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理论知识归纳

美术理论知识归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理论知识归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术理论知识归纳

美术理论知识归纳范文第1篇

现代社会,格外重视学生审美素质的教育,强化基础教育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教育的一项基本策略。尤其针对九年义务教育,国家在新颁布的新课程教学改革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了美术课作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由此,也对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个教授了该课程十余年的教师,笔者对此深有体会。目前,高师美术专业毕业的学生,普遍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实践教学能力较弱,对现行的教学改革缺乏基本的认知和理解。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年来,我国在美术教育实践创新上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可借鉴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比较落后和陈旧,理论指导过于片面和枯燥,导致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狭隘的课程观。新课改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内容就是:实现美术基础教育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转变。因此,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就更突显出其重要地位和意义。怎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师范生,成为每一个高师美术理论教学课教师所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实现新课改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让师范生形成对美术教育学科的正确认识,并建立起正确的基础美术教育课程观,将教学工作与基础美术教育紧密结合。

如何在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中,形成和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模式引导师范生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达到新课改提出的要求,需首先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一. 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美术教学论是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该课程从理论的角度上,阐述了中小学美术课的基本内容、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及教学方法等基本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让师范生逐渐向实践环节过渡,引导学生进行备课、试讲等内容,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美术教学论课程的目标,就是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师范生的基本素质与教学能力。在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双基”的概念,即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美术技能,要求中小学生既要学习基础美术理论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美术基本技能,这就要求师范生在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解决来自学习和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同时,能够进一步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掌握了系统的美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试讲、实习的实际锻炼,成为具有独立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活动能力的专门人才。

二. 美术教学论课程与新课改的联系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总结如下:(1)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2)切入并丰富学生的经验系统;(3)帮助学生建构人类知识的完整图景;(4)提高学生的需要层次。这一教学目标体系,是针对教学的共同目标提出的。①

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应对这一目标,将基础教育培养放在首位。作为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高等院校,应注重对师范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因此,高师美术教育应与基础美术教育相结合,推行高师美术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基础美术教育的关注、参与和研究,美术教学论课程应根据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对教学目标做出调整。②由此可见,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与新课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目前,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根据2001年7月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点:1.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2.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3.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因此,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在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上,都应有目的性进行调整,使之更加切合实际,以顺应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和目标。

三. 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作为培养美术师资力量的重要课程之一,美术教学论课程在高等师范院校已开设多年,也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分析,归纳如下:

1. 教学内容过于空泛,缺乏实践经验

目前高师开设的美术教学论课程,过于偏重对了理论知识的讲授,教材也多以理论型为主,缺乏相关的实践性内容。对于师范生来说,空泛的教育理论没有实际意义,他们需要的是更贴近基础教育实际的知识内容。美术教学论课程应将教育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给中小学美术课学科所带来的新变化,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为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2. 教学方法陈旧,缺乏新的教学模式

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属于典型的理论课,因此,大部分教师都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缺乏相应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直观性不强,常常导致示范生对所讲理论知识缺乏基本的概念和想象思维。加之教材难以更新,新的教学内容没有及时进行补充,造成师范生实践能力低下。因此,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的教学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多学习和借鉴新的思想理念,同时,教师还应通过电子课件等多媒体教学形式,向师范生传授实践教学经验。以开拓其眼界,丰富其知识理念。针对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教学的需要,对教学内容加以延展,培养师范生更为广阔的学科视野。

3. 高师美术教育偏于理论教学,与基础美术教学脱节

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多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教师所讲内容也多来自课本或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缺少与中小学美术教师间的沟通和了解,与基础美术教学严重脱离。在这种状况下,师范生很难将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教学经验相结合,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胜任课堂教学活动。因此,高师美术教学论应改变教学的思想观念,将教学从传统的课堂模式中脱离出来,建立高等院校与中小学美术教师伙伴协作的方式与机制,经常与当地中小学的美术教师开展相关教学观摩活动,让师范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基础美术教育,并参与其中,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同时,组成相互支持的学校网络和形成教育改革的群体力量,把新的教学理论带到中小学,与中小学美术教师共同分享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成果,也能够更为直接地了解到当前基础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双方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才能使得高师的美术教学论课程与新课改相联系,共同发展,共同前行。

另外,一部分高师美术教学论教师,由于自身在观念上缺少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足够认识,导致师范生也缺少基本的教育理论修养和素质。进而直接造成师范生实践经验的缺失,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专业成长进程缓慢。

