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烹饪化学的概念

烹饪化学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烹饪化学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烹饪化学的概念

烹饪化学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活;化学知识;中学化学;化学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089-01

一、引言

化学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初三才开设这门课程,学生对化学充满着好奇心,并有一定要学好化学的决心,但化学本身具有知识高度抽象,反应机理错综复杂,化学用语枯燥、难记、易忘的特点,随着所学知识的不断深入和增多,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就减弱了。据许多调查统计的材料表明,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掌握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中学生是学习化学的起始,对新鲜的东西比较感兴趣,这是由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所决定的。不同基础,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校的中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兴趣较高[1]。所以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弄清楚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来促进化学教学的进行,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对社会有用之人。

二、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使学生学习化学时不在感觉神秘

中学化学教材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学科,就在于它更贴近生活实际。化学科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世界的认识,在生活世界中,人类通过对周围世界的直接感知,获得了关于周围世界的感性知识,这些知识经过进一步概念化、系统化就形成了化学科学理论。因此德国的思想家胡塞尔认为,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的抽象图景,是生活世界的理性产物[2]。但科学理论如果仅仅是作为观念上的产物,而不回到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也就体现不出其应有的人生追求和价值,也就无法经过实践的检验使自身得到发展和完善。因此,化学科学其实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世界。

生活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教育因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因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迁,没有人的生活便没有教育。所以在生活中学习化学,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化学不再是神秘的,而是就在我们的身边,有利于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就有劲,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怎样使学生保持并拓开这份兴趣是化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驾驭课堂教学的关键。大量资料都表明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是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这样可以使他们把课本知识转化为直接经验,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深化和能力的培养,又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认真听完本节课的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讲醋酸时可以告诉学生几种醋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几个小用途:在鱼类不新鲜的情况下,加醋烹饪不仅可以解除腥味,而且可以杀灭细菌;醋可以作为预防痢疾的良药;醋还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将室内门窗关严,将醋倒在锅里漫火煮沸至干,便可以起到消灭病菌的作用;杀鸡鸭前20min,给鸡鸭灌一些醋,拔毛就轻易了;衣服上沾染了水果汁,用醋一泡,一搓就掉;用醋浸泡热水瓶中的水垢,可以达到除垢的目的;夏天毛巾易发生霉变而出异味,用少量的醋洗毛巾就可以消除异味。

四、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学是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目标,脱离了生活,忽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可帮助学生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化学知识,以致多数学生学了化学用不上,不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技术等的密切联系,读到高中毕业,竟解释不了身边的简单生活现象。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把课本知识鲜活起来,把学校小课堂与生活大课堂联系起来,把大自然社会生活搬到课堂里来,也可让学生进行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以进行研究方案,并帮助实施。使学生课内所学、课外有用;课外见闻,课内升华。在这样的内外交流过程中,课堂变大了,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促使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发展性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

化学是一门根植于生活之中,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人体自身的生化反应、大自然的化学变迁、生活中的化学常识,无不闪耀着化学知识的火花。而且随着新的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学生经过较长生活中的观察和感受,都积累了一定的化学知识,明白生活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只有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

在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重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注意在做、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注意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学生通过现象、直接观察和操作演练,将知识与学生个人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启发学生运用已知的化学知识去感知和理解新的化学知识,并引导他们解决一系列的新问题,允许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自己,显露和发挥自己的才能,使之感到骄傲和自豪,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尊感,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淑,应桃开.中学化学教学中结合真实背景的调查与分析[J].化学教育,2007,(4):38-51.

[2]刘克文.从生活世界到科学世界[J].化学教育,2007,(05):8-10.

[3]温莉莉.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化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04):29-30.

