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想象力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前儿童;想象旅行;静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4-0011-04
一、 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前儿童“想象旅行”新模式的提出
想象是人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想象力的培养要从幼儿开始。近几年来,开发学前儿童想象力一直是中外教育界的热点话题,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进一步探究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开发显得更为重要。
“想象旅行”这一模式是由德国的埃莉萨·迪肯佩2002年提出来的,并撰写了《儿童的幻想和创造力——关于想象旅行》一书。“想象旅行”是内心进行的旅行,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开发学前儿童想象力的一种新尝试。通过想象旅行,儿童可以处于松驰的状态,并“看到”和感觉到幻象。想象旅行的一个基本效应是:激发、增强和促进想象力的形成,让孩子在无限广阔的幻象世界里自由行动。
埃莉萨·迪肯佩的想象旅行实施的对象是3-6岁的学前儿童,由于学前期儿童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简单地按照埃莉萨·迪肯佩的某些做法来组织儿童进行想象旅行,使儿童真正能进入到老师所期望的心理状态是颇具难度的。又由于学前儿童缺少生活体验和表象积累,直接影响了想象的发挥。使得埃莉萨·迪肯佩的想象旅行在德国受到不少教育界人士的质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想象旅行新模式,是在肯定德国埃莉萨·迪肯佩“想象旅行”模式的基础上,以全脑发展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打破时空界限,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形象逼真的媒体资源丰富儿童的表象积累,同时创设心静环境,为“想象旅行”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二、信息技术与学前儿童表象形成的特点分析
表象也称意象,是对当前不存在的物体的一种心理表征。表象代表着一定的事物,具有鲜明的感性特征。表象按照刺激的性质以及刺激所作用的感觉通道的不同,可以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触觉表象、味觉表象等。其中,视觉表象在人类认识活动中作用巨大,人的表象总量中,大部分外界形象信息是通过视觉输入大脑的。
表象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可操作性。表象的形象性是指: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出现在头脑中,就像直接看到、听到、尝到某个具体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一样;表象的概括性是指:表象反映的事物多次被感知结果,它表现出事物的一般形象,带有概括的性质,如头脑中关于书的表象,并不是指具体的某本书,而是书的一般形象;表象的可操作性是指人可以在头脑中操控表象;对它进行认知加工,就像人通过外部动作操作客观事物一样。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有效地采集、传输、存储各种信息,从而为思维加工提供丰富的表象材料。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可对知觉形象进行有效加工与表达,使得表象材料具有选择性,即不是对可见物的忠实、完整和逼真的复制,而是去除一些复杂、干扰性的成分。
1.学前儿童想象思维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年龄小,小班幼儿年龄一般为 3-4 岁,想象很简单或是零碎、想象水平较低。中班幼儿的年龄为 4-5 岁,已经有了创造想象的萌芽,此时创造想象多依赖于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或听过的故事,或由成人语言的描述而产生创造想象。大班幼儿的年龄为 5-6 岁,想象以不受意志控制的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2.信息技术在表象形成中的作用
人体所有行为和思想的最高统治者是自身的大脑,左脑负责语言和逻辑思维,右脑则做一些难以换成词语的工作,通过表象来进行思维。传统教学由于多呈现的是语词,因而思维加工多依赖于左脑,缺乏表象加工,信息的提取速度较慢。而信息技术可以合理呈现语词和表象材料,并使之有效匹配,从而为获得正确思维提供了条件。
(1)创设情境,形成表象
由于时间或空间的限制,一些真实的情境儿童不能亲身体验,因而缺乏表象积累。此时,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呈现有关真实情境的图片、视频等,创设出一种情境、一种气氛,能有效激发儿童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幼儿不自觉地进入情景之中,从而激活儿童的思维,促进相关表象的形成。
(2)动态模拟,清晰表象
很多现象是儿童无法感知或不易观察到的,获得感性材料就存在着困难。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再现,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与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把整体构成的事物分解,使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具体化,帮助儿童建立清晰的视觉表象。
(3)声图并茂,深化表象
根据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表象系统与言语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结,图像的形式形成了记忆表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图像和语词有效的整合,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大大扩展了人们用视觉模式呈现材料的具体途径,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这种引人入胜的动态图画,伴随着深情的朗诵与动人的音乐,声图并茂,使得思维的加工材料大大拓展,加工方法也更加科学,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说多种感官,促进儿童的理解,有利于表象的稳定,从而更有效地开发了人的大脑。
