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文化旅游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文化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体现了我国居民从单纯的物质享受转变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而在文化旅游产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特色,通过文化旅游可以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同时也能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发扬保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反过来可以大大的促进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充实文化旅游的内容,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我国文化旅游的内容的丰富
文化旅游注重对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的欣赏和学习,其主要作用在于满足我国居民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传统的节日、地方的风俗习惯、少数名族特殊文化礼仪等等,都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财富。这些财富的存在,可以带动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因为这些非物质文化的存在,提升了地方旅游产业的等级,由传统的旅游转向文化旅游,由传统的物质享受转变为精神教育。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丰富我国文化旅游的内容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文旅游化产业规模化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由于之前的内容单一或者是地方特色限制,往往形成的规模比较小,居民对于文化旅游的范围受到比较大的限制,精神层面的享受也比较单一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可以延长文化旅游路线,扩大文化旅游的范围。例如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红色旅游的结合,将革命老区串联在一起,让居民可以在旅游之中感受党从创立到发展再到建国的奋斗历程,体会新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也增强了我国居民对于我党以及我国未来的信心。这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撑下的文化旅游规模的扩大,其现实教育意义远远的超出了经济效益,在我国现阶段对于文化高度重视的背景下,可以长久发展,保持兴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改变了原有文化旅游的意义
原有文化旅游主要是感受地方著名文化的特色,实地的去接受相关文化的教育,丰富自己的视野。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文化旅游意义也变得多样化。少数名族特殊习惯和利益的保护有利于我国多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我国民族之间紧密的联系;节日等非物质文化保护可以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工艺技术的保护可以传承我国传统艺术,展现我国先辈的超人智慧。
二、文化旅游视野下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实践
由文章的分析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我国文化旅游的内容、规模以及意义等方面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显而易见。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工作在于保护工作的实践,只有将工作做到位,才能切实的保护这些财富,提升我国文化旅游的档次。
(一)以文化旅游保障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进行
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持久而且代价比较高的工作,除了简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探索、保护工作,还有很多复杂的细节层面的工作需要做到位。很多地方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而相反,我国也可以利用文化产业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旅游来宣传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国居民甚至是国外居民来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以及传承。另一方面,通过文化旅游的发展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资金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不能单靠政府官方的力量进行保护,地方文化产业集团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部分的资金支持,比如一些博物馆或者纪念馆的建设,或者是对于某些传统工艺产业提供支持等,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下去。
(二)改变部分文化旅游产业的功能,提升社会效益在其中的地位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在于经济效益,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地方部分产业可以改变传统的功能,而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突出对于非物质文化的宣传以及保护。而其中缺失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文化旅游带动的住宿、餐饮等服务产业的发展来弥补。
(三)注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倒退
文化旅游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地方的开放以及自然人的流动,这期间由于种种不文明行为以及经济利益的驱使,很可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破坏,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进反退。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要特别注意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加强检查的力度,保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留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意义;问题;措施
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鄂温克民俗文化和桦树皮制作技艺。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传承与保护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基本职责。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以下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进行探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本民族性格的直接表现,而且是民族情感、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载体。笔者认为加强对其传承与保护主要具有以下意义:(1)为了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保持中华民族的个性特征。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给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这就需要一种传统的精神力量来团结和号召广大的中华民族儿女,增强凝聚力,从而能够使中华民族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历史文化遗产,而且还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认识和定位,是从较高层次的抽象角度和历史的高度得出的科学结论,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经济资源,更是一种永恒的精神的宝藏。旅游业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机遇,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切实的体现;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还是一种需要大力开发的旅游资源,其发展潜力巨大。