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母婴产后康复护理

母婴产后康复护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母婴产后康复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母婴产后康复护理

母婴产后康复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顺产后;康复护理;效果

顺产为一种自然分娩方式,是指胎儿从母体脱离,顺利娩出。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产妇会因担心婴儿生命健康,表现为焦虑担忧等不良心理情绪。为了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提高母婴的生命质量,本次研究中,在产妇顺产分娩后,给予产妇实施必要的康复护理,应用效果令人满意,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妇产科中收治的产妇中抽调110例,年龄为18-38岁,平均年龄为28±1.2岁。初产患者40例,经产患者70例,怀孕周期为(37.1±1.5)周。110例产妇均分为两组,甲组55例,乙组55例。统计对比两组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P>0.05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用于处理分析。

1.2护理方法

11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顺产后实施常规护理,每天注意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以及阴道出血情况,定期对外进行消毒处理。乙组顺产后实施必要的康复护理,可先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由有经验的妇产科护理人员借助母婴车,移动产妇以及婴儿,根据产妇需求,对其进行沐浴、按摩以及接种的干预性护理。顺产分娩后,观察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并指导产妇如何正确的喂奶,以及婴儿含接姿势,之后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减少产妇受承受的心理以及生理压力。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产程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情况、不良心理反应。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计量,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产程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甲组患者治疗后,产程时间为(10.72±0.53)h,住院时间为(8.1±1.3)d,乙组患者治疗后,产程时间为(7.58±0.42)h,住院时间为(5.28±0.4)d,乙组患者的产程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甲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护理满意情况

甲组不良反应21例(38.2%),恐惧情绪8例,抑郁焦虑情绪6例,紧张7例,护理满意42例(76.4%),乙组不良反应6例(10.9%),恐惧情绪2例,抑郁焦虑情绪3例,紧张1例,护理满意54例(98.2%),乙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护理满意情况与甲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当前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妇分娩中越来越多采用剖宫产手术。但剖宫产手术分娩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术中或术后出血过多,损伤肠管、输尿管以及肠管,极易诱发术后感染发生,增加产褥感染率发生,不利于母婴生命健康。因此,临床主张针对一些具有顺产指征产妇实施顺产分娩[1]。从妊娠到分娩结束,产妇的身体以及心理经受一系列的考验,分娩后,母婴均会发生角色转变,尤其是产妇担心婴幼儿身体健康,产妇会表现为一系列的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为了保证产妇分娩后身体健康的恢复,给予其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产妇分娩后,可给予产妇实施必要的床旁护理干预。该护理干预模式是一项方便有效的干预性护理,给予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生理以及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2]。在实施护理中,医护人员首先应具备专业的护理服务水平,坚持服务于产妇,尽量满足产妇的合理需求,在护理过程中,让产妇旁观学习如何对婴儿实施护理,并让产妇与婴儿接触,进行必要的亲情交流,有利于成功进行母乳喂养,让产妇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以及幸福,有利于产妇出院后顺利进行母乳喂养,照顾新生儿,缓解产妇因身份角色的突然转变而产生的焦虑紧张害怕心理,提高母婴生命健康[3]。母婴床旁干预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不良心理情绪,有利于顺产分娩后产妇身体健康的快速恢复。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乙组顺产后康复护理实施后患者的产程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为10.9%,护理满意率为98.2%,与甲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顺产后,为了提高母婴生命质量,可结合适合必要的康复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护理后不良反应情况,显著提高护理满意情况,有利于提高产妇以及婴儿生命质量,提高母乳喂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郭忠芳,孟秋丽.顺产后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4):179-180.

