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堂教学的概念

课堂教学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堂教学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堂教学的概念

课堂教学的概念范文第1篇

学生的“前概念”又称生活概念,因其早先出现在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科学概念)建立之前而得名。基于“前概念”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原创性等特征,它自然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建立互动平台的基础和前提,它也自然而然地应该备受老师和学生的关注。同时,又基于“前概念”还具有不规则性、隐蔽性和顽固性等特征,在学科教学中,作为老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相关“前概念”的挖掘、发现和纠正,并适时地、合情理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前概念”转化、提升为相关学科知识中的科学概念。如在《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一课教学时,在教学的开始,我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但不让学生看书,因为一看书学生就知道了书上对声音产生的概念描述了,所以科学课一般是不能预习的):让学生把直尺、书本、课桌自己弄出响声来。并提出以下要求:在弄出响声的时候看看或感觉发声体有什么变化?(桌子响的时候感觉到在振动,直尺发声的时候上下颤动……)学生看了这个要求后都非常活跃,尽管这个时候教室里有点乱,但学生都在认真地把自己的物品弄出声来,因为学生有这个生活概念。

二、科学预设

课堂教学必须有预设,因为教学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因此,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因此,任何教学都必须有预设。这里所说的预设就是我们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用教材这个平台来设计的教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情境内外等多方面。就教学目标的预设而言,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预设,而不能只预设知识目标;就教学进程和教学情境而言,要有适当的预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是短期目标,一节课可以实现,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长期目标,一节课、一个学期都不可能达到,是我们每节课都要适时关注的长期培养目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声音的产生,我在上述实验后又设计了以下实验:一个是在一个马口铁的点心盒盖上放置一些小粉笔头,然后敲响盒盖,让学生观察盒盖发出响声的时候,上面的粉笔头有什么变化?(上下跳动,振动)。另一个是把一根捆作业本用的白色尼龙绳绑在教室前门上,绷紧,让学生用手把这根绳拨响,一手拨绳,一手扶住门板看有什么感觉?(振动),并观察尼龙绳发出声音的时候有什么变化?(振动)。通过上面的几个实验,学生归纳出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能不能用文字给出定义来?学生很容易就说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按照常规的教学,这节课到此就算完成了教学目的,但如果到此结束的话,这节课是节不完美的课,因为没有生成,没有为学生的继续深入研究声音打下基础,因此这节课要打分的话也就只能是70分。

三、生成性教学

课堂教学必须有生成,课堂教学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的对话与交流,因此,生成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不承认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对课堂教学进行过度预设,不允许课堂教学出现任何意外、“错误”,这样的课堂就会缺乏弹性和活力。

“生成”主要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其意思是“成为某物”。在教学过程中以真诚的态度和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心情,与学生就相关课题进行平等对话,并根据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与感受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思路做出机智性调整,以使教学对话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的教学过程。生成性教学是一种需要规则但在适当的时候又敢于放弃规则的教学;是一种遵循规则但又不局限于规律的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也关注教师的教学。”生成性教学的主要旨意在于通过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个性发展。为了把学生的研究引向深入持久,我又设计了以下的环节。问:通过前面的几个实验完美地知道了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为什么我们在上述实验中听到的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呢?同一个物体发出的声音有的大,有的小?同一个物体发出的声音有的高,有的低?(这样就引出了声音的三个要素:音色、音量、音高)。把学生的研究又深入了一步,这样一个环节的设计,就会使研究持续下去。学生会带着疑问,使得研究不断进行,也为下节课埋下伏笔。

四、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

课堂教学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新课标;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性

传统的授课注重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注重理论与知识逻辑,教师们总是一味地追求将知识线索理得顺畅完整、将自己归纳的知识点讲得清楚明白,将重难点的知识深入分析以求基础好的学生能理解透彻. 于是,教师就很自然地成了知识的灌输者,忽略了学生是否能消化所学知识的事实. 新课标体制下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一切只为了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对于教师而言,强调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主宰者、控制者向组织者、协调者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为了达到灌输知识的目的,惯用的手段就是“三部曲”——先解释一下概念让学生理解,接着再布置练习以巩固新知,最后为了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让学生们记住结论. 在这个过程当中,仿佛前两部显得有些“多余”,那也许只是老师为了掩盖自己强制灌输学生知识的“障眼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无疑成为课堂的主宰者,主宰和控制着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下只能沦为死记硬背的机器. 在新课标的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无限的创造力,使学生在这个自由的课堂中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 这时,教师虽然已不再主宰教学的所有环节,但依旧还是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全面协调正常的课堂秩序,做课堂活动的协调者.

