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村级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ymadetg”为你整理了这篇乡镇水利站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乡镇水利站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一、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赵集镇水利站,在局党组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局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加快水利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创新治水理念,转变工作观念,不断拓展水利工作领域,取得了一定工作成就。现将2019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着力实施2018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本着早规划、早动员、早实施的原则,我站于3月份就已经着手勘查设计、编制完成《赵集镇2020年冬—2021年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书》,利用扶贫项目、美丽乡村项目、高标准农田项目等,开挖疏浚大中沟43条、总长52km,扩挖水塘26口,新打机井110眼,新修涵闸1座,桥梁15座、涵桥70座,总土方量157万m3。总投资2980万元。工程完成后,可新增排涝面积1.8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4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3万亩,改善除涝面积1.6万亩,植树2.8万株。工程于2020年6月开工,截止到11月底共完成挖疏浚大中沟18条、总长23km,扩挖水塘23口,新打机井30眼,新修涵闸1座,桥梁5座、涵桥20座,完成总土87万m3。完成投资1028万元。计划2020年3月底可全面竣工。
(二)、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保障脱贫攻坚
2020年实施完成:赵集水厂覆盖赵集、王寨两村,支庙水厂覆盖耿集、大聂、新河、任大4村,任庙水厂覆盖三神村,于庄水厂刘集村,管路延伸总长6.2km,补装贫困户自来水68户、非贫困户自来水580户,实现赵集镇安全饮水全覆盖,全年水质检查全面合格,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保障。
(三)、编制完成赵集镇“2020年-2022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专项规划
我站从3月着手,通过勘探、摸底排查,广泛征求广大干群意见,编制完成了《赵集镇“2020年-2025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专项规划》,共规划塘坝工程57处,塘容积247.4万m3,土方量181.12万m3,计划投资1449万元;规划河沟清淤36条,总长83.3KM,土方量343.1万m3,计划投资2770万元;规划新打机井530眼,灌溉面积4.2万亩,计划投资795万元;规划修建涵闸5座、加固涵闸2座,计划投资410万元。五年规划总投资5424万元。
(四)、郭寨闸工程建设顺利竣工
阜南县重点工程,界南河郭寨大闸建设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 工期2年,我站要配合有关单位,做好工程前期的地质勘探、测量、设计,征地拆迁统计等工作,工程于2018年2月顺利开工,工程顺利竣工。
(五)、建立完善了“河长制”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了赵集镇境内2条河流、5条大沟、33条中沟,镇村两级河长制,设立镇级河长18人,村级河长68人,设立河长制公示牌40个,全年巡河620人次,提交突出问题58件,完成整改58件。打捞水面漂浮物总面积约4.6万m2,,开支打捞经费25万元。
(四)、充实和调整水利组织、完善水利应急预案
协助镇党委政府充实和调整了:赵集镇防汛抗旱指挥部;赵集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领导小组;赵集镇防汛、抗旱、防台风、排涝等应急抢险队伍。组建了赵集镇排涝、抗旱服务队。及时编制完善了赵集镇抗旱预案、赵集镇防台风预案、赵集镇低洼地排涝预案。并及时上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
(五)、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本站在赵集镇除本职水利工作以外,主要从事乡村道路畅通工程等建设投资项目的规划、设计、编制项目书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调、配合、质量监管等工作。通过努力,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其中重点工作如下:
1、完成2019年自然庄扩面延伸道路续建项目
赵集镇自然庄扩面延伸道路项目,县级核查审批主支户路共计691条、80.694公里、面积214432㎡,其中:主路14条、3.173公里、支路321条、46.178公里、户路356条、31.343公里;总投资3033万元。
工程到2020年4月完成并通过四期县级核查,主支户道路共计395条(段)、48.733公里、其中:主路13条、2.933公里、支路248条、34.1公里、户路134条、11.7公里;总投资2137.9万元,其中:财政奖补1572.4万元,群众自筹565.5万元。
2、配合实施“一事一议”项目,新修道路3.16km、投资172万元,工程已全部竣工。
3、配合实施美丽乡村道路建设,实施耿集、大聂、任大、刘集、冷庄、刘大郢6个中心村道路3.6万㎡、总长10.3km,总投资650万元。
4、修建任大村主干道2km,投资230万元。
赵集镇2020年共新修道18.4公里,总投资4068万元。
4、配合实施环境整治:由本人参与配合指导的全镇“提升版”村庄11个、“标准版”村庄23个,共扩挖1亩以上水塘32口,塘口面积138.4亩,土方量32万m3;沟塘清淤96条、总长15.2km,清淤量28.5万m3;填平无功能沟塘洼412亩。
