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承场;变迁;惯习约束

一切文化的传承都是在一定的场中进行的。一切文化都有它自己的传承场,这是每种文化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基础,民族文化也不例外。什么是民族文化传承场呢?首先还得从场说起。按字面的意思,场是指平坦的空地,或者是许多人因事聚集的地方。当场进入文化领域后,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就不那么简单了,文化领域的场主要是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场而存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回答什么是民族文化传承场,或者说给它下一个定义:传承场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中介实体,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和延续的空间、平台和通道。

一、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变更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大多产生在偏僻、边远、与外界交流较少、经济发展缓慢的农村地区。综观当下民族文化在乡村的发展,经过市场的展示,到舞台的表演,贵州民族文化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场域变化中,而场域的不同必然会形成各种文化事项的差异,比如方言差异、民俗差异、价值取向差异等,这是一种共通的社会现象。

1、农村

农村,针对城市来说,是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人口较分散的地方。贵州农村,就是贵州各少数民族居住的民族地区,一般远离城市中心,交通极为不便,与外界交流较少,较为封闭,生活基础条件较差,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生产、生活的同质性,一方面制约了贵州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无形中又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延续构建了一种保护壁垒。由于居住封闭,无法与社会的主流文化进行平等交流,保证了各民族文化不致发生变迁;由于其生产方式是结构单一的农业经济,稳定而单一的农业结构为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无形中构建了一种保护“壁垒”,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生态环境。

2、市场

贵州集市属于乡村定期市场,也就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在固定的地点定期举办的市场。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尽管自然地理阻隔,但仍然不能割断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各民族群众在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乡村地区开始定期摆摊设点,将自己拥有的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并换回自己所需的东西。在集市上,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都能得到展示。

3、舞台

舞台起初是指村庄里的表演场地,规模较小,具有无偿性和不固定性。后来逐渐发展为固定的,添加各种效果并带有报酬性的较大规模的演出场域。舞台不仅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了一个空间,同时也为各种文化活动的展示提供了一个平台。它既包括民间传统礼俗中的民俗活动场地,也包括为各种欢庆活动而举行的现代演出舞台。随着时展,过去那些义务展演的文化表演活动几乎看不到了,即使是婚丧嫁娶,人们也会按照不同地区的规则收取一定的费用。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无污染产业和朝阳产业,目前正在被大力挖掘和发展,因此,具有很大的利润,其演出场域也因这种利润而增加了更多的商业空间。结果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发生了扭曲:民族传统文化的个性和内涵逐渐通俗化、流行化,表演队伍逐渐壮大,表演形式也发生变化,民族传统文化在各种场所中都有出现。各种新时代的元素都融进了民族传统文化中,使民族文化呈现出一种可以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所使用的开放状态,于是,民族文化开始走出传统社会生活中的单一舞台,走向能为承办方带来更多利润的多彩表演空间。

从农村到市场,到舞台,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承场域发生着历史改变,民族文化的表达形式和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场域的变更,为贵州民族文化的区域化差异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可以说,场域的转移,既打造了贵州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的平台,也见证了贵州民族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

二、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惯习约束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与惯习是一种本体契合的关系:特定的场域产生特定的惯习;特定的惯习创造特定的场域。惯习约束在最初阶段,可能是一种被动的制度管辖,经过长期制度下的规范行为进而生发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导致一种传统力量约束着行为。约束贵州民族文化传承的力量有三种:礼俗制度、市场制度、政治制度。

1、礼俗制度

礼俗制度是指民间的各种风俗仪式习惯,虽然没有形成书面的或成文的规章制度,但却以“传统”的力量约束着人们的一举一动。贵州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长期的经验积累所得到的,在这一过程中,赋予了各族人民风俗习惯、礼俗制度、经验方法等。一定程度上讲,这些风俗习惯、礼俗制度既是传统文化,也是一种隐性的规范制度,在不知不觉中规范人们按照各民族特有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从而为贵州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提供一种保护壁垒。

2、市场制度

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是一个被经济场通过收益或利益加以控制的场。市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一种供求关系,即你有需求,我有供应。

这里引用市场制度,用来说明民族文化的传承已经明显的掺杂有“商品”气息,成为你有需求,我有供应的市场行为。

旅游市场和庆典舞台在市场制度的影响下,一方面冲破了民族传统文化最神秘最深层的神经,另一方面也带来民族传统文化的规范化、表演化和观赏化,使民族传统娱乐文化活动由村村寨寨举行,逐渐向集中地点举行,由人人熟悉并随心所欲参与转向由部分人或爱好者掌握并有组织表演。同时,在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功利目的驱使下,许多节日文化的内涵、服饰与建筑等的功能与意义遭到削减或是发生变异。

3、政治制度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030-03

民俗文化是与民族共同存在和发展的。是民族特征和个性内涵的物质和非物质形式的体现。中华民族是由56个多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多民族色彩斑烂的民俗文化,汇集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多民族共同创造,共同谱写的世界文明宝库中的华美篇章。

