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年人安全用药及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渐渐消失,慢性疾病的积累迁延,常常合并多个器脏、系统等疾病,同时治疗药物十分复杂,老年人分辨能力和记忆力逐渐消退,不安全用药行为频繁出现,轻者导致患者疼痛不已,重者导致患者生命健康。指导老年患者安全用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影响老年人用药安全的因素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影响老年人用药安全有关因素主要有:药物的吸收、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处方不合理、超疗程使用、容积选择不当、超剂量使用、药物的分布、营养饮食不良、超适应证使用、其他等[1]。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分布、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老年人胃液中PH值较高,胃部能够迅速吸收酸性药物,然而吸收碱性药物的能力逐渐下降,胃排空的时间较长,影响了老年人的胃肠道吸收功能。同时,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老去,人体中的肌肉和水分逐渐减少,然而脂肪的含量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药物的分布变化,干扰了药物的分布变化,极易导致安全反应。
二、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预防对策
(一)加强健康宣传
医疗机构需要加大健康宣传力度,保证老年患者及家属都能够正确使用药物,不轻信各种广告药物、秘方和偏方。普遍采取经济又简便的宣传方法(宣传册、宣传板报、宣传广播等),利用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把有关医学知识宣传给老年患者及家属。同时,由于大多数老年患者已经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因此需要慎重选择家属,指导其做好各种监督工作。由于老年患者普遍存在或轻或重的意识状态问题。因此需要家属保管好药物,遵守医嘱按量、按时给老年患者服用药物。在患者服用药物后,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症状,一旦出现不良症状迅速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二)实施全程用药护理监测机制
1、给药前监测
药物均具有不良反应和适应证,有的药物在服用前需要留意患者血常规、生命体征等情况,例如胰岛素和地高辛的服用。老年人常常患有各种疾病,用药复杂,药物不良反应频繁出现。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不稳定特征、配伍禁忌等均直接影响了治疗的效果,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2]。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广泛宣教,全程监督,引导患者及家属明白监测药物的现实意义,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
2、给药方式监测
老年患者由于疾病的不同,给药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患者采用口服方式给药;静脉注射、肌肉注射也是比较常见的给药方式,例如糖尿病患者,需要皮下注射胰岛素来有效控制血糖。同时,口服用药方式较多,可分为含服、吞服、冲服等方式。虽然都是口服用药方式,然而药物作用发挥情况却不尽相同。大多数控释片和缓释片都需要吞服,这样药物才能在标准时间内稳定释放。例如由于碾碎和咀嚼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壳体缓慢释放的特征,结果会导致老年患者开始对药物的超量吸收和后来的低药浓度。因此医务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给药方法进行全面的监测。
3、给药时间监测
注意按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相关知识科学安排用药时间,确保药物在身体内始终保持一定的浓度。护理工作安排并不能决定用药时间的间隔,需要按照药物的不同特征、服用方法、具体病情、量效关系、药物的依赖性和耐受性等,根据医嘱合理安排用药时间。胃肠道疾病老年患者而言,健胃消化药物乳酶生、胃蛋白酶,胃肠触动力药西厉、多潘立酮需要饭前半小时服用,从而才能加快胃液分泌,增强食欲。氢氧化铝、胃舒平等抗酸性药物必须在饭后2小时服用。降血脂药物睡前服用相比平常临床效果更佳。
4、给药后监测
留意患者整个用药过程饿不良反应。在指导患者用药过程中,积极主动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科学合理评价患者机体功能,评估患者适应力、自理能力及认知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药物治疗实现有效、安全、经济的目的。
(三)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护理人员参与患者用药的整个过程,护理人员在指导患者用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缺乏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意识,并不是专业技能和操作上的问题。所以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感尤为关键。基于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特别是注重加强低年资、低学历、实习护理人员安全用药的教育,是临床安全用药管理的重点,因此各级医疗机构必须紧抓安全防范教育。尽可能降低病区药品库存量。专职护理人员必须严格管理、如实记载每天药物的出入情况。注射剂必须用药品原包装进行保存,散装针剂保管时需要检查批号、有效期,并重新进行标注。
总之,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至关重要,对老年患者必须合理用药。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加,身体各项机能逐渐降低,重要器官功能渐渐衰退,所以导致机体免疫力也健将降低,患病风险越来越大,随着用药机会和剂量也不断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大。普遍而言,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给老年患者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越大,所以尽量选择采用单一的用药方式。在老年患者用药后,尤其是晚上要密切进行监测。
参考文献:
[1]姜洪凡,姜萍,赵佳辉.浅谈老年患者护理用药安全[J].吉林医学,2011,32(8):1563.
