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绘画艺术和工艺美术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工艺美术;材料;装饰艺术;实用性;艺术性
工艺美术品是艺术品的一个范畴,工艺美术品除了具有艺术品所具有的功能作用外,它还有自己的一项基本功能――实用性。“以实用或装饰为目的,利用一定的材料和技术,按照美的原则设计制作而成的物质产品统称为工艺美术品。”(王次《艺术学基础知识》P387)
工艺美术是人们经过漫长的使用对使用物品或物体进行装饰美化,这种装饰美化是以物品或物体自身的实用性为前提的,在《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中对工艺美术的装饰性解释为“一般指修饰,打扮,从学科意义上看装饰已被当做一种艺术样式,成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并总是同生活日用品结合着。可以独立欣赏或被使用。另一方面,由于它在形式上具有较为系统完整的规律性又常被视为一种艺术技巧,艺术手法等。”另外在《现代汉语词典》对“装饰”的解释为“在物体的表面加附的东西使之美观……”。以上种种书籍对“装饰”的解释,无外乎都是指给以人们欣赏,美化生活的“艺术性”的一种概括的说法。工艺美术既包含了纯粹的“艺术性”功能又包含有它本身所拥有作为工艺美术品所特有的实用性。作为与社会实用性联系很紧密的工艺美术,其作品(产品)要体现出实用性物品的那种“适用,经济性”。一开始工艺美术是人们对物品在物质性方面的需求,也只有在这种需求满足之后才又逐渐在精神方面有所需求。就如: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一开始为了便于盛水或为了其他用途,依照某次偶然所见用各种植物的茎、藤编织成一定的形状,将泥巴涂在所编器物的内部周围盛放东西,但偶然的机会他们发现其被火烧过后在泥巴上留下了清晰的印痕……经过长时间不断的摸索发现,在火烧把植物化为灰烬而在烧制的器物外部由于植物的茎或藤条的压痕因烧制留下擦拭不掉的纹理时,他们就试着将自己大脑中的形象进行简单的装饰,这也许就是工艺美术产生的雏形。
工艺美术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实用性艺术,它的突出特点就是物质生产与装饰美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且具有艺术的审美特性。也可以说它是造型艺术之一,它是集装饰、绘画、雕刻、塑造等艺术为一体的空间性综合艺术。工艺美术主要是以美术装饰、制作技术与实用性目的相结合的产物。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中又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1.适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特点
这一特点都是工艺美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逐渐体现出来的特点。如从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用以盛食物的饮食器具最初也只是以实用性――盛放食物为目的,这些器物大多是以泥胚大致烧制而成,在外形及使用等方面都很粗糙,经过在现实生活中的不断发展,才逐渐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外观造型,并逐渐带有装饰性。而这些原始器皿正在随着不断的发展体现出了审美性与实用性的高度统一。另外,如在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用青铜做的各种鼎、爵等器物最初主要是用于盛食物与祭祀等活动,但在不断的发展中它们就不仅仅是一种以实用为目的的日用器皿,同时还具有一种美饰作用。
2.工艺美术的材料特性与色彩的特点
工艺美术作为一种工艺类的艺术,就必然离不开制作材料。在很多时候,工艺美术制作受着材料的特性,色泽等特点的制约。好的工艺美术品是除了将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外还要将工艺美术的制作及实用性与材料的特性、色彩相结合。从而使工艺美术体现出其整体性与材料美的一种完美结合的特点。
在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里面有许多在最初阶段的设计与制造中都将适用性与所使用的材料特性、色泽密切结合进行设计制作。如:在封建社会里皇室多以黄色作为黄泉的象征。而贵重金属――黄金,在皇宫中较大范围地被使用,如明朝时黄金丝编织成的紫金冠,它不只是皇帝日常上朝时的用品,也是一种珍贵的工艺品。它本身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不只是皇权的象征,就其本身所用的材料来讲它也有非凡的价值。它的编制正是运用了黄金的延展性与柔韧性的材料特性进行编制,同时黄金这种材料稀有,其本身价值就决定了它绝非一般人所能够大量拥有的金属,这正好与象征皇权的颜色――黄色相吻合,因此以黄金作为材料的大量做工精美的金属制品在与皇室、皇权有关的各种场合大量出现,如金盘、金碗等。这些黄金制品一开始是作为皇室的日用器具……而到了今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就是罕见的工艺美术精品与研究历史文化的文物。因此工艺美术的设计者同时也是技术制作者。他们不仅要设计出工艺产品的形状同时还要利用技术将其想法变成有用的实物。
