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 仲景学术传承班 专业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160-01

1 巩固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学生专业思想的重要性

正确牢固的专业思想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在学期间学习中医药的兴趣,还与他们在未来工作中的基础业务素质紧密相关,是在校大学生根据培养方案主动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掌握中医技能的内在动力。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是在我校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等本科专业二年级在校生中,通过自愿报名,学校考核(结合平时成绩、统一考试成绩、集中面试)等环节,选拨出成绩优异、思维敏捷、热爱中医药事业、对中医学具有较高悟性的优秀学生进入该班。由于该传承班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所以需要进一步巩固其专业思想,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的。

2 在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开展专业思想教育的方法

2.1 使学生明确仲景学术传承班的人才培养目的和培养模式

设立仲景学术传承班是为了培养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及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具有坚定中医职业信仰、中医诊病的思维方式;具有熟练运用中医传统方法诊疗各科疾病及疑难杂症的能力;具有对仲景学说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的中医传承人才而做出的积极探索。该班的培养模式坚持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创新,借鉴名中医成才之路,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特有的规律,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师资配备,加强课外实践及辅导等“精英化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在该传承班的学生选拔和入学阶段,我们重点进行了专业思想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该班的人才培养目的和培养模式,在初始阶段建立起继承和发扬中医精髓,传承仲景学术思想,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专业思想。

2.2 树立相关教职工全员、全程参与教育的理念

仲景班学生虽然是选拔自不同的专业的优秀学生,但并不意味着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任务减轻了,从培养目的上看,而是更重了。需要相关的教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全员、全程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强化了本科生导师制,邀请行业主管部门的专家和社会上的知名学者共同担任班主任,选聘各相关专业的资深专家在日常学习中分组带教。注重做好教室、宿舍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把专业思想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细节中,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能接触到传统文化、感受到中医思想。

2.3 划分不同阶段,提出专业思想教育的侧重点

将大学五年统一规划,按照专业学习从易到难、从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的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将专业思想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在低年级基础理论学习阶段,引导其坚定自身的职业信念;在中年级专业知识学习阶段,引导其提高自身对专业的执着追求;在高年级实践技能锻炼阶段,引导其强化自身在实际工作中的事业心。通过不同阶段采用不同层次的切入点,使学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技能学习和专业思想树立相辅相成。

2.4 优化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中医思维

中医学的知识结构包括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方面的内容。仲景学术传承班的教育按照其自身的特点和知识结构体系来设置课程,加强中医基础课程、中医临床课程、中医经典课程、传统文化课程、传统技能课程的学习。与同专业普通本科相比较,仲景班中医基础课程模块学时为504,占总学时比例的13%,普通本科为414,占13%;中医临床课程模块学时为420,占总学时比例的11%,普通本科为368,占11%;中医经典课程模块学时为770,占总学时比例的20%,普通本科为342,占10%;传统文化课程模块学时为342,占总学时比例的9%,普通本科为162,占5%;传统技能课程模块学时为572,占总学时比例的15%,普通本科为326,占10%;同时掌握好中西课程的比例以及西医课程开设的时机,将必要的西医学知识和诊疗技能的学习安排在中医教育的后半个阶段,有效的帮助学生完整地掌握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2.5 创新培养模式,促进管理、考核与教育的有机结合

仲景学术传承班的日常管理由教学师资力量较强的基础医学院主要负责,由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和第三临床医学院协助管理,选派学校教学督导团的资深教师担任该班学生兼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指导和管理;教学模式实行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不再实行弹性学年和自主选课;教学内容方面:理论课程突出精读,临床课程突出案例分析,实训课程突出实际操作;在学业考核上:增加了诵读,读书心得,中药的认、采、制、用等实训技能,跟师见习心得、医案整理和临床经验总结等环节的考评。

2.6 注重师资选配,强化教师的示范作用

在现代化教育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中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重点在于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上,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的唯一载体,而应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引路人。我们选聘校内、外基础理论、临床水平有一定造诣的中医师担任仲景学术传承班课堂教学和临床带教导师;同时,建立名家讲座学术平台,定期邀请省内外知名中医对仲景学术传承班学生开展中医讲座,在课堂教学、实习教学、课外讲座的过程中,以教师渊博的专业知识、骄人的业务成就、高尚的个人品质、独特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充分发挥身教重于言教的示范作用,筑牢学生的专业思想。

