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美术作品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其情感。
感知和领会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关键。美术教育正以它独特的方式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辨别力,感受生命之美,练就一双审美之眼。在美术教育中,教师通过美术作品赏析,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观众总能被那些生动、美丽的人物,优美的风景够深深地吸引,并在潜移默化中以美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人与事,发现生活之美。同时学生的心情自然被艺术作品所带领,从而获得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另外,美术作品的色彩线条等因素也能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譬如那些红色、黄色的色彩能使欣赏者情绪高涨、精神振奋,而蓝色的色彩让人平静;鲜亮的色彩使人轻松愉悦,沉闷的色彩让人郁闷等。
2、美术表现过程对于表现者来说具有情感宣泄作用。
美术教育有抒感、缓解心理压力的功能。在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人们通常防御心理较少,可以借助艺术创作将内心隐蔽而压抑的负面情绪及早的释放出来,并在这个过程中重建。如在生活中,当人们遇到郁闷的事情时会拿起笔,在纸上无意识的画出一些图形或线条,以泄心中不满。在现在高节奏的社会,美术表现作为一个合适的宣泄渠道显得非常重要,正确的宣泄是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在遇到学习、就业或人际交往压力时,可以通过绘画在一定程度上将心中压抑、无奈、不满与愤懑等情感宣泄出来,缓和情感冲突,消除和缓解外界社会及内在心理因素对其造成的压力。
3、美术教育让学生体验快乐,培养个性,健全人格。
美术教育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兴趣特点、美术基础、能力,提出不同要求,对作品的评价也没有绝对的好坏标准,学生能够快乐自主的、没有挫败感的作画,随心随性进行表达,同时也获得更多肯定的认同和赞赏。学生良好的个性是心理健康的坚实基础,而不良的个性则是心理疾病的内在原因。美术作品强调与众不同,其独特的个性特征是美术学习中最珍贵的部分,拥有个性化的美术教育是灵活多变的,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个性特点,能够开启学生施展个性和完善个性的大门。健康人格是指人格的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是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又充分展现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高职院校不少学校新校区选址远离市区,校园生活单调乏味,不少学生长期与电脑游戏为伴,这样沉闷的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无疑是一种伤害。而美术教育则通过艺术的熏陶与影响,能发挥其不带强制性、功利性的特点,以独特的审美方式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同时,学生也能在美术活动中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使心理节律更趋协调,防患于未然。
4、美术教育可以训练学生的意志力。
高职院校学生的意志力发展还处于不很完善,一些学生的行为不能自控,注意力容易分散,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做事情虎头蛇尾,只保持三分钟的热度,给学习带来了不小的影响。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年龄特征,美术教育可以从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在教育中加强训练学生的自控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绘画中的书法、素描等作品的完成都需要较长时间,且学生对绘画较容易产生兴趣,并让兴趣一直保持在整个学画的过程中,这样,学生的意志力随着作品的完成,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二、实施途径
高校要实现美术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应用,需从专业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开展校园文化与艺术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进行艺术教育元素的渗透等方面着手。
(一)开设美术课程
职业院校开设美术课程不能流于形式,应重视教室和教学器材的配备,引进高素质的美术教师,美术教育可根据学生爱好,充分利用已有的艺术资源,诸如看美术展、电影、画国画、写书法、舞蹈等,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做什么和做的结果如何,而是引导他们确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丰富校园文化,开展多彩美术活动
学校应鼓励师生创建艺术团,提供经费和场所的支持。加强学生艺术类社团的建设,把美术教育作为第二课堂的主要内容,组建不同类型的艺术类社团,如摄影团、书法团、漫画团、手工国画社等。同时要组织更多的开放性的活动,如美术讲座、美术沙龙、美术展览、美术比赛以及文化艺术节等,以便吸引更多的普通学生参加,以接受美术熏陶,丰富学生课外生活,促身心和谐。
(三)在心理教育课程中利用美术教育元素
学校要引进或培养具有美术修养的心理健康指导老师,开设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美术教育,通过专门的美术心理教育课堂,让学生在老师的诱导下,自由地宣泄情绪、表达自我,并指导他们通过对美术世界的理解,感受生命之美,体会生活之美,同时老师可通过学生作品中反映出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防患于未然。
(四)实施艺术治疗艺术治疗
是结合艺术和辅导、咨询与治疗的一种心理治疗或医学辅助方法。心理治疗的实践证明,美术对于治疗某些心理性疾病如精神分裂、抑郁等有特殊疗效。在美国一项“艺术教育合作组织报告”中,肯定了接触戏剧、美术以及音乐舞蹈的学生在新闻记者写作和数学等方面会比那些一心扑在课业上的学生做得更出色。所以我们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应该辅之以美术治疗,这样不仅能改善情绪、愉悦心灵,也能优化人的心灵结构。
三、总结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外在压力拥有较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经相关调研发现,虽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在不同年级存在消长现象,但总体上与学历无关,但与性别和所学专业存在显著差异。而学业压力、择业压力、专业兴趣、人际关系等方面,正成为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的主要来源。当然,文科类学生的心理困惑要高于理工类学生,农村学生的经济困惑要高于城市学生。当面临压力和困惑的时候,大学生消极应对手段较一般人群少,较少采取依赖不良嗜好来应对,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自我调节,或者和同学朋友聊天等方式排解。于此相对应的是,与教师或家长沟通不是学生排解心理困扰的主要解决方法。这说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大学成长阶段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教育。总之,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有着综合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取决于其拥有的支持系统是否充足、有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保健意识不强,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应通过传授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应对技巧,减少学生的社交困难,增强学生的道德感和利他性,从而形成较好的个人行为习惯,使其可以勇于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教育对策
(一)学校教育
