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验室安全管理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新时期 加强 幼儿园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70
Abstract Childhood is a critical period of personal growth, a critical period, but als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 and goo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haping children's character, a greater emphasis 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cienc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s imperative. At present, the better effect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kindergarten is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s, children's safety can not be guaranteed, and all other mentioned, in this regard, this article will elaborate on the situation of kindergarten safety management, and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kindergarten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Keywords new period; strengthen; kindergarten; safety management
0 前言
安全问题是当前幼儿园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倍受到社会关注,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幼儿园的幼儿年龄普遍在3~6岁之间,孩子年龄小,缺乏自我保护、辨别危险的能力低,易受到伤害,因此,幼儿园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幼儿安全,为幼儿营造安全的、快乐的生活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1 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保证幼儿安全是幼儿园的主要工作之一,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保证幼儿安全是幼儿园的责任,幼儿安全管理工作是幼儿园的基本工作,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是为了给予孩子更好的照顾,幼儿园有责任为幼儿提供安全的成长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1]第二,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能够降低幼儿发生危险的几率,尽最大可能保护幼儿安全,首先,幼儿缺乏辨别危险的能力,在玩闹中极易发生磕碰,再加上幼儿皮肤娇嫩,易受到伤害,基于此,必须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幼儿磕碰问题的发生率,在不小心发生磕碰后及时查看处理。其次,外部危险因素较多,一些不法分子为追求利益,会进行违法行为,拐卖诱骗幼儿,冒充幼儿亲属,通过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能够做好把关防范工作,尽最大可能保证幼儿安全,最后,幼儿园内部的危险,当前,部分幼师职业道德素质较低,在烦躁、情绪不佳时会做出伤害幼儿的行为,辱骂、斥责甚至殴打等,通过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定严苛的管理制度,做好安全监督工作,能够极大减少此行为,为幼儿提供较为安全的成长环境。第三,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幼儿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幼儿需要具有安全感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及人格,一旦幼儿缺乏安全感,受到伤害,很容易造成人格的不健全,敏感,多疑,重则会影响心理健康,封闭自己,形成心理阴影,甚至形成人格,以暴制暴,危害他人与自己,因而,做好幼涸鞍踩管理工作,给予幼儿十足的安全感尤为重要,是保证幼儿安全的关键。[2]
2 新时期幼儿园安全管理现状
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幼儿园的基本工作,但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当前,新时期幼儿园安全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严重影响到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效果,下面,对新时期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新时期幼儿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幼儿园安全管理意识不强,幼儿园安全管理意识不强是当前幼儿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一些私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注重素质教育与双语教育,主要将精力与资金投入到双语教学中,忽视了安全管理,不注重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也不注重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致使安全管理工作效果不佳。第二,家庭教育中缺乏安全教育问题,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密切相关,家长需要配合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换言之,即使幼儿园教师未强调安全教育,家长也需要从小为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灌输自我保护的思想,如,不和陌生人说话,在幼儿园必须等着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来接,尖锐的事物不要轻易触碰等,但是当前,家长忽视了这些问题的教育与灌输,自己过分注重工作的事情,将教育工作交给幼儿园,回家后也主要询问孩子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其他不管不顾,如此一来,忽视了对幼儿的安全教育,降低了幼儿的自我保护与安全防范意识。第三,幼儿园安全管理存在隐患,幼儿园安全管理存在隐患是一个常见问题,幼儿园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火设施等,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未明确责任分工,缺乏专门的安全监督人员等,都会影响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3]
