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实验室建设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0- 0096- 02
1 大学生社会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互动关系
实践利于大学生对于个人及其所选的职业的认知。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平均为2.3个雇主工作过,可见学生跳槽较为频繁,职业定位不准,没有形成自己的职业锚。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47%。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大学生的工作经验,从而帮助的大学生对于工作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有更好的个人的定位。由此不难看出,实践利于反馈信息,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
职业生涯规划同样也离不开实践,光有规划但不去实践、反馈、修正,那是纸上谈兵。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制定恰当的人生目标。有了目标之后从事完善个人规划的实践活动就有了方向,是有根之木,有缘之水。有了稳定的志向和方向,接下来的实践活动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科学的、可行的结果。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正是这样互相促进的关系,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是盲目的,而没有实践的职业生涯规划又是空洞的。大学生在制定个人规划时,即需要通过实践来确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完善和检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也需要用规划去指导个人的实践活动。
2 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因素分析
2.1 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
关于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都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但是在实践之初,只有少部分的同学准备个人规划,这说明绝大部分同学还没有将实践与生涯规划联系起来。正是因为学生们在开展实践前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更谈不上开展具体的规划行动,所以,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带有很强的盲目性,只是为了“实践”而实践,即使外部环境具有良好的支持性,学生的实践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2 高校方面的原因
高校对于实践活动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学校只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认为实践教学是教学计划外的,是从属性的、不重要的。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实践教学不仅是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方式,而且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利于在实践中逐步明晰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另外,多数高校在开展实践活动时没有规范的、系统的整体规划和指导,再加上很少有教师愿意承担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导致很多社会实践活动只能停留在口头上,无法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从经费支持和实践场地的提供上看,很多高校的职能都是缺失的。
2.3 政府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政府在相关政策支持上力度不够,如通过贴补去鼓励企业提供岗位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等;另一方面是缺乏制度法规保障,大多数的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时得不到任何的保障,如工资过低,压榨学生等问题不断出现。
2.4 企业方面的原因
很多企业对基层工作岗位要求 1 到 2 年的相关工作经验,但这些企业却不给大学生提供获取相关经验的兼职或实习的机会。大学生经常从事的兼职有家教、服务生、短期促销员,而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岗位极少。虽然这些岗位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深入了解社会的机会,但岗位单一; 部分实习单位不给大学生提供专业培训,大学生在公司实习基本是“打杂”,实践效果较差。
3 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
3.1 提高认识,落实行动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通过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二者的结合,学生要尽早提出适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要在实践前认真思考这次实践的具体内容,和自己的规划有什么相关性,通过实践活动想要学习到什么等问题,这样才能够有目的和计划的去参加实践活动,实践效果才会好。
3.2 合理规划,规范指导
需要高校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根据学生职业目标和规划,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在政策层面、资金层面、管理层面支持和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高校要将实践活动纳人学校的培养计划和教学任务中去,通过统一的管理、组织、安排,真正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搭建起一个良好而有效的实践平台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同时,还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指导教师队伍,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思想素质好的老师去承担指导任务,引导学生更好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3.3 制定政策,加强监督
政府要建立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协调机构,主要任务就是制定相关政策,协调各方关系,推动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制定相关的保障政策,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提供场地,培养人才
企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要能够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在寻找员工的过程中要刨除某些观念,以便更好的接受和帮助大学生完成实践活动,同时企业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这不仅对于大学生有更多的帮助,同时对于企业而言也是在培养更多的人才。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项工作并不孤立进行的,它依赖于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参与、协调合作。四者有效结合,才能确保大学生实践健康、稳定、深入、持久、有效地创新发展下去。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维斌,李钰. 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社会实践的结合[J]. 就业调研,2008(13).
[2] 米衣军,李琳琳. 引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理论指导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 职教论坛,2011(8).