这种资源不同于普通的物质文化遗产,它更体现了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充分展示出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内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机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需要明确传承与保护工作中的各要素运行机理,才能发现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主体:非遗传承与保护主体是指参与到非遗传承活动中,并愿意将自身技艺进行传授的个人或是群体;而非遗保护的主体则更加多元化,包括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个人以及社会媒体等多种群体;(2)客体: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客体包括各种文化遗产的的表演形式、知识、技能以及各种工艺品等;非遗保护的客体指保护工作中的传承人与传承对象,这一要素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3)载体:非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以人作为传承与保护的载体,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必须依靠非遗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来进行,因此在非遗保护中必须重视对传承人的保护工作;(4)路径: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路径主要是人民的广泛参与以及传承人的口传心授;非遗的保护路径则较为丰富,包括静态形式的保护以及对传承人的活态保护,具体包括相关法律政策、非遗教育、市场化发展等,非遗的保护路径没有固定方式,只要有利于活态传承的活动都可以被视作保护路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环境的问题。相比于传统的民俗文化,现代年轻人更加推崇城市文化、潮流文化,同时国外文化的不断渗透也使得极少数年轻人愿意了解、认识以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给传统文明的发展与传承带来了不利影响。并且由于自然灾害等非人为的破坏也是影响非遗传承的重要因素,在自然灾害中非遗将受到不可修复的严重损坏,因此也是造成非遗传承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2)传承链中断问题。非遗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因此其对于传承人有着较强的依赖性,而随着非遗传承环境的不断恶化,多数非遗传承人已经属于高龄人群,但现代年轻人相比于传统技艺更加青睐现代文化,因此只有极少数年轻人愿意加入到非遗传承的行列中,这就导致了非遗传承链条在不断中断。(3)传承机制的问题。非遗传承工作需要依靠完善的传承机制,虽然当前各级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非遗传承的重要性,陆续展开了多种传承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上看,国内的非遗传承机制仍然存在很大不足,无法对数量众多的非物质遗产进行科学、有效的传承,也没能深入人民群众之中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因此必须对加快对传承机制的完善工作,从而使政府、社会以及人民群众展开更加系统、科学的非遗传承工作。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府对非遗保护的认识问题。第一、现阶段政府的非遗保护工作更多的是以申遗为工作重点,希望能够通过申遗来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如果一味地强调非遗的商业性质而忽略了对其文化内涵的保护将失去非遗保护工作的真正价值,为了获得非遗的经济效益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创造非遗的现象,这种非遗过热现象不但无法对非遗起到保护作用反而会给传统文化带来一定的伤害;第二、政府在非遗保护中过度重视对非遗形象工程的建设,地方政府为了申报非遗项目而盲目进行非遗形象的塑造,而一旦申遗通过后,非遗的保护工作将被再度忽略,这就使得申遗工作失去了其文化保护的真正意义,无法真正达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目的。(2)非遗保护机制问题。非遗保护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评审机制问题以及监督机制问题。第一、在地方非物质遗产申遗的评审工作中,政府为了促进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仅仅从申报流程以及范围等方面进行,而缺少对非遗项目真实性的严格审查工作,这种做法将给非遗的保护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第二、政府缺少对申遗通过地区保护工作的监督机制,政府应该加强对地方非遗保护全周期的监督工作,防止出现申遗过程中的过度开发、虚假申遗以及轻保护现象,从而使得对非遗的保护工作发挥其真正价值。
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措施
1、 确定传承项目,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组织专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评估、判断、筛选,把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地方特色,具有时代相承特点,具有独特的知识、出色的技能和高超的技艺,保护和传承它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传承项目,并根据其类别、特点、濒危程度,申报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此推动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通过相关法律进行保护。法律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进程中,必须要注重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协作与指导关系。全国各地政府应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基础之上,根据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状况,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分工与职责。首先,地方政府必须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其次,必须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相较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存在这巨大的差异性,传承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扬至关重要,各地政府必须要构建一个传承人命名与保障体系,在专项资金当中划拨出一部分进行专项管理。最后,要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法律法规,健全相应的奖惩体系。通过立法,不仅能够有效激发人民群众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保护工作当中,同时又能够有效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破坏与流失的情况。
3、加强政府扶持力度,进行保护。(1)增加投资。要想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度,使得更多的群众能够正确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各地政府积极组织社会当中的各种资源,通过积极组织各种宣传范围广、辐射能力强的宣传活动,有效提升民间文化的知名度,从而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度。(2)协同合作,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属于全面、系统的工程,这就需要中央、各级政府、地方文化机构、宣传机构以及非物质文化的专家进行协同合作,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力量,最大程度的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整个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认识。
结束语
我国具有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沉淀,有着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当前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衰退,甚至存在消失的危机。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曹伟伟.浅谈漯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D].合肥:安徽大学,2014.