3 新时期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制度
安全监督与管理制度是有效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因而,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制度尤为重要,是保证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与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明确责任人,为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应明确责任人,园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下面分设各个具体负责人,一旦发现工作疏忽,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对各责任人进行追究处理,起到规范与约束作用,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例如,定期检查幼儿园的消防安全设施,检查幼儿园的教学设施以及娱乐设施等,每天对卫生问题进行检查监督,做好消毒工作,幼儿园教师需要做好安全检查工作,避免幼儿携带尖锐玩具等。第二,组织安全培训与教育,组织教师不断学习,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使幼儿园教师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对幼儿安全问题更加敏感重视,将幼儿安全工作作为主要工作。
3.2 保证食品安全,建立紧急预警机制
幼儿需要在幼儿园内吃三餐,还有餐后水果,因而,食品安全是幼儿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是保障幼儿安全的关键。保证食品安全,建立紧急预警机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在食材的选择、购买采集、清洗、烹饪等各个环节都进行监督,避免食堂人员选择便宜腐败的蔬菜肉类与不注重烹饪卫生等问题,保证食品安全卫生。[4]第二,做好食谱公示工作,食谱公示能够起到监督作用,使家长了解幼儿就餐情况的同时,监督幼儿园食品安全,促进幼儿园自觉保证食品卫生与安全。第三,做好消毒工作,建立紧急预警机制,每日进行卫生与防疫检查,幼儿园是人群聚集场所,幼儿人数较多,年龄小,抵抗力差,是传染病的多发区,因而,必须做好预防工作,避免流行感冒、水痘、猩红热、腮腺炎等传染病的流行。建立紧急防疫机制,做好防疫工作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以免病情扩散,其次,做好地面、餐具的消毒工作,并做好消毒记录。
3.3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幼儿安全意识
幼儿缺乏安全意识也是安全事故频繁的原因之一,因而,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幼儿安全意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通过故事、儿歌、童话等为幼儿灌输自我保护思想,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幼师可以讲解小红帽、狼伪装羊妈妈哄小羊开门、以及白雪公主的故事,在故事中灌输自我保护思想,如别人给的东西不能吃,社会上有坏人,需要提高警惕等,从而有效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第二,定期进行情境模拟,利用模拟演练的方式,教导学生如何应对突况,例如,可以设置电话求救情境、陌生人接触情境、生活中常见的有毒有害物品辨别情境、地震情境、防火情境等,利用此方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使幼儿学会紧急避险的方法。
3.4 动员家长配合幼儿园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在动员家长配合幼儿园进行安全教育的情况下安全教育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动员家长配合幼儿园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进行安全教育之后,要求家长回家后与孩子一起进行演练,帮助幼儿加深记忆,家长也可以考验幼儿的学习成果,纠正幼儿不规范的地方,帮助幼儿真正掌握远离危险,自我保护的方法,此外,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使幼儿意识到防范危险,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第二,教师可以组织亲子安全演练,如遇到危险情况时,应如何应对,幼儿园幼儿众多,幼师很难面面俱到,且进行防火演练等活动范围广的活动时,幼儿易发生危险,需要专人保护,通过亲子训练,既能够保证幼儿安全,又能够达到锻炼效果。[5]
4 总结
幼儿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幼儿安全问题频出,使社会对幼儿安全问题更加重视,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为幼儿营造安全的成长环境,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进行研究,不断提高幼儿的安全势在必行,之,研究新时期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措施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江晖,谢莉莉,王婉纯.幼儿园安全教育及幼儿安全事故的预防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10).
[2] 王.如何把安全教育融入幼儿园常规中[J].中国校外教育,2016(28)
[3] 许艳艳.巧用电子绘本,优化幼儿安全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6(9).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 房屋 安全 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052-02
1 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定义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LCC)是从设备、项目的长期经济效益出发,全面考虑设备、项目或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运行、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是一种最小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从一开始就把工作做好,对设备项目或系统进行分析,并进行决策。
