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课程活动方案

体育课程活动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课程活动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课程活动方案

体育课程活动方案范文第1篇

对于当前大学生存在的,潜在的能力发挥不足、自我挑战能力以及团队精神缺乏等,心理素质的薄弱方面,拓展训练可以起到促进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达到适应社会生活和竟争的能力。在体育教中结合学科特点,科学设计拓展训练项目,使参与者更加感受到“身、心”的统一,对于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有很大意义。

【关键词】

拓展训练,大学生,心理健康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乐山师范学院2011级上公共体育课学生中,随机选择两个自然班均由外国语学院和文新学院学生组成,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1.2研究方法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基础水平诊断的基础上,对实验组精心设计以拓展训练为主的课程和课外活动方案。采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

2实验过程

2.1实验前心理健康水平测试

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填答由教育部2004年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问卷,共80题,从10个方面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况。

效度:根据《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常模评分、评级方法。

2.2实验对象的选定

根据《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统计结果和档案查找,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城乡区别,一对一进行挑选,最后确定30对为实验对象.其中外国语学院的30人为实验组, 文新学院的30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正常教学,实验组按设定的内容进行教学与训练。

3实验内容

3.1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的设置和目标

对照组体育课以传统的体育教学课程进行设置,实验组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以拓展训练项目为主,项目设计根据《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10个心理健康方面为目标。

4措施与方法

实验时间以一学期14周为限,对照组按乐山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大纲要求的课程方案和课时内容进行。实验组课程方案和课时内容由个人项目、破冰项目、团队项目、高空项目贯穿进行。

5结果与分析

5.1心理健康水平测试

实验班和对照班再次填答《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问卷.男女分别根据常模表统计出t分数,和试验前进行对比。

5.2统计结果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量表(表1)的均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14周的实验教学和系统的课外活动安排,实验班与对照班有显著的差异(p

6结论

由此可见,拓展训练对于改善学生心理水平有很大帮助,在体育课中设立此项目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体育教育模式更适应时展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崔建.拓展训练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实验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S1)

体育课程活动方案范文第2篇

一、我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具体做法

1.制定活动的方案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首先要有活动方案,只有精心设计方案,才能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阳光体育活动方案的开发小组,由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共同组成。首先学习相关文件,达成共识。其次是借鉴和学习其他学校的经验。通过参观,向兄弟学校学习。获取直接经验,通过网络,学习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先进做法,获取间接的经验。最后是找准开发的切入点。我们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设计开发了跳绳、踢毽、抖空竹、跳皮筋、打保龄球、轮滑队、蜈蚣走等30几个活动项目,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强化活动的管理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出谋划策,这样才会行之有效。

(1)强化时间保障。时间保障是阳光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很多学校因为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削弱活动的时间,使活动开展虎头蛇尾,流于形式。为此,我校通过以下措施强化时间保障:一是强化巡视督查,由学校领导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二是在师生中开展问卷调查,获取一线活动资料;三是将实际的开展情况纳入量化考核,杜绝将活动流于形式或者“放羊”式现象的发生。

(2)强化活动项目管理。阳光体育运动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活动项目的选择和过程的设计至关重要。对于活动项目的选择,我校通过以下两个措施:首先由体育教研组共同研发,结合群体智慧,拿出各班活动项目,报学校行政会研究;二是由各班班主任结合本班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班级的活动项目,这样就自然杜绝了活动项目选择过程中的盲目与随意。

(3)强化活动安全管理。保证活动的安全是首要任务。为此我校采取了两项措施,实行“双保险”:首先是将每项活动的安全事项、自我防护等,以班会、体育课等方式告知学生,让学生了然于心;二是强化安全责任追究,将班主任、体育教师,蹲点领导置于到活动中,从而强化了对活动过程的安全管理与监控。

3.保持活动的创新

在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我校及时对活动中的信息进行了收集,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与建议,并进一步完善、改正不足,不断修改,不断调整,从而切实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活动质量的目的。

一是根据实际,精心选择学生喜欢的游戏,不断充实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如贴膏药、砸蚕豆、滚铁环、斗鸡、跳房子等。学生对这些自己熟悉而又喜欢的活动尤其热衷,参与的积极性自然也就高涨。