我国传统的高校教育主要集中于对大学生的德、智、体发展方面进行教育,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明显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这既体现在政府和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体现在心理教育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及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可以说,这些发达国家从管理者到教师均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解决学习问题和生活困难的方法和心理咨询服务。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广泛重视,很多高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这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教育部在2005年6月成立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同时,一大批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省级和国家级课题相继开始进行研究,这也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资料,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模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当前,我国处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时期,社会的转型必然给高校的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困惑。而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基本上还处于空白期,其主要体现在:
第一,有能力和资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院校很少,大部分院校的心理健康课程是由学校的思政教师或高校医务人员担任,缺乏专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涉及诸多领域,如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咨询心理学、行为评判与治疗等,其专业技能、知识结构和工作经验都要求很高,同时要具有很好的亲和力与沟通能力,这都是其他专业教师无法短期内达到的。
第二,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单一,主要以课程的方式进行,或坐等学生上门咨询,对一些国外常用的心理学量化工具和方法缺乏了解,同时大多数院校未配置相应的技术设备。大学生存在排斥心理治疗的思想,治疗的主动性较差。
第三,高校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研究不足,教育主管领导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偏见。强调机械式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的心理问题看成是品德问题,将学生的学习问题看成是智力问题等。
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课题,而我国高校的很多从事该方面工作的教师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的机会,无法及时获取国内外最新的相关资讯,这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效果。
鉴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以校为单位进行,同时其研究领域具有广泛性特点,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来进行,加强师资建设,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建立一支由心理学家和心理咨询师组成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将现有的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转为主动教育模式,将教育方式从强调个别问题学生辅导转为群体辅导。通常以心理咨询为主的工作方式,无法有效地全面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应立足教育,通过课堂和课外辅导等环节将教育与咨询相结合,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相统一。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普通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中的普及,使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高校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良好的个性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开阔思路,有步骤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中国家庭教育通常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过度保护和溺爱。父母注重孩子的外在需求而忽略内在需求,表现为对孩子行为的过度要求,或剥夺孩子表现自我的行为,缺乏心灵上的沟通。第二,揠苗助长和专制教育。父母习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子女,使孩子的心理失衡,成长中的恐惧造成或唯诺或焦躁,甚至出现拒绝学习,报复社会的心态。
第三,低估孩子和以偏概全。有些父母怀疑孩子的潜能,用主观期望对待孩子,以学习为发展的唯一目标,缺乏思考能力训练,当子女脱离父母进入高校茫然失措,面对诱惑误入歧途。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通过对子女的言传身教,使其了解社会,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和行为规范。而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的心理扭曲,产生对社会的错误认知,这都直接影响其在大学的表现。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当前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其幼儿园至高中阶段,对大学阶段存在漠然或放任的情况,他们更多关注经济支持而不是心理成长。实际在大学阶段的青少年其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更高,当离开父母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时,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阶段,家庭教育主要不是体现在智力教育,而应更加强调子女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和抵御诱惑的能力上。当然,好的教育不是溺爱或粗涉,好的愿望也要通过子女可以接受的形式、方法来实施。家庭教育主要体现在:
第一,言传身教。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父母的言行、道德观和价值观也直接影响到孩子。所以父母首先需要有正确的社会认知观,可以想象,愤世嫉俗的父母怎么能有热爱生活的子女呢?孩子身上的优良品德并不完全靠学校教育得来,而大多是从父母的共同生活中培养起来的。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单亲家庭或家庭不和睦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和睦、平等的家庭氛围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大学阶段,孩子的心理发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易受外部因素干扰。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沟通,通过开导和疏通。每年各高校都有学生因考试作弊等原因被学校处以纪律处分甚至开除学籍的状况,这种对是非观的教育失误不仅是学校的责任,父母的关心不够也有一定的责任。教育孩子做诚实正直的人比给孩子更多的钱更重要。
第三,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父母应采用民主的教育方式,通过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父母与孩子相互尊重,营造民主家庭环境,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对孩子错误的观点采取说服与限制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可以有效预防子女心理问题产生。
