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的理论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艺术 美 发展流变 历史变迁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015-02
艺术与美这两个概念,从现代艺术与美的角度来看,两者似乎是不可分割的一对概念,虽然彼此有区别却又相互依存。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自古有之,而是从彼此毫无关联走向融合,又从融合走向分离的过程。这一发展流变过程经历了文化的发展、政治的更迭、学科的建立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一 哲学源头:艺术与美毫无关联
在哲学产生之初,艺术与美是毫无关联的两个概念。古希腊时期,“艺术”一词之意与现今不同,是指“技艺”的意思,即表示的是制作某种对象所需要的技巧。正如塔塔尔凯维奇在其《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中所说的那样:“举凡技巧都需以某种规则之知识为基础,是以缺少规则或方案便不能成其为艺术。”①从此可以看出,古希腊时期的“艺术”一词换为“技艺”更为合适。这时的艺术是指那种依靠理性的活动,是为了某一种固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的产物。如果非要对这种艺术进行评价的话,想必古希腊人的评价标准定会是实用与否、达到目的与否,而不会用美进行品评。
与此相应的,美这个概念在西方文论源头上也与今日不同。从词意学角度来看,古希腊时期的美的概念要比现在宽泛得多,其外延所至,不仅仅涉及美的事物、形态、色彩等,对于那种合规律性的风格、精妙的思想也同样适用。而到了公元前5世纪,智者学派才将美的概念的外延相对缩小,他们将美的概念界定为“那透过了视、听而予人的东西”;斯多葛学派也将美的概念缩小为“美是那具有合适的比例和诱人的色彩的东西”②,斯多葛学派对美的概念的界定,显然是接受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是“和谐”的理论。除此之外,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对于美的定义还有许多说法,大体都不尽相同。因此可以说,那时的美的概念是十分庞杂的,其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在西方哲学源头,艺术与美的概念是不相关联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概念不存在,相反,那时美与艺术的内涵与现代之意不同,因而同现代美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必然不同。在柏拉图那里,艺术属于第三层世界,它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而现实世界又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因而艺术的目标则是要为现实服务的,即达到理念世界最高的美——“美本身”。柏拉图所说的美,是好、善的同义词,是理念的显现,与现在美的概念并不相同。古希腊时期的其他著名学者,如亚里士多德,在其理论著作中,也没有将艺术与美结合在一起。从此,不难看出,美与艺术的关系理论,在西方哲学源头上是不相关联的。
二 美与艺术:逐步靠近到真正融合
美与艺术的关系,到了古罗马时期开始发生了转变,两者开始相互靠近。而到了十八九世纪,美与艺术在黑格尔理论的推动下,真正融合在一起。
1.艺术与美的逐步靠近
在古罗马时期,人们已开始用美这个概念来评价艺术,这是因为哲学的发展,让古罗马人认识到事物的美与艺术的美不是一回事,持此观点的学者,以神学家普罗提诺为代表。普罗提诺是第一位明确提出美与艺术相关联的哲学家,他认为艺术作品就是一种体现了美的事物,即“艺术是美的占有者”。作为新柏拉图主义者,他所说的美与柏拉图的“美本身”有相似之处。在普罗提诺看来,人们对艺术与美的观照,并不是为了获得感官的愉悦,而是要达到心灵的感悟,即神的境界。普罗提诺“将事物的美与艺术的美分开,认为美的根源并不在美的事物本身,神才是美和艺术的来源”③。他对于艺术与美关系的看法,是建立在他的“流溢说”、“太一”的学说的基础之上的,他强调人应超越于物质的与具体的美的存在,而去领会美的本真,从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从此可以看出,古罗马时期,美的概念已相对于古希腊时期的范围有所缩减,艺术与美的概念开始靠近。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与美的概念又靠近了一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盛行,因而文学艺术也迅速发展,“美”这一概念开始在艺术领域得到了较高的评价。此时,艺术的生产者——画家、雕刻家、建筑家等,他们的地位也提高了。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开始被当作投资方式来对待,一些有钱、有地位的贵族们,开始购买艺术品,并把它当成是一种投资,因此,艺术及艺术家的地位提高之后,艺术逐渐与工匠之列相脱离。
在艺术的划分上,同样可以看到艺术地位的上升。古代人和经院哲学家按照创作是单靠劳心,还是同时需要劳力加以区分,将艺术划分为:自由的艺术、粗俗的艺术,粗俗的艺术也叫做机械艺术。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则分为三种:哲学与学术性的、劳动技术性的以及艺术。此时艺术已有了“美的艺术”的意义,这是一种欣赏的艺术;与此同时,画家、雕刻家也不再被认为是机械艺术的匠人,他们被说成了自由艺术的创作者。
2.艺术与美的真正融合
