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心理学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教育;成功素质教育;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深刻地拷问着我们现行教育体制的种种弊端,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问题的实质是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10年颁布的《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高校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要义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解决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教领域的创新教育如火如荼,但一方面创新教育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另一方面创新教育存在空泛化、口号化、精英化倾向,导致创新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理论和实训模式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
我校实施的成功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系统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产生了良好的成效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创新素质是成功素质的核心素质,创新素质方面的相关理论以及创新素质培养的方法、途径、机制、教材与课程建设等都是我校继续深化和完善成功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
本课题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背景下,基于本校“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努力探索高校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理论和创新素质训练的实践模式,并期望能够编写一本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简明教材,以对我校全体学生系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并对其他高校开展创新教育起到启发意义。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
1. 成功素质教育理论
武昌理工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力图突破传统大学教育模式,结合时代要求探索和创新高校素质教育,彰显办学特色,在长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创立了成功素质教育这种新型大学教育理论。成功素质教育理论认为“成功素质是指主体具备的与其所追求的人生目标相关联的具有创新性且个性突出的优秀素质”,创新素质是成功素质的核心。按照成功素质的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五大体系”,创新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观念(即创新精神)、创新品格、创新知识、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方法五个方面的教育与训练。需要强调的是,成功素质教育首先是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其创新素质的培养也是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而不是那种精英学生的精英培养。
2. 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现象学理论
教育脱离生活,不仅会带来教育科学的危机,也将带来了人类文化的危机。为规避这种危机,德国著名哲学家,现象学派创始人——胡塞尔提出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胡塞尔认为,“现存生活世界的存有意义是主体的,是经验的、前科学的生活的成果。世界的意义和世界存有的认定是在这种生活中自我形成的”。只有使教育真正地面向生活,贴近生活,使学生真实地走进生活,感受生活,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他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杜威与胡塞尔分别从不同的视野反映了同一个主题,他们都强调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强调教育要与生活相融合,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本身。”
教育对生活的真正回归,是要使我们的教育回归到当今时代具体的生活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内部所蕴涵的价值意义、知识经验等等。生活世界是创新最肥沃的土壤,创新教育不是精英教育、神秘教育,而应该让创新作为生活中的一种自然行为,作为一种处事方式、人生态度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不难看出,我们这种回归日常生活的创新教育理论,是对传统创新教育理论和模式的深刻转变,有利于大学创新教育生活化、实用化、大众化、普及化。只有回归生活的创新教育才有实效,才能真正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大量高素质人才。大学创新教育的根本途径应该是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参与创新,实践创新,让创新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真正营造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个个都是创新之人,天天都是创新之时,处处都是创新之所”的大学创新生活。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研讨法等方法,通过查阅“创新”、“创新学”、“创新教育”等方面的相关专著和论文,着重探讨了创新素质的内涵、外延、表现、特征及作用,阐述了创新精神、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方法五个创新要素的内容,构建了创新教育的理论体系;通过搜集和比较各高校创新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借鉴其他高校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与培养的有益经验,探索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高校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与训练的措施、方案及实践模式。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已在学术期刊发表,编著《创新思维与训练》已作为校本教材并在全校学生中使用,师生反映好,效果明显。成果的内容主要有:
(一)重新认识“创新”的本质内涵、特点,奠定了创新教育的理论基础
厘清“创新”概念对高校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在对创新实践和创新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创新是指创新主体为了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在各种社会实践中,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突破常规思维和方法,对某种特定对象的整体或部分进行原创性或改进性的革新,从而获得新颖、有价值的精神或物质成果,并由此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活动过程。
把握创新概念的内涵,必须厘清以下几点:一是创新的主体指个体或团体,即每个大脑健全的人,因而创新不只是少数发明家、科学家的专利,人人都可能成为创新者;二是创新的目的是满足创新主体和人类自身的需要,包括物质和精神需要,促使创新主体的发展,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三是创新的过程是主体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通过各种创新实践促使创新对象不断改变、革新、完善和发展;四是创新的实质是对某种特定对象的整体或部分进行原创性或改进性的革新,这也表明创新的范围广泛,创新永无止境;五是创新的关键在于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突破常规思维和方法;六是创新的结果是获得新颖、有价值的创新成果,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成果。成果的新颖性和价值性是衡量创新的标准。
