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型风险管理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 随着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集团化趋势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一步,其因重大财务安排不当造成的影响也是灾难性的,因为财务运作牵涉着企业全局及长远发展的问题,企业各个成员及各项关联活动的失败最终都会诱发财务风险,导致财务危机。
关键词 企业 财务风险 控制
一、企业治理结构与财务风脸控制
企业的风险从最终表现形式来看都可以归结为财务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风险管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财务风险控制。因为财务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价值方面,企业方方面面的风险最终都会形成对收益的影响,终端形成财务风险。因而,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控制除了对筹资、投资和现金流量的控制外,还必须延伸到对企业的各种风险的控制,否则就无法从战略上管理控制风险。在商业环境变化不定的今天,全面风险管理己成为企业持续发展和价值创造的源泉之一。企业在组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稳定经营环境,但是又出现了所谓的制度性和结构性风险,故而,全面风险控制对企业来说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鉴于制度性和结构性风险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在设计企业治理结构时就要整合全面风险管理,做好财务风险的管理控制。
1.企业治理结构与风险管理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核心功能就是要解决两权分离所导致的问题,对企业来说,治理结构不仅要解决两权分离所导致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决策科学,降低决策失败的风险,为企业持续创造价值服务。 从这个意义上说,风险管理是企业治理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功能,甚至可以说是核心功能。 企业治理结构与风险管理的交汇点是企业的风险战略和风险价值,企业治理是企业对风险的战略性反应,其职责核心就是制定有效的风险战略和树立企业恰当的风险价值观念进而保证风险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方案的有效。 全面风险管理的控制环境和控制目标就是企业治理结构设计时要解决的问题。
2.企业财务战略风险控制构建
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在治理结构层就是要做好财务战略性风险的管理控制,“战略性”风险因素的识别和风险价值的衡量就是企业治理结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功能;因为企业治理结构是应对风险的战略反应,其职责核心就是确保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案的适当性,而适当的风险管理方案就要首先识别战略性风险和衡量战略性风险价值。 企业战略性的风险因素包括不熟悉的领域、不具备能力或资源、市场或经营的巨大变化、董事会所设下的公司经营管理基调是风险偏好型还是风险规避型,公司高层管理当局的经营风格、理念、风险态度等。 这些战略性风险的识别和风险价值的衡量的基础就是治理结构要以决策的科学为目标导向。 在财务战略风险管理控制中,起点是探测企业财务战略风险因素,评估其风险价值,同时要了解评估企业股东及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态度和企业的信号传递机制对他们的影响,做好资本或资源的规划甚至是战略方向转变的准备。 接下来就要着手制定财务风险管理战略,确定财务风险管理哲学和组织责任;在执行财务风险管理战略的过程中,要做好财务运作的权利配置与行动的计划;最后根据企业成员的执行结果反馈, 不断的修正财务风险管理战略,使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战略更好的反映和整合了企业所面临的所有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文化控制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意识形态, 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是企业运行的软件平台,是推动着企业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这一硬件平台。有效运作的无形力量。它长期影响着企业的方方面面,是企业应付财务风险与危机的软件平台,任何成功企业背后都有着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支撑;应付危机是优秀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企业文化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巨大作用。所以对组织规模和结构都非常复杂的企业来说,要应付各种危机造成的财务上的风险不但要建设合理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和相应的制度, 更加需要将企业的文化灌输到企业的硬件制度平台中,使他们能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因为企业的文化对企业的各种控制系统及风险管理系统起着支撑、辅助和补充的作用。 更为主要的是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健康的企业文化是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能够极大的增强企业应付危机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文化是实现风险管理战略的一种“非制度性”方式。企业风险管理战略是整个战略实现的一个重要保证,而企业文化则从深层次影响着企业的战略思维和企业战略决策及其实现的方式。 这可以从企业战略的定义中窥见一斑:加拿大的明茨伯格提出的“战略的 5P”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战略的基本含义,他认为企业战略是由计划、计谋、模式、定位和观念五种定义阐明的;而美国迈克尔.波特认为竞争性战略就是要做到与众不同,它意味着要仔细地选择一组不同的经营活动来表达一种独特的价值理念。
第二企业文化决定风险管理主体的行为,从而使风险管理战略得到顺利执行。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信念、基本价值观、基本经营哲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了知识、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 知识是人们处理事物的经验积累,制度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章,而精神则是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 企业的风险管理是由理性经济人的者进行的,企业文化通过知识、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统一了企业的委托者一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影响了者的行为,影响风险管理主体的行为进而使风险管理战略的贯彻执行。
第三企业文化是决定着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和风险管理方法、技术的有效性。企业文化统一了风险管理主体的行为,弥补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的不足。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和风险管理方法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知识层面和制度层面的表现,而企业文化的精神层面则影响了甚至决定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和风险管理方法的建构。
三、结语
随着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的经营风险和竞争也日益激烈,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风险意识薄弱,因此培育企业的风险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汉男.民营科技企业创业的风险识别及控制研究.吉林大学.2006.