艺术与美的融合,经历了文艺复兴之后,其关系理论有了重大突破。1750年,美学学科正式建立。与此同时,工艺与科学完全脱离了艺术,艺术在概念上重新加以界定,认为只有美术才能称为真正的艺术。在18世纪,法国的巴多列出了五种美术——绘画、雕刻、音乐、诗歌和舞蹈,并且还加上两种相关的艺术——建筑与雄辩。④巴多的这种划分,在19世纪十分盛行,但19世纪艺术一词的概念更为狭窄,它只将美术包括在内,这种美术又被视觉艺术所独占。此时,德国美学家黑格尔对于艺术与美关系理论的定义,在实际上推动了其发展。
黑格尔认为:“认为艺术美才是真正的美,因此美学研究的范围就是艺术,或叫做‘美的艺术’。”他认为“艺术表现的是普遍需要,是一种理性的需要”⑤。他把艺术的创作当成一种有目的的精神劳动,是为了发现美,并在其中得到自我观照。在黑格尔那里,艺术与美的本质都是理念,他将美与艺术提升到了同等的高度,而两者都是为其本质理念服务的。至此,艺术、美的概念完全融合,美学也就是艺术哲学。
三 艺术与美的再度分离
艺术与美的概念在黑格尔那里真正整合在一起,但是进入20世纪之后,两者的关系又开始发生了变化。进入20世纪之后,文学界与艺术界百家争鸣,各种流派层出不穷,美学与艺术这两门学科,开始构建自己的学科内容,因而美与艺术再度分离。
到了1900年之后,人们开始怀疑透过美去界定艺术是否有效。而到了1950年左右,人们开始一致相信,这种定义是无效的。自此,艺术与美的概念史,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此时,越来越多的理论家认识到,艺术并不是仅仅关系到美,对于其表达的思想性与表现性也是有关系的。塔塔尔凯维奇在其《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中写道:“虽然在理论上,艺术的概念,唯一的标准便是美,但在实际上,关于诸如思想的内涵,表现性、严肃性的程度、道德的正直性、个性以及非商业的目的等等的考虑,也都扮演一部分的角色。”此时,艺术的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只关乎美。人们重新去思考艺术的本质,不再忠诚地认为艺术是美的产物。
可以说,艺术与美关系理论的变迁,并非20世纪一时兴起,它早在19世纪时就已有端倪。如在19世纪,一些“先锋派”艺术家开始发端,他们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家,将艺术常规打破,从而寻求一种新的艺术理念。先锋派所寻求的新的艺术理念,否定了传统艺术标准——美,虽然在19世纪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影响,但其到了20世纪却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并对艺术与美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先锋派艺术以新奇、极端著称,这些特点与传统的美不同,其形式不一定是和谐与美的,其艺术所产生的效果也可能不是美的,但其艺术的地位,却没有因为缺少了美而下降。先锋派艺术家们通过自己大胆的差异、惊人的才华,使先锋派取得了胜利:如早期的波德莱尔、洛特烈阿蒙等人,以及19世纪的印象主义学派、象征主义学派;20世纪的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和表现主义;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都成为20世纪艺术发展的成果。先锋派者不再用美来对艺术进行定义,相反,而是用反叛、新奇、革命性的形式来表现艺术。
先锋派艺术家的创作理论,是艺术与美关系理论发展的一种结果。至此,美与艺术关系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美与艺术的概念开始分离,但并不是说艺术中不再以美为标准,只是艺术的标准不再仅仅把美当作标准,开始变得多元化。
四 总结
纵观艺术与美关系理论的变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其流变的原因是艺术与美争夺地位的结果。艺术与美两者由于其含义、概念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两者不同的关系,这种不同的关系,就是其争夺地位高低的象征。
从学科建立的角度上,艺术的概念要比美的概念产生得早,美学这个学科也在18世纪才得以确立。因而艺术与美的外延和内在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最终得以融合。到了20世纪,美学与艺术迅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艺术的特性并非仅仅是美,对其本质问题,人们开始进行多元的思考。艺术的形式也变得多元化,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理念、形式与表达方面,这导致了艺术与美关系相分离的情况。
注 释
①②④〔波兰〕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构成
要谈古代建筑首先要知其特点,明其关联。具体表现为: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中国传统建筑多以土木结构为主体,侧重于空间的群体组合和序列转换,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意境含蓄,追求和谐统一,尤其强调与大自然的接触,通过门窗和院落,使人的活动始终同自然相联系。空间,在中国古代并不把它简单地当作物质实体之间的空隙,而是给予它以更深刻的精神意义乃至有关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哲理。我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组合形态一般都是由四座单体建筑,以院落为中心,环布四周,构成一个“四合院”。“院”也随之成为建筑群体组织的基本组合单位。一个有规模的建筑群,便是聚集若干“院”组合而成的,因为建筑群的功能差别,故院落组配形制各异。根据虚实结合,通过不同功能分区建筑空间的千变万化,来突破单体建筑标准化的制约并表达其深刻的精神实质。