母婴产后康复护理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3(b)-0112-02

妊娠合并糖尿病为产妇妊娠期高发并发症之一,分为妊娠期糖耐量出现异常或者产妇本身患有糖尿病两种情况。妊娠合并糖尿病危险系数较高,极易造成羊水过多、早产和产后出血等问题,对产妇和婴儿的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并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妊娠合并糖尿病发生几率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妇产科医护人员应予以足够重视,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其中产后综合护理密切关注产妇血糖水平,并对哺乳进行系统指导,在保证母婴健康和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产后综合护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哺乳情况及身体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2月―2017年1月,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5~38岁,平均(28.3±2.5)岁,孕周37~41周,平均(38.9±2.5)周,其中顺产19例,剖?m产21例;观察组年龄23~35岁,平均(26.4±3.1)岁,孕周38~41周,平均(38.1±1.5)周,其中顺产18例,剖宫产22例。两组患者在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和排除标准:全部患者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断标准[2],且胎盘功能正常,均为单胎足月妊娠,尿常规检查和重要器官功能检查均正常;排除早产、瘢痕子宫、胎位不正、多胎妊娠、宫内感染、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畸形的产妇。该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分组条件,所有产妇接受护理干预前均与该院签署《调查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科学指导产妇的饮食,并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通过有效沟通和音乐等方式进行调整。观察组给予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母乳喂养指导 在婴儿出生30 min后,护理人员指导婴儿吸允产妇两侧乳房,吸允时间控制在5~15 min,在吸允过程中进行母乳喂养指导,主要包括含接姿势、喂养方法和母婴皮肤接触等。同时在产后4~5 h内,护理人员与产妇进行交谈,纠正产妇的认知偏失,讲解母乳喂养的优势,并介绍乳房排空和清洁方法,最好使用温水清洁,避免皲裂。此外,护理人员指导产妇进行乳房按摩,将精油涂抹于乳房周围进行按摩,2次/d为宜,并且每侧乳房按摩时间不得少于5 min。

1.2.2 血糖控制 护理人员主要从如下3个方面指导患者进行血糖控制:①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胰岛素无毒副作用,并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简易血糖仪监测血糖变化情况。②饮食指导,医护人员按照患者的体重科学计算热量,保证饮食的多样性,并注重低脂肪、高纤维和高蛋白食物的供给。同时采取少食多餐策略,以4~5餐/日为宜,如果产妇出现低血糖现象,必须及时引导产妇平卧,并给予糖水缓解患者症状。③运动指导,引导患者多参与康复锻炼,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对于活动能力较弱的患者而言,可在室内进行走动或者呼吸锻炼;如果患者活动能力较强,则可参与太极、快步走等有氧训练。

1.2.3 心理指导 护理人员及时评估产妇心理状态,并对其不良情绪进行实时监控,引导产妇转换生活重心,适当地举办交流活动,减轻产妇的压力。还可鼓励家属和朋友多与产妇沟通,缓解产妇的精神压力。护理人员可在产后开展一对一的交流,耐心倾听产妇主诉,通过此途径让其宣泄情感,并注意对产妇心理问题进行合理评估,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例如告知只要通过有效的治疗以及合理饮食干预,则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改善预后。让产妇意识到产后生活转换的重要性,告知其应以照护新生儿、促进个人生理功能恢复为主,并指导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积极鼓励其参与产后康复锻炼,并列举产后康复的真实病例,或组织同期顺利分娩的产妇共同交流分享,减轻产妇心理压力。此外,针对产妇家属不正确的生育观应给予适当方式纠正,减轻产妇的社会和家庭压力。

1.3 观察指标

具体评价指标包括两方面:①哺乳情况,主要通过泌乳始动时间和泌乳量两个指标衡量。②身体康复情况,主要通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产后抑郁情况和住院时间进行衡量,其中正常指标界定为:空腹血糖:3.9~6.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餐后2 h血糖:36分提示存在严重抑郁。

1.4 统计方法

采用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所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哺乳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泌乳量大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身体康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3 讨论

现阶段,孕妇年龄偏大且日常饮食结构不合理,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并且由于确诊时间晚或漏诊造成孕妇血糖控制不尽如人意,极易引发多种产科并发症,威胁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和安全[3]。基于此有效的产后护理干预对改善母婴善后具有重要意义。