2.7 增加实践教学,突出实践的强化作用

中医起源于临床实践,传承离不开临床实践,中医思维模式的培养更需要不断的临床实践。只有让学生尽早走进临床实践、尽早体验到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专业思想教育才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我们把仲景学术传承班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分为见习和实习两个阶段,临床实践以继承和熟练掌握中医传统理法方药为主,以师带徒作为临床教学重要环节之一。从学生入班即开始实施边教学边实践的模式,施行导师制。将学生2~3人编为一组,由一名导师带教;2~3个月进行一次轮换;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跟师从事中医药临床学习,协助导师处理部分临床工作。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使学生能在实践中感悟中医理论、观察中医疗效,从而对中医药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牢固的职业信念,继承中医药学术精华。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辨能力;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3-0115-04

一、引 言

给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般人乍听之下的反应是吃惊:这不是留学生才应该修习的课程吗?至多,这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必修课,与英语专业何干?这些吃惊与疑惑背后有两个“理所当然”:首先,中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所当然地应该了解,给中国学生开设这样的课程毫无意义;其次,英语专业,顾名思义,应当以英语能力的培养以及英语语言的习得为第一要务,即便开设文化课程,学习英语国家的文明文化才能名正言顺,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务正业。事实上,尽管人们习惯于使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中国传统文化,但由于种种原因,加之全球化浪潮的大举推进,国人对于本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博大、怎样精深往往一知半解,自己的体会不深刻,更无法以第二语言进行表述与沟通。同时,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包括获取以母语无法获得的知识,从而扩大经验范围,提升人的智识,也包括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向世界推介我们的传统文化。由此看来,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修习母语文化十分重要。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在访华期间谈教育时曾提出,教育使人类进化,“没有教育,就没有长进;教育不进步,社会也不能进步”,而他所说的教育即包括传授前人总结的经验和知识,也意指道德、文化方面的教育 [1 ]。不过,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教学长期存在比较严重的重技能、轻文化的现象。学生从入学起一直接受的是听、说、读、译、写的技能训练,不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即使在这些训练的过程中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取相当知识,却往往忽视了智识的培养。由于技能性训练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很多人将英语视为一种工具,形成了但凡学习英语的人都仅仅是工具性人才的成见。英语专业似乎已经不再隶属于人文学科,而只是“培养译员的‘语言学校’” [2 ]。其实,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单纯地进行语言能力训练而忽视思维能力的锻炼,则会导致在交流中出现言之无物的问题,语言表达质量不高。

虽然近年来英语专业有加强文化修习的倾向,但往往重目标语言文化、轻母语文化,英语教学中存在比较严重的“文化失语症”,对于“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忽视状态”,这一缺失令我们在与西方世界的交往中处于“文化下风” [3-4 ]。文化交流是双向活动,想要逆转文化下风地位,顺畅地进行交流,需得遵循知己知彼的原则。有鉴于此,以“内容依托教学法” [5 ]为特色的湖南师范大学英语系“读议写”系列课程,面向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

二、培养思辨能力的教学理念

为了帮助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升至概念层面,同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获取较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本课程由两大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侧重于传统实践,包括传统节日,传统技能、技法的介绍,如瓷器、丝绸、茶道、书画、园林、建筑、曲艺、武术、中医等等,这一部分旨在引导学生从表面现象入手,深入探讨这些传统实践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另一部分则为形而上的介绍,着重探讨儒、释、道以及中国传统的哲学观,意在帮助学生建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框架。这样的课程设置,意在使学生将文化现象与形而上层面的认识相结合,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式认知。

面对如此庞杂且难度深浅不一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始终是一项极为有效的教学原则。不过,这个“材”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教授对象,也包括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材料。而“读议写”课程的教学改革就能很好地满足因材施教的需要。“读议写”系列课程是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听说读写基础课国家级教学团队改革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它一改以往教学中锻炼“手段”、单独训练某项技能的做法,将教学目标提升至较高的锻炼思辨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层次,引导学生以增强智识为目的,通过课前广泛涉猎阅读材料(读)、课堂讨论(议)以及课后写作(写)的方式,从整体上提升学习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思辨能力的锻炼是“读议写”课程的重要目标。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界经久不衰的话题,但教育实践往往与教育理念脱节,这种情况在英语专业似乎更甚。文秋芳教授曾于2009年11月针对11所高校14个文科专业超过2 000名一至三年级学生展开过思辨能力的实证调查,实验结果显示,“大学3年期间,英语专业学生思维水平有小幅量变,但未呈现质变的阶段性特征。其他文科类大学生不仅进步幅度大,而且呈现质变的关键期在二到三年级之间。” [6 ]英语专业学生思维发展变化呈现的这一特点与英语系在课程设置上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轻分析、推理、评判能力的训练不无关系。“读议写”系列课程正是针对这一现状就思辨能力的培养展开的一次有益尝试。