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历史。56个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刚刚通过决议,赫哲族“伊玛堪”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第29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黑龙江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少数民族,多数地处祖国边疆,为保卫祖国边疆和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在历史上曾为祖国的统一和建立巩固边疆建功立业。并为中华民族的融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包括确立了直到今天中国的版图和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少数民族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在民族大融合中促进了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共同发展。也有部分少数民族在学习先进文化中,逐渐融合到汉族和其它民族当中去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他们演出过生动的历史剧。也创造过中国历史上的“升平盛世”。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是从八百五十多年前的金代贞元元年(1153年)三月,海陵王从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迁都燕京,下诏改燕京为中都开始的。从金、元、明、清以来,北京的发展和故宫的建设,并不是由单一的民族来完成,是依靠民族融合来完成的。

北方的少数民族历史上曾经是游牧民族。马背民族、逐水草而居,所以有着开放的思维。很少保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研究中华民族的民族民俗文化,不能不研究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并从中发现“根”和“源流”的蛛丝马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还保留着祖先的遗迹,还带着大自然的和谐信息的记忆。在发展中、进步中,还存留着人类社会从远古走来的印记。有史书中漏记的历史和往事。

边疆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应该重笔重墨研究和发掘。

二、边疆少数民族民俗保护状况

边疆少数民族地处我国边远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欠发达,文化发展滞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复苏。民俗文化研究曾一度兴起,后来相继建立了一些民族、民俗博物馆。是一些可喜的收获。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民俗学的研究相对落伍,消逝的东西不会再来,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使传统经济和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民族文化是悠久历史的积淀。我们纵观历史留给后人的也只有“文化”这两个宇,当然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文化的延续,只有传承才能延续,也就是有“根”有“蔓”,有“源”有“流”。

在世界的文明历上,中华文明的延续是她的基本品质,所以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唯一能够延续到今天的文明。

这项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今天应该比以往作得更好。因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有更充足的理由和条件来做好这项工作。“三个代表”就包含了先进文化,能够传承下来的也都是先进的文化因素。现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程度,受教育的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乏民族大学、民族学院。也有一些研究民族文化的机构和学术组织。但是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在。那就是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对民族文化的冲击,民俗的消亡加速比我们想象的速度要快得多。1999年我们建立了一座达斡尔民族博物馆,征集民族民俗文物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简直是大海里面捞针。想找一副木制的弯钩犁都找不到。找一领炕也没有,买炕也没卖的,最后在粮库找到一领类似的炕。我们手里拿着拟定的征集文物清单成了一纸空文。

农村房舍改造。已经很难找到传统的满族、达斡尔族的房合。现在各民族服装都是仿制的,平时大家都穿一样的现代服装没有什么区别。

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村,是目前世界上满语保留最好的满族村屯。三家子村被学术界誉为“满语研究的活化石”。成为国内外学术界调查研究满语、满族文化的重要基地。这个基地也很危急。据2000年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的调查情况显示:能流利说满语的只有3人,并且当时70多岁。能听懂会说大部分满语的只有5人,年龄已近70岁。剩下40岁以上的也只是一知半解。从总体情况看,三家子村现在满语的衰落趋势明显加速。

面对现在满语的现状和研究人员的稀少,还有北京历史档案馆尘封者的50多吨“满文老档”,给我们的启示大概不仅仅是一种担忧。

1998年北方的洪水之后。黑龙江兴建了一个达斡尔族新村和一个赫哲族新村。都是清一色的“洋房”,失去了民族特色,这就是我们现代的标准民族村。继鄂伦春猎人下山之后,鄂温克也赶着鹿群内迁了,他们不再是“林中人”。

人与自然的关系变了,生活方式改变了,民俗也势在必改。这些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曾是民俗学研究的“活化石”,加大研究力度还是当务之急。原来烧牛粪,现在用液化气罐了。不会用。不习惯。因为没有个性了,脱离了他们原来的生活。

我们现在所了解的状况,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深入进行调查研究,问题要比我们预料的还多。

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民俗学研究的活化石

人类的生存发展是离不开大自然的,所以我们才是地球人。少数民族的生存发展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原生态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保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所说的民族特色,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因为边疆少数民族生活在边远地区。大自然还没有被完全改造,或多或少的还保留着一点儿原生态的原汁原味,还存留着一些相对古老的民俗民风。为民族学研究提供了“活化石”。

北方的少数民族多数信奉原始宗教“萨满教”。他们是多神论者,山、树大自然中他们认为可崇敬的都是神,认为万物有灵,萨满是神的使者,或是人和神的中介。由于萨满教并没有被列入正式宗教的范畴,只是不公开的存在于民间,我们很难看到萨满教的宗教活动。但萨满教和这些少数民族一样同时并存。

有些民族传承着祖先崇拜的古老习俗,他们以天为大,民居开西窗,西炕、西墙是供奉祖宗的地方,他们还要年年祭祖。求得祖宗的保佑。民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祭“敖包”还在延续。