[2]颜丽.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护理对策[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33(1):94.
[3]冯蕾,卢东明.浅谈老年人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其干预[J].科技资讯,2013(11):231.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老龄化成为许多国家的共同趋势。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所带来的改变,如记忆力减退、感官功能衰退、反应速度减退以及体力下降等,使他们自己受侵害的机会增多,增加了在安全方面的受害率[1],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误吸等安全问题的比率较一般患者高。因此,研究老年人护理安全的问题,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的护理,已成为护理学领域值得探讨的课题。
1 引起老年人安全问题的原因
1.1 生理学因素:(1)老年病人因中枢系统疾病可引起病理性姿势控制能力降低,使肢体协调功能减弱,平衡失调,出现脚不高,关节活动不灵活,还可出现吞咽肌群互不协调,咀嚼困难,唾液分泌减少等。同时因脑细胞减少,记忆力改变,反映速度减退。(2)感官信息的传入不正常,表现为视力减退,视野变窄,触觉下降,灵敏度降低。随着年龄的增加,视觉在保持姿势控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骨骼肌肉系统,骨骼韧带等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降低了人体的稳定能力。
1.2 医药因素:最常见是药物引起的损害。有研究发现,服用镇定剂、精神类、降低血压的药会影响平衡能力[2],另外,药物错误所致的意外损伤居第二位,药物剂量使用不正确、以院外私带药物、遗嘱的含糊与误解均是引起意外损害的原因。
1.3 环境因素:环境对老年人的安全问题尤其重要,如不适当的灯光,缺少扶手的浴室或楼梯,马桶座椅过低,不平整的地面,不合适的衣服鞋子,夜间起床未开灯,均可导致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1.4 心理因素:患者的焦虑、依赖、恐惧和消极情绪是造成护理安全意外发生的隐患。因老年人住院时间长,久治不愈,经济困难,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易做出过激的行为。医务人员对病人态度差,不能准确地传递信息,造成病人对疾病的误解而产生情绪波动。因此,要密切观察老人的心理行为,举止变化,随时陪伴老人。
2 影响护理安全因素的分析
2.1 跌倒: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伤害事件,是老年人群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自理的威胁甚大,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文献报道[3],老年人的跌倒33%发生在夜间,其中夜间多次上卫生间不慎发生跌倒最多,老年患者因跌倒而加重病情或衍生其他的问题的机会增多。餐后低血糖、低血压也可增加跌倒的风险。
2.2 误吸:误吸是指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一的液体或固体食物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轻者仅一阵呛咳,重者可引起致命性的下呼吸道感染或气道堵塞,严重者甚至窒息而死亡。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反射功能渐趋迟钝,咽及食管的蠕动能力减弱,吞咽功能障碍导致误吸。因此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预防误吸的宣教工作,从而进一步加强预防误吸的措施,以有效防止老年人住院期间误吸的发生。
2.3 老年人的用药:药物是治疗和预防老年人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降低,药物排泄能力减弱,药物清除缓慢,使血液中药物浓度增高,易蓄积而致毒性发作。老年人通常一体多病,对中枢神经抑制药物、降血糖药物,心血管 系统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导致正常剂量下的不良反应增加,甚至出现药源性疾病。因此,老年人用药应特别慎重,合理用药可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2.4 烫伤:烫伤是老年人生活中一个极大的不安全因素,尤其是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常用热水袋、电热毯取暖,皮肤敏感度下降,发生烧、烫伤时往往较深,且皮肤修复及再生能力较差,创面愈合慢,处理难度大,给患者增加痛苦。
3 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