二、典型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
诚然,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分为宫殿和民居,而宫殿又居于更为重要地位。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就布局可分为前朝和后廷两部分。前朝,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典,召见群臣与外国使节,接受百官的场所,是皇权的标志。所以,这一部分要显示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严和权势。宫殿建筑被这种设计思想所指导,所以古人把设计重点放在这一部分,运用建筑本身的巨大院落空间,创造出了强烈浓厚的威武、严肃的气氛。在此,我们以我国历史上几个时期为例,进一步的说明。
隋唐以来的宫殿,都是仿周礼的手法,将前期分为大朝、日朝、常朝三部分,沿着宫城的中轴线,层层推进为整个宫殿建筑群的中心。
明清阶段,皇宫的紫禁城规模已远远能与汉唐鼎盛时期的巨大宫殿同日而语,明的三大朝已演变为大殿,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同样可以感受到帝王宫殿所特有的那种威严、壮丽的艺术氛围。在这座南北长达九百六十米的宫殿中,从午门到乾清门的前朝三大殿,竟占了长达六百米的范围。同时,为烘托这一,特别设置了由大清门经千步廊、天安门、端门到午门的长达一千三百米的变化丰富的空间序列,这种手法,正是通过古代宫殿建筑特有的艺术效果,使其更加雄伟、壮观。
由于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人们居住的房屋样式和风格也迥然不同。在我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北京明清时期的四合院是我国民居的典型代表。在四合院中,它分为前、后两院,中门位于两院之间。前院是作为门房、客房、客厅,后院非请莫入。规模形式的华美,是全宅醒目之处。座北朝南的房间为正房供家族中长辈居住,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长幼尊卑的观念,东西两侧的配房才是晚辈的居住地及其它用途,座标点成为个体在群体当中最具象的标记。堂的左边为长辈居室,厢房为晚辈居室。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都遵循着“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的原则。如此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使得北京四合院以其强烈的封建宗法制度和空间组成成为我国古代建筑从群体到单体,由造型到色彩,从室内铺设到装饰摆设都被赋予了秩序感,既人们所说的“礼者,天地之序也。”这种强烈的儒家体制思想,既包括了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又构成了封建社会建设等级秩序。而这种蕴涵着社会、伦理、宗教的秩序美,又极大的延伸了建筑美的深度和广度,使建筑更丰富、壮观。在现代主义设计的地方主义风格中,中国元素体现的也是儒家思想,当今社会中不少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设计以体现儒家思想观念为特色,如按照群体的组织关系布局,而非西方的单体的巨大的体量感的建筑。色彩、材料的使用等等。
三、传统建筑对当下建筑发展的启示
我国传统形式的建筑在经过了几千年的文化洗礼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矗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并一直被视为国家、民族形象的象征。笔者认为中国建筑要在传统中创新再创新。首先,文化传统的继承一般采用文化符号来表达,但更高层次的建筑设计除了吸收传统的精神外,还要有创新,有突破。
建筑要随时代前进,只有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我国建筑才能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建筑的要求也必将不断提高,仅仅满足功能需求是不够的,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传统的建筑艺术中有许多优秀的因素是现代建筑中所不具有的,所以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我国的建筑设计师有责任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下去,推动祖国建筑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幼儿;美术活动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园美术教育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幼儿园美术教育是渗透于幼儿生活世界之中的,生活世界是美术教育得以促进幼儿多种品质形成的场所。美术教育的生活化,主要是通过内容的生活化、形式的生活化、材料的生活化等活动策略,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美术手段表现周围的生活世界。