二是我校经常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挥个人的创新潜能,从而不断开发出更好、更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从而不断丰富阳光体育活动内容,如对已有的项目进行创新,仅跳绳一项就有单人跳、多人跳、反向跳、螺旋跳等。同时,有的活动,比如跳皮筋,则鼓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结合自身特长自主创编。

二、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所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效果非常显著。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益。

1.学生行为习惯变化大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现在在走廊上巡课,各班纪律明显好于过去,学生逃学的、进网吧的几乎为零,学生的近视率、肥胖率显著下降。

2.师生精神面貌变化大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学生得到锻炼,教师也同时得到充分的锻炼。教师、学生都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学生上课精力集中了,教学效果也好了,师生关系也更融洽了。

3.校园充满生机、活力

现在一到大课间活动,教室里再也看不到一个学生,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全校师生一致认为,这种大课间活动形式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使整个校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也成为了我校的一大亮点。

三、对我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几点思考

1.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践操作中,对组织管理有较高的要求,怎样做到管理既“有序、有度”,又“有趣、有效”,是一个有待继续探索的问题。

2.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项目、评价体系,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形成系统性的实践教材,从而为今后的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3.阳光体育运动是全校性的活动类体育课,它的活动主要内容来源于体育课程,是体育课所学技术技能的延续与应用,但它的现代思想性、教育性、管理和组织形式等与体育课相比具有独到之处,是现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举措,其意义深远,值得每一位管理者、教师深沉的思考与探究。

体育课程活动方案范文第3篇

提升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切入点,更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不但能够升华课堂教学成果,而且能够将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在我们教育教学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

根据我个人的教学实践,结合我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锻炼计划”、对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在体育大课间活动通过“小团体对抗赛”,在课外活动中通过“方案引领”,在校外活动中通过“社区互助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外得以更好地延伸。

一、对“提升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再认识

1.提升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具体体现。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我们学校体育的要求是:体育教学不仅要为学生在校期间发展体质、健康地学习与生活而进行的体育锻炼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更要为学生走上社会后,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的身体健康提供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

提升学生自主锻炼能力,就是通过我们的体育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养成良好的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他们才有可能在走出校门以后仍然保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提升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都明白:仅仅通过每周的两、三节体育课,远远达不到“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不仅仅要抓好体育课堂教学,更要注重引领学生养成“利用业余时间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才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成功地贯彻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思想。

我校通过“课堂教学自主锻炼计划”、“体育大课间的小团体对抗赛”和“校外社区互助组”活动,做好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引领,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具有较好的效果。

3.提升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要做到课内监督指导和课外的活动引领相结合。“使学生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的前提条件是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学会锻炼身体的技能和方法以及部分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以上知识及技术的掌握,是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来实现的。

二、提升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具体做法

1.充分利用体育与健康理论课,做好自主锻炼的意识引领。在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的教学中,重点突出锻炼的原理与方法、体质健康测试的方法和评价、锻炼计划的制订、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评价自身机能状态和锻炼效果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为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打下基础。

2.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选项练习,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在每一节课中,都给学生留有适当的“自由”时间,给学生创造自主锻炼的机会。具体做法:在每一节体育课中给学生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教师给学生提出3―4项练习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等,也可以根据学校情况确定或学校的传统体育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到其中的一个项目进行练习。这样,就形成了各个练习项目的“小团体”。

3.体育大课间和课外活动采用方案引导,扩大学生自主锻炼的空间。由于我校运动场地相对不是很充足,室外乒乓球台数量较多,体育大课间的组织就在各教学楼之间的硬化空地上开展。各班级设立乒乓球、跳绳、踢毽子等活动小组,每天的活动都是由小组长带领,班主任现场督导,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锻炼的时间和空间。

另外,根据学校和班级的课外活动计划,每次课外活动组织前,由学生设计自主锻炼活动方案,请体育教师进行指导。

4.校外活动采用“社区活动互助组”,拓展学生自主锻炼能力。在周末和节假日,以邻近小区同学组成“社区活动互助组”。由组长带领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如乒乓球、跳绳、羽毛球、踢毽子等,落实我校的“校外每天锻炼一小时”计划。