3.1 跌倒的预防措施:①室内采用分散柔和的光线,避免强而集中的光线,以免造成暗区。②地面保持平整、干爽,防止绊倒或滑到。③衣、裤、鞋的尺寸不易过大,选择长短合适的围巾,避免拉扯而站立不稳。④起床动作应缓慢,睡醒后不易突然起立, 应先坐一下再站立,尽量少做低头弯腰的动作,防止猛回头和急转身的动作。⑤洗漱及更换衣服时最好取坐位,使用马桶时两旁应设有扶手,夜间尽量不去厕所,将便器放在床旁边,一定要有人陪伴。⑥指导老年人参加身体锻炼,增强抗跌倒能力,如下肢身体训练,步行有氧运动等。
3.2 防止误吸的发生:①应早治疗原发病及伴随症状,对维持正常的吞咽及避免误吸起到重要作用。②选择合适的食物,以半流质为宜。同时注意食物的温度适宜,色香味美,以增进食欲。③进食时最好取坐位,卧床病人应抬高头部30~45度,减少误吸的机会。④对严重吞咽困难、呛咳及昏迷的危重病人,应及早给予胃管饮食。
3.3 合理用药,防止发生用药意外: ①用药剂量要准确,分装时严格要求准确,每日的口服药按次数分次包好,写清药物时间,看服到口,对特殊药物应加强宣教。②服药方法要恰当,用温开水吞服,服药前先饮一小口水以湿润口腔,药片吞服后多喝几口水,以免药物粘于食管壁上,影响药物吸收。③服药时姿势正确,应取坐位或半坐位。④若服用安眠药,服药后不要再活动,以免跌倒。夜间给药应在老人清醒的状态下,以免误入气管。⑤定期检查老人的服药种类,适当取消不必要的药物,减少不良反应。⑥注意用药安全,当静脉、肌肉给药时,速度减慢,边注射边观察,注射完后不要立即起床。
3.4 防止烫伤:为使老年人在住院期间避免意外烫伤,医护人员必须采取安全措施。①严格检查设施的情况,使用热水袋水温不宜〉50度,应外加布套,烤灯及热敷严格掌握时间和温度。洗澡时注意水温的控制。②避免在床上、桌上、地面堆放物品,以免打翻造成损伤。③使用微波炉时应遵守操作规则,避免电磁波引起烫伤。④使用蚊香时应放置妥当,以免引起火灾。⑤糖尿病人由于感觉异常,对温度不敏感,应加强注意。⑥如发生意外烫伤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记录,遵医嘱予以处理,填写烫伤事件报告单。
参考文献
[1] 富莉芬,住院老年人跌倒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5(6):42-44
按照老龄化社会标准,我国在1999年2月20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是社会中比较特殊的群体,关注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健康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焦点。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家属和护理人员要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来满足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最终使其身心健康、生活愉快,安度晚年。
1 老年人的护理
1.1 饮食护理: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能增强老年人机体的抵抗力。老年人新陈代谢率下降、活动量减少,热量消耗也相应减少。老年人应给予适量蛋白质,限制脂肪,充足的维生素,适量无机盐,补充水分。[1]
1.1.1 合理搭配食物:饮食要保证足够的营养,注意五味调和,多样化。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和适量含钙、铁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大豆及豆制品,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2]
1.1.2 合理烹调加工:老年人牙齿脱落、唾液分泌减少,味觉减退、吞咽功能下降,影响食物的摄入和消化。烹调时要使食物柔软易消化,色、香、味具佳。食物应切碎、煮透、煮烂,以利消化吸收。忌食酸辣、油炸、熏烤、腌制及霉变腐败的食品和刺激性饮料。
1.1.3 进餐护理:做好餐前准备、创造良好的环境,准备合适的,一般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卧床老人应将其头部抬高并偏向一侧。吃饭应定时定量,可少食多餐,每餐吃到八成饱即可,禁暴饮暴食。进餐时勿说笑,集中注意力细嚼慢咽,每口不可太多,不可吃过黏的食物。老年人饮食要冷热适中,以清淡为主。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要耐心喂饭,不可催促,以免呛噎。养成饭时较多喝点汤水的习惯。饭后协助老人漱口,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
1.2 老年人的睡眠:睡眠是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疲劳后抑制扩散的一个被动过程,是避免大脑过度疲劳导致衰竭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良好的睡眠能使老年人免疫力增强,延缓器官功能衰竭。
1.2.1 指导老人合理安排生活起居:要做到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鼓励老年人白天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或活动,使身体有一定程度的疲劳感,有利于晚上入睡。避免一切影响睡眠的不良刺激,睡前避免饱餐,不饮用咖啡、浓茶等饮料,限制睡前水分摄入,不做剧烈运动,不过度用脑,保持心态平和,知足常乐。
