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思政;价值观;内在逻辑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升其亲和力及针对性的同时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的系列讲话和重要指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和道路。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将普通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全面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所有学科专业中加以推进。由此,“挖掘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成为高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广泛共识。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如何在这一宏大叙事背景下,结合学生特征进行内容构建,将课程思政落细落实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去,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体育课程思政中教学内容构建与实施的逻辑关系及其解析来回答这一问题。

一、体育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全面重塑体育价值观的内在逻辑

1.体育课程实践中的堕距现象导致当前体育价值观旁落。文化堕距理论认为,整体文化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构建而成,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不同部分文化不一致的变迁速度是造成社会整体文化错位、差距、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并将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1](P1635)体育课程实践领域的文化堕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社会发展过程中考试制度和考试文化的变迁,以及升学考试中体育学科权重、分数占比的失衡所导致的体育课程边缘化,导致体育课程“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学校教育体系中至今仍大行其道。二是体育课程本身在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未能深刻认识到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意义,以及体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深层联系;体育课程设计未能适应社会整体文化和人类生活方式快速变迁,导致体育在应然、当然和实然状况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青少年体育整体目标的达成必然需要相应的体育价值观和具体机制与之匹配,即在对体育宏观目标进行规划时,各种制度安排和青少年价值观培育二者缺一不可。就国家对青少年体育整体目标规划而言,201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7部门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旨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等文件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要求,共同制定和了《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将学校体育目标锚定为青少年体育综合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提升两个方面;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和体育意识培养、活动参与形式、体质健康状况、多方联动效应和体育活动保障等几个方面构建了青少年体育发展目标体系,试图通过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家庭与社区的多方联动,实现青少年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课程教学每周参与3次以上中等强度体育活动、至少熟练掌握1项运动技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25%以上等五项目标。目标规划详尽、制度设计亦相对完善,然而数据统计显示,当前能够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青少年学生占比不到20%,能够达到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参与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的普通学生凤毛麟角,可见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等目标均未能完成,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等目标缺位现象长期存在。究其原因,青少年群体体育价值观的缺失是目标难以达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群体未能准确认识到体育的功能效用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未能养成坚持、协作、自律、拼搏的体育价值观念,这是体育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难以发挥效用的深层原因。2.体育课程思政全面重塑体育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如前所述,体育价值观缺失已成为困扰高校体育课程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桎梏,如何突破当前体育课程中的文化堕距现象,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相匹配的体育价值观,成为体育课程构建与实施设计中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体育课程思政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指导方向。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课程思政就是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等元素有机融入各类专业课程中去,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这一要求在体育学科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体现为利用体育课程“身体在场、知行合一”的独特实践性和体验性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领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引导各科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在学生“重拾阳刚之气、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中的重要作用,将体育素养提升与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联系起来,牢固树立“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终身体育思想。

二、基于价值观解构的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及其逻辑解析

1.体育课程思政的核心思想及其价值观解构。教育部2020年5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整体构建给出了明确的范畴: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充分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通过对不同政治体制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动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本质上来说这属于世界观教育。二是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对学生进行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宪法法治意识教育为核心的人生观教育。三是以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即价值观教育。这些内容在体育课程中的体现,需要进行详略取舍、分类细化,既能够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又能够通过体育课程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既能够树立“健康第一、奋斗有我”的理念,又能够厚植顽强拼搏、“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情怀;既能够理性看待和理解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又能够认真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含的“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文武双全”等深厚哲理。2.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选择与构建。体育课程思政不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简单地照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是对体育课程中的育人元素进行发掘、梳理和重新认识,拓宽体育学科课程育人、育体、育心渠道的过程。体育学科知识和运动实践活动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双翼,同时也是体育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渠道。对体育学科知识和运动实践活动中的育人要素进行发掘,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其中,构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内容框架,成为当前落细落小落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必由之路。从宏观上来说,体育学科知识的范围极其广泛,从文科领域的体育哲学、体育史、体育法学、各种运动项目的教材文本,到理工科领域的运动生理、运动解剖、运动营养、运动心理等学科,我们既可以从不同运动项目的源起及发展历程中领略到民族文化差异和与种族歧视斗争的历史,深刻认识到体育文化交流与融合所带来的民族认同感,认识到体育强国之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也可以从体育史中看到中华民族体育振兴与崛起中许海峰、聂卫平等榜样的作用,从乒乓外交中领略体育之于国家的意义,从中国女排永不言败的精神中汲取为国争光的勇气和力量;还可以从民族传统体育与外来体育项目的比较中领略民族文化之美、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体育精神风貌。从运动实践活动的视角来看,学生参与实践是体育最为直观的体现方式。运动对身心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使得兴奋和抑制等各种复杂情绪反复交织,不同情境下的选择和各种问题的答案是学生形成体育价值观的重要线索。首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不同运动技能的动作方法、练习手段以及在练习过程中的本体感觉,使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能够切实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和“坚持”的意义。其次,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和运动战术进行深入思考,即在运动实践中结合自身特征对如何运用基础运动技能形成个性化的技术风格,如何与队友协作形成多元化的战术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信、合作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化思维模式,领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再次,通过长期的运动实践,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体育价值观,即知道在不同运动情境下如何练习、运用和掌握动作技术,在形成个人独特风格的动作技术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形成自己的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锻炼习惯,并能在体育生活化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地加以运用,真正从行为上认同体育的价值。