(一)施工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面临风险程度的大小是由项目规模的大小、技术难度的高低以及建筑周期的长短来决定的。例如,对于一些比较大型的工程项目来讲,设计规划环节关系到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一旦项目在建设初期没有做好规划工作,那么在施工时期就会面临着施工与设计不符的情况,此时要想改变施工方案,就会严重影响整个项目的规划和进度,这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二)管理风险
由于施工企业的工作环境比较差,各个环节的施工人员也较多,一旦不注重对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就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这不仅给施工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会给施工人员带来严重的伤害。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管理风险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施工管理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差。负责项目施工的管理者只重视工程的进度,而忽视了项目的整体质量;二是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不够严格。由于工程项目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有些建筑企业为了急于完成当前的工作任务和节省人工成本,在没有严格考核和培训施工人员的前提下,会录用大量的临时工人,而临时工人通常会为了获得收入而加紧完成工作,他们的安全意识也比较淡薄,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不符合企业管理规定的行为,这极不利于提高整个项目的质量和企业的声誉。
(三)运营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在承包整个项目前,要对项目的投资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通过了解投资商的资金情况、资产负债情况、已经投资的工程情况等内容掌握其经济实力和社会形象,只有这样,施工企业才能相应的减少施工风险,即使出现了一定的风险情况,也会在投资商的帮助下有效避免和消除风险。
二、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风险控制方法
由于我国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国外一些先进的风险控制方法仍处于探索时期。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风险回避、风险转移以及风险预防等简单的风险控制措施,而对于国际上先进的工程担保、工程保险等方法仍没有得到有效的推行和应用。一是回避风险。通常施工企业在遇到与自身实力不符的大型工程时,会选择放弃投标,转而选择一些风险比较小的项目来投标,这样能避免一些风险的发生;二是风险转移。针对工程项目建设中已经发生的风险问题,建筑企业会通过签订相关的协议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其他人;三是预防风险。很多建筑企业在施工前会积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预防风险。例如,加强施工安全教育、制定严格的施工流程和规范制度等方式来防范风险。目前,这些风险控制方法虽然能够预防和解决建筑工程中的中低程度上的风险,一旦出现高难度的风险时,这些方法仍难以应对很大的风险。因此,我国工程风险管理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风险控制措施
我国在发展传统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和控制方式的基础上,更要注重采用创新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理论来完善国内的风险控制体系,才能促进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
施工企业要树立以领导为核心、以管理人员为带动模范、以具体施工人员为基础的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意识贯穿到整个项目的施工前、施工中以及完工过程中,不断加强对施工企业的风险教育和培训,针对已经发生的风险因素要积极寻找有效的手段来解决,以便为施工企业的领导者提高科学而又民主的经营决策。
(二)创新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方式
创新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要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在做好内部管理的同时,更要处理好与供应商、分包商等客户之间的关系,创新经营管理理念。施工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与供应商等客户之间存在着相同的利益关系,一旦发生风险,这些客户能够帮助企业一起分担;二是我国要加强对担保市场的培育工作。国家要尽快培育新兴的风险管理中介机构,根据建筑市场的发展情况,积极学习国外比较发达的、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通过建立担保制度、培育其它具备条件的机构担任担保人等方式,形成强有力的担保市场。
(三)加强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建设
随着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建设高质量的工程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才能不断控制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一是健全各种施工管理规章制度。由于施工企业面临着较多的施工环节,工程量比较大,因此,建筑企业要通过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来加强其成本管理,才能有效降低建设成本;二是建立财务监督管理机制。财务风险对建筑企业具有巨大的危机,一旦企业的财务出现风险,施工企业的资金链就会发生断裂,这严重影响着施工企业的工程进度,因此,施工企业要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资金管理方法。
四、总结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进行审计风险管理,首先就要明确审计风险的概念。结合国内外对审计风险概念的研究,我们可以将审计风险分为两种:一种是“意见不当论”,另一种是“损失可能论”。前一种风险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会计报表存在错报、漏报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进行审计后,审计意见可能“不恰当”,影响企业的利益。后一种风险的发生主要是人为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和财务报表等客观事实并没有多大关系。国际上一般将“意见不当论”的情况定义为审计风险,而我国则将“损失可能论”情况定义为审计风险。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是:审计风险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这里的定义和国际定义并不存在矛盾。