母婴产后康复护理范文第3篇

护理工作是医疗单位整体工作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的质量也会对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加强护理服务意识的建设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全科护理将成为护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全科护理意识已在我国各大基层医院的逐渐推广[1],由于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推进,基层医院的护理服务意识、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以下是本人下乡期间的体会:

1产科护士要求

由于产科病房收住院对象的特殊性,病种复杂,有时患者病情来势凶险,时间紧迫,无疑给护理服务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一定的难度。产科护士不仅仅是局限于产前、产后护理工作,还应有各专科疾病护理的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和一定的特色服务。要求护士在业务技术上下功夫,既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又要努力对患有不同病种的病人特殊的护理要求落实完成好,增强护理本身应有的实力和体现护理质量的特殊性。使病人对病房的全方位护理建立起一种时时在在的信任感。

2护理体会

2.1接诊、转诊护理对每位产科护理人员都要求具备一定的院前急救知识及应变能力。在基层产科,平均每周有接诊、转诊2-3例,其中有普通病例也有急危重孕产妇,如胎盘前置孕妇接诊时应同时做好大出血急救准备,由医生、护士同时在场,以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2.2急救护理产科病人病情变化来势凶险,时间紧迫,曾发生一例患者在分娩中出现羊水栓塞,护士最早发现并在现场,因此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急救技能,做到分秒必争,稳中有序,有效实施抢救,为生命争取第一时间。

2.3学校健康护理每位孕妇从建卡开始最少接受3次以上孕妇学校授课培训,要求有师资的医护人员每周进行授课1-2次,内容包括:宣传母乳喂养好处、孕期营养、孕期母婴保健、分娩知识、产褥期护理等。通过讲解传授疾病知识,减少出生婴儿残缺率。

2.4角色转变护理基层医院为综合性医院,曾收住一位智障孕妇,孕30周,羊水过多,其智力相当于6-7岁儿童,由于胎心监测曲线不连续需重复监测,护士用成人的语气对孕妇说:平躺别移动位置。孕妇依从安排并平躺了40分钟,结果尿床了。当班护士没注意到要转变儿童角色,说话时语气应缓和、鼓励、表扬等,而不是严厉批评,结果吓出尿床。

2.5传染病护理产科合并症较多,如妊娠合并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病毒性肝炎等。护士不仅要掌握有关疾病知识、传染途径、隔离措施,还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新生儿做好预防接种和隔离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对孕产妇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包括疫苗接种、家庭隔离和消毒、饮食保健等。

2.6合并症的护理妊娠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在产科较常见,在护理上要深知方方面面疾病知识。高血压疾病护理宣教应告知,定期血压监测,按时口服降压药,低钠盐饮食,保持情绪稳定等;心脏病患者产后24-48小时易发生心力衰竭,护理上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严格控制静脉输液滴数,准确记录出入量;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宣教要具体,包括饮食习惯、品种、饮食量,指导血糖监测及合理运动等。

2.7出院健康指导以产妇为中心包括新生婴儿、产妇丈夫及其他家属,出院前对他们进行家庭护理知识讲座,介绍产后转介服务、康复护理、母婴保健等,做好丈夫及家属心理疏导,减少产后抑郁症发生;对特殊人群护理健康指导,应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心理咨询,让智障患者及家属得到健康支持。

2.8家庭访视护理出院的产妇在一个月内通过母乳热线电话进行家庭访视,内容包括:新生儿喂养方式、睡眠、大小便、皮肤黄疸、脐部护理;产妇产后恢复及产后42-56天回门诊复诊等。尽可能满足患者护理需要,以提高人口素质。

3总结

全科护理的宗旨是促进和维护患者健康,运用健康教育及整体护理模式全方位地为患者及家庭提供护理服务[2]。综合以上护理,作为距离广大老百姓最贴近的基层医务工作者,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了解基层居民的生活习惯及医疗服务要求,建立主动健康宣教,减少并发症、传染病的发病机会。护士除了要掌握常规操作技术,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以及社会学、心理学、沟通艺术及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更应有计划地加强临床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各种健康宣教,全面提升业务水平。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专业基本功,既能在极短暂的时间内迅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能适应快速、多变的急救技术要求,利用住院期间最佳时机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因为宣教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患者现身所患的疾病,易让患者得到安慰和理解加深,在有限的环境开展宣传、指导,使她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提高其健康意识、知识、技能,从而提升人类健康质量。