三、基于价值观生成的体育课程思政组织实施及其逻辑解析

1.体育课程思政中核心价值观的生成路径分析。体育价值观是学生个体在体育知识传授和运动实践参与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按照“接受—反思—价值概念化”的逻辑程序形成的具有内部一致性的态度和信仰,既涉及价值观与体育知识体系及其传授方法之间的联系,亦关涉到价值观如何在运动实践的组织及参与中生成。根据布鲁姆的课程目标分类理论,体育学科课程目标可以据此划分为知识传承、技能实践和情意发展三类,前二者为显性目标,后者为隐性目标,隐性目标的达成取决于显性目标本身的科学合理性及其表达方式,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具体而言,知识传承是教师选用合适的媒介对体育学科领域内的知识体系进行传递的过程,这其中包含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思想水平等隐性目标的传承;技能实践是对体育学科领域各种知识和运动技能进行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在内的实践认知,总结其中的基本规律,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反复练习和揣摩思考达到体育习得的过程,这其中亦包含了坚持、拼搏、协作、自信等优秀品格的培育;情意发展则是指在体育知识传承和技能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从事体育活动的动机、情感、品格和价值观,包括对体育运动基本知识及专项知识的接受、反应、重视、组织并形成最终体育品格及价值观的过程。从整体上来说,体育价值观的生成路径不仅取决于教师对于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及表达方式,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态度、接受程度、实践方式和思维水平,亦即体育价值观生成要求学生不仅对于教师所构建的课程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和反思其中的规律、解决和克服遇到的困难,并将其内化为本体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唯有如此,才能够领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价值观等隐性目标。2.体育课程思政组织及实施方略。课程的组织及实施是将课程中的概念、通则、技能、价值等各种要素或成分妥善加以安排,使其力量彼此谐和,并将其付诸行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最大累积作用的过程。就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体育课程而言,是将体育知识、运动实践、情意发展、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要素的中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和价值进行深入发掘和合理安排,并付诸实践,从而促进学习者理解体育内涵、内化体育价值、促成行为改变的过程。教师组织时不仅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体育知识水平和起点运动技能构建内容严谨、科学合理的层次,还需要从表达方式和表达细节上贴合当代学生的审美习性,在注重课程内容知识体系的统整性和运动技能的迁移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关联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知发展,在继承和发扬以往体育课程改革中所积淀下来的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等优良传统的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及世界体育课程发展的最新趋势,从顶层设计上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涵养,以久久为功、润物无声的方式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

综上所述,体育学科领域的课程思政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体育价值体系的解构与重塑。这对于解决当前体育课程文化堕距所造成的体育价值观缺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高校体育课程需要从内容架构中重新发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与体育知识和运动实践紧密结合,并以恰切的表达方式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修养,明晰体育价值观的生成路径和形成机制,在课程教学实践的组织实施中以身为范,引导学生将体育锻炼与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联系起来,构建科学的体育价值观。

参考文献: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范文第2篇

>> 鼓励和引导大学“潮课” 大学生逃课现象刍议 国内外大学“潮课”吸引人 大学物理习题课刍议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潮课”热现象 大学体育课重修生现象剖析 大学《写作》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刍议 大学思想政治课情景模拟教学刍议 刍议对体育课中突发生成现象的解决策略 文武两潮课 “潮课”正当红 大学生政治理论课学习倦怠现象探究 《大学计算机Ⅰ》公共课教学中发现的现象与课程设计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疲劳现象研究 刍议创业型大学 百年“潮”校西南大学 “人肉搜索”现象刍议 刍议加强大学生形势政策课授课效果的原则与措施 艺术专业大学生思政课教学刍议 基于世界大学城用户空间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刍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席勒.人本主义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

[3] 王洪才.“潮课”与学术权力的博弈[J].大学教育科学,2013,(3):2830.