一、让活动内容生活化,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提倡“教育以生活为中心”,也就是说要以儿童的生活开展儿童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充分强调了注重生活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例如,主题活动《好吃的水果》,孩子们第一次买水果觉得很新鲜、有趣。直观的认识和触摸使许多水果的形状、特征、颜色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于是我们设计了活动“果园的舞会”。以孩子前期积累的各种水果的经验为基础,鼓励孩子大胆表现不同的水果,并为它们添上五官及四肢,变化成富有生命力的水果娃娃。生动可爱的形象打动着幼儿的心,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水果的喜爱之情,同时让幼儿尝试用线条的弯曲与倾斜表现人物动态,在表现技能上对幼儿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都存在美。结合主题的实施,我们充分挖掘孩子身边的美,不但引导孩子作为一种知识去了解它,更引导他们富于感情的接受它。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孩子加深体验、扩展经验,从而产生表现的愿望,才会有独特的,发自内心的审美表现。
二、情境过程生活化,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应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以怎样的方式才能让幼儿美术活动中枯燥的操作行为具有情趣性呢?结合幼儿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点,可以尝试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美术表达表现,力求将具有情趣性的情境融合在整个活动中,成为幼儿绘画创作的内驱力。在教学实践中,不仅幼儿的兴趣不知不觉地被激发出来,而且更易于把他们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从而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作。
三、以生活化的活动形式营造幼儿自主表现的氛围
现代审美观念强调艺术创作应表现个人对客观生活的心理体验,对生活的再创造。它非常强调生活经验对于幼儿创作的价值。在我们生活的大社会中到处都存在美,如何让幼儿用美术的方式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并富有个性地创造美呢?
借鉴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观点,我结合主题教育活动,整合利用社区、家长这两块主要资源来实施美术教育,以达到让幼儿富有个性地表现生活的目的。可以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与主题有关的图片、碟片、书籍等资料,也可以请家长带幼儿到社区的一些场所去参观、旅游、游戏等,带幼儿到广阔的社会和大自然中去加深体验、扩展经验。
四、用生活化的表现材料激发幼儿创作表现的途径
陶行知认为,教与学都是为了生活实践的需要,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一面做,一面学,一面教”。在幼儿美术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教学做合一”,就要以“做”为中心,不能只是教师在讲解,幼儿在看,材料及其匮乏,这样不能满足幼儿做的需要,也是不符合“教学做合一”这一教育理论的。
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幼儿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而运用特殊的材料会使幼儿产生更浓烈的创作兴趣。而且,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幼儿美术活动材料生活化将“美术”与“材料生活化”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幼儿玩着学、学着玩,从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掘家长的资源,开展了“亲子创意日”主题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选择生活中各种常见材料制作一件艺术作品参加幼儿园亲子创意展。活动中,家长们积极与孩子一起收集材料,设计制作草图,合作制作等。看着亲子合作制作的作品真让人感动,有的精致,有的粗犷,有的色彩艳丽,有的朴素大方……最难能可贵的是,所有的作品都体现了孩子的特点:天真、浪漫、新奇、大胆、率真。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因此,把活动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显得十分必要。如果我们教师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思想指导下,本着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我们的教育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更高的平台,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01.