LCC概念起源于瑞典铁路系统,1965年美国国防部研究实施LCC技术并普及全军,之后,英国、德国、法国、挪威等军队普遍运用LCC技术。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起源于全寿命周期成本。英国于1964提出“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基本形成体系,并开始在实践中应用。美国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各阶段资金成本的分布大致如图1所示。
从整个项目周期看图,建设项目前期其成本费用约为总成本的7%~12%,在建设阶段,成本费用为27%~28%,而在项目的使用服役阶段,对其进行维护和经营的费用达到60%~66%,建筑物在使用和维护阶段经历的周期长,其成本费用比例高,在全寿命周期管理中应予以重视。(如图1)
2 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
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是指工程项目从开始创建到报废的全部过程,包括立项决策、前期准备、建设实施到使用运营维护等内容。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并没有严格统一的划分标准,根据我国对工程项目建设程序的有关规定,可以把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决策立项阶段、前期准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
以往很多国家对基础设施的耐久性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造成很大浪费。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率先推出了“全寿命济分析”的概念,也称作“寿命期成本分析”。美国法典给LCCA的定义是“它是一个程序和方法,用于评价可行计划项目的总经济价值。包括初始成本和经折扣的进一步成本,即整个寿命期内的维护、修复、重建和表面翻新处理成本”。以往的工程项目,主要考虑初建成本,工程使用后再花多少钱则很少乃至不与考虑。实践证明,以往的做法是技术、经济都不合理的。
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执行LCCA方法,在立项阶段,首先对其投入资金及其合理性进行评估。全部投资资金应包括初始投资和进一步投资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指建设时的设计、施工相关费用;第二部分包括保证达到寿命期所必须的“进一步费用”。
以计划建设一座桥为例,寿命要求100年,工程总项目费用应该包括以下两部分工程初建费土地置购、勘察设计、施工材料、人工等维持100年桥梁运行的一切费用维护管理、修补修复、拆除更新和相关间接费用。以上两项之和“最小”的原则,就是LCCA的核心。
3 建筑物全寿命期管理
3.1 维护管理阶段在建筑物寿命期的地位
建筑物的整个寿命周期主要由五个阶段构成即项目前期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造、使用维护及最后的拆除废弃或改造等五个阶段。在寿命期内,建筑物的建造和维护两个阶段都要涉及到经济费用的优化问题。建筑物的使用维护阶段是建筑物完成其使用功能的重要阶段,为确保建筑物的健康状况,需要运用成本分析法确定建筑物的最优维修模式,因此,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应该为使用维护阶段的正常运作收集信息进行优化分析,从而确定最优设计方案。即在设计建造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维护费用,运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进行分析与管理。
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最重要的是全寿命期的成本管理,即从建筑物的投资决策阶段开始,到建筑物拆除完成服役使命这一全寿命阶段的经济成本分析、应用与管理。建筑物寿命周期费用系指一个建筑产品在全寿命周期内,为建造和维持其正常运行所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在其寿命周期内设计、研究与开发、建造、使用、维修和保障直至报废所需的直接、间接、重复性、一次性和其他有关费用之和。不管资金渠道与管理关系如何,所有与该建筑产品相关的费用均应包括在内。这个概念把建筑产品从规划设计直至改造、更新等各阶段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均量化为可以进行比较的费用,以支持管理决策,使决策走向科学化。
3.2 建筑物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是对寿命周期成本各组成部分的识别、量化、并建立费用相互关系和确定各部分对总费用的影响。分析是为了解在寿命周期内,各种费用在总费用中的地位和影响大小。它着重在建立合理的费用结构和单元,它们既不能重复又不能遗漏,且需符合分析的目的建立各种费用估算关系式和费用模型,这些模型要对建筑物的重要特性十分敏感研究不定性的处理等。分析可用在寿命周期各阶段,对现有设备的分析尤为必要,它可为新研制设备分析及改进提供各种信息。寿命周期费用方法包括了LCC分析、LCC评价和LCC管理三大部分。
(1)在最初的投资决策阶段,LCC可以用来选择确定一个最经济的方法达到需求,如在已有的建筑物内重新安排空间,改扩建、新建或购买租赁等;(2)在新建筑物的设计阶段的前期,采用LCC的方法可以用最经济的方法确定建筑外形,结构形式以及内部布局等。因此,越早采用LCC的成本分析方法,越能够确保经济合理。
3.3 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
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基基础和承重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即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结构及其构件的安全与耐久性;(2)非承重的建筑部件防止坠落的能力,最易出现此类安全事故的部件是外墙面上的玻璃幕墙、贴面砖、窗扇和附着于建筑物表面的空调器、广告牌等;(3)建筑布置与设计是否有利于人员防滑、防碰撞以及应急逃生和救援,采光通风上是否有利于健康卫生;(4)建筑材料有无潜在毒性。此外,建筑设备水暖电系统或设施安全与建筑防火也是建筑物质量安全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但二者在管理上一般不归建筑部门主管。