[4]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8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469.

[5]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46.

[6] 潘懋元.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88,(3):612.

[7] 王洪才.大学“新三大职能”说的缘起与意蕴[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512.

[8] 张继明.对“潮课”的“去学术性”透视[J].大学教育科学,2015,(5):3133.

[9] 贺国庆.国外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动向与趋势[M]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27.

[10]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5.

[11] 刘道玉.论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J].高教探索,2009,(1):59.

Discussion on tide course in universities

LIU Xiaojie,JIN Baohua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24,China)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范文第3篇

 

体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体育教育在整个高校,甚至整个国民教育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其他任何教育无法取代的特殊教育。高校体育教育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承担着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体育习惯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可见,高校体育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素质教育,也是一种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等发展的全面性教育。该文以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为研究视点,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生的一些失范现象,从而提出了体育教育中实现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策略,其目的在于使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更好地结合,实现二者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 高校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内涵

 

体育教育中体育道德是指在体育活动中,师生需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调整和制约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体育道德是整个道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塑造大学生的思想,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强化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帮助大学生行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上,起着其他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作用。体育教育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直观性、动态性和实践性,同时也具有交往性、社会性和即时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体育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优势所在,有助于更有效地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

 

2 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失范现象

 

2.1 体育教育中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是一种隐蔽性课程和教学内容,离不开学校领导和体育任课教师的重视和挖掘。然而当前,体育教育中关于道德教育的环节却被相关领导所忽视,体育教师缺乏对体育教材中德育课程的挖掘和开发。尽管有学者曾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显示,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都承认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价值的存在,承认体育是实现和发展学生道德素质提高的较好手段和途径,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却有所懈怠。许多主管领导和体育教师,对其缺乏足够地重视,在实践中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教育。同时,超过一半的体育教师认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学院学工办、班主任、思政课教师的任务,和自身的课程教育没有关系。这说明了许多体育教师未能真正理解体育、体育教育的内涵和要求,没有真正领会高校体育课程的任务和体育课程的目标要求。

 

2.2 体育教育中道德内容缺乏

 

道德内容是对学生实施道德素质教育的媒介,生动、实效的体育道德教材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直观、直接地提高道德素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思维和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要求严格,身体动起来,学生流血流汗,就磨炼了学生的意志,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不可否认,但这样的内容是有局限性的,并没有完全理解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其他教育内容。同时,许多教育认为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现象进行政治化教育,就实现了所谓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但实际上,这些传统的道德教育内容和古板的教育形式,并不适合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的需要。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除了以上内容,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爱国主义等。而这些内容需要体育教师通过借助体育教材来设置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内容,让道德教育内容真正落到实处。

 

2.3 体育教育中学生道德失范现象越来越多

 

道德是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体育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也是调整和制约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体育道德失范是道德矛盾在体育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个体和群体在行为层面的一种轨迹现象。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中有关学生道德失范的现象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不遵守约定的课堂规定,学生之间缺乏团队精神和合作的主动意识,许多学生以自我或者小团体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感;第二,学生在面对学生批评时,顶嘴、顶撞,甚至辱骂教师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三,学生在课堂上发生内部打架的现象常有发生,影响着课堂教学氛围;第四,学生在课后破坏体育场地器材,在课后的各项体育比赛中发生打架斗殴。

 

2.4 体育教师行为失范时有发生

 

作为体育教育主体,体育教师体罚学生、辱骂学生、打骂学生等道德失范现象,也是常有报道的。个别体育教师利用教师职业之便,向学生强行推销质量低劣的各种资料、服装、保健品等,直接或间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有的利用各种名目向学生直接或间接索要钱物,也有的上课而不教,专待课外办培训班来收取学生的费用。这些失范行为和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着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部分任课教师对课堂放任不管,或者厌恶学生提问,充当教育的警察,这些都应归结为体育教师管理失策和道德失范的现象。

 

3 高校体育教育中实现学生道德教育发展的策略

 

3.1 加强体育教育中实施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

 

学校体育主管领导应首先重视体育教育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把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看作并重的地位,将二者教育缺乏任何一方都应视为不完整的教育。这种重视程度应落实到实处,监督体育教育开展进程,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要求,对一线的体育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教学任务。同时,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应把学生体育教育过程中的道德学习作为引导的重点,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只有思想上重视,才能进一步将道德教育付诸于实践。

