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8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64-01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体育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将会有利的促进课改的进一步推行。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与实践活动中,要善于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尤其是对学生的个人身体能力、个体身体差异、个体的特殊功能,更要给予充分关注,并作为体育课程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依据。实践证明,合理科学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给课堂教学实施带来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观。继续坚持和不断改进体育课程资源,以学生的需要和实际为出发点,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将焕发出更新更强的生命力。
在我们周围存在着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它们以各种载体形式呈现出来,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广泛支撑。面对这么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地选择和开发?首先,要做一个价值判断,哪些是学生们最迫切需要的,对于他们现实的发展最有价值的,这些体育资源应该得到及早优先的开发。其次,还要考虑到具体学生群体和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等一些特殊情况,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要能为他们所接受和理解,符合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身心体验,有利于达成目标。因此,总的来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这些方面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开发的时候需要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1 从学生的身体现状出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所有的课程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身上,开发出来的体育课程资源也是为他们服务的。因此,学生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导向,从开发出来的体育资源的有效性出发,把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作为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途径,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①要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身体素质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有无重大病史。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否能接受新开发的体育课程资源。不同班级的学生的身体状况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必须对此进行考虑,这不仅影响到开发课程资源的内容选择,还直接关系到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②要对学生的普遍兴趣以及他们感兴趣的各种体育活动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从学生的兴趣着眼开发出来的体育课程资源,是学生自己的课程资源,他们最愿意参与进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体育课程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最适合他们的。所以,在开发课程资源时,我们要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周围的一切,教师的视角和学生是不一样的,要努力寻找学生的兴趣所在,力求开发出来的体育课程资源 是“学生化”的体育课程资源,这样学生才感到亲切,才能更好地融入进去。千万不能是“教师化”的体育课程资源。
2 从体育师资的条件出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师资条件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同时也是开发课程资源的一个瓶颈,它将极大地制约我们对体育课程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有一些体育课程资源学生需求强烈,而且也非常感兴趣,但是限于师资的水平和特点,教师没有能力去开发,或是开发出来效果不好。因此体育课程开发要从学校现有的师资情况出发,看看我们的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素质,他们在哪些方面有专长、特长,这样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时教师们才能游刃有余,对学校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实际而有效的开发课程资源的做法。
3 从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出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是学校体育资源的优势项目,学校在这个项目上有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既可以是精神文化等软件方面的,也可以是体育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总之,要充分利用好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优势项目,这也是对学校进一步形成和深化学校办学特色的促进。
4 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本次体育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健康第一”,强调以学生为本。但是,以学生为本并不排斥学校要为社会培养人才,毕竟学校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成员,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体育方面的素质,可以让学生将来较好地适应社会。
职业实用体育教学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高职体育专业必须对学生的专业性质、专业特点、就业趋势进行研究,开设有针对性、有实际意义的体育教学课程,使学生在职业实用体育教学中,学到适合社会发展的技能技巧,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学生之所以选择职业院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尽早走入社会,高职院校必须以就业为前提,开展学科教学。实用体育教育以其专业性质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很大的指导性作用,所以高职体育教学必须贯穿、融入职业实用体育。
2职业实用体育开展的必要性
2.1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就业铺就道路
根据目前的社会现状,在职业院校发展职业实用体育能为学生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势在必行的方向。目前社会为体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多岗位,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又具有充沛的精力可以投入到工作之中,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预见,随着职业实用体育的发展,学生的意识会逐渐加强,专业素质也会显著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2.2发展职业实用体育是高等职业学校发展的需要
