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母婴护理的服务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R5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079-01
近两年来,我院产科由于新生儿疾病原因转新生儿科治疗所造成的母婴分离住院产妇有所增加,据统计,仅2010年1~12月就有100例,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这些初为人母的新妈妈们,刚刚尝试做妈妈的喜悦,却遭受婴儿患病母婴分离的挫折,易出现情绪低落、自责感,加之对婴儿疾病状况的担心,尤其对婴儿疾病的恢复缺乏信心,心理压力相当大,影响乳汁分泌和产褥期休养康复等。另外,由于婴儿不在身边,产妇对学习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等知识及技能产生抵触情绪。对于这个特殊群体,我们希望能有针对性地为她们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利用人性关爱护理活动的服务方式,更多、更好地关心、支持、帮助这些母婴分离的新妈妈们。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12月,在我院产科正常分娩或剖宫产的母婴分离初产妇共100例,年龄17~38岁,平均年龄25.5岁,小学以上文化程度。2009年1~6月的产妇为对照组50例,2009年6~12月的初产妇为实验组50例。
2 护理
近几年来,我国的护理模式及护理体制,护理服务群体的改革,尤其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上的升华,护士对情、理、知、行的认知着重点是提升护士的关顾意识,体察病人的疾病感受,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1]。对于产科的母婴分离产妇而言,她们可以说是产科病房中的弱势群体。其新生儿出生后因窒息、早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原因转新生儿科治疗,自己刚刚经历分娩阵痛或剖宫手术的切口痛,对在痛苦―喜悦―担心辗转中的产妇,这的确让她们在心理上难以适应,她们往往自责、自卑、倍感焦虑、担心婴儿的健康状况;而由于母婴分离,她们学习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等知识及技能也存在一定的阻力。因此,我们护士在业务称职的前提下,更需要注意护理服务的方式、态度,也更需要评估服务对象的一些独特需求[2]。
2.1 对产妇进行全面评估及做好心理护理 母婴分离产妇常有自责感、焦虑、心理脆弱。调查显示100%的产妇认为非常需要医护人员及家属的支持,而与痛苦中的产妇交往,不能太职业化,倾注一些情感,能使沟通更有效。因此,根据产妇的需求,我们与其谈心,态度友善,语言温婉,接受她们的消极情感,表现出朋友般的善解人意,促进建立信任和谐的护患关系,使产妇感到亲切、温暖、踏实,获得安慰;同时获取更多保健信息,与产妇的家属及时交流,共同给予其爱的支持,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她们对患儿疾病恢复的信心。
2.2 针对性给予产妇必要的知识及技能指导由于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未能及时哺乳,学习母乳喂养较困难,同时也容易发生乳房胀痛。另外,对婴儿沐浴、更换尿垫等相关知识及技能也缺乏实际操作练习。因此,我们每天安排两头班人员深入产休区对实验组的产妇进行必要的指导,通过模型示范、讲解,实例参观(征得其他产妇允许),通过教与学的促进,最终让产妇掌握这些必要的知识及技能,出院回家后,能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婴儿。
2.3 加强人文关怀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尊重患者,关爱弱势群体,加强人性化护理,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健康需求。我们把“八声”服务理念融入到护理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时刻为病人着想,减轻病人痛苦,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
3 结果
例数对婴儿疾病恢复信心率(%) 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等知识及技能掌握率(%) 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对照组 50 89.5 88 90
实验组 50 95.3 97.5 99
表中可见,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实验组母婴分离产妇的“三率”即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等知识及技能掌握率,对婴儿疾病恢复信心率,
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较接受传统产后护理的对照组有大幅度上升(p
关键词:产科护理; 母婴分离
Abstract:Humanistic nursing is very important for obstetric maternal separation when the maternal, the humanity care, can make the obstetric maternal separation when the maternal keep good mood, establish confidence, all reasonable service needs are met.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istic care.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parturient; the necessary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maternal guidance; strengthening humanistic care, the increased maternal neonatal diseases to restore confidence, breastfeeding, infant care knowledge and skills have improved. Experience of humanistic nursing obstetric maternal separation when maternal focused on in this paper.