 

3.2 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减少体育教师在教育中行为失范现象的发生

 

体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许多学生将教师视为崇拜的偶像。教师教学行为若发生失范,一方面学生可能会瞧不起这个教师,另一方面学生可能会效仿教师。这不仅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职业形象,而且可能带坏学生,给了学生负面的东西。因此,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此外,更新体育教师教育观念,防止体育教师滥用权威,增强体育教师法制观念,保障体育教师的正当利益。

 

3.3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在校的道德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国民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特殊的体育手段,引导大学生的道德素质,针对当下学生容易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体育教师要多想教育策略,及时纠正,及时教育,善于沟通,既不能以伤害学生自尊心为前提,也不能放纵一些不良行为任其发展,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去感化学生,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目的。

 

3.4 建立体育课堂道德激励机制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往往对一些不良的道德行为和现象进行批评、处罚和教育,而缺乏对一些表现突出的正面的道德行为进行及时的激励,这就使学生容易看到的是处罚,而没有感受到激励的正能量。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除了思想上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以外,还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容易被先进的道德行为所同化,从而影响到自身素质的提高。

 

3.5 完善相应的体育法制建设和课堂常规建设

 

截至目前,党和政府先后公布了一系列体育法规、标准、守则和通知,这些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为学校体育道德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强有力的武器保障。但这些法律法规建设还十分薄弱,对一些新发生的道德失范行为和现象还比较滞后。同时,学校应以体育法律法规为依据,做好体育课堂和学校体育教育相应的配套的课内外的常规建设,将一些新发生的不良现象及时地进行总结,必要时制定和完善新的文件和要求。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健身气功;残障大学生;健康促进

中图分类号:G812.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230-02

健身气功是一项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三者完美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它以传统哲学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了中医的理论方法”采用行气、导引等具体手段,养生气功的练习对于残障大学生的成长和身心发展具有诸多重要的作用与好处,因此,应该不断运用观察心里动向,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器械运用的锻炼和音乐相溶,舒缓心境等方法,不断完善大学体育课程,使残障大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中国传统养生气功习练中来。健身气功是一门颐养身心的学问,在古老的东方文化中孕育而生“渗透着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之精华。“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六字诀”四种健身气功功法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在挖掘整理优秀气功功法的基础上组织创编的。健身气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种独特的养生方法“在我国乃至于世界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健身气功本身所具有的形式多样、动作简单、功效显著等优点“使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健身气功经历了很长的发展阶段。自1996年8月,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气功管理的通知》,指出“社会气功是社会上众多人参与的健身气功和气功医疗活动”。2000年,把健身气功定位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随后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也举办了健身气功辅导员的培训班,在全国开展,并进一步向海外推广,并举办全国百城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近几年来,在医疗体育领域,出现了一股学练健身气功的热潮。而且,在许多体育院校已把《中国传统养生气功》纳入社会体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在我校的通识选修课中也开设了该门课程,主要应用于残障学生的大学体育课程进行实验性的教学。

一、健身气功应用到残障大学生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可行性。健身气功应用到残障大学生中具有很多的可行性。比如华佗五禽戏,它符合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特点,简单易学、场地要求低、适合人群广泛,便于推广。同时,对比以往的残障大学生难上体育课和国外残疾学生单独上课相比较,在大学公选课里开设健身气功,让残障学生也能体会到运动健身的快乐,不失为一个更为适合我国学校体育现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能从实际出发妥善解决认识、师资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开设健身气功是可行的。因此,应用在残障大学生中具有可行性。

2.必要性。残障大学生的体育权利是残障大学生所享有权利中的一部分,它不只是残障大学生的事,也不仅仅是政府的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在学习健身气功的同时,我们还制定出一系列配套措施来关注残疾大学生的健康,主要运用器械、心理辅导和音乐来改善残障学生的一系列的问题,经过这一系统的实验研究,都表明健身气功应用到残障大学生中具有必要性。

二、健身气功对到残障大学生的健康促进作用

健身气功,是结合意念运用和呼吸调整,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内部机能的目标,同时让残障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得到改善,具有实际意义。目前,我们就健身气功效用在残障生中做研究,在湖北民族学院随机抽取了部分心理残障人士,甲组参加了8周的健身气功五禽戏练习,乙组按正常的生活作息生活。每周练习三次,8周后我们调查健身气功对心理残障人士心理和身体上的影响。对实验对象进行为期2个月的健身气功教学与练习实验,分别与实验前后对他们进行选定的体质指标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揭示健身气功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1.健身气功可以改善身体机能:闭眼单脚站立反应的是残障大学生下肢肌肉的本体感觉功能以及肢体的整体平衡能力。本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健身气功的锻炼,受试者闭眼单脚站立的时间明显增长,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这说明健身气功可以提高机体本体感觉能力和平衡能力。

