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课程的内容

体育课程的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课程的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课程的内容

体育课程的内容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也越加细致,就体育教育人才而言,素质教育的体育课程内容改革对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以体育课程内容改革对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容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体育课程内容改革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影响

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提出了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并构建相关的人才模式体系,以适应体育课程改革后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一、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现存的问题

体育课程的多元化目标对今后体育教师提出了更为具体性的要求,假如不具备接受、消化、理解当前基础教育的多元目标能力,该类教师就会被体育教学拒之门外。因此,需要将体育教育人才的输出进行关卡的把握,将人才的培养进行进一步的内容提升[1]。

与国外的该项内容比较,我国体育教育课程的设置重视学术轻视学科,课程设置存在学科与学术知识比例不合理的情况,学生在体育院校的学习阶段,大部分的时间都安排在了专项训练上。

除了以上的问题以外,实习教育是学生检验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内容,学生可以在实习阶段,将不同的体育游戏展现在不同学生的教育内容中,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体会到体育的实际运用。但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师培养阶段,很多实习学生在经过实习之后再进行体育游戏课程的实践,其游戏内容就会出现不可规避的约束现象。并且,现阶段的课程结业都放在实习期期间,学生为了保证毕业的论文能够有质量的完成,很多学生也会放弃进行实习的机会,为了修够学校的学分整天在学校里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2]。

二、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

(一)体育课程内容改革后人才培养的对策

体育课程的内容改革给我国体育学校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这种内容性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3]。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该将运动技能的学习分成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态度与观念三部分,这三部分应该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进一步的落实,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这种统一就是为了充分展现课程改革的教育功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精华部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

体育课程改革之后的内容只是将学习目标、内容框架以及教学建议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划,对于教学内容并没有明确的意见,这种教学模式方便体育教师的潜力开发,充分展现体育教师的智慧,并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体育教学活动。这种全新的要求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进行了全面的方向引导,需要在培养过程中加大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能力的多元化能力培养,以方便适应今后的人才需求。

除了以上的内容之外,课程改革的出现就是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提出了全新要求的内容落实,加快教学的改革内容,努力服务于基础教育。合理的安排理论客户才能与实践课程的比例状况,将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学时比例进行进一步的划就是现阶段改革的一项必备内容。想要将该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可以在学生实习期间进行教案的撰写比赛、学科的教学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找到自身与他人的优点与缺点,方便学生在实习期间有个良好的铺垫,让学生能够在实习阶段更好的锻炼自己[5]。

最后,还应该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安排,并对课程进行有效的加工、整理、整合,假如把体育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规划,这样既可以整合课程的知识内容,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这些课程的熟悉程度。必修课程书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以及基础技能的根本保证,但随着学校对于选修课程的程度不断加强,必修课程的课程数量出现了很大程度的挤压。所以,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可以将相近的课程进行统一性的课程处理,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仅可以服从课程的整体结构,还能够保留必要的基础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积累。

(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我国的体育院校缺乏系统有效的训练培养,这种内容的缺乏与学校的场地与师资力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学生喜欢就业面比较宽的网球,但由于学校的场地不允许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导致学生不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开展。或者学生只是有单一的专业知识,这种单一知识的构建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趋势,所以,在具有强大实力的主项基础上,学生还应该有副项基础作为支撑,增加学生的这种多元化学习能力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体育学习知识,还能够满足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结语

面对新课程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体育教学应该适应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改进将是体育教育专业必须面对的一项内容。在对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中,其相关问题应该从实践的角度入手,在教学中进行内容的改进,以方便这种内容能够适应现阶段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今后的体育人才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性保证。

参考文献:

[1]付丹.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的人文价值及其实现途径探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2]贺慧.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发展与变化的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4.

[3]杨雪.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内容优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体育课程的内容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ollege is to enrich the content, and provide a rich field of choices for the student. The value and effect of line-dance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curriculum reform,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the life-sports awareness of students, improve the sports athletic ability, 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关键词: 健身排舞;高校;体育课程

Key words: line-danc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260-01

0引言

高校体育课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健身排舞以其所特有的动作元素的多元性、舞步与音乐的高度结合性、形式的少局限性,广适应性等特征,将其引入高校,可以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培养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1健身排舞的起源和发展