Key words:Obstetric care; Maternal separation
近2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等问题直接影响孕产妇的健康。越来越多的新生儿因疾病或早产等原因进入新生儿科治疗而造成母婴分离,这些初为人母的新妈妈们,刚刚尝试做妈妈的喜悦,却遭受婴儿患病母婴分离的挫折,易出现情绪低落、自责感,从而导致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影响子宫复旧,甚至引起产后大出血,加之对婴儿疾病状况的担心,尤其对婴儿疾病的恢复缺乏信心,心理压力相当大,影响乳汁分泌和产褥期休养康复等。另外,由于婴儿不在身边,产妇对学习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等知识及技能产生抵触情绪。对于这个特殊群体,我们希望能有针对性地为她们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利用人性关爱护理活动的服务方式,更多、更好地关心、支持、帮助这些母婴分离的新妈妈们。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护理
近几年来,我国的护理模式及护理体制,护理服务群体的改革,尤其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上的升华,护士对情、理、知、行的认知着重点是提升护士的关顾意识,体察患者的疾病感受,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1]。对于产科的母婴分离产妇而言,她们可以说是产科病房中的弱势群体。其新生儿出生后因窒息、早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原因转新生儿科治疗,自己刚刚经历分娩阵痛或剖宫手术的切口痛,对在痛苦-喜悦-担心辗转中的产妇,这的确让她们在心理上难以适应,她们往往自责、自卑、倍感焦虑、担心婴儿的健康状况;而由于母婴分离,她们学习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等知识及技能也存在一定的阻力。因此,我们护士在业务称职的前提下,更需要注意护理服务的方式、态度,也更需要评估服务对象的一些独特需求[2]。
1.1对产妇进行全面评估及做好心理护理 母婴分离产妇常有自责感、焦虑、心理脆弱。调查显示100%的产妇认为非常需要医护人员及家属的支持,而与痛苦中的产妇交往,不能太职业化,倾注一些情感,能使沟通更有效。因此,根据产妇的需求,我们与其谈心,态度友善,语言温婉,接受她们的消极情感,表现出朋友般的善解人意,促进建立信任和谐的护患关系,使产妇感到亲切、温暖、踏实,获得安慰;同时护士应主动与产妇沟通,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主动与新生儿病房联系,及时向产妇提供有关新生儿的相关信息,让产妇了解新生儿转科是一项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使其消除自责感、负罪感、在心理上有安全感、舒适感、有利于发挥自我控制、自我保护、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其顺利度过因暂时性母婴分离给产妇带来的情感低谷期。同时,还可以获取更多保健信息,与产妇的家属及时交流,共同给予其爱的支持,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她们对患儿疾病恢复的信心。
1.2针对性给予产妇必要的知识及技能指导 由于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未能及时哺乳,学习母乳喂养较困难,同时也容易发生胀痛。另外,对婴儿沐浴、更换尿垫等相关知识及技能也缺乏实际操作练习。因此,我们可以每天安排两班人员深入产休区对产妇进行必要的指导,通过有护理人员陪同观看其他新生儿沐浴,更换尿垫,脐臀部护理等,并将这些必要的知识及技能传授给产妇,同时指导产妇进行一定的产后锻炼,促进身体康复,通过教与学的促进,最终让产妇掌握这些必要的知识及技能,出院回家后,能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婴儿。 1.3加强人文关怀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尊重患者,关爱弱势群体,加强人性化护理,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健康需求。我们把"八声"服务理念融入到护理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时刻为患者着想,减轻患者痛苦,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1.4出院指导 产妇出院时,应为产妇提供优质服务,做好产妇出院时的健康指导,为产妇讲解育婴有关知识。尊重产妇需求和权益,尊重产妇的人格,保护产妇的隐私,告知产妇日常生活及饮食的注意事项,同时做好电话随访。
2结果
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母婴分离产妇的"三率"即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等知识及技能掌握率,对婴儿疾病恢复信心率, 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较接受传统产后护理有大幅度上升。表明人性化护理活动的实施是十分重要的,能有效地满足母婴分离产妇对高质量护理服务需求。
3结论
母婴分离产妇由于其特殊状况,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更高。通过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让产妇面对现实,保持良好心态,并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和积极的态度,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潜能,促进她们生理、心理全方位的康复,同时通过人性化护理活动的实施,提高了产妇对我们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提升了我们护理人员本身的整体素质,从而推动护理人文关怀、人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目的:探讨实施2:1:1模式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在我科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106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3例。对照组根据传统模式按医嘱进行常规治疗护理,而观察组则严格按指定的2:1:1模式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实施2:1:1模式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关键词】 2:1:1模式;护理管理; 预防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0-213-01