祭天地是必不可少的,就连日常生活中比较正式的场合,饮酒也要先祭天地才可以喝酒。

少数民族擅长歌舞。歌舞是民族习俗的一部分。折射着

来自远古的血脉。

民族学的研究已经为考古学所采用,在边疆考古中,结合得尤显重要。我国历史上有些民族已经消失了,但在考古发现中发现了遗迹。例如鲜卑、匈奴、契丹等。有些民族在历史舞台上活跃一时,现在无影无踪,就要靠考古学和民族学来探索。有些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民族却得以延续,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得以传承,这是靠人传承下来的。

考古学是以物为本,民族学是以人为本,物是由人创造的承载了人的信息。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说明考古问题,民族学为考古学提供了“活化石”。

内蒙古发现了一座契丹墓,墓主人的身份难以确定。开始认为'墓主是位公主,但后来从服饰上的左肩太阳和右肩的月亮图案,用民族学来破译,墓主是位萨满教的巫师。

边疆考古基本上是民族考古,但还没有民族考古学的定义。有些民俗传承的历史轨迹相当久远。我们在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发现了“毁器”的古老习俗,最早的距今七千多年。北方民族一直延续着“毁器”习俗,青铜时代有,现代葬俗还有所反映。我们还在新石器墓葬中发现了头骨变形的习俗,满族曾盛行“睡头”的头骨变形习俗,头骨变形来源已久。

契丹族有“青牛白马”说,现在北方葬俗男人亡扎纸马,亡女人扎纸牛焚化,这种习俗已经扩展到北方的汉族人。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习俗互相影响,超出了一个单一民族的范围。

民俗没有硬性条文规定。但却认真遵守着、执行着、由人一代一代的传承着。

民俗形成的历史是久远的。存在于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在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历史中互相学习,形成了共同的或不同的民俗文化,有物质的或非物质的,但都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河南濮阳出土了仰韶文化的蚌龙。辽宁出土了查海文化的石龙和红山文化的玉龙。山西龙山文化出土了彩绘龙。黑龙江阿城出土了金代的铜坐龙,这些的形象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但有着共同的传承和中国的龙文化传统。

四、加大工作力度拯救边疆少数民族文化

新世纪的中国民俗学的研究,同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们能创造民族文明,也有能力传承和发扬先进的民族文化。民俗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不同于自然科学,没有“立竿见影”的实效和经济效益。无论从点上,还是面上,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缺少一套完整的理论和规划去实施。民俗学的研究是一项软任务,没有硬性的规定。

上个世纪杰出的民俗学家们用了几十年的努力,甚至是毕生的精力,作了大量的民俗学的研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劈了研究道路。新世纪到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使我们感到民俗学的研究任重而道远。对于边疆少数民族的民俗学研究更显得十分紧迫。

首先是缺少民俗学研究人员。边疆地区很少有人从事民族学研究工作。从事民俗学研究的人员,只是集中于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民俗学研究人员出现了断档和青黄不接的状况。民俗学研究的成果到了上个世纪末,也进入了尾声。年轻的致力于民族民俗学研究人员,不敢说寥若晨星,也是人员太少、缺乏一支专业队伍。

再就是应当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体制的培育。过去的文化体制“三级文化网”十分活跃。由于经济发展,这个网络已经不健全。不太发挥作用了。这不利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也给民俗学研究带来了很大的缺失。

在乡镇改革和村屯合并中。加强民族乡和民族村的建设也很重要。尽可能的保留原生态的民族村屯和民族文化生态,吸取人为建新村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不一定非要农村城市化。要按民族化发展农村的经济和文化。我们觉得搞得挺好,改造后的房舍,民族风格不变,藏民仍然按着自己的民族传统生活着。只是新与旧的变化。“味儿”没有变。

民俗学的研究应当注重田野工作,多调查、多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现在很多人很少下乡,深入实际,就连面向农村的文化单位也不下乡。我提出下乡,他们反而觉得奇怪,我们都不下乡,你下什么乡。看来很少有人愿意搞田野工作了,但是没有调查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你浮在上面研究什么昵。我们不否认信息时代网络的作用,但我们不能依靠网上的东西抄来抄去,编造一些自己都信不实的“论文”。

更有甚者,把网络看成是万能的,学问都在网上,网上什么都有。上网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田野工作。田野工作必须自己亲自去作,去研究、去调查、去感受、去发现,必须自己去变革“梨子的汁味”。

田野工作也存在机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调查的东西。现在也不一定有了。我们八十年代调查的材料,现在也很难再找到了。所以要发现机遇,搞好调研,溯本逐源。

要重视民族考古工作,其实边疆考古就是民族考古。边疆的民族考古添补了许多历史空白,并且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民俗学宝贵资料。

拯救边疆民族民俗文化,光摘自发的工作是不行的,应列入国家和地方的长远规划。象自然科学一样,例如“登月规划”有近期的长远的工作规划,水到渠成。

民俗学的研究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靠“单兵作战”是很难有成效的。必须设立科研项目,建立课题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一个大的项目,取得硕果。