三、三段式教学实践

按照“读议写”课程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遵循归纳的逻辑,将课堂教学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入门铺垫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以激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目的,从那些学生自以为熟知的文化现象入手,发现其间不为人留心的关联,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深挖;第二阶段为知识扩展阶段,此时要将教学视野扩展至知之不深的种种文化实践,以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第三阶段则为总括升华阶段,旨在归纳总结之前的学习,将教学内容上升至形而上的层次,以建立体系式的认知。对应于这3个不同的学习阶段,课前的阅读、课堂里的讨论形式会相应地产生变化。

第一阶段学习的关键在于从现象中发掘观念。一般说来,学生从出生之日起,一直浸于中国文化之中,对于传统文化一知半解,仅知道一些简单的文化现象,熟悉表层文化,但对于这些表层文化现象很少进行批判性思考,对支持这些文化现象的深层文化更是缺乏了解,对之进行探究的意识淡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作为课堂讨论的引导者,采取启发式教学,有选择性地择取并罗列学生熟知的表层文化现象,再以连续发问的形式将这些现象上升至概念层面,引领他们发现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的中国人特有的基本文化观念,再经由辩论、讨论等形式加深理解。例如从引导学生分析汉语里的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对于某些奇、偶数的偏好入手,深入发掘中国古人独有的宇宙观等。这些观念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并决定人的行为,不少属于集体无意识的范畴,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大多受控于这些观念却不自知。再如,学习传统的重大节日时,让学生列举传统节日的传统风俗以及与这些节日源起相关的种种传说故事,并对各个节日进行分类比较,使他们发现很多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从大量的节庆都要进行扫墓祭祖活动不难看出中国人对于祖先的敬重,由此对于家文化是支撑中国传统文明的一大基石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此外,这些传统节庆日期的取定,又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对数的理解,以及佛教、道教的影响息息相关。从教学中收到的反馈来看,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往往能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经验范围以及思维方式上的不足,他们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打好基本观念的基础之后,第二阶段的学习重点定位于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从不同角度观照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并对之进行深层次的学习。自古以来,中国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对世界文明的进程有着重大贡献,因此,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再单一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进行研习。例如探究为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而非其他诸如丝绸、瓷器等举世闻名的创造或物产,以及活字印刷和造纸术如何影响了欧洲文明的进程等等。

有了第一阶段启发式教学的铺垫,第二阶段教学的特点在于“主动”二字。首先,这一阶段要求革新教学手段,变由老师主导的课堂为学生主讲的课堂。第二阶段的教学按讲授主题事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或称小的学习共同体(community of learning),在课堂上给每个小组20分钟时间充当“本堂课讲师”,共同就一个话题展开陈述。在陈述过程中给予听众随时就陈述内容进行发问的权力,以此激励讲师与听众之间的互动。此举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地接受灌输变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由于随机提问提高了主讲人对于讲题的了解和熟悉程度的要求,增强了课外学习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换言之,它将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有机融合,在某种意义上强迫学生主动思考,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当然,这并不代表教师在课堂中丧失了教学功能,相反,这样的教学模式对老师的知识结构以及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够加入并引导学生的陈述和讨论,更要能从课堂讨论中启发学生。

基于锻炼学生思维和交流能力的考虑,我们要求陈述内容充实、思维严密、逻辑严谨、表达得体。学生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陈述时,PPT里面只能出现提纲挈领式的关键词,主讲人只能讲不能诵读,必须要以学生自己的逻辑呈现所讲述内容。针对部分英语表达不够自信的学生,鼓励他们以完成交流为首要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同时兼顾语法准确、语音正确等其他原则。如此一来,既避免学生直接挪用网上获取的资源,又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临场应变的能力。此外,无论是讲解还是提问交流或是展开讨论,学生须遵循“得体”原则,注意区别口头陈述语言与书面语。口头陈述要重点突出,与同学交流时则要注意彬彬有礼。从教学效果来看,在某种程度上,第一阶段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学生在汲取教师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发挥,不少人在角度的选择以及陈述的形式上出人意表,带给教师很多惊喜。