三、总结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 心理健康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主流依然是成长和发展。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第一线需要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出发点的。因此,各高职院校都突出强调人才的“技术、能力”素质是高职大学生人才的特色,在培养过程中未能紧扣高职院校学生现状,而忽视了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近年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岗位技能、动手操作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文化基础较弱,工作理解能力较差;自我意识突出,缺乏必要的协调与合作能力,人际关系紧张;功利心强,注重个人利益,集体观念弱;欠缺职业道德与素养;个性突出,心理脆弱,生活态度偏激;政治思想情感弱化,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这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其一般规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必须以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开创职业教育特色、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认真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
一、职业生涯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职业生涯教育的薄弱直接影响学生对个人成长的规划与择业方面的抉择。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偏差与职业生涯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虚荣心理与责任感的缺失
由于高职院校对职业道德与职业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与责任感缺失的现象。部分学生在就业择业中存在毁约现象。这不仅影响用人单位工作的正常进展,而且也有损于所在院校的声誉。这种消极的影响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低年级毕业生。
(二)期望过高与盲目乐观
部分高职学校对学生就业形势引导不够,导致部分毕业生不能客观认清现实。由于职业生涯教育的薄弱,使学生意识不到社会竞争的激烈,缺少对未来的规划,因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紧迫感。在毕业时在就业难与期待高的现实冲突面前产生心理偏差,导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巨大的差距,出现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
(三)择业过程中的被动与消极
目前高职院校确实就业形势较好,因此有的高职院校并不注重对学生的应聘技巧的培养,而造成毕业生一方面渴望得到理想的工作,另一方面自己并没有加入择业的激烈竞争。这种情况导致了高职学生对自我竞争能力的怀疑。
从以上不难看出,职业生涯教育的缺乏间接导致了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由于职业生涯教育的薄弱和不被重视,如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面试技巧方面的培训,导致毕业生在面试过程中过于紧张,不能充分展示自我,从而会变得悲观失望。
二、职业生涯教育薄弱的原因
(一)职业生涯教育未被重视
中国早期教育多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沿袭而来的对社会实践以及职业生涯教育实践及规划的意识。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忽视对专业技能的实践训练及求职技巧等时机演练,理论与实践不能密切结合,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同时,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不完善,仍处在不断探索与改进的过程之中,这也是职业生涯教育在我国未能普及的原因之一。
(二)职业院校教师缺乏职业生涯教育观念
随着不断推进的教育改革以及市场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高职院校教师也面临着越来越繁重的科研与教学双重压力。尤其在教育转型期,学校对教师的高标准要求与本身素质之间的差距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担。而高职院校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状态与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将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如有些教师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任务而疏略教学质量,在此情况下无法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引导,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此外,由于原有教育水平限制使得当前部分教师缺少掌握国内外先进职业生涯教育知识进展的意识,不利于职业生涯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职业生涯教育落不到实处
职业生涯教育应该自学生入校始就结合学生不同的气质类型,评估其适宜发展方向,提出职业规划性建议的内容。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职业院校虽能积极主动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并对气质类型进行实测,但大多数无疾而终,不能有效地将测试结果与实际教育相结合。
三、对发展职业生涯教育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展望
第一,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我们要结合学生所处的生理及心理发展阶段进行相应教育并开设相应课程为学生提供受教育的条件。如在入学初期注重专业教育,使其初步了解所学专业的意义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教育中期注重素质培养的要求,协助学生设定目标,明确人生规划,更加理性客观地设定并明确自己的目标,同时促进其技能的掌握;面临高校教育的结束与步入社会的衔接,职业生涯教育要注重更大幅度技巧方面的培养与训练,提高求职技能。此外,职业生涯教育在确立学生学习期间的目标与规划外,还应注意对学生长期职业发展的规划,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第二,在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系统化发展过程中,应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充分重视职业意识教育,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促进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健康规划,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与国内外形势发展,促进学生理性、客观地看待我国政治与经济面临的变化与趋势。还要帮助学生增强爱国意识与集体责任感,利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通过职业心理教育帮助学生认清情绪对认知的重要影响作用。
第三、在职业生涯教育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如今部分学生虽然面对失败不能客观评估自我,但却有强烈的自我发展动机,渴望不断自我完善。利用这一特点,在职业价值教育中可以利用学生自身资源。
第四、职业需要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保证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在建立自信的同时不缺乏危机感,促进健全人格的完善。另外定期对职业院校的教师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进行最新进展的培训与指导。
强化职业生涯教育不仅能够提升职业教育学生深入掌握专业技能,增强就业中的竞争能力。职业生涯教育通过规划学生未来发展,指导学生对各行业的真实体验以及错误认知的矫正。有利于学生自我潜在能力的挖掘,为形成健康的心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
[2]夏海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探究[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1.
