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知识观的转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从“课本知识”向“生活知识”拓展
长期以来,我们把“课本知识”作为唯一的学习资源,从而造成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任务。使学生的学习游离于生活世界之外,学生作为弱势群体被迫顺从学科专家的权威,变成了消极接受课本知识的“容器”,其结果只能是发展“知识”而不是发展人。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本知识”向“生活知识”拓展,使教学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这也正符合新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而要很好地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正确认识理解地理课程资源和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根据新的教育理念,课程资源除教材以外,还包括学生生活中以及学校、社会和自然界一切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的教育资源。
就其空间分布而言,地理课程资源主要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前者如地理教学挂图、模型、标本、实验器材、图书资料、专用地理教室、天文及气象观测场馆等;后者包括社区资源和家庭资源,如青少年活动中心、地理教育基地、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以及工厂、农村、科研院所、居民小区等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网络资源、远程教育资源为标志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异军突起,并以其传输快、信息量大、能突破时空局限等优势而倍受关注。
地理课程资源内容丰富多彩,是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学习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式、能够给学生提供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由“学科中心”、“知识为本”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资源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而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结合地理课程自身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掌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并能增强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的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情景和学习条件,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爱国主义情感和人文精神。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积极鼓励广大师生摒弃过分依赖书本单一课程资源的传统习惯,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将原本鲜活的地理课程资源演绎的更加有声有色。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不仅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地理教学,增添地理教学活力起着重要作用;更对学生能顺利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
通过调查,掌握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情况,并分门别类建立地理课程资源档案,逐步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注意地理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更新,特别是地理信息资源的积累;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各种地理教具、学具和教学软件,包括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制作地理模型、电教软件等。不断扩大地理课程资源库的容量,提高地理课程资源库的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地理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2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
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以及师生可用于地理教学的经历和体验;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开展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活动;指导学生编辑地理小报、墙报、板报,布置地理橱窗;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广播站或有线电视网、校园网传播自编的有关节目,提倡校际地理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3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寻求多种支持,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邀请有关人员演讲、座谈,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当然,从“课本知识”向“生活知识”拓展,不是要否定课本知识,而是要反思我们使用课本知识的方式和过程,能否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能够放飞想象和创造的翅膀。
二、从“内容知识”向“方法知识”的重心转移
作为知识的存在形态有两种,一种是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和现象的认识结果的知识,一般把它称为“内容知识”;另一种是关于自身怎样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法的知识,即“方法知识”。
(一)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
新课程标准规定地理学科的性质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规律。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必须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
例如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时,一方面让学生通过世界地图和某区域地图分析出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另一方面,请学生阅读有关该区域的工农业生产、贸易、人民生活、文化习俗等资料。根据以上两方面的学习,由学生归纳出该区域自然条件与经济人文状况之间的关系及该区域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和相互影响。
(二)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这一基本理念指出: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学校条件,选择地理教学方式。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讨论式、参与式、辩论式、案例分析法、“问题解决”式、“角色扮演”及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学习能力。
(三)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应重视利用地理图像,例如: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因特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中小学教育网也迅速涌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流,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更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四)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需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地理教学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对所学地理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保证教学的弹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人事管理 人力资源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的竞争成为了国际竞争的核心。能否有效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国的发展态势。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新的人事管理模式,在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领域发挥出其该有的优势。但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历史和实施内容上看,特别是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非营利组织,要实现从传统人事管理向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1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与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基础