除了课堂内的主动,课外的主动学习对于第二阶段的教学也非常重要。课外学习指的是学生课前搜索并筛选阅读材料,进行大量阅读,将知识消化吸收,然后选择角度提炼陈述。教学材料的获取曾经是困扰英语专业学习的一大难题,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在网络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各种搜索引擎以及知识库的出现令知识信息量成几何级数增长,这一方面解决了阅读材料来源的问题,另一方面对阅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甄别、过滤材料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训练学生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量中筛选出有用信息、权威知识,就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因此,学习不再局限于知识的获取,更是智识的锻炼。

有了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和探讨作为铺垫,第三阶段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形而上的总结讨论就不再显得深奥艰涩。这一阶段的学习以深刻性为特征,而检验思考深度最有效方式便是写作。从思维训练的角度上来说,课后写作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课前阅读以及课堂讨论,因为写作是课前、课中思考的延续,是对阅读、讨论的成果进行反思,努力形成自己独有观念,并将之系统化的过程。换言之,阅读和讨论的最终落脚点为能够将所思所想付诸文字,形成篇章。如果说,课前、课中的学习旨在锻炼并提高学生综合思辨的能力,那么课后的写作环节就是对之前学习的检验。根据“读议写”课程的整体设计,学生的写作训练贯穿这3个学习阶段的始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教师只规定某个写作主题,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喜好,围绕该主题自行拟定作文题目。

与传统写作课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要求学生只就一个题目进行写作,但必须经历数易其稿的过程,将论文由最初的600字左右扩展至最后的1 500字。最初的论文,逻辑性差、论点不够鲜明、论证不充分等老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而且学生的思维存在严重的同化现象,不仅选题雷同,论点相近,就连论证的方法以及论据都极为相似。有一个班,第一次交上来的作业有四分之一的同学全部以“论文化身份”为题。不过,这种大面积雷同并不意味着学生的个体性已经遭到抹杀,而是说明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收敛了其思维的锐度,在面对各种纷至沓来的作业时,已经养成了思维上的一种懒惰,总是以最显而易见但却缺乏思想深度和个性的方式进行应付。然而,随着学习的步步深入,思考逐渐深入,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同样是从小的现象入手探究文化现象背后隐含的文化基因,但最后确定的选题殊异,有同学探讨龙图腾,有的同学选择研究中国的人情观,还有同学从《喜福会》入手,分析中国的家观念等等。选题的多样化至少从一个方面表明学生确实积极主动开始思考。实践证明,经过数次修改、扩充之后,论文在论点的鲜明度、论证的条理性、论据的提出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如果说写作是有效展示学生思辨能力的方式之一,这样的结果也许能说明经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至少,在思想的深度、知识面的广度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取得了进步。

四、结 语

总的说来,中国传统文化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文学现象入手,向学生介绍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有助于他们深层次思考文化身份、文化认同的问题。事实证明,学生对于这门课热情很高,在管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对于母语文化知之甚少,在惭愧警醒之余,更激发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强烈的好奇心。阅读、讨论、写作三位一体的教授模式,以锻炼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目标,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将学习涵盖课前、课后落到实处,使学生在了解母语文化的同时,英语能力也能获得显著提升,做到了兼顾母语文化修养与英语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外的读与写,学生了解到英语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远远不足,更增加了使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参考文献:

[1]杜 威.杜威五大讲演[M].胡 适,译.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2]王守仁.关于全面加强中国英语教育的思考[J].外语教育,2002,(2):91-93.

[3]从 丛.“中国文化失语”:我们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4).

[4]从 丛.博士生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6):49-52.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引子:

在中国的东西南北,书院这种古老的教育形态,重又兴起,

山东,有作家张炜创办的“万松浦书院”;陕西,有实的“白鹿书院”;天津,有“北洋书院”;江苏,有南怀瑾的t・太湖大学堂’;长沙的岳麓书院,则在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唯一绵延至今,讲坛热度不减。

书院是中国知识阶层的文化教育组织,起于唐,兴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全国曾述7000多所。书院传播学术思想,普及礼乐教化,成为民间知识精英思想新创的集结地,一些著名的书院,对于文化思潮的引领力量,甚至辐射政治领域。