烹饪化学的概念范文第2篇

一、重视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引导学生全面而灵活的掌握知识

新课标下的中考命题仍然重视对同学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但基本上摒弃了纯粹死记硬背知识的试题,更多的是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新情景中进行考查,并且往往将多个知识点融合于一题之中,要求同学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此类试题的特点是:难度不大,但情景性强,涉及面广,在较广泛的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二、突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在新课标下的中考化学命题中,实验题的比重将有所增大。可以预测,2008年的中考化学实验命题,将更为关注化学实验的真实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例2(2007年永州市)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三、注重知识的综合,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综合应用

分析近两年的中考化学试题,我们不难发现,中考化学方面的综合主要包括:化学学科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综合;化学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以及化学与社会、自然、科技等方面的融合等。2008年的中考化学综合应用题也将以这几种类型出现。

例3(2007年湖北荆州市)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CaCO3的含量,现取15g鸡蛋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80g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鸡蛋壳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烧杯中的反应剩余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水蒸气的挥发),其中当反应进行到B点时,所有盐酸刚好消耗了加入量的一半。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注:B点的纵坐标应为90.6)

四、关注化学与“STS”的结合,重点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化学教学要“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新中考紧紧抓住这一点,使中考命题更加关注化学知识与“STS”的有机结合,在新中考的化学命题中,从这方面立意的题目较多,当然2008年中考命题也不会例外。

例4 (2007年四川成都)小艾同学在妈妈买回的某食品包装内发现有一包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小艾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小艾同学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五、注重问题的探究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领悟科学的思想与方法

新课改的突破口就是探究学习,新中考的命题,也更是特别关注探究性试题。在近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探究性试题每卷必出。这是中考化学命题的趋势,2008年的中考命题将仍将坚持这一走势。

例5 (2007年江西)小丽午餐时买了一份清炒菠菜和一份豆腐肉片汤,但同学告诉她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

发现问题菠菜为什么不能与豆腐同食?

查阅资料a.制作豆腐需要加入石膏(主要成分:CaSO4);b.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盐等成分;c.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是诱发人体结石的物质之一。

提出猜想菠菜与豆腐同食可能会产生人体不能吸收的沉淀物。

设计实验

发现新问题被溶解的沉淀是什么?产生的气体又是什么?于是她又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反思与应用

(1)家庭中常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煮沸2~3min捞出后再烹饪,其目的是;

(2)联想到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请提出一个你想要探究的新问题: 。

答案[设计实验]①硫酸钙(或氯化钙等) ②草酸钙 ③澄清石灰水[或C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二氧化碳(或CO2)[反思与应用](1)除去(或减少)菠菜中的草酸、草酸盐等。(2)草酸钙能否溶于盐酸?(或草酸钙在胃部会不会形成结石?)(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六、关注问题的开放性,着眼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培养创新能力

开放性试题的解答过程倡导学生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多侧面、多途径和多方法地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学生灵感的闪现,方法的顿悟,思维的创新,都能在试卷上展现。所以在近年的中考命题中,开放性试题出现的频率较多,这必将也是2008年中考化学命题的一道亮丽风景。

烹饪化学的概念范文第3篇

一、每天都离不开的化学品———食盐、碘化合物

我们知道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这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调味品。但是它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增加食物的味道,它是人体组织的一种基本成分,对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和功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常用淡盐水漱口,不仅对喉咙疼痛,牙龈肿痛等口腔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还具有预防感冒的作用。碘化钾、碘化钠、碘盐酸等含碘化合物,在实验室中是重要的试剂;在食品和医疗上,它又是重要的养分和药剂,对维护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碘是人体内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正常人体内共含碘约15mg~20mg,其中70%~80%浓聚在甲状腺内。人体内的碘以化合物得形式存在,其主要生理作用通过形成甲状腺激素而发生。因此,甲状腺素所具有的生理作用和重要机能,均与碘有直接的关系。人体缺乏碘会导致一系列生化紊乱与生理功能异常,如,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停滞、智力低下等等。