[3]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
[4]翟振元.大学生就业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音乐审美
如今,社会的发展速度飞快,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给身处其中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举足轻重。虽然人们将大学生所处的学校比喻为象牙塔,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竞争越来越残酷,这种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也逐渐影响到了大学生,由此而带来的心理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尤其是最近几年,发生在大学的各类事件,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暴露的更加明显,同时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内涵
审美教育从本质来讲是一种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是教育者结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审美主流,通过音频、视频和图文等各种形式,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教学目的通过具体形象的审美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同时教育者要充当引导者的作用,带领、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愿主动的投身到审美实践之中,让美渗透到人的灵魂,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从而启迪潜在智慧、培养完美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发展阶段到达成熟而又为完全成熟,他们基本处于十八九岁到二十二岁之间,属于青年中期,心理已接近成熟;但是,如若更全面深刻的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他们远远未达到成熟的地步。相对于中学而言,大学生受到的外界约束少了很多,他们更自由和开放一些。然而,他们仍是处在校园里,即便是大学校园,也是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和社会还有相当大的差别。所以,很多大学生还是很难去把握社会上的一些为人处世的准则和顾忌他人的情感。但他们遇到事情时,总会潜意识的对别人有情感的要求,认为别人对事物的认知应该和自己一样。所以,从心里学角度出发,大学生也只是即将成熟而又为达成熟的阶段。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及诱因
大学阶段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里学生完成了青涩到成熟的蜕变,同时为由学校步入社会进行了准备。在这个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发育逐渐成熟,却也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导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可归纳如下:
(1)对大学生活的不适感
大一的新生经过了高考的“拼杀”,走进了自己梦想的象牙塔,摆脱了高中的繁重的学习的压力,进入了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他们的第一感觉就是“自由”,高中的学习有老师的监督和同学的陪伴,而大学的学习则完全是自由自主的,而这种突然而来的自由会让他们无所适从,没有目标。有些人可以在这个地方找到自己新的兴趣点,调整状态,进入角色。而有些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则会迷失方向,变得茫无头绪,空虚无聊,从而形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2)生活上的差异感
大学的同学来自四面八方,每个人的民族,家庭背景不同导致了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个性气质等的差异,而现代大学生,都出生在90年之后,独生子女较多,普遍存在较强的自我意识,这使得同学之间的沟通缺乏,情感交流较少。而每个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不同,又很容易导致矛盾的产生。随着接触人群的多样化,各种在以前的人际交往中没有遭遇的问题不断出现,使得他们难以及时的调整自己,不能应付这种状况,通常采取封闭自己的做法,是他们容易感觉到寂寞和焦虑。
(3)人际交往上的孤独感
初到大学,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会让新生应接不暇。这就给大学生提出了跟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又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来适应这种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大学里,学生的接触面变广,他们接触的不再只限于老师和同班同学,还有其他院系的同学,学长学姐甚至是将交际圈扩大到社会。
(4)就业升学压力的焦虑感
六月份的基调是伤感,这时大学生将离开学校步入社会,这时候就业的巨大压力不断的折磨着他们。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职业与地域的矛盾、专业与爱好的冲突、爱情与面包的抉择都不断的冲击着毕业生。绝大部分的毕业时在就业过冲中处于劣势,觉得自己的价值得不到体现,自己的才华不能被发现由此而产生了很强的挫败感。择业定位与现实的巨大差距,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冲击,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焦虑、自卑、畏缩等心理问题。
四、音乐审美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体现
(1)对大学生情商的提高
在当今教育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人类越来越认识到情商情商(EQ)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IQ只有在EQ的管理控制之下,才能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现今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情商教育的首要方法就是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生活中的美。而音乐恰恰就是美的富矿,它既有交响音乐的激昂振奋,也有江南丝竹音乐的婉转柔美;既有大西北豪放的信天游,也有清幽婉约的小夜曲。因此大学的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艺术的教育,更是审美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素养。在音乐审美教育中,情感教育占了很大比例。从音乐角度看,音乐是人自身的情感表达和自我体现,音乐中沉淀着人的某种感知方式、思维方式。通过音乐审美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来对大学生的思维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其情商的目的。