1901年,光绪帝一纸诏令,改中国书院为西学学堂,今人或不知书院为何物。

悄然重兴的书院,依旧显得神秘。他们大多安居在不被注意的“角落”,或是私人出资,或由政府筹办,或是背靠大学;他们以著名学者或作家的影响力为旗帜,或开坛设讲,或切磋酬唱,已经开始具有局部的号召力和四方的追随者。

有人说,书院复兴的热潮,是针对现代教育体制‘批量化、标准化”的缺陷,期待以传统的师徒授受方式,更注重对“人”的教化养成;也有人说,书院为民间思想者提供了新创的空间;还有人寄望这种“野蛮”自在的方式,能够冲撞刻板的学术藩篱,“只有讲下去,才能出大师”。

当人们发现,真正的自信少不了本民族的文化根基时,敏锐的文化人开始重返传统之旅。

书院重兴,难免良莠混杂,但也必定会冶炼出新的文化担当者,正如沉默的万松浦、僻远的太湖大学堂,静待各自的奇迹。

伟大的文化复兴之梦,正在增添新的助力。

庙港是太湖东南岸的一个安静小镇,地属苏州吴江,以盛产太湖螃蟹而闻名。小镇不大,10分钟能完全贯穿。从太湖延伸出的一条小河,为小镇划分南北。

从桥头向北大约两公里,有一片高墙围起的大院。从苏州过来的汽车,进入小镇之前,必会经过它的门口。大门左侧的石墙上刻着烫金的“太湖大学堂”几个大字,右侧的一块牌子上写着一系列大名鼎鼎的合作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国国立东方语言与文化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儒学文化研究中心)、美国管理协会(中国),字迹皆为繁体。

因为太湖大学堂的存在,这个不知名的小镇,近几年迎来了不知多少重要的中外人物,皆因当代著名佛学大师南怀瑾坐镇堂主。

2009年5月,在尝试多次后,本刊记者终于叩开大门,探访太湖大学堂。

不平凡的听众

进入大门,面前横着一条小马路,两畔是草地和树木。院内幽静,有小鸟在枝头啾啾,蝴蝶在草地上起舞。

沿着小马路向左,走了大约10分钟,只看到太湖水面和树木,却看不到建筑和人影。

忽然,身后有人问:“你是干什么的?”―个中年男子骑一辆电动自行车跟上来,自称是负责安全工作的。

此前,记者联系采访时也有类似经历。打电话到学堂总机,告诉接线员转某位负责人,对方反问有什么事,稍有表述不清,就被告知:“请不要再打电话过来了。”然后毫不客气地挂断。

中年男子向记者解释,大学堂因为地处偏僻,经常有不速之客闯入。或有好事者进来探险,或者干脆翻墙而入,偷走院内的竹笋和桃子。学堂不胜其扰,因此工作人员都格外警惕。平时学堂大门紧闭,外面的人要进门必须有“内应”。

另外,几乎每天都有因仰慕南怀瑾而远道赶来求见的客人,为此,大学堂在网站上专门发了一份“敬皓访客书”:“太湖大学堂乃教育学术机构,非宗教场所,工作繁剧,实无暇接待社会访客……”

在抵达办公楼之前,记者又遇一位保洁员的盘问:“你从哪儿来的?有什么事?”

整个院子呈椭圆形,环形道路恰似操场跑道,向左走到大约四分之三处,才到办公楼――一栋中西合璧的白墙青瓦建筑。不远处另一栋建筑正在施工,从轮廓可以看出也是仿古风格。

一位老师把记者领进办公楼大厅,室内都是深红色仿古家具,桌椅、屏风,古色古香。两侧墙上分别挂着和孙文手书的名句:“诗书好在家四壁,天人几何同一沤”,“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

这里就是南怀瑾先生的讲堂,对联所写,让人怀想开讲时高朋满座的盛况。

“(来听课的)都是有身份的人,平民百姓听不到。”进门时,门卫这样告诉记者。

这一点,听课者名单可资佐证: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孙家州,曾带领国学院学生前来听课;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也曾带领师生前来;还有由银监会带队的经济界人士,上海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界人士……

听众名单中,有周瑞金(“皇甫平”)、周国平(中国社科院哲学教授)、李兹雄(斯米克斯公司股东)。

南怀瑾讲《黄帝内经》,是应上海绿谷中医药集团总裁吕松涛和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游说邀请;讲经济问题,则是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亲自联系,“海航”董事长陈峰从中介绍。