而在现代社会中的其他设计艺术如装潢、服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等大多是设计者只负责产品的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的创新设计,而具体制作大多是由技术工人师傅依照设计者设计的图纸进行加工制作,将其变成实物,设计者与制作者大多是分开的。(这些都与现代社会对某些产品大批量的需求有关)
工艺美术与绘画艺术在某种方面可以说是相同的,但是有的方面又各自不同。从传统工艺美术品来看他的制作者与设计者基本上是由同一人或者是由多人辅助进行制作的。包括现代的工艺美术中也是由设计制作者将其设计的图(形)纸变为实物,如果需要大批量的生产就让大批的技术工人机械地大批量生产。而一幅绘画艺术作品从酝酿到这幅画的完成基本上都是由绘画者(创作者)一个人单独进行。工艺美术它主要是以实用性为首要目的,美观性与装饰性相结合,因此,创作者不仅要把自己的创意表现出来还要考虑运用什么样的材料、技术把它变成具有实用性的实物。只有这样工艺美术品的特性才能实现。当工艺美术品只是一张设计图纸时,它的最终目的并没有实现,而只有将图纸(创意)变为现实的工艺美术品时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在其实物化的过程中,创作者也有可能就是制作技师也有可能不是,而真正是技术工人进行实物制作,将创作者的意象变为现实物体的。
二、工艺美术在现实生活中其艺术性的体现
工艺美术主要包含生活实用与装饰欣赏两大部分。工艺美术具有欣赏与实用两个方面的特性,隐含了工艺美术要有精神性与物质性。其中物质(实用性)一开始就直接为人们的生活服务。这就决定了工艺美术一开始就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区别所在,它不只限于纸面上的图形或者是创意的图纸表现,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一定的材料将其变成具有实用性的物体。因此,工艺美术在日常生活中物质功能是第一属性,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属性。而供人们欣赏的(装饰性)精神性是从属于实用性的。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不少工艺美术品已经渐渐脱离了一开始生产时的实用性转而成为以欣赏与收藏为主的艺术欣赏品。
彭吉象教授在《艺术学概论》中就实用艺术的概念做了一些描述:“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从中可以看出工艺美术作为实用性艺术的一个种类,它本身就拥有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特点。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工艺美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首先是其实用性,工艺美术也可以称作为实用工艺。实用工艺主要是指在造型和材料使用上具有审美价值的同时还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艺术品的总称。如在古代战争中主要用于防御的盾牌,随着不断的发展专门用于庆祝活动的仪式性装饰盾牌出现,这时盾牌用于实战的功能性就逐渐转到了精美的装饰性上。使这些精美的装饰性盾牌脱离了战争的实用性而转而体现了其精美的装饰性。
由此可见,工艺美术是在实用性的基础上综合装饰美化艺术,使实用性与装饰艺术性融为一体。而其他艺术如绘画、装饰画等纯绘画艺术主要偏向于表现性审美艺术范畴,其装饰性很强,往往理想化,不苟拟于客观事实,而工艺美术在现实中装饰性与实用性兼有并且以实用性为基础与艺术装饰性相结合,从而达到使工艺美术自身特点完美展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方四文.艺术设计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2]尹定帮.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李砚祖.平面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工艺美术 美学 要义 内涵
美术又叫造型艺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通常指绘画、雕塑、建筑、实用美术、工艺美术、书法、摄影、篆刻等。最早在17世纪的欧洲就开始使用这一概念,当时即与美学密切相关,泛指含有美学情味与美学价值的活动及其产物,如绘画、雕塑、建筑、文学、音乐、舞蹈等,以区别于有实用价值的工艺美术。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技术日益创新,美术品类也不断增多,才逐渐集于现在美术概念的内涵。
工艺美术作为美术中的一种,自然也与美学息息相关。有人讲:“美术美术,美学之术。”此话对于工艺美术而言,也十分适用。因此,研究工艺美术的美学要义,无论是对于工艺美术的理论研究还是对于工艺美术的创作实践,均具有重要价值。
具体而言,工艺美术的美学要义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予以解读。
一、工艺美术的美学内涵