基于对创新概念的理解,我们认为创新主要有新颖性、价值性、广延性和风险性四个主要特点。创新的根本特征是新颖性。这种新颖性是指创新成果为前所未有的、崭新的和首创的,既体现创新成果在构造、材料、操作、效用等方面的精巧别致、出奇制胜,又包括在时间和速度上比别人优越,出得快,用得早。任何一种创新还必须具有价值性。创新的价值性体现在创新成果在结构、操作、材料、形状、功能、效益等方面比传统或同类的更效益、更经济、更省力、更节能等。越是符合人民生活的需要、科技进步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成果对主体和社会的进步作用越大,其价值就越高。创新的广延性指创新是没有范围及时间界限的,上至航空航天,下至海洋地底,上至安邦定国,下至日常生活,宇观、宏观、中观、微观,创新囊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创新无疑也意味着风险。
创新的种类,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成果创新的创新程度,创新可以分为原始创新、改进创新;根据成果的创新方式,创新可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根据创新活动领域的不同,创新又可分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理论创新等等。
(二)通过对创新精神、创新品格、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等创新素质构成要素在理论上的系统梳理和总结,重构了高校创新教育理论架构
创新素质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决定因素。主体人创新素质的高低决定其创新水平的高低。创新素质是指那些与人的创新活动相关的内在基本品质,是创新人才所具有的突出的、改变旧事物、探索和创造新事物的个性品质特征。它是人的素质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依据成功素质教育关于素质“五大体系”的构成理论,创新素质也相应包括创新精神(观念)、创新品格、创新知识(主要是创新思维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方法等五个方面。
1.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主体人个性倾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创新需要,创新意图、愿望和动机等对主体人创新活动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心理因素构成,表现为一种稳定的精神状态。创新精神的强弱实际就是根据主体这些心理状态以及创新性活动的自觉与盲目进行区别的。简单地讲,创新精神就是主体人在一般思维活动中突出的强烈的创新欲望或创新趋向。创新精神往往表现为主体对创新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
在创新教育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创新的动机和兴趣,善于鼓动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各种创新实践活动中养成创新精神。
2.创新品格
创新品格是指人们在进行创新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意志、情感、自信心、目标等特征,是创新性活动的内在动力机制,支撑着创新者的行为和活动。它集中体现为强烈的创新动机、健康的创新情感、顽强的创新意志和优良的创新品德等,它反映出创新主体良好的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
创新品格是伴随着人的成长、发展所凝聚形成起来的,包括创新意志、毅力、勤奋、自信力、活力、诚信、积极、乐观、胆识、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以及创造性人才的思维特质,如直觉、潜意识和灵感等。
创新品格具有驱动性、方向性、维持性、调控性、补偿性等特性。
3.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创新主体以已知信息或知识为基础,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再造或重新组合的活动中,产生出具有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创新能力主要由“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方面的能力构成。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创新思维的源头。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不畏艰辛、一丝不苟地完成有价值的创新设想的能力,实质上是一种实现创新成果的能力。一般来说,实现创新成果的能力包括设计、绘图、工艺制作、实验、组织、语言、写作、自我表现、精雕细刻、精进整合等能力。
4.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既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也包含有丰富的创新思维知识,对于创新活动极为重要,故予以单列讨论。
创新思维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冲破原有的思维定势,以灵活、新颖的形式,多维角度的思考和大胆探求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全新而独特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显示人的一种智力品质的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人类一切创新成果都可以说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思维方式是常规思维。常规思维的特点是常规性、单向性、逻辑性和沿袭性。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处理日常工作、生活问题所产生的结果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等优点,但不利于创新。而创新思维多采取具有创见性、扩散性、集合性、求异性、越障性、超前性、想象性、综合性和非逻辑性等特点的思维方法,通过判断、推理、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归纳、概括、演绎等思维过程来实现创新,具有新颖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独立性等思维特征。
创新思维按不同的标准可划分出很多种。创新思维中重要和常用的是扩散思维、集合思维、越障思维、求异思维、超前思维和创意思维等六种思维方式。
5.创新方法
简言之,创新方法就是创造学家根据创新思维的发展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一些原理、技巧和方法。据不完全统计,从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A·F·Osborn)创立第一种创新方法以来,现在全世界有资料可查的创新方法有360余种。针对大学生特定创新活动的需求,限于篇幅,课题组总结了几种常用的创新方法。它们分别是观察发现法、属性列举法、类比创新法、组合创新法、设问创新法和智力激励法。
每个学生都具有某种不同的创新潜质和潜能,教育就是要生动的学习生活中发掘学生的潜质潜能加以培养提升,成为其创新素质。
(三)结合社会需要和高校创新教育的需求,重点探讨了几种常见创新实践活动,为高校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
1.科学发现
科学发现是对前人没有觉察到的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事物、现象和规律的揭示,其目的是侧重于“探索未知”,主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科学发现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现新事物;揭示事物的新属性;基于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归纳出新规律;在已归纳出的相关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一套科学理论。
科学发现的分类,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根据科学发现的内容性质,可以分为事实型与理论型科学发现。根据科学发现的手段与方式,可以分为预见型和偶然型科学发现。
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科学发现是一种完整的、复杂的理性过程,事实上,每一种科学发现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它们或多或少又有些共同的地方。其中假说验证是科学发现中最为普遍的过程模式。假说验证过程,是在发现用己知的科学原理无法解释的新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提出假设,形成科学假说,经理论和实践验证,最终创建科学理论的过程。
2.技术发明
发明即“创制新的事物,首创新的制作方法”; 我国于2003年12月公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规定:发明“是一种重大的科学技术新成就”,它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前人所没有的;先进的;经过实践证明是可以应用的。