二、灌输者、传播者向引导者、促进者的转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知识的传授者是传统观念赋予教师的角色,新课标追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为学生打造一个获得基础知识和运用基本技能的平台,这样的目标思维实现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会学习和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 新课标下,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是主动地寻求知识的来龙去脉,享受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的快乐,并在探求的途中生成新知识和新能力. 因此,教师在新的课堂教学中要摒弃以往在传统课堂上扮演的灌输者和传播者的形象,成为陪伴学生身边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这是时代赋予教师角色的新特征.

三、复述者向开发者、研究者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把握、用好和教好教材是教师的任务. 教师仅仅只是规定教学内容的传递者、是知识点的复述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课堂也追求动态的知识、情境和资源,这样新课程的改革有赖于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出调整. 从一个复述者变成一个课堂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四、有效地发挥组织引导的作用

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顺应学生的思维,挖掘错误背后的创新因素,适时、适度的给予点拨和鼓励,创设反思情境,引导学生加以反思.

自己主动学习到的知识别人永远抢不走,所以说老师用一两个小时认认真真地在课堂上演示解题方法,还不如花一点点心思在如何引导学生自己研究解题方法和探索问题上. 比如高中数学的空间几何这一知识点需要学生具备很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光凭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概念性的东西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反的,如果老师能在上课之前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将一些相似的知识点总结一下,然后引导学生自己下去思考,动手实践操作. 例如,老师可以这样的设置情境:建筑给了我们视觉上的美感享受,建筑本身就是由多个具有空间立体结构的集合体组成的,但是你们知道这些几何体之间的关系吗?大家回家思考一下棱柱、棱锥、棱台之间有什么关系?圆柱、圆锥、圆台之间呢?大家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柱、锥、台,然后思考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呢?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就会深刻体会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了,而且永远也不会忘记.

教师如何开展组织引导的工作呢,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让学生写出自己当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等进行质疑、探索,找到错误的根源;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改变角度,重新审视问题与方法,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写出经过反思的答案,教师再批阅. 对于学生写得好的反思,答案正确的同样表扬,以激发学生反思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亲身体验反思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引导了学生学会反思.

五、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的改革下,要求教师深入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和目的并把它融会贯通带到课堂中去,不能盲目地追求形式主义,要时时刻刻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 把新课程的理念切实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探究出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畅行无阻,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符合整个社会大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冯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2]冯锐,魏云建.学习研究范式的转变及其价值取向.

课堂教学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军队院校转型后,部分院校的培训任务发生改变,教育教学对象由生长军官转变为士官,士官任职教育以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立足岗位、贴近需求、着眼现实,也就是说要按照部队的需求,紧缺什么人才,就设置什么专业,确立什么内容,更加注重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岗位应用型人才,提高学员的实用技能和能力。

在当前的任职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我们不能以形而上学的态度看待教学方法的改革,去片面追求教学形式上的翻新。我们既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又要扎扎实实地去实践与总结。在平时教学中,始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现有条件下,在有限时间内,认真研究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逐步形成了我院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特色。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法是否得当,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但对待教法的问题,要采取辨证的态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正好说明这个道理。所谓教学有法,是指教学的一般规律而言,即如何实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从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客观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所谓教无定法是指课堂教学的对象是一个活的整体,教员的情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体会和掌握又不尽相同,所以教学方法不应该是统一的模式。所谓教法得当就是要根据学员的年龄特点和数学学科特征所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从数学学科规律及教学的目的任务出发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首先考虑它是数学课,进而考虑它是哪种类型的数学课,是概念性的,还是练习性的,或是综合复习课,然后决定教员与学员的活动方式和方法等。例如,数学学科中概念性较强的内容,如果没有教员精辟的讲解,会使学员学起来走不少弯路,甚至感到非常困难。因此,针对教学内容的这个特点,教员进行必要的讲解是完全应该的。相反,如果是数学中练习性的内容,教员不让学员动手动口亲自操作,仍要自己滔滔不绝的去讲解,那么,肯定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员在数学课上的讲解,随其要讲的内容的不同,可采用以下几种不同的方式:

1.对某节数学课内容的知识结构、逻辑关系、推理论证方法等作完整的全面的讲述,这种讲述应该是有哲理和富于启发性的。

2.对某节课的重点内容或学员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作画龙点睛式的重点讲解。

3.在学员独立阅读教材或进行思考时,作提示性的讲解。

4.在学员独立阅读教材或进行练习之前,作启发引导式的讲解。

5.根据学员在预习、自学或复习中提出的问题,教员作解答问题式的讲解。

(二)对不同类型的数学内容,应该组织学员进行不同的活动,其主要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学员容易看懂的数学概念、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等,在讲解之前,尽量让学员自己先看一看,经过思考后再由教员讲解。

