978年美国心理学会健康心理学分会的成立。健康心理学不是封闭、静止的理论体系,它随着社会实践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修正、丰富和发展。中国健康心理学研究起步较晚。经过20多年迅速发展,学界陆续创办了《中国心理卫生》、《临床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学术期刊。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历史沿革一样,健康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也遵循自然界各种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
健康心理学领域具体研究也秉承辩证唯物主义演进自然观,例如人的毕生发展,人的生理系统、心理系统和社会系统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改变。一个人的特征与其早先成长历程、目前发展水平和今后可能的发展过程都密切相关,健康与疾病的特征随着人类的成长而改变,不同年龄的疾病存在明显差异。
(三)生态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是解决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矛盾冲突的基本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健康心理学正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其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情绪和精神的全面健康。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具有共同利益,符合自然辩证法生态自然观的要求。人类生活方式是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社会因素。过度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奢靡生活习惯一方面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加剧了对自然的破坏程度。健康心理学研究实践重在预防不良行为与各种身心疾病,引导人们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二、科学技术是健康心理学发展的推动力
科学技术本身变成了日益庞大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建制(谭斌昭,2006),同时科学技术的成果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健康心理学发展的特殊规律,是自然辩证法的普遍规律在科学技术领域发展中的生动表现。一方面,科学技术发展直接推动了健康心理学研究方式多样化、发展速度加快、价值取向人性化。另一方面,科学技术通过促进相关学科知识与技术创新,间接推动健康心理学的良好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对与健康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学科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包括医学、生物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的高速发展。
三、健康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研究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本过程及其手段、方式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是建立自然科学知识、创造技术成果的途径与手段(陈光,2004)。科学研究方法是从科学研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准则、规律,其中观察法、实验法、模型法、测验法、调查法、归纳法等被健康心理学研究广泛应用,科研方法发展也是健康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大体分为实验研究和非实验研究两类。
(一)实验研究
心理实验是指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有组织地逐次变化条件,对相伴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和测定,从而确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关系的方法。实验研究具有主动性、重复性、验证性和精确性,能够发现心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内容属于健康心理学范畴的设计常被称为健康研究实验。以应激研究为例,首先需要建立假设(应激水平越高,患心脏病可能性越大),其次选取适当的样本随机分组,通过不同程度的生理唤起操控自变量应激水平,最后比较因变量的结果差异。得出研究结论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自变量和因变量同时发生变化,2.原因在结果之前,3.所有其他解释均被排除。
(二)非实验研究
1.相关研究
当研究者需要探寻变量之间的关系,又不能对自变量进行操控时,相关研究变得很有价值。相关研究是探索两个变量间统计学相关程度和方向的非实验性研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代表变量的相关程度。若要探究运动量与体重的关系,先测得被试一周的运动量和体重,计算两者的相关系数,说明运动量改变,体重也随之发生变化,但不能据此做出运动量改变导致体重变化的结论。相关分析能为健康研究实验设计指明方向,找出可能影响疾病的危险因素。
2.准实验研究
有时研究者会根据一些机体变量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如男性和女性、自我效能感高低,这种对象不是随机分组,变量未经过操控的研究设计即准实验研究。其主要包括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前者重在分析研究对象的历史资料,探寻疾病的普遍性原因;后者研究某一时间某个变量的差别是否和一段时间后另一个变量的差别有关,发现某些特征或事件与疾病的关系。此外,成长研究法也属于准实验研究,年龄段视角是健康与疾病研究的重要途径,侧重了解观察不同年龄阶段的差异。对于年龄变量,又可分为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
3.基因研究
基因研究能够帮助研究者了解遗传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包括双胞胎研究、收养研究两种。大多数有关遗传因素的研究都聚焦于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表象上的差异,其基本假设是同卵双生子的差别来自环境因素,相同特征由遗传决定;异卵双生子的差异由环境和遗传共同决定。收养研究则是比较被收养孩子的特征与他们亲生父母及养父母之间的异同,若被收养的孩子更像亲生父母,便可以看出遗传因素的作用。
四、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
从自然辩证法视角审视健康心理学的迅速发展,其研究内容、取向和方法上呈现出一些新趋势。第一,加入了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治疗等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积极健康心理学以人的积极力量、智慧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疾病状态的人们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处于正常状态的人们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与社会生活、远离疾病、长伴健康。第二,越来越关注文化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以文化为中心的观念提供了除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对人类行为解释之外的第四个解释维度(叶浩生,2001;付翠,汪新建,2006)。文化转向使文化在心理障碍建构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也推动了健康心理学研究重视跨文化差异。第三,质的研究方法得到健康心理学研究者更多重视和应用。研究者对特定情境不进行操纵或干预,运用各种办法收集与现场自然发生事件相关联的一切原始资料,然后从其关系结构发现事件发生的缘由和意义。质的研究与整体健康模式、健康的动态性、健康促进的主体性存在许多契合之处。
参考文献:
[1]陈光.自然辩证法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付翠,汪新建.心理障碍的文化建构――健康心理学发展中的新趋向[J].心理学探新,2006,(26):25-29.
[4]顾瑜琦,刘克俭.健康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李虹.健康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6]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Rice,P. L.胡佩诚等译.健康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