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所以专业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必须以社会的发展趋势为指向。目前社会对体育锻炼有很大的需求,对体育指导者的需求量也大大提升,高职院校必须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人才,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可以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适应未来工作的技能以及心理环境,为终身从事体育,终身锻炼奠定基础。为更好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体育,设置职业实用体育课程势在必行,它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及需求、具有极大实用性的一门课程。
2.3职业实用体育优化了高职体育教育的发展和课程结构
职业实用体育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因为职业实用体育的发展很大程度地促进了学生的就业,也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力求高职院校完善,培养出优秀的社会服务人员,所以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体育课程是辅助专业课程来发展职业岗位能力的一大重要因素。因此,发展职业实用体育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并且可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合理课程结构的构建。
3构建实用性体育教学体系思路
3.1明确体育课程的目标
高职体育教学兼具职业性、基础性、终身性的三大特征,其课程目标的确立应与普通本科学校的体育教学区分开来,体育课程的实施要达成以下三个目标:其一,根据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的特点,设计开发立足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模式,达到预防职业病,提高学生职业体能,增加学生职业竞争力的目标;其二,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常规运动学习与健康锻炼的积极性,保证一定的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适应激烈社会生活的目标;其三,营造健康运动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掌握1~2项可以终身锻炼的体育技能,达到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和兴趣,树立积极运动、终身锻炼的体育态度。
3.2构建立足职业岗位需求的体育课程开发模式
职业性是高职体育课程最显著的一个特征,也是此次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应在广泛调查了解学生专业学习与职业环境的实际需要的基础上,以学校体育教学环境为基点,在学校总体教学目标的规定范围内,根据教学的实际规律与特点来制定专业体育的教学大纲。建议根据课程目标,将两年的体育必修课程划分为几个模块,至少开发一个学期的职业实用体育模块,依据职业特点和职业体能的需要,以专业分类,选择适应职业体能要求的体育项目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训练。课程开发可以重点从职业精神和职业体能两个维度进行着力,通过教学中对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等体育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通过要求学生掌握健身及职业保健的基本方法,为提高学生将来工作效率及生活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教师应是职业实用体育课程的第一开发者,根据所在学校不同的专业设置进行有针对性的顶层开发,体现职业岗位的差异性和对身体素质的不同要求,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大分工带来的岗位环境的复杂性。
3.3加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
体育课程资源是保证体育课程目标实现和体育课程顺利实施的基础,同时也是体育课程因素的天然来源和体育课程实施的条件,体育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不但取决于体育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拓展广度,更取决于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体育教材是体育课程的主要资源,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向入手合力编写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体育教材和教科书。除了传统的体育课程资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还要重视网上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在体育课堂教学之余,搜集和开发各种网络视频资源,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形式丰富学生学习运动知识技能的渠道,提高体育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成?檠?生与教师之间互动学习的无线社区。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素材性资源;条件性资源;方法与过程
“天机与云锦”出自陆游的诗:“天机云锦用在我,裁剪妙尺非刀尺”。在本文中“天机与云锦”是指形成体育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条件。研究怎样“裁剪”这些资源条件上好体育课,更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核心是课程改革。今后,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取而代之的是课程标准。同时,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还实行了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开发出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要开发课程,必须拥有足够的课程资源,于是课程资源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被提出来。
1.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概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即是指形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根据这一概念,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亦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资源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运行的软件,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锻炼方法与手段、体育教学组织与教法、课程目标、体育情感与价值观等。条件性资源是体育课程实施所需要的硬件,包括实施本课程的人才资源、财力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和体育器材用品资源等。
2.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全国执行学大纲的体育课程管理体制。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很大,以致于不少地方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执行大纲。结果对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未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根据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不再制定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而是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称课标)。课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对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提出具体的要求,但对完成课程目标所需要的内容与方法只提出了一个大体的范围,各地区、学校和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各自的需要、特点和优势,充分挖掘丰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并从中筛选出受学生欢迎的、有效的和切实可行的各种教学内容与方法,创造性地去实现课程的目标,做到目标一致,殊途同归。