1.1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在政府组织及非营利组织中引入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日益普遍。西方大多数国家在公共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领域占据了优势。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兴起,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公民民主意识的增强也迫使各国政府要面对现实,对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做出调整,实现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其中,完善政府部门的管理体制就成为了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重新设计公共行政,使其与经济发展战略和民主发展战略的趋势相一致,公共部门由此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使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应运而生。
作为一种组织与管理行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国有事业单位机构的人力资源未来和现状进行预测、规划、投资、培训、培植、使用、研究和开发的一系列行为的统称。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除了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外,它更强调公共性。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履行的是公共权力,追求的是公共利益,其作用对象是公共事务,并且具有公共责任。可以说,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针对的是公共部门。郭国庆在《现代非营利组织研究》一书中指出,公共部门泛指拥有公共权力,依法管理、服务经济社会事务,为全社会谋取公共利益的组织体系;以及由政府投资、开办,以国有形式运作的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机构。在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主体是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这与西方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不同,而中国的事业单位与国外的非营利组织在某种意义上是存在不少相同之处的,即具有公益性和不同程度的非营利性。因此,本文所涉及和讨论的中国非营利组织主要指事业单位范畴。
1.2 非营利组织及其特征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组织、营利组织构成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其中,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都是非政府组织。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共同组成社会组织。政府组织又被称之为第一部门,营利组织是第二部门,而非营利组织则是第三部门。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单靠政府控制或者市场自我调控都无法有效地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得各国政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公共治理环境,也就是说,仅仅依靠政府单方面处理各种社会问题的方式已经不能维持下去。这时候就要考虑到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服务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当今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了社会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另一方面,社会管理领域也面临着如何避免市场机制失效和政府失灵问题。不难发现,针对这一问题,各国普遍采取完善市场机制的功能和提高政府组织的管理效能的方式。然而,从政府管理和市场机制运行的历史来看,各种社会问题并没有因此得以解决,整个社会管理领域早已超出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所能处理的范围,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这个“第三部门”的作用就显得极为迫切。
对于什么是非营利组织,在学术界还存在着争议,这主要是因为各国学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而引起的。笔者较为认同以下定义:非营利组织是介于政府组织、营利组织之间的一切社会组织,又称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是在公众支持下,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而存在的机构,它执行不产生利润的社会职能,专门提供那些不能由企业及政府充分提供的社会服务。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对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等事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非营利组织普遍被认为具备正规性、公益性、民间性、自治性、非营利性和志愿性六个特征。正规性强调的是经过法律许可和注册登记等合法程序获得社团法人或财团法人的地位;公益性表明其是以实现公共事务作为目标的;民间性和自治性表明非营利组织是既独立于政府运行,但又与政府之间建立起资源互补的合作关系;非营利性是指不以利润为运营目标,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不排斥以营利精神进行有效管理;志愿性一方面是指非营利组织接受志愿性的捐赠,另一方面表明其使用一定数量的志愿者。可以说,志愿者的参与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志愿者的管理也成了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特色之一。
与西方非营利组织相比,中国非营利组织主要由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组成,并且事业单位还带有很强的官方性,一般不具有正规性、民间性、志愿性和自治性这些国外非营利组织所具有的特征。这主要是由中国的国情和发展性质决定的。即便如此,二者在公益性和不同程度非营利性上是具有一致性的。
1.3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在非营利组织的应用
随着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重塑政府运动和管理主义改革等一系列政府改革的开展,政府的组织结构、职能、地位和角色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组织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而此时声名鹊起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有别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机制,并为私人部门管理带来了新的变革。因此,包括非营利组织在内的公共部门开始关注这样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作为一种提高组织绩效的管理手段。
一般认为,非营利组织的最基本要素是实体设备资源、财政资源、技术资源和公共人力资源。其中,公共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提高非营利部门生产力的关键,但必须依靠系统的管理开发措施来完成。除此之外,非营利组织还需要依据特定的公共需求和目标,设计出一整套非营利组织人员管理活动的制度化措施。这种对内在运作机制的完善,正是非营利组织对其自身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目标的追求。