参考文献

母婴产后康复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护理干预;初产妇;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以下降、自责自罪、悲观厌世、易怒、烦躁、乏力、睡眠不足、心理适应不良等临床表现为主,特别是初产妇更加容易发生复杂的心理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妇、婴儿的身心健康以及家庭生活[1]。本文对我院初产妇实施围产期护理干预,现将护理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到我院分娩的92例初产妇,均为正常足月分娩,排除焦虑抑郁症、妊娠合并症、头盆不称、神经病史等产妇;年龄20~32岁,平均年龄(26.3±2.9)岁;孕周为38~42w,平均孕周为(39.3±2.1)w。根据随机数字的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值得临床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接待、胎心监测、生命体征监测、产中会阴护理、产后护理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围产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产前干预 ①重视产前评估:护理人员在孕检时对孕妇既往病史、家族性精神病史、心理状态、婚姻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等进行记录,对患者支持系统以及社会关系进行评估,对于可能出现产后抑郁的孕妇,要及时建档,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奠定基础;②加强产前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通过分析不同个体的实际情况,通过针对性的方式,完善产前健康教育宣教,确保孕妇恐惧分娩的情绪得以减轻,维持孕妇情绪处于心境平和、愉快、稳定的状态内。

1.2.2产时干预 实施导乐式分娩,等到产妇宫缩间歇时通过按摩腰部、按摩穴位、放松肌肉疗法等方式,减轻产妇的不适。通过分管护士实施陪伴分娩护理,联合暗示疗法,给予针对性的情感支持以及心理支持,确保产妇潜能得以激发,从根本上降低产妇不安、恐惧的情况,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

1.2.3产后干预 护理人员在产妇完成分娩后对产后情况进行严格观察,加大育婴知识、母乳喂养技巧等宣传教育力度,确保产妇能够进行角色转换。护理人员还应该正确指导产褥期饮食,引导产妇产后积极参与产后康复训练,重视产妇家属及配偶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其参与到育婴的工作中,确保产妇的身体劳累、心理负担得以减轻,为产妇足够的睡眠提供保障[2]。

1.3临床效果判定标准[3] 分别评价产妇分娩后SDS评分以及产后抑郁情况(EPDS),产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如下:分娩后28d内发生,且出现下列症状≥5条,5条症状中需要含有①或者②,持续时间超过14d,严重影响产妇的社会功能、日常生活,给患者带来痛苦。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如下:①睡眠过度或者失眠;②出现抑郁情绪;③注意力涣散以及思维减退;④体重指数提高或者明显降低;⑤精神运动性阻滞或者兴奋;⑥出现乏力或者疲劳等症状;⑦多次发生自杀或者死亡的念头;⑧对于大部分活动或者全部活动缺少愉悦感以及兴趣感;⑨遇到事情出现自罪感或者觉得毫无意义。临床主要是采用两步筛查法诊断产后抑郁症,第一为EPDS评分筛查高于10分,第二为通过DSM-IV临床定式检查,检查结果与抑郁症诊断标准互相符合。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工作,通过(x±s)代表计量资料,以t检验,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若P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SAS评分以及EPDS评分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以及EP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比两组患者产后抑郁发生率 对照组产后28d、产后42d抑郁症发生率为21.73%、23.91%,观察组产后28d、产后42d抑郁症发生率为6.52%、8.69%;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产后抑郁属于非精神病性抑郁综合征。据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得知,之所以出现产后抑郁,大多数是由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原因引起的[4]。所以,护理人员在产妇孕产期给予针对性的支持以及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产后抑郁症的出现与初产妇孕产期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关系较为密切,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等护理干预,可促进产妇孕产妇抑郁症、焦虑症明显改善,从根本上降低产后抑郁症概率。另外,护理人员需要重视孕产妇心理变化、个体特征变化,通过合理运用专业知识、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使造成抑郁的心理因素得以接触,加大家庭以及社会的支持力度,确保孕产妇能够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面对分娩[5]。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SAS评分以及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产后28d、产后42d抑郁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研究表明,初产妇实施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产后抑郁症概率明显降低,对维持家庭社会和谐稳定、婴儿健康成长、促进妇女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尚萌.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34(31):224-225.