技术发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分类。从发明创造的成果形态分,可以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大类;从发明创造的创新性质分,有原创性发明和改进性发明。原创性发明是真正的无中生有,是直接由科学发现转化而成的全新型发明或种子发明,往往能填补某一科技领域的空白或开创前所未有的技术领域。例如,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属于当时的原创性发明。改进性发明是对原有的科学技术进行改进所做出的发明创造。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局部的改进、补充或优化,以及将已有的几种技术综合所获得的发明创造成果,都属于改进性发明的范畴。可以说,改进性发明也是一种“有中生无”。
每一件发明的微观过程不尽相同,但从宏观上看,却大同小异,可以归纳成以下过程:选择发明课题 —— 构思技术方案—— 验证方案可行性 —— 做出样机。
3.艺术创造
艺术创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既然是创造,它就必须具有从无到有、惟一而无其他的基本特点。这与物质产品的生产所形成的制造特色是迥然有别的。对于艺术家的创造来说,作品切忌出现许多与另一作品“相似”、“相同”的地方,严格来说,从立意到表现均不能雷同。艺术创作最讲究的是“创新”。
关于艺术创造的种类, 我国现在通常是按照艺术创作反映生活所采用的物质材料和表现手段的不同而把艺术创作分为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文学、曲艺、摄影、杂技等创作门类。每种门类又分为若干品种、题材和样式。不同的艺术创作,所使用的物质材料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艺术表现手段区别是很大的,因此形成了种类具体而鲜明的特点。
虽然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过程在表现形态和实践进展上各具特色、千姿百态,但艺术创作的一般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第一是积累生活经验,分析生活情况,搜集创作素材;第二是围绕创作主题进行艺术构思;第三是运用特定的艺术表现手段将素材构思化为具体的作品,亦即完成艺术表现阶段。
4.经济活动创新
在众多纷繁复杂的经济创新现象和经济创新活动中,我们可根据它们的表现特征和熊彼特的理论,将最常见也是最典型的经济活动的创新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
产品创新,就是指开发出新产品的技术创新活动。何谓新产品?对企业来说,从未生产销售过的产品就是新产品;对消费者来说,产品的各项因素(功能、式样、特色、商标、包装、服务等)中的任何一项发生了变化,都可以将该产品视为新产品;从技术角度来看,只有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从而使产品的功能、结构、性能等发生了显著变化的产品,才能算是新产品。
市场创新是指企业从微观的角度促进市场构成的变动和市场机制的创造,以及伴随新产品的开发对新市场的开拓、占领,从而满足新需求的行为。市场创新的重点是有计划、有系统地淘汰陈旧的、过时的技术或产品,开拓新领域、开发新产品、创造新市场。
工艺创新是指围绕企业经济发展目标和产品创新战略而采取的新的技术手段,是保证创新设计得以实现的创造性技艺。
管理创新是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客观规律和现代科学原理,对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的陈旧落后的管理,进行改进、改革和改造,用新的管理方法去替代原有的管理。管理创新涉及到经营思路、组织机构、管理风格和手段、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内容。知识管理、信息管理、人员管理和变革管理等都是管理创新的范畴,管理创新会影响其他的创新。
5.大学生创新、创业实务
大学生开展创新设计活动,编制创新设计方案,教材中重点介绍了大学生创新设计的形式、要求、过程和相关准备情况。
大学生创业实务重点阐述了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知识、创业形式和创业的一般过程,为大学生提供了创业知识、创业观念、创业方法和创业具体流程等的指导。
(四)基于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和创新教育理论体系而建构的创新教育与训练的实践模式
1.首创创新素质学分,实施素质学分制,设立创新奖,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来保障创新教育的实施。
2.创新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教师全面参与创新和引导学生创新。
3.创设有针对性的创新课程与创新训练项目,编著校本教材——《创新思维与训练》,强化对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
4.创设”成功素质展示节”等人人参与的大众化的创新实战平台,展示学生的创新成果。
回归生活的创新展示营造了一种气氛,更形成了一种大学的创新文化,这种创新文化代代相传,逐渐融入到学生的生活方式之中,就形成了最为广阔和深厚的创新土壤。
四、成果的应用效果
我校自实施本课题所研究的创新教育实践模式以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学生的创新素质得以显著提升,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充分体现:
(一)学生创新意识显著增强
2009年全校申报创新素质学分有240多人,到2012年申报创新素质学分人数达到2000多人,2009至2012年,学生申报数年均增长达100%,呈快速增长态势。
(二)学生在成功素质展示节展示的创新成果大量涌现
2006年学校首届大学生科技节展示了62项学生科技成果,2007年展示了128项学生科技成果,2010年学校加大力度强化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与训练后,到2011年,学校的成功素质展示节上,更是展示了学生1000多件创新成果。
(三)学生创新水平显著提高
我校学生仅2011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就达12项。其中自动化专业学生梅凯发明的“水轨列车”就是利用水的浮力,减少火车在前进过程中的能量消耗的科技创新成果,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2012年上半年学生正在申请的专利数就有10多项。
学生发表的科研论文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最近四年,学生先后在《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农村经济与科技》、《当代经济》、《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等报纸和杂志发表科研论文共132篇。
在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中成果丰硕,2009年行政管理06级学生彭升关于武汉两型社会发展的系列论文获得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一等奖;2011年电信09级学生张莉娟再次荣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学生在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活动中三次荣获一等奖,这在湖北省同类高校中是唯一的,甚至在二本高校也是不多见的。
近年来,学生中涌现出不少高水平的创新成果。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团省委、省科协、省教育厅、省学联举办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共获奖11项,其中获得一等奖1项。
学生的创新素质明显提高,学校的创新教育和成果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以《拥有创新能力会与众不同》为题报道了武昌理工学院创新教育情况。
五、成果的创新点及其价值
在理论方面,本课题系统研究学生的“创新观念、创新品格、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方法”等五大体系创新素质及其教育与训练的途径和方法,着重探讨创新素质的内涵、外延、表现、特点及意义,对创新教育及素质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开拓和深化作用,对创新教育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眼动技术;应用心理学;教学体系
眼动技术在国外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在诸如消费心理学、广告心理学、认知心理学、阅读心理学等心理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认为是视觉信息加工研究中最有效的手段[1].眼动仪及眼动分析技术在教育、心理、教育技术等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国外的本科教学和研究教学中被普遍使用.相比其他心理学仪器设备,眼动仪价格相对低廉,容易被学生掌握,而且眼动仪可以很好地整合心理学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2],所以,在国内也有很好的应用.