1.1传播理论研究
主要包括传播学基础理论、传播思想、传播体制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危机传播管理研究等领域。
1.2新媒体研究
主要包括新媒体研究,以“全媒体、大传播”理念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使学科建设不断适应传播形态的变化和媒介技术的发展。
1.3视觉传播研究
主要包括电视传播和摄影传播。
1.4策略传播研究
策略传播主要是传播学科的国际前沿地带,也是西方应用传播近年兴起的重要分支,研究方向包括了广告、公关、营销传播、品牌构建等多个具体学科领域。传播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厚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公共关系、广告、新闻宣传、传媒管理、教学研究等多方面的工作。
2传播学实验室体系的建设
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更好地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验室体系建设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2.1实验室建设规划的理念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办学规律,迎接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及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对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带来的新挑战,把握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发展动向,紧紧围绕教学中心任务,加快实验室改革和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和创新能力,适应专业结构和学生知识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强创新型、设计型、综合型、探索型实验,在不断改善现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创新实验室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形成规范、创建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3]。
2.2根据专业课程开设的要求
要结合专业课程的要求开设传播学、新闻采访、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节目主持、播音基础与播音创作、新闻摄影摄像、节目编辑制作、电视艺术、网络新闻、音响基础、节目策划与编导,以及广告等实验课程的开设于建设,专供学生实验实习,培养学生文字基本功及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这也是当代新闻工作者所必需的素养[4]。
2.3根据学生实践的需要
根据学生实践的需要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室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是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符合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管理科学、体制规范、手段先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基地。根据专业开设情况,建设用于学生专业实习实践的播音室、平面媒体编辑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语音训练室、声音合成实验室、网络新闻编辑实验室、摄影棚等,以满足课程教学实验的需要。
2.4硬件设施的扩充和更新
传播学实验室需要为实验实训所用,电脑、打印机等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基础设备,方便教师及学生的创意采图,电脑作业,新闻/广告等影视学习,相关硬件设备的好坏既体现了现代实验室建设的功能性、先进性和完备性,又体现高科技化、便捷化和人性化等特性,硬件对于信息的流畅及索求更是非常重要。
3结束语
关键词:核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3.03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3-0119-03
高校实验室作为高校实验教学、学科建设及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基地,有着课堂教学不可代替的作用。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是高校基本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更好地建设高校新办专业实验室,提升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西南科技大学新建的核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例,结合中心的建设与实践,以期为同类院校实验中心的建设提供交流和借鉴参考。
西南科技大学是国家国防科工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并组建国防科技学院。目前学院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和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3个本科核类专业,其中“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是国防重点特色紧缺专业,“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是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核科学与技术”是学校“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为了更好地培养核类专门人才,学院于2006年建设规划核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同时得到上级部门和领导对中心建设与发展的高度重视,在政策与经费方面得到了大力扶持。
中心先后使用2007年的省部共建、2009年灾后重建和2010年国防紧缺专业等建设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服务学校涉核专业,有力地保障了新办专业实验教学条件建设。中心紧扣建设规划,集中有限财力,重点投入,同时在建设中注重与学校核废物和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相结合,减少重复建设,在优先强化本科教学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扩展建设层次及内容,注重与研究生教学科研的衔接,以学校核废物与环境安全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的建设为契机,推动加快中心的建设与发展,重点突出核废物处理与处置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一、坚持规划先行。凸显核废特色
作为新办核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面临我国加速发展核事业的战略发展机遇,同时也遇到新建实验室的诸多困难,中心只有在规划建设上打破常规,超常发展,实现跨越,才能紧跟国内外核类专业教育的发展新形势。在新专业实验室建设经费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要保证建设质量,应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充分调研,做好前期论证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硬件资源水平,并发挥地缘优势,创办特色实验教学项目。