工艺美术作为美术中的一种,也属于造型艺术范畴,它是“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通常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和技术发展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造型、色彩、装饰)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①
工艺美术本身又是一座十分丰富的艺术宝库,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美的世界。它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实用品,如绣花枕套、被面、床单、窗帘、门帘、玻璃器皿。这类工艺美术品以实用为主,装饰为辅。第二类是民间工艺美术品,如竹编、草编、柳编、蜡染织物、刺绣、泥塑、木雕、剪纸等。这类工艺美术品一般工艺比较简单,价格并不昂贵,具有实用与观赏的双重属性。第三类是特种工艺美术品,如玉雕、瓷器、象牙雕刻、景泰蓝器皿等。这类工艺美术品工艺精细复杂,价格昂贵,主要供观赏与收藏之用。由此可见,工艺美术的美学内涵是相当丰富的。
二、工艺美术的美学特征
与美学关系十分密切的工艺美术,其本身就具鲜明而又丰富的美学特征,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造型类
作为造型艺术之一的工艺美术,造型美是其美学特征的题中应有之义。所谓“造型美”,是指运用线条、形状、构图等多种形式因素,通过夸张、均衡、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法,创造出工艺美术品的外观形式美。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例证。例如,工艺美术品核雕《夜游赤壁》,就在果核上雕出苏轼、黄庭坚等人乘舟夜游赤壁的情景,不仅有人物的造型美、舟船的造型美,就连小船的一条锚链,也由40多个小如米粒、细如发丝的椭圆形小环连接而成,环环相扣、转动自如、巧夺天工,创造出工艺美术品造型美的奇迹。
2.色彩美
色彩美也是工艺美术的重要美学特征之一。色彩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并具有强烈的表现性。色彩是所有造型艺术的重要语汇,它对于工艺美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色彩可以表现情感、情绪、象征等美学韵味与美学意味,分为情感色、象征色、固有色等。各种色彩都有不同的艺术功能与美学特点,各种色彩的互相结合、互相对比、互相烘托,构成五光十色的绚丽的艺术世界。工艺美术的色彩美的成功,同样不胜枚举,例如,玛瑙雕刻的《虾盘》,原材料是一块淡青色的玛瑙,而上面有一处是赭红色,于是淡青色便雕成磁盘,赭红色便雕成大虾,色彩协调,充分彰显出工艺美术的色彩美。
3.装饰美
装饰美同样是工艺美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许多工艺美术品都具有装饰、美化生活的功能,例如,漂亮的窗帘能使满室生辉,美丽的窗花能令人赏心悦目。
4.工艺美
工艺美术,顾名思义,以工艺美为最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我国先秦时期的科学著作《考工记》,就强调了工艺美术制作工艺与制作技巧。例如,我国最精致的“金银错”工艺品《狩猎纹车饰》,是河北定州出土的汉武帝时代的工艺品,它用金、银和其他金属丝、片嵌入铜器表面,构成花纹,然后用错石平磨,制成与狩猎有关的如猎人骑马、拉弓射虎、猎犬逐鹿等各种图像,共有人禽兽畜123个,充分体现了汉代工艺美术的高超工艺。
5.材料美
材料美也是工艺美术的重要美学特征之一。例如,以玉石为原料的玉雕,不仅名贵,而且又有鸡血红、宝石蓝、翡翠绿等不同品种,各显千秋。又如,木雕中的红木、楠木、橡木等也都是名贵材质。而金、银等器皿,其材料本身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美学价值。
由此可见,工艺美术的美学特征,也是十分鲜明而丰富的。
三、工艺美术的美学价值
工艺美术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审美价值上面。所谓审美价值,是指“客观事物所具备的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审美教育的实践价值和精神意义”。(《辞海》缩印本)人本身以及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具有审美特性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审美价值。工艺美术品的审美价值,是艺术美、生活美、劳动美的“三美合一”。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与文化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求美、爱美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于是工艺美术便走进千家万户。例如,室内装修从地面装饰、满墙装饰,到家具、灯具、茶具、酒具、餐具以及床上用品,处处都有工艺美术品的位置,工艺美术逐渐成为生活中美的亮点。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审美体验中,又会升华、提升人的审美情趣,优化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等。由此可见,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是十分丰厚、巨大的。