完善的内在运作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竞争机制。在一个公正公平的环境下进行竞争,会大大激发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保证了组织内部的活力;第二,保障机制。这主要是为非营利组织人员提供一种保障,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需要;第三,激励与考核机制。激励机制是竞争机制所必备的配套制度,只有通过考核和激励,才能明确和树立榜样、创造积极良好的竞争环境;第四,更新机制;第五,监控机制。作为体现自治性的保障机制,监控机制可以帮助非营利组织实现自我管理。
2 我国非营利组织人事管理现状、问题与变革
2.1 我国非营利组织人事管理现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中国的非营利组织与西方性质的非营利组织在具体内涵上存在着差别。一般来说,中国非营利组织是具有较强政府附属性,基本不具备国外非营利组织的正规性、民间性、志愿性和自治性等特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是其最重要的组成主体。虽然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是公益性和不同程度的非营利性是被公认是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
造成中西方的非营利组织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多样的。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是全能的,它承担了市场机制和非营利组织的功能。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一种现象:非营利组织不具有官方承认的合法性。当这些组织希望获得合法性时,就需要是体制内的单位。也就是说,只有是中国体制内的组织才具有合法性,才可能拥有合法性资源。随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没有改善非营利组织的惨淡情况。目前国内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呈现了递增的态势,但相较于国外而言,数量少,质量低和缺乏活力都是中国非营利组织不得不面对的现状。
中国社会的转型对非营利组织起着推动作用,政府的功能性逐渐减弱,市场机制和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除此之外,社会化保障体系的建立和深化改革都对社会的公益组织有所诉求。中国非营利组织因为全能政府而造成先天不足,但政府对其的扶持作用也不能被忽略。从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来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建立一种合作关系更有利于双方的发展。
中国非营利组织一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无法与政府组织、市场组织的主导性相比,但对于不断前进的中国现代社会建设而言,社会结构中需要“第三部门”发挥作用。作为公益性团体,非营利组织弥补了由于公共资源的有限而造成的公共福利的不足,增加了社会福利的总量,帮助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改善其生活境遇。作为互助自助团体,非营利组织将分散在成员手中的闲散资源进行融合和重新配置,满足了成员谋求发展、维护利益、交流感情、寻觅同道、希冀社会承认等多方面的需求。通过组织参与社会事务,非营利组织在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感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条件。
2.2 我国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迫切性
社会领域的变革是中国全方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非营利组织的壮大和支持。作为构成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非营利组织的改革是需要的,也是迫切的。
首先,当今时代,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非营利组织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不管从组织机构还是从组织的内部机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力资源的发展。
其次,私营企业在人才管理上的先进方法和理念,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上的经验,很值得非营利组织吸收和借鉴。
3 非营利组织实现由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一般而言,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认为人是最关键的因素。这是传统人事管理所忽略的。前者更具有战略性,它对于整个组织的整体和未来都有所考虑,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制定人力资源的规划和战略,为组织战略与策略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3.1 营造良好的合作管理环境
中国非营利组织先天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全能政府体制造成的。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行政化和垄断性,导致了非营利组织具有官方性质,不具备正规性、民间性、志愿性和自治性等特征。所以,要实现非营利组织从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首先需要消除这种体制上的行政化,尽快实现自治,摆脱对政府的依附性。
随着社会变革进程的推进,非营利组织在“小政府大社会”结构形态中,肩负社会服务的职能,承担起社会服务事务,积极发动民间组织,建立起鲜明独立的自主性,从而实现自主决策、自由活动、自我管理和自行发展的运作模式。与此同时,与政府建立起一种友好和谐的合作伙伴关系。作为还处于转型期间的非营利组织,政府的扶持是必要的。只有具备良好的合作管理环境,才能更好地推动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3.2 贯彻“人本主义”精神
“人本主义”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非营利组织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并未考虑到人力资源在组织中的重要性。要促进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建立起友好的合作关系,需要一改过去以其他要素为本的观念,把人的能力培养和积极性的发挥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所具有的知识为本。这种知识包括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性知识”。人作为掌握经济知识的主体,这就需要非营利组织管理者重视对人的能力的培养,引导其发挥出最大限度的价值。
3.3 开发志愿者资源
对于现存中国非营利组织而言,不具备国外非营利组织的正规性、民间性、志愿性和自治性等特征。而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正式通过一定的自愿行为得以体现的。要实现如中国事业单位等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就需要开发志愿者资源,使其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和自治性。
非营利组织中的志愿者资源不仅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社会化,而且还有助于进一步发展组织的公益性、志愿性、自治性和民间性特点。目前中国在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和志愿者实践储蓄制度上有所突破,虽然是刚刚起步,但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机制而言标志着一个新的阶段的出现。
建立起如新加坡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机制,将有助于推进中国社会领导体制的改革,与此同时,非营利组织在拥有合法性资源的情况下,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以推进人事管理模式的转型。
综上所述,中国非营利组织要实现从传统人事管理向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首先需要与政府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摆脱对政府的附属性,加强自身的自治性;其次,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注意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引导人才发挥出其最大限度的价值和潜力;再者,借鉴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经验,开发志愿者资源,发展组织的公益性、志愿性、自治性和民间性,使中国非营利组织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领域的发展和变革。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郭国庆.《现代非营利组织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陈昌柏.《非营利机构管理》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年版.