三、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能力的注意事项

体育课程活动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存拓展训练;课程资源;身心健康;地域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1、课题研究的缘起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中学体育课程的目标要求学生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而现在的学生都生活在象牙塔里,生活在父母和老师的“爱心怀抱”中,经不起一点挫折,吃不了一点苦,而生存拓展训练其内容项目新颖刺激,神秘莫测,符合青年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拼搏精神、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发展学生个性等方面都会有帮助。我们开展的生存拓展训练不仅在课堂内、校园内。还拓展到社会和自然中去,不仅是竞技运动,还拓展到学生喜欢的各种项目,不仅是一周两节课,还要拓展到节假日;既强调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又注重让学生在增长知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之余,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课题研究的原则

(1)教育性和发展性原则:确定教学内容,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指导,切实反映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优选最佳内容和途径。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实生活,锻炼体魄。

(2)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原则:不局限于课堂内、校园内,还拓展到社会和自然中去,不仅是正常教学时间内,还拓展到节假日。

(3)健身性和文化性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既保护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不竞技化,又充分发挥运动项目对锻炼身体,提高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和意志品质的作用。

(4)统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对教学内容既有最基本的要求。又有根据学生自身发展和兴趣的选择性和灵活性内容,既有统一尺度的教学评价又有针对发展个性的动态评价。

3、我们的探索与实践

3.1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的实施中学生生存拓展训练的教学,我们根据学生实际和学校所处的地域情况制订了教学的总目标。即①挖掘体育的潜能,使学生学会生存的基本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及危险环境中的自我保护和自救方法;②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③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④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与此同时,结合新课程标准,我们也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具体的学习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一]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目标二]在坚持参与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带动同伴进行体育锻炼。

(2)运动技能。[目标一]了解各项拓展运动的基本技能,认识多种运动项目的价值;关注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目标二]掌握和运用运动方法,展现自身运动能力,自觉关注社会中与体育活动有关的安全问题。

(3)身体健康。[目标一]增强体能。[目标二]在不断增强体能的基础上帮助同伴改善体能状况。

(4)心理健康。[目标一]在拓展活动中努力获得成功感;发展学习能力;表现出调控情绪的意愿与行为: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品质。[目标二]逐步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具有帮助同伴调控情绪的意愿与行为;在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中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品质。

(5)社会适应。[目标一]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合作精神;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认识个人参与体育与健康活动的权利和义务;表现出有责任感的社会行为。[目标二]表现出团队意识和行为。关心社会的体育与健康问题。

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主要是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实现的,不应将这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割裂开来进行教学。拓展训练教学中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注意围绕多个目标来开展。在我们的课程中,要注意将运动技能的学习与健康教育专题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掌握野外生存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对这一内容学习的积极态度,而且使自己的整体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本着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我们不仅对所有的参与训练的学生都提出了必须要达到的基本目标要求(目标一),还对少数学有余力且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学生提出了发展性的学习目标(目标二)。

3.2精选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根据学校教学设备施实际和周边地理环境情况主要选择了如下三类教学内容:体能类:山水游泳、登山攀岩、百步云梯、胜利墙、划木船、轮胎足球、四足蜈蚣、捆绑行动;技能技巧类:野外烧烤、野外定向、竹筏急渡、云中漫步、群英飞跃、肢体语言、应答自如、走方块、梅花桩、南辕北辙、做迷藏、碰碰车、搭帐篷;心理拓展类:信任背摔、天梯、水上漂速跑、水上独木桥、第六感、抽象网、团队沟通、空中抓杠。并根据每项内容的特点制订出具体的游戏活动规则和训练目标。配备好活动器材。

3.3设计课程方案

在确定教学目标和精选教学内容之后,我们即着手设计教学方案。考虑到本校的教学条件和资源,我们把生存拓展训练的教学过程分为“校内常规教学”和“校外综合实践”。校内常规教学以理论课的形式在教室或操场上进行,主要讲解该项内容的活动规则、注意事项以及安全问题等等。校外综合实践则是提高学生生存能力的训练课,又是对学生野外生存能力的实践考核。根据以上确定的三个教学模块十多个项目的教学内容,分别设计课程方案。