综上所述,工艺美术的美学内涵、美学特征、美学价值,是其美学要义的三要素。
注释:
关键词:莆田工艺美术资源;本土文化;高中美术教学;开发和整合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美术教学是丰富的、精彩的、多样性的教学。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每个地区也都有各自的美术和文化积淀,本土的美术扎根在各自地域中,是十分有生命力的。那么,是否能利用我们的课本知识和我们莆田本地的美术结合起来进行高中美术教学的拓展和整合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国家课程标准专辑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到:“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发挥优势,优化中学美术课堂教学
本学年我们结合美术教学,在高一美术欣赏课中开展了“莆田工艺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整合”这一教研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利用莆田的本土工艺美术资源优化我们的高中美术教学课,取得了一些比较好的成果,在可行性的讨论和实践中也看到应用于教学的可行性。
莆田工艺美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蕴涵了深厚的人文底韵,在海内外广享盛誉。莆田工艺美术包括十大门类:木雕、玉雕、石雕(含寿山石雕)、铜雕、漆器、工艺编织、古典工艺家具、宗教雕塑、金银首饰、油画框业。特别是莆田木雕,它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有许多绝艺贡品跨越时空,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莆田民间尚存的古建寺庙及民居精细木、石雕遗迹等,也是一笔笔弥足珍贵的传统艺术遗产。而现在在政府的“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推动下,莆田工艺美术得到了复兴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莆田工艺美术发扬光大,取得了长足发展。
莆田的工艺美术与我们的《美术鉴赏》课中的许多内容可以整合并且扩展,有利于学生在了解欣赏美术的同时很好地认识我们本土的、身边的美术。本土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本土美术文化的传承和学习。
高中美术课是艺术学科,既区别于其他文化课程和科学课程,又区别于中学及专业院校的基本技能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相对于小学、初中大量动手实践的教学形式,高中美术课偏重于学生的“眼到”“心到”“口到”。从大纲的教学性质、内容、目的、要求出发,高中美术课在教材编写、课时设置、成绩考察等方面都体现了其教学是在以欣赏为主线的审美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艺术修养及审美情趣。现阶段美术教学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目前中学美育的基础、现状都决定了高中美育的性质和目标要求:美术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欣赏课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美术素养的教育。美术教材的使用是大纲和主线,围绕教育目的发挥所能获得的美术资源,发挥欣赏课对高中生的审美教育主渠道作用。
在《美术鉴赏》教材中的中国欣赏部分,像传统手工艺品、古建筑、民间美术章节都涵盖了大量的莆田本土工艺美术的内容。教师可结合地方特色组织教学,本土内容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本土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本土美术教育的发展,容易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二、利用资源 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莆田工艺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整合”是立足于新课改中的《国家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教学扩展性的新思路;依托莆田的本土工艺美术的资源优势,将其扩展和利用,开发出对高中学生有益的美术营养。