5、编制完成了《赵集镇“2020-2030”年农村公路网规划》,赵集镇境内:国道改线1条、新增省道1条、县道3条、乡道11条、村道29条,为赵集镇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配合完成阜淮高速勘察设计:阜淮高速在我镇途径王寨、赵集、刘大郢、冷庄4村,全长7.8公里,通过会同高速勘测、设计部门来回6次实地勘查论证,基本确定了46处过沟、过路交叉建筑物。增加5处改路改沟工程,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由于高速阻碍而带来的对群众生产生活及今后建设所带来的影响。
三、2021年工作计划
根据主管单位和镇党委政府的安排,2021年工作重点如下:
(一)完成2021年水利兴修工程
根据《赵集镇“2020年-2025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专项规划》和《赵集镇2021年-2022年脱贫攻坚项目-水利项目库》,2021年赵集镇计划开挖疏浚大中沟14条、总长24km,开挖水塘5口,新打机井100眼,新修涵闸1座,总土方量105万m3。总投资1320万元。
(二)实施完成2021年农村道路建设
根据《赵集镇2021年-2022年脱贫攻坚项目-水利项目库》和《赵集镇四好农村路2021年-2022年项目库》、2021年新修农村道路总长21km、投资2100万元,加宽提升道路29条、总长32km。
(三)赵集镇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
刘大郢村计划修建村级主干道7条、总长6.97km,计划投资667.48万元。冷庄村计划修建村级主干道及村庄支路11条、总长6.5km,计划投资572万元。两村共计计划修建村级主干道及村庄支路18条、总长13.47km,计划投资1239.48万元。
*年*月份,我有幸被县委组织部派到*镇安*村挂职第一书记,两个月来,在组织部和镇党委、政府支持和帮助下,在全村干部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尽自已所能去做好各项工作,工作进展顺利,各项工作排在的全镇的前列。
一、工作任务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协助镇村两级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工作重点:1、做好宣传发动;2、摸清包村情况;3、制定发展规划;4、拆除危土房;5、做好工程前期工作;6、抓好工程建设;7、建立长效机制;8、弘扬文明新风。
二、采取措施及成效
1、时刻牢记工作任务和使命,深入农户,调查摸底,掌握“十个全覆盖”工作进展情况及全面掌握村里的实际情况。
2、召开会议,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包村以后,按照镇里的工作部署,召开由“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党员共同参加的会议,对村里的“十个全覆盖”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同时要求与会人员对该项工作向广大村民进行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此项工作。
3、沉下心思,同“两委”班子,共同研究和开展工作。包村以来,从村屯环境整治、道路硬化、危土房和院墙改造我都全程参与,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做工作。
4、制定发展规划,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多次召开会议,组织制定和学习: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村屯绿化管理办法、村文化室管理制度、一体化卫生室管理办法、便民连锁超市管理办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办法、村安全饮水管理办法等等,同时对下一步工作做好规划。
三、存在问题
1、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不强,村民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待培养和加强,群众的参与热情还需进一步提高。
2、村级“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需要加强。
3、建设基础薄弱,下一步工作量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在即将开展的村级“两委”班子集中整顿学习活动中,带领两委班子,加强学习,扎实工作,切实把各项学习和活动落到实处,不走过场。
2021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X镇立足区域实际,整合油地军港资源优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加快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产业振兴。
一是推进现代畜牧业、海洋渔业提质增效。现代畜牧业方面,继续保持X澳亚、神州澳亚两大万头奶牛牧场满栏生产,实现存栏奶牛2.5万头,泌乳牛1.1万头,上半年累计产销鲜奶7万吨。奥克斯—澳亚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项目进展顺利,高产奶牛性控胚胎生产各项指标持续提升。富友联合乳制品加工厂正式投产,酸奶、布丁等高端乳制品陆续下线销售,集种养加、研贸游于一体的高端乳品基地初具规模。海洋渔业方面,加快推动全区东部特色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上半年南美白对虾、海参、贝类共计投苗养殖12.8万亩,工厂化养殖55000立方米,预计水产品年产量可达到5000余吨。二是规划实施“牧场小镇”旅游项目。依托澳亚两大牧场、周边万亩青贮地及乳制品加工厂资源,规划实施“牧场小镇”旅游项目,项目位于X镇镇区东部,孤北干渠以东,长江路北,兴港路以南,项目计划总投资1.49亿元,规划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景区出入口、田园牧歌公园、核心体验区等,形成奶业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目前总体规划及道路设计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核心区详细规划设计。三是支持各村发展特色种养和乡村旅游项目。规划渔村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位于渔村进村路两侧,占地面积700亩,规划建设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目前总体规划已完成,正在招商和做详细规划;实施海星村经济林项目,项目位于海星村东养殖场路两侧,占地面积300亩,规划建设苹果、桃、杏、无花果等经济林带,在林下发展特色种养殖,目前已种植果树150亩。整合辖区军地资源,依托济军基地九分场玖红林果合作社,打造“军垦小镇”特色旅游项目,建设标准化果园500亩、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葡萄大棚10亩、特色民宿12间、农家乐1处,建成集采摘、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示范点。