2.健身气功可以缓解疲劳情绪和不健康心理因素:通过实验后从参加锻炼的健身气功的人中了解到对心理不健康的人士具有良好效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心情郁闷的时候可以宣泄情绪;在生活中不断增强适应能力,促使其人际关系和谐发展;能使学生情绪稳定,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个性全面发展;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能消除或缓解学习上的紧张情绪,获得积极性的休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增进身心健康。

3.健身气功适于对亚健康人群:健身气功是一种以松、静为核心的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松”,简单地说就是放松,“静”,就是心境平静,大脑宁静。所以健身气功能够起到既增强五脏六腑和全身各组织的生理功能,又调节人体的心理平衡的作用,是一种生理和心理双重修炼的养生保健术。身体素质方面我们以测试单脚跳为准,单脚跳绳是一项极佳的健体运动,能有效训练个人的反应和耐力,有助于保持个人体态健美和协调性,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对心肺系统等各种脏器的功能、整体协调性、姿态、减肥等都有相当大的帮助,测试过程中受试者跳的时间长于明显对照组,说明健身气功提高了受试者的耐力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和平衡能力。

三、如何完善大学体育课程,使残障大学生积极投入健身气功习练中来

1.加大经济投入,改善体育场地器材条件。首先,为残障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运动场所,包括一些公益性的场馆,要保证他们有足够的体育器材,并且要研制一些适合各类级别残障人进行体育活动时所用的器材。各地政府和学校在改善城市健身设施的同时,要考虑到残障人的健身需求,相关的健身器材生产企业应尽快设计便于残障人使用的健身器材。政府应当适当增加财政预算,把残障人体育场地设施的修建纳入政府工作计划中。其次,要加大体育彩票和福利彩票用在改善残障人体育场地设施的比例。此外,可以动员社会力量,号召一些效益好的企业投资修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2.提高社会对残障大学生的关注。保障残障大学生的体育权利是《体育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所规定的,这些法律赋予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以重要责任。各机关和相关单位应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加大对残障人体育的宣传力度,纠正一些错误观念,使人们更好地了解残障人体育的意义。定期举办一些残障人体育比赛和对残障人进行帮助的志愿活动。同时对一些忽视和轻视残障大学生体育活动者进行再教育。

3.组织人力研究和开发符合残障人士参与的体育活动,享受身体锻炼权益。要想使残障大学生的体育权利得到实现,就要找到合适他们的体育运动项目。结合残障大学生的体育运动规律,组织人力研究和开发符合他们的体育活动,使得所研发的项目深受残障人士喜爱,指导他们利用各项运动来进行锻炼的方法,培养锻炼的爱好和习惯。另外,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场地设施,对各类残疾人的体育教学进行研究,设计出适合残疾人实际的教学大纲,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选择、研发;创新出一些适合残障大学生比赛的体育活动,可以促使其自发进行学习和锻炼。

4.端正体育态度,使其具备一定的体育技能。各级政府、社团组织和学校要在学校体育中,重视培养残障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和参与体育的意识。由于要考虑学生在高考中的升学率,所以学校经常以牺牲体育课为代价换来学生一节课的复习文化时间。长此以往,同学们的身体素质下降了,对待体育课和锻炼身体也不那么重视了,等到了大学也不爱运动了,更别说是残障大学生了。众所周知,“健康第一”的思想正在社会盛行,学校也应改变其体育运动价值观念。要教育他们认识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重要性。

5.观察心理动向,及时做好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他们通过努力后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体验到体育学习的成功感和乐趣。除了让优等生负责帮助外,教师要给予他们特别的指导,并要求同学消除对他们的轻视思想,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友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6.合理运用器械锻炼。我校开设了健身房,在实验期间,在夹杂运用健身气功锻炼的同时,我们还加入了器械锻炼,这些器材针对一定部位进行相应的练习,如跑步机、仰卧推举等等。这些器材都极大地锻炼了残障大学生的腰部力量、手臂力量、腿部力量。

综上所述,健身气功对大学体育中残障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使残障大学生在生理、心理各方面都得到锻炼,使他们在学校期间享有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权利,从而尽量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张秀玲.中原城市群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D].河南大学;2008.