弘扬民族文化,是提高对民俗文化认识的基础。历史上曾出现偏差,把民俗看成是“四旧”扫地出门。现在仍有人把民俗看成是落后的东西,民俗调查中也有部分人误认为是找少数民族的“阴暗面”,不予配合,工作难做。

由于民族文化工作的缺失,出现了一些扭曲。传统的中华民族节日受到了“洋节”的冲击。莫名其妙的炒作洋节,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盲目崇洋,弄得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洋人一头雾水。也有为经济利益驱使,打着民族文化的招牌,变味的商业化开发民俗,给民俗文化造成了不应有的破坏和损失。保护和破坏同时并存,有时我们低估了破坏的力量和速度,使得我们的保护变得很“苍白”。新世纪的到来,推动了民俗保护的车轮,增加了民俗保护和研究的紧迫感。中国的传统重大节日“端午节”,被韩国抢注了成为了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刺激了国人,我们丢了“国宝”还能无动于衷吗!但是现实已成定局,无法挽回。我们该继承的没有继承,不知我们的“国宝”还会不会再遗失。什么是挑战,两千多年的品牌如此下场,还不是挑战?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和民族文化遗产,是民俗文化集中留存的一块阵地,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宝藏。这个阵地,还是在策略上应当坚守,宝藏还是应当开发利用。加强边疆地区的民族民俗工作,不是一己的利益,不是一个地方性的工作,是中华民族利益的工作,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中华民族的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能够延续下来的文明。没有保护就没有传承,不能传承也谈不上延续。中华文明是先进文化的融合,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56个民族的魅力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时期,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缺一不可,社会的发展,势必带来文化的繁荣。加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抢救工作。势在必行。

五、以人为本的民族民俗文化传承

民族民俗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人是民族民俗文化的主体,民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在自然界生存中,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遗存,是人类的印记。

民俗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包括衣、食、住、行、信仰和宗教意识等。“人”有生以来就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民俗的取向是由他们的生活空间、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理念来决定的。

民俗的形成、经历了人类生长的久远过程,民俗同民族并存,具有很强烈的个性,和潜意识的存在。所以无论在世界各地,我们都可以用民俗这把尺子,找出你是“中国人”。

民俗是丰富多彩的,通常说“百里不同俗”,在多民族聚居区,个性和共性并存,体现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

边疆的少数民族。多数没有文字,民族文化是依靠人来世代传承的。民俗文化千百年来,以人为本,不断传承,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我们要注重保护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人。赫哲族现有四千余人,只有五个人会“伊玛堪”说唱,就靠这几个人传承这项世界文化遗产。满族村,只有几位长者会满语。民族民俗文化已经濒临抢救的边缘,保护传承人,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挖掘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中,要注意发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人。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要把保护传承人放在首位。扩大传承人的范围,培养继承人,并以现代化的多种手段记录和传承传统文化。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保护和传承民族民俗文化。繁荣民族文化。

六、关注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边疆,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北方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有“清”一代称之为“龙兴之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白山黑水蕴育了北方民族和北方民族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经过历史的演变,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达斡尔族、蒙古族、朝鲜族、满族、克尔克孜族、锡伯族等,仍活跃在他们自远古生息的大、小兴安岭和黑龙江腹地;仍保留着他们血脉传承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和传统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3篇

(一)渗透式传承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音乐专业在学科设置上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设置一些和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学科。比如,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设了手鼓、都塔尔等民族器乐选修课程;贵州凯里学院音乐学院在相关理论课的教学中会着重介绍苗族古歌、侗族大歌等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形态,这些都体现了地方高校对本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增强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当地音乐文化的感知、热爱、自豪和信心,对弘扬本地区优秀的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方面没有太大的转变,所以这种渗透式的传承还只是在增强保护意识的层面上进行,对传承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班教学

为了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培养专门的传承型人才,学习、传承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高校在这方面展开了有意义的探索。从贵州大学音乐学院的“芦笙班”“侗歌班”发展到后来的民族艺术特色部,以及贵州凯里学院的民族民间文化传习班、云南玉溪师范学院的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等。很多高校的音乐专业都开始积极地探索如何培养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人。据笔者调查获悉,在教学模式上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对生源有严格的要求

学生必须是当地的少数民族学生,精通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并具有一定的演唱、演奏本民族歌曲和乐器的基础。

2.在师资配备上有很大调整

聘请当地有威望的民间艺人担任传承班教师,他们有的是在当地民族演出团体从事多年原生态演唱、演奏的本土演员,有的是来自当地乡寨的民间歌师、乐师。这些教师常年植根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环境中,掌握了民间传统的演唱、演奏技巧,具有较高的演唱、演奏能力,是当地民间歌师、乐师中的佼佼者。