2:1:1管理模式是指产妇在产时出血大于或等于200毫升,产后1小时、产后2小时出血大于或等于100毫升时,应立即通知医生查找原因并作积极处理。在产房护理管理中,要让护士提高风险意识,提高对风险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明确服务对象,感悟工作责任,预防护理缺陷,避免护理纠纷发生,自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我科在产房实施2:1:1管理理论,把护理安全纳入目标管理,以保证产房护理质量和母婴的安全,收到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我科共收治阴道分娩的产妇1106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53例。两组年龄均18—34岁,两组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没有合并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之间一般情况比较及、治疗、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实施方法: 观察组严格按指定的2:1:1管理实施护理,对照组按产后护理常规实施护理。
1.3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3.1创新护理管理模式: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rm)指对经济损失的风险予以发现、评价,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的风险为目的:[1]。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时刻存在于护理活动[2]。实施2:1:1管理模式规范了护理服务流程,目标明确,以病人为中心,规范了护士行为,应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临床护理服务,对开展优质基础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起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提高护理管理力度,尤其是环节质量控制力度,为细节管理起到良好的强化作用,做到事事预防在先,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把2:1:1管理模式、优质基础护理服务与护理管理结合起来,构成科学的管理体系,为巩固医院管理年成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2 产房是进行产程观察和助产的场所,在产程观察过程中,对产程进展的判断和处理需要由助产士来完成,这就存在很大的风险[3]。实施2:1:1管理模式可让护士提高风险意识,提高对风险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明确服务对象,感悟工作责任,预防护理缺陷,避免护理纠纷发生。
3.3 创新护理服务理念: 2:1:1管理模式可以与优质基础护理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了护士传统的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开展2:1:1管理模式后,使工作流程、优质服务的环节质量进一步提高,给患者创造温馨的住院环境,真正做到让患者入院后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实现了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持续改进。
3.4 护理风险存在于产房工作的每个环节,护理风险可以防患于未然。 通过实施2:1:1管理模式,可强化护士风险意识,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明确服务对象,感悟工作责任,改善服务态度,可以实现护士对风险的主动管理,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产妇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
3.5 在产科护理活动中,产房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医院和医护人员安全,也威胁母婴生命安全。护理风险存在于产房工作的每个环节,护理风险可以防患于未然,通过把2:1:1管理模式应用在护理管理中,可加强护理风险意识教育,提高护理风险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增强工作责任感,改善服务态度,以实现护士对风险的主动管理,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降低产房护理缺陷,避免护患纠纷,提高产妇满意度,保证产房护理质量,加强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强化专业技术学习,使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防范意识更强,自觉遵章守规,提高产房整体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素质,保证医疗安全。同时通过产后的追踪服务,体现护理工作的主动性,改善护患关系,提
高护士的自身价值,提升护士及医院的形象,赢得社会的信赖,确保母婴安全,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仲明.加强医疗风险管理确保医疗质量.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569.