“意见不当论”审计风险是以审计技术方法为根本,也就是通过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风险;与其不同的是,“损失可能论”则着眼于全面质量控制的角度,将审计风险的内涵扩大了。正因如此,我们在理解审计风险概念的识货,应该注重理解的层次:其一,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我们也可以将其成为审计职业风险,这种风险是广义上的审计风险。这种审计风险不但包括审计主体引发的审计风险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还包括其他审计风险,诸如审计单位和审计环境引发的风险给审计主体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其二,审计项目上的风险,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是审计项目风险,也就是与广义审计风险相对的狭义审计风险,其主要是指注册会计师未能对存在严重错漏报的财务报表出具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这两种审计风险的定义看似矛盾,实则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如下:其一,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其实涵盖了项目审计风险,项目审计风险是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的一部分。实际上,我们可以将审计项目风险这部分看作是审计失败的情况,大量的研究表明,在会计师事务所遭受损失的各种情况中,出具不恰当审计意见也占据一定比例。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要进行全面的审计风险管理,首要的就是极强对具体审计项目风险的管理,在出具具体审计意见的时候做到有根有据、科学恰当。其二,审计项目风险与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实际上是一种发展和升华,是理论界和职业界的一种进步。后者考虑了与审计业务相关的损失,以此为视角进行研究符合风险管理学的一般定义,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以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来定义审计风险,能够引导人们对审计意见适当性的关注,在考虑审计风险的时候能够从单方面考虑转变为双重考虑,在应对和管理客户经营风险的前提下,能够兼顾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意见。
二、全面审计风险管理的目标以及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审计风险的概念有了更好地了解,对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为了更好地强化全面审计风险管理,我们就需要了解全面审计风险管理的目标以及方法。
(一)全面审计风险管理的目标
审计风险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普遍存在的,审计风险具有偶然性、可控性特征,偶然性主要是指审计风险难以有效地预见,只能采取相应地预防和管理措施;可控性说的是人们在审计风险全面并不是无事可做、无能为力,而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管理方法和预防手段来预防审计风险,降低审计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审计风险的可控性是我们进行审计风险管理的前提。我们进行全面审计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把握审计风险规律,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预防审计风险。
(二)全面审计风险管理方法
为了更好地预防审计风险,就需要将经济社会的一些具体的理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设计成具体可行的制度,使社会尽可能达到集体理性,而管理方法正是在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制度,其不但能够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还能保护注册会计师的利益,便于实务工作中操作与利用。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全面审计风险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全过程审计风险管理
审计风险可能出现在审计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当选择客户的时候,可能碍于审计单位外部环境、经济复杂性、业务特殊性等因素,最终选择客户将面临的审计风险较高;而当制订审计计划的时候,也可能由于计划不充分,出现错误审计决策的情况;当组建审计小组的时候,由于组员个人工作的预期过高,或是突发状况而导致审计风险;当收集审计证据的时候,可能存在证据客观不充分的情况;当编制审计报告的时候,审计意见不当也可能会带来报告风险,诸如此类。无论上述哪一种风险,都可能由一种或是多种因素导致,在整个审计执业过程中,这样的风险太多,而要更好地控制审计风险,就应该管理审计业务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进行全过程审计风险管理。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全过程审计风险管理主要着眼于具体审计项目,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也较为明确。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审计项目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其中不但包括接受客户委托、业务实施,还包括计划审计工作和出具审计报告。
2.全程序审计风险管理
在实际的审计实务工作中,审计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五个步骤,其中不但有审计风险识别、审计风险评价、审计风险管理效果评估,还有审计风险衡量、审计风险决策。这些步骤构成了全程序风险管理的雏形,其中审计风险识别是全程序风险管理的初始程序,在整个管理体系中是最为重要的。
审计风险识别主要是了解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对产生审计风险的原因进行深入地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引发审计风险的还可能是审计主体、审计客体等。审计主体是风险损失的承担者,审计主体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审计质量的高低,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审计客体存在的经营风险往往容易被审计主体忽视,或是难以察觉其隐蔽性,从而对审计做出错误、有失偏颇地判断,进而导致审计失败。也正是因为这样,有效地识别审计客体,避免财务会计报表出现错报的情况,是当前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的关键。
近年来,经营战略受到了企业的广泛重视,其不但关系到企业战略管理的效果,还影响到企业的日常经营,对企业的会计报表的可靠性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研究企业经营战略,大部分企业开始进入风险管理阶段。为了提升企业风险管理的效果,企业应该将审计风险识别与风险管理相结合,从宏观的战略层面着眼,通过“战略分析-经营环节分析-会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将会计报表错报风险与企业战略风险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从源头上把握审计风险。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的审计风险研究集中在审计风险识别与防护上,而对审计风险决策的效果、审计风险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则比较少。评估决策执行效果是全程序审计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风险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审计风险识别、衡量以及评价为审计风险决策提供依据,而风险管理体系并不是执行了决策,加以执行就能够终结的,这就好比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并不能简单地以审计报告的签发为标志。全程序风险管理的前四个管理步骤虽然搭起了整体的制度架构,但是却难以形成一个完成的体系,而风险决策的效果评估则是上述四个管理步骤的延伸,及时、有效地总结和评价上述这四个程序是提升全程序审计风险管理效果、健全全程序审计风险管理制度的关键。