3.在培养形式上以口传心授为主

由于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大多是世世代代口耳相传,没有专门记录音乐的符号和文字,故为了遵循传统,保留学生的民族性,在平时的教学中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教唱、教学为主。综上所述,国内一些高校开设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班,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针对性的调整,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传承本民族音乐文化能力的传承型人才,并在生源和师资配备上做了特殊的、有针对性的“专业”要求。所以这些传承班的开设,对传承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后继无人的局面。

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传承出现的问题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班的出现,对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是高校在探索培养专门的民族文化传承人才模式上取得的富有成效的进展。但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存环境和植根的沃土都发生了转变,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文化的传承中也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度不够

在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欧洲中心论”导致的一元化审美标准充斥在高校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即使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适量加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特别是某些有关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选修课,由于选课学生较少,而面临开设不下去的境地。

(二)传承班的生源出现了萎缩

由于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度不够,选择进入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并且生源质量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三)民族民间传承专业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由于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严格规定,很多来自于民间的歌师、乐师只能以外聘的形式从事教学。且少数民族聚居地大多处于偏远地区,经济方面相对滞后,对外聘教师的经济待遇相对较低,很难留住这些高质量的外聘教师。而民间歌师、乐师大多年事已高,师资力量匮乏现象长期存在。

(四)民族民间传承班学生毕业后就业途径较窄由于人们文化生活方式的转变,传承班的学生毕业后除了去相应的少数民族演出团体工作外,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三、在高校传承少数民族音乐的主要途径

少数民族音乐,是各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也是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形式。保护与传承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多元化社会的必然要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所具备的仪式功能、宗教功能和娱乐功能在逐渐消弱。为了更好地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创新是其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一)音乐本体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很多学者认为,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中保留各民族鲜明特色,就要遵循原汁原味的传承,不能随意改变其本质特色,当然这个无可厚非。特别是在日常的传承教学中,要尽量保证“原汁原味”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各民族学生掌握本民族音乐的特点和神韵。但是,由于很多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所植根的土壤发生了转变,其社会功能也在逐渐削弱,为了给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新的生命力,可以适当在形式和内容上做一定的调整,特别是在演出、传播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现代的声光技术,赋予少数民族音乐新的生命力。比如,在演唱少数民族歌曲时,为了增加舞台效果,可以把本民族的舞蹈语汇加入到演唱的过程中。以贵州凯里学院为例,其民族文化传承班就以在央视春晚中为宋祖英伴舞、伴唱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侗族大歌的独特魅力。总之,通过对少数民族音乐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不仅能完成完整传承的使命,还能把本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易于接受的形式传播出去,赋予少数民族音乐新的活力,达到真正的传承。当然,在音乐本体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这种创新不能脱离本民族基本的审美情趣和所植根的母体文化。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用口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传承人才,有利于保证所学内容的纯正性。但是,音乐本身所植根的母体文化不能在教学中得到足够的体现,也不利于学生真正地掌握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因此,我们应利用特定时间让学生参与到民族音乐载体的社会生活中,深切体会音乐文化。

(三)改变教学内容,扩大就业渠道

通过音乐本体内容的创新,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舞台演出的能力。在学习本民族音乐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其他风格音乐的能力,加强师范能力培养,使其具备中小学教学能力,这样学生毕业后可以回到本民族聚居区的中小学从事音乐教育工作。

(四)改变传承班教师的引进机制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125-02

一、引言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民俗传统形成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表演艺术、传统手工具制作以及民俗活动等文化形式,不仅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我们传承和保护的艺术文化瑰宝。由于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一些传统的艺术文化在逐渐流失,因此,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明确艺术教育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中,艺术教育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它不仅能使学生从根本上树立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意识,还能实现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底蕴。在一些高校的艺术教育中,采用邀请民间艺人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通过真人讲解传授,将传统艺术形式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大大凸显了文化的艺术价值和潜在发展价值,促使学生形成深刻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大学生是我国的重要人才储备,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流砥柱,对民众的影响力较为深远,因此,在艺术教育中开展关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有助于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

近年来,受到西方艺术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在学生中间崇洋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设置方面也过分强调西方艺术流派和理念,而忽视了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以音乐教学为例,大部分学生对西方的贝多芬、舒伯特等音乐大师了解较为深入,然而对我国少数民族的经典音乐之作却知之甚少。这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艺术教育模式有关,云南地区不同民族的演奏乐器、演奏方法等都是传承千年的经典,在艺术教育中要有所体现。

三、在艺术教育中牢固树立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1.要有危机意识。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虽然丰富多样,历史悠久,但受到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一方面,有很大一部分文化遗产已经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损害,甚至濒临消失;另一方面,一些文化遗产不具可再生性。因此,要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意识在学生之中牢固树立,对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采取科学吸收的态度,从而传承好、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

2.形成产业意识。目前,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大多以自发形式存在,规模较小、影响力不足,改变这一现状较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将民族文化遗产作为品牌来经营,形成民族文化产业意识,将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的宣传手段相结合。同时结合市场信息和社会需求,对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进行品牌化经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度和知名度。