综上所述,现今的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与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师范生大多难以胜任实习的教学任务,所学的理论知识过于片面,难以胜任实际的教学工作。为了能够让师范生达到新课改的要求,顺利完成从美术学习者到美术教育者的转变,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基础美术教学实践。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在设置上,应以美术教学论为纽带,构建一个更为丰富、更为全面的课程知识体系,并与基础教育相结合,让师范生技能学习实现角色定位,又能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基础教育工作者。(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视界[M],长沙,岳麓书院,2003

美术理论知识归纳范文第2篇

高考美术专业必考科目包括素描、色彩、速写,其中色彩是高考美术的重要课程,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色彩感知能力,并能运用色彩塑造形象。要求构图舒适,质感清楚,黑白灰关系搭配好,色彩大关系和谐,色彩有冷暖变化。画面主次结构明确,色调鲜明、生动绘画语言有一定的取舍、夸张等,主、客观或感性和理性的尺度,有艺术趣味和感受。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好色彩的基础知识以及表现技法,增强学生对色彩的塑造与表现力,那么辅导教师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在高考美术辅导中对色彩教学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教师示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示范,在美术辅导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一种最直接、一目了然的教学方式,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绘画的全过程向学生展示。面对一幅画、一组静物学生也就知道该怎么着手,同时也就知道在画的具体方面该注意什么。

1. 构图是画面第一美感,好的构图是一张画成功的一半。起稿轻松勾勒,是在找形,起稿不是单纯打形,它是在思考整个画面的构图、色调以及构思画面最后效果。画物体不要仅仅注意外轮廓,同时要注意内轮廓,要有内在的结构,不能描边,用笔要注意结构走向,物体不是单一的存在,始终要个整体意识,每一步都是为下一步辅路。在一组静物中好的角度只有几处,那么大多数角度看到的物体都得在画纸上进行调整,适当地移动位置,使得构图和谐。

2. 观察物体的形体比例关系和大的色彩关系。先用铅笔起稿,单色勾稿时要严谨,轮廓准确,内外关照;严谨,不等于胆小;勾稿时带着物体的体积感及物体的结构、投影,再用大笔触、大色块来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这一步可以是单色的,可以只画出素描关系;

3. 根据光源色与环境色来捕捉各个物体的色彩。水粉画一般从暗部画起,画投影与暗部一起画,背景可以一次完成,画的过程有时顾色彩忘形体,有时顾形顾不了色,颜色特点越画越灰;色彩暗是最微妙,物体暗部补色运用,面积越小,色彩倾向越明确;灰的可能是亮部不够亮或暗部不够重。画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画面一步一步丰富起来的。

4. 局部的深入刻画可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表现力。深入刻画时注意边线的虚实,考虑左右、前后、上下的虚实以及物体的纵深感、质感、量感。整体调整是保持画面既有丰富的层次变化又不零碎,主次、虚实处理恰当,画面的整体感强。

教师通过课堂中和学生共同写生,会及时发现教学的难点,并示范以解决,而对于学生不懂之处的提问,以自己的作画过程给以回答。这种教学方式是其他学科所不能运用的,也是美术辅导中最独特的一面。

二、分阶段、有步骤地练习

在色彩教学中,教师应对色彩的色性知识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对色彩教学进程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对色彩教学要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对教学方法定期进行检查与小结,及时调整和改进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

1. 色彩理论知识的掌握。色彩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学习好色彩绘画技法的前提。只有学生掌握色彩理论知识,才能学会正确观察色彩变化的规律和色彩调和的基本方法。在平时的专业辅导方面,很多老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很少给学生讲解色彩的理论知识,一味地让学生画,学生大脑一片茫然,没有一个色彩好坏的评价标准,甚至有的学生无处下笔,所以说色彩理论的掌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色彩的理论知识并加以运用呢?应该先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属性,知道什么是三原色(三原色:红、黄、蓝)。要求学生用三原色调出不同的亮、暗、冷、暖、纯、灰变调练习,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才能让亮颜色变的更亮、暗颜色变的更暗、冷颜色变的更冷、暖颜色变的更暖。同时必须让学生知道色彩的冷暖是相比较而言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是一种颜色,放在某一种颜色中是暖色的,放在另外一种颜色中就有可能是冷色。比如:玫瑰红跟湖蓝相比较,玫瑰红是暖色,但是要是把玫瑰红跟大红相比较,玫瑰红就又是冷色了。这种色彩属性的变化在色彩绘画中是相当重要的。色彩理论学习的这一阶段,运用理论知识做大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起初可以做小色稿练习,可以带学生在大自然观察自然界中的色彩,同时做一些小色稿练习。