[4](美)里贾纳·E·赫兹琳杰.《非营利组织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5]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陈昌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论文摘要:知识管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图书管理员,必须转变其社会角色,并向专业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成为知识导航员、知识管理员和信息教育者。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导航员;知识管理员;信息教育者
一、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
知识管理是是组织、控制知识并为管理决策服务的过程。它将知识看作一种可开发资源,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是对人与信息资源的动态管理过程。知识管理引入图书馆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对知识资源实行管理,更好地概括了图书馆工作的本质。知识管理环境下的图书馆不再局限于信息收集、整理、存储、检索,而是重在对知识分析、提炼、增效和创新。知识管理是图书馆在21世纪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获得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科研的支撑系统和坚强后盾。它是知识创新、产生知识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知识管理的实施使高校图书馆能够及时了解知识流向,掌握知识动态,提高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效率,提高馆员的素质,提高图书馆在信息社会中的竞争力,从而使高校图书馆从容面对知识经济时代中的各种挑战。如何开发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知识信息资源,开展高效率的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职能,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课题。这些工作,都离不开人,即图书馆员。
二、知识管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的角色转变
(一)知识导航员。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员一直以图书文献资料为工作对象,大部分精力局限于找书——借书——还书,作为读者与文献之间的二传手将文献提供给读者,许多工作是被动的、简单重复的,人们获取的只是文献数据信息本身,并不是知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不仅拥有传统的印刷型,还拥有声、光、电、磁为介质的多种类型载体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在馆藏结构、服务格局和管理理念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了选择联结和组织利用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资源服务的“工作站”。高校图书馆员要充当现代知识导航员的角色,使读者可以轻松地查阅图书馆的馆藏和流通情况,了解新书信息,查阅资料,下载文献信息。
知识导航员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读者的需求组织馆藏或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进行知识分析、综合、加工成读者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形成知识库,提供给用户服务,最终帮助读者找到其所需的相关知识。高校图书馆员开展导航服务,就要引导、帮助读者尽快了解图书馆所拥有的各类文献资源数据库,熟悉图书馆的各种现代化设施,掌握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检索技术,为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奠定基础。
无论是印刷型实体资源,还是虚拟电子资源,都需要通过知识导航员对知识信息资源的组织、解释。高校图书馆员凭借自身具备的信息处理技能及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编制学科、专业或专题网络检索工具、网络检索指南等网上信息链接引导系统,为读者便捷高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提供导航服务,了解文献信息资讯的目次、内容大意、著者的权威性、著者的相关著作、他人的评价等等,判断其相关性,决定资料是否为其所需,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急需的情报资料。
(二)知识管理员。在高校图书馆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中,图书馆员只是以普通图书管理者的身份在各自的采编、流通、阅览、参考咨询等工作岗位上实现着各自的职业角色。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引导和发挥图书馆员的智慧潜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知识资源,把知识用一种满足读者需求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创新知识、采集知识、传播知识、利用知识更为方便、及时、有效。这就要求高校管理员努力跨越文献员、保管员的角色,成为知识管理员。