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主要取决于正确的规划设计与施工质量保证。但是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事故不仅源于设计或施工缺陷,在长期的使用阶段,影响质量的原因还有:(1)建筑物使用不当,如:改变用途导致过大超载,擅自拆改承重构件;(2)偶然灾害作用,如:火灾、地震、爆炸、撞击、滑坡;(3)地基基础受扰动,如:受附近基坑、隧道开挖影响;(4)环境变化,如酸雨等作用加速结构腐蚀,地下水位变化影响等;(5)建筑物最终拆除和废弃物处置不当,引起人员伤亡或毒害环境。用寿命期的理念加强建筑物的修缮和使用管理,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国策。全寿命质量安全管理是建筑物质量安全科学管理得完整形态,也是我国建设管理制度发展完善的必然趋势。在建设阶段,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针对房屋建筑物的建设管理制度,但针对建筑物在长期使用直至拆除阶段的安全管理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尚不完整,相关资金和机构还没有有效投入到房屋建筑物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去。因此,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在节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环境下,从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的观念出发,建立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4 结语
我国正在基础建设的时期,对建筑物“全寿命”进行经济分析也势在必行和更具深远意义。以往国内一些工程项目,往往只考虑初建成本甚至中标者是最低报价者。之后出现“耐久性”问题和大量后处理花费,均由国家承担,这是不合理也是不经济的。实行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管理模式,既可以抑制“短期行为”,又可以使国家长远效益最大化。实质上,我国颁布的关于基础设施“终生保修”的意思,也是立足于“全寿命”,扭转以往那种工程验收后“完事”的做法,使设计和工程承包单位,必须考虑“耐久性”问题,也必然涉及到增加防护费用、对技术经济进行分析、评价的问题。这也是在基础建设方面,逐渐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的管理能力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方面。
要实现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的管理,必须建立起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即打破传统的建造与使用分开管理的模式,建立起从标准规范、市场主体、管理模式等方面实现二者整合的模式。从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来看,建筑物的建造、使用及拆除阶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历不同的环境变化和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全寿命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这个阶段的某个时点,还应充分考虑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形成一套动态的,用以解决寿命期内各种问题的标准管理体系。
在纵向上,实现建造过程与使用过程的一体化统筹管理,在横向上,将建筑物建造与使用管理的相关职能,包括开发商、设计部门、施工企业、房屋安全鉴定、房屋产权管理、物业管理、维修基金管理以及室内装修管理等全部集中到统一部门负责。培育具有全寿命周期服务能力的企业。鼓励和倡导房地产开发商、设计咨询、施工企业、监理单位、检测鉴定单位等建立全寿命周期的意识,开展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青.政府在房屋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建设信息,2008(9):55-56.
关键词:新形势;班组管理;安全管理;新发展
2010年起,全国上下形成重视班组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氛围,真正将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落实到基层一线,植根于基础能力的提升和广大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力的发挥上,形成上下同欲、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各行业努力将班组、支局标准建设的核心内涵和关键行动统一起来,将持续深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纳入企业人才培养战略,明确把强势生存发展、智慧竞争取胜的要求,融入到基层班组长、支局长“敏锐、沟通、承担、进取”的职业素养中。如此大规模的班组长建设项目,将基层班组的重要性与班组长作为班组安全的关键作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班组管理的新形势
1.新思想、新观念、新秩序
新思想、新观念、新秩序的企业发展新形势正在碰撞与摩擦中逐渐形成,处于一线工作,作为企业细胞层的班组成员们,反映在他们头脑中的是生活内容丰富化、思想观念复杂化、价值取向多元化,这些本色的变化正悄悄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方面的创新与探索,迫在眉睫。
2.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
班组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氛围基本形成,通过多年深入基层的班组长管理培训,“三化”管理理念基本落实到班组基层管理当中。
3.新生、新潮、新星
当下班组团队中,有90%以上的班组成员都是80、90后的新生群体。这类群体同志,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和光鲜的现代感,个人素质较高,思想活跃,纯粹的“动感地带”人,追求时尚、探索、不拘一格。因此,有意识地建立班组个性文化,用现代方式解读这群新新人类的思想、追求和对工作的认识,因地制宜,有的放矢,达到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统一。
二、安全管理的新发展:重点在班组,关键在岗位
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大量事故案例分析,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班组,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设备隐患没能及时发现并消除等人为因素造成,而这些事故不仅仅存在班组工作本身,还发生在班组的生活、学习中。由此,安全生产不应独立于社会,也不可能单纯地提高,须融于生产、生活、工作中,是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明确的风险性!
夯实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或杜绝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
班组长自身管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班组的安全管理。在班组长的任命上实行优胜劣汰制度,严把任用关,把思想作风硬、安全意识强、懂业务、会管理的优秀生产骨干选拔到班组长岗位上来,不断优化班组长的配备,使班组管理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有效作用。
三、新形势下,班组长应具备的安全技术素质
新形势下,各基层班组长应该具备的安全技术素质体现的根本,就是要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过程的:“事前想到,想到做到!”