3.更新观念,全面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 长期以来,体育课程被理解为仅仅是按课程表排的,在学校操场上的体育课,是一个限定在学校中和规定的45min内的封闭系统。如今,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已被看作是存在于校内外广大空间且不受45min限制的开放系统。“因此,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让体育课走出学校运动场,与学生的课余活动、家庭和社区生活结合起来,是现代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1〕。”这种新的体育课程观有利于我们开拓眼界,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3.1 树立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时间观。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首先要有时间的保证,每周2~3次体育课加上学生在校内的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外体育活动过程,包括学生节假日参加的家庭、社区等体育活动过程。学生的这些体育锻炼时间都应当被看作是体育课时间的延伸,属于体育课程的时间范畴。目前,不少学校的选项课、俱乐部等,就不但打破原来的班级授课制,也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多样化,需要采取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必要时还可以安排在周末进行。
3.2 拓展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空间。 体育课程的实施需要有较大的空间,这是体育课程一个突出的特点。新的教育理念提倡学校应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当前,人们正在呼吁学校的体育场馆应向社会开放,反过来看,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学校的体育课程也应当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经济、文化等差异很大,各地区都拥有丰富和独特的校外体育课程资源,这些资源的合理开发,将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2〕。近年来,为了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不少学校都开始积极地尝试开发校外的体育资源。 在关注校外体育课程空间资源开发的同时,还应当重视校内空间资源的开发,充分挖掘学校的潜力,为体育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3.3 开发丰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素材资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对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具体的课程内容不作硬性的规定。这就要求地方、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地去选择课程的内容与方法,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创造出令学生喜欢又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锻炼方法。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开发还应当包括对常见的竞技体育项目的改造和利用,不少竞技体育项目,只要我们降低技术要求或器械标准,突出其健身与娱乐的功能,仍不失为受学生喜爱的好教材。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还包括传授一定的有关健康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选用一本好的教材外,还应当经常通过各种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广泛搜集有关材料,及时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
3.4 充分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人力资源。 体育课程人力资源可以理解为介入该课程并对课程的实施起积极作用的人力来源。课改要求体育课程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人力资源不但包括校内的体育教师、学校有关领导、班主任、学生等,还包括校外的有关专家、教练员、社区体育指导员、家长等。这些人都可能对体育课程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提倡在允许的情况下让体育教师走出校门,担任社区体育的指导工作,参加各种业务进修,在改革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形势的发展。
4.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原则与途径 当我们建立了新的课程观后,我们的视野将扩大,将会发现体育课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但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资源都加以开发和利用,而应当根据资源的优劣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4.1 开发原则
4.1.1 健身性原则。“健康第一”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宗旨,因此,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健身性原则。所以,我们在选择素材资源时,应当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加以选择,保证这些素材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作用。
4.1.2 兴趣性原则。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动力,只有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方法、环境产生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我们应当根据青少年活泼好动的特点,选择他们喜爱和欢迎的运动素材,包括一些娱乐、休闲和新兴的体育锻炼内容,使他们能在学习的乐趣中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
4.1.3 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是指在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时,应考虑到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如学校的场地器材、财力和环境等是否具备应有的条件,体育教师是否具备开发的能力,学生是否具备应有的基础,甚至还要考虑到能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等。
4.2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改革 体育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马望华(1975-),女,硕士研究生,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一、何为职业、职业类技术学院
什么是职业呢?从百度网搜索职业的定义“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从社会角度看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劳动者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职业是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操作的专门劳动岗位。”不论从何角度看,职业就是人们从事工作,并获取劳动报酬的工作形势。社会发展至今,大学生谋求一份职业已经不在像以前一样容易,那种包分配形势离当下的社会已经越来越远,因此大学生谋求职业就必须以自身专业为基础,对职业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显示出在谋求职业之前,职业教育成为当下最有效的谋求手段,职业教育途径很多,有社会办学,国家办学,私人办学等等,多种职业教育相比之下,国家办学在就业形势,学历保障,学习内容,名誉信度上,都占有一定优势。因此职业类学院就必然成为职业教育出发点。