排舞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西部乡村舞曲,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一种排成一排排跳的舞蹈。最先是借用吉他和拍手的方式起舞。随着时代的发展,排舞融入了国际上的多种流行元素,如牛仔、恰恰、伦巴、爵士、街舞和摇滚等舞步,在多重的舞蹈元素组合与变化之下,排舞有简单的,也有复杂高难度的,让舞者能跳出自己的个人风格,完全属于自己的诠释,这更增添了排舞的魅力,使其成为一种新的时尚。2008年排舞作为休闲健身运动项目引入我国,很快在一些大中城市开展起来,两年多以来已有300多万人参加排舞健身活动。但排舞运动还不够普及,特别是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人们对健身排舞这项新兴休闲运动还缺乏了解。

2健身排舞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2.1 健身性健身排舞属于耐力性有氧运动,通过练习可以使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得到良好的锻炼,改善心肺功能,消除大脑疲劳和精神紧张,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延缓衰退,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功效。同时健身排舞还能有效地提高人体肌肉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以及动作的节奏感。此外,排舞不仅能舒缓情绪、缓解压力、娱乐身心,而且在培养自信心,改善人际关系、扩大社交范围、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方面都具积极的作用。因此,将健身排舞引入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不但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2 大众性健身排舞的特点是舞步多元,风格创新,简单易学,健身排舞运动适合各个年龄层次,是一种既可个人独享,又可与团体共乐的舞蹈,参与形式非常灵活。同时,健身排舞对场地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有一块空地即可,即使没有音乐,还可以用拍手或吉它伴奏的形式进行练习,便于普及和推广。在高校开展健身排舞,能培养坚实、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它得以更好、更快地发展,从而为实现终身体育教育和全民健身服务。

2.3 娱乐性健身排舞洋溢的热情,风格各异的音乐,看似随意却又充满活力的动作,使人们在排舞活动中可以直接得到愉悦的情感抒发和宣泄,具有一定的自娱自乐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被这种愉快的气氛所影响,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使其心理得到调整和释放。

3健身排舞引入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积极作用

3.1 完善和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传统体育教学的内容单一,教学手段和方法缺乏新意,教学使得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没有新鲜感,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目前,学生的需要具有新时代、新内容、新气息的体育活动形式。健身排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的实践内容,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3.2 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养成终身锻炼习惯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坚持终身体育锻炼,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学生坚持锻炼的动力则来源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健身排舞所具有的多种舞蹈元素,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参与行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保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参与,它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条件的限制,给学生较大的选择余地,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锻炼空间。这不仅要满足了学生实现锻炼身体等方面的需要,还要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事健身活动的长期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和舞蹈素养,提升学生的外在气质,使其终身受益。

3.3 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和能力提高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传授者,是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者,其水平、责任心和积极性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健身排舞是融合多种元素的运动项目,体育教师不仅要深刻理解排舞运动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应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较高的艺术鉴赏力。对健身排舞课程的开发,要求体育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因此就需要引进专业教师和对原有教师进行培训。体育教师通过学习相应的课程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及参与课程实践活动,提升了教育理念,促进了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也增强了研究的意识和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并完成了自身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更新,有利于自身专业水平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4结论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体育运动能力、个性心理的发展。健身排舞本身所具有的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趣味性和群众性等价值,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求,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将健身排舞引如高校对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促进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焦敬伟,郑丹蘅.对新兴休闲运动“排舞”及其推广价值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4):7-10.

体育课程的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课程 内容设置 价值取向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烈呼唤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呼唤身心健康的人才资源。为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开始从体育教学改革的狭窄圈子走向整体的体育课程改革。然而,面对体育课程教学时数的大幅度削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定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与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仍存有争议。因此,以什么尺度或价值取向来选择和设置体育课程内容,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研究的热点。我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方法,结合国外相关课程研究成果,提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价值取向,以期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性质与目标定位

2002年9月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明确规定:“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尽管《纲要》没有针对高职院校的具体特点对体育课题的性质进行专门的规定,但这些年来,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把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来对待。

我国的高职院校以职业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实用、实干型的人才为已任,因此,更注重学生毕业时的职业岗位能力,教育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技术性、实用性、应用性等综合职业能力特征,使它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基础性学科教育。但多年来,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目标并没有同其人才培养特点相结合,只是机械地套用《纲要》中提出的主要适用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即泛泛地强调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没有围绕学生的职业特征进行目标定位。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现实困难

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之所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除了体育课程目标没有反映出人才的培养特点外,还存在着以下一些现实的困难:

1.体育教育思想落后。由于受传统体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任务,片面强调以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课堂教学为中心。这种思想和观念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适应了时代需求,但造成人才培养的片面性。其后果是只注重近期效益,忽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科学健身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指导,不利于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的培养。这种思想的存在,阻碍着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创新。

2.体育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由于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和发展特点的制约,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条件相对较差,体育场地、器材、师资等教学资源相对缺乏,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在教学硬件、软件上受到严重的束缚。

3.体育教学时间分散多变。高职院校一般学制为三年,按照体育课程标准的规定,体育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为三个学期,但更多的院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安排了两个学期的体育教学课。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灵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办学模式多,实习、设计、实训次数多,占用教学时间长,体育教学在一个学期内常被分割成不规则的2―3个时段。再加上高职示范性建设专业更加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致使专业知识学习和实习实训课时进一步延长,体育课时愈来愈少。

4.用人单位的需求误导。目前,用人企业的功利性较强,部分用人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一般只注重学生的业务能力,几乎忽略学生的体育能力。在这种需求导向的扭曲下,学校对学生的体育评价被视为可有可无,学生学习体育的态度和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与中学相比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体育教育在高职院校中愈来愈边缘化。

三、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价值取向

课程内容设置是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是课程价值观和目标的具体反映和体现。从理论上讲,课程目标越是能揭示学科知识、反映社会发展与学生的需要,就越能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基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性质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我认为,高职院校在设置体育课程内容时应把学科知识、社会发展、专业特点与学生需要作为基本价值取向。

1.精选学科知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结构主义课程论者主张“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并强调选择课程内容时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体系,认为学科知识这一价值取向的基本使命是传递文化。体育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近些年来,随着“终身体育”教育的兴起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确立,众多的高职院校进行了体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方面,逐步形成了以运动项目为依托的教学内容体系。按照现行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计划,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如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游泳等,学生真正用于学习每个体育项目的时间非常有限,很难系统地学习和掌握1―2项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更体现不出高职体育课程应有的特点和作用。因此,怎样从大量的体育课程内容中精选出适宜的教学内容,将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具体落脚点。

2.适应社会发展。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需求不仅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的具体内容,而且成为课程选择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必然要伴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与完善。从目前的情况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滞后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战略的实施、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大众体育文化传播的繁荣为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重视当代社会生活对课程内容设置的影响,紧密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必须考虑的问题。

3.考虑专业特点。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实用人才,所开设的专业具有很强的职业性特征。因此,高职院校在设置体育课程内容时,应把体育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未来不同职业的发展方向,教会学生掌握各种职业实用性的身体训练方法。这就需要各高职院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设计多类体育课。如,根据不同职业的身体活动特征(伏案型、站立型、综合型),以及学生毕业后的走向,设置发展职业体能和预防职业病的体育项目(发展职业体能内容主要包括发展与职业劳动相关的体能、职业病的预防与体育保健康复方法等内容),采用“两至三项主项带其他副项”的课程设置模式,即在某一类型的专业中,主要学习两至三个有显著作用的项目,提高该类型专业学生的职业体能和身体素质。同时为了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选几个相关项目进行训练。这样既可符合职业发展的需要,又可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4.尊重学生需要。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要是全面的、有层次的和具体的。全面的需要,即学生的个体发展对课程内容产生的全面需要。例如掌握动作技能需要、审美需要、表现自我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升学与就业需要等。有层次的需要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具体的需要则突出表现在对课程内容的排列既要有助于学生对技术技能的掌握,又要使学生对所学的课程内容感到能接受。但实际上,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往往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忽视了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和体育经验等,致使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实际需要难以得到满足。在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呼唤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趋势下,尊重学生的体育需要体现了时代精神,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

四、结论与建议

体育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体育教育思想落后、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体育教学时间分散多变、用人单位的需求误导等原因,体育课程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重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势在必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须以精选学科知识、适应社会发展、考虑专业特点与尊重学生需要为基本价值取向。建议高职院校在改革体育课程时,围绕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职业技能特点、职业特征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开发,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强调知识教育、技能掌握、能力增强、体能提高和习惯培养,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华.论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外国教育资料[J].1999.5.

[2]胡茵.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4.

[3]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N],2002.8.6.