二、人生五味之———醋

醋的化学名字叫乙酸,其不仅仅是一种调味品,而且还有很多用途:1.在烹调蔬菜时,放点醋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还可以保护蔬菜中的维生素C不流失。2.在煮排骨、鱼时,如果放一点醋,可以使骨头中的钙质和磷质被大量的溶解在汤里,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3.患有低酸性胃病的人,如果经常用少量的醋作调味品,既可增加食欲,又可使胃病得到治疗。4.在鱼类不新鲜的情况下,加醋烹饪,不仅可以解除腥味,还可以杀灭细菌。5.醋可以作为预防痢疾的良药。醋是痢疾病菌的天敌,所以在夏季痢疾流行的时候多吃点醋,可以增加肠胃内杀灭痢疾病菌的功能等。

三、生活中的———香烟

香烟燃烧后会产生很多的有害物质,最主要的可分为六个种类:(1)醛类、氮化物等,这些物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2)尼古丁类,它可以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内膜损害。(3)胺类、氰化物和重金属,这些都是还含有毒性的物质。(4)镉、氨基酚及其他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均有致癌的作用。(5)酚类化合物和甲醛等,这些物质有加速癌变的作用。(6)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的能力。根据最新的研究发现,烟雾中含有迄今为止已知物质中毒性最强的化合物“二恶英”。它们会引发和恶化各种疾病,如,癌症、肺炎、气管炎、高血压、骨质增生、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哮喘和不孕等病症。

四、学习和日常生活

在学习中:1.圆珠笔的油墨是一种黏性油质,是用胡麻子油、合成松子油、矿物油、硬胶加入油烟等调制而成。在使用圆珠笔时,不要在有油和腊的地方写字,不然油和腊会影响圆珠笔的出油而导致写不出字。还要避免撞击和暴晒,以防止碰坏笔头、笔杆及笔芯漏油而污染他物。2.铅笔芯是由石墨掺和一点的黏土制成的,当掺入的黏土较多时铅笔芯的硬度会变大。反之当黏土掺入较少时,硬度较少,黑色增强。钢笔的笔头是用各含5%~10%的铬、镍合金组成的特种钢制成的。铬和镍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不易氧化。是一种不锈钢,但是其主要的缺点是耐磨性差。

烹饪化学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自然审美;心理距离;无利害;如画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12-0064-04

心理距离(Psychical Distance)是由心理学家布洛在20世纪提出的,意思是审美与实用和利害的考虑保持一定的距离,朱光潜先生在其《文艺心理学》中为“心理距离”提供的例证是“乘客在客轮遇险中欣赏大雾”的故事,这个典型的例子揭示的是保持一种无利害的态度对审美的必要性。虽然“心理距离”是布洛首次提出的,但这个概念的主要含义——无利害(Disinterestedness)——早已出现在美学思考中,审美无利害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伦理学家、美学家夏夫兹博里,在其美学理论中明确提出审美无利害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具有启发意义的是,康德的美学是以自然审美为基础建构起来的,这里更应受到关注的是无利害概念与自然审美的联结。

如画是自然审美中的一个传统的欣赏模式,指的是美的自然风景看起来像一幅风景画,自然风景的欣赏何以要通过艺术(风景画)的框架的问题对于自然美学和美学本身都是一个挑战。而如画与审美心理距离有着本质性的关联,关于无利害与如画之间的关系卡尔松评论道:

(Disinterestedness)之核心便是将审美体验解释为一种对日常功利——如实践与个人利益——的隔离而导致的无利害性概念。无利害性概念与18世纪以来人们对自然的痴迷相结合,从而涌现出景观体验的丰富途径。凭借着无利害性的提携,不仅那些耕作过的田园乡村可以视为一种优美,而且那些最为原始的自然环境也可视作一种崇高来进行欣赏。进而在这两个极端(优美与崇高)之间,无利害性为欣赏景观中一个更为强劲的欣赏模式——如画性(Picturesque)的涌现提供空间。……无利害性直接促成18世纪合成美学(Aesthetic Synthesis)的兴起,后者将无利害性作为核心概念。而将景观作为审美欣赏的范例,并且在欣赏模式中极力推荐形式主义与如画性。