【关键词】项目管理项目水平项目管理发展历程
一、项目管理发展的历程
从项目管理的起源来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可以将项目管理发展的历程大致以下四个阶段:
1、项目管理的萌芽阶段
从远古20世纪30年代以前,尽管人们并没有对项目管理形成概念,但在潜意识里已经按照项目的形式进行运作。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等大型建筑工程不仅显示了古代人们的智慧,也体现了他们对项目管理的运用。但那时项目管理还没有被提出来,人们只是凭着直觉和经验,不具有科学性。
2、传统项目管理的形成阶段
20世纪30年代初期到50年代初期,使用“甘特图”进行项目规划和控制。传统的项目和项目管理主要起源于建筑业,主要是因为建筑业实施起来与其他行业相比更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项目管理不断完善,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充。
3、项目管理的传播和现代化
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克服了甘特图的各种缺陷,可以事先进行科学安排,使管理人员能够对项目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并且网络的发展把项目管理迅速地传播了世界各地,2000年“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修改标志着现代项目管理的形成。
4、项目管理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透明度越来越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应对挑战,项目管理开始注重顾客,注重柔性管理。同时,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在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二、项目管理的特点
项目管理有科学化、多元化、全球化、专业化四大主要特点:
1、项目管理的科学化
现代项目管理吸收了最新的科学技术,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手段对项目进行管理。
2、项目管理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促进了项目管理的全球化。网络的迅速发展,将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也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国际性的交流合作往往也需要具体项目实现,加速了项目管理的全球化。
3、项目管理的多元化
项目管理的多元化表现在项目类型和项目的规模上。项目类型涉及广泛,如宏微观、重点、非重点,工程、非工程、硬项目、软项目等,。项目规模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涉及的行业、专业、人员、差别很大,难度也有所不同,所以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管理办法。
4、项目管理的专业化
项目管理过程的复杂性,决定其需要专业的管理公司以及专职的管理者来承接项目管理工作,以便提供全面的专业化的咨询和管理服务。项目管理的专业化能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三、针对项目管理的发展和实践的可行性建议
项目管理在我虽国起步晚,但发展快,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经济全球化为项目管理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我国的项目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面对现状,如何抓住机会,缩小差距,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将项目实践落到实处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1、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指的是在项目拟建前,对与项目有关资源、技术,人文,市场等进行分析,认证,做出可行性研究结果,从而确定项目是否可行或者找到项目开展的最优方案。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是杜绝项目烂尾的第一步。在我国的实际中,经常出现项目顺利开始却无法结尾的现象,或者出现项目完结后不久就出现各种设计或者质量问题。这些现象的大量存在,说明我国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上做得还不够完善,急需有所改变。
2、项目责任人制度建立和完善
我国目前没有完善的项目责任人制度,这为项目出现问题提供了极大的空间。通过将项目责任尽可能细分,分别由相应人员负责,以及建立上级监管下级,下级出错上级负监管责任的制度,能够尽可能地使项目每个步骤顺利进行。在项目完结后,负责制度将持续到法律规定的相应时间。
3、建立并完善项目施展和监管的相应法律法规
在项目施展、验收等各个环节,除了相应人员的自律和监管外,对不安规定要求的行为,要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同时各级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逐步建立并完善我国的项目管理市场体系,确保建设项目从规划、勘察、承包、施工到竣工等全部纳入法制监管。
4、建立项目管理或者研究公司
通过建立一些有先进项目管理模式、经验和技术的公司,一方面可以为社会上各类项目提供优质的项目管理服务,另一方面也能带动我国项目管理研究的迅速发展。同时,鼓励项目管理或者研究公司对各类项目监管,对发现问题的公司,给予相应的奖励,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监管资源。
参考文献:
[1]郑杰,翟磊.项目管理在日本的引进、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项目管理技术,2009(06).