效果评估工作可以进一步巩固、增长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知识,积累审计风险识别的经验,不但能够很好地提高会计师风险领域的职业敏感度,还能够增强其把握客户经营风险的能力。为此,在实际的审计实务中,会计事务所可以编制风险管理手册,建立客户风险档案记录,为日后的审计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3.全员审计风险管理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已经逐渐为人所知,会计公司也是由一个个员工组成的,每一个员工都是会计公司宝贵的财富。为此,在进行审计风险管理的时候,也可以把焦点放在“人”上,这个“人”并不仅仅指各级审计人员,还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前者的风险管理主要体现在具体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在实际的审计实务中,各级审计人员应该树立全面风险管理观念,认识到自身审计风险管理参与者的身份。下级审计人员不能将自己看作是被动的服从者, 而应在遵从上级指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后者的风险管理主要体现在全面质量控制政策。我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准则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控制包括职业道德原则、专业胜任能力、工作委派、督导、咨询、业务承接和监控七个方面。
上述的三种审计风险管理方法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关系。审计风险管理的程序是开展每一个审计业务都不可规避的,如在审计计划阶段,审计人员需要对客户的经营状况进行必要地了解,这就必然会涉及到审计风险的识别、分类和评估,而这些工作并非是由一个人员完成的,而是由不同的审计人员各司其职,人员记录的信息资料、得出的急乱,也全部会在档案上体现出来,以更好地为日后的客户委托提供基础资料。总的来说,“人”的因素贯穿在整个审计风险管理程序和过程中。
三、强化全面审计风险管理的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审计风险的概念、全面审计风险管理的目标以及方法有了更为深入地了解。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认为要强化全面审计风险管理,应该从如今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
在实际的审计实务中,总难免会出现违法规则和法规的情况,这并不是说法律法规不完善,亦或者是审计制度设计不健全,究其根本在于审计人员自身的法律意识不强,缺乏自我约束意识,从而导致了诸多的审计问题、错误。为了强化全面审计风险管理,就需要提高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熟悉与审计风险管理相关的法律、规则、制度。此外,审计机关还应该深入基层,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组织审计人员学习审计失败案例,使审计人员更加清晰地认识审计风险,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保持高度的警惕。
(二)构建完善的审计文化
审计活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管理行为,对政治活动和经济生活有着协调、约束作用,在长期的审计工作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我们将其称为审计文化。作为管理文化的一种,审计文化是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不但能够提高审计效率,还能理顺审计关系,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要进行风险管理,首先要做的就要构建完善的审计文化,审计文化是风险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不但决定了人们对风险的认识,而且对风险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审计文化能够约束和职称管理者的风险决策行为,推进审计风险管理的完善,不断加深管理者对审计风险管理的认识,使全面风险管理取得更好地效果。
(三)完善审计监督检查体系
为了做好审计工作,加强监督检查也是十分必要的,其不但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还能有效地规避审计风险,防止审计工作出现偏差或过错。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审计任务完成之后,再对其进行有效地监督,对提升审计质量、提高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降低审计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各级审计部门应该从内部管理入手,完善各级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体系,确保审计的各个阶段都能按照规定执行,这样才能降低审计工作中各种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四)搭建风险管理信息平台
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构建审计风险管理数据库。审计风险管理数据库是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是保存基本信息的记忆库,需要选择包含的数据类型及每种类型应收集的数据量,这些数据类型的多少及数量取决于经济单位认为是否满足的条件。该数据库还需要选择数据的格式、类型以及执行与其功能所需要的直接调用能力。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修改和补充数据库。其二,开发平台软硬件。在进行软件开发的时候,应该保证编制的软件与审计的实际特点相符、便于操作、程序简单,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确保系统具有较高的兼容性,能够兼容常用的电脑操作系统;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要满足涉密信息的安全要求;提高审计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人员的计算机软件知识。
(五)培养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当前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预防审计风险较为被动,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开展审计风险管理建设的重要作用,塑造和培养具有责任意识的审计人员。以先进的审计文化指导,并将其融入到具体的审计实务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充实审计人员的头脑,使自己成为审计的真正主要,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推动审计事业的快速发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审计工作已经发展到较高的阶段,以往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已经发展到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等,无论是审计范围,还是审计对象,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审计内容和形式也不断深化,面对更加严峻的审计形势,培养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审计的职能作用,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
(六)规避道德风险的发生
审计人员在审计实务中难免会碰见利益问题,一旦出现片面追求利益的行为,就必然会出现审计风险。而要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各级审计部门就应该开展审计风险教育,提升审计人员对风险文化的深刻认识,强化这种非正式的意识约束。此外,由于审计风险会给审计主体带来负外部性的影响,有些审计人员躲避高风险审计项目,或者为了利益违背道德原则进行审计,所以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将审计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审计人员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风险管理业务骨干要培养成为审计风险管理文化的业务骨干,在宣传教育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建立系统、规范的审计风险管理机制。