[2] 于思文.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3] 史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探析[J]. 大众文艺,2015(03)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领域中,进行研究着一个永恒不变的课题,那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这个问题困扰了学术界多年,直到现在还被列为重要的主题进行思考研究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范围较广,包括的内容渊博,种类繁多、众多的民族有着关联。阶段、区域、种类、民族的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存在差距,具有的主要特征及继承方法都是没有可比性的,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区别,不能使用同种方式进行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1.无形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不占有任何实质性的空间,是不能看见,不能触碰到,存在人们脑海的潜意识中,随着人们的感觉去认识这个事物,获得它的意义所在,这就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例如“端午节”,这个节日就充分的体现出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这个节日的来源没有建立任何有具体概念的物质基础上,只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一种庆祝方式,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有主导的地位。我国在20世纪初期,就把“端午节”设定为国家法律规定的节日之一,这个节日的设定充分的探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心中的位置,针对于这种无形的理念进行有效的保护,使用独特的开发模式进一步的进行挖掘,在内容含义上更加丰富多彩,可以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继续流传。
2.传承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内,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会依据自然的协调关系和当时的历史变化的条件进行沉淀流传下来的。归根结底,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任何一种传承下来的文化形式,必须经过历史的演变进程,其中记载了当时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所要表达的文化特点,具有这些方面的优点才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流传。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必须把这些特点考虑进去,并且创造出良好的气氛有利于这种文化遗产继承传承下去,流传千古。
三、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专门的保护和开发区域,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及空间的格局进行总结分析,从中发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布局情况具有显著特点。
(1)增加宣传范围,提高宣传力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可以使用媒体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在大肆宣传的过程中,开始就让群众了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目前的社会发展具有的积极意义是什么,应怎样进行开发和保护?当今的社会,有较多的人根本不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有哪些属于文化遗产范围内,更不用谈论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的深远意义,这些方面的因素就会给将要进行的工作带来诸多不利环节,在一定的程度上会阻碍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的发展。
(2)提高文化自觉。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过程,是全民上下的文化自觉的行动方式,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行为应该严格的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广大人民群众自发而成的行为去保护和开发,自己民族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3)采用地区人、文化、生态三点融合,整体进行保护和开发。在地方区域的文化体系中,人作为流传文化的主体,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保护、培养,并制定出管理制度,还要进行保护和开发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主要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区域环境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来存在的区域土壤上,进行保护和开发时,一定要注意协调自然生态的平衡,促进文化生态环境。进行开发文化遗产时,必须进行整体的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基础,两者相互融合,相互协调。
(4)对于分跨多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需要多省协调管理。由于地理位置的划分,把民族文化在空间上进行分裂,即使是相同的民族处在不同的区域,也会产生相同的影响。例如,侗族的分布形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两个地区、湖南省的八个不同区域,也就是横跨两省分布在十个不同的区域,但是侗族的文化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这是因为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从大局出发,进行全面考虑,对文化区的整体保护和开发加以注意,根据区域进行全面的考虑,可以有效的保障文化遗产顺利的发展。
(5)建立奖励模式,鼓励社会力量进行参与。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进行保护与开发。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进步正渐渐的消失,例如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为了维持生活较多的年轻人走出家门在外打工,与城市先进文化充分接触,逐渐的遗弃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否消失,主要是取决于当地人的生存环境,所以,我们必须对当地的居民生活水平进行提高,是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才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有力保障。
(6)对于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发展文化旅游的形式。使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保护和开发的当地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使当地的经济水平得到提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这是个互利的局面。采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谨慎行事,不可莽撞,传统的文化不能完全的体现在民间表演的形式上,适得其反,失去真正的含义。
参考文献:
[1]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J].江西社 会科学,2016,(1):102-106.[2]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几个问题[J].江西社会科 学,2016,(2):20-25.