中心建设发展初期在充分走访调研清华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核八二一厂等单位后,围绕西南科技大学重点学科发展战略,面向国防战略需求,瞄准学科前沿,充分利用好学校地处国家西部,周边众多国家核工业、核研究单位的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独特区域优势。根据中心的建设方向、内容、目标,邀请校内外专家共同制定中心在核类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等方面的建设发展规划,在新专业实验室建设经费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中心建设按照总体发展规划,主要为核类专业开设原理性、基础性和应用型的实验,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结合学校多年来在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方面取得成绩,以突显中心在核废领域特色与优势分别建设公共基础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方向实验室、专业特色实验室以及放射源贮存库等共同组成,如图1。
针对中心建设的特点和客观实际,根据核类专业的特殊性和西南科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中心以“中心服务教学、教学指导建设”为指导思想,以“核废”为特色,以核专业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目标,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利用新建的核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平台为本科教学一线和实践教学服务,同时注重与课程体系相适应,优先建设专业基础实验室、公共基础实验平台两个覆盖面大的实验室,在夯实专业基础之上逐步完善专业方向实验室建设,在专业特色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主要是以核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室建设为突破口,基本涵盖高中低放射性水平废物,打造以固液气“核废物”处理与处置为链条的实验室特色发展之路,逐步提升专业特色实验室的水平与能力。目前实验中心开设的所有实验课都有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题目占总实验题目的比例大于70%,其中课程“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中心重视规划发展的前瞻性,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核类专业间的交叉性、延伸性和可持续全面发展,以发展促进发展,学校新增的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本科专业获得批准开办,于2011年开始招生,并成功申报四川省“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核工程与机电技术方向)”自考点,于2011年春季招生。此外还为学院新设的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核废物与环境安全2个硕士点提供技术支撑。
二、创新建设发展。健全培养体系
中心建设和发展始终将人才的成长与培养贯穿到每一个环节。中心建设之初,不仅针对学生培养大力优化建设力度,而且还根据新人职青年教师的特点,通过探索教师知识更新的途径和方法,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加强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抓好教学工作的育人功能,做到教学相长,使中心建设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结合中心建设的任务,为了加快学院青年教师成长,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及培养,中心硬性规定新进青年教师必须积极参加到实验室建设、管理和教学工作中来,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研究的发展需求,将实验室建设目标以若干子项目的形式划分,分解分配到人,确保每一位青年教师全程负责与其专业发展相关某一项或多项设备的招标、采购、验收和管理等工作,同时以中心建设为契机,出台政策鼓励青年教师申报各级各类与实验室建设相关的教学科研项目。目前部分青年教师已成长为中心实验室建设关键岗位的骨干教师,每位教师均安排一门相关的实验课程,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中心成功实践了以教学科研骨干担当中心实验室资源建设关键岗位、以实验课程群为单位整合优化课程资源、以集成综合为理念建设实验平台的资源建设思路,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
西南科技大学在建设核新办专业过程中,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针对建设时间短,建设任务重、涉及设备种类多等特点,中心结合核类专业学生特点,在学生能力培养上进行积极探索,提出“实验室就是课堂”的培养新模式,创新了本科人才的培育机制。中心按照购买设备种类的不同,结合不同年级学生专业知识特点,以特定设备、实验组群、重大型设备验收为契机,组织核专业本科生按照全程分批参与设备调试和验收阶段等工作,由厂家一工程技术人员、专家和中心专业教师共同协作,采取观摩讲解为主,小实验辅助的模式,邀请专家技术人员现场教学,讲解设备原理、功能及用途,学生现场提问,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专业教学起支撑作用,实现了联系理论和实践、贯通课内与课外、体现综合创新要求的培养效能。
国防科技学院2010年首届106人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毕业生质量良好,7人获省校优秀毕业生称号,其中23人保送或考取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70余人签约中广核集团、中核集团821厂等国内核工业骨干企业。中心被学校评为实验室管理先进集体、实验教学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三、发挥区域特色。提升中心水平
西南科技大学地处我国核工业大省四川,紧紧围绕西部地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需要,整合学校国防科技学科专业、实验室及其它国防科技资源,同时加强与学校周边中核集团821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及四川核工业地质局等涉核企事业单位的战略合作,在学校“资源共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共同发展”开放式办学和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资源合作办学,发挥学校区域特色,共建共享实验实习基地,着力提升中心整体建设发展水平,以培养具有较强吃苦精神、基础扎实、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高级核类人才为目标。
目前中心充分利用校外优质实践教学资源,与中核集团821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应急检测中心、国家核技术工业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四川核工业地质局等单位签署共建实践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此外,中心以人才提升为目标,加强中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每年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核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围绕实际教学科研工作的难题,按照带目标任务方式走出去,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四、结束语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aboratory building to clarify the nee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and on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laboratory building on the work of project management.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 项目管理