(七)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一直为很多学者所研究,这种研究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这种模式承认审计主体是理性的,能够发现所有审计风险,而风险规避行为的出现是因为其没有发现审计风险。而在实际的审计实务中,碍于专业素质、审计环境、工作经验等因素,每个审计人员都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如果站在展望理论的角度来看,当其把获得与损失相对参照,面临获得时倾向于风险规避;面临损失时倾向于追求风险。也就是说同等大小的损失和收益,与偏好水平相比,人们常常更不喜欢损失。加之现行利益制度的缺陷诱发审计主体的非理性风险偏好,所以风险偏好对审计主体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正因如此,各级审计部门应该提高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牢固的审计风险防范体系,编制完善的审计行为准则。
四、总结
摘 要 本文从国务院各部委颁布的内部控制规范和风险管理有关法规政策出发,通过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和区别进行比较,针对目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运用风险管理方法构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控制 规范 风险 机制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引起我国各行各业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评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为有效控制企业风险,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2006年6月为促进中央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和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国资委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财政部会同审计署等五部委2008年6月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再次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企业防范风险、控制舞弊、促进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剖析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和区别,针对目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运用风险管理方法构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体系,形成“自我免疫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一对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区别的概念。内部控制是指为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设计与实施的政策和程序,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风险管理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和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两者相同点:(1)目标一致性,均为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经营合法合规、财务报告可靠、资产安全、实现发展战略等5个目标,首要目标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终极目标是实现发展战略;(2)都强调是全员参与的管理,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指出各方在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中都有相应的角色与职责;(3)也都是企业全方位的管理,明确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目标,而是实现目标的一种工具和手段,都是渗透于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行动,需作为一种常规运行的机制来建设;(4)都是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不能提供百分之百绝对保证。
两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1)在报告目标的范围上风险管理有所扩展,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发展为“报告的可靠性”,报告范围由“财务报告”扩展到“内部的和外部的”“财务的和非财务的”报告,涵盖了企业的所有报告;(2)在内容上风险管理更丰富,引入了风险管理文化、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以及风险应对策略等新概念;(3)两者侧重点不一样,风险管理更偏向过程的前端,更偏向于对影响目标实现因素的识别、分析、评估与应对,是一个更为独立的过程,而内部控制更加重视实施,嵌入到企业各业流程的具体业务活动中,融合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
可见,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既相辅相成、又各有侧重的现代管理元素,不存在包涵或被包涵关系,也无法完全替代,两者都是公司治理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现状
从目前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建设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已的内部控制体系,也有一些风险管理策略,但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水平和效果尚不容乐观,实际执行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如下:
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国有企业虽然进行了公司制改造,但其法人治理结构普遍存在问题,设计不科学,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核心机构形同虚设,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董事、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只是形式上挂个名,没有实际行使监督治理职责,导致董事不“懂事”、独董不“独立”、监事不“干事”。企业管理者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自觉不自觉地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
2.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系统性,制度执行流于形式。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建立了比较多的内部控制制度,其内容应有尽有,但制度间缺乏有效衔接,甚至存在“互相打架”现象。一些新开展业务领域,其风险容易发生的关键环节没有有效控制措施。制度执行流于形式,主要有3种情形:一是执行不到位,出现制度与实际执行“两层皮”现象,纸上写的、墙上挂的是一套,执行的是另一套;二是不愿意执行,因人员数量不足、水平不够、能力有限,以忙于具体工作业务为由没时间去执行;三是故意不执行,为谋求个人利益,先把水搅混,好从中摸鱼。
3.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内外部监督未形成有效合力。有的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有的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或纪检合署办公,有的虽然单独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却形同虚设,不具备真正意义上审计的独立性,从而缺乏客观性,发现不了问题,或者发现了问题也不让追查,内部审计没有发挥其应有监督作用。企业、注册会计师和有关监督部门在在内部控制监督评价工作中,监督标准不一,各种监督职能交叉,各监督主体缺乏横向沟通,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4.风险管理薄弱,缺乏有效风险管理体系。企业缺乏有效对已经面临的和即将面临的风险作出系统分析、整体评价和管理风险的机制,没有制订具体的风险控制点,也没有将风险控制点分解和责任控制到岗、到人;一旦盲目扩张出现了问题,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灭火式”风险管理模式,抗风险能力较差。更没有将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体系。