[3]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 学,2015,(2):103-109.
关键词: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保护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仅是涉及民族命运的重要问题,同时是建设全人类文化、使人类文化得以多样性发展的基础。区分消费文化和认同文化,对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吸纳外来文化和继承固有传统,二者所形成的张力对创造新的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具有鲜明的共享性特点,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才具有了世界意义。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普遍的民族自觉
许多地方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非物质文化保护没有摆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没有行之有效的规划和措施,致使非物质文化不能得到积极保护,甚至遭到不适当开发,加剧了文化资源的破坏和毁灭。同时,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意识不强,还没有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
2.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恶化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的生存屏障十分脆弱,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大批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3.非物质文化资源流失状况极为严重
非物质文化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流传于民间。最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文物、工艺品和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实物,由于岁月的流逝和各种劫难,木来就传世不多。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机构和个人,通过各种渠道私下收购、倒卖非物质文化珍品,使这些文化资源大量流失。虽然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做了大量保护工作,但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少懂行的专门人才、缺少强有力的管理手段、缺少经费的支撑,使得我国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流失愈演愈烈。
4.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
许多非物质文化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目前,掌握一定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数不多,或年事己高,或生活困难,他们掌握的工艺技艺随时都在消失,民间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
二、开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应树立的意识
(1)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危机意识和安全意识。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资源中相当一部分毁损严重,濒临消失。因此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宣传,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文化资源的保护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对各地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普查、编目,从而有的放矢地依法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管理。
(2)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意识。要实现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就必须实施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战略,建立良好的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好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要及时抢救和保护损毁严重、濒临消失、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同时,要把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在保护的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3)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彻底抛弃传统的发展观、文明观中的糟粕,树立起新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既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盲目的、无序的、过度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开发,又要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做法,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好非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着眼长远,合理利用。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
要加大培训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对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素质要求很高。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抓好业务骨干和工作队伍的培训工作。培训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文化部负责培训到省级文化部门,省级文化部门培训到市县,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人才培训体系。
3.加强宣传教育,在社会营造良好的保护意识和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倘若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无论多么美好的蓝图,都只能是政府和官员们的一厢情愿。所以,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只是某些部门、某些人的事,而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且常抓不懈的大事,这件大事应当成为全民的共识、全民的自觉行动。我们应通过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人人都懂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明了为什么要保护,以及怎样保护,从而让“保护”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全社会形成爱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气,使每一位公民都能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而自豪,从而自觉地珍惜它。
同时,非遗保护要从小抓起。现在社会已经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就是把学生作为非遗传承的主体,不仅是临时、短期地让非遗走进校园展览、展示、展演、做讲座等,更在学校建立非遗传承基地,由专职教师在学校进行持续性、常态化教学活动,把非遗项目植入校园生活,编写出适合不同年级段学生的教材,并将它们与美术、音乐、体育、德育等课程以及乡土文化有机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让“非遗”进校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非遗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原则,以文化战略的眼光来审视问题,从全局的、宏观的、历史的和人类文化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问题,我们所从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会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华文.关于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17-20.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来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党的十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提出文化兴国、文化兴邦的文化发展要求,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出,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城镇建设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人民群众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发展的主要群体。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更是共同向全国民众发出:“非议传承,人人参与”的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倡议。作为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积淀的历史文明发展符号,更是高度浓缩了一个民族伦理价值观、道德观和民族精神,无数勤劳人民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精湛技艺和文化硕果,充分展现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乃至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的丰富内涵。