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传承与保护目标。协同治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各系统围绕共同目标展开工作,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传承与保护机制首先要构建协同治理目标。这个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种。总体目标就是:繁荣和振兴民族文化,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良性传承与发展,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目的,任何活动都要围绕这个开展。但同时由于各方参与活动的动机不同,都还有其具体目标,概括起来就是:实现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学界、媒体、传承人、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利益需求。例如企业对利润的需求,学界对文化研究的需求以及社会公众对提高文化素养,丰富个人文化生活的需求等等。这些局部目标需要各方力量围绕具体工作达成共识。
2.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传承与保护法规。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主,建立协同治理法规制度体系,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治理工作机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兼有公私双重属性,法规制定要同时考虑维护公众利益和权利主体的私权利益。首先,要明确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执法者和监管者责任,突出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体地位。其次,要明确对传承人、学界、媒体、企业、社会团体协同治理主体的行为限制,特别是对存在的“重申报、轻保护”,保护单位的“不作为”,过度商业化、过度产业化等问题,要有明确的行为限制。再其次,要细化上述协同治理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只有在立法层面上明确了多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才能真正实现各主体在协同治理过程中的合法地位,确保协同治理工作顺利实施。
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传承与保护激励。要注重发挥激励的引导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积极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激励表彰制度,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传播交流作出贡献、建立功勋、享有声誉的杰出传承人、社会组织及个人以及政府相关部门或其工作人员,进行精神、物质或政策方面的奖励,激发公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二、协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
1.规范现有传承人管理。进一步规范传承人管理制度,严格传承人认定及退出工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形成公民个人申请、公民推荐、相关保护单位推荐等多种推荐渠道相结合的申报制度。开展传承人的监督及考核,对传承人进行常态化的考核和跟踪式的监督,对工作落实不到位,能力素质退化的传承人经过相应评审考核后及时执行退出程序。落实传承人的保障及支持,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医疗保障,积极改善传承人生活条件,长期稳定地为传承人提供补贴,保障传承人生活条件。
2.注重潜在传承人培养。坚持民族文化培养“从娃娃抓起”,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民族文化意识。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编写民族文化幼儿读物,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以幼儿、小W、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发挥中小学和大专院校的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积极在青少年中培养民族文化素养,培养潜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3.拓宽传承人培养渠道。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孵化器”作用,积极鼓励社会团体、个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给他们提供资金、政策、税收、人才等方面的帮助。积极构建联合人才培养机制,例如:将社会传承人聘用至院校担任教员,在博物馆建立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基地。一方面可以解决院校教育理论功底扎实,具体工作实践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传承人提供更多的传承对象,同时还可以为博物馆提供更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内容,达到“1+1+1>3”的目的。
三、协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金投入
1.增加政府投入。各级政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部门,要认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中华文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大经费支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逐年增加资金投入,要加强资金使用监管,优化资金投入和分配,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化的效用。
2.吸引民间资本。要大力鼓励企业、民间团体以及个人投资或者赞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通过政策引导、优惠等措施,鼓励民间组织、企业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或投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柒牌集团与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联手,成立的“柒牌非物质文化研究与保护基金”,共支持非遗研究项目累计60项,研究项目遍布全国35个地区,柒牌更将中国非遗艺术元素呈现于服装、服饰设计之中,铸建了行业内民族文化弘扬的领航标杆,让沉睡多年的中国瑰丽艺术焕发青春。
3.争取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位和个体的帮扶力度,在银行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以政策倾斜,可参照大学生创业优惠待遇,对微小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给予低息或无息贷款、在税收方面给以优惠等,促进微小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不断发展。
四、协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传播
1.强化社会公众认知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子在群众,其传承、发展都离不开广大老百姓的参与,要从提高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意识入手,不断提高群众参与传承保护的主动性。一方面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培养,促使公众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另一方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知识学习,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类别、名录体系建设、保护措施等诸多方面,可以使公众进一步融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的保护、传承中去。
2.科学整体筹划宣传工作。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传播的整体科学筹划,样式上参照开封清明上河园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公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体育竞技、杂技、手艺等整合在一起,整体宣传,提高宣传效益。时间上结合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构建贯穿全年的宣传主线。