1应用心理学传统教学的缺憾
(1)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紧密衔接.一直以来,本科教学中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由于场地和经费等方面的限制,只能局限于传统的知识讲授,无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和操作.对于本科开放实验而言,由于开设的时间和要求等限制,无法直接和理论课程结合[3].采用眼动技术,整合相关专业课程,并且把3个层次的教学整合一体化显得十分必要,可以有效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一体化[4].
(2)教学设计层次感不够,无法层层递进.以往的本科教学理论知识教学、开放实验和创新实验项目是分开进行的,无法以递进的方式整合人才培养目标.
(3)实验设计环节相对薄弱,无法精确传达实验精髓.在本科教学中,虽然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实验心理学的课程,但是发现学生的实验设计水平还是有待提高.因此,不断完善项目设计、结合课程完善基础示范型实验、整合课程资源和优势、不断开展综合实践型实验和研究设计型实验、鼓励和培育应用创新型实验[5],是一个势在必行的选择.
(4)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偏颇,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我们期待可以培养出综合型、复合型、创新型、研究型人才,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困难重重.我们可以利用眼动技术和实验教学,使实验课程与实践、应用相互结合,课程实验、自主设计与应用创新相结合,实验教学与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锻炼其实践能力,提升其研究能力[6].
2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和具体方法
2.1新人才培养模式目标
(1)应用心理学课程教学多元化,丰富课堂内容,实现基础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培养结合,突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同步性和互动性.
(2)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
(3)通过本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熟悉眼动技术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锻炼学生灵活地操作和使用仪器开展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培养综合型、复合型、创新型、研究型人才[7].
2.2改进教学效果的方法
(1)把理论课的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理论教学先行,在理论授课3周后,开始实验教学工作,并且把实验教学和理论授课同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开放大型仪器设备供本科实验教学使用,提供科研能力锻炼的机会和帮助.项目不停留于形式上的熟悉仪器设备性能,而是要求根据所学进行具体的操作和使用,并且全程提供直接的指导和帮助,真正让学生能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3)利用国家和学校提供经费的支持,鼓励学生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开放式实验室实验是可以利用的有效形式,能够保证大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利用现有条件开展实验研究.
(4)在学院大力支持下,整合教学资源和优势,并且利用该项目提供的资助,配备专门的实验助理和助教,进一步协调和合作,在“1+3+4+3+3”的教学体系下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8]。
3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
3.1理论课程与课堂教学实验、研究设计
理论课程教学依据常规模式进行,按照«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依次开展相关的授课工作.以我校心理学院心理学课程为基础,整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7门课程,并且把7门课程与“本科开放实验”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进行结合,拓展学生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真正做到利用眼动技术整合学科、实验优势,培养综合型、复合型的心理学人才[9].
3.2开放实验教学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课程,在课程教师和项目负责人的指导下,借助教务处针对理科生的“实验室开放项目”课外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自选主题设计眼动实验,开展相关的开放实验教学.所有的实验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设计实验和编制眼动实验程序,选择小组成员或班级同学作为被试,通过眼动仪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开放实验教学不少于32学时,最后完成一份完整的实验研究报告,并且根据教务处要求给予实验成绩,记1个学分[10].。
3.3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在课程学习和开放实验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兴趣,指导学生进一步开展有关的实验设计,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设计、小组合作,申请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最近3年来,我院教师先后指导了多项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并且获得资助,具有丰富的本科生项目指导经验.2010年批准立项的项目均已顺利结项,并且有4篇论文被«心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学报»发表.
3.4通过眼动技术统合课程实验、开放实验和创新实验项目
把课程教学、课程要求的课堂实验、研究设计与开放实验、创新项目结合是本研究项目的重点和特色.项目以“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最终确定了“1+3+4+3+3”的教学体系.一体化:利用眼动技术的通用性和在7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通过一个技术整合7门课程的实验教学,统筹安排、资源共享.三层次:理论知识与课堂实验、开放实验、创新实验项目.3个层次递进实现教学的整合和人才培养目标.四类型:基础示范型实验、综合实践型实验、研究设计型实验、应用创新型实验.三结合:实验课程与实践、应用相互结合,课程实验、自主设计与应用创新相结合,实验教学与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三能力: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研究能力.总的来说,就是一体化课程教学,利用眼动技术和眼动实验教学作为媒介,把7门主干专业课程相连接,真正实现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理论知识与课堂实验、开放实验、创新实验项目3个层次教学内容递进;创设基础示范型实验、综合实践型实验、研究设计型实验、应用创新型实验共4个类型的实验满足不同阶段学习需要;把实验课程与实践、应用相互结合,课程实验、自主设计与应用创新相结合,做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实验教学与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11].
4.眼动技术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成果
首先,对于学生来讲,通过在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使学生了解和熟悉眼动技术,掌握编程技能,夯实基础知识,训练实验设计能力、跨专业课知识整合与创新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就业竞争能力.此外,还有利于提高心理学本科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发掘学生的科研潜力.其次,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促进眼动技术更广泛的应用,心理学院又购置了一台SMIRED眼镜式眼动仪,为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以及本科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12].基于此项目教学,心理学院本科生申请到了2项大学生创新实验:2013年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A类)“情绪性设计在多媒体学习中的作用———来自眼动的研究”;2012年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A类)“恐惧还是偏好?儿童对危险刺激的优先加工”.近期,随着眼动技术的成熟,湖北省内各心理学教学单位陆续购入了一批眼动仪.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和讲义可以在省内各心理学教学单位和科研单位中进行推广,为探索眼动实验教学在应用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同时,基于此项目基础,心理学院眼动实验室举办了。
5结语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进步,但是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第一,如何在本科教学中更加积极地推广眼动仪的使用,比如鼓励更多的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和实施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时使用眼动仪,未来应该制订一个更加切实和基础的教学方案,把这种实验性项目执行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且从入学初就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最终把这种科研技术应用到本科生科研中.第二,眼动技术在培养应用心理学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劣势,比如眼动技术并不容易掌握、操作也不是特别简单,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DuchowskiAT.Eyetrackingmethodology:Theoryandpractice[M].SpringerGVerlagNewYorkIcn,2007.