二、职业类技术学院课程改革
国家在设置高等职院的课程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主要是根据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 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由承办学校自行确定,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专业口径可宽可窄,宽窄并存。”从以上高等职院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技能,那么这就要求课程安排要以技能、技术知识为主,当前随着社会的需求,单位企事业的需要,高职的发展,越来越显示课程改革是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么体育课程在这一改革浪潮下不可能一层不变。
三、体育课程的改革现状
随着教育体质的改变,二十年里,体育课程也在体育模式与全面发展体质的目的下进行变化,这样的变化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今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与体质文化的需求。而高职的前身主要是各中专,技校、商校等发展起来或合并起来的大专类院校,其体育课程主要走的是中学,中专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的体育课程与现今发展要求来看,存在着以下几个缺陷:(1)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观念上还停留在教学内容多样化,课程目标多样化,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等特点上。(2)教学模式单一:主要体现在上课形式上单一,(3)教学内容复杂,与现今的社会存在着格格不入的局面,教学还停留在以体质检测为主的教学内容上。现今,各类职高学院为了适应社会大发展,进行课程改革,在职高类课程改革浪潮下,体育课程也要求思变,转观念。
四、体育课程改革方法
体育课程是职业类学院的一门课程,虽然它与职业无关,但却是职业的基础,为了更好适应职业的发展,体育课程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教学水平上,这就要求体育课程有一个全新变更。
4.1体育功能相结合进行体育课程改革
现在体育功能主要是以职业特点为依据进行发展,这一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制定体育课程内容,然后根据学生喜好,选项教学,选项教学由于是学生自己感的内容,所以有利于学生提高掌握,同时体育课程是为职业服务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的培养,第二部分,根据学生专业对学生进行专业强制性体育课程安排,这一过程主要是从学生专业出发,内容也许不是学生所乐于接受的,但却是学生专业所必需的,像旅游专业的学生,职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是除了性格开朗,身体健美,还要具有良好的耐力,因此要对他进行耐力内容方面的体育课程安排,像长跑,这一项目大多数学生都会对其厌烦,但却是职业所必需的。
4.2 与体育课程资源利用相结合进行体育课程改革
所谓课程资源:在钟启泉教授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中是这样论述的: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根据这一课程资源的解读,体育课程资源可分为体育课程进行所必需的物质资源和必需的文化资源。物质资源包括场地、器材、设备、设施等在内的实物性资源;文化资源包括项目所具有的民俗文化特性和教师科研与实施课程教学的水平。资源的利用是对体育课程实施的保障,怎样利用好体育资源,是对体育教师上好一节体育课程的考验。另外课程的实施除了资源以外,也包括显性的课程计划、科目、活动, 和隐性的教师影响、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融合好体育课程各项基能,是体育课程所必需的前提。
4.3 与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教育相结合进行体育课程改革
体育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运动技能,而且要教会学生在将来如何用所学过的运动技能、卫生保健知识去锻炼和养护身体的能力,同时还能带动周围的人进行身体锻炼。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要在过程性评价的基础上,再对其开展终结性的评价。
参考文献:
[1]、赵顺来.试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 .
关键词:中医学院;体育课程;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304-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云南中医学院受场地设施、师资等教学资源的限制,公共体育课程一直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2008年学院迁呈贡新校区,全面贯彻落实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进行新一轮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已迫不及待。我们将针对中医药院校的专业特点、学生需求、师资和场馆等条件,进行体育课程改革,从而满足学院体育教学、群体活动和运动队训练的需求。
一、云南中医学院体育课程实施中存在不足
自1982年6月国家卫生部、教育部、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体育课中增加传统保健体育内容”的通知以来,经过20多年的教学实践,云南中医学院将传统保健体育作为一二年级学生必修内容,共60学时,使得传统保健体育项目逐步形成了学院体育课程的特色。
公共体育基础课主要以传统保健体育项目为主,占教学比重的41.7%;田径、篮球、排球、游泳共占教学比重的41.7%,课上很难进行系统有序的教学。为了解决现代体育项目教学时数、项目少的问题,2002年6月学院开设了院级选修课(篮球、排球、足球、武术、散打、健美操)。选修课的开设丰富了课程内容,迎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公共体育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开课的总学时少,项目分散
云南中医学院开课对象为一二年级学生,没有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及研究生开设体育课。对于学制大部分为五年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来说,体育课的数量明显不足。同时,学生在两年内完成4套传统保健体育功法及田径、篮球、排球、游泳等项目的学习,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项目较分散,学生很难在课堂上熟练掌握某项运动技能。
2.特色课程构建初见成效,改革观念并未深入人心
学院在体育课程设置上虽然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价值取向,但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生搬硬套现象。传统保健体育学时和套路相对较多,比重过大不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现代体育需求。同时,存在学生对传统保健体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课后没有成为锻炼及娱乐的主要手段,致使该项目不能真正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3.对传统保健体育理论重视不够
传统保健体育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其中理论体系是精髓,是中医院校开设此类课程的初衷。学院在特色课程建设过程中淡化了理论的传授,养生保健的精神实质被忽略,使学生仅学到了外在的套路,而没有深入地进行内化核心的领悟。
4.教学资源薄弱
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教学条件有所改善。现投入教学使用场地共有各类场地19936平方米。但是,缺少室内体育场馆,使健美操、瑜伽、乒乓球和羽毛球等学生喜欢的热门项目无法正常开展。
二、云南中医学院体育课程改革设想