3.大胆使用先进技术手段。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非实体性,许多精湛技艺都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录,紧靠传承人口口相传,在当前传承人较少的情况下,部分非文化遗产面临灭绝。因此,一方面要通过现代多媒体手段,用声音、图像、照片等多种方式将其记录下来,确保文化的延续性。另一方面注意发挥信息技术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传输速度快的优点,进一步丰富电视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产品,在互联网上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网站,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众号,建立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通过图片、音像、文字、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宣传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证宣传质量效果。
五、协同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
1.全面继承传统文化精髓。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沃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必须深入贯彻中华文化精髓,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保持传统文化的基本因素,防止发生变形走样。
2.不失本质搞好创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必须遵循科学规律,要想科学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能人为地创新创造,防止“将淮南的橘,种到淮北的土”,而是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去发现规律,利用这些传承了千百年之久的固有规律来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试图通过臆造出来的某些“规律”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想法与做法,到头来只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带来致命伤害。
关键词:文化传承;创新设计;培养
一、文化传承创新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关系
1.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职能与任务
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与任务之一,高职院校也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职能,守护、传承、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将其与科技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一大批社会需要的创意人才。
2.艺术设计人才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
“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都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美术创作,大力发展平面、外观、工艺美术、雕塑、服装及展览设计,提升设计创意能力和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地区积极创建以创新驱动的创意产业园区,各个行业、不同方面的设计人才需求巨大,需要高校以文化传承创新为载体培养创意设计人才,全面提高未来设计师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实现传统文化走向市场,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求。
3.文化传承创新是提升专业内涵的有效路径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艺术设计和艺术设计教育激烈竞争的时代,这种竞争必然演变成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的竞争。专业内涵建设需要注重发展自己原有的基础与特色,注重专业文化内功的积淀,追求教育品质。这需要我们立足中国文化,借鉴国际趋势与专业知识精要,融入创造价值和设计文化,构建本土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民族意识、创新思维、设计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文化传承创新视野下的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专业设置雷同,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
教育部2011年统计显示,全国高职(专科)院校1280所,在校生人数744万余人。高职院校普遍开设艺术设计、服装设计、装饰设计、视觉传达、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影视动画等设计专业,但缺乏院校自身的个性与特色,与本科院校之间也缺乏科学合理的分工与定位,培养目标、规格与岗位相互重叠,与本土文化结合不足,存在“千校一面”的情况。
2.课程体系重技能而轻文化,缺乏传统文化的融入
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时间都不长,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受到西方包豪斯设计教学体系和当代观念艺术的影响,在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者容易迷失发展方向。各校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也存在“趋同”现象,课程设置中存在重技能、轻文化,重专业、轻通识,传统文化融入不够深入等现象。设计专业很少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修课程和各种增强人文素质修养的选修课程,没有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传统,使得一些文化素质不高的学生更难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也就谈不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3.学生创意能力不强,缺乏职业文化素养
由于近几年的扩招,部分学生绘画基础不牢固,文化基础差。教学大多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实践教学走形式,教学过程缺乏恪守职业精神道德的融入,忽略了文化思考,以及对过度包装、图形剽窃、违法广告等设计的视觉污染缺乏自我反省和社会责任感。
三、高职艺术设计人才文化传承创新的解决对策
针对目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需要树立传承中华文化的创新理念,结合国际设计教育的经验,科学定位培养目标,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强调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创意,提高艺术修养,在日常设计、学习中养成自觉的习惯。艺术设计课程体系要立足中国文化,融入创意产业、创造价值,在参考国外设计院校课程的基础上,结合专业与岗位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注重中国传统艺术中相关美学思想、设计理论的研究,适当加入文学、建筑、国画、书法、音乐等传统艺术语言课程或具有地方艺术特色的课程,构筑一个“厚文化”的教学理论框架,着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民族意识、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艺术设计类专业除了要设立艺术基础课程外,还要设置较为宽泛的跨专业、跨院系选修课程,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范畴,培养学生的跨界设计能力,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设计与医学、物理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课程,或文学、音乐、电影艺术、中西文化价值评析等相关门类的课程,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商业设计实践或者国(境)外交流,以拓宽知识面和视野。
参考文献:
[1]余雁.创意产业化发展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探究.艺术研究,2010(1).