莆田的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包括十大门类:木雕、玉雕、石雕(含寿山石雕)、铜雕、漆器、工艺编织、古典工艺家具、宗教雕塑、金银首饰、油画框业。工艺美术是我们高中美术课中经常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莆田工艺美术的请进我们的美术课堂,让学生直观地、真实地、靠近地感受到工艺美术的魅力,并且教育他们对莆田本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1.高中《美术鉴赏》教材课程基础
高中美术教学,是针向高中生的审美教育,是对人类美术作品的一次综合性的介绍,其中涉及到的美术作品有:
绘画
(1)观赏性美术
雕塑
工艺美术
(2)实用性美术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是美术课程结构中十分重要的一块内容。在《美术鉴赏》的教材中已经涉及到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工艺美术,为我们课题的展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在现在的《美术鉴赏》教材中将工艺美术的内容分别渗透在各个不同的章节中,例如:《原始人的创造》中对陶器艺术、玉器艺术的介绍;《礼仪与教化》中对青铜器艺术、陶塑艺术的介绍;《心灵的慰藉》中对宗教石雕艺术的介绍;《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对木雕艺术、剪纸、工艺编织、古典工艺家具等艺术的介绍;《走进博物馆》中对瓷器的介绍等一些美术课程对工艺美术的介绍。还有许多工艺美术的内容是渗透在各个美术课的教学中的。
2.莆田工艺美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本学年我们开展的“莆田工艺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整合”课题在课堂实践中,内容设计上紧扣《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的教育思想,整合《美术鉴赏》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介入莆田工艺美术内容。根据莆田工艺美术品的内容和特点,以及美术课堂中的工艺美术内容,将课的内容分成四大块:
(一)结合美术课本知识,以教师辅助教学、学生收集和查找资料的形式介绍工艺美术概况和莆田工艺美术的发展。
在上美术课程中,介绍了大量的莆田当地工艺美术资料,并且让学生利用“十一”假期留意、收集自己生活周围的木窗、石雕刻、宗教艺术等,返校上课时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展示。采取介绍与分析对比与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并适时借助多媒体手段,结合进课堂的美术教学,让学生为主,分组介绍他们各自收集到的内容和资料。
(二)依托教学资源结合莆田工艺美术的主要内容,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将莆田本土工艺美术通过图片、实物、文字的形式介绍和欣赏。
1.巧夺天工的玉雕艺术(莆田的玉雕艺术)
2.百年传承的石雕艺术(莆田的石雕艺术)
3.盛名远扬的木雕艺术(莆田的木雕艺术)
4.绚丽的民间工艺美术(莆田民间工艺美术)
我把收集整理的本土工艺美术资源制成多媒体课件和教材有机结合进行教学。当我在《各异的风土人情》(湘教版)教学时,采取介绍与分析、对比与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并适时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出教师收集的资料和现代民间艺人制作的实况录像。带有浓浓乡土气息制作工艺和那种风格独特艺术品把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气氛浓郁,兴趣高涨。把莆田的木雕艺人制作的录像、莆田民间工艺美术的图片结合进《各异的风土人情》的课程内容中去,看到莆田本地人在制作本土工艺品,说的是本地话,一下子让学生感到这些工艺美术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这种新颖的内容和教学形式给课堂注入了一剂兴奋剂,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全体学生均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品尝到了美术带给人的欢心和愉悦。这种参与体验,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了艺术美的真正内涵。
(三)利用地方资源,将课堂教学扩展到课外去,实地参观欣赏莆田的优秀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及它们的加工和生产。
课堂的教学如果能延伸到课外,对学生是一种立体的教学。莆田的工艺美术资源十分多,比如莆田的工艺美术城就是一座十分大的莆田工艺美术馆。我们在学校的第二课堂学习中,可以尝试组织一小批对美术有兴趣的同学,分成小组到课外实地参观莆田的优秀工艺美术作品。这对于这部分学生是非常好的美术教育,而且有助于对传统本土艺术的传承。
(四)以交流、讨论的形式,与学生讨论莆田工艺美术和其他工艺美术作品的特点,并且整理教学思想,升华学生对本土美术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粉彩工笔山水画讲究构图布局,追求笔墨韵味和气韵生动。
一、讲究构图布局