按照卡尔松的理解,无利害概念的生成是与人们对自然审美的痴迷结合在一起的,二者的进一步发展为如画的形成提供了空间。自然审美与无利害的心理距离上的要求是结合在一起的,而无利害的欣赏对风景的形式性因素(形式特征、色彩、线条、构图等)的关注,使得“自然风景在审美中看起来像画一样”(如画)成为可能,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一般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里,都像阿尔卑斯山下的汽车,趁着平路拼命向前跑,不过也有些比较幸运的人们偶尔能够听到‘慢慢走’的劝告,驻足流连一会儿,来欣赏阿尔卑斯山的奇景,在这一驻足之间,他对于阿尔卑斯山的态度就已完全变过,他原来只把它当做一个很好的开车兜风的地方,现在却把它推远一点作为一幅画来看。”

心理距离是欣赏风景画的必然要求,画框标志着与现实的利害考虑之间的界限,二维平面化的图像本身就区别于实在的风景,山水风景画的题材意蕴也体现着与世俗实用的分离,为了把风景作为风景画来欣赏,必定需要“欣赏风景画”所要求的心理距离。因此我们既可以说对自然的无利害的审美促成了如画,也可以说风景的如画式欣赏促进了无利害概念的发展,如汤森德在其《如画》中说:“无利害的美学和审美态度必须等到康德和他的后继者,以及浪漫主义更全面的发展,但是这儿的桥梁是对自然的如画态度,新兴的艺术形式对这个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将自然作为风景画来欣赏,如画将心理距离的概念引入审美,通过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如画为美学理论构架了通向现代美学(自律性美学)的桥梁。如画理论中的无关道德评价、对工业文明的逃避、感伤、怀旧的乡愁、“非人化”等特征,以及如画对绘画性视觉美学特性的强调,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促进了无利害概念向美学范畴的转化。但是对于理解如画来说,这里应该考察的是无利害性如何促成了如画,更详细表述是:首先是自然审美与无利害的心理距离的关联,其次是二者的关联使得“自然风景看起来像风景画”(如画)成为可能。下面首先来看自然审美与心理距离关联的根据。

康德说:“一个自然美是一个美的事物,艺术美则是对一个事物的一个美的表象。”与艺术的形象性存在相比,自然并不只是以外观形象示人的,作为实存之物其本身与我们生存的现实性地相关,在与自然遭遇中往往会牵涉着实用和利害性的考虑,这一点在对崇高的欣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与自然的照面总牵涉有利害的考虑,为了进入自然审美我们必须强调感知的无利害性,因此恰恰是自然审美(而不是艺术)催生了审美无利害这个范畴。从体验的角度看审美是人的感知活动,审美感知既受人的知觉和心智能力的规定,也受审美对象的约束,因而对自然审美与心理距离之间的必然关联的考察,应该从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的特征着手,探究自然的哪些本质特征使得自然审美与心理距离必然相关。

西方思想史对自然观念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古希腊的有机自然观、文艺复兴的时期的自然观、现代的自然观。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然观(自然是一架机器)和现代自然观(自然界是一个物质进程)所共同塑造的现代人的自然观念是:自然是“物质世界本身,可以包括或不包括人类”。然而“没有人主张我们遵循物理和化学的自然,或者说死的自然。说遵循自然的时候,总是说指的那充满生机的进化和生态运动。是指那个我们大写为Nature的、有时还拟人化为‘母亲’自然。”在西方的思想中,自然更本质性的含义是带着生命体特征的存在者整体的演化,这种理解也体现在中国的自然概念上。