随着2008年学院整体搬迁,体育运动场馆设施得到加强,为学院新时期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物质保证。为紧跟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立足中医院校办学的特色,体现学院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文化性、中医性、时代性特点,我们提出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1.课程模式
医学专业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体育课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处在青春期和中医药院校的特点,采用“以生为本,构建特色”的体育课程模式。其含义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以及自身条件,允许学生进行纵向选择多个层次的课程,或横向选择多个方向的课程,逐步打破年级界限,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2~3项运动技能(包含1项传统保健体育项目),拥有自我参与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健康体育习惯,最终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2.基本特征
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兴趣、爱好等,从第三个学期自愿选择体育课程。学院给予一定的选课自由度,提供充分的锻炼空间;以过程性评价反馈学生阶段锻炼的效果,使学生保持自信和激情,在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中形成自己的体育生活方式,自主构建自己的体育文化体系,真正理解体育与健康内涵,从而走向“阳光体育”的境界。
三、课程方案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新校区的教学条件、学生兴趣爱好及中医院校的特点,课程的设置坚持最优化和合理化,即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又能办出中医学院的传统保健体育特色。同时,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利用新校区的场地器材资源和教师专项特长,最大限度地开设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
1.课程内容
(1)云南中医学院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学院体育课程内容将分为两大部分,即理论知识部分和实践技能部分,两部分内容相互渗透,整合成完整的体育课程模式。第一,理论知识。健康知识:体育卫生知识;运动营养知识;健身安全知识。传统保健体育文化知识。现代体育文化知识。专项竞赛规则。体育欣赏。第二,实践技能。竞技类:技能的训练;技能的提高;群众性竞赛活动。素质类: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娱乐类:现代休闲体育类。保健类:保健养生类;传统保健体育类。
(2)课程内容设置
第一,分段式基础教学阶段。课程分为两部分,即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
理论部分包括健身锻炼的科学方法、终身体育与健康、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等专题,主要对大学一年级的新生进行体育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体育健身的重要性,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教会他们合理健身锻炼的方法和手段,了解新型“体育观”和“健康观”,建立良好生活方式。
实践部分是对新生进行体育基本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各种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可操作性的手段和技能。开设的课程包括身体素质练习课、基础课等。
第二,特色选项阶段
在本学期内学生必须选择一项特色课程。这些特色项目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工作和民族习惯。传统保健体育项目的蓬勃开展,将更加丰富我校体育文化的内容,符合我院的办学特色,在体育领域首次体现人文参与精神,也将在较高层次上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出贡献。
第三,自主+特色选项阶段
学生在第一阶段的教学后将实行第一次选项分流,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及自身条件,对学院提供的各项选项课程进行自主选择,课程的目标要求比第一学期有所提高,理论课的教学注重精讲,重在培养学生对自己选项较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新兴体育运动将会给云医带来新的气息,又能满足学生追求时尚、崇尚休闲的需求。在本学年开设特色课程选项课程,巩固第二阶段的教学成果,形成我院的特色,提高竞技水平。
第四,技能与个性创新阶段
在此期间,将从各专项课程活动中发现选拔优秀体育尖才,组成我院的专项竞技队和预备队,并利用选项课程资源,重点培养这些人才,充实我院竞技体育人才库;同时在该类选项课程中,逐渐培养我院的优势项目。该类课程的开展将会把我院体育课程改革推向,对活跃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以上各学期,对于伤、残、病及特殊体型等身体状况较差的学生,我们将专门开设保健体育课,满足他们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需求,使他们学会适应自身情况的锻炼项目及方法,以促进其身体保健和康复,帮助他们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健身计划与健身方法,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2.课程特点
(1)现代与特色课程统一
课程改革后,在内容方面进行了优化,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学状况。课程内容将把现代体育与传统保健体育的实践与理论知识集合在体育课程之中,增加了人文体育知识的比重,增加了体育素质练习的内容,为健康体育奠定基础。
(2)强化师生互动
我院这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实施方式上发生了重大转变,增加了选项课程的比重,特别是高级选项课程的开展,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使得教师对学生的生活方式、体育与健康观念的影响不断加大,通过教师运动技能的传授、文化思想的教育,以及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会逐渐培养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健康向上的体育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扩大课内外互补
我院这次体育课程改革以“大课程”的观点统领全局,将体育课程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娱乐,从有形的身体操作延伸到无形的精神塑造,扩大了课堂内外的互补空间。特别是在课外特色体育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去经历民族传统体育或时尚运动,用自己的心灵亲自感悟运动的魅力,对体育的诸多文化、精神有内在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激发他们对自然、对人类、对社会的热爱。
云南中医学院将进行的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有效地将现代体育和传统保健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塑造学院公共体育特色课程、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终身体育”的新型课程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云南中医学院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实施意见的通知[Z],2007.
[2]许桂芝,路俊艳.对体育课程设置与改革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5,9,(3):66-69.
[3]翟立武.高等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改革特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3):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