Key words:Laboratory building; project management
作者简介:孙扬,男,1978年11月,助教,中国海洋大学在职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189-01
一、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实行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实验室硬件条件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其需求和约束条件是多方面的,既要满足教学需要,又要适应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要求,要受到财力和智力等资源条件的约束;另一方面又涉及到硬件配置要求的规划设计、仪器设备的添置、用房配套、调试验收和进度管理等项目管理多环节、多方面工作,具有项目的诸多要素属性和项目管理的诸多特征。项目管理的普遍性特征告诉我们,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也必须采用项目管理。
从现实来讲,实验室建设实行项目管理也是责任到位,进而有效控制投入,保证项目建设沿着正确方向进行的现实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工作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本应系统地进行项目管理的工作;然而,大都被简单理解为采购仪器设备,至于如何优选配套、如何管理、挖掘潜在使用需求、确保发挥预期效益则很少细究,导致实验室闲置或较少使用,投资效益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1)机构设置与机制的制约
由于与实验室建设相关的教学建设、科研建设和设备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因此,采用项目管理难以统调整合于一体,设备部门难以扛起实验室建设的大旗、牵头组织实施,尤其在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制定方面更是“底气不足”,对实验室建设的出发点和源头――教学和科研的需求不明。
(2)职能部门职权相对较弱,实行项目管理的权威不够
与企业高度集权不同,高职院校内院系是教学科研工作的主体,职能部门往往更多地注重于服务工作,而作为服务对象的广大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弹性工作性质和民主意识也对项目管理所需要的绝对权威和刚性化管理构成了挑战;
(3)职能部门人员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项目管理要求
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工作的职能部门大多为设备部门,而学校赋予设备部门的职责大都简化为仪器设备采购与台帐管理,少数学校即使赋予设备部门实验室建设的完整职责,而又将设备部门定性为教学辅助部门。
二、如何做好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工作
(1)优选项目管理的组织形式
一个项目一旦确定,首先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确定项目建设与职能部门的关系, 即项目的组织;二是项目组织的内部结构。组织结构要适应组织活动的需要,所以组织结构应随项目的需要而变化。项目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主要有:职能式组织结构、项目式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等。
职能式组织是一种高度集权、成员松散的组织结构。项目成员由职能部门派出,职能部门领导行使项目决策权。由于职能部门人员专业知识的局限,往往使项目本身的质量得不到应有的关注。
项目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分权制、专业化组织模式,成员大都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每个项目组有自己独立的项目负责人、完整的组织和队伍,项目成员更加专业化,项目负责人对项目成员有完全的控制权。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在职能式组织的垂直层次结构上,叠加了项目式组织的水平结构,这种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职能式组织和项目式组织的优势,尽量避免了其弱点。矩阵式组织结构既满足项目成果质量水平的专业知识需要,又有利于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和控制建设成本与进度。
(2)合理配备项目组成员
根据上述矩阵式组织结构要求,既要有教学管理、科技管理、实验室管理等职能部门人员参加,更要视建设内容专业化程度的需要,要优选各级各类相关人员进入项目组织,既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又有专业教师和科研、技术和其他辅助人员,组成一个职责明确、各司其责的建设队伍,其结构有校方总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管理人员,专业人员等。
校方总负责人一般由职能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其主要职责是从宏观层面整体把握和监控项目建设成本和建设进度。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项目组内的职能部门人员,并通过他们落实其决策意见。
项目负责人由课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等专家型的院系行政领导或业务骨干担任,除全面领导和协调本项目建设工作外,着重对项目计划和建设目标成果的质量实施指导与控制。
管理人员是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有教学和科研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等,其职责是协助项目负责人重点对项目成本和进度进行控制,并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校方总负责人汇报成本与进度等方面信息,并贯彻落实他们的决策。
专业人员主要是院系教学、科研、技术及其他辅助人员,项目的质量和进度最终由他们实现。
(3)引入量化指标,规范项目论证立项
目前要解决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投入效益不高,特别是学科建设方面的硬件建设项目效益尤为低下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可行性研究与立项沦证中的不确定性,要引入定量分析方法。
引入定量分析方法,不仅在立项决策时更加科学合理,而且便于项目建设过程的控制,也使项目建成时的验收考核更有依据,对项目建成后的使用管理无疑具有很强的监督促进作用。
(4)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按照项目管理的系统性思想,将相关的教学建设和学科建设工作中的前期规划工作纳入项目管理范畴,确保项目建成后能够立即投入使用,发挥效益。实验室建设项目中,仪器设备的添置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工作,所添置的仪器设备能否及时投入使用,并发挥效益,更取决于相关的教学和学科建设工作。教学设计工作不到位,没有教材,硬件到位了,也不可能发挥作用。为此,必须将教学建设与学科建设等软性工作纳入实验室建设的项目管理范畴,并作为重要的内容给予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罗正祥、高翔.面向21世纪大学实验室管理部门人才素质要求C17.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9.(4):9-11.