1088年,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诞生之时,把培养职场人士作为其功能,在此后长达700多年的时间里,“人才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功能。到19世纪德国洪堡大学时,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学开始具有第二大功能“科学研究”。20世纪30年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又提出将“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新功能。至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作为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稳固下来,大学从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一体化浪潮,人类经济生活的趋同使得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愈发重要。大学除具有传统的三大使命之外,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其又一重要职能。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校长伯代尔教授认为:“21世纪的大学不仅要担负起保护知识的重任,也要担负起保护文化遗产和向人们解释不断增加的含混意识的责任。”[1]英国牛津大学校长鲁卡斯教授认为,大学具有传播知识、促进文化交流的功能,“大学的首要功能是保持那些国家特有的文化,并促进其在与其他文化相碰撞中或是相互理解中的有效结合。”[2]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认为:“守护、传承、创新软实力(文化)已是大学必须承担的新功能……这个功能实现得如何,不仅决定着大学的水平与质量,也决定着她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3]这样的认识不仅在教育领域渐成共识,而且从国家社会发展的长远来看,有识之士对其认识也已达到了新的高度。正如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指出的: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因此,传承创新文化是社会赋予大学的光荣使命,更是当代大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过程中,大学也应发挥积极作用。
二、大学教育内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内涵
一般而言,大学教育包括专业基础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大部分,专业基础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人文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责任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实现塑造完善人格的目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其核心内涵是对于人的塑造、伦理道德的强调以及社会的维系,特别是对于文化传承的主体———人的教化、规范成为其本质要求之一。从这点来看,大学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教化所追求的目标是相互统一的,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互融性。
1.德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伦理道德观念的当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德”的内涵与功能、特点与表现,以及人在追求实现高尚“德性”的路径方面均有着大量的阐述。《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德”在文化教育体系中的第一性,要求个体彰显美好的品德,进而推己及人,普及天下,实现真正的亲善,最后达到至善的境界。由此,足见道德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德是传统文化存在发展的重要根基。紧接着又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项实现“至德”的具体步骤,同时也是对“德”的八种层次划分。这八个层次前后紧密联系,意义顺承递进,为我们勾勒出了儒家弟子修身养性,完善自身道德,实现自我价值的完美途径[4]。孔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曾子“吾日三省乎吾身”;孟子“我善养吾浩然正气”等,都是要求人时刻审视自己,用浩然正气荡涤灵魂。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对于个体品德的塑造意义在当前大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现实体现,德育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着眼点是基于当代社会发展实际而提出,其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格品质、责任意识、诚信守纪的现代大学生。从其要求出发,我们能从中国传统德育观念中找到阐发原点。如我们在教育中对于社会交往中讲求诚信的鼓励,对于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追求等,都是当代大学德育的应有之义。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当代德育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具时代特征。因此,大学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在当代的重要传承形式,传统文化也为今天的德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2.爱国主义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观念的升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更多表现为一种“家国”观念,即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建立在一种道德基础上。传统文化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千年历史。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历史人物表现出的高度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正如季羡林在《沧桑阅尽话爱国》一文中所说:“中华文化的精髓何在?我自己的看法是有两点:一个是爱国主义,一个是讲骨气、讲气节,这两点别国不能说没有,但是中国最为突出,历史也最长。”[5]今天,爱国主义鲜明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传统文化“家国”观念在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一种传承和升华。对于教育来讲,爱国教育既要具有传统爱国主义的精神品质,更要充满对于国家民族发展复兴的坚强信念,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是当代大学爱国主义教育新的发展。