[2]胡振华,聂艳晖.项目管理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对策[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力系统;运用安全;稳定性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使得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不断增多,其运行的安全性与质量也备受人们的关注。特高压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目前我国全面落实电力改革,电力系统逐渐朝向大容量与高等级方向发展,因此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要求更高。
1特高压输电线路概述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传输功率较大,而且分布电容较大、波阻抗相对较小,目前应用较多的为±800kV高压输电线路与500kV高压输电线路,例如图1所示。特高压输电线路属于电力系统的主要部分,若发生运行故障,则会造成电力系统运行故障,甚至系统瘫痪问题,对此做好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有着现实的意义。
2特高压输电线路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
2.1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特高压输电线路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主要分为安全性与稳定性,基于电力系统角度进行如下分析:①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影响。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与应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系统输电能力,因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具有较强的输电能力,能够将发电厂或者发电基地的大容量功率电能,利用输电线路,实现远距离输送,将其输送到负荷中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得以提升。有利自然有弊,若特高压输电线路发生中断事故,则会影响下一级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②经济性影响。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的成本较高,在前期建设的过程中占据着电力系统建设成本的比例较高,增加了电力系统的建设成本。但是从特高压输电线路使用寿命周期效益来看,其经济性影响较大,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举例而言:1条11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和500kV特高输电线路相比,其输电虽然能够高出常规线路的4倍,但是在运维成本方面的成本也比较高,就此而言特高压输电线路具有应用优势[1]。
2.2影响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因素
影响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因素:①阻抗。在实际建设中,工程两端电网的线路阻抗是影响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重要因素,因为特高压输电线路,无论是500kV线路,还是1000kV线路,其输送的功率多源自自变电站的电源,经过长距离运输后,输入特高压变电站。基于此,使用开关站,进行线路划分,将长线路分为短线路,并且优化系统参数,以提升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功率输送能力。②输电方式。基于经济性角度来说,输送自然功率,是最为经济的输电方式,因为当输电线路输送自然功率时,线路的单位长度电抗消耗的无功,其与单位长度线路所发出的无功是相等的。③参数模型。为了能够提高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降低电力系统运行的成本,则需要进行参数模型优化。1000kV交流输电系统的输电能力与输电系统两端的电势(电压)的乘积成正比,与输电系统的全部阻抗之和成反比。系统全部阻抗包括发电机、两级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等元件阻抗及受端电网等效阻抗。1000kV交流输电系统的输电能力与特高压变电站相关联的电网结构和开机方式密切相关,在进行参数模型优化时,则可以将阻抗降低到11~12.5%,以提升线路的输电能力,提高电力系统建设的经济性。将现有的变压器低压无功补偿,采取静止无功补偿来替代,以确保线路运行具有电压支撑,提高输送功率的能力。除此之外,采取并联无功补偿与高抗共同作用的方式,来限制功频过电压,降低功率损耗,提高线路的输电能力。
3特高压输电线路安全运行与维护策略
3.1做好防雷击措施
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的环境较为复杂,其运行的安全性和气候环境与自然环境等有着直接的影响。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中,雷击故障较为常见,而且对特高压输电线路造成的损伤较大。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设置,主要布设在雷电高发区域,按照特高压输电线路防雷需求,合理的布置防雷区域,以减少线路遭受雷击的概率,确保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防止电网运行发生短路故障。特高压输电线路维护人员,要控制线网接地部分电阻,提高特高压输电线路导地速率。
3.2完善特高压输电线路监控系统
基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的实际,线路布设的区域较为广泛,若想全面落实线路巡检工作,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对此构建特高压输电线路监控系统,借助RS技术与数字地球等的优势,构建监控系统网络,实现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实时监控,以及时发现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故障问题,利用监控系统能够极大程度降低线路运维工作强度,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与现场巡检工作相互配合,则能够提升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的效率[2]。
3.3使用有机型绝缘材料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性能和其材料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能够提高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防污染能力以及防潮能力,要积极的使用有机型绝缘材料,此种材料的粒子结构相对完整而且排布较为密集,能够有效的将污染物给隔离,进而防止特高压输电线路发生受潮问题,引发短路问题。如果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在较为潮湿区域,或者建设在污染严重区域,则需要使用陶瓷绝缘设备,做好线路防护,避免水分浸入,影响线路的运行性能。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防风措施,因为特高压输电线路所使用的绝缘子串,当受到风力作用时,极易发生风偏问题,对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则需要重点考虑气候因素影响,增加空气空气间隙合理裕度,尤其是事故多发区。若建设区域位于强风地区,则选择V型串,并且在绝缘子下方,还需要设置重锤[3]。
4结束语
特高压输电线路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影响较大,若特高压输电线路发生运行故障,则会引发电力系统运行故障,对此需要做好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工作,做好防雷措施与防风措施等,并且做好巡检工作,以此确保特高压输电线路能够安全运行,减少故障的发生,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尹晖,张晓鸣,王艳涛,干喆渊.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干扰3维可视化研究[J].高电压技术,2014(12):3874~3881.