关键词:财经院校;实验室整合;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5-11427-02
广西财经学院是一所新兴财经类本科院校,由原来的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而成。在成立之初,学校的实验室也存在着和其他文科学院的实验室一样,存在着几个共性的问题。
1 合并存在情况
1.1 合并的几个校区有多个实验室,实验室设置重复雷同
在学院东区有16个计算机实验室,在西区有15个实验室,在各个系部分别有多个实验室。在各个实验室中,模式雷同现象十分突出。通常在计算机上安装相应的软件如用友财务软件、金算盘企业管理软件、股票行情观看软件、金算盘财务软件、金碟财务软件等,在系部的实验室中,由于管理隶属于教研室的传统做法,无法摆脱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从而忽视同类型实验室建设的整合,造成重复投资和严重浪费的现象。
1.2 实验室利用率过低
在实验室建设规划时各系部都是从本系部的课程实际出发, 提出各自的建设和设备配置方案。在建设时较少考虑设备的利用率与共享性,在硬件方面往往追求高档配置,并重复添置在学院其他实验室已有的各种设备。在软件方面往往由于购置时信息的不畅通而导致不同的实验室购买相同的实验软件,或者用户数仅能满足该实验室的现象。有的专业实验室计算机使用量很低,而有的专业实验室则很高。计算机是时效性很强的产品,不用就意味淘汰。同时,各实验室负担不平衡也将导致利用率高的实验室计算机过度使用而降低使用寿命。
1.3 实验技术人员缺乏,激励困难
在财经类院校中实验人员隶属于教辅系列。实验人员的地位和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实验人员的考核难以激发积极性。实验员经常从早干到晚,加班加点,有参与实验指导也就没有课酬津贴。财经类院校的实验室大都是刚新建的, 实验员也大都是刚毕业的大学本科生,缺少高职称、高学历的实验学科带头人,教师与实验人员关系的不密切性,所学专业与所在二系部不对应,实验人员的科研开展困难重重,实验人员得不到有效的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创新性不强,积极性不高。
1.4 实验评估资料难以收集齐全
按照《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要求》和《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的要求,实验室必须做好六大项实验相关资料和表格的收集工作,即体制与管理,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实验队伍,环境安全和管理规章制度的全部资料的收集工作。但由于实验室过于分散,而且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致使很多资料收集不齐全或找不到。
2 规划建设
在这两年,学院高度重视实验室工作,相继召开了几次大的实验室工作会议,部署实验室工作,使学院向专业类财经学院进军。
2.1 学院首先提出类双平台,多体系的工作策略
“双体系”即是指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建立校一级管理的实验室。学院设立三个实验教学中心:基础教学实验中心、ERP实验中心和财经科学实验中心,把所有的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所有的实验室全部整合在东区的实验大楼,实验室分布在大楼的7层里面,共有23个计算机实验室,所有的实验室有一个特点:通用功能。即实验室可以供全院所有系部的学生进行上课实验,突破了系部的限制,节约了大量资金,集中进行管理,使专业实验室也具备了上所有文科实验的要求。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管辖全院所有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财经科学实验中心由以下7个专业综合实验室组成:经济仿真实验室、贸易与营销实验室、财政与税收实验室、银行与证券实验室、保险实训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会计与审计实验室。ERP实验中心管辖ERP实验室。所有实验室都在一栋实验大楼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了计算机实验室的利用率。
2.2 实验教学的管理
学院设立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学院实验室建设与改革进行总体规划,对实验教学的重大改革作出决策,并制定相应的措施,研究讨论和协调解决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实验室评估等工作。其日常管理实行归口管理责任制。教务处负责制定学院的实验教学管理规定,审定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规范实验教学的各项要求,下达实验教学任务,核算实验教学工作量(或经费),对实验教学进行检查、评估等工作。现代教育技术部负责实验教学所需场地、设备的基础建设和规划、实验室安排,制定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教学相关数据、材料收集以及建档等工作。学院各实验中心负责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教学课程开发、实验课题研究以及日常的实验教学管理。在各实验中心的总体规划和总体规范要求下,各有关系(部)负责本专业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和日常管理,负责实验教学计划、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习方案等教学文件的制定并组织开展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学进行检查、监督,对实验教学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归档等。为了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各系(部)实验室的使用必须在安排每学期课程教学时提出计划报教务处,教务处对全院的实验室进行统筹安排使用。
2.3 在实验人员技术人员上
学院成立“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委员会”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实行院、系(部)二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在人员配备上给予优先地位;队伍建设。“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高素质人才,每年补充一定数量的高职称高学历、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人员充实实验室队伍,不断完善实验室人员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实验教学队伍主要由专职实验人员和兼职教师组成,专职实验人员负责实验室规划与建设、日常维护和基本实验教学;兼职教师主要由各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组成,实行流动编制,负责课程教学和实验大纲的制订,并同实验室专职人员共同完成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指导和实验考评等工作。目前,中心实验教学队伍结构合理,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骨干教师相对稳定,通过兼职实验人员的流动形成了动态平衡。