3.3.1设计教学流程

一般把握五个基本环节:

首先要根据学生主体,进行一定的调查分析,找出他们问题所在,这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积极发现问题,多留心学生的心理表现,注意学生在平时的细节。再对症下药设计开发出适合的拓展项目,设置好场地,讲解好活动规则、要求、注意事项,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作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体验中,通过活动体验,在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广泛举例,用大量的实例引证所学的道理,导出超越自我、管理、团队协作等理论,启发学生回味感受,进行情感激发与理性启迪。学生讨论交流,共同分享活动体验带来的各种感受。最后还要对学生的参与体验进行评价,并且要课后追踪学生是不是有所收获。对症下药有没有效果。

体验环节中学生的亲身参与是重中之重,在此五环节中分享交流环节则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留出部分时间用于交流、讨论和思索,以促进拓展运动效果的形成。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体育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验式、探究式的教学理念。3.3.2探索具体活动方案(以野外定向越野为例)

(1)《野外定向越野》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定向越野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爱好者在无限生机的大自然中,去锻炼体魄,培养意志,提高识别地图和使用地图的能力,挑战自我身心极限,是为推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而新开设的体育选修课。

课程目的:通过定向越野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使学生掌握定向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学生自我生存能力,促进学生体力与智力的一并发展,使学生终身受益。

课程任务: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的耐久能力,增进学生健康;②使学生尝试从未尝试过的东西,经历人生的刺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所遇困难的能力及在体力和智力受到压力下做出迅速反应、果断决定的能力;⑧基本教会学生如何在大自然中挑战自我和把握自己的行为,提高生存能力,强化爱护自然的意识。

(2)《野外定向越野》课程教学内容:

地形图基本知识;了解地形图的概念、分类,比例尺、地形图的符号、注记颜色及识别,地貌判别;指北针基础知识和实地使用地形图;定向越野的基本知识(定义、特点、器材、场地、竞赛);定向越野的组织与比赛:野外生存知识(野外判定方向、行走,野外动、植物的食用、野外露营、伤病防治、求救信号):

(3)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讲授: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启发式、交流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用抽象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现场课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教学手段上,在教学中采用黑板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教学辅助资料:教学课件。

实验环节:①实践课:我们引进了拓展训练的基本模式: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队――破冰游戏――授旗――取队名――开展竞赛活动――总结。②答疑和质疑。

(4)制定《野外定向越野》考核内容、方法和标准。

3.4革新教学评价

创新性的教学改革需要具有创新性的教学评价与之配套。中学体育新课程指出: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中,体育教师应积极指导、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并加大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在成绩评价中的比重。按照这个指导思想,我们也改变以往单一的成绩评判方式,采用三维评价模式,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设计了评价量表,每次实践活动结束后,每位同学都要对自己作一次评价,同时对同一个组内的其他同学也要作一评价。

3.5完善安全措施

在开展拓展训练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我们一方面通过设计缜密完整的训练方案和路线等方式来保证拓展活动的安全,从组织工作上做到有惊无险。另一方面,我们在教学中非常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应对各种险情,如何对昆虫蛰伤、蛇咬、出血、骨折及扭伤进行急救,如何发放与识别各种求救信号等,通过提高学生自身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来加强拓展训练的安全性。同时在教学中采取各种保护措施来确保学生安全。

4、课题研究的成效

(1)丰富、充实和拓展了中学体育课的内容,吸引学生热情参与。实践表明:开展拓展运动,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内容,拓展了体育课程的时间与空间,树立了大课程观的思想,增强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不仅为丰富和完善中学体育课程跨出了具有开拓性的一步,而且对转变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模式也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2)培养了学生野外生存生活的基本技能,促进了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参与拓展训练的学生普遍反映通过“生存拓展训练”的学习,获益匪浅。学生不仅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许多野外生存生活技能,还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发展了体能,在挑战极限的过程中提高了身心素质,在协同战胜困难中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培养了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3)通过拓展练习,我们带回了青山,带回了绿水,带回了欢笑,带回了友谊,带回了真情:带回了信心,勇气,希望,信任,还带回了我们所想要的,所缺乏的,所珍惜的……