同传统山水画一样,陶瓷山水画也讲究构图,构图习惯称“章法”、“布局”,即将要表达的内容与形式加以组织、安排、构成一个体现个性、呈现气势、和谐统一的整体画面。一幅作品境界高或低,或奇特或平庸,构图至为关键。构图法则有其自身规律,最主要的规律就是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凡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的作品,就耐看,就有美感、吸引力,反之,美的因素就会大打折扣。艺术陶瓷花瓶、钵罐等立体造型较多,对这类器型的构图,既要讲究装饰本身的艺术情趣,更要结合器型。在进行构图设计之前,要看看该器型适合哪些形式的装饰,该装饰哪些部位,怎样构图,使造型与装饰达到和谐统一、有机结合,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品。
二、追求笔墨情趣
欣赏粉彩山水画往往从笔墨入手。粉彩山水画创作过程始终离不开墨(这里的墨是釉上、釉下各种陶瓷颜料的总称)。所有好的粉彩山水画作品无不在用笔、用墨、用线、用水方面有高妙之处,在画面上显现出浓淡干湿变化。
粉彩山水画强调笔画情趣,山水画常采用夸张、变形、概括、简炼的手法来表现对象。在描绘客观对象时,不以表现对象真实为目的,而是借助笔墨为手段,以达到画面的诗情画意为最高境界。因此,粉彩山水画的山水要比自然山水更美,更符合诗意,更符合人们的理想境界。
三、突出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是对作品的总体要求,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品评、赏析粉彩山水画的主要原则。气韵,在传统国画中,是指神气和韵味的总和。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景德镇的艺人们吸收借鉴中国画的绘画手法和审美观,注重意境的营造,陶瓷绘画艺术中的意与境、情与景具有一定的关系。他们是心与物的关系。意与境属于主观范畴,情与景是客观范畴。在表现意境中主客观相统一才能达到情景交融。陶艺作品的意境能引起人的美感,是因为它具有优美的画面与生动的表现形象。艺术作品丰富的意境形象集中了现实生活中美的精华,能唤起美好的情感。
粉彩山水技法在传统工笔山水画和现代工笔山水画具体应用中又有所区别。
传统工笔山水瓷画以青绿法为主,画中色彩的运用,强调春夏之间自然景色的青绿,形成特有的风格传统。青绿山水瓷画构图严谨,用笔精细、色彩厚重。以写实的手法绘制。在创作时,根据山水树石的不同形态,用勾线、填彩、打底、洗染技法绘制。
勾线是瓷画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一件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之处。线条是形象的轮廓骨架,以线造型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特征。按照山水、楼阁、树石的结构形态,以骨法用笔勾线,准确地显示出自然物象的形体、质感,以一丝不苟、精细而又有力度的线条,表现出山水风光的形状,以虚实衬托,疏密有致的构图安排,显示出作品的雏形。
填彩要随类赋彩,色彩的厚薄浓淡,素雅艳丽,因不同季节景色而定,春绿、夏青、秋红、冬素,是四季山水的特点。素与艳,既有树木花草繁荣凋零的因素,也是气候的变化所致。填彩要厚薄均匀,深浅有致,准确体现自然景色在不同季节的区别。
用玻璃白打底,是粉彩山水的工艺特点,打底后再洗染,显示出浓淡深浅色阶,也有填色以后,再在颜料底色上罩玻璃白的画法。
洗染可以表现出山峰、岩石的阴阳、向背的不同受光面,粉彩山水与新彩山水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有了洗染这道工序。如果在填色时就注意了色彩的厚薄深浅,能表现出山、石的质感,洗染就可以省略。粉彩山水中,是否经过洗染,效果明显不同。
现代工笔山水瓷画,突破了传统技法、采用综合装饰手法创作的山水瓷画新作,手法新颖、形式丰富、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新,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特点。以高温颜色釉、雕刻、书法、流霞彩、绣彩与工笔绘画相结合,是现代工笔山水画的特点。
工笔山水综合装饰,是把多种装饰技艺融为一体的造型艺术,具有技艺精湛,材质精美、新颖别致、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
以高温颜色釉在坯胎上施彩时,留出釉上山水画的作画位置,适当地以深浅、厚薄、虚实的釉色在坯胎上施釉。色釉瓷胎烧成后。在空白、浅淡的胎体上,用精细的线条描绘出山水小景,再经过入烘炉烧烤,就成为高温颜色釉工笔山水画。用这种形式绘制的作品,要处理好色釉与瓷画的对应关系。山水瓷画必须引人注目,占主题位置,否则就会成为高温色釉作品。山水瓷画的绘制设计要在色釉胎体上,给人以自然协调的感受,把天然釉色肌理和手工绘画和谐地融为一体。
把局部雕刻、书法与山水瓷画相映衬,也是山水瓷画的一种新形式,用这种方式创作,设计布局很重要。既可以在坯体上雕刻出楼阁亭台、书法字体,也可以在坯体上雕刻出装饰图案,烘成后再在瓷胎上补画山水景观,形成雕刻与绘画,书法相融渗透的装饰特色。在坯上雕出图案、书法后,施以影青釉,使素雅的色釉图案,书法与绚丽的粉彩山水相呼应,有美妙的装饰效果。
在粉彩山水瓷画中,有一种新的表现手法:绣彩。用绣彩技艺绘制的山水画作品,有逼真的刺绣艺术特色,给人新奇美妙的感觉。