3.创新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精神的时代凝练。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未中断、传承至今的文明成果,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中蕴含着一种积极进取、与时俱进、自我创新的精神。《周易》的“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表明天地万物此消彼长,与时俱进的道理。《礼记》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说:“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些都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创新思维。翻开历史,从经济、政治再到科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故事层出不穷:秦国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等等不胜枚举。到了近代,康有为将创新观点发挥到极致,他说:“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法既积之,弊必丛生,故无有百年不变之法也。”[6]历史上无数次的政治改革、经济成就、科技发明,就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结果。发展至今,创新依然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主题,创新始终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创新已成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大学创新教育就是要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创新思想的同时,进一步结合时代要求,不断拓展视野,在学习继承中学会创立新知、与时俱进,培养出符合社会和时代需要的新型创新人才。
三、大学教育形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环境。应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渗透于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强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1.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精品课程。一方面,目前的“两课”教学中要尽可能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寻求基本原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另一方面,调整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在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并作为必修的通识课程,使传统文化传承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山东大学从2001年起就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课程,并规定为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拓展了以基本原理等为主体的传统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传承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益尝试。
2.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高校要充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如举办“国学大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与师生交流,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传习传统技艺等活动,增强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此外,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组织学生对文物古迹、风俗习惯、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调查采访,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3.营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氛围。注重校园景观对传统文化氛围的渲染作用,如建设文化长廊、主题雕塑、民俗风物展等,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景观。同时,加强身边典型的发掘、培育和宣传,通过评选“大学生自强之星”“感动校园人物”树立师生身边的榜样,挖掘先进人物身上展现出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激发师生践行传统文化的热情,在校园中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场域和氛围。
四、大学教育主体: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文化传承 大学生 思想引领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3-0091-02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一直以来都受世人敬仰与学习。优秀的文化需要大量的人来继承与发扬,这样才能使我国文化发扬光大。各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时候,要加强对爱国主义的教导,使其紧跟党的步伐、谨遵党的教诲。加大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与责任。
一、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手机、电视、网络的日益盛行,大学生对新技术的迷恋程度越来越深,学生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新思想、新观念的进一步产生,使得信息潮流逐渐占领了学生的成长空间。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退出了教育舞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倾向于照本宣科,往往会忽视人文知识的输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强调书本知识而忽略人文教育,淡化了人文精神的培养,这对学生的教育起不到丝毫的帮助。成功的思想教育不仅仅是对思想知识的讲解,更主要的是要将思想与行动相结合,这样的教育才会更有效。
二、通过思想教育来引导学生做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者
大学生是我国的后备力量,是祖国的希望。要想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首先要提高人才竞争力,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有了人才就有了保障。当今世界的格局在不断变化,表现形式更加多极化,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要担负起传承文化的使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使命感,使我国的优秀文化得到发扬与传承,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地方,学校教育对一个学生知识面的扩展有很大帮助。学校在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对学生的教育起引领作用,将更多的先进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更多的大学生来做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者。大学教育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是学校的育人对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文化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来应用文化,如何将我国文化发扬光大,使我国文化得到充分的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经过不断的努力与积累而得来的,对学生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作为文化的传承者,肩负着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只有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使我国文化得到真正的发展,才能充分展示大学生传承文化者的形象。