1.事前想到
事前想到,不仅是简单地考虑到就事论事的安全基础隐患,作为基层安全管理者,班组长更应具备安全管理的深层思想,那就是要想得周到,并且要想得十分周到。
想“what”。首先要确定想什么,关键还是要想安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风险问题:有哪些风险存在?有哪些危害危险因素?具体的安全隐患有什么?想“how”。关键就是要考虑如何消除这些安全隐患?想“key”。所有排除安全隐患的方式、方法的核心,就是要准确进行生产现场的危险辨识!
2.想到做到
想到就要做到,关键是如何做到。最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就是要“软硬兼施”。
“硬”件方面,制度、体系要全面、实际。安全管理制度及体系一定要有且有效,并能持续有效地应用于班组管理中。其中的关键点就是要制定出更细化、具体化的安全管理制度。
“软”件方面 ,关键是有效的管理方法。风险评估数据库自2010年底起在个别地区进行试用,经过2011年的使用与优化,班组安全风险的管理能力大大加强,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
四、新形势下,班组安全
管理的工作重点
1.管理风险
风险管理是班组安全管理的核心点,“预防”是班组安全管理的落脚点。重点工作,就是要做好危险辨识工作,确认工作过程及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对于班组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危险的发生比解决危险造成的危害更有效。
2.优化评估
平时工作中做好对风险信息的采集,是班组安全管理的基本工作与安全预防的前提。为了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与及时性,针对工作环境的变化和工作过程中情况的变化,定期或不定期对采集到的风险信息进行评估,并做出安全管理工作事项的优化,增强班组工作的安全性。
3.落实制度
再好的方案和再完美的制度,都要落实于实际工作才会有存在的价值。实现良好的安全绩效需要有基于服从文化的规章制度和高质量的工程技术的保障,使大部分员工始终如一地、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到强化安全的事务当中来。
4.宣贯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安全文化,是企业灵魂实现的保障。将安全生产融入企业文化当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安全核心价值,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
班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安全管理研究在新形势下强化基层管理工作。夯实安全基础,提高员工素质,全面推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必须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业务部门全面参与的运行机制,形成制度约束、管理严格、行为规范、运转有效的连队和班组管理体制。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安全本质,是安全管理的历史新发展,对企业安全生产有着深刻、长远的影响。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现状;消防监督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TU998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负荷、立体型、大面积、大空间的现代火灾及矿井坍塌、超强台风、化学危险品泄漏等重大灾害事故形势日益严峻,我国消防事业的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当前我国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消防监督管理的三种创新模式。
一、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1.1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第一,消防供水不足。"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市政消火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基础差、底子薄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第二,消防站建设滞后。第三,消防车道不通畅。第四,建筑设计不符合消防安全标准。有些单位为了省钱,对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断章取义",将部分应安装在建筑物内的固定消防设施项目砍掉,以致固定消防设施不全。
1.2公共消防服务职能不到位首先,政府公共消防协调能力弱化。在我国,消防工作往往被视为软任务,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管理公共消防的机构不健全。其次,政府公共消防管理能力弱化。第三,政府公共消防服务能力弱化。最后,地方提供消防服务的职能欠缺。
1.3消防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公安消防部队承载着全国的消防监督检査工作,但是由于我国管理体制问题和基层消防机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严重的阻碍了我国消防工作的全面展开。主要存在二个问题:一是消防队伍薄弱。消防工作是全面系统性的以防范为主的工作,消防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任务量大、人员更换频繁、直接导致消防机构无法在有效地时间内完成各项监督检查工作。二是社会消防力量未能形成合力进行消防管理工作,消防管理属于安全问题的范畴,应该属于全社会每个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不仅仅是消防部门的责任,如政府机构、公安派出所和群众安防人员都有消防的权利和义务。