高校图书馆员作为知识管理员,具有对知识进行高效组织、二次开发的能力和素质。依据本馆的馆藏建设原则,广大师生的信息需求特点,结合各专业发展状况、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将大量的图书和信息组织起来,综合地加工和重组知识,形成具有新价值的高质量知识产品,建立一个能充分被利用而且能支持学校教学与未来学术研究需求的知识资源保障体系,推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图书馆员凭借自己的隐性知识,对随时随处可获得的知识信息进行筛选、组织、整序、深度加工、分类检索,以有意义的、清晰的、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为读者提供深层次的增值服务。根据科学原则,引进国内外一些大型数据库和最鲜活、最前沿、符合本学院学科专业需求的文献,通过联合、共建等形式,对创造性知识资源进行重组和整合,建立专题文献数据库,向不同专业的读者群提供专题目录、综述评论等二、三文献服务和为直接进行某一课题的科学研究服务,这些都将成为馆藏资源开发最重要的途径,也是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和国内、国际学术研究的需要。
(三)信息教育者。无论是纸质信息资源还是网络信息资源,都具有明显的分散性、随机性、多元性等特点,许多师生并不真正懂得检索的技巧,面对海量信息时,不是无功而返,就是检索到一堆无用、不相关的资料。但是图书馆员与教师的关系长久以来并不密切,并不是每个教师都会利用图书馆,大多数学生从未接受过系统的信息资源检索的培训,存在着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障碍,因此对师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图书馆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培养、提高读者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实际能力的重任,这是信息社会对高校图书馆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开展读者教育培训,教会师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员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了高校图书馆员信息教育者的角色。
高校图书馆面对的是文化层次较高、信息意识较强,对新的信息环境尤为敏感的广大师生。这就要求馆员的工作重点向服务一线转移,针对多层次、多类型、多学科的读者群提供个性化服务,积极主动地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与信息资源教育培训。高校图书馆每年都有读者培训、新生入馆教育、经常性的读者阅读指导、专题讲座、书评活动,但基本上是以信息检索知识教育为主。
因此,高校图书馆员对于信息资源利用的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他们不仅要教育读者掌握检索技巧,更要指导读者具备构建检索策略的能力。当读者遇到问题时,能够分析问题的属性,确定问题的主旨,知道应该使用何种资源,运用何种检索技巧,以及如何过滤检索结果,评价检索结果的相关性等。知识管理环境下的图书馆真正成了没有围墙的大学。
三、高校图书馆员实现角色转变的措施
馆员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关键因素,是实现图书馆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的主体。全面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是做好知识管理时代知识信息服务的前提,是实现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服务的保证。
(一)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使馆员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的发挥,这是知识管理的本质特征。目前馆员个性价值在图书馆的整个管理体系中一直是缺位的,只有给馆员自主的空间,才有可能充分实现图书馆员的自我价值。高校图书馆应重视馆员们在不同阶段需求的多样性与变化,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并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职业教育计划,使每一位馆员都有获得不断更新知识的平等机会和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另外,还要引进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深化内部机制改革,进行人员结构调整,根据个人的情况和图书馆的实际需要安排岗位,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为提供馆员晋升的机会,激励馆员积极上进,自觉投身深层次知识信息服务活动,实现馆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知识经济图书馆学大学图书馆职能转变
中图分类号: G25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0)01-0118-04
The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Yang Haiyan(Library of Zaozhuang University, Zaozhuang, Shandong, 277160)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oci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y science,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library science and elaborates the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e knolegde economy and points out tha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should be expanded.