[2]RaynerK.Eyemovementsinreadingandinformationprocessing:20yearsofresearch[J].PsychologicalBlletinu,1998,124(3):372G422.
[3]周文彬,张雪琴.关于心理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分析与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80G183.
[4]曾祥炎.心理学实验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9):121G124.
[5]欧贤才.行为观察实验及我国行为观察实验室建设现状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213G216.
[6]蒋波,章菁华.1980—2009年国内眼动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心理科学,2011,34(1),235G239.
[7]莫书亮,向远明.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12(5):145G148.
[8]RaynerK.Eyemovementsandattentioninreading,scenepercepGtion,andvisualsearch[J].TheQuarterly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2009,62(8),1457G1506.
[9]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向远明.心理学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356G358.
一、建构主义的先导
早在50―60年代,著名的日内瓦学派创始人、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曾明确地提出了人的认识并不是对外在的被动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一种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的观点(认识的建构主义观点)。由于长期在心理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学派的巨大影响,使得建构主义观点在很长时期内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80年代以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其逐渐取代了行为主义的主导地位,才获得人们普遍的重视。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的焦点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认知发展阶段。他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结构不断重新建构的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把对象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已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容纳新的对象,个体就必须对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变化以使其与环境相适应(顺化),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过程,即认识上的“适应”是人类思维的本质所在。
二、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所有的知识都是自己的认识活动的结果。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造自己的理解,反之,经验又受到自己认知“透视”的影响。数学认识应当被看成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也即是反映和建构的辩证统一。如果完全否认了独立于思维的客观世界的存在,并认为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不应被看成对于客观真理的追求,则必然导致“极端建构主义”。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总是一个劲的抱怨学生连课堂上讲过的一模一样的习题,在考试中出现时仍然做不出来。这里可以依据建构主义观点作如下的分析: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是:学习不应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社会的建构过程。我们对学生“理解”或“消化”数学知识的真正涵义获得了新的解释,“理解”并不是指学生弄清教师的本意,而是指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师所讲的内容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其意义,它只是表明学生认为自己“我通过了”。因此,不难理解学生所学到的往往并非是教师所教的――这一“残酷”事实。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表现是:教师尽管在课堂上讲解得头头是道,学生对此却充耳不闻;教师在课堂上详细分析过的数学习题,学生在作业或测验中仍然可能是谬误百出;教师尽管如何地强调数学的意义,学生却仍然认为数学是毫无意义的符号游戏,等等。学生真正获得对知识的“消化”,是把新的学习内容正确地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其成为整个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著名特级数学教师马明先生有一句很生动的比喻:教师把知识“抛”得越快,学生忘得越快。教得多并不意味着学得也多,有时教得少反而学得多。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主动的建构过程。
关于数学学习的建构主义观点是对于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特别是“授予与接受”的观点的直接否定。学习并非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是做数学,即应让学生通过最能展现其建构知识过程的问题解决来学习数学。
三、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观
【关键词】汉语;第二语言;学习动机;述评
学习动机是决定第二语言(二语)学习成败的一个关键性的个体差异因素。20 世纪50年代末开始,加拿大学者Gardner和Lambert 率先开启对二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他们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构建的研究方法,成为长期主导二语学习动机研究的经典模式。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Gardner等人的经典模式受到挑战。国外学者们普遍认识到单一视角研究带来的诸多局限,于是广泛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除了社会心理学外,还从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等多视角对二语学习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研究视野得以扩展。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理论的构建、发展和相关研究,为国内外汉语作为二语的学习者动机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
一、汉语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一)研究的启动
汉语作为二语的学习者动机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始于20世纪80-90年代。究其原因,在此以前,汉语的国际影响力有限,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虽然早已起步,但主要是针对西方国家的语言学习者,很少涉及亚洲国家的语言学习者,而针对汉语学习者的动机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尽管如此,发端于美国的一些研究毕竟开启了汉语学习者动机研究的新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王及耳(1980)介绍了当时美国关于汉语学习者动机的调查结果;美国休斯顿大学的Xiaohong Wen(1997)对美国高校亚裔背景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结构以及动机因素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美国斯坦福大学的Sung&Padilla(1998)调查了美国加州公立学校学生学习汉语、日语和韩语的动机。
