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生物必备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课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困难对策人们了解和钻研生物科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实验,同时实验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个常用手段。好的生物实验教学,不但可以激发高中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还可以培养高中生分析、观察、综合思考的能力。生物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学习习惯,并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我国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一些困难,使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
一、我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困难
(一)教师人员不够,生物实验教学不能正常进行
造成我国高中生物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的原因一共有三点:首先,教育机构配备生物教师速度慢,周期长。高中生入学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但生物教师的人数没有变,使得教师教学工作很累。其次,很多优秀的生物教师都流向了更好的高中学校。再次,教师人员配置不合理,没有专门的实验员。往往生物教师在讲课的同时还要兼任实验员,使很多高中生物教师教学任务过重,对“新课改”下的教学力不从心,使得实验教学活动不能有效开展。
(二)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有很多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觉得生物实验教学既费力又费时,认为只有在黑板上用粉笔给学生授课,给他们讲述实验的原理、步骤、结论才是好的教学方法。殊不知长此以往,高中生的主动性、创新性、敏捷性慢慢就会被泯灭,成为了学习的奴隶,是纯粹地“为了做题而做题”,完全在应付高考。传统老旧的教学模式影响了高中生学习生物的积极主动性,也失去了生物实验课的价值和意义。
(三)实验设备陈旧,资金不足,药品短缺
高中生物实验课往往不被重视,学校投入其中的经费少,导致现在实验用的很多设备都是很久以前购置的,比较陈旧,无法再正常使用。此外,生物实验用的药剂要么缺乏,要么过期,完全失去了效用。我们不难发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硬件设备跟不上,尽管国家对此做出了很大地努力,投入了不少资金加强管理,但仍然无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比如,现在有些学校仍旧缺少甚至是没有生物实验室,对必备的实验药剂和实验仪器没有落实。这些问题,都让高中生物实验课的开展遇到很大的困难。
(四)学生兴趣不高,自主实验困难
由于生物课在初中阶段不是必考科目,使得很多学生在学高中生物的时候,表现出基础差、学不动的特点,尤其是对于实验环节产生懒惰心理,不愿意动手操作,对实验课不感兴趣。
二、我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出路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应该舍弃旧的发展模式,引进并采用新的发展模式,让生物实验教学符合师生教与学的需要,从而有利于高中生物教学合理有序地发展。以下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培训,发挥网络优势,从而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
毋庸置疑,高中生物教师的学历都是大学本科以上,符合国家的标准,但是有些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看重老教材的“教与学”模式。这种观念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就显得非常滞后。因此,学校方面要组织生物教师参加统一的新课程培训,让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知识有深层次的提升,还要加强力度全面落实网络教研,促进本学校与其他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更新生物教师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还能够借鉴和吸收先进的教学成果,更好地为生物实验教学服务。以上方法使高中生物教师充分意识到,实验教学对培养高中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探究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师生都要注重生物实验的重要性。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实验设备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要求更加严格,目的是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对此,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要想顺利开展,必须依靠国家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真正改善教学条件。比如,建立大型生物实验室、更新实验仪器和设备、补充生物实验药剂等。努力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使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迈向新的台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配备专门的实验员,分担教师的教学任务,让生物教学合理正常开展。
(三)敢于创新,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教师要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即使在实验设备缺乏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实验,模拟实验的场景,比如,制作小生态瓶的实验、制作细胞结构模型等。有的高中学校距离农田比较近,教师就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学生到自然中采集动植物标本、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这样既有利于收集实验材料,还丰富了高中生的课余生活,让实验教学更加有趣。更重要的是,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加强与生物研究机构的交流
高中生物教学的某些实验,对其条件和技术要求比较高,连有些生物教师也不曾做过。因此,要积极地与当地的生物研究所建立交流的平台,得到一些方法和技术上的支持。比如,利用课余的时间,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科技馆参观、开展生物实践活动和比赛、邀请生物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等。这些活动都可以提高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他们敢于实验,乐于实验。
三、总结
高中生物课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学习习惯。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与完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当然,这只是“新课改”下的起步阶段,我国未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一定会更加完善和进步。因此,对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我们要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善于总结教学经验教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扬长避短。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我相信,我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一定会一帆风顺。
参考文献:
[1]黄景辉.浅谈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
[2]慕晓茹.高中生物新课程问题化内容组织与教学分析——真实情境中的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解读[J].中学生物教学,2009,(04).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概念图;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060(2016)03-0250-01
概念图是将知识中的重点进行总结分析的一种教学工具,其内容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丰富的,将其用图像的方式进行展示,能够清晰明了表达教学内容的概念、重点。概念图的应用可以使学生理解繁杂的知识点,培养学生对图表的认知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分析能力。本文将从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全面的探究。
1概念图的意义及结构
1.1概念图的意义
概念图是将某一知识领域所包含的概念用图的形式展现出来。生物课程是一门通过分析、推断概念的学科,概念图将会很好的展现出生物的规律。在70年就由约瑟夫研究出概念图,将其很好的运用到教学中,逐渐成为教学中必备的工具,从而在教学中体现了强大的功能。
1.2概念图的结构
概念图是通过图形将一种知识与另一种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表示的图像,在概念图中将会有“节点、连接、相关的文字标注”呈现出来。在绘制概念图时候要明确好概念的中心以及概念的等级,选择好知识领域。在设计概念图时,确定好图形是横向或者是纵向分支,并连接好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图主要是由几何图形、图案、文字等组成,用各种形式的连接点将概念连接起来,再对每个概念详细阐述,最后对整幅概念图进行相关的说明。
2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1在设计教学内容上的应用
高中生物教师可以用概念图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将教学内容进行一个整理,可以帮助教师将教学方向确定下来,使教师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将前后的教学知识能够很好的连接起来。例如,教师在讲解“以能源物质种类为中心建设生物概念图”时,教师可以通过概念图的展示,能够清晰的表明能源物质的来源,种类等,还能使学生清晰看到学习能源物质中有哪些形式。
2.2在课堂讲解中的应用
在生物课堂中,概念图将会让知识点很清晰明了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概念图将会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和判断,能够使教师有一个清晰的思考过程。用层层递进的关系进行表达,让教师对课本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有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将书本知识通过分类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生命的活动离不开细胞”这一课程时,可以制作概念图。教师可以将概念图作为教学的板书,不仅能清晰看出细胞的分类,还能明确看到细胞各之间的关系,这将会使学生对细胞生物之间有一个很好的了解。
2.3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画概念图进行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在画概念图的时候能够通过概念图学习课程中的重点,还可以避过多的冗长文字。概念图将课程的重点清晰简明的表现出来,从而加强学生的记忆。学生在听了教师讲解概念图后,自己再亲自对其进行一次的学习,进一步的巩固知识。
2.4在复习课程时应用
在课程复习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利用概念图进行学习,能够很好的将旧知识用框架的形式进行联系起来,进一步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很好将其重点抓住。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会感受到对课程中内容模糊,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好将知识掌握。在复习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所画的概念图内容和要求进行再次创作,让学生动手画图,从而对知识有一个巩固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找到绘图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清楚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3.1有助教师的教学
概念图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脑中的知识用图象形式清晰地将教学内容展示出来。对学生而言,生物学中很复杂的生物关系,可以通过概念图清晰明了的展现,从而使学生明确知识的要点。在概念图的使用中,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点的分析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知识的拓展,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点的领悟能力有所提高,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2有助学生的创新
概念图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在使用概念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概念图和知识进行联系,更加容易的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将相关知识连接。概念图的出现帮助了学生在学习生物学中的过程中对新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自己进行动手绘制概念图,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例如,在学习《组成细胞的元素》这一课程中时,学生可以通过对概念图的分析,从而进行相关的实验。
3.3有助评价教学
教学的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一种检测,对教师正确的课堂教学中提供了有利的证据,也是近几年来教学专家研究的对象。相比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仅仅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证依据,还将概念图纳入评价依据中,将其运用到教学的每一个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设计出来的概念图对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一个判断,找出学生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及时指点和更正错误,促进学生生物水平不断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概念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概念图的运用将会充分调动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将使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变得容易理解,通过概念图的分析理解,使学生能够独自完成对生物知识图的绘画,能从整体上掌握知识的要点。不仅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死气沉沉的气氛,还能结合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何兰平.例析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3,07:137.
[2]杨照太.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例谈概念图的作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3,04:125.
[3]刘银中.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05:127.