体育课程的内容范文第4篇

1体育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关系探讨

从目前课程论与教学论的相关研究来看,学术界普遍认为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有着密切关系,但二者属于同一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方向,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不能相互替代使用。本文对于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关系已经充分的进行了论述。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正确理解和处理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关系。教材是有别于教学内容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是教材的上位概念。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教师要有所选择的运用,作为教师有权利也有义务进行安排,把教学内容由过去的死性变活性,进行合理科学的选择,把握好继承与发扬、创新与升华的关系。发扬是建立在继承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升华是在原有创新内容基础上进行提高,这样建立起来的教学内容体系就比较牢固。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经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只是规定了学习内容选取的原则和范围,而且对于这个范围的开放程度和动态效果、发展的,还只是单一的围绕着某一特定的标准、水平或是教材来刻板的进行教学。这就意味着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校、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教材只是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的一个要素,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选择的教学内容应是基础的、必需的、恰当的,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学生既感兴趣而又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的教学内容,考虑对学生共性的心理特征和学生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进退自由,各得其所。

2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与选择

1体育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相关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启发性、开放性等特点。新课程标准水平不仅注重培养运动技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程序上把运动参与和社会适应也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使之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相辅相成,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使学生能自主学习运动,又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同时又满足了他们渴求自我学习和追求成就感的心理。新课标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关于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目标,2001年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教学内容难、繁、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对明确要求制定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等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服务于学习领域目标

(1)依据学生差异进行技能教学。体育课程坚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在肯定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共同规律的同时,也承认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与他人的学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差异,同时每个学生又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等方面各不相同,也就造成在技能学习过程中会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同一个运动技能的情况。因此,既要重视运动技能在相应的水平阶段学到什么程度,又要关注同一水平阶段,甚至同一班级学生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运动技能学习内容,有选择地进行运动技能教学。

(2)要关注学生生活实际和经验。新课程所倡导的运动技能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让学生尝试了合作交流,技能的归纳总结,并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而这些都是围绕技能展开的,也是通过技能传授最终达到全面发展身心的目的。

(3)实施民主化课程教学。由于体育课程教学具有独特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提高运动技能学习的效果,让所有学生达到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就要努力实现课堂民主化。

(4)实施民主化教学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并重视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民主。新课程体育课程民主化教学期待的过程是学生“既练了,也会练了”,期待的结果是学生“课上练,课后也练”。其次,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给学生学习提供一定的自由,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新课程充分强调知识技能的构建过程,在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应让学生能自主体验运动技能,合作、交流学习运动技能。最后,注重学法指导,正确评价每个学生。要让

学生始终主动参与学习,掌握运用运动技能并获得一定的成功感,必须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努力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根据新课程标准应以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更合理。

(5)有效开发利用体育运动技能资源。在体育新课程中的运动技能资源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学校现有的体育新课程教材内容,根据学校的体育设施设备情况、学校体育传统、教师的情况、学生情况等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二是对现代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应根据教材的要求加以选择和改造;三是对于地方、民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体育游戏、体育活动项目,进行加工和处理,增强其运动技能学习;四是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情况、校园情况和周边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开发利用,可以进行教材整合,成为培养学生生活技能的主要手段。

(6)技能学习评价要突出发展性的主要手段。体育新课程提出“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通过技能学习的过程对学生的发展作用,不再只评价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加关注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的掌握运动技能的方法,以及这个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情况。

体育课程的内容范文第5篇

一、武术类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

武术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近五十年来其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基本动作、五步拳、少年拳、简化24式太极拳为主,从而形成了“基本功—规范化套路”的武术教学模式。为了改革学校武术教学滞后的现状,2005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成了关于武术改革和发展的课题组,并借鉴国外教育改革成功的经验,拟订了新的《新课程方案》和《新指导纲要》,其最突出的变革及创新点在于增大了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拓展了课程的形式和内容。在教学内容上,对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框架进行了适度的拓展与延伸,提高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自主性;在教学目标上突出学生武术能力培养,注重武术文化的传承;在课程评价方式上,不再以学生成绩考核为目的,而是更强调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这一显著变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思想,赋予了教师、学生更大的自,对于各地各级学校根据自身的地域优势,展示不同风格、特点的武术内容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使学校武术在内容与形式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截至目前,同其他项目课程相比,武术在体育课程体系中仍明显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内容主要存在内容多且形式单一;重套路,轻散打等实用技术;注重套路形式演练,忽视学生自学自练与教学能力的提高等综合问题,学生在武术知识、技术与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水平并未完全达到《指导纲要》要求的课程目标。