1.2.2 指导老人采取促进睡眠的方法如睡前散步,热水泡脚,洗热水澡,按摩足底,或饮一杯牛奶,卧于正确舒适的睡眠,使用放松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
1.2.3 选择适当的床铺:老年人应睡硬板床,床褥柔软、平坦,被子厚薄合适,枕高可视老人的自身情况而定。
1.2.4 创造有助于睡眠的环境: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光线暗而不黑,通风良而风感,温湿度适宜。
1.2.5 失眠老人可遵医嘱给予安眠药协助睡眠,用药过程中应掌握药物的剂量,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
1.3 老年人的运动: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老年人体弱或有一些慢性病,锻炼时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原则。
1.3.1 疾病恢复期的老人运动前应视身体情况而定。经过医护人员同意,由家属陪同,做适当的运动,以防发生意外。平时身体尚可的老年人运动前,也要告知家人。老人要保持运动的群体性,以防运动时发生身体不适,互相照应。
1.3.2 运动前先做小范围的运动,如深呼吸、拍拍胳膊、拍拍腿等,然后再做大范围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运动结束后,运动强度再由高峰逐渐减弱,慢慢恢复到平静状态。
1.3.3 老年人要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做操、游泳、气功、太极拳、自我按摩操、钓鱼等。总之,老人的运动应以自我感觉良好,运动后精神好,食欲佳,身体有活力为度。
2 老年人的用药护理
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降低影响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肝脏药物代谢能力降低,容易导致经肝脏代谢的药物蓄积,药物作用及毒副作用增强,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使体质较差的老年人思维混乱、功能丧失,医护人员对老年人用药给予正确的指导。
2.1 严格遵守医疗原则慎重用药:
老年人服药应遵医嘱,勿滥用药。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一般从成人剂量的1/3至1/2用起逐渐加量、用药尽量不超过三种。如有需要用药超过五种以上,应在医护人员指导和监护下进行,并根据病情变化适当调整。
2.2 服用药物应有明显的标志,根据医嘱服用,以免发生不按时服药、漏服或下次补上的情况。服药应避免卧位,以免发生误咽呛咳。用温水吞服药片后,再多饮几口水,以免药片沾在食管壁上而使局部粘膜受刺激,并影响药物的吸收,医护人员仔细给病人及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时间、方法,以指导老年人正确用药。
2.3 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常表现不典型,但神经、精神症状突出,用药中如出现类似老化现象(健忘、软弱、焦虑、抑郁等)应首先考虑于药物有关。
2.4 药物应妥善保管:
根据不同药物的性能妥善保管药物,存放药品的包装袋、包装盒或瓶上应用标签标明药名、用药方法、剂量等。一瓶一药,不可混装。正确识别药品的有效期、失效期和生产日期;剧毒药品要标上醒目的记号,以防误用而造成严重后果;药品应放在老年人容易拿取的地方,并相对固定,并向老年人详细交代清楚。[1]
3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若心理不健康,就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很重要。
3.1 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及康复,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疾病,增强自我保健和自我照顾的能力。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让老年人感到社会、家庭对他们的关心。增添老人心理上的安全感。消除老年人对疾病的恐惧心理。让老人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衰老过程。对待老人,医护人员应当做到热情体贴、和蔼可亲。
3.2 医护人员要多与老年病人交流、沟通。耐心倾听老人的唠叨,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情绪。鼓励老年人遇到负性事件要合理宣泄,向知心人倾诉,取得同情和安慰,以释重负;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她)们走向社会,保持与人交往,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生活动力,摆脱孤独,消除失落感和不必要的担心。鼓励老年人发挥特长,有意识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摄影、钓鱼、集邮等,以陶冶情操。做到与众同乐,喜当“顽童”。鼓励和帮助老人联系老朋友、结识新朋友,包括青少年朋友、异性朋友,经常谈心,老年人可从年轻人身上感受青春的朝气和活力,从中得到奋发向上的精神。使老人心情舒畅,笑口常开。