1.4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 目前,我国对于消防法律体系的建设还尚不健全,包括《消防法》在内的各类消防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还很不完善。有些消防技术规范、标准制定后也未能根据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及时进行修改。有的规范和标准没有处理好"溯及力"的问题,特别是技术规范修订滞后,发生一起重特大火灾修改一个规范条文的滞后问题很突出,人为造成了大量"火灾隐患"。
1.5消防宣传培训教育体系不健全第一,对宣传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大部分部门、单位即使开展消防宣传教育,也往往只热衷于形式、走过场,为了 "宣传而宣传",缺少社会责任感和实质性内容,造成消防宣传教育有名无实,收效甚微。第二,缺少部门联动消防宣传教育机制,消防宣传教育对公安消防机构依赖过重。对于消防的宣传教育工作,贯彻落实起来往往是完全依赖公安消防机构,由消防机构唱"独角戏":一是现阶段消防宣传教育工作还需要由公安消防机构进行统一署,政府各部门、各行业没有相应的教育培训计划,不能自发组织监管行业开展有序消防安全工作,宣传教育工作缺乏主动性,政府部门联动消防宣传教育极为有限。二是部分政府机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未能落实。第三,消防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第四,消防安全主体意识淡薄。
二、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
2.1消防监督管理的分级分类模式
依照《公安部107号令》第7条,要将消防安全深入到社会的每个场所 ,特别是人员比较多的公共场所,消防部门每年都要对其进行检查。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太绝对化,在警力较缺乏与消防工作渐渐增多的矛盾下,已经不符合消防工作的诸多要求。我们有必要探寻一种新型的监督管理模式:例如,江西的消防支队采用的就是“一卡式”管理模式 ,也就是分等级分类别进行管理。它将各级单位按照生产规模大小、特性、火灾发生的频率等,由江西省或周边县市的消防监管机构和公安局、派出所等实施分等级管理,再根据消防安全管理机制中的评定方法,对各建筑设施的消防安全筹备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定结果分类别进行监管,以确定对各建筑设施的检查次数;对消防安全设施到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安全意识强的单位实施随机检查;而对消防安全设施不到位、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的单位增加检查次数,并依据火灾隐忧的程度对相关单位进行严厉惩处 ,建立健全“突出核心,监督管理井然有序”的消防监管体系。
2.2政府出资组建社会消防监察队伍模式
上海市闵行区首创了社会消防监管新模式,即由消防部门倡导、政府出资组建社会消防监察大队。2009年,闵行区消防支队提出创建“消防监察大队”构想以应对消防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消防监督任务重、消防监管力量小、社会面易失控漏管的现实难题。消防监察大队的构想通过进一步加强区、镇两级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街镇级消防安全联动机制,并制定两级政府考评督促细则,将管理延伸至居民委员会和居民小区,不断提高居民自防自救能力,形成政府消防工作全覆盖的组织管理模式。截止2009 年底,闵行区的14 个街道、镇纷纷建立了两级消防安全联席会,在安全办设办公室,逐级分解落实责任,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各级工作任务和职责。面对地区消防管理人员不足、力量薄弱的问题,率先投入250万元,以“政府购买消防服务”的方式,在消防安全联席会议框架下成立了消防助理员队伍。消防助理员分派到各街道、镇协助消防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开展消防工作,闵行区消防支队对消防助理员队伍进行条线上领导、业务上指导,由各街道、镇消防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具体指派工作任务,构建了区域消防安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全覆盖新模式。消防监察大队的出现,延伸了消防安全管理和服务的范围,对许多无法实施监控的农村社区和“六小”单位进行了全方位的监管。
2.3消防监管的多元主体合作模式
公共治理的核心理念是公共决策与公共服务主体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针对我国当前消防力量薄弱,急需新的力量补充的情况,就必须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另外,消防监管本身是也公共管理活动,多元主体的参与本身就能起到消防技术、消防知识传播及消防能力、消防意识提升的作用,对于解决三个“没有根本改变”也将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消防监管过程中,公安消防机构、公安派出所、消防中介组织、保险公司、志愿消防组织等应当形成一个既以消防安全为目标、又同时竞争合作的治理网络。公安消防机构是专业化的消防服务机构,其应当充当消防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议程设定角色,建立消防监督管理的标准。《消防法》赋予了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大量的消防执法权,作为一个专业化的消防部门,其重点应当是强化消防公共服务能力,主要是重特大火灾的预防工作及消防宣传、专业培训工作。公安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最基层单位,要做好辖区内重点消防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要加强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职能,充分发挥派出所直接接触群众、接触单位、情况熟悉的优势,强化对非重点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规范各类执法行为,使消防基础监管工作更加扎实。消防中介组织指受作为消防行政管理对象的单位、组织或个人委托,为其获得消防行政许可(认可)而从事某项消防服务的单位。保险公司作为火灾事故的利益相关者,具有帮助社会各单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降低火灾事故率的激励机制。因此,保险公司可以定期派出消防工程师对保户的安全状况进行消防检查,对发生火灾事故的单位派出专家组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帮助事故单位提升减少火灾事故的能力和降低事故损失的能力。志愿消防组织是当前西方国家消防公共治理中的重要力量,也是降低消防监管成本的重要措施。中国传统村落社会中的火灾互助也是志愿消防服务的雏形,但未能形成专业化的消防志愿组织。随着火灾事故原因复杂化的趋势,对消防志愿组织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安消防机构、消防中介组织都可以对消防志愿组织开展免费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志愿服务的能力、水平和效果。