二、优化武术课程教学内容的设想

武术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体育项目,具有特有的本质属性以及运动形式和教学训练体系,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武术的特质,把学校教育改革和社会时代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确立学校武术的发展方向,这些原则在应用上应是彼此独立,且相互联系共同发挥作用的。

1.武术教学内容设置优化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育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武术讲究“形神兼备,内外兼修”,其中“内”指品性的修炼,“外”指技艺的修炼。中国传统武术历经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教育系统,从现代教育的理念看,武术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长期的、贯穿人的终身的知行教育,其教育观、健康观、道德观、生态观等,对中国社会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2)科学性原则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原则就是指所选的教学内容,在难易程度、教材比重和定性定量要求上应符合武术课程自身的特点及学生身心特点,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学校自身的现实条件,从而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制定可以实施的教学计划。武术运动内容丰富,分类方式繁多,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武术教学内容时依据学生、社会和体育学科内在的性质和逻辑结构,尽可能地对那些能够代表各类武术运动形式的内容进行优选组合,防止教学内容过于繁杂造成学生压力大且学时紧张的不利局面,这样可以以点带面,满足学生对中华武术的求知欲,也可以提高武术教学的效果。

(3)健身性原则

当前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呈与“全民建设计划”和“终身体育”接轨的趋势,提倡尚武崇德、修身养性,依然是学校武术改革的主要方向。武术讲究动作形体规范,又讲求精、气、神传意,中国人民千百年的习武实践和近年进行的科学研究都说明武术注重内外兼修,习练武术对外可以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具有强身健体、养生怡情的功效。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构建,应符合时代的要求及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选择以强身健体而不伤身,适合发展学生身体健康和增强学生体质的技术内容为主。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武术具有丰富的文化特色、人文特色和民族特色。在学校武术教学中实施传统武术文化教育,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如果学校武术教学过程仅局限在武术技术和意识的教育上,从习练拳脚、健身防身的小武术观来从事武术教学,势必导致武术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校武术唯有建立“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格局,才能有利于厚重教学内涵,增进学练乐趣,同时对传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5)实效性原则

“武术”中的“武”就是格斗的意思,而“术”就是格斗方法。攻防应用是武术的本质,也是武术的生命力所在。由最早的狩猎、军事演变到现在的健身、艺术化,武术技击属性的表现形式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前的时代需要的是和谐、是健康、是文化,所以武术表现形式的重点发展方向应该是和谐的观念、健身的方法及文化的研究。对于学校来说,武术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可以通过武术来培育学生健康的身体、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言行。学校武术的教学内容也必须符合这一目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内容一体化的框架里,删减一些结构单一、过于老式的套路,增加攻防格斗和健身方面的内容以构建新的技术课内容。

2.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优化的设想

(1)教学内容应注重和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从阶段学习向终身体育发展

能力是构成素质的重要方面。一直以来,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教学必须改进与完善现行教材中对学生“终身体育”有益的教学内容,并发展、创新、引进新的教材,这样才能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武术纲要》已经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纳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并对具体内容做了详细的要求,主要包括:学生解析攻防含义和准确完成动作示范的能力;学生观察分析动作与纠正错误的能力;学生识图自学与自身习练武术的能力;学生对武术比赛的欣赏能力及具备武术表演的能力;学生组织教学及自我创编武术动作组合的能力。教师在武术教学内容中,应加强武术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加强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优势项目并养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和习惯。此外,在武术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武术的技术形态知识,还要从更深层次上认知和体验武术的传统特色及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武术精神,凸显武术教育对于培养21世纪人才的多功能价值与作用,从而顺应从阶段学习向终身学习过渡的教育模式。