关键词:家庭教育 教育误区 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211-01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家庭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网络、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慢慢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带手机进校园,课间聊QQ,逃学上网吧等不良现象已不再是偶而发生的了,加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很多农村孩子成了所谓的“留守儿童”,再有就是人们生活观念的逐步改变,很多农村家庭在一定程度上都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如父母离异、家庭矛盾极端化、过分地追求金钱等悲剧愈演愈烈。在诸多家庭因素的影响之下,大多数儿童都出现了内向,自卑,厌学,自以为是等心理健康问题。
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十分重要。所以,家长应当积极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关爱,富有亲情的家庭环境,尽量减少家庭矛盾。尤其是父母的言行举止,一定要成为孩子的表率,从而使子女从小受到良好熏陶,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不是单独的讲家长对孩子有什么要求,对孩子有什么命令,它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但是,在农村,许多家长由于文化知识浅薄,加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自始至终总认为自己真的就是一家之主,孩子永远都是孩子,既便是长大成人,不能改变的永远都要依旧遵从,在他们眼中孩子只是自己发号施令的对象,而所谓的家庭教育也无非就是展示自我的舞台,所谓的“平等、沟通、朋友”等这些词对于他们来说怕是闻所未闻。长期如此,无疑导致了家庭教育中的多个问题:没有沟通,出现两代人严重的代沟;自以为是,缺少平等、真诚;滥用权威,忽视民主;缺乏关爱,淡化情感……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当然不会取得好的成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是潜移默化,无处不在的,孩子的行为表现是在家长身边一天天不知不觉中形成的。然而,不少家长平时只注重自我娱乐,而放松了对孩子的监管。调查发现,众多学习成绩下降的学生中,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是因为家庭变故所导致的可见,家庭教育对农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那么,究竟家庭中哪些因素对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呢?
1 父母的文化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
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改掉坏毛病,做一个好孩子,但每次一旦发现孩子犯了错误,不是指出错在哪里,以后该怎么做,而是往往不问青红皂白,先是一通数落甚至打骂,而过后也不再深究,总以为“收拾”一顿后总会改掉。然而,家长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已经在孩子身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了。父母爱读书看报,那孩子也会效仿父母努力学习,父母热心、邻里关系处理和谐,那孩子也就心胸开阔,为人直率……其实,父母的言行举止在无形之中直接影孩子的一言一行,我们经常说言传身教,也许就是如此。所以,孩子身上发现的心理问题,做家长的首先要从自身寻找原因。
2 家庭教育的几个误区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大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受教育的地方就是学校,而家庭只是提供给孩子衣、食、住、行的场所,不负有任何的教育义务。所以大多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使孩子出现依赖、顺从、退缩等不良行为。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迁就,小错误不闻不问,很少对孩子提出规范的要求,使孩子产生“小皇帝”或“小公主”心理,欲望过大,不懂得按照行为准则,以道德规范去约束自己,形成任性、蛮横的不良品质。
加之近年来义务教育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好多家长不是关心自己的子女学了多少文化知识,而是更多地关注学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学校的安全管理、教师的专业能力等问题都成为家长饭后闲暇之余探讨的主要话题,而当有人提及自己子女学习成绩时,大多家长都是避而不谈,如此,做为子女感觉父母关心的不是自己的学习,而是学校发展存在的更多问题,因为家长过度地片面地看待教育,从而导致子女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
3 家长教育态度不一致、过分地给孩子施压也会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近些年,农村家庭父母在教育孩子态度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我们常说慈母严父,而如今却非如此。在一般农村家庭做母亲的在教育子女方面做得比较好,而做父亲的却总把子女视为“掌中宝”。同样的,做父母的对子女严而做爷爷奶奶的却总会将其放任自流,任其“胡作非为”,由于教育态度的不一致,导致子女各种恶习的形成。如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的家庭,子女铺张浪费、说谎话、追逐名流等心理健康问题就会越多。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关心子女学习的只是一味过分看重分数的高低,只重结果,不看过程,长期给子女过重地心理压力,导致子女学习成绩下降、厌学,甚至逃学、辍学。
总之,家庭教育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使人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王朝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认知与情感共发展―― 小学德育教学浅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3):12.
[2] 胡利娟.孩子们,做生活的强者[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5):26.
[3] 吴培启.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对新课改的启示[J].青年与社会,2012(2):15-16.
[4] 杨红梅.提高心理辅导课活动有效性的建议[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