陈峰是南怀瑾的弟子,南怀瑾称其是“我的几位‘言听计从’的朋友学生里头的一位”。

南怀瑾学生遍及世界,有些比他年长,有些已经是各自领域的头面人物,但仍对他毕恭毕敬,谨守弟子之礼。

“我听过好几次他(南怀瑾)的课,还跟他跳过舞,就在去年中秋节晚上。”门卫很自豪,他是极少数能聆听大师授课的苏州本地人之一。

他指着大门右手一片树林掩映中的房子说,南先生经常在里面打坐,吃完饭在院内散步,很少出大门。

前面记者遇到的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学堂整个面积大约200亩,包括草地和湖面,“当初南先生看中这块地方,就把湖边沼泽填了起来。”

太湖大学堂是吴江所属民办教育机构,出资人是台湾薇阁集团董事长李传洪。

请问你什么叫国学

2006年初夏,太湖大学堂历经6年,初步建成。2006年7月1日至7日,年届九旬的南怀瑾在大学堂首次开讲,内容是禅修与生命科学。

他纵论古今的渊博学识和拉家常式的平易风格,吸引了各方人士,有些人甚至专程从美国、东南亚赶来。

“读中国古典的书,千万不要以17世纪以后,大家学了一点西洋文化文字逻辑的皮毛来看它,那就牛头不对马嘴,愈读愈远愈糊涂了。”在讲《黄帝内经》时,南怀瑾这样开场。

在给银监会人士讲经济时,他问听众:“中国有没有自己的经济学?”然后,自问自答:司马迁《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和《平准书》,以及后来班固《汉书》中的《食货志》,就是中国经济学著作。

当天他还随身带了一本康熙、雍正时代整理的《古今图书集成》,“你们的图书馆没有,(它)把几千年的财经,一切内容的要点囊括在里面。”他说。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刚成立时,引来一片批评,校长纪宝成三次邀请南怀瑾到北京,他都说“老来行路先愁远”。

谈到国学,南怀瑾也有高论:“现在有个风气很奇怪,每个大学都讲国学。我说请问你什么叫国学?我也不懂。……如果说中国文化就是孔子、孟子、儒家,完全错了。中国文化诸子百家那么多啊!孔孟之道代表个人修养是可以,完全代表中国文化是不可以的。”

他给人大国学院学生开列的书单如下:

(一)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二)《文字画研究》(吕佛庭)、《御定康熙字典》(线装本)、《新修康熙字典》、《远东国语辞典》(台湾版)

(三)《幼学琼林》、《古文观止》、《龙文鞭影》

(四)《增广诗韵合璧》、《古诗源》、《宋元诗评注》、《清诗评注》、《随园诗话》

(五)《古文辞类纂》、《续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

(六)《儿童中国文化导读》(1―36册)、《儿童西方文化导读》(1―4册)(台湾老古文化公司编辑)

(七)《古今图书集成》

(八)《纲鉴易知录》

银监会副主席郭立根带队到大学堂听课,称,“南先生是贯通东西文化、学识渊博的国学大师,在海内外都享有盛名。”南怀瑾则说:“我只是一个年纪大、顽固的、喜欢中国文化的老头子。”

他常用八个字概括自己,“一无所长,一无是处”。

“他讲课不拘囿于传统国学,文化是人类的文化,他希望能撷取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精华的东西。”南怀瑾的一位弟子说。

因为年龄关系,南怀瑾讲座平均4个月一次,想听的人很多。

教育理想试验

没有讲台,没有课桌,几张圆桌和几十把椅子,是小学生们上课的地方。大学堂的郭嬗晏老师,带领记者参观他们的“课堂”。

2008年,太湖大学堂招收了一批小学生,30多人,吃住学都在院内。

郭晏是小学部校长,她是台湾人,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学。她12岁起追随南怀瑾至今,论辈分是南怀瑾的徒孙,小名叫“沙弥”,到大学堂工作之前,她致力于在全国各地推广儿童读经(四书五经)。

大学堂的小学部,属于寄宿制民办学校。与国内其他公立小学不同,除了必要的文化课,这里还设有中医、古汉语、武术等跟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学费每学期8万元,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想要探究神秘的太湖大学堂,并不容易。从小学部的教学方式上,也可对南怀瑾倡导的教育方式略有感悟。