(二)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推动人才振兴。
一是开展培训下乡活动。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助力农村产业发展,以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为抓手,统筹整合培训资源,优化课程设置,针对不同人群,突出培训重点,开展各类人才培训25期、1753人次;针对村“两委”成员和农村党员,以增强党性、提升能力为重点,着力培养懂经营、会管理、善服务、当先锋的党员人才队伍;结合镇域实际和群众需要,着重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着力提高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技能,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外来流动居民,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培训,全面提高文明素质。二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做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黄河三角洲学者以及河口区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等人才奖项申报工作。对接镇域发展实际和人才需求,充分发挥产业链、产业集群对各类人才的吸引作用,紧紧围绕全镇石油化工、畜牧养殖、海产品养殖等五大重点产业集群,通过举办人才招聘会、参加省内外各类大型人才招聘洽谈会、主动上门等形式招揽各类急需人才,加大现代农业领域高端专家引进力度。三是招才引智并举。树立“借脑”发展理念,突出抓好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通过咨询、兼职、短期聘用、项目合作与攻关、技术顾问、人才租赁等形式引进国内外智力,大力引进“候鸟式”人才。今年上半年共组织参加各类招才引智会议暨人才高峰论坛3场,达成初步意向1个。四是强化人才平台建设。以“人才强镇”战略为支撑,强化人才平台载体建设,为吸引集聚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智力提供了重要依托。今年来,澳亚人才团队利用“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体外胚胎生产实验室,测定奶牛生产性能的牛头数达到5000头,种子母牛群规模达到100头,开启了优秀种质规模化精准培育新模式。澳亚(中国)牧草检测中心为各类组织机构开展实验检测1000余次,出具检测报告72份。两大人才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直接经济效益达350万元。
当你踏入乡村这块土地,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的绿色林带,村口的小花园里用冬表印铸的“乡村”两个大家翠绿欲滴,“三纵四横”的道路宽敞笔直,设计新颖的农家小院鳞次栉比,塑造奇异的新式路灯锃光瓦亮,村中隔三差五林立的广告牌书写着响应政策,激励斗志的标语口号,街心公园,崭新的村委办公楼前的文化活动推陈出新,红红火火,展现乡村奋力赶超,蓬勃昂扬的发展势头。现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立足实际,发展经济,致富百姓
近两年来,乡村一班人充分发挥本村的区位优势,立足本村实际,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打深井两眼,铺设地下管道五千米,农网改造五华里,新安装变压器一台,一举扭转了缺水缺电的紧张局面。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增加二百亩优质苹果、山楂等,并依托蓝海食品厂,扩大蔬菜面积一百亩,彻底打破了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在养殖业方面,鼓励村民养鸡,并发展到鸡种,走种蛋,以及鸡病防疫和鸡饲料加工一条龙服务。近年来,以安瑞查字典风机厂、蓝海食品厂为依托组建运输队、建筑队,现务工人员达20余人,每人每月至少增收1000——1200元。积极组织引导村民外出务工经商,多渠道、多方面为外出务工创造条件,截止目前,我村到外地务工经商达50余户,仅蒸馍一项就达百余人,每年可拿回100万元。
二、全民动员,奋力赶超建新村
为了给广大村民营造一个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休闲舒适的生活环境,村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狠下功夫。在XX年3月,全村四旁绿化,共栽国槐、冬青、大叶女贞、刺柏、松柏等万余株。在XX年10月筹资14万元,垫资18万元硬化了全村四条主街道和五条支巷道共2.5公里,使乡村村民彻底摆脱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困境。
XX年3月,村里建立了卫生管理长效机制。XX年4月,全村下水道全部用砖砌筑,并把排水沟至墙外的平台全部硬化。XX年元月,全村主街巷道以及街心公园、文体广场全部安装了路灯、花灯。