三、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模式
“文化是第一生产力”,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人,而大学是为国家输送有用人才的主要机构。
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否成为合格的建设型人才,在学校的学习是关键。学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将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进一步的传承与发扬,使我国文化更大众化、未来化。
文化传承的创新需要不断的融会才能利用文化来感化人。实现这一点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不断地将文化传承的内容与载体进行融合,将相关文化渗透到载体中去,使文化得到更进一步的传承,让文化更具有可亲性,这样文化的有效传承就达到了以文化人的最初目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对大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校文化的改善,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里学习。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文明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精神文明的培养,将学校建设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多元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一步结合,将我国已有的优秀文化与世界文明成果进一步融合,使我国文化更具有现代感和吸引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培养学生的交流水平,让学生多参加交流性会议,为我国储备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四、以文化为其基本导向,引领学生思想潮流
现阶段我国一些高校都有着自己相对独特的校园文化,而且这种文化大都体现在其自身的办学理念、实施的教育方式、具体的组织形式和实际管理制度、既定的办学目标等诸多方面。总的来看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由于这些高校自身的办学历史、所传承的文化传统以及看重的学科专业等都有所不同,每个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等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形成了大学生们自身思想的差异。为了更好地促进其思想上的变化,学校中的相关组织部门以及教育工作者,应依据实际现状,切实做好引领和指导学生的思想工作。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应从当前高校文化的几种常见表现方式出发,在考虑其自身精神文化以及相应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基础之上,构建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建设目标。尤其是需要重点建设包含其自身文化精神、实际目标理念、最终核心价值、校园环境建设、真实大学形象等诸多建设要素为一体的校园文化体系。
(一)整理大学精神,优化办学理念
应该说,在现阶段的高校日常管理中,构建其自身文化的首要目标就是在及时树立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促进和创新高校文化理念,在进一步加深和巩固科学发展的主体之上,有效总结以及归纳当前教学过程中符合现阶段发展潮流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办学理念和治学文化等,并据此来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文化建设规划,争取构建一个相对合理、开放的交流平台和管理体系。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合理引领大学生们的思想潮流,同时可以从某个方面不断促进当前的高校管理工作。
(二)加强师生交流
大学生相比于高中以及初中阶段,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正在日趋减少。这一方面同当前的教学模式有关,另一方面也同教师自身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关。在当前的一些大学校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讲授一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更别说互动了。虽然这个阶段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但由于社会经验比较缺乏,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很难考虑周全,这时就需要教师中帮忙去指导和分析,并通过自己丰富的社会经验以及社会阅历,来帮助学生做一个正确的选择。因此为了更好地指导和引领学生的思想潮流,教师应积极主动地融入学生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在生活中多关心学生。
(三)构建一个稳定、高效、合理的文化建设体制
应该说,构建一个相对合理、科学的文化体制不仅对提升学校文化底蕴、营造和谐文化校园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在引领大学生正确思想潮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注重对文化的积累,依据自身的实际现状,在结合学校特点的基础之上构建一个相对稳定、高效以及合理的文化建设体制,进而调动教师以及学生构建和谐校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努力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同时,实现引领学生思想潮流的作用。
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办到的,它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各高校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培养人才与思想教育联合起来,让学生在文明、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树国.构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引领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2] 徐显明.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第四大功能的确立[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3] 蔡劲松.文化传承创新与大学文化建设体系构建[J].高校理论战线,2011,(11).
[4] 孙作顶.从文化传承创新视角审视大学生思想引领[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
[5] 周巧艺,朱斌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政工研究动态,2009,(12).