3.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随着文化旅游等服务性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逐渐作为产品进行开发和经营。依托于民族传统文化兴起的服务型产业只有本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才能达到保护和继承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现阶段,许多企业在对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时过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文化破坏现象,因此,在对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时要树立适度开发、重点保护的意识,不能单纯地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

4.树立创新意识。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要保护好传统的民族文化免受现代文明的冲击而流失,更要在保护的同时,树立创新意识,对传统的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将现代文明精神和传播手段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例如,网络技术的应用相比传统的媒体设备优势更加明显,近年来,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再如,云南的纳西古乐是比较典型的民族音乐,近年来,与古乐器结合所演奏出的悠久古曲就成为传唱的佳话。

四、如何将艺术教育应用到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

1.建立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相比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系统更加完善,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上世纪50年代开始,部分大学就已经开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课程,其中以民间文学课程和民俗学最具代表性,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思想意识的转变,但归根结底,由于受到灌输性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深刻的认识,只是简单民间艺术形式作为传统文化,这种思想是十分片面的。因此,新的教育理念要从根本上打破这种格局,倡导从本质上认清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同时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不能盲目崇拜和完全吸收。

2.在教学中注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目前在对学生进行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时,通常注重艺术概念、时代特征的阐释,对具体的艺术表现效果展现的并不深入。如此一来,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只是局限在理论层次,因此,在进行艺术教育时,要充分把握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将直观的传统艺术形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多样,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其艺术内涵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具体表现在民族乐器、风俗习惯、寓意内涵等方面。只有通过直观的教学形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文化内涵的真谛。

3.增设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要将我国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专业在高等院校中普及开设,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形式、民间技能、科学技术等课程纳入教学范围。此外,在课程结构设置上也要多样化,在重点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应该将课程广泛涉猎到汉族文化以及国外优秀传统文化中,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在不断的融合吸收中,才能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结束语:

在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中,艺术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实际教学中,要将树立保护意识与加大传承力度相结合,将传统艺术文化与现代艺术理念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艺术教育所肩负的不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还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保护者。

参考文献:

[1]黄彩文.云南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邦丙村布朗族的传统纺织技艺为研究个案[J].西北民族研究,2011,(08).

[2]沈静.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现状调查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9).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5篇

台湾地区以汉族与少数民族为主体,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和地理环境,使得台湾的音乐文化发展呈多元化特点,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少数民族音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少数民族音乐一直被视为文化珍宝,具有其特殊性,值得认识和研究。本文以屏东县礼纳里部落排湾族与鲁凯族两个族群的音乐文化为主,以屏东县长荣百合小学为例,探究如何以小学音乐教育为平台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一、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渊源

台湾少数民族大体可分为平埔族(平地居民)和高山族(山地居民)。平埔族又分为凯达格兰、道卡斯、巴布萨、西拉雅等族,这些族群由于散居在汉族居住地区,生活与文化都接近汉族,已经与汉族融合。高山族是台湾最主要的少数民族,目前有十四个已被承认的高山族族群: 阿美、泰雅、排湾、鲁凯、卑南、布农、赛夏、邹族、达悟、邵、葛玛兰、泰鲁阁、撒奇莱亚和塞德克。其中,排湾族分布于中央山脉南端及东部海岸山脉的南端,以屏东县大武山为中心,人口六万六千余人。鲁凯族分布于中央山脉南端山区,人口约一万余人。① 这些族群有着各自的习俗和语言,也有不同的音乐表现方式及其特点。族民无论老少,几乎人人能歌善舞,这与其生存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及条件、文化活动等方面息息相关,音乐不仅扮演娱乐身心、区辨社群、祭仪典礼的功能,更是凝聚部族的力量,代替文字成为表达内心情感的最完美的方式,正是台湾少数民族的思维形式造就了他们的音乐文化,而音乐艺术的发展与他们的音乐教育是分不开的。

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现状

长荣百合小学是屏东县莫拉克台风灾区永久屋礼纳里部落新成立的实验型学校。礼纳里部落安置了排湾族的三地门乡大社村、玛家乡玛家村及鲁凯族的雾台乡好茶村部落,所以学校学生是以排湾及鲁凯两个族群为主,其他族群为辅。长荣百合小学依据学校建构的部落知识体系与能力指标,开设了部落学历课程。部落学历课程是学校的非正式弹性课程,目前开设在少数民族小学生较为集中的一些部落小学。该课程是以部落经验为本,跳脱原有的课程设计,采用多元文化观点,整合自然环境科学和人文地景,采纳部落居民意见,将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及价值观统整于各领域,其中包括社会结构、祭仪礼俗、部落生态、音乐文化、原创文学、传统神话、原艺工法等,一般安排在每周星期五进行学习。部落学历课程重视族群文化创意与自信的多元表达,使少数民族的孩子从小学阶段便充分认识本族文化,培养自身文化灵感与潜力。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方面,大抵而言,学校是以古谣传唱和传统乐器的演奏两种音乐表现形式来进行传承的。