“自”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是“鼻也,象鼻形”,在甲骨文中,“自”就是鼻子的摹形,鼻子意指自己,在今天我们说“自己”的时候仍用指着自己的鼻子来会意。《说文解字》对“然”的解释是“然,烧也”,“然”与燃烧、烹饪相关,意指一种正在行进的状态,《广雅释诂》说“然,成也”,“自”“然”合起来说的是自己生成自己,即“从自身而来的、向自身的行进”。“自然”在《辞源》《辞海》中都有如下含义:天然、非人为;不造作,不勉强;犹当然。这些释义所展示的是:“自然”指的是在自身中包含了存在的根据、并且自发地在自身中实现自身的存在状态。因为只有兀然地“从自身出发、在自身中向自身行进”,其存在状态才可以被称为“天然的”、“自然而然的”。这种存在状态就是自然有机体的生命特征,从“自”的原初意义上也可以理解这点,鼻子与呼吸相关,而呼吸的气息正是有机体的生命标志,“天地之大德曰生”,而“生”只是“一气之运化”。

韦政通认为老子哲学中的自然并非“指具体名词自然界,而是形容词或者抽象名词自己如此”,“自己如此”说的是万物的自造自存的自由状态,如徐复观先生所说:“《老》《庄》两书之所谓自然,乃是竭力形容创造万物之为而不有不宰的情形,等于是‘无为’,因而万物便等于是‘自己如此’之自造”,自造自存说的正是自然有机体的生命特征。自然一方面指的是万物各自的“自造自存”,另一方面则是万物在“道”中的自己如此,此时的自然指的是道的存在状态,即王弼说的“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道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也,穷极之辞也。”在中国哲学中,道具有“一”的含义,“一”指的就是起统一作用的力量,万物的自造自存是在道的统一作用下的“独化”,这就是所谓的“道生万物”。因而,自然的终极含义是道的自我实现(道法自然),其表现为万物在“一”中的自由存在,这一点才是中国思想史中自然概念的原初含义,自然从魏晋时期的阮籍开始才具有“自然界”的涵义。

海德格尔说“存在乃是自行遮蔽着的解蔽——这就是原初意义上的 ”。 即自然。在古希腊早期的思想中,存在一词与逻各斯同义,指的是起统一作用的采集、聚集,与科学规律化和技术化的逻辑理性的强横统治相比来说,逻各斯的统一作用是柔和的境域化运作。因而原初的自然指的是存在者整体(万物)在统一性力量(逻各斯)中遮蔽着的露面,遮蔽指的是庇护,庇护将万物置入自由之中。由于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思想在原初体验和境遇化思维方面的一致,这使得逻各斯(存在)概念与中国的道的概念的相通性能够被我们思考。从这种相通性出发,我们能够得到自然的一个普遍性的含义,即自然是万物在整体(即“一”)中的自由存在,这种存在是一种境域型的运化,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地境界”(“一”就是道或者逻各斯)。

自然的原初意义指的是人与万物在“一”整体中自由共存的境域,这个境域的整体具有生命有机体的存在状态,即自然而然、自在自为的特征,这个意义上的自然指的是万物存在的境域化,即汉语里的“造化”或者海德格尔的“在场化”。自然物是归属于境域化的自然的存在者,它们在含义上区分于原初的自然概念,但是与人类文明相比,自然物更完好地存留着自然境域化的踪迹,即自然物身上更本真地体现着道或逻各斯的运作。“山水质有而趣灵”(宗炳)所说的就是山水的形质存在上体现着道,由于“山水以形媚道”,因而通过自然审美(澄怀味象)我们就能够体悟到道的境域化(澄怀观道)。更确切地说,正是山水与道的关联才使得自然审美成为可能,美的本质就是道的境域化所闪耀的光辉,即海德格尔所说的“美是存在的在场化”,因此在山水之中的体道也是审美。道显示自身为人与万物在“一”中的境域化存在,而人“为性灵所种,是为三才。为五行之秀。实为天地之心”,所以人心能够体道。而对于体道、观道来说“澄怀”是一个必需的前提,“澄怀”指的是去除私心杂念、现实性的利害考虑,也就是西方美学的无利害概念。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的规定性得自于原初的自然概念,而作为对这种境域化的体悟(即体道),审美必然要求一颗无利害的“林泉之心”。