三、原因分析
导致上述问题的产生,既有大环境下法规政策和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缺陷的深层次原因,也有企业本身对内部控和风险管理制重视不够、设计制度不足、执行和监督评价不到位等方面的个性原因:
1.我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仍处在摸索阶段,其理论研究基本上借鉴美国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相关理论,与实际国情、行业特点结合不够。在《配套指引》出台之前,相关法规政策条例倾向于定性描述,缺乏具体标准,没有实务操作指引,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执行和客观评价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监事由上级任命,且董事会成员和管理层成员高度重叠,企业内部人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经营权得不到有效的监控,容易产生、等现象,进而影响内部控制的实施和健全。治理结构不完善是阻碍国有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根本性问题。
2.没有风险文化,缺乏风险意识。没有风险文化,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就失去了灵魂,缺乏风险意识,是企业最大的风险源。风险管理意识不足,一方面风险意识淡薄,投机心理、侥幸心理比较重,另一方面求稳心态较重,经营偏保守,注重规避风险,而不是管理风险,不能有效控制风险并利用其发展机会。
3.企业没有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评价,并根据测试评价结果及时修订。内部控制评价是推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健全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制度在实行之前,一定要对其完整性、有效性、符合性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完善。然而,许多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制订过程中,并没有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对内部控制制度符合性进行评价,更没有随着国家政策调整、经营业务拓展,对内部控制制度及时修订。这是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根源。
4.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缺位。长期以来,对企业员工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以目标利润、经营规模完成情况为主要依据,缺乏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相关指标的综合考察,激励约束机制缺位,直接造成企业制度没有执行力。
5.企业普遍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人才。内部控制制度制订合不合理、能否有效执行、监督评价能否公正客观,都取决于人的素质水平。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特别是知识新、阅历广、综合型,而企业普遍缺乏这样的人才。
四、对策与建议
1.认真学习好、贯彻好内部控制规范。国有企业要认真学习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根据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相关法规政策条例,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订适合、适度、适用于本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手册》。这对于指导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促进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进一步规范、有序运行,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等,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完善法人法理结构,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法人治理结构由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和全体员工组成,是内部控制环境的核心。规范各责任主体的职责权限,保证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督权制衡。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健全和有效实施,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的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同时,企业应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文化,加强团队协作意识,为内部控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构建企业、注册会计师和有关监管部门三位一体的内外部监督评价体系。国有企业应该建立由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统一管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赋予审计委员会监督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和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等方面的职能,授权内部审计机构监督评价职能,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注册会计师要严格按照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将内部控制审计范围覆盖企业内部控制整体,而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也可以将内部控制与财务报表进行整合审计,提高审计效率;财政部等有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和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监督检查,同时协调监管政策,规范监管口径,形成有效监管合力。
4.建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国有企业要建立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执行情况与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制度,作为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利益约束驱使企业全体干部员工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和风险管理。另外,要建立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对造成风险损失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提高制度的威慑力和执行力。