2.4 制度保障
学院批准并印发了《财经科学实验室2006-2010年建设规划》,制定了《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工作规范、物资设备管理制度、日常运行管理制度、岗位工作职责等。2006-2010年期间,学院计划每年投入财经科学实验室的建设经费预算为300万元,改建、新增实验室用房面积3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增至2500万元。发挥实验室在促进学科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利用重点实验室的学科背景。资源人才优势,促进优势学科间的联合和学科间的交叉发展。除了使原有优势学科得到交叉发展外,还对其他学科进行开放,辐射到其它学科,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学校把重点实验室当作推动学科发展。提高综合办学能力的大事来抓,以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带动学科建设与发展,形成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间的良性循环。
2.5 设立网上实验教学与评估平台
实验室建立了专门网站,网站设有实验教学中心相关信息的,提供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相关信息的查询,建立了实验室日常管理的网络平台,部分实验项目还实现了网上共享实验,比如:证券投资模拟实验、税收模拟实习、会计模拟实验、电子商务等实验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自主选择做实验。采用CAI、网络教学、课外实验和演示、仿真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形成多元化的、全面开放的教学环境,通过网络及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为校内外师生提供实验教学服务,激发校内外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实验学习的主动性。学校的教务管理、实验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全面实现了网络信息化管理。
3 今后的发展目标
实验室建设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今后的几年中,我院将抓住本科评估的契机,以评促建,坚持“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建设总体目标是:建设成为广西财经科学研究重要基地之一,成为财经科学研究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服务社会及信息中心。
财经研究中心――依托实验室的人才优势和良好的硬件设施,重点开展财政基础理论与政策研究、广西及东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东盟各国会计政策研究;开展财政和金融理论与实现手段研究,会计与审计信息集成与分析实验,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重点建设经济与社会系统仿真平台,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仿真经济与社会的运行与制度的演变,为各级政府和企业进行政策效果评估,为开展财经科学研究提供技术平台。培养一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骨干队伍,积极引进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的高层次人才;积极申报承担区级和国家级财经类和实践性教学重点研究课题。发表具有高水平和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提升学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并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2到3年的努力将原来相对独立的各实验分室建设成为一个集会计、审计、金融、财政和税务等多个专业融合一体的实验平台。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形成一个多专业互相交叉融和、互相依托的全新格局,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在同一个实验平台上进行探究性、实战性地实验,形成四个层次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1)面向课程的验证性、单一性实验项目;(2)面向专业涉及多门课程和多种技能的综合性实验项目;(3)面向学科涉及几个专业的设计性、拓展性实验项目;(4)面向经济管理类涉及几个学科的探究性、实战性综合实验项目。
服务社会及信息中心――成立培训与服务中心,针对企业、社会及学校的需求,进行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开展对企业进行管理咨询服务,进一步与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加大基础研究,完善项目实施。建设“企业家才能开发培育与管理团队培训中心”,为进行管理团队和企业家才能开发培育提供一个基于网络技术的综合性研究与模拟平台,为培育高端管理人才提供社会服务。利用基础研究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为社会提供服务。开放实验室,为企业、机关和其他院校的会计、审计、金融、保险、财税的科研和培训提供实验服务。建立实验室研究人员的流动机制,鼓励院内和院外的科技人员到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一个财经科学研究和财经人才培养基地。
4 结束语
财经类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我院坚持 “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和谐建校”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课程体系与结构、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技术与手段以及教学管理和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按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要求,加强教学基础建设,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更好地推动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吴茂楠. 文科综合实验室建设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5.
[2]张纪云, 等. 以人为本树立实验室管理的新理念[J]. 福建电脑,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