2. 色彩调色练习。通过色彩调色练习,教会学生观察和比较色彩变化的规律和色彩调色的方法,为后面的色彩写生打好基础。在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颜色非常丰富,有亮色、暗色、纯色、间色、冷色、暖色。那么我们就要做大量有关这一方面的练习,要求学生在一张纸上面做三原色的变调练习,在同一种颜色中加入不同的白色,观察其变化。在加入不同色相的颜色再观察其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在调色的时候加入颜色的多少都会影响颜色的变化,同时学生也就知道了通过三原色我们可以调出除了白色意外的如何一种颜色。

3. 学会色彩的归纳。在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颜色非常丰富,要想把所有的颜色都画出来是不现实的,特别是水粉画,其材料就限制了我们不可能做到那么细。所以学会色彩归纳、大色块表现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要求学生尽快用笔和学会归纳色彩的方法,为以后的色彩写生打好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写生几组简单的组合静物,用大色块大笔触归纳物体的色彩,在写生的过程中一定要要求学生保持色彩的整体性。

4. 优秀作品的临摹。临摹优秀绘画作品是学习色彩的必经之路,也是一条捷径,在临摹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分析别人的绘画思路,了解别人就如何利用色彩理论的,不仅可以锻炼到你的色彩感觉,还可以学习到具体实物的画法和不同的绘画风格,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显得特别重要。当然,临摹一定要有针对性,不可茫然临摹,没有目的的临摹是没有用的那只是做工而已临摹是在我们画画时遇到了困难,比如我这次写生在整体把握上欠缺、色彩不稳重,过于凌乱……那么我临摹的时候就要针对这些问题去临摹,效果会事半功倍,不多说就是强调一个目的性而不是表面的像不像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把面对色彩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让问题在分解在各个特定的阶段得以解决;使学生的色彩绘画更加规范有序,学生学会了一定的色彩表现能力,然后再综合处理整幅作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显得那么困难,为以后的高考打好坚实的基础。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考查。通常采用一段一查的方式,先由学生对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进行分析,再提出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之所在,并分析原因,探讨解决策略,最后再对此次考查做一个总结评价,力求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三、拓展思维,打破思维局限

在色彩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叫学生把某个对象画的多扎实到位,主要是让学生利用色彩属性、技法去表现对象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美,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当然要想巧妙的利用好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绘画技法。所以我们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还要在每个绘画阶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尤其是在描绘塑造物体时,力求用笔与用色的准确完美,以及色彩层次的自然衔接,使物体的质感得到整体充分的展现。其中,高光是反映物体质感的重要因素,高光的使用不能过于简单与随便,以免破坏作品的整体结构。此外,衬布在画面中有着重要的衬托作用,在写生素描静物的时候我就给学生讲过衬布的重要性,以及在一组静物中如何合理的处理衬布,衬布处理好了可以起到好的衬托作用,可以很好的衬托出主体物,往往会有些学生对衬布的处理太过复杂,甚至比主体物都塑造的扎实,这样就起到了喧宾夺主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处理好画面中的主次,在表现时可依据画面的需要做一些适当的处理。让观者在视觉上感觉很舒服、和谐就可以了,只有全面掌握了这些技法要领才能使学生的色彩上一层次,才能更有吸引力。

进行思维拓展是色彩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在平时的绘画过程中就应该要求学生大胆尝试,用笔肯定大胆,不能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出现描的现象,从而使一幅好的色彩作品显得死板、僵化。还有的学生在局部色彩倾向上出现了绝对化,在调色过程中,单凭自己的感觉与用色习惯,而缺乏对色彩的理性分析。学生的思维定势是看对象上有哪些色彩倾向,便在调色板上进行调和。我们应该突破这种思维定势,根据色调分析,选取适当的颜料进行调和。在画面基本完成时,还应该从色彩、素描、冷暖、空间等多角度进行观察检查,这样才能把一幅色彩画的生动,符合色彩学的基本要求。