在国内,由于这一时期对外汉语教学处于恢复和发展时期,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于教学实践,特别是理论研究的重点还处于“教”方面,而非“学”方面,对学习者的研究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而针对汉语学习者动机的研究还属于空白。不过,有学者认为,2000年以前国内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属于早期研究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对来华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进行分类和描写。笔者认为,将学习目的研究归结为学习动机研究,属于纠缠杂糅。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也就是说,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原因和出发点,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学习目的则是学习活动所追求的结果、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没有无动机的目的,也没有无目的的动机。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但绝非同一概念。虽然2000年以前国内学者对来华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进行了分类和调查,但不属于学习动机研究的范畴。如高彦德等(1993)参照了吕必松(1986)的分类法,对北京语言学院汉语专业留学生的学习目的进行了分类和调查,其中以“为了解中国”和“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两个问卷选择题项来考察被试者的非职业目的,但分析时他又指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是发达国家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动机之一。可见,当时国内学界尚未厘清学习目的与学习动机的关系,也尚未开启汉语学习动机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汉语国际推广步伐的加快和国际上“汉语热”的持续升温,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开始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国内学界不仅启动了相关研究,而且很快成为了该研究领域的主力。其中,徐子亮(2000)通过调查,对来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动机和目的分别进行了分类,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各类动机进行了描述,较为清楚地区分了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关系。王爱平(2000)和高海洋(2000)则首先运用国外二语动机理论对汉语学习动机及其相关因素开展了研究。此后,对汉语学习动机的研究无论是在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还是在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不断拓展,从而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1. 从研究对象方面看
(1)涵盖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汉语学习者。首先,专门针对不同国家汉语学习者动机的调查比较多。(2)涉及了华裔与非华裔汉语学习者。一是研究中大都区分了学习者的华裔与非华裔背景。二是有不少专门针对华裔汉语学习者动机的研究。(3)考察了不同学习期限、进修形式、学龄阶段、汉语水平,以及学历与非学历、汉语专业与其他专业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2. 从研究内容方面看
(1)对学习动机类型进行分类与调查。目前有两种分类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基于国外学者的动机理论模式,“自上而下”式的分类。如曹贤文等(2002)根据Biggs的分类,把外国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冯小钉(2003)根据Gardner 的经典模式,把短期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融入性和工具性两类。王永昌(2011)根据Gardner和Noels的方法,把泰国本土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融入型、工具型、外部和内部动机四类。第二种方式是采用因子分析法,“自下而上”地分类。如孟伟(2007)通过自行编制问卷,按照因子分析的结果,将外国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命名为文化融入、学习情境、工具、外在压力、成果和教育六种类型。可见,由于研究者们依据的理论不同,方法、手段各异,因而在汉语学习动机的分类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2)考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孟伟(2007)调查发现,外国留学生的外在压力动机与其汉语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刘宁(2010)对美国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其内部动机与汉语学习成绩存在显著相关性,外部动机与汉语学习成绩没有显著相关。丁淑花(2013)调查发现,法国汉语学习者的内在兴趣型、可行性型和获取信息型动机与汉语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出国工具型、学习情境型、个人发展型和学业型动机与汉语学习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
(3)探索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等其他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的相互关系。高海洋(2000)调查分析了来华学习汉语的韩国学生的态度、动机、性格、焦虑等情感因素之间,以及动机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发现学习者的动机与其对说目的语社团的态度相关,但它不影响学习者学习策略的选择。詹文芳(2011)对泰国本土学习汉语的大、中学生的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差异不大;女生的学习动机总体上高于男生;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普遍高于高中生等。
(4)探索教师如何激发和维系学习者动机的相关策略。龚莺(2004)、张柯(2008)、彭磊磊 (2013)等分别对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进行调查后,提出了教师激发和维系学习者动机的相关教学策略。其中,龚莺(2004)提出,应引导学生形成对目的语社团更加积极和开放的态度,在教学中设立循序渐进的学习任务等。
(5)探讨学习动机研究对汉语国际传播与推广的作用与意义。贺阳(2008)阐述了汉语学习动机的激发对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王敏(2012)论证了学习动机对汉语推广的影响,并就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三)研究特点
1. 研究始于国外,盛于国内。进入2000年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学界的介入和重视,以学位论文为主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通过中国知网检索,2000-2013年在各类期刊上共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6篇,收录相关研究的学位论文69篇。其中,2011-2013年有期刊论文26篇,学位论文54篇。
2. 在研究方法、内容和手段上,一是研究者们普遍应用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理论的最新成果,不再局限于Gardner 等人的经典模式,研究视角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得到拓展。二是研究中除了主要采用定量的问卷调查方法以外,也结合了访谈、观察等定性调查研究方法。在调查问卷的技术分析上,大都运用国际上通用的SPSS统计软件,使用T检测、方差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较为复杂而精细的统计手段与工具。
3. 从研究对象来看,既有目的语环境下的汉语学习者,即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也有非目的语环境下的汉语学习者,即在国外将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本土学习者。尤其是对后者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一大热点。随着汉语国际推广步伐的加快,大量外派教师和汉语教学志愿者赴海外任教,他们结合教学实践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成为针对非目的语环境下汉语学习者动机研究的主力。其中,研究者中有不少是在国内攻读相关专业的外国学生。对不同语境下汉语学习者动机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理论,而且有助于汉语的国际传播与推广。
二、当前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尽管三十多年来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值得引起学界的关注。
(一)对二语学习动机的定义缺乏一致性
动机是决定二语学习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性的个体差异因素,对此学者们不会持有异议。但对什么是动机,其组成成分有哪些等等,一直在二语学界存在着分歧。如:Gardner(1985)认为,动机包括目标、努力的行为、达到目标的愿望和在相应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Ellis(1994)将动机定义为学习者由于需要或愿望而投入学语的努力;Dornyei(1998)将动机视为由诱因引起行动,并且该行动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可持续下去,直至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针对Gardner的观点,Selinker指出动机中不应该包括努力的行为。Dornyei(1994)也指出,“态度”与“动机”是心理学不同分支的关键术语,在心理学文献中往往不会一起使用。可见,学者们对动机理解和定义的分歧导致了相同的动机术语其涵义可能不同,研究者貌似讨论相同术语的东西,实则大相径庭,但在研究过程中人们又往往进行横向比较或交叉验证,出现了诸多相互矛盾的研究结论,从而严重阻碍了研究成果的整合。因此,对二语学习动机进行科学统一的定义,确定动机的构成成分并厘清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是今后包括汉语在内的二语学习动机研究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探讨不足,缺乏自身的理论建模