2.概念性较强的内容,教员可以先列出由浅入深的富于启发性的提纲,让学员根据提纲阅读教材,最后让他们根据提纲的要求回答问题。

3.定理和公式的应用性质的内容,多以例题的形式出现,这些内容也可以先让学员边看边做,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

4.某些以运算性、思考性为主的内容,应该给学员充分的思考、口答、书面练习的机会。

5.对于那些有多种证法的定理、公式、具有一题多解的例题等,可以组织学员边看、边议、边练;或先集中一段时间看,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再组织全班性的发言,最后教员作总结式的讲解;这样的内容也可以先由教员提出问题,列出提纲,后由学员自学、讨论,再由教员讲解,最后让学员练习。

二、从学员心理发展特征及能力基础出发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学员感知能力相对于中学生来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对数学定理的认识都更加深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仅注意那些具体的运算,公式的运用,而且也开始注意数学理论方面的问题,如公式的推导过程、定理的论证方法等。他们在思维方面的显著特点是独立思考能力大大提高,在数学学习上,往往自己独立地去考虑问题、研究问题、阅读资料、深入钻研。

在课堂上,学员的表现形式与中学生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说中学生以“外露”为主,那么学员则转为“内向”,表面上他们不大爱举手回答问题,但此时,也许他们正在积极地进行思考。所以,多年来数学课的课堂气氛多数显得沉闷。尽管如此,仍有不少有经验的教员由于充分利用和调动了这种“内向”的积极性,也收到较好的效果。不过由于学员这种“内向”,给教员在课堂上对学员的了解以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带来一定的困难。根据任职教育课程的教法改革实验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任职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课堂教学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改理念;教学案例;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24-01

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遵循新课改理念,不断探索、尝试寻求一些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将教学难点化整为零、逐一击破、精讲精练,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标。

一、观念转变是前提

(1)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要彻底地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把每一节教学内容都吃透,注重初高中知识内容的衔接以及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之间的衔接;其次,教师要尽量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教具,有条件的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再次,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学生上课的参与度,基本上与教师备课的充分性、课堂魅力、吸引力成正比。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在于老师讲得有多精彩,学生做了多少题,而是有多少学生参与了,学生真正理解了多少。

(2)学生学习思路的转变。课改不仅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在思想上达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然而,许多学生习惯了“拿来主义”,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这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所以,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上发挥想象力、课下复习巩固,从多方面将知识点由浅入深地慢慢消化掉。

二、紧密联系生活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起源于生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把数学和生活分离开来,而是要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达到指导生活的目的。如果单纯地教数学知识学生会觉得乏味,提不起兴趣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用数学指导和服务生活。下面以人教版数学必修1 第一章第一节“集合”为案例,提出问题并予以说明。

问题一:你能说出自己与小组、班级、年级、学校的关系吗?对于这个问题,许多学生刚开始很不解,觉得没有任何难度,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但还是有同学回答。生1:我在小组里、小组在班级里、班级包括在年级内、年级归学校管。生2:我是小组里的一员、我是班级里的一员、我是年级里的一员,我是学校里的一员。同学们通过对比,发现第一个同学的回答有问题,他没有说明自己与小组、班级、年级、学校的关系。这引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原来简单的问题也是可能回答错误的。

问题二:刚才第一个同学回答的问题错在哪儿了?生3:忽略了研究对象的主体地位。师:我们不能忽略研究对象的主体地位,可以给要研究的对象起一个名称叫“元素”。这样,就自然地引进了元素的概念。

问题三:如果把每一个同学都当作元素的话,那么我们的班级与我们有什么关系?生4:把我们放在一起就组成了班级。师:我们发现班级是由元素构成的,我们可以给班级起一个名称叫“集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师:元素一般用小写的拉丁字母 a、b、c……来表示,集合一般用大写字母A、B、C……来表示,那么元素和集合到底有什么关系呢?生5:元素属于集合。师:我们引M表示属于的符号“∈”,如果把某个同学记作a,把小组集合记作A的话,就可以表示为a∈A。这样,很自然地引出属于符号。师:在问题一中我们把小组、班级、年级、学校分别记作A、B、C、D的话,同学a与A、B、C、D的关系你能表示吗?生6:a∈A、a∈B、a∈C、a∈D。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的左右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6:左边的元素属于右边的集合,集合中不止一个元素。在探究完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以后,集合中元素的三个性质教师可以通过三个问题引导探究。问题一:我们班大个子能否构成一个集合?教师通过问题一说明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问题二:一个同学能否在班级这个集合中出现两次?教师通过问题二说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问题三:班级这个集合中的几个同学换一下座位,构成的集合与换座位前一样吗?教师通过问题三说明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