[关键词]当代工艺美术 文化产业发展 创新
中图分类号:TE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007-01
前言:工艺美术是一种综合了生产、生活、艺术审美的活态文化体系,其中积淀、蕴含着人们的造物思想、审美意识、技术能力、伦理观念,反映民族心理结构、精神诉求乃至集体记忆,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中国工艺美术是我国人民创造能力的高度展现,它饱含着人民大众的智慧和勤劳,传承着丰富的文化意趣,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我国社会文明和生活文化传统的载体,也是一个国家、民族以及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深入洞悉、发掘、传承和表达本民族的文化信息,立足民族历史文化积淀进行传承和创新,不仅有助于实现物质的丰赡、经济实力的提升,更能从长远意义上推动本土文化、民族精神的独立与发展。
1 当代工艺美术的文化产业发展面对的形势
1.1 工艺美术传承历史文化
衣食住行背后绵延着亘久的伦理价值和文化传统,工艺美术作为历史生成的,广大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造物文化体系,满足人们对于物用、礼俗、审美的多种需求,是民族特色的认知方式、名物制度以及审美趣味的活态的集成。工艺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作为书籍文献传承的知R体系相区别,是一种综合了生产、生活、艺术审美的活态文化体系。工艺美术是一支鲜活的文化根脉,较之于文字典籍和习俗传统,更大程度上以造物形态,融合了一个民族历史的、集体的创造能力和文化表达,包含了对自然万物的认知与理解、对技术的应用、对礼俗规范的传达、对美的感知和把握,它的传承与延续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民族的文化生态、民族文化基因的存续、文化的认同与传播发展等等。
1.2 工艺美术面临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传统工艺美术身处工业化和市场化的社会转型过程,必然遭遇冲击。以工业文明为主体的城市文化,对消费品的功能与审美提出新的要求,在充分的市场选择过程中,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被边缘化,生产要素转移到农村。应该说,工业化、市场化冲击,不仅对工艺美术的内涵和价值构成影响,引发学术和教育领域从设计艺术出发,对工艺美术的反思和批判,而且由于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意识和生活观念的改变,部分传统工艺美术品类在市场化的自主选择中进一步受到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加之我们对工艺美术的文化保护和教育传承不足,工艺美术文化生态破坏严重,工艺资源流失加剧。从立法层面看,我国的立法工作是相对滞后的。从教育层面看,我国由于专业教育、学历教育波动、滞后,而新的生产结构中,传统手工艺传承的“师徒制”逐渐弱化消解,加之从父到子、从子到孙的传统生活方式、生活意识、生活习惯等弱化,民间传承机制很大程度上被消解,部分传统手工艺因此面临后继无人、人亡艺绝的危机。
2 当代工艺美术的文化产业的创新之路
2.1 当代工艺美术在艺术表现力的创新
当代工艺美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不断的创新,所以,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在艺术表现力方面具有优秀的创造力,有创新的精神。要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在生活中多积累素材,还要在设计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观。工艺美术包括的多项内容中,需要将审美与性能有机的融合的一起,不断对艺术构思创新,还需要对传统的设计知识以及理念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促进工艺美术设计更好的发展。当代工艺美术在设计时,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而且融合了不同的思想,所以,工艺美术在发展时,也需要将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提升工艺美化的设计理念,还需要融合现实,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大众的需求。
2.2 当代工艺美术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工艺美术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很多与工艺美术相关的软件都相继的开发出来,并且大部分都已经在当代工艺美术中开始应用,在创作过程中为创作者提供大量材料,加强作品设计,综合有效的利用各类材料充分的掌握与创作作品相关的材料,加强创作作品自身的质量给予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设计人员能够在作品的创新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提高了当代工艺美术的整体设计水平,简化了作品的制作过程,计算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当代工艺美术持续发展的机遇,
面对国内外各种艺术思潮的涌现,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应当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身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技术、知识能力的有效创新,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与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当代工艺美术的作品质量。
3 结语
从我国当前情况看,工艺美术的文化保护和产业发展再次受到重视。就此而言,农村传统手工艺已不只是代代传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投射着古老文化的智慧之光,也不只是新的经济形势下,增收致富、惠益民生的经济项目,而是一个关联着文化、经济与乡土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着力点。认识和发掘工艺美术的价值,实现工艺美术的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应受到教育、文化、立法、经济等各领域的重视,使中华文化传承光大。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快,这促进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水平的提升。但是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眼光有着较大变化,而且对精神文化也有着不同的追求,所以,在工艺美术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加创造性,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提高设计作品的时代感。传承,这可以是工艺品更具文化内涵。无论拓展中国设计发展的广度与深度,还是实现文化的自觉传承,都离不开对本土造物根脉的把握。
参考文献
[1] 黄宝庆.促进当代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 学术评论,2015,01: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