长期以来,国内外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大都基于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理论及其研究模式,借鉴、效仿和验证性的调查分析较多,结合汉语作为二语习得的特点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缺乏自身的理论建模。在此情况下,大量出现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所依据的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理论模式是否完全符合汉语习得的特点本身是个问题。况且,不少研究者只是选择性地引入了国外多家学者的理论模式中的一些成分来搭建自己的研究模型。由于国外不同学者对动机的理解可能不同,所罗列的动机成分及其对这些成分的解释各异,而把来自不同理论模式下的一些概念,甚至是不同涵义的同一术语置于一个研究模型中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导致了一些动机成分在概念上的重叠和界定不清的问题,研究结果也往往相互矛盾,难以形成一般性的结论,最终难以对激发学习者的动机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具体可行的办法。因此,未来的汉语学习动机研究需要在广泛借鉴的基础上,加强相关的理论探讨,构建自身的理论研究模式,并开展实证研究。
(三)以实证研究具体化的定量研究为主,过分依赖自我报告式的问卷调查法
问卷测量尽管能较为有效地帮助研究者推断被试者的学习动机这一复杂的心理活动,但其出现的问题也显而易见:(1)由于受被试者的态度、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被试者能否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回答问题存疑,从而使问卷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难以保证。(2)调查的样本都较小,缺乏自上而下的、涵盖各地区和各类学校、各类学习者群体的大样本调查。(3)在测量工具方面,研究者大都根据Gardner等国外学者编制的量表,或选取其中的一部分题项,或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也有研究者自行编制调查问卷。无论是选取或改编国外量表,还是自编的测量工具,很多都未见信效度报告。(4)目前普遍采取一次性的问卷测量,考察的是被试者在某一时间点的动机状况,从而使研究局限于横断、静态的共时研究的维度,没能揭示动机动态变化和可塑的特性。因此,今后的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应该将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中,需要解决问卷调查法在应用上的一些不足以外,还应该进一步重视将自然观察、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更多地结合到研究中,使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有机结合,相互帮助和验证,扬长避短,提高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四)对汉语学习动机策略的研究不足
Dornyei(1994)在构建二语学习三层次理论模式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现,就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和维系二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出了三十条策略,从而最早提出二语动机策略这一术语。在随后的研究中,Dornyei(2001)指出二语动机策略应包含两个维度:一个是二语动机教学策略,其使用主体是教师;另一个是二语动机学习策略(又称为自我激励或自我调控策略),其执行者是学习者本人。目前,汉语学习动机研究中多关注动机教学策略,忽略了动机学习策略。而动机教学策略的提出多基于理论层面论述和教学经验的探讨,这些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是否有效,尚需今后进行实验性的验证。
(五)汉语学习动机研究与汉语国际推广之间的关系研究有待加强
当前,随着汉语加快走向世界,对外汉语教学在发展战略上已全方位向汉语国际推广转变。汉语国际推广以对外汉语教学为载体,离不开对学科规律的探索和把握。因此,汉语学习动机研究不仅要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更要立足于汉语国际推广的需要,探求汉语学习者的需求、愿望、目的等相关因素,为汉语国际推广在政策、策略和目标上提供决策依据。目前,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也主要停留在论述其重要性的层面上,对于如何运用动机研究的成果服务于汉语国际推广的问题仍有待于加强研究。
三、结语
汉语学习动机研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总体上还处于学习、借鉴的阶段。结合汉语作为二语教与学的特点,构建汉语学习动机理论及其研究模式亟待解决,另外在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各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或细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蓬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美]王及耳.美国汉语研究的意图及目标[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4).
[2] [美]Xiaohong Wen. Motiva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with Students of Chinese[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97(2).
[3] [美]Hyekyung Sung , Amado M. Padilla. Student Motivation, Parental Attitudes, and Involvement in the Learning of Asian Languages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8(2).
[4] 高媛媛.国内近二十年来汉语学习动机研究述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5).
[5] 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 高彦德,李国强,郭旭.外国人学习与使用汉语情况调查研究报告[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7] 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M].北京:华语出版社,2000.
[8] 王爱平.东南亚华裔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汉语学习动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9] 高海洋.第二语言习得情感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0.
[10] 龚莺.日本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4.
[11] 郭亚萍.印尼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12] 王茂.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13] 黄年丰.外国来华留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和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9).
[14] 张柯.试论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与教学策略[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15] 向琴.非洲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16] 候创创.初级阶段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基于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视野下的对比[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8.
[17] 陈天序.非目的语环境下泰国与美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4).
[18] 刘霜.泰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以泰国勿洞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2.
[19] [美]温晓虹.汉语为外语的学习情感态度、动机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3(1).
[20] 方舒,宋兴川.文化背景对东南亚华裔学生华文学习的影响[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21] 孟伟.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及与成绩间关系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2] 付冬梅.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1.
[23] 高丹.泰国大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与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2.
[24] 曹贤文,吴淮南.留学生的几项个体差异变量与学习成就的相关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3).