关键词:新课程;实验教学的价值;科学素养
生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达成高中生物新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方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具备丰富的价值内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格品行等方面的发展。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价值内涵
确定实验的价值内涵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基石。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价值内涵不断丰富,认知价值、方法价值、能力价值、教育价值等已成为实验教学独特的价值。
1.科学知识的认知价值
认知价值是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的最基本价值。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安排的每一个实验,都是对知识的巩固、验证和升华。如“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紧密联系“叶绿体”“线粒体”这2种重要细胞器的知识,通过此实验的操作,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领悟。“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这个实验可以将酶的作用及特性知识得以巩固,这些都是新课程中的重点知识。
2.科学研究的方法价值
高中生物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多种方法。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中通过颜色反应学会化学试剂的鉴定方法;“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可以使用观察法完成;通过“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探究方法训练;“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让学生学习使用调查、实习这些方法;还有的生物实验让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方法,建立物理、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
3.科学探索的能力价值
生物探究性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得出的,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建模和知识迁移能力;“调查生态系统”可锻炼学生的调查能力、组织能力;模拟实验“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4.科学精神的教育价值
科学精神教育包含科学态度教育、科学批判精神、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等,如“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精神;“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能强化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社会责任感等。
高中生物实验大都具备多重价值,但又有其独特性。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包含认知价值、能力价值、方法价值等多重价值,但该实验独特价值表现在科学精神价值上。又如“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在富含多重价值同时,其独特性价值体现在数学模型、逻辑推理等能力价值上。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价值的实现策略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师要树立新课程理念,加强实验教学研究,使实验教学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1.更新观念,提高实验教学的价值认识
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实验课是以生动而又形象的具体实物来进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传统教育模式下,实验教学在整个教育活动中一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生物教师普遍认为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习惯于讲实验而不去做实验,严重制约着实验教学的价值体现。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实验教师应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意识,重视实验教学的价值,重构实验教学模式,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技能轻方法、重结果轻精神的实验教学思想,努力将实验教学的价值体现出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2.加大投入,确保实验教学的必备条件
生物实验室建设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必备条件,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以观察、探究、调查、模拟等为主,不仅要具备普通生物实验室及设备,还要有配置数字化探究实验系统、计算机、操作台等设备的生物探究室、标本室、生态馆,具备“动植物进化系统”“植物系统各大科区”的生物园地。部分学校对实验教学没有足够重视,致使人、财、物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实验教学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如落后陈旧的设备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挫伤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或由于实验仪器装置配备不足,有的分组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有的实验无法开展等,实验教学的价值无法体现。新课程实验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加以建设与配置,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3.加强培训,提升生物教师的实验素质
高中生物新课程中不少实验所蕴含的生物技术含量高、难度大,生物教师不仅必须要有较强的实验操作技能、使用现代教学设备能力、一定的教学管理水平,才能完成实验教学的工作。如生物学实验的取材、有关试剂的配置及特殊需要、预实验等,都要求实验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施新课程实验的能力。
只有加强培训学习,加强学习新课程理念、生物高新科技知识等,并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才能使生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验素质、实验能力,对实验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规范操作,实验操作方法步骤科学严谨,开出开好实验课。另外,实验教师要学习对课本实验的创新改进,才能引导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探索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质。
4.重视教学,达成实验教学的价值实现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价值的实现要通过课堂上师生实验的进程。当前,有的教师对实验存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光讲不做”的现状,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确实验的价值,认真研究实验教学,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并实施有效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使用教学模式、实施高效的课堂管理等都是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计划的制定、结果的分析、误差的研讨等,既重结果,更重过程,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价值教育。
5.不断探索,促进实验教学的开发创新
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对原有实验方法、材料进行改革创新,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获得综合性、协调性的发展。如“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可发动学生尝试用新材料替代;鼓励学生在常规实验基础上设计新实验如“验证Ca2+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形成探究性实验和实验型研究性学习,如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中的蔗糖浓度”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对“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的失败原因探究等,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激发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同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进行如《植物标本制作》《当地药用植物研究》《乡镇特色动植物调查》等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学生物实验的内容,促进实验教学价值的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陈继贞,张祥沛,曹道平.生物实验教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郑晓蕙.生物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15―1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0―31
[4]许萍.教学价值研究:进展与展望[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3):20―21
[5]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192-193
【关键词】生物 创新 思维训练