郭校长介绍,学生们每天六点半起床,七点开始练习武术半小时。早餐后,诵读经典,这学期诵读的是孟子的《尽心章句》和《梁惠王篇》。

“吃完早餐后,他们就会把经典拿出来诵读,不需要理解,就像唱歌一样,几乎每个小朋友都会背。”郭校长说。

学堂要求学生除了能写简体字,还必须认识繁体字。因为繁体字能通过说文解字,给学生一个清楚的印象――象形字可以通过“画字”记忆,而会意字可以讲逻辑。

中医药课程,要求学生必须认识几百种中草药,了解这些草药什么时候用,跟人体和四季变化的关系。

吃完午饭,散步后,学生们有―个“静定课程”,取自《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儒家修身养性、追求道德完善的心理修养法则,也是日常应对重大问题的思考方法。

“包括呼吸的练习,中国传统的养生操。一般(学校)午休(学生)趴在桌子上,肚子吃得饱饱的,挤压着,搞得肠胃不好,大椎穴也不注意保护,容易感冒。”郭校长这样解释“静定课程”。

她强调,这里侧重“体验式教育”。“学习不在于对学习时间的压榨,而在于学习的方法。”郭校长说,“针对独生子女,训练他们照顾团队,关怀世界,关爱地球。”

在课程设置中,学生有大量时间在户外,讲到山水、四季,都让学生去接触、体验。本刊记者采访时,学生们就不在学堂内,他们由老师带去一个公园,在那里进行三天两夜的体验课程。

作业,学堂也会尽量用“体验式”来取代―般学校大量的平面式习题训练。比如,要求学生采五种草药回来,晒干,做成草药包。

一位周姓老师还带领记者参观了学生宿舍。从办公楼到宿舍有一段游廊,走在里面可以避免日晒雨淋。

宿舍是几栋独立建筑,两层,每栋房子只住8名学生,两个房间,每间4人。每栋房子以一个星宿命名,门口摆放着小鞋子。房子之间是草地和花圃,周老师告诉记者,那些看上去像花的植物都是中草药。在住所不远处,有烤窑和凉亭,每周五是户外团队训练课,孩子们会在这里亲手做午餐,然后共享。

在一些房子前面的小花园里,有各式各样青砖垒成的小型“建筑”,是学生们上了建筑课之后的作品。

经常,这里还会请一些大学教授和专家来讲课。这些专家属于太湖大学堂的“特色资源”,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南先生的学生。

“书院式的教育风格是什么?就是手把手、师徒式的学习。”郭校长说,这里的教育力图吸收书院教育的优点。

这里的学生没有考试。“不想在很短的时间内,逼迫他们在压力下学习。”郭校长说。但是平时有“能力评估”,“让他们跟自己竞争。”

郭校长称这里是“试验学校”,但她希望学生们在这里经过6年学习后,可以升人江苏和上海的中学,最终能融入大陆的教育体制。她预计今年9月,这里的小学生会达到70人。

南怀瑾的一位弟子对本刊记者说,南先生本人也参与课程设置,“他希望对中国教育做一个探索,回归教育本色。”

中医思想与文化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所谓体质弱势群体指的是不能够较好地完成现行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运动任务并达到预期的运动目标的学生群体。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符合体质弱势标准的学生主要分成三类,疾病(除残疾)、体质虚弱学生;肥胖和瘦弱学生;残障、身体部位缺失、损伤的学生。一般来说后者造成的体质弱势群体比较多。当今健康的概念不仅是拥有健康的身体、没有疾病,同时更是生理、心理都处于健康稳定的一种状态。真正意义的健康状态应该是身体没有残缺、心理情况良好,且具有比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学生。所以为了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成长。

要提高体育运动质量,就必然要对体质弱势群体运动的相关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所以教师在运动之中要采取灵活的运动手段,干预体质弱势群体对体育的学习。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促进弱势群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使高校体育运动工作能够得到圆满的结果。

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思想的“健康第一”理念,强调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教育部在2004 年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高校体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的教育方针是否得到贯彻落实,关系到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的体质与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政策的不断放宽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人群特征在体质状况方面呈多样化,肥胖、瘦弱、残障、疾病等体质弱势的人不断增加,给当今的高校体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体育运动中,体质弱势群体是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运动的本质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因此运动过程之中需要对体质弱势群体采取一定的运动干预措施,以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参与运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对体质弱势群体介入运动干预的理论依据