总之,目前我国消防管理的现状不容许我们有丝毫懈怠的思想,在公共治理理念的指引下,我国消防监督管理主要有三种创新模式:消防监督管理的分级分类模式、政府出资组建社会消防监察队伍模式、消防监管的多元主体合作模式。从第一种到第三种模式,是消防监督管理社会化不同发展程度的模式体现。第三种模式是公共治理理念在消防监督管理中发展较为完善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张冬萍.谈现阶段消防监督检查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13,39(20):241-242.
[关键词] 供应室;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 R197.32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c)-0160-03
医院中心供应室(CSSD)承担着全院医疗器械、物品的清洗以及的医疗用品包装、清洁、回收、消毒、灭菌、贮存、发放等工作,是医院工作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心供应室对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中心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对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具有非常大的影响[1-2]。随着医院不断发展,运用各种高新医疗技术指标不断增加, 信息科学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大型医院都已经用上了医院信息系统(HIS),应用该系统后,方便了群众就医,也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中心供应室的发展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为供应室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新的内涵。笔者依托医院局域网,研制了一套供应室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旨在进一步加强供应室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改善供应室工作质量[3-4]。该信息系统经过一年的使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软件介绍
1.1 系系采用基于Internet网络的B/S(Browser/Server)和C/S(Client Server)模式系统
采用NTServer 4.0(简体中文版) 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MSVB 6.0(简体中文版)开发。中心供应室管理程序为标准的Window应用程序。全部管理信息系统有8个模块,系统管理模块、行政管理模块、发放物品管理模块、收回物品管理模块、物品库房管理模块、查询模块、物品到期提醒模块、预算管理模块。操作系统:服务器端中文Windows NT 4.0;客户端中文Windows XP,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与供应室管理信息连接,信息资源按不同权限与需求,实现局域网内共享[5]。见图1。
1.2 系统功能介绍
该系统是以规范化、标准化的供应室管理为目标,以工作人员信息、各类物品管理、工作质量控制为主要管理对象。包括系统管理模块、行政管理模块、发放管理模块、收回管理模块、物品库房管理模块、查询模块、物品到期提醒模块。信息系统根据计划,发放物品。对高压灭菌物品、一次性无菌物品库房、贮备库房进出、进行各类物品的汇总并及时显示各类物品的使用信息,为无菌物品的制作、物品采购提供了参考[6]。
发放和收回管理模块主要是管理无菌物品。在规定时间内,各临床科室根据实际需要,向供应室递交各种干热灭菌、高压、一次性无菌物品需求数量和品种。该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需求信息进行准确、及时地分析、归类。同时各科室也可以通关该系统及时观察各类物品的使用情况。每月末,系统生成各类报表,为经费成本核算的制定提供客观数据。见图2。
1.3 供应室运行成本的比较
统计2010年、2011年、2012年供应室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本,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2010年供应室成本比较,2011、2012年供应室成本(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件数)的使用为供应室工作提供了通畅、准确、及时的数字化信息,明显提高了供应室工作效率和提升了管理质量。见表1。
3 讨论
《供应室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改善了医院供应室信息交流和业务流程方式,满足了医院管理部门和需求科室对信息共享信息处理和的需要,促使医院供应室数据信息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供应室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放利用促进办公自动化水平,工作效率明显改善,运营成本明显下降,导致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7-8]。