5.运用风险管理方法构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体系,形成“自我免疫机制”。国有企业应致力于建立风险导向型的内部控制体系,即围绕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并针对各个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点,区分关键控制点和非关键控制点,再根据企业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将风险控制点层层分解到岗、到人,从而构建出贯穿于整个企业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结合企业的风险偏好,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从而指导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防止错误和舞弊,提高效率,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制度是风险评估和分析的产物,是企业进行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和依据,是风险管理的支点;风险管理是建立在内部控制基础上,而内部控制的实施经常运用风险管理的的方法。建立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体系,对现代企业来说,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离不开权责利相制衡的体制保障。只有保证内部控制监管的独立性,明确高管层的责任,实现管理层与内审机构的相互监督,才能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形成“自我免疫机制”。
6.注重内部培养和外聘选拔,提高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首先要熟悉国家和行业法规政策、企业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其次要讲政治、懂技术(计算机运用技术和审计技术)、善沟通、会理财,具备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企业要注重内部培养和外聘选拔相结合,提高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的,是现代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国有企业只有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持续优化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制度规避风险、机制控制风险,责任降低风险,才能为风险管理奠定扎实基础,才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才能在当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经济竞争中持续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发展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经常被认为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往来、促进国际经济交流、推进国内经济增长以及国内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拉动作用。然而,对外贸易属于典型的“高风险、高收益”产业,长期处于动荡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因此,国有外贸企业有必要进行财务风险管理。
【关键词】
国有外贸企业;财务风险;风险管理;
一、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一)国有外贸企业财务风险
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全球贸易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我国作为对外贸易的大国,所受的冲击尤为严重。在当前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外贸企业面对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汇率风险、坏账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1.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或称汇率风险,是指经营主体在对外贸易、融资等活动中由于外币的汇率变化而导致的增值或贬值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经济风险和交易风险以及换算风险。外汇风险产生的核心原因与市场因素、交易方式以及换算方式等无关,外汇风险的根源在于汇率的变化。由于宏观的经济市场和微观的交易内容等都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动之中,因此,汇率必然会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这又表明,外汇风险不可能杜绝。
2.坏账风险
坏账风险是指企业的坏账损失而引起的风险。顾名思义,坏账损失是指由于坏账而产生的损失。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出口规模萎缩,企业海外坏账大量增加,面临的坏账风险也更加严重。据商务部测算,2009年我国的出口贸易的不可回收的应收账款达1000亿美元,并且这一差额保持高速逐年递增。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在资金流动过程中由于资金流动的不稳定性而导致的企业偿债能力不足或无法满足企业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而使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二)国有外贸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一般原因
在了解了国有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之后,我们从理论上可以分析出导致国有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内外环境两方面共同决定的。
1.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性
国有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主要的外部因素包括经济环境、法令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资源环境等。这些因素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它的存在给企业带来某种机会,同时也可能给企业带来某种威胁。我国众多企业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不健全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及基础工作欠缺管理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缺乏,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因而,宏观经济对企业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其不利变化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2.财务活动的复杂性
国有外贸企业财务活动是企业活动的整个过程,如企业多元化投资、企业分配利润的比例、企业筹资过程中的自有资金与借款的比例以及相关负责经营等问题,日常资产及存货管理以及应收账款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企业伴跟着资产规模的日益扩展,发展步伐加快,许多企业的财务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
3.负债资金在企业全部资金中所占的比重过大
负债资金占比越大造成外贸企业的财务风险也越大,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第一,负债规模越大,企业的可支配资金越少。这就会导致企业所使用的短期借款的相对比重失衡,而且由于利率太高,偿债资金也很高,一旦在短期内企业的可支配资金无法偿债势必造成企业的资金运行障碍,严重的会造成企业内部运行业务链断裂。第二,负债规模所占比越大,则利息费用越大。一旦复制啊利率超过企业的收益率,必将形成企业资金的缺口,长期下去,企业资金会不断萎缩,增加企业资金危机,最终可能导致企业破产。