关键词:运动摄像机;高清;拍摄
运动摄像机的产生,是随着极限运动的兴起,一种专门为运动玩家而设计产生的。运动摄像机拥有一组高速的镜头,能够在快门时间里进行追焦,清楚捕捉到运动物体的动态影像。运动摄像机携带方便,可加装防水壳,在减震方面,有搭配数位变焦或光学变焦,减少画面晃动。
然而运动摄像机技术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为了专业运动员而设的记录器材,越来越多的功能让运动摄像机的使用门槛降低,比如说超广角的镜头,wifi远程控制,重力感应镜头等等,让普通人都能够轻松掌握使用方法。
一、运动摄像机的特点
(一)外形小巧便携。目前市场上的运动型摄像机通常只有一个火柴盒的大小,机身重量不到200g,相较于传统摄像机的体积和重量明显减小,更方便携带,但是小巧便携并不意味着画质的下降,大多数设备都可以拍摄1080P高清视频,有的机型甚至可以拍摄4K的视频,新一代产品都配备了WIFI功能,便于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传输,可以及时分享。
(二)多采用“第一视角影像”拍摄。所谓“第一视角影像”是指从与用户视线相同的角度拍摄的视频和照片。在运动中,就是能追随运动者,体验到正在运动的用户所看到的影像。这种视角随着机器固定的位置不同,可以随意的改变,实现了“装在人身上或物体上拍摄”的全新体验。目前几乎所有的运动型摄像机都推出了专业的配件,并且可以防水、防尘,在很多普通摄像机无法承受的极端环境中工作,这也使机器的实用性大大提升。
(三)可以解放双手。常规视频的拍摄,不论是用手机或是用专门的摄像机,一定要用手来握住设备拍摄,即使使用支架固定,视角也很难随意转换,而运动型摄像机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很多运动摄像机都附带很多佩戴配件,例如自拍杆、安装在不同设备上的卡槽、固定装置,水下拍摄套装等。采用更灵活的佩戴方式,可以悬挂在身上,头盔,车前盖,甚至是冲浪板上。即使在高速运动下,也能实现成像质量高、连拍和定时自拍等功能,极大地迎合了自拍爱好者的心理,增添了很多乐趣。
(四)多采用无线技术。运动摄像机多采用wifi远程控制,重力感应镜头等先进无线控制技术,可以使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无线遥控操作拍摄。内置wifi技术也可以让摄像机和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无线传输,甚至可以上传云端。可以与朋友更加快捷、方便的分享高品质摄影画面。
二、运动摄像机的防抖、高清原理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摄像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拍摄出来好的画质,运动摄像机也不例外。好的画质除了硬件上的要求之外,还有软件上成像的算法,以及镜头的防抖都非常重要。
防抖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是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光学防抖原理并不难,是依靠在镜头内的陀螺仪来感知抖动,当仪器感知到微小的抖动时,就会立即将这个信号以极快的速度传输至相关的微处理器,之后通过计算来的数据,来调整镜头需要补偿的位移量,这时候机器就会根据数据调用补偿镜头组或者移动图像传感器,以达到消除抖动带来的影响。
电子防抖则是利用数字电路对画面进行处理,从而防抖,也就是说,并没有在物理层次进行调整、干预。当摄像机相关的微传感器侦测到抖动时,摄像机的防抖电路开始工作,这时候实际上已经产生了图像画面,但并不完整,此后数字电路再对抖动方向进行预判,最后利用剩下的资源计算、补充画面,如此就会最终得到一张不是那么模糊的照片了。电子防抖相对光学防抖而言成本低廉,不用在镜头上再加调整镜头组,但实际上是降低了图像传感器的利用率,对画面清晰度、分辨率都会造成影响和损失。
对于照片质量来说,防抖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画质。无论是相机还是摄像机,决定拍摄效果的大致是镜头组、图像传感器、相关微处理器三个方面。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图像传感器,也是决定拍摄质量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图像传感器的种类、尺寸和像素决定着照片的质量。图像传感器有价格高低之分,只要厂家舍得下成本,就可以配置得很不错。影响成像效果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成像算法,通俗一点说就是图像通过图像传感器之后,再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器处理得到最后影像的过程。这与硬件无关,是程序的事情。举一个例子,某款iPhone手机的摄像头只有800万的像素,而国产很多手机像素都超过这个标准,镜头和传感器上的选用也不差,拍摄出来的照片却不如iPhone的效果好,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苹果公司针对iPhone的成像根据自身的情况,采用了设计和优化特殊的算法,取长补短,使得拍出来的影像变得相当不错。