此案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自身融入到问题中去,问题与学生本身非常贴近,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这节课中通过几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像抛绣球一样,使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愉快,比直接灌输的方法获取知识要容易得多,学生的印象也会更深刻,学生真正参与了,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三、结束语

总之,一节高效的课堂教学,要看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东西。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要看教师是否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提出的问题是否都是有效问题。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则体现在学生参与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的程度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的概念范文第5篇

1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引入模式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引入模式.在物理课堂上,首先是提出探究问题,形成探究假设.教学中,从学生亲临的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中,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他们容易引起兴趣的问题开展探究活动.在初中阶段,探究的问题应着眼于课堂、实验室、家庭和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现象.培养学生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出发,发现和提出探究问题的能力.明确探究的问题,应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现象、问题进行思考,运用已有科学知识确定探究主题.例如:学生亲身感受过现实生活中的冰、水、蒸气等多种物态的变化;听过牛叫和蚊子叫声音不同;根据现实生活的体验,很容易提出保温瓶的容量和保温的效果等问题;当谈及人体做功时,很容易涉及做功快慢和功率输出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都为提出探究的问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在物理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和学习经验,对所探究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假设和猜想.针对一些具体现象或问题,提出可行的探究过程,设想可能的结论和解释原因.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密度、浮力、物体的浮沉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知识内容,当把酒精、糖浆、食用油等(密度不同、不混合)液体倒入玻璃杯中,设想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这些液体是否会分层?若分层,哪种液体可能会在最上面?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在水中放入铅笔、橡皮、小刀、木块、石块等,推测可能会发什么现象?哪些上浮?哪些下沉?是何原因?

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判断在人体的各项活动中,自身的输出功率何时最大?学生可能提出描述快慢的如赛跑、跳绳;描述高低的如跳高、登楼梯等等.这些都是为形成假设的很好实例.

2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在物理课堂上,为了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需要制定探究计划,进行探究实验.根据选定的课题,实验材料和器材、实验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探究计划和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制定探究的程序和确定探究的过程等,这里包括:观察、实验的程序与过程;获取信息、数据的程序与过程;处理信息、数据的程序与过程等.

在物理教学实施中,作为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或学生自己根据已制定好的探究计划或方案,认真观察、实验,获取信息、数据.然后要求学生利用所获得的信息、数据,进行归纳总结,给出结果,并进行解释.

在物理概念教学实施中,学生把酒精、糖桨、食用油等(密度不同、不混合)液体倒入玻璃杯中实验,他们已经观察到液体分层分布的现象,根据所获信息和数据会初步得到实验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多的关注应该放在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初步评价与反思上.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在水中放入铅笔、橡皮、小刀、木块、石块等实验中,自然会发现密度不同的各种固体沉浮情况差异很大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根据物体的浮沉现象,初步总结出物体浮沉的规律.

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该选取怎样的方式,才能测量出人体自身的最大输出功率?人登的力可近似看作重力的大小,这可通过磅秤量出,楼的高度可用直尺、卷尺等工具或数楼梯个数的方法测出,登楼的时间可用手表、秒表等测出.然后利用有关公式初步计算出人体自身的输出功率.

3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尾模式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尾模式.在物理课堂上,当学生做完物理探究实验后,教师应及时分析探究结果,评价探究结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收集信息资料、分析加工、归纳总结、找出规律.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当学生把酒精、糖浆、食用油等(密度不同、不混合)液体倒入玻璃杯并获得初步结论后,经师生进一步探究分析,会发现密度最大的液体在杯子的最下方,密度最小的液体在杯子的最上方,密度界于两者之间在杯子的中部.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当学生做完在水中放入铅笔、橡皮、小刀、木块、石块等实验并初步获得结论后,师生再共同探究分析这一结论.凡是固体(实心体,以下同)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者都下沉;凡是固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者都上浮;固体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者可停在水中任何地方.

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当学生粗测出自身输出功率后,教师和学生进一步分析比较谁的输出功率最大.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分析了探究结果并非完成了探究过程,关键是要对整个探究过程中的实验过程和结论进行必要的评价与反思.例如整个探究过程有哪些启示?有哪些优点?还存在哪些不足?需要如何改进?等等.这些分析评价和反思都是十分必要的.

4科学探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关教学建议部分曾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应贯彻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每个环节上应积极地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探究学习.

首先,在探究活动的选择上,探究的课题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理解自然的情感以及对科学的探索兴趣,这正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目标之一.

其次,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掌握知识,逐步建立科学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