1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释放学生天性、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有促进作用,它的内涵十分丰富,需要不断地总结和继承。以人为本是一种以重视人的价值为核心,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 追求个性解放的教育理论和思想。主张采用适当的方法, 尽可能地统一学生的情意( affect)和认知( cogn ition)、感情( feeling)和理智( inte llect)、情绪( emotion)和行为( behav ior)。让所有的学生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 掌握一些能够终生从事体育锻炼的手段和方法,重视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精神。体质弱势群体的运动干预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体质情况,通过对体育锻炼态度的调整,用不同的运动干预手段,让学生能很好地融入到体育锻炼中来,使之不会因为个体差异而放弃锻炼。

2 个性化成才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是建立在现代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教育,它是注重人全面发展、自身发展的教育。所谓个性化成才教育(IndividuationEducation)是指相信教育能够发扬人性、改善人性,改变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来找到一条发挥其个性特长和创造力的道路。现代体育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突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体质弱势群体的心理活动比较微妙,很多学生因为觉得自己与普通学生有异而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做不到,而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如果我们施以有针对性的运动干预,可以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其自信心。

二促进体质弱势群体身体素质的发展

体质弱势群体由于自身的限制,对体育活动会有一定的抗拒性和不适应性,认为自己无法跟正常的学生一样完成同样的运动,心理上就排斥运动,久而久之身体素质更糟。要促进体质弱势群体身体素质发展,首先要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实现将学生作为运动活动的核心。

1 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体育运动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具体目标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师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具体情况,细化对每个学生的具体考核任务。比如对于身体比较肥胖或者比较瘦弱的学生,教师要制定一个考核任务表,让学生循序渐进慢慢地提高自己身体素质,通过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达到完善形体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如果只是单纯制定一个理想化的目标考核学生,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发地锻炼,而且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因为自身的弱点而对自身产生怀疑,这就与我们的教育初衷背道而驰了。所以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条件的不断改善。

2 丰富运动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还要丰富运动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常规体育运动的日程安排虽然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性,但是也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爱运动的学生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但是不爱运动的学生就会在自由活动的时间里不活动。所以为了提高课堂运动的有效性,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丰富运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以帮助其提高学习主动性。在进行集体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关注体质弱势群体的情况,多要求他们参加活动。通过在课堂活动中采取分层次运动的方法,给他们安排合适的运动量,帮助学生慢慢地进步。

3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运动评价体系

根据学生个体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运动方法,那么必然要考虑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运动评价体系。打破传统运动评价体系带来的束缚,为体质弱势群体中的每一个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评价方案,让每个学生既有符合自己情况的独特的考核方案,又可以得到统一的考核评价。综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进步程度,量化学生的考核成绩,帮助学生通过不断获得阶段性的胜利,最终实现自我的完整蜕变。让肥胖或瘦弱的学生都拥有正常的身材,让体质较弱的学生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三促进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1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

心理素质以自然素质为基础,是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全民健心网负责人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之上,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下,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的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与内在动力。对内制约着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外与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影响主体的行为表现。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衡量,性格品质的优劣、认知潜能的大小、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内在动力的大小及指向。对内体现为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对外影响行为表现的优劣。对于体质弱势群体的帮助不能仅仅局限在身体素质发展之上,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2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观念,提高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

要促进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观念,提高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学生体育认识水平的高低对于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调查发现体质弱势群体对于体育的认识水平普遍比较低,他们往往认为体育水平的高低是天生决定的,后天努力是没有办法改变先天决定的。而且他们将文化课成绩看得太重,不自觉地就选择牺牲体育运动的时间,换取可能的文化课成绩的提高。这些认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导致学生缺乏搞好体育运动的信心。所以教师应该做的就是要多跟学生交流,通过用心交流帮助学生改变这些错误认识。适当的时候和学生一起进行一些趣味性比较大的运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体质弱势群体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校体育教育和促进健康的整体考虑, 我们应该重新构建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课程体系,确立体育保健课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将体育和健康教育融入保健课教学。同时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克服体质弱势学生心理上的重重障碍, 将他们吸引到操场上、阳光下, 投身到体育锻炼中,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育与健康的促进,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相信其深入开展必将对高校这一特殊人群的教育与成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与体育运动改革[J].体育学刊,2005(9).

[2]于晓东.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健康促进策略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0(9).

[3]黄锋.河南省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实施体育教育的必要性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1(1).

[4]白巴塔.中学体育弱势生的心理分析及教学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

[5]兰中田.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教学方法解析[J].教学与管理,2010(3).

[6]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