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众所周知,“非遗”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特点,与人们生活密切相连、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形态下,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承,是极具代表性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和典型文化遗产代表,主要包括有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手工技能等方面内容。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从2004年起,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早期的缔约国之一,2006年国家分别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保护,并从2006年开始确立每年六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国定“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的确立意义重大,这不仅是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国际规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更是通过立法保障,呼吁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关注和保护,让更多人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做贡献,展现民族文明觉醒的重要表现。截止到2014年12月,国务院共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53项,其中包括民间文学(30项),传统技艺(29项),传统戏剧(4项),传统音乐(15项),传统美术(13项),传统舞蹈(20项)和曲艺(13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2项),传统民俗(15项)和医药(2项),另外,从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了解到,国务院分别从2006年、2008年和2011年公布第一、二、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目,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加已有1219项之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著名文学家、艺术家冯骐才先生曾论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类物质遗产一样,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共同宝贵的财富,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而无形的文化,往往比有形的文化更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人类无限的情感,包含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在亚洲,我国邻邦日本、韩国和欧洲法国等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效突出,经验值得借鉴。日本政府早在1950年办不了《文化财保护法》,第一次提出“无形文化”的概念,开始注重对诸如戏剧表演、工艺技术、著名建筑和各类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保护,并建立出“人间国宝”的法律制度,经政府认定后的大师级别的艺人、工匠、技工人才,由国家保护享受每年200万日元(约14万人民币)的特别扶助金,用以钻研技艺,培养传承人。韩国则借鉴日本的经验,在1964年启动“人间国宝”工程,众多技艺传承人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和保护,在国家大型节庆活动的不间断下,开设诸如刺绣、农业、钱币、泡菜等方面的民俗博物馆,大量“非遗”项目被开发成商品,并以民间传统艺术为资源,吸引游客,大力发展当地旅游业。法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本国乃至欧洲产生巨大影响。早在1967年,吸收大量民俗歌舞、民俗舞蹈和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品列入传统博物馆进行保护和展示,并在全国划定90多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实行整体性地文化保护,首创德“文化遗产日”于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的在全国活动,在法国的积极影响下,其他欧洲国家纷纷举办“文化遗产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高新科技技术迅速发展下,随着商业化功利性目的地突出,原本生命力旺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酷的断层与失传的考验,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迫在眉睫。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中,笔者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西方文化、新兴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多元文化冲击,削弱了青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2)社会公众普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情况,认知度较低。(3)市场经济环境下,低收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直接影响到技艺无人继承的残酷困境。(4)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体宣传蜻蜓点水,不够专注、持续和针对性。(5)高校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艺术教育理论研究和培养。作为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大学生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力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需借助高校独有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发挥学生个体特点和群体优势,实施高校“青年保护文化遗产”计划,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进。
(一)以积极融入人文艺术教育课程,提高青年的文化自信
作为先进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大学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和无限充沛的学习精力,通过有针对、有选择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接,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课程中,扩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艺术教育课程的“横向”宽度和“纵向”深度,有计划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综合文化素质培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秀因素进行改良和创新,提升文化遗产在青年学生中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和爱国情怀。
(二)以文化学术科研为基础,构建青年的文化自立
高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发展,建立文化理论研究体系,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加快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深化文化遗产在高校青年群体中的命脉延续,让文化遗产在高校的学术科研中落地生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地位,加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文化自立”,向青年群体注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义,让更多青年担负起保护文化遗产的重任。
(三)以传媒宣传平台为载体,唤醒青年的文化自觉
在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立足本土非遗文化,通过微博、微信、学校官网,以及Facebook等国内外多媒体宣传平台,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传媒接受方式,对非物质文化进行定期、持续,有针对性的宣传报道,将蕴含中国的文化中独有的中华民族精神价值通过形式多样的视频、图片、新闻、专访等传媒方式呈现出来,增进青年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新认识,建立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引领学生全面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精华,唤醒民族的文化自觉,逐渐形成学习和保护文化遗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四)以延伸丰富实践活动,增强青年的文化认同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优秀的文化遗产活动对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深远持久的影响,高校青年积极参与文化遗产实践活动,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学习精神,通过参与喜爱的文化遗产项目,积极联结与民族文化的情感纽带,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色的文化特点无限放大,真正增强青年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提升青年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团结,让更多学生发自内心的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最大限度地维护民族优秀文化,保护文化遗产。
四、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