关键词: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应用效果
产褥期指胎儿娩出后产妇身体、心理等调适复原所经历的一段时间,一般情况下需要6~8w甚至更长的时间。产褥期保健是围产期保健的重要内容,对于产妇产后恢复、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褥期母婴保健服务的需求量也持续增长,许多医院都在开展母婴保健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大部分产褥期母婴保健都限于医院范围内,家庭保健严重脱节,因此,产褥期母婴保健的延伸服务也成为各大医院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2]。本文为进一步医院开展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的实际效果,总结延伸服务的有效途径,为产妇提供更多的产褥期保健服务,本文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妇产科分娩的12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3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妇产科分娩的12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入选产妇按照产褥期母婴保健服务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例,产妇年龄在21~36岁,平均年龄(26.63±3.41)岁,分娩方式:顺产48例,剖宫产16例;对照组64例,产妇年龄在22~35岁,平均年龄(25.41±3.90)岁,分娩方式:顺产50例,剖宫产14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产褥期母婴保健服务,包括:院内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指导、健康宣教等。观察组行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具体方法如下:
1.2.1成立母婴保健服务中心 从门诊与产科临床挑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成立专门的母婴保健服务中心,中心人员数量在8~10人,由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担任管理人员。由母婴保健服务中心根据产妇产褥期心理和身体特点开展各种母婴保健延伸服务,提供持续、专业、正规的母婴保健服务。
1.2.2设立电话咨询热线 母婴保健服务中心需设立专门的电话咨询热线,为出院的产妇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将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到院外。
1.2.3上门随访 由母婴保健服务中心人员对出院产妇进行不定期或定期的上门随访,针对母乳喂养困难、新生儿脐带感染等常见产褥期问题给予面对面指导服务,需要注意的是,上门随访前需要通过电话联系征求产妇及其家属的意见,同时还要根据随访情况制定一对一的跟踪服务计划。
1.2.4开设网络论坛 为了进一步拓展产褥期母婴保健服务范围,完善服务体系,医院应当与网络技术公司合作开设专门的网络论坛,为产妇提供网络咨询服务,使产妇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向专家学者求助,工作人员需要在24h内予以详细的解答,并将所收到的咨询问题分门别类放置在论坛上供其他产妇借鉴参考。
1.2.5组织产妇交流学习 医院可以将新生儿已经满月的产妇组织起来,为产妇之间的交流学习提供一个平台,此外,还可以根据产妇需求开设小班教学,教学内容以宝宝养育、产后疑难问题解答为主,由专业的讲师进行现场授课。
1.3评价方法 产褥期母婴保健服务结束后由母婴保健专家对两组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健康评估,统计每项指标发生率[3]。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文中所涉及的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产妇健康状况对比 观察组产妇乳汁分泌不足、母乳喂养困难、皲裂等各项指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2两组新生儿健康状况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便秘、腹泻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母婴健康对于家庭和谐、社会安定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褥期妇女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均处于不稳定时期,而且新生儿的患病风险也显著增高,因此需要针对此特点给予连续、专业的母婴保健服务[4,5]。以往医院在产褥期母婴保健服务方面仅限于院内干预,受到职责、作用范围等的限制,保健效果并不理想,难以满足产褥期母婴的多方位保健需求。随着医院功能及服务理念的不断转变,各大医院都在积极借助自身的医疗优势拓展服务范围,因此,将母婴保健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将成为必然趋势。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及新生儿经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后,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不良指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医院应当结合自身的医疗资源,采取多种形式的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不断扩大母婴保健服务范围,拓展保健服务层次,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服务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并使其作为医院工作的一部分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沈卫英,陈伟红,瞿红,等.网络信息平台在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杂志,2014,31(4):15-17.
[2]周丽娅.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4):35-36.
[3]王向阳.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7):3839-3840.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内科病区;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61-01
“以人为本”是新型医学模式的核心[1],人性化服务不仅是一种服务理念,也是一种服务规范。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服务是医院文化的精神所在,也是医院形象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医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拓展医疗服务市场的需要[2],我院内科病区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以来,护患关系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整体护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医院塑造了服务品牌,赢得了市场。
1 实施方法