5、我们的思考和展望

对于本研究课题,我们也认真总结成败得失,对于把拓展训练引入中学的体育课程里,完全有必要也有效果,当然也存在许多困难与不足。主要是校外实践课中学生的管理给我们体育教师造成很大的困难。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反思和展望:

(1)开展拓展运动应与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标保持一致性。在拓展运动中通过创设各种情景,让学员亲身参与体验,交流总结,从而提高学员们的综合素质,实现超越自我,战胜自我,熔炼团队的目的。拓展运动中的综合素质是中学体育所追求的。两者的目标要保持一致性。

(2)要注意练习方法和手段的相互渗透性。拓展运动重在学员体验,从学员在面临挑战和危机时入手,通过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从中形成新的品质,这其实在我们体育新课程中的情景教学中已有渗透,我们体育教学中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的不断重复练习,改进技术动作,再去体验,收获成功。两者都是采用对身心的不断刺激来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建立动作定型。

(3)要力求场地器材的简洁性。拓展运动教学其所需的场地很容易达到,有些项目甚至可以在非常狭小的场地开展,而且器材简洁,在场地方面任何一所学校都能满足,有许多项目不需要器材,许多器材完全可以自制,不需要购买专业的训练器材。

(4)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拓展运动很多项目对学生的心理上有较大的挑战性,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实验教学和调查问卷中76.4%的学生在练习前很紧张,只有7.8%的学生心理上比较放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组织时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注重每个细节,讲清规则、要求,加强安全措施。

(5)对组织者和参与者都需要有很高的要求。拓展运动活动内容要求教师应具有很好的统领学生认知、情感、技能发展的能力,不仅要有良好的技术技能,还要有良好的人格。练习者在活动参与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心理和体能准备,了解活动的目的、作用和方法。活动中参与者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同时参与者应量力而行,若暂时心理状态没有调整好,不要贸然行事。

体育课程活动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项目教学法;应用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健康和教育的重视程度都在不断增强。初中体育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不仅在学生的知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思想品格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已经成为初中体育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是最有效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法。

一、初中体育教学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初中的体育教学的目标为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对于体育技能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来完成,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观念落后;教师教学手段生硬;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学习效率较低,锻炼意识薄弱,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对此,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和体育技能的全面提高。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进行教学项目的策划、开展以及评价,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信息收集、方案制定等工作,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育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制定教学计划,做好教学准备

教学计划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导部分,在正式的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做好准备是顺利进行项目教学的前提。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在每个小组中选出一名小组长作为负责人。其次,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和活动计划,并针对活动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和改进,由小组长带领组内成员查阅资料、制定教案,并得出纸质的成果,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2.挖掘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在方案制定以及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发现学生的特长和不足,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挖掘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活动的目标,考虑活动中会遇到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例如,在学习短跑的技巧时,可以针对“跑步时,身体向前倾还是向后倾”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在实践中验证猜想。其次,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使学生学会自己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必要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教学活动设置悬念。最后,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与之相关的情境。例如,在学习篮球项目中,学生要做好篮球运动的项目计划,教师可以提出小组比赛的形式,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后,小组之间进行篮球比赛。比赛本身具有娱乐性,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为了取得好成绩,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

3.师生角色互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但是项目教学法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不可将自身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将整个教学的各个阶段都交给学生,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例如,在进行标枪的练习时,由学生自己对标枪的练习技巧进行探究,并在教学中实践。其次,发挥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把控好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不可对学生放任不管。在学生的教学方向发生偏离时,需要及时给予提醒,引导学生加强组内和组间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在体育技能提高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

4.改革评价模式,加强自我管理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缺乏合理、科学的评价模式,项目教学法要求评价方式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以组内自评为主,以组间评价为辅。在教学活动完成时,教师要对各组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点评,引导小组内的各成员对自己和所在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自身的不足之处,引导小组之间交流经验和心得。例如,在教学互动完成之后,鼓励篮球小组的同学和羽毛球小组、跑步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经验,传授技巧。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的项目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都占有很大优势。初中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项目教学法的重要性,在课前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本着提高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改革评价方式,充分发挥项目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