三、运动摄像机发展趋势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运动摄像机将会更加便携、画面质量更加清晰、所包含的科技元素也将越来越多。例如曾经在前些日子比较火爆的谷歌眼镜可以拍摄720P的视频,也算一款便携、“简易”运动摄像机了。另外,在国外某部科幻电影中,主人公携带了一种类似眼角膜一样的运动摄像机,贴在自己眼睛上,向全世界直播自己的生活。电影中的摄像机大概就是未来运动摄像机的发展趋势,更好的拍摄性能,更大的存储空间,更久的电池续航,也许有一天运动摄像机真的能够模拟人眼来记录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活。
参考文献:
随着国民经济和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电力系统中的负荷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电气化铁路、冶金等电网中大功率非线性、冲击性及波动性特殊负荷的大量应用,使得电网产生谐波、三相不平衡、电压波动与闪变等电能质量问题。特殊负荷对区域性电网甚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影响已表现得十分明显与突出。本文对特殊负荷进行了定义,其产生电能质量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特殊负荷的管控和治理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特殊负荷;电能质量;谐波;管控
2特殊负荷的含义和电能质量问题
特殊负荷,是指可能对电网电能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的负荷,具有非线性、冲击性、波动性、不平衡等特点。典型的特殊负荷主要包括: 功率可控硅整流装置,如电气化铁路、电解装置、直流输电的换流阀和相控电抗器型无功补偿装置; 工业冶炼负荷,如交流炼钢电弧炉、轧机、高频感应加热炉等; 大型变压器、电抗器等铁心设备; 分布式电源,如风力发电、光伏电站及电动汽车充电站等。特殊负荷的电能质量特性一般表现为因非线性特性而产生大量谐波污染,其对电网影响不容乐观。宜昌近几年工业水平不断提升,动车高铁数量急剧增加,下面来分析一下以上两种特殊负荷的电能质量特性。
2.1电气化铁路的电能质量特性
2.1.1谐波特性
电铁负荷具有单项不对称、波动剧烈的特点,因此其产生的谐波有别于其他店里用户产生的谐波。电铁负荷特性主要表现在特征谐波相比普通负荷有所不同谐波初相角分布广泛,可在复平面0-360之间随机分布3谐波幅值随机剧烈波动并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日周期性谐波从110kV或220kV电压等级直接注入电网等。
2.1.2负序特性
电气化铁路是单相负荷,当三相电力系统对其供电时,它将向电力系统注入负序电流。单相工频交流电气化铁路的首要问题就是拓扑结构的不对称,加之单相负荷的独立性和变化的随机性,使得其返回系统的负序问题颇为复杂。电气化铁路接入系统一般会采用轮流换相的方法进而减小其单相性对电网各公共连接点的影响。
2.2工业负荷的电能质量特性
工业负荷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交(直)流电弧机、电热炉、中频炉、精炼炉以及电解设备等。该负荷主要的电能质量特性包括谐波和电压波动特性,此外对于不对称工业设备还具有负序特性。
2.2.1谐波特性
冶炼设备的谐波特性主要取决于两方面:非线性电阻特性和整流电路特性。如果冶炼过程中存在电弧,而这些电弧是非线性电阻性的,因此电弧燃烧时就产生了谐波电流。该谐波电流由于电极的阳极和阴极压降不同,因此存在偶次谐波 成分。此外,由于电弧的导电率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谐波幅值也会随机变化,从而产生连续的谐波频谱,使主要的谐波频率都存在频带,即间谐波。如果冶炼负荷存在整流电路,则整流装置将使冶炼负荷产生特征谐波注入电网。
2.2.2电压波动特性
各类工业负荷所消耗的功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冲击性和随机性特点,而无功功率变化所带来的主要电能质量问题就是电压波动与闪边。其中,电压波动与闪变问题最严重的就是电弧炉设备。电弧炉的电压波动特性主要取决于其融化期的电气特性。
2.2.3负序特性
交流电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序问题,其负序特性主要取决于电炉的大电流电感支路。大电流电感支路包括变压器二次侧连接、电极导线以及电极。一方面,由于导体的几何对称性总会存在偏差,在强磁场的作用下产生不对称的互感系数,从而使电感支路表现出静态不平衡性。另一方面,大电流电感支路在电炉运行时会改变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表现出动态不平衡性。