总之,在高考美术色彩的辅导过程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固定不变的具体方法,但大的辅导方向应该还是一致的,虽然说色彩的学习与学生天生对色彩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后天的学习,在后天的学习中教师的教法当然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辅导学生对色彩的学习中学会因材施教,要紧紧按照考试要求精心设计适合高考的色彩训练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确保学生的色彩学习在短时间内出效果,最终到达艺术类高考的目标。

美术理论知识归纳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育;色彩教学 ;主观能动性

美术属于艺术的范畴,且具有极强的个性,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而在中职美术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就是色彩教学,除了能够将色彩的知识和技能教授给学生以外,还能够对学生所具备的艺术表现力、艺术创造力以及艺术感受力等进行培养。一般情况下,在中职美术教育中,都只是关注色彩的技能与知识,忽略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艺术创造力以及艺术感受力,这就使得中职美术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被大大折扣,因此要对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够培养出时展所需要的人才。

一、中职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程式化训练,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

瓦萨雷利曾经说过,他所具备的造型能力都是色彩与较为纯粹的形式构成的,和自然的结构没有很大的关系。这也就能够看出可以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和与众不同的绘画构思来提高学生对于绘画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够给观赏者视觉上的享受。

但是,在中职美术教育的实际开展中,大多数的老师依然使用者程式化的训练手法进行色彩的教学,这就导致色彩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被老师用来讲解和分析色彩的理论知识,完全忽视了从感性上对色彩进行分析。在中职美术教育的色彩教学中,过于陈旧化、理论化以及规范化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够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也限制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从而大大降低了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效果。

2.教学理念落后,抛却现代话技术的使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也就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我国的教学活动中,自然多媒体技术也应用于中职美术教育之中,例如Photoshop和corelDraw等软件被应用到中职美术教育中的绘画学习之中,不仅能够使用它进行绘画,而且还需要下载相应的色彩教程,大大提高了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有效性,并将学生的色彩绘画知识与网络知识进行了有机结合,使得学生所具备的色彩知识和绘画技能得到了延伸与扩展。

目前,我国的中职美术教育的老师队伍所具备的教学理念相对来说较为落后,使得现代化的技术没有充分发挥自己作用,色彩教学的效果也不够理想,且大多数的中职美术教育的老师依然使用着传统的“讲授色彩理论―上交手绘作品―成绩评判”的教学模式,通过“明度九调、色彩、色彩推移”等训练方式来对学生的色彩能力进行训练,从而对学生的色彩理性进行分析,使得中职美术教育的色彩教学课堂较为死板,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了阻碍,跟不上时展的脚步。

二、提高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多种教学模式结合,课程设置合理化、科学化

在中职美术教育的色彩教学过程中,要将中职学生的特点作为教学开展的依据和出发点,以在色彩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尝试着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分享在色彩上所获得的体会和感悟,在教学上体现出以画说画的特征,以提高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中职美术教育上较为单一和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使老师真正成为学生色彩学习上的引路人,色彩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色彩上的创造思维,通过色彩学习中的规律和有趣的点,提高学生对于色彩学习的兴趣,通过掌握色彩学习中存在的规律,客观的表现世界。而中职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的基础是色彩静物的写生,能够对学生的绘画基本功进行训练,留给学生对艺术进行创作的空间。

2.将色彩基础性与艺术性进行有机的结合

就目前我国中职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来看,学生知识按照老师所教授的理论知识,将自己所看到的对象客观准确的反映出来,在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在色彩教学的过程中,不只是要求学生仅仅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就行了,还需要学生在色彩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个人特色与风格。老师要在色彩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放在首位。在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同时,要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在色彩中融入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让色彩作业中蕴含着一种灵动,让其升华成为一种色彩艺术。要让学生知道通过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话,会获得不一样的感受,同时自己的作业也将会富有生命力和活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色彩教学在中职美术教育中处在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老师在色彩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人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作为色彩课堂中主体的位置,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色彩作用蕴含着生命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程晋华.色彩的游戏――色彩实践教学分析[J].美术界,2013(04)

[2]卢国峰.浅谈色彩教学中的色彩归纳教学[J].大众文艺,2013(01)

美术理论知识归纳范文第4篇

 

现代的中等师范美术教学与其他教学基本没有差别,都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等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教师必备的职业素质要求之一。

 