[2]孔起英.幼儿园美术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08.
美术设计类专业是当代高校艺术类一级学科范畴下的重点发展分支,也是各综合性院校及美术专业型院校重点学科。有效合理的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方法是该专业学生学习质量有效保障,同时,它也反映有关专业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本文结合该专业在当代我国高等学校教学实际中的常见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希望通过对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方法现状的总结为广大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师提供参考进而更好地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发展美术设计类学科。
关键词:
美术设计;教学方法;发展现状
高校美术设计类专业(以下简称“设计类专业”)是高校美术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设计看做一种通过构想或计划,以及把这种构想或计划通过一定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使其视觉化、形象化的创作过程进行专业学习的分支学科。高校设计类专业的学科设置一方面体现了美术的艺术性,另一方面设计类专业更具有实用性,它的主要功能之一即将抽象的美术表达形式具体化、实用化、功能化,这一特征使得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习到的是一种实用技能。结合上述内容以及当代我国高校设计类学生的实际学习环境,设计类专业的常见教学方法也恰恰迎合了设计类专业的主要特征和功能,经过笔者总结,现将当代高校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常见方法和其主要作用归纳如下:
一、理论教学为基础保障
设计类专业是依托美术学科发展来的分支学科,因此要想实现学习者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就离不开教育者针对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当代我国高校设计类专业在学科课程设置的编排上也反映了这一要求,而设计类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体现在美术理论知识和设计理论知识。设计类专业教师通过对美术基础理论的教学,可以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从更为深刻的角度去用心理解美术,从现实意义上讲,学生学习中外传统美术理论的主要作用在于让学生了解主流文化,对美术这一学科的发展形势有宏观的认识和理性的理解。与美术理论相呼应的则是针对性更强的设计理论知识,相比美术理论知识,设计理论其实更为抽象,特别是教师在对某些设计元素,设计思想进行讲解时,学生并不都完全能心领神会,不过,也正是这些抽象的、形而上的概念、元素才起到的了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的作用,这部分理论知识也更为关注设计中的技巧运用,如何掌握和谐的、能反应美的、立美宜人的设计思路才是学习的重点。综上,设计类专业教师通过理论的教学是设计类学生学习的基础保障。
二、实践性教学为知识巩固
本文引言部分指出,设计类专业在研究事物美的属性同时也更多地体现了美术的实用性,实践性教学的主要意义在于呼吁学生关注设计类专业的艺术实践过程,通过这样的形式进而使学生对设计的意义进行再认识以达到对理论知识所学的巩固。举例来说,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深入,大学授课中实用多媒体设备已不是新鲜事,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向学生演示某一设计作品,条件更为丰富的还可以利用更为生动的实物教具进行授课,例如参观博物馆、具有鲜明特点的建筑、景观等设施。教师实施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使设计的目标作品更为直接的呈现到学生面前,同时,实践性教学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这就真正做到了“艺术理论引导艺术实践,艺术实践丰富艺术理论”。
三、互动教学确保学科活力
设计本身就是极具创作性的一个概念,枯燥乏味的说教并不符合这一学科的特点,因此互动式教学就显示出了其优势。当前,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师主要教学发展的另一方向就是互动性教学。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教师在传授完基本知识后会有针对性的对某一知识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具体的形式包括问答、辩论、讨论等。当代设计类专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一方面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在互动的形式上也越来越多元化,除了上述课堂上可以使用的互动方式以外,很多院校以及专业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一些高校间、省市以及国家级的各种艺术类作品比赛,这些竞赛类活动一方面是对作品的展评,但是从教育学的理论来看,其本质也起到了互动式教学的作用,通过竞赛活动,学生与不同地域的同专业学生进行学术上的切磋,比赛成绩的优劣本身可能使学生得到鼓励,并激发更浓厚的热情,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参赛者与他人的互动交流、比较和学习是也潜移默化地能使自身的创作能力大大提升,而这恰恰呼应了前文所述的“设计的特征”。专业教师鼓励学生参与互动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热情,而互动学习的功能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更佳的同时也保持了美术设计类学科的活力。
四、学科交叉式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设计作为美术的分支学科,必然要依托美术的有关知识作为基础。但是无论是设计还是美术都与哲学、宗教、以及历史文化等诸多概念紧闭相连,教师仅单一的传授设计的相关概念是不现实的,很多设计思想、理论基础、灵感来源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这是所有艺术类学科的共通特征,因此设计类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设计本身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予以考量,一些知识可能与其他学科互补,而一些则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美术设计课程的这一特征,使得教师在关注其与其他学科交叉关系时就要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结合其他学科进行设计创新的能力,目前,高校设计类教师在这一点上十分重视,在教学方法上,一方面有针对性的延伸了其他学科的相关背景知识介绍,另一方面,很多教师自身也不断吸取更多的知识,扩大个人的知识面,以保障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丰富的课题知识环境。交叉学科的相关研究极为锻炼学生的辨别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而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必然从中扩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提升艺术创新能力。