为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村里安装了扩大喇叭,建起了科普栏。截止目前,程控电话,电视覆盖率达95%,并有近十台电脑进入农家。为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在XX年10月,村里组建了一支由20余人参加的群众文艺队,并配备音响、话筒、乐器等设施。每逢佳节,他们把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编成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供村民欣赏。XX年,在原来村小学的废止上建起了一个集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花园式文体广场,为彻底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在XX年投资30万元建起一座集党员活动室、农廉室、图书室、科技室、远程教育、人口大院、老年活动中心、村级卫生所为一体的村委办公大楼。
三、服务新村,全力打造富强新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支部一班人强抓教育培训,主要是开展以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村里先后购置了农业、科技、教育等书籍1000余册。为全体党员干部“充电”,另外,还组织全村党员开展党性实践为主的“八带头”活动,开展“比、查、看”,继续实施“三培双带”工程,把更多的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加快绿色崛起,在全省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以改善贫困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为核心,以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为目标,切实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帮扶对象
乡村41户贫困户(县领导3户、县部门20户、乡11户、村7户)。
三、目标任务
按照“单位帮村、干部包户、社会参与、民政托底、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决战三年、同步小康”的要求,从精准识别起,与乡村结对,与41户贫困户实施结对帮扶,通过建档立卡,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一名干部帮扶。通过三年扶贫攻坚,到2019年全面实现扶贫对象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的目标。
四、组织领导
队长:
副队长:
五、落实年度脱贫计划
按照“精准底数、区分类别、找准问题、困户施策”的要求,坚持自力更生与外部支持相结合,在委党委统一领导下,落实责任,确保各年度扶贫工作顺利进行。
(一)2017年贫困户脱贫年度计划
1、提供就业信息、引导有劳力的人员县内或外出务工;
2、想尽办法落实移民安置、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村内分散安置,计划安置2户。
3、争取教育部门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
4、发展木耳种植,引导5户贫困户参与进来;
5、发展光伏发电扶贫3-5户;
6、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36万元,建设马栏桥组惊坳大桥全长35米宽3.2米,组级公路1000米;
7、建设5个新农村建设点(其中4个省建点、1个县建点),在全村铺开;
8、成立一个红白理事会;
9、成立农业合作社,发展1-2个产业。
(二)2018年贫困户脱贫年度计划
1、提供就业信息、引导有劳力的人员县内或外出务工;
2、想尽办法落实移民安置、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村内分散安置,计划安置9户,危房改造维修2户;
3、争取教育部门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
4、发展木业产业、养蜂产业、黄莲芽种植产业、酿酒产业,引导贫困户10户参与进来;
5、发展光伏发电扶贫4-6户;
6、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17.5万元,建设中塅、庙坪700米组级公路;
7、完善村级公共设施,计划安装太阳能路灯150余盏,计划投资30万元。
(三)2019年贫困户脱贫年度计划
1、提供就业信息、引导有劳力的人员县内或外出务工;
2、想尽办法落实移民安置、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村内分散安置,计划安置10户;
3、争取教育部门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
4、发展木耳产业、养蜂产业、黄莲芽种植产业、酿酒产业、光伏发电产业,扩大产业规模,让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
5、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17.5万元,修建柏树下组、道上组和完善其他组组级公路1000米;
6、争取国家扶贫项目,对我村基本农田进行高标准的园田化改造。
六、工作要求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成立由委党委书记任组长、委副主任任副组长,抽调相关股室人员为成员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选配优秀后备干部为驻村第一书记,统筹协调、指导督促、考核驻村精准扶贫工作,确保精准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把脱贫责任始终扛在肩上。
(二)搞好协调,密切配合。
切实加强定点扶贫经常性工作,积极为扶贫工作创造条件。同时,要与村建办、扶贫办及扶贫乡搞好工作协调、配合,增强精扶贫的整体合力,切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三)强化责任落实,形成长效机制。
要把结对帮扶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帮扶人员要根据提出的帮扶目标,建立目标任务台帐,明确帮扶项目、帮扶措施、脱贫任务、完成时限、完成进度,形成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要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到年度考评工作,把帮扶的业绩作为评优评奖的条件,凡未能完成帮扶目标任务的,不得参加评优评奖,确保任务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