总之,在艺术创作中,继承传统技法是一种创作手段。发展、创新是需要深入钻研后才能达到的。“只有表达出人们没有体验过新感情的艺术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品。”创新发展,是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还需要扎实的艺术功底,才能把技艺和独创相结合,创作出引人入胜的粉彩工笔山水瓷画新作。
丁成明,1963年出生,市美协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国画院理事。
关键词:美术 欣赏教学 审美
儿童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品看。
3.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4.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5.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二、小学美术欣赏内容的编排及特点
1.小学低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如第二册《小朋友的画》、《民间美术欣赏》、第四册《画家笔下的童年生活》、《绘画中的动物和花果》等。其特点是低年级阶段所欣赏的作品富有情趣,符合儿童审美心理,如大脑袋,歪脖子,近大远小,树画在半空等等,五花八门,比例不在准确,表现无拘无束。还有一些拼贴的小制作也深受小朋友喜爱。
2.中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了解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如第五册《工艺美术的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第六册《工艺美术的陶瓷和雕塑》、《绘画作品中风景的静物》等。其特点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欣赏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中国古今优秀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欣赏课内容对于教学内容有“参考资料”的作用,在欣赏课中渗透了有关的教学内容。如第六册的欣赏内容是工艺作品刺绣、竹编的欣赏,第八册的教学内容就安排了“挑花”、“竹编”手工课。欣赏课的优秀作品档次高,起到了指导性的重要作用。
3.高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体内容有:第九册的《古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册《现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一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建筑艺术》和第十二册绘画作品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小学内容总览等。其特点是要求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造型艺术门类的面貌,除了已经着手的中国画教学之外还将欣赏的领域扩展到中国优秀古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作品中去。
三、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
1. 专题欣赏课
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我们前面例举的内容都是专题欣赏内容),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我们以第十册的欣赏内容为例谈一谈专题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课是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教材上共提供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术的照片。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起什么作用?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二字与“现代”的区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了解宫殿、楼阁、亭台、寺庙、佛塔、陵墓、民居等独树一帜、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
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2. 随堂欣赏课
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在蜡笔的涂色中提高色彩能力,可引导学生对素描知识的加深而出示一些合理范画,这就是随掌欣赏的教学过程。
3. 现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