[25] 冯小钉.短期留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2).
[26] [泰]王永昌.泰国蓝康恒(国立)大学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27] 丁淑花.法国汉语学习者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28] 刘宁.美国大学生学习汉语动机和学习成绩相关性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29] 詹文芳.泰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30] 彭磊磊.从认知视角研究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3.
[31] 贺阳.汉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汉语国际传播[J].语言文字应用,2008(2).
[32] 王敏.汉语学习动机和汉语推广策略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33] Gardner,R.C.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Baltimore,MD: Edward Arnold,1985:50.
[34] Ellis,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715.
[35] Dornyei, Z. 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J]. Language Teaching ,1998(31):118.
[36] Dornyei, Z. Motivation and motivat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78).
在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后,笔者设计了“中学地理教师素质现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技能、继续教育方式等。本次调查以河南省县级以下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师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88份,收回问卷75份,问卷回收率为85.2%,其中有效问卷75份。
一.河南省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结构特点
1.年龄和教龄结构
从年龄结构看,在被调查的75名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中,50岁以上的15人,占总数的20%;41~50岁之间26人,占总数的35.6%;31~40岁以下的29人,占总数的38.7%;21~30岁之间5人,占总数的6.7%。年龄结构较好。
30~50岁之间的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已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但是他们不能较好地接受新生事物与新的教育理念,身为中青年教师他们又是新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从河南省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结构中(图1)可以看出,中年教师占很大比重,表明近年来,河南省农村中学对新教师的需求很大,需要“新鲜血液”注入,不断更新农村地理教师的队伍。
从河南省农村教师队伍教龄结构特点来看(图2),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占78.3%,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把握新课程实施方向;另一方面由于从教时间长,很多教师已经处于职业倦怠阶段,对新课程仍会以传统观念、传统教学方法应对,不利于地理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
2.学历状况
地理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坚实的地理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宽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学科前沿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被调查地理教师的学历状况表明(表1),地理教师的学历以本科(占50.7%)为主,但是还有近48%的教师学历在专科及以下,特别是乡级以下的中学教师学历较低。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与省市级初高中地理教师学历相比,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师学历不合格程度较高,在调查的学历合格人员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为非地理专业。
二、影响农村地理教师素质的成因分析
1.沟通与合作能力不强
由图3可以看出,教师在遇到问题时,基本是以自己解决为主。但最近教师的合作意识有所提高,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战的局面,这是教师主动适应新课程的表现。调查还发现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程度远高于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合作与交流,以及与家长或社会力量的沟通合作。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之间的合作也仅限于遇到困难时求助,教师之间很少进行经常性的专业交流。
2.缺乏现代手段的灵活使用能力
从表2可以看出,地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严重不足,教师普遍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地理素质教育技能是中学地理教师为完成地理学科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教学艺术与教学经验的一种综合体现,许多地理教师缺乏必备的教学能力,教学观念陈旧,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进一步调查发现,25.3%的教师指出学校条件限制多媒体的使用,除确实有经费方面的考虑和项目本身的配套问题外,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知之甚少,既不会使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进行教学,也不会运用多媒体等查阅资料,丰富课程资源。
以上调查表明,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讲课方式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74.7%的教师仍在使用传统的讲课方式,只有25.3%的教师会使用多媒体授课。而84%以上的教师课件制作水平一般,如此这样恶性循环导致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落后,严重制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
3.科研意识与能力亟待提高
由图4可以看出,在调查的农村地理教师中重视教学科研成果的教师很少。84%的教师偶尔参加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还有8%的教师从来不参与,由此可以看出只有8%的教师达到了新课程的要求。
调查发现,教师未公开发表过文章人数较多,发表的篇数较少。在回答“您在正规刊物上发表过论文吗?”,74.4%的人选择“从来没有”,20.5%的人发表“l~3篇”,相当多教师是为了评定职称才动手写文章。在与部分地理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发现,由于教师未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缺乏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基本知识,在较规范的教研活动中缺乏相关理论来统领,无法将积累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多年来积累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多以零散或感性的状态存在,难以做到理论化和体系化。
4.教师对新课程认识不到位
地理教师对课程全面深入的认识是其主动参与课程变革和课程实施的基础。笔者采用 “对于新课程实施教师的看法和态度”问题来调查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情况,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以看出,地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访谈过程中还了解到,85.3%以上的教师没有亲自读过地理新课程标准,对待新课程持观望的态度,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极不相适应。
5.教师自我评价偏高
地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模糊。为应对新课程实施,地理教师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缺少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的理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透彻,只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去深刻认识新课程、学习新课程理念,在思想观念上没有真正转变过来。
调查中发现,新课程实施后,对常规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对学生思想教育等全方位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如备课形式应创新,上课转变学习方式,评价应倡导鼓励,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考试方式多样化,还要参加各种培训(见图6),开发课程资源等。教师们普遍反映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累,压力之下,一些教师力不从心,心理疲劳油然而生。
三、提高农村中学地理教师适应新课程的对策
1.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是其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对教师个体而言,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状况从根本上影响其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调查中得知,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学科研工作消极被动,有些教师缺乏恒久的事业心,一旦有机会,就随时“跳槽”,造成地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关注和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对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地理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之一。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正相关,尤其是当教师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教学能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就更为明显。因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3.提升地理教师反思能力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教师除应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具备较为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敏感的问题意识及反思能力。因此,提高地理教师素质,有必要提升地理教师的反思能力。当教师确立了自己的目标,通过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研究,就能逐渐增强反思能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