[2]刘永凤,何金,汤卫东.论残疾人体育权利的发展与保障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2):30-33.

创新项目:湖北湖北民族学院校级创新项目,鄂教思政[2005]6号,课题号:2005y239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中华武术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它在形成与发展中,同时也对人们的精神文明起着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武德观念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并提出武术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武德和精神文明的培养也必须同步进行。

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是在中华民族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深受民族文化精神的滋润和哺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着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公民。”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把开展武术这个传统体育项目与创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武术道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弘扬民族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必将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武德与诸家思想

武德,指“止戈为武,尚武崇德”,是习武者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武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所著《左传》。他提出:“武有七德,禁暴、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习武群落中,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其主体精神则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为不同时期的习武群体所认同。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学术兴盛,文化繁荣,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先秦诸子奠定了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基础,也赋予了中国武术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不仅在当时是武术体系得以形成的重要历史条件,而且成为中国武术两千多年来不断发展的思想源泉。以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年)为创造人的儒家学派,对中国武术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它的内涵就是“爱人”和“忠恕之道”,这同时也是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而武术是战斗的力量、杀伐的手段,就必须纳人一定的伦理法则之中,这是中国武术伦理色彩浓厚的根本原因。在武术文化中,崇尚伦理、讲求仁义忠信是其鲜明特色。这一特色,至今仍使中国武术在世界人们的心中不仅仅是技击、健身之道,更成为精神修养、人格净化的一种途径。

在先秦诸子中,与武术有更多联系并得到“侠”的称号是墨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约公元前479一公元前381年)为战国初杰出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但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墨家祟尚武力,主张以武力反对一切侵略与不义。《墨子》书中有“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号令”、“杂守”等十余章,详述守卫城池、防御敌人之战术理论方法,对军事武艺有重要意义。而墨家子弟均精通武艺,并格守信义,重人轻己,重义轻生,慷慨侠义之士。墨家门徒的信义武勇与慷慨赴死的精神,正是中华文化二千余年来与武术有着紧密联系的“武侠”的历史渊源。

二、武德与民族精神

武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一部分,它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更有修身养性的功效,而武德教育中寓予的深刻的民族精神,也将激发着习武者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近百年来,我国饱受帝国主义欺凌,许多爱国的武术家,以高尚的武德情操和精湛的武艺,挺身而出,使那些帝国主义列强不敢在中国的领土上耀武扬威。历史上具有祟高民族气节的习武者举不胜举,如戚继光、岳飞、瞿元甲等都是武德高尚的英雄,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同样有许多练武术的人,他们不仅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更能够见义勇为,遇到坏人、坏事,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当前,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腾飞,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飞速提高,但尚武崇德,发扬民族精神,还是武德的基本原则。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维护民族利益的道德观,到现在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这种冲破单一、狭隘的道德思想,终于使尚武与尚德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民族精神的主体。而社会主义条件下形成的现代武德,屏弃了封建腐朽的东西,继承了精华,把武德教育与爱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武德教育提高到塑造民族精神的高度,成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炎黄子孙,其体现民族精神也包括热爱祖国文化、热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广学博览祖国的传统文化知识等,为宏扬中国文化和精神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武德与道德修养

恩格斯认为:“人类道德的需要,无非来自于人类自身维持生产、分配、交换产品的共同秩序的需要;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不过是人类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共同行为的概括和表现。”“道”原指路径,后引申为原则、规律、本质、真理等;“德”原指顺其自然,不违背自然原则发展,后引申为发展的目标、框架等。道德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修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原则。它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武德与道德的关系实质上是小道德与大道德的关系。在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里包括:四维(礼、仪、廉、耻)与五常(仁、义、理、智、信)等,而这些,是习武者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传统的武德中讲究“学拳以德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学拳宜作正大之事,不可持艺为非,以至损行败德,辱身丧命。”强调习武者要仁爱、守礼、忠诚、谦让和宽厚。而“德以艺生,艺以德显”,武艺精湛,也是习武者在武术事业上高尚武德的反映。如今,武术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科学知识,只有把武德教育贯穿于技术教学训练的始终,才能收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最佳效果。武德修养不仅要继承发扬如上所述的优秀品质之外,还必须结合当前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针对社会中存在的与精神文明相违背的消极现象,树立正确的武德思想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苦乐观和道德观。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祟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牺牲。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我们理应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忠诚于国家和民族事业。

四、武德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