4.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
由于宏观的经济市场和微观的交易内容等都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动之中,因此,企业必然会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对于参与全球化的交易环境中的国有外贸企业更是如此。显然对于这种难以量化的市场规律是不能仅凭经验和主观意识来接以决策的,而我国的国有外贸企业普遍存在这种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这种方式的最大弊端在于过于相信领导的主观推断能力而忽视了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无法为财务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
二、国有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信用风险管理意识缺乏
由首先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政府对于国有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重视不够,政策引导和支持度不高。其次,从国有外贸企业本身的角度来看,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对于信用风险管理的意识不够,全然给予与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相匹配的重视。二是,虽然意识到了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风险性复杂,难以着手,而且防治风险的成本较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国有外贸企业管理层往往选择放任不管的“无为”措施。
(二)外贸企业产权不明晰
国有外贸企业的产权不明确造成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企业管理者盲目赊销频发,赊销方式的盛行,使得我国外贸企业在提高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同时也承担了较大的资金压力;第二,盲目价格战多发。前者是因为国有外贸企业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和考核,后者是因为国有外贸企业在市场竞争压力之下对销售额的过分追求。
这两种行为会引起一连串的经济效应,首先销售费用上升、企业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其次,引发企业危机,导致企业绩效。
(三)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
在现有的国有外贸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主要是由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来承担。在实践中却发现这两个部门容易出现职责不清、多头管理和相互推诿的现象,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协调一致。例如,国有外贸企业的业务众多而且错综复杂,涵盖了客户开发、信用评价、签订合同、安排资金、品质监管、制造单据、信用结算等诸多内容,在这些环节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一开始就没有对这两大部门的职责进行标准化的规定,因此业务实施过程中的多头管理、相互推诿现象时有发生。
(四)信用管理方法落后
第一,由于国内信用体系尚不健全,缺乏一种相对可靠的信用保障或者是法律依据,因此在信用管理的问题上常常无从抓起、无所依据。第二,我国的信用证业务起步晚,目前还不能完全发挥其功能,这客观上增加了信用风险;同时也证实由于这部分风险是由于这种新型的交易工具产生的,所以尚且缺乏一种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第三,由于信用管理意识的薄弱引发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的更新惰性,而目前所掌握的信用管理技术又不足以应对当前的信用管理风险。
(五)尚未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
国有外贸企业的结算风险管理本来就起步晚,再加上长期以来过多地将工作重心放在对资产风险的重组、转化、清收、处置等事后管理上,导致了内部风险管理体系的松散,或者说是还没有一套科学的恶风险管理体系。国有外贸企业内部应对信用证风险缺乏统一的指挥和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分散管理情况突出。这不仅易于造成内部风险管理的混乱,而且大大降低了防治风险能力。
(六)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较弱
国有外贸企业缺乏一整套的应对内部控制的管理机制,在许多防治风险的制度设计上仍然十分模糊、粗略。内部控制机制的缺乏是导致内部业务运转失常、权责不明、不良资产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这些情况都是阻碍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风险高的信用证业务更好似如此。另外,在国有外贸企业内控管理的业务操作环节,银行会计、储蓄、出纳、信用证、承兑贴现等都不按内部统一制度执行,极易导致这些岗位上的案件的发生。
三、国有外贸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增强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
我们都知道思想是认识一切问题最有力的武器,结合本篇论文所研究的内容,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才有可能有计划地、有组织的、有原则的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因此,对于企业的管理层而言,应当多学习各种关于财务风险的经验和案例,增强自身的洞察力和远见性。其次,应当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风险意识。很多的具有良好的风险控制机制却因为财务风险控制不当而破产的案例告诉我们,风险控制机制的建设奇缺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保证,但是,财物风险的防范的根本作用力还是在于企业员工。因为人才是制度的有效性实施的关键。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不仅要加强管理层的思想意识的培养,也要注重整个企业的风险意识的提升,因此,企业应当打造属于本企业的文化氛围,增加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感。
(二)完善内部核查机制和奖惩制度、防止风险的蔓延
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并且切实的执行。对那些在执行制度、办理业务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及执行内控表现优异的业务人员应有所激励。同时,要加大对那些违法违规经营的责任人的惩罚,对那些从事不良资产积累的责任人的应当严格追究其责任;另外,违法违规的人员一般都是同伙作案,一般涉及到与主要责任人相关的一批相关责任人,因此,应当对这些相关责任人也加大惩罚力度。
(三)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理
对风险具有正确的认识后还应当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或者规范才能使这种思想层面的意识变成一种效力。因此,国有外贸企业应当抓住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机会,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逐步打造具有专业风险研究人员并且能够独立开展风险研究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许焕槟.浅析欧债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中国商界,2013,8
[2]袁金宇.基于NRA账户与NDF交易结合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风险规避分析.外贸业务探讨,2013,3
[3]胡知澄.国有外贸企业的转型创新之路.国际市场,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