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生物教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在生物教学中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生物学科是一门探索生命奥秘的学科,因此生物教学既包含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包含了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在生物教学中开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高中生物教学不仅要实现科学知识的传授,还要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重视高中生物教学现状的调研对做好当前的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
1、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能力训练重视不够。国内教育体系经历了几次大的改革。国内教育最初定位是精英教育目标,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知识的教学。随着国内教育发展越来越大众化,教育体系的教学目标不在是为培养精英服务。受教育环境的变化,国内教育由之前的应试教育转型到素质教育阶段。但传统应试教育的许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法还在影响当前的教育。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习惯的影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并没有很好的落实。
2、教学方法落后。高中阶段的学习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教学往往是为了高考的升学率。受高考压力的影响,许多学校压缩和调整生物课程教学时间。生物教学过程中往往压缩实验教学内容,增加考试训练方面的教学。在许多高中的生物课堂上,教师不停的讲,学生不停的记,整个课堂缺乏互动,更缺乏创造。落后的教学方法还表现在模式的落后,传统的说教教育、填鸭式教学模式等等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要求了。
3、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受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影响,在一些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学氛围非常枯燥。枯燥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索然无味,受其影响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表现出兴趣不高,甚至有些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表现出畏惧情绪。另一方面生物课程的学习过程涉及到较多的实验过程,因此生物课程的学习需要学习有较好的动手能力。但很多学生由于综合能力不高,对生物课程的学习表现比较吃力。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阶段,同时高中阶段也是培训学生综合能力的最佳时机。但受国内教育环境和教育现状的影响,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为适应新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高中阶段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重视学生生物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体验学习过程。其次,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调动课堂气氛。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外,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重视探究式教学、活动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应用实践。最后,重视理论与实验课程的教学安排。重视实验教学有效开展,在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验教学同步开展,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共同提升。
2、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打破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形成固定思维习惯。思维定势源于经验习惯,但同时思维定势也是影响学生创新的关键。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解放学生的手脚。其次,在教学中多给予学生鼓励,对学生在教学中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及时给予肯定。最后,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重要位置,有意识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内容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3、重视学生类比思维能力的训练。类比思维能力在问题分析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学科探索和解决的是生命规律问题,因此在知识学习和探索过程中需要从大量的生命现象中总结发现规律。类比思维能力是学习生物学科知识的必备能力。同时类别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习由此及彼,形成思维衍生。因此类比思维能力是学生创新思考的基础能力。在类比思维能力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的教学方式,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其一个科学系统的生命体系。例如:泌尿系统、心血管循环系统的学习。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类比联想生活的生活现象,理解肾脏、心脏等器官在整个系统中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生命系统中的很多生命现象都可以在生活中得到验证。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习应用学习到的知识分析生活的生命现象,实现学生思维分析能力的训练。
4、重视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发散思维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中的重要思维能力之一。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寻找多个解决问题的答案。发散思维在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方面有重要作用,通常可以帮助学生突破传统知识和思维方法的禁锢,寻找新突破点。因此,发散思维能力在创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相关教学内容串联起来举一反三。例如:糖尿病的病因分析,呼吸系统与血液循环系统的氧气运输原理。
三、结束语
生物学科作为理工学科在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重视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类比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通过有效的教学训练一定能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丁彩平.生物教学中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3).
高中生物较初中生物无论从学习内容上,还是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初、高中两个阶段的生物学教学内容,既有所分工,又互相衔接。初中生物教学除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外,还肩负着为进一步的高中学习奠定知识、技能的坚实基础的重任。但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不容乐观,存在很多问题:有的课程计划没有落实,教学时间不能保证;有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多少年来非中考学科的地位(这种情况在我市即将得到改观)……这些问题导致初中生物教学并没有完全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进行,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存在很多欠缺,从而影响到高中生物教学。
初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衔接”,是一个需要多方合作的、统筹安排的系统工作:要从高中生物教学方面想办法,同时要从初中生物教学方面想办法;要从教材,从学生想办法;也要从教法、教师方面想办法。下面主要从初中教师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做好“有效衔接”工作。
1 明确“有效衔接”的内容,有的放矢搞好衔接工作
“有效衔接”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习惯、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学习评价五个方面做起。教师思想的认同是实现“有效衔接”的前提。“有效衔接”非常重要,意义深远,因为“有效衔接”是学生生物学习发展的需要;“有效衔接”是生物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有效衔接”是生物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教师深入研读生物课程标准,认真钻研初高中教材,对比分析,研究初高中教学内容在哪些地方存在知识、技能的脱节,了解初中哪些知识是高中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必须解决,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并未完全解决会在高中拓宽和加深等。教师只有寻找到初高中教学知识点、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衔接点,才能做到备课有底,教学有方,指导有法。
2 做好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
2.1 深入了解初高中生物学教学目标上的差别
初高中生物在目标导向上有所侧重和不同。初中生物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更加重视生物学素养的养成,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知识、基本实验技能。高中生物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有相当一部分所学习的知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较高要求,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初中结业与高中升学的目标导向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在生物这个多年来非中考学科上表现尤其突出。由于在初中只是会考学科,成绩不记入升学考试总分,所在在初中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在量和质上都大打折扣,这对高中生物教学来说十分不利。