[2]万里莉,周瑞棋.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5(18):29.

[3]王卫静.系统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生殖健康状况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19(16):2958-2960.

母婴产后康复护理范文第5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value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syndrome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Methods: Our Hospit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n April 2015 ~2017 year in April 60 cases of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outine nursing,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The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effect, and carries on the investigation to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Results: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fter nursing fetal asphyxia of newborn premature labor, and cesarean section Conclusion :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is ( 95.63 ± 5.34 ) , whi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84.35 ± 4.36 ) .Application.

Key words: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quality of nursing

【中?D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0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又称为妊高症,是患者在妊娠期间特有的疾病。多见与妊娠20周以后发生,以高血液、蛋白尿、水肿为基本征象,病情严重时出现头痛、眼花、胸闷、抽搐、昏迷以及心肾功能衰竭。是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临床对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是该病的病因学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且有学者提出,主要的发病因素和精神紧张、寒冷季节或气温变化过大、初孕妇、有高血压、肾炎、糖尿病等病史、营养不良以及家族史有着直接的关系[2]。有学者提出,在该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确保了其健康的恢复和胎儿的健康。因此,笔者将对本院妇产科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探讨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妇产科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63±3.45)岁;其中初产妇13例,经产妇17例,孕周在24~39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3.48±3.51)周;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年龄在21~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87±3.82)岁;其中初产妇11例,经产妇19例,孕周在25~38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2.89±3.27)周。所有患者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均为妊娠期第一次出现BP≥140/90mmHg,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写知情同意书,同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批准。排除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者,精神严重障碍者,排除不愿参加本次研究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包括对入院的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卫生的住院环境,告知医院的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对病情稳定的患者鼓励早期进行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并指导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3];常规给予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等。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流程包括:(1)心理护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往往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出现抑郁而放弃治疗,护理人员需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告知其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坚持治疗对疾病恢复和胎儿健康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和关爱,从而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并使其积极主动的与医护人员配合治疗,促进治疗依从性。(2)环境护理,病房的环境方面也是体现护理人员的个性化护理方式,因此可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要求,为其提供一个温馨、舒适、整洁的病房。在病房内,护理人员可排放花束、艺术品以及绿色植物艺术品,并配备一些生活必需品,如电视机、空调等,为患者提供便利的条件,也可让患者使用自行携带的生活用品和被褥,提高其住院的舒适度。同时也要保持病房内温湿度适宜,保证良好的通风[4]。(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高纤维、高营养的清淡饮食,鼓励多食用含丰富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并严格控制每日钠盐的摄入量,劝诫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对症状稳定的患者鼓励多进行活动,如散步等,并在活动期间有专人进行看管,避免意外的发生,同时指导患者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5)出院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前进行健康宣教,再次告知其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之后在患者出院后可采用电话或网络平台(QQ、微信)的方式进行随访,对其近期的身体情况做详细的了解,如其还存在疑问的地方,可给予耐心、仔细的讲解,同时保持通话时间在10~30min左右,保证良好的护患沟通[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母婴情况,其中包括:胎儿的早产情况、新生儿的窒息情况、剖宫产手术情况、胎儿窘迫、产后出现以及感染情况。同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将患者的护理满意的评判标准分为三类,分值为100:(1)≥90分为非常满意;(2)75~89分为比较满意;(3)≤74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t检验进行数据比较,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母婴情况对比

治疗组患者护理后胎儿的早产情况、新生儿的窒息情况、剖宫产手术情况、胎儿窘迫、产后出血以及感染情况,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63±5.3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4.35±4.36)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