总之,家庭及护理人员都应该关心、体贴照顾老年人,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我们的知识和爱心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让每位老人都能的到最好的照顾和关心,达到精神、身体和社会关系的完美状态。
参考文献
[1] 史明瑜老年保健社区预防与保健2005、11
[关键词] 老年人;结核病;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1(b)-119-02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慢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其次通过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或餐具而引起肠道感染。肺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带菌的飞沫浮于空气中,痰干燥后结核菌随尘埃漂浮于空气中,被健康人吸入。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结核患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做好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社区护理是控制结核病传播的主要工作[1]。
1 我国老年结核病概况
1.1 老年结核病的流行情况
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型国家,老年结核病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男性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在50岁以后明显上升,女性从45岁起随年龄增长而缓慢上升,男性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在45岁以上逐年上升,女性从45岁起缓慢上升[2]。
1.2 老年结核病增多原因
引起老年肺结核增多的主要原因有:①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结核病控制不力;②与内源性复燃有关;③中年未愈迁延到老年;④老年初染;⑤老年肺结核的复治;⑥合并多种疾病,导致免疫力下降,使体内的结核病灶扩散。
1.3 老年结核病特点。
老年肺结核病的主要特点有:①症状不典型;②并发症多;③复发率高,复治患者多;④治愈难,病死率高;⑤误诊率高;⑥老年人在抗结核过程中易出现肝肾功能损害。
1.4 老年肺结核病的临床特点
老年肺结核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老年肺结核多以咳嗽、咯血、发热,呼吸困难和食欲不振五项之一作为首发症状,其中以咳嗽占第1位。常见症状顺序为:咳嗽、咯血、胸痛、气促与发热,即呼吸道症状较明显[3-4]。②老年肺结核往往合并非结核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易掩盖肺结核的临床症状。③老年结核病中耐药、难治患者多。④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导致抗结核药物在老年人中与中青年人代谢不同。⑤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免疫功能降低,使用药的安全幅度变窄。
2 老年结核病的社区护理
2.1 生活护理
2.1.1 居室环境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安全。
2.1.2 饮食护理结核病是一种全身消耗性疾病,合理、足够的营养摄入可以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应给予符合老年人口味的营养丰富的高热量、低脂肪、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特别是含大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食物,以增加患者食欲。
2.1.3 运动锻炼应鼓励老年人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爱好进行合理适宜的运动,如做保健操、散步等,使情绪放松,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2.1.4 睡眠与休息做好晚间护理,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适于睡眠的环境,解除患者紧张、焦急不安的情绪,使患者身心得到休息。
2.2 用药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2.2.1 老年结核病患者的用药原则要根据患者个体全身功能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总的原则是安全,从而有效、合理用药。