2.2 充分理解和把握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承继和衔接
初中生物教材较通俗易懂,对新知识的引入往往贴近日常生活,较形象生动,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学生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度、广度明显加强,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
初中教师要通览课标,理解和把握初高中生物内容主题的互补和递进关系。中学生物学课程通常包括十大主题,初中生物课程全部包括了这些主题,其中,生物多样性、生殖和发育等主题侧重在初中阶段完成,生物学的核心主题(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等)安排在初、高中两个学段完成。在两个学段的分布既各有侧重,又在整体上实现互补;既能实现初中阶段的内容相对完整,又能使高中阶段的内容相对集中,以保证核心内容的教学较为深入。在相同主题的处理上,采用了初、高中递进安排的方式,如:生态学的主题,初中主要是个体生态的内容,而高中则是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方面有更加深入要求。初、高中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
初中生物教材中的许多知识点与高中生物的内容相联。如初高中联系密切的知识点:叶的结构;根尖的结构;茎的结构;花的结构和果实的形成;神经元的结构;食物的消化、吸收及人体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生态系统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把各知识点与后续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例如初中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尝试设计实验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以及课后的DIY――合理密植、光合作用需要光等为高中阶段光合作用的深入学习做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做好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
教师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使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不但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从而使学生的能力水平获得更高层次的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顺利地完成向高中生物学习的过渡。
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在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种能力的任务,初中生物教师要有长远的目光,强化各种能力培养。
3.1 课堂实施科学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应开展以科学探究为主要教学形式的生物教学活动,坚持用探究的方法教、教探究的方法。首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给学生一个“发现”的过程,通过设问等各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顺着知识的发生过程去想象、猜想,从而感悟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其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找到学习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教师确立了研究的问题后,经常不设定实验器材,而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选择实验所需器材,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2 要善于结合学科特点,构建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体系
教师要依托实验来创设一种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科学探究情景,引领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构建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体系,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开展探究活动。如,在活动的场所和时间安排上,除了要用足、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外,还要关注课外、校外、家庭乃至社区等活动基地,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互补;在活动的内容安排上,除了生物实验这一重要载体外,还可以是家庭小实验、口头交流与讨论、调查与研究、书面表达与成果展示等方式;在活动的组织形式上,除了以学生个体为主要形式的探究活动外,还可以是小组合作式探究、导师指导式探究等方式。做好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除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外,还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迁移能力等。
4 做好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有效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问题,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而高中则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勇于钻研,善于融类旁通,举一反三,归纳探索规律,然而步入高中的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往往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因此不能较快地适应高中生物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生物的学习,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各内容给学生各种知识予具体指导。
4.1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督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加强学法指导,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以及课程资源条件、教师的个性特征,灵活恰当地选择学习方法,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使他们在主动建构中习得知识与方法,在感悟、体验中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4.2 加强高中必须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1)自学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侧重在自学质疑这一环节上。教师出示学案,组织学生自学,然后要求用最精炼的语言进行展示、归纳;对有些疑难问题,组织学生先自学,然后分组讨论,互动探究、矫正反馈、大胆质疑,最后再由教师因势利导,点拨思维,形成认知结构,不仅能全面、深刻、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实验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中,主动实验,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维,分析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数据,不断改进实验、探索实验或自己设计简单实验方案,不断地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规范操作,苦练实验基本技能,为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可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自己设计一些可行的实验,使学生感受到社会、生活、科技中充满了生物,既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求知欲,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学习生物的兴趣。
(3)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抓住时机,多渠道、多方位拓宽知识领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研究,如在传授知识的教学中坚持使用启发式教学,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注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进行适当的比较和分析,以旧带新或以新忆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过程中深化旧知识,接受新知识,从而为培养创造思维打下基础。
5 做好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的“有效衔接”
考试要立足诊断性,体现促进性,根据课程实施方案,合理确定考试内容,立足主干知识,注意学科渗透,以考试为评价手段要注意突出诊断性、激励性,淡化甄别功能。考试的形式可以有卷面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要提高命题质量,以课程标准要求为纲,以改定考,命题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以能力立意为主,体现新情境、新材料和新设计,试题应以有利于实施新课程、有利于促进教学为原则,试题必须全面检测三维目标的达成效果,关注考试过程中学生的态度、诚信、技巧、习惯和规范等方面。从学生答题情况人手,找出问题,探寻导致学生错误答题的原因。确定矫正方案,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达成三维目标。加强对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质量督查,把生物学科纳入中考范围。中考命题在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上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