(2)教学内容应从武术多元化价值功能来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

武术运动具有健身、教育、娱乐、技击、竞技、养生等多重功能,确立武术运动“多元一体”的价值观有利于将武术教学内容提高到养生文化和“技击”功能的高度进行教学。学校武术教学内容应合理调整原有武术术科教学内容结构,突出武术学科的本质特征,充分体现武术运动本身具有的多方面的价值与功能。选编教学内容要重视武术文化的教育性和健身性,充分体现武术运动的攻防技击性特点,既要与武术的发展相适应,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既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地方教学内容的优势和特色,又要吸收融合世界其他技击类内容,既要加强知识与技术的传授,又要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来突出学生自学自练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校武术正确、快速地发展。武术按照价值功能的主导因素,可分为三大发展方向:①攻防技击武术。主要内容是原传统武术的主体、长兵、短兵、军警武术、竞技散打,侧重于拳打、脚踢、摔打、擒拿等格斗技击方法,其主要价值功能是防身抗暴、制止侵害、攻防技能的竞技比赛。②健身养生武术。主要内容是太极拳、木兰拳、态能拳等,侧重于通过动静结合、内外结合、炼养结合、形神结合的方法来调通经络、流畅气血,从而达到提高机体健康水平的功效。其主要价值功能是健身强体、延年益寿。③艺术展现武术。主要内容是各拳种的现代竞技套路及传统武术中艺术演练性的套路及其他,侧重于动作的规格化、套路演练的难、美、新及艺术性再创造。其主要价值功能是展现具有攻防含义的动作、刚健有力的艺术美和惊险动人的难度美、演练技能的竞技,而非技击。学生应该在主攻一个方向的前提下至少通晓其他两方面的有代表性的内容,使学生对武术乃至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形成有一定了解,从较为完整的整体概念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教学内容,努力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通才”。

(3)教学内容应在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化、结构化、实效化

目前,忽视拳种、偏视套路、轻视文化、弱视应用,是学校武术教学内容和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武术工作者重新对武术套路进行优化整合,把没有功效、脱离武术本体的劣质套路予以抛弃,将科学合理的内容纳入武术课程。新的武术课程内容体系的设想,最大特点是淡化武术套路,突出武术锻炼方法,强调武术实际应用的特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武术素养,以适应培养目标及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招法套路招法”的武术教学模式,适当简化“枯燥、繁杂、难学、没用”的套路,创建出动作简单、短小精悍、易于记忆、打练结合、适用性强的动作组合和套路,向“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等方向进行相应的改革。其次,传统武术中有许多擒拿手法、太极推手、八极拳的对接等招法内容,教师可以从中汲取、挖掘出宝贵的资源,挑选精练出一些实用性攻防技术动作来充实教学内容。在课后的放松整理部分还可以采用一些桩功、八段锦、各种导引术等动作简单、易学易练的内容作为放松心情、调节情绪之用,这样既可以在无形中加深学生对武术运动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使教学内容进一步科学化、结构化、实效化。

(4)教学内容应加强武术文化教学的比重,突出武术的教育功能

中华武术作为一个整体意义上的文化形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蕴涵中国传统哲理之奥妙,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融传统医学之理,显武术运动之美,由此形成内涵广博、层次纷杂的理论知识结构。如果仅仅把武术当作一项体育项目来认识,那必将使对武术片面的理解最终走向误区,而应当把对武术的认识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来充分揭示它所具有的文化魅力和文化价值。武术文化具体包括武术行为的哲学意识、行为美感、意念体系、服饰器械、武艺门派等内容,武术运动本身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体用兼备的运动特色,是其他体育项目所不可替代的。武术的教育功能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是身体教育和文化教育的有机统一。武术在技术传授的过程中,强调道德修养、讲究整体合一,习练者在学习武术技术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性等特点,更可以起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武术教学中,“重技术、轻理论”导致了学生认知上的偏差,以及对武术存在的形态和作用认识的狭义化。介于中国武术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深度和广度,教师在武术教学中应适当增加武术文化教学内容的比重,如习武要求讲礼守信、尊师重道、勇敢仗义、坚韧笃实,这些传统美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和文化品味,还能强化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其次,传统武术文化的教学训练过程,是学生形成思想道德作风、处世哲学的过程,更是学生改造人生观、道德观的过程。这种技道双修、以修心为先导的思想观念对学生具有重要的人生指导价值,在学生中重视加强武术文化教育,大力弘扬武术文化内在的价值和功能,将有助于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武术是民族体育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体现,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深刻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健身功效、鲜明的民族精神奠定了武术课程在学校体育乃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尽管武术教育课程改革总是随着一定社会发展而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但学校应培养什么样的武术人才、用什么内容培养、怎样培养以及建立什么样的武术教育理念,仍是需要我们针对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焦点,我们必须以现代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为指导,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武术教学的特点、规律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武术教学内容优化上进行理论研究,合理科学地设置教学内容,为最大限度培养出高质量体育人才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强,潘晓波.对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剖析.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8).

[2] 朱性民,夏晾华.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初探.中国西部科技,2007(12).

[3] 蔡仲林,翟少红.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现状对策研究.武术科学,2004(10).

[4] 刘静.上海体育学院武术专项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