3特殊负荷的管控
特殊负荷电能质量的管理应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超前防范”的方针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对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特殊负荷项目,电网公司在用户用电工程设计时应使用户明确电能质量的重要性及影响,使用户在进行设计的同时考虑改善电能质量的措施,如: 抑制谐波、改善三相不平衡、电压波动和闪变等抑制措施; 用户完成用电方案设计并进行接入系统申请后,电网公司相关部门应组织特殊负荷用电方案设计的审查工作,同时对用户提交的电能质量评估结果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与用户签署供电协议,并通知用户开展后续工程; 当电能质量评估结果不满足要求时,电网公司则需及时通知客户进行相关整改,提交改善的电能质量污染抑制或治理设计方案。供电协议作为明确电网公司和用户双方权利与义务的法律条文,应将涉及电能质量方面的内容纳入其中,从而实现对特殊负荷用户设备的有效管理。特殊负荷客户受电工程竣工后,电网公司应严格把关,对特殊负荷接入系统后的电能质量情况进行实测验收。
对于现有的特殊负荷客户,电网公司应加强其电能质量常态监督管理,对特殊负荷客户进行电能质量在线监测,并定期跟踪检查用户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的投运情况,建立健全特殊负荷客户基础资料、电能质量事故及分析处理档案,为特殊负荷类似的电能质量问题处理奠定基础。对与在监测与评估过程中发现电能质量污染水平超过规定限值的用户,电网公司应督促其制定治理措施并限期整改,在其重新投运时应进行电能质量验收,从而加强电能质量指标超标的已入网用电客户的电能质量的技术监督和管理。
4特殊负荷的电能质量治理
加强负荷需求侧管理。可采取静止无功补偿器、静止无功发生器、滤波器等技术措施和装备减小用户注入电网的谐波和负序电流,抑制用户侧功率波动所引起的电网电压波动与闪变合理确定特殊负荷用户装接容量,宣传和督促用户采用节能电器;精益营销管理,强化营销数据分析;统计分析分相用电量,对台区三相不平衡进行定期测量,及时调整单相负荷所接相别,控制三相不平衡度;开展台区用户错峰用电管理,积极引导和鼓励小型加工等较大负荷用户错峰用电。
对于电网侧治理,电网公司应根据各级电网电能质量污染源用户的电能质量情况,调整有关运行方式和采取相应防范对策,保证电能质量指标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例如: 采用/Y0接线的变压器取代 Y /Y0接线的变压器,以降低配电向高一级电压等级电网的谐波传递; 在系统变电站加装静止无功补偿器、静止无功发生器、滤波器等技术装备对电能质量问题进行治理。此时,电网公司应承担项目的工程管理
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建立电压无功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加强供电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及时处理电压无功设备存在的缺陷,提高设备完好率;加强电网调度的电压管理,制定变电站电压控制曲线,确定主变、配变的分接头位置,及时投退电压无功设备;建立“特殊负荷压”配电台区台账,结合配变停电检修计划,及时在负荷高峰到来前调整配变分接头。
加强“特殊负荷”监测网络建设。建立电网电压质量监测网络和管理平台,在特殊负荷区增加电压监测点数量和监测频度;加强电压监测装置的日常维护和检查,发现运行异常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开展特殊负荷日电压曲线绘制工作,研究其负荷运行变化规律,建立特殊负荷模型,供今后特殊负荷预测和治理工作。
5参考文献
[1] 石新春,付超,马巍巍,等.基于实测数据的电弧炉实时数字仿真模型及其实现[J]. 电工技术学报,2009,24( 7) : 177-182.
[2] 王葵,李建超,潘贞存.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监测平台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28( 7) : 94-97.
[3] 刘兵,李群湛.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优化配置[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9,21( 6) : 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