做好中等师范美术教学工作,对于培养适应当今我国小学教育需要的合格人才,促进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美术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的概念很难进行精确的界定。我们通常将造型、空间和视觉艺术统称为美术。美术具有强烈的表现力,美术作品可以将作者的情感更加深刻、更加浓烈地表现出来。

 

当前美术教育主要将绘画和色彩构成等当作教学重点,其中又以绘画为重中之重。绘画是美术最直观、最强烈的表现形式。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特点,要着重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

 

一、在美术教学中要突出美术文化的学习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民族的美术产生相异的美术形态,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性。

 

把美术学习提高到美术文化学的层面,可以使我们对美术有更深刻的了解,对各民族的美术文化也有更宽泛的理解和尊重。其次,从美术学科本身来看,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的暗含的关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把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学习美术。注重美术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这是当前美术教育的一大特点。

 

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突出美术文化的学习呢?(1)通过学习美术,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让学生通过了解不同的历史、文化、经济、地理等,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2)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二、现代教育理论和美术理论相结合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就是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在强化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主要在学生欣赏、参与或团体合作的形势下,感受美术的神奇和魅力,并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

 

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理论知识加以分析、讨论和归纳,从而得出结论。之后再作进一步的同化和迁移。现代教育理论的引入,教材不单单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教本”,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读本”。美术理论在整个师范学校美术教育中起到基础作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但是很多学生不注重美术理论的学习,甚至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美术理论在以后从事的学校教育中无用武之地。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师范学校的美术理论教学自身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美术理论教学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美术理论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的问题、教学手段和设施陈旧等。

 

三、教学要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我们过去的学校教育中,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

 

当前新的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学生是一个个具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教育与教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应该是人,是成长中的人,是独一无二的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意味着不仅将学生视作教育的对象,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为此,了解并尊重他们的感受和体验,需求和愿望,并在尊重的基础上爱护学生,了解和沟通学生的心灵,这正是我们美术教师应做到的。

 

那么,如何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呢?首先,我们应将“主人”的地位归还学生,将学生视为主体。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唤醒学生自我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增强学生主体人格。其次,要教会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方法。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在这些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的文化互动,达到自我进—步发展的目的。

 

四、用情感来促进教学

 

美术艺术的魅力就是对人的精神的吸引,当美术艺术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美术就不再是简单的画作或有形实体,而是能对人进行感染和影响的精神物质。人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消极因素使人难免产生消极心理。这时表达倾诉往往是解决这些消极因素最有效的办法,而美术是人们表达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美术绘画学生可以将自己内心的情感等用独特的方式倾注于作品中,而作品的存在让人能反复咀嚼和品味,在不断的思考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教师不仅要将美术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而且要将其作为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美术所面临的不仅是物质和现实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面临着精神和灵魂的问题。

 

学生欣赏和解读的是倾注了感情的美术作品,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也要带着感情去理解和欣赏。人的情感是美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传统的美术教学没有完全意识到和承认这个问题,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给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问题,应试阶段的教育和培养已无法满足今天社会对美术人才的要求。

 

因此,传统模式下的美术教育在面临现实困境时会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倾注了情感的美术教学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综上所述,中等师范美术教学要明确教学现状,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变革教学理念,把教育的重点转移到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艺术思维能力上来;制定完善的教育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体现教学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尤其是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美术理论知识归纳范文第5篇

在5天的培训期间,我们学习了美术教学基础技能,也学习“美术教育理论”“美术教学教法研究”等理论知识,更有贴近美术教师上课实践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及课件制作”“微格实践与案例分析”。作为这次培训的承办单位,进校非常重视这次培训,教师渊博的学识和尽职尽责的授课,使我们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参加这次培训的一些感受。

一、加强美术教师专业水平,更新专业知识

这次培训可以看出对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视程度。在这次培训开设了创意素描,归纳色彩等课程,更突出强调教师要有创造思维和主观表现,打破了传统素描课、色彩课的严谨写实的拘束,这种教学理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也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二、广大小学美术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美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那么我们美术教师因该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美术素质教育,而不是针对少数美术特长生和高考班的专业美术培训,我们广大基层美术教师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全体学生的美术教育上,不要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或者所谓个人成绩而忽略了自己的基本职责。

三、美术教师不仅要做美术技能传授者,还要做美术文化的传播者

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直接和暗含的关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把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学习美术。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必须重视文化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不仅是一名美术人,还应该是一名文化人。

四、美术教师应立于本地区自然风景、民间文化特色,开发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