1.古谣传唱教育

长荣百合小学在音乐教育方面计划除了课本的教材内容,低、中、高年级在族语歌、圣歌、中英文歌曲和乐理等方面,都要有各自精熟的内容。现代学校体制建立后,口传机制日趋衰落,部落孩子们真正学唱古谣,是通过学校进行的部落学历课程。音乐教师在音乐课时间或配合部落学历课程,都涉及古谣的教学内容。少数民族的古谣具有区域独特性,排湾族和鲁凯族在体质、社会组织以及对百合花和百步蛇的信仰等方面极为相似,再加上两族间普遍通婚,关系比较紧密,所以他们的音乐表现特征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主旋律与同音反复的持续低音配合,是古谣的二声部歌唱方式。这与鲁凯族、排湾族双管鼻笛的表现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双管鼻笛的构造(一管未开孔,只吹奏持续音;而另一管有开指孔,可吹奏旋律) 和吹奏,自然而然形成旋律加上持续音的音乐形式,而两族中的持续音唱法正是一声部唱旋律,而另一声部演唱持续音的表现特点。学校的古谣教学主要包括婚礼颂赞、Vuvu②之歌、勇士之歌、聚会歌谣和童谣等分类。据了解,练习古谣是在学校成立的合唱团,主要教歌谣和编曲的老师在邀请部落长者指导之后,以正规乐理来教学生。除有时全校性活动,合唱团是利用每天早上正课第一大节前约四十分钟的时间练习,另一个练习时间是周三下午,学校周三只有半天课。 大体来说,传统古谣是没有合唱的,都是吟唱相和,一唱一和。但时代不断的改变,古谣也间接受到影响,为了顺应当今音乐教育体系,为了得到更好的流传,适应众人的品位倾向,古谣呈现出新的发展和演变,譬如,教师加入了西方大小调以及和声复调创作理念。音乐文化是需要被传承也可以再创造,这些改变的古谣,是从传统延续出来的,只是它随着不同环境、部落形态的改变,产生了不同的变化。

实地聆听长荣百合小学的孩子们吟唱古谣,笔者深刻感受到其中的自然与和谐之美,艺术虽然高于生活,却源于生活之中,台湾少数民族音乐的独特美感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是这种淳朴的民风孕育了音乐的独特魅力。少数民族学生很喜欢唱歌,如同很喜欢活动一般。在学校的一些表演活动或在外参加表演活动中,以少数民族歌曲作为表演的内容是被积极鼓励的,小朋友也很喜欢选择族语古谣。

2.传统乐器教育

台湾少数民族乐器以其生活功能性为主,多以独奏或以古谣、舞蹈的伴奏形式为特色。由于受历史发展、宗教西化及其他族群和汉人的影响,排湾族与鲁凯族乐器的使用非常多元,如曾受国外教育的一些较为年长的老人常用口琴,教会及学校常使用西方乐器如爵士鼓、钢琴,也常用森巴鼓及非洲手鼓等来配合古谣演唱,还有族人学习国乐二胡等③,但属于他们真正的族乐器是鼻笛。据文献记载,世界上吹奏鼻笛的族群非常稀少,而台湾仅在排湾族与鲁凯族可以找到吹奏者,是目前仍有传统乐器存在的少数民族族群。鼻笛乐音哀怨凄美,传统上属于部落贵族的乐器,在部落里传男不传女,一般人不可以吹奏或触碰,在当时带有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和社会阶层关系色彩,到了近代才没有那么严格。十几年前,鼻笛在部落里已凋零到只有老人会吹,后来为了文化延续,任何人都可吹奏,并多于学校社团教学传承而未曾断裂于其文化发展体系中。

近年来部落的新生代兴起鼻笛学习风潮,但点点滴滴的力量却赶不及流失速度,而学校范围内的乐器教学,大大成就了传统乐器的“能见度”,并开拓了文化传承的管道。长荣百合小学开设鼻笛班,利用音乐课和部落学历课程时间教授双管鼻笛制作及吹笛技巧,学生们也有机会练习自己制作的乐器,吹奏曲目为教师依传统曲目旋律创编后,以简谱记录。鼻笛班还会在学校举办活动时给学生们表演和展示作品的机会。学校做这样的努力,其主要目的是试图在小学教育体制内,借由学校课程的规划与实践,推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另外,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跟随学校的音乐老师学弹钢琴,因经费和师资有限,每周大约半小时授课,这也是增进学生识读五线谱能力的方式,也会间接提高鼻笛班与古谣合唱团孩子们的基本音乐能力。