《供应室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为医院管理部门提供了一套加强管理的技术手段,为医院经营核算提供了准确、及时的数据,同时启到了对供应室内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监督作用。政府的管理部也能够全面、及时、高效地掌握各种数据的动态信息。
供应室通过网上物资采购计划的审批和制定,改善预算管理,采购行为更加透明;通过对供应物室的物品的监控与跟踪,医院的各级管理者通过系统可以以及时观察到物品的数量及价值,可以迅速的观察成本数据,增加了对风险和成本的控制;提高管理及服务标准。《供应室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与医院 HIS系统的无缝链接,为医院的经营核算提供有效平台依据,为医院的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的数据[9]。
研究显示,与2010年供应室成本比较,2011、2012年供应室成本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为供应室工作提供了通畅、准确、及时的数字化信息,明显提高了供应室工作效率和提升了管理质量。
没有信息系统管理的时候,工作人员在制定计划时,无论在数量还是品种比较盲目,数量和品种都不精确。所以导致无菌物品准备过少时,需要二次配送人员,浪费人力、物力。 物品准备过多时,无菌物品返室过多, 需要重新消毒,增加了成本。而供应室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的应用可根据信息系统提供计划,精确地为消毒物品准备。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供应室可以做到了最佳成本效益进行物品管理[10]。
这种发放物品、下送下收、物品采购、经济核算等方面应用,满足了及时、准确、通畅的信息处理要求,抛弃了工作人员手工记录统计的繁琐工作,通过计算机的计算方式,有效避免了人为计算的错误。应用该系统进行操作,一人不到3 h就能完成统计、核算,而且结果准确,制表整洁、清晰。数据的共享,各部门之间信息通畅,在物品管理上,相互之间协调性同时得到加强。医院也得到了比较好的管理。保证物品供应的质与量需要及时、准确的信息。每周供应室人员将物品领换数、消耗数、质量检测结果等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如果本室物品准备数与各科室交换物品数基本相当时,表明目前患者数量比较大, 要增加物品基数, 防止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贻误治疗工作。例如某科多次,连续数日更换大容量注射器时,及时反馈护士长增加基数。调整物品供应数量, 才能掌握供应工作的主动[11]。
该系统也可以直接观察各类物品检测的指标; 定期分析不合格物品的程度、品种、性质、责任者具体资料。提供质量失控的相关数据信息,导出质控图,有效地、正确地指导工作。例如注射器热原检测多次出现阳性,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显示,到底是哪一种规格的出现了不合格现象,不合格率是多少。可以按系统提示的流程和标准筛查每个环节, 可以快速、便捷地找到问题所在和责任者,并分析原因,到底是质量检测操作问题还是清洗、消毒环节的问题。针对问题进一步整改。这种质控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的单一问题反复发生[12]。
总之, 供应室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信息化管理实施和应用,改善了供应室质控工作水平和管理工作;节省了时间、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促使供应室物品供应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通过对供应室准确、及时数据信息共享,促进了供应室与临床科室、供应室与职能部门理以及供应室内部沟通,改变了过去供应室管理人员凭经验、凭直觉进行管理。供应室科学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管理明显改善,全面改善了医院临床使用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也避免了由于医疗器械产品质量而发生的医疗事故,提高了各级的质量管理效率以及供应室工作效率,为我们创建一流的现代化供应室提供科学保障,确保临床应用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是人民生命健康与安全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毛树松,李祖珍,会云厦.护理信息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75-298.
[2] 陈玉兰,殷秀伟,贺彬. 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的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363-3365.
[3] 李之洋.论公共管理信息系统的建构[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3):9-10.
[4] 罗维英.现代医院供应室质量管理发展方向浅析[J].医药世界,2006, 4:66-67.
[5] 刘薇群,李佩珍,肖松梅.供应室信息化管理与成效[J].护理管理杂志,2003,3(1):34-35.
[6] 王兰杰.加强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质量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 5(16):3135.
[7] 赵志娟.供应室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及防范[J].中国医药指南,2012, 10(9):316-317.
[8] 陈玉平,舒承婷,刘玲.供应室护理管理人员职业危害知识和防护行为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9,23(1A):28-30.
[9] 刘俊兰,韩冬雪,陶有才.医院供应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践[J].医院管理杂志,2007,2(11):779-780.
[10] 陈春涛,卢祖洵,孙传彬.医院数字化建设的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47-50.
[11] 叶玉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