2.2.2 注意事项①在整个疗程的抗结核治疗期间,保肝药应伴随抗结核药同服,以减少药物性肝损害。②用药剂量上,因老年人体内含水量偏少,药物在体内代谢减慢,并且老年人对治疗耐受性低,容易出现毒副反应。在使用剂量上应比中青年人略低。③疗程上因老年人用药剂量偏低,疗程采取一年或以上,方能达到满意的疗效。④在老年人用药剂量上,个体差异大,同龄老年人的药物剂量,可相差很多,抗结核治疗期间,应定期测肝肾功能,如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调整用药。⑤要按医嘱服药,不能过早停药或不规则服药,加强访视宣传督促用药,取得患者合作,以保证治疗计划的顺利完成。
2.3 心理护理
老年人存在自卑、多疑、恐惧、孤独寂寞、依赖等心理,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①尊重与理解老年结核患者,给予老年人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②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重视规律服药;③解除孤独与寂寞,即在这个时候,亲人及社会支持体系应给予老年人以关照和适当帮助;④减轻依赖心理,鼓励老年结核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
2.4 健康宣教
健康教育包括:①保持情绪乐观;②注意个人卫生,不可面对他人打喷嚏、咳嗽,严禁随地吐痰,不吸烟,不饮酒,生活要有规律;③被褥书籍在烈日下暴晒6 h以上;④外出时应戴口罩,密切接触者应定期去医院进行有关检查;⑤让患者独居一室,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3 重视老年结核病护理的重要性
老年结核病目前在我国所占比例大,导致了他们也是主要的传染源,因此,对老年结核患者的早发现、合理治疗和护理是降低结核病年感染率的一个关键环节,做好社区老年人结核病的护理,既减轻了老年结核患者的经济负担,又给老年结核患者带来了方便。
[参考文献]
[1]赵颖.肺结核病人心理护理探讨[J].吉林医学,2006,27(10):276.
[2]褚继梅.肺结核咯血124例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9(12):184.
[3]王东明.应避免老年肺结核病与糖尿病的漏诊漏治[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0):136-137.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已呈上升的趋势[1],老年病人亦日趋增多。而老年住院患者生理机能下降,多脏器疾病于一身,病情重,死亡率高,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困难,针对我科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的不安全因素,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住院期间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住院患者283例:其中男231例,女52 例。年龄68~97岁, 平均年龄83.5岁,所有患者均患有2种及2种以上的慢性疾病。
2 老年住院病人常见的不安全因素
2.1 缺乏安全感 老年人怕孤独,长期身患疾病,久病不愈,加上“久病床前无孝子”和高昂的医疗费用,使老年人变得缺乏安全感,抑郁,烦躁,甚至会拒绝治疗。
2.2 痴呆 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等病变体质和生理等原因,导致老年性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晚期主要表现为智力明显下降,定向障碍,行为紊乱,失语,失认,失用,生活不能自理[2],以致迷路,发生意外等。
2.3 走失 大部分老年病人不习惯长期住院,不安心长期住院,对住院环境陌生,思维不清晰,看管有疏漏,偶尔会发生走失等意外情况。
2.4 跌倒 老年人由于生理性原因,如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反应迟钝、思维混乱易激惹、身体虚弱、平衡能力下降;血管病变,下肢感觉及血液循环障碍,足部病变;高血压、中风后遗症,使患者走路不稳;脑动脉硬化,一过性脑部缺血缺氧,意识丧失;床铺高度不符合要求,病人坐床边缘,床铺不够宽,床间距过小,路滑等造成病人跌倒。有文献报道[3],每年约30%的老年人跌倒一次或多次,而跌倒的概率随年龄递增,80岁以上跌倒的年发生率达50%,由于老年病人骨质疏松,如护理不当发生跌倒等情况时易骨折。
2.5 坠床 因老年患者视力、平衡能力下降,易发生坠床[4]。机体乏力、意识障碍等也常发生坠床。
2.6 烫伤 老年病人意识障碍,感觉和反应迟钝,使用热水瓶、热水袋,洗澡时,容易被开水、热水袋烫伤。
2.7 误吸 老年病人食管平滑肌萎缩,食管蠕动能力减弱,排空时间延长,发生误吸的危险性较高。其次,意识障碍、脑血管意外、老年性痴呆、消化道出血、胃癌术后等病人也有发生误吸的可能。
2.8 误用药 老年病人常患多种疾病,且所患的慢性病具有病史长不易治愈的特点,因此许多老年人不仅常年反复用药,而且联合使用多种药物[5]。同时,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以及老年性痴呆等原因,易错服、漏服、多服、少服、重复服用药物等。轻者增加药物的副作用,重者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2.9 压疮 某些老年病人营养状况差,血液循环障碍,水肿明显,强迫,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局部受潮湿、摩擦力、剪切力等刺激,容易发生压疮。