作者:张潇予 单位: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康定斯基[德].论艺术的精神[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摘?要:本文对中职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美术教学更好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中职教育?学前教育?美术理论课
随着学校不断扩招,专业技能课程不断增多,中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也一一显现,其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尤为明显。中职美术教学的发展受到了以往教学的一定制约,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表现为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单一、枯燥,过于重视技能训练,忽略美术理论教学。美术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提高其创新意识。但受以往教学模式的影响,中职美术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
一、中职美术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分析
1.现行教育体制对美术理论课的不重视
受我国教育现状的影响,很多初级中学受客观条件和升学压力的限制,只重视统考课,忽视艺术课教学,致使学生缺失美术教育机会。而初中生中学习成绩较差的普遍进入中职,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导致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基础差、底子薄,美术知识空白,缺少对美术教育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素养,给美术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针对这种现状,国家对学前幼儿教育教师提出了相关要求并出台了相关文件,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了迎合文件内容便将美术教育的重点放在了手工制作和简笔画、素描等容易出效果的课程上,对美术理论知识教育的忽视越发严重。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发,这种理念陈旧的美术教学已不能适应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这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中职学生对美术课也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有的认为美术课是副科,并不会影响升学,学得好与不好并没有关系;有的认为画画要靠天赋,自己将来又不当画家,学不学都无所谓。甚至连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更多的是注重技能技法的学习,觉得理论知识并不重要。
3.教师的教学形式单调
现在学校的美术教育也更多的是注重技巧的训练,很多美术教师缺乏对美术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缺乏对美术教育真诚的投入,导致很多美术教师在上美术理论课时教学、形式单一、照本宣科,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美术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教师讲解时大量使用专业术语。
二、解决中职美术理论课存在问题的对策
1.重视美术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审美能力
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从小培养起来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美育是有限的,教师应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美术欣赏活动,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的发展。
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应加强美术理论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更集中、更典型的美,即艺术的美。应引导学生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感受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加深他们对美的理解,而且开启学生欣赏美的眼睛,拓宽学生的视野,不是局限在单一的空间里。美术理论课程必须通过情感传递的渐进方式进行。美术理论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强迫的,而是通过艺术活动调动人的兴趣,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通过美术理论教育让学生感受美丑,以“善”为美,以“德”为美。
2.了解学生美术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术理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真正认识作品、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与艺术作品直接交流、理解作品信息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从学生常见的、熟悉的画开始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后再选择较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进行教学。
3.把握学科特点,丰富教学形式
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美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审美情绪的体验,所以教师既要学会联系现实生活引发学生的兴趣,又要结合作品所处的社会现状、政治背景等客观因素,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作品所传递的信息,让学生享受美的愿望得到满足。
三、小结
当前,中职学前美术教育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使艺术教育的发展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应加强美术理论知识教育,才能让学生理解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其身心各方面和谐全面发展,从而使美育不停留在口号上。美术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率,创新求变,美术教学才能真正走出窘境。
参考文献:
[1]耿洪彦.论美术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