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困境

1.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专业师资较为缺乏

学校中的正规音乐课程,大多是由接受过西方音乐训练的老师或其他族群老师担任,所以在古谣的教学中,族语就成了一大难题,再加上古谣歌词深奥,旋律婉转细腻,学生不易学会。在传统乐器鼻笛的教学上,其他族的老师没有接触过,甚至本族的老师也没有学过鼻笛。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早期多靠部落内的口传心授,如今擅长者多为部落里的长者,但他们没有在校的教学经验。所以学校也试图让部落的传统音乐擅长者进驻学校,在正式课程中实施协同教学,在校教师与部落传统音乐擅长者进行长期的交流,互补缺漏,从而力挽部落音乐文化传承的衰落,突破学校传承的困境,让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更加扎实,并在小学阶段深耕及延续。

2.普通小学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有待加强

在普通小学音乐教育中,少有民族音乐课的学习空间,学校音乐课程多强调西化音乐,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并非教育的重点,面临一定危机。如台湾康轩版、南一版等艺术与人文领域教科书虽然已涉及到少数民族的各传统乐器,但充其量只是认识与介绍族群乐器而已。在传统乐器文化的传承上,学生需人手一件乐器,靠不断练习去内化,使少数民族学生及其他族群的学生,有机会真正认识与学习民族乐器及涵养其文化。学校虽然是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之一,但是音乐文化不是搬进教室或录音保存即可,也不是一节课或一学期就能内化。学生不仅学,还需要传唱与练习才能精熟,这样,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才能得以真正传承。

3.部落与家庭的辅助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学区三个古老部落的各种文化活动中,都有老人们吟唱古谣,在教会主日学④偶尔教唱孩子们简单的古谣外,部落或家庭几乎没有教小朋友传唱古谣,这其中有很多原因和困难。一是由于学生多属排湾族和鲁凯族,这两族是有传统阶级的(头目、贵族、勇士、平民),再加上部落有其他村、小区发展协会等组织,如果不是贵族阶级头目或小区领导者,即便有先知,也不便多作主张。另一原因是,族民们忙于生计,空余时间大多进行教会敬拜或团契活动,也没太多共同时间来做传承之事。教会有许多圣歌都是用族语,但并非古谣曲调,能唱的也大多是老人家或有一定年纪的人。 所以,家庭、教会在音乐文化相关的传承上呈现出断层局面,学生们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多止于听古谣。

音乐是生活,学生能在接受音乐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获得自我认知,并对自我族群产生情感及认同,体会自身文化的珍贵与特色,将音乐真正融入生活。而在这过程中,有的家长存在矛盾心理,担心孩子在学校社团或课后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导致升学不顺利,因此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部落、家庭、教会的辅助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小学教育中传承发展的对策研究

1.重视是传承发展的前提基础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遗产,要得到保护、传承和发扬,必须以增强认同感、紧迫感、责任感为基础,以长远的规划、完善的措施为保证。自2001年起,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实行“九年一贯”的教育改革,并推行“学校本位课程”,期待各学校结合社区资源与地方特色,融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由此,部落中的传统音乐文化,开始以不同的面貌被呈现,各小学将少数民族古谣、传统乐器的学习纳入学校本位课程。如长荣百合此类部落小学也针对族群类别发展出推动文化特色的计划,开设古谣、乐器、母语、舞蹈及传统技艺(编制、雕刻、射箭、打猎)等独具传承意义的部落学历课程,并成立社团,举办演出、比赛等。而如今,音乐研究学者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高度重视,也影响到族民们对于自身文化的关怀,在各方面的规划和措施下,本土文化得到了推广与宣传,使本土音乐得以蓬勃发展。

2.教育是反转劣势的基本途径

音乐文化传承唯有透过教育才能反转劣势,这是一种长久而有效的途径。如今,学校教育取代部落教育,透过部落学历课程等此类弹性课程推行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文化教育,少数民族的古谣与乐器等音乐文化因此而得以传承,并突破了早期部落音乐文化教育的局限。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中进一步体会理解音乐文化的内涵,获得文化自信,借由民族音乐文化产生族群认同,使民族音乐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学生的人生态度中。

3.结合是保持活力的重要方式

台湾少数民族部落与学校大都处于偏乡区域,虽然也渐向现代化的步调前行,但许多与音乐教育相关的环节,如家庭教育、小区部落发展等,都未达到一般水平。所以,学校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传承上应与部落节庆、家庭生活、教会活动等搞好有机结合。同时,要重视现代音乐文化与本土音乐文化的相互融合,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与时俱进中传承和发展,以保持其活力和生命力。

结 语

台湾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族群根基深厚,具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凝聚族群力量等重要功能和作用,长久以来经过学校、部落和家庭的努力,在传承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客观上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幸而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已经引起学校、部落以及学者们的重视,相信随着认同感、紧迫感、责任感的不断增强和教育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台湾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一定会得以传承和发展。

注 释:

① 叶红旗著,《台湾高山族音乐研究述论》,《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② 礼纳里部落,祖父母辈称呼孙儿辈为“Vuvu”,孙儿辈称呼祖父母辈也是“Vuvu”,而在五年祭中生者对死去祖先的灵魂也统称“Vuvu”。

③ 陈孝颖著,《排湾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屏东县泰武乡为例》,台南艺术大学,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