3 护理对策
3.1 安全护理评估 护士对患者要进行安全教育,在工作中时刻把患者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操作技能,学习和钻研业务,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定期组织医德医风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责任心。杜绝安全隐患,加强对老年病人高危因素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生理情况,如视力,记忆力,活动的能力。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精神和心理状态,熟悉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及规律,掌握老年患者的病情,全面评估,让家属意识到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配合护理人员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3.2 心理护理 评估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的思想顾虑,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语言速度要慢,利用面部表情和非语言的行为促进交流,真诚地对待他们,使他们能够信任依赖护理人员。
3.3 痴呆病人的护理 专人看管,保证病人安全。做好生活护理,饮食多样化,保证病人摄入充足的营养,正确用药,加强与病人的沟通。
3.4 防止走失 加强看管,病人外出须有人陪同,佩戴腕带,腕带上注明病人的姓名,床号,联系电话,以防走失,方便寻找。
3.5 防止跌倒 高危跌倒患者的病历和床尾做好标识,病室床,桌,椅等用物,摆放合理位置,相对固定,无障碍物;走廊病室有地灯,用于夜间照明;地面保持清洁,干燥,防积水;在病室走动时建议穿防滑鞋;行动不便者要有专人陪护,指导正确使用辅助工具;性低血压,口服降压药,夜尿的患者进行床上排尿训练;进行防滑倒的健康教育,掌握防滑倒措施。
3.6 防止坠床 老年患者尤其是意识障碍,生活自理能力缺陷的患者应留陪客,专人陪护,床边设有护栏,及时护裆,加强巡视,如老年患者睡床边,应协助老人向床中央移动,并用护栏护档。
3.7 防止烫伤 协助病人倒开水,调节洗澡水的温度。使用热水袋水温不超过50°C,热水袋外必须加布袋。长期卧床患者皮肤角质层薄,温水擦身时,水温不可过高,以防烫伤。给予理疗时,应仔细听取患者主诉,调节好温度,以放烫伤。
3.8 防止误吸 昏迷、进食、饮水呛咳的病人应避免经口进食,及早置胃管。消化道疾病引起出血的病人,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床边常规备有中心负压吸引,掌握急救的方法。
3.9 防止误用药 做好用药指导,反复核对,正确用药。观察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对患者在服用有过敏反应的药物时应注意其延缓反应。注射给药时速度宜慢,边注射边观察反应,注射完毕不要让老人立即起床,需继续观察2~3min。发现错误应及时汇报医生,及时处理。出院时,对病人及其家属采取形象的、多次的、反复的指导方法帮助记忆。
3.10 预防压疮 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需按时翻身,使用气垫床、防护垫等,用翻身枕支撑身体空隙处,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加强营养,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建立翻身卡,床头交接班。局部使用伤口敷料,促进褥疮愈合。
4 小结
建立完整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护理,是医院护理管理的核心,保障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是重要的护理工作内容。认真评估每一位老年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加强护理,提高责任心,杜绝安全隐患,预防意外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廖晓春,廖树梅.老年人跌倒的评估及预防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12(23):64-65.
[2] 王玉梅.老年性痴呆的预防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5):878
[3] 林琳,范文霞,李斌.住院老年病人跌倒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2):215.
[4] 蒋超,郭浩.对老年病患者实施人性化处理的几点体会[J]西南军医,2007,5(2):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