1.1 确定新的护理理念:人性化服务,即充满人情味的就医环境和服务举措,以患者为中心,真正做到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让患者感到人文关怀。 把患者看作一个“社会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模式,建立医患之间情感交融、心灵互动、诚信亲情的沟通机制[3]。视患者为亲人,要从细微处做起,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尊重他们的个人隐私。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思想理念上倡导人文精神,在日常工作中努力践行,将人性化服务渗透到护理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人性化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可满足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需求。
1.2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转变观念,弘扬人文精神,高自身素养,加强提职业道德的学习。对患者一视同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努力促进患者的健康。
1.3 营造温馨、舒适的人性化就医环境:就医环境优劣直接影响病人康复效果的优劣。内科患者普遍病情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情绪消沉,恐惧,并极易烦燥,常拒绝做必要的检查及治疗。为了消除这些不良因素,我们积极鼓励患者家属陪护,营造一种“家”的氛围使患者感到温馨、舒适。
1.4 实施人性化的有效沟通
1.4.1 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护士端庄的外表、积极乐观的情绪、微笑服务会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患者及家属来询问病情时应该主动迎接,实施微笑服务,充分发挥第一感的作用。
1.4.2 注意语言沟通: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良好、有效的沟通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内科病区老年患者、慢性患者、危重患者较多,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个性化护理。和病人交流时不说空话、假话,不模棱两可,不装腔作势,能言准意达,自然坦诚地和病人交谈。人患病后就会变得易怒多疑,护士说的每一句话,尤其是关于其康复的,你可能是无心之谈,但患者都会牢记在心的,当这种承诺没有实现,他们就会对你失去信任,一旦这样再与他们交流就会很吃力。 与患者交流时,要用礼貌性、安慰性、鼓励性、解释性语言。一些危重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慢性病患者及癌症患者常感到治愈无望,不配合治疗甚至拒绝治疗,护士要耐心劝解,请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并介绍该疾病的治疗新进展,避免使用批评性、指责性语言,鼓励患者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患者自己作出决定。当护患之间产生矛盾时,要控制好自己情绪,不与患者争吵,避免对患者的不良刺激。
1.4.3 学会倾听:护士与患者要在一种平等、信任、合作的氛围中交流,距离适当,坐在患者的对面,身体稍前倾,姿势自然,保持眼神的交流,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动作及听“弦外之音”,真正领会患者所要表达的内容。认真倾听是护士对患者关注和尊重的表现,注意不随意打断对方的诉说或转移话题,适当地作出反应,可以轻声地说“是”、“嗯”或点头,使患者有兴趣继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1.5 护理服务体现人性化:护士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新的护理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如无菌技术操作、分级管理制度、三查八对制度、二人核对制度等,重视床边交接班。每天早上巡视病房并道早安,;进单间病房前先敲门,征得同意后进入;对年老患者予以搀扶;对行动困难者、对无家属陪伴者应加强巡视、交接班;给卧床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主动协助宽衣解带;陪送重危患者检查时作好抢救准备;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先向患者说明目的、方法,取得合作;动作轻、稳、快、准;当患者疼痛恐惧时,护士应轻声安慰,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疼痛,减轻恐惧感。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护士真诚地为患者服务,会给患者以安全感和信赖感,有利于缩短护患间的距离。
1.6 优化服务内涵,加强护患沟通:医患间的沟通是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医患沟通对诊疗工作及医患关系有着重要影响[4]。围绕“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医院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增加沟通渠道,加强护患沟通。患者入院时介绍床位医生及责任护士、宣教医院规章制度、相关疾病知识及具体病情等;住院期间根据患者的治疗需要针对性讲解相关知识,讲解疾病常识、新生儿预防接种,介绍相关疾病常识,给患者及家属一种温馨感觉;开设母婴同室,满足家属亲情需求;设立主任接待日,方便咨询各类问题;医院开设24h电话咨询服务,满足社会需求。
2 效果
服务理念的转变使服务水平提升 医护人员是人类健康的教育者,是人类身体照顾的提供者和监督者。 “亲切、亲近、方便、放心”,使人性化服务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全院内科医务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不断钻研专科知识,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开展新技术及科研等,多方位的学习活动使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得到提高。服务满意度的提升使医院获双赢 医院每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然后把调查结果及时反馈到内科科室,要求科室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以及下个月看效果。由于开展人性化服务,注重个性化服务,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从方便患者考虑,随时为患者提供细致、周到服务,使患者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满足,全年满意度保持在96%以上。患者收治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有明显的增长,增强了我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
3 小结
实践告诉我们,人性化服务是一种服务理念,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将必须达到的精神境界。自内科病区实行以患者为中心,视病人为亲人的人性化护理措施以来,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塑造了护理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同时体现了护士的自我价值,提高了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满意度不断提高。医院作为一个城市的窗口单位,服务质量的高低,人性化服务的状况,是衡量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只有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实践贯穿于整个临床工作中,为患者提供多方位优质服务,切实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才能为医院不断提升社会竞争力,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 郭燕红.护理工作应当突出以人为本.护理管理杂志,2004,4(5):1-2
[2] 杨玉平,刘力松.实施人文关怀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管理杂志,2008,6(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