原初的自然概念生命有机体特征表现返回自身的运动,如道家的“道者反之动”、“道周行而不殆”,以及古希腊的作为生长、涌现的自然概念。这个返回自身的运动是时间的特性,因为本质的时间乃是于自身与自身的统一性关系,而不是时间点的机械地线性流逝。按海德格尔的理解,存在是统辖存在者存有的天命(德语词是Geschik),Geschik的动词形式是遣送、赠予,存在赠予的是“存在与时间”,第二个存在指的是存在者的存有。时间显示的既是万物返回自身的道路,也是存在(自然、道)返回自身的生命运动。由于古希腊原初的自然概念在涵义上同于海德格尔所理解的存在概念,时间就表现为自然之天命的运作,万物存有在时间中的流逝、自然界中的衰败消逝、人的伤逝悼亡都是其表征。正如时间总是对当下的虚无化一样,自然界中的时间痕迹所标示的是与现实的距离,这种距离在自然审美中会转化成无利害的心理距离。英国如画美学的倡导者吉尔平相当推崇废墟的美学价值,无论是哥特式建筑的废墟还是自然中的衰朽破败的景象,作为自然界中的时间意象它们显示的是自然之手的运作。这一点也表现在中国的自然审美中,自然审美在魏晋时期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于自然迁逝的感知”,正是对“逝者如斯夫”和死亡的深切体悟,才使得对(作为存有之命运的)自然的美的超越性的欣赏成为一种风尚。伽达默尔说:“每一个人都知道,在时间距离没有给我们确定的尺度时,我们的判断是出其的无能。……只有当它们与当代的一切联系消失后,它们的真正本性才显现出来,从而对它们中所言说的东西的理解才有权自称是本真和普通的。”艺术的时间距离能够给出审美距离,这对于自然审美也是适用的,自然的时间性运作造就了与现实利害之间的距离,其所转化的是自然审美中无利害性。

虽然与艺术的虚构相比自然物在审美中更多地牵连着利害考虑,然而一旦在人类的社会文化的语境下审视,自然物则更倾向于无利害性。冯友兰先生认为道家把农民对自然的爱慕推进到对自然和人为做出严格的区分,属于人为的被称为世内,而自然的则是“世外”,出世之人隐居的常所是自然的田园和山水之间,虽然也有隐于市、隐于朝的。自然山水成为隐逸的理想场所,不仅因为“山水之中有清音”,“山川之气本静”,也因为田园山水远离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庙堂、城市、市井,这就使得自然的田园山水成为远离尘世喧嚣的理想的栖居之地。对世俗的远离在某种意义上也使得自然山川成为封禅祭祀和访道问仙的圣地,仙就是迁入山中,天下名山被僧占,道教占的名山也不少,这些散布的道观和寺庙更是渲染了自然山水的“脱俗”之气。欧洲的1450至1789年间就已经被称为早期现代社会,这个时期的欧洲开始从封建文明向现代工业城市文明转型,这个进程使那充满诗意的田园乡村生活和人性的自然和谐逐渐成为过去,与工业文明的世俗化、堕落化相比,自然山水和田园既是现代人伤感的怀旧,也是逃离现代文明的理想之地。因而,虽然从维吉尔的时代就存在着对阿卡迪亚式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但西方历史上对自然的浪漫而伤感的赞美却是从18世纪的卢梭开始的,自然因其远离现代的世俗和堕落成为神圣和理想,这是自然审美在18世纪的欧洲兴起的一个原因。因此,由于自然存在物在人类历史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具有“天生”的无利害性,这种特征不仅促进了自然审美,而且也无利害作为审美范畴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