Key words: knowledge economy; library science; university library;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CLC number: G258.6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3-6938(2010)01-0118-04
21世纪是信息社会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以信息科技和生命科技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强大动力。知识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经济,它对各行业、各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对图书馆的影响更是渗透到各个方面。
面对知识经济的大环境,大学图书馆必须抓住机遇,转变职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1影响图书馆学的社会发展因素
1.1知识经济对图书馆学的影响
知识经济其实质就是高科技经济、高文化经济、高智力经济,是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可以理解为“主要由新技术革命推动经济发展与增长的经济形态”。它是一个创新的“蜂聚”时期,又是一个更加依靠知识和创新来促进发展的时期。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首次提出“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是知识产业,即知识的创造、传播、扩散、应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力量是知识化的劳动者,劳动与知识的结合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知识、技术与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掌握知识的人成为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知识经济对社会科学包括图书馆学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在研究重点上有关“知识”的命题凸现出来,即随着知识价值得到充分认识和利用,学习知识、传递知识、利用知识、创造知识、共享知识的社会取向和运行机制将逐步建立。终身学习、按需学习会在社会个体之间广泛普及。社会科学包括图书馆学将对知识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知识化投入大量的研究资源;其次,由于知识生产不是线性的,而是跳跃性的或是无序的,因此,多学科合作解决问题的研究方式、方法会得到进一步加强。以图书馆学来说,因其宗旨是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最佳工具和方法,因此,面临着未来因“知识获取机会非均等性”造成的“非知识群体”的出现,图书馆学将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共同携手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并寻找解决方案;第三,从研究对象上看,世界性问题的出现,如环境保护、世界金融一体化、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人类共同遗产的确定等,拓宽、加深了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社会科学有可能在这些全球性“问题域”建立起新的学科生长点。对于图书馆学来说,未来图书馆的形成,也将为图书馆学拓展出新的研究领域;第四,从研究方法上看,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导致了整体化思维、复杂性理论的出现。随着人类相互依赖感的加强、盘根错节的整体化结构(经合组织军事集团等)的不断出现,全球意识、世界历史也正在形成。因此,社会科学必须从全球广度去思考各种问题,强调社会系统的复杂性,承认各种文化传统中的差异性、互补性,为探索世界各国可通融的方法与理论作出努力。以全球图书馆为例,网络技术与虚拟空间可以消除地理界限,但各国人文界限(制度上的差异与不同观念的敏锐性)却始终存在,这是各国图书馆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1.2社会发展的网络化对图书馆学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群体的集合,它们彼此用传输介质连接起来,并遵守共同的协议进行通信。网络化是指由于以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为支撑的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生活正在发生数字化、网络化变化的状态或过程。
社会发展网络化是20世纪末由新技术革命所引发的。虽然技术本身不能决定社会过程与社会制度的变革,但信息知识的交流传播是重要的人类活动,因而网络化这种信息处理与传播新方式的广泛普及应用,必将对社会状态、社会运行带来全方位、综合性的改变。一个以数字化网络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为工具的新型社会正在出现并将呈现以下特点:(1)互联网带来了极为浩繁的信息资源,人们能更全面、及时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知识;(2)互联网使人的交流与交往呈现出“对话性”的特点,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也由主客对立式变成了主客交际式;(3)网络空间创造出来的虚拟实在,扩大了人类实践活动的范畴;⑷网络技术使社会生活呈现出数字化、虚拟化趋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改变,如工作环境变小、电子商务普及、产品与服务更倾向于个性化、家庭生活方式智能化等。
社会发展的网络化对社会科学研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从研究条件上看,网络不仅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知识,如各种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数据库提供了更多更完整的研究资料,而为了有效利用这些大量涌现出来的资料,研究人员必须学会新技巧,建立使用信息的新策略,他们对数字图书馆乃至图书馆员的依赖也会越来越强;其次,从研究手段上看,网络不仅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写作方式(电脑写作)、协作方式(网上讨论),使得“无形学院”内部的新观点、新发现、新材料能即时获取,而且也为学术批评提供了新的途径。再次,从价值认同上看,技术力量在短期内的聚合与裂变,在强化了人们对技术的依赖的同时,也强化了人们对技术的崇拜,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价值被某些人忽略。如图书馆学“学术共同体”近年对技术表现出的巨大热情,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然而他们却很少顾及和讨论技术的后果。
1.3科学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科学化对图书馆学的影响
科学活动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其地位、规模、影响已发生重大变化。概括地讲,就是科学高度社会化,社会高度科学化。
科学社会化首先是指科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由个人或集体发展到了国家规模乃至国际规模。如,国际地球物理年计划、国际太阳峰年计划、国际核物理与粒子物理研究计划、人类基因计划等大型国际计划与日俱增。科学技术向社会各领域渗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基础。随着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知识领域不断扩大,视野日益开阔,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在形成了一些新价值观念的同时,新的文化心理结构正在建立,科学已成为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的根本动力。随着科学不断进步,劳动者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逐步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观念。社会的科学化还表现为人类社会发展更加需要科学的力量。
科学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科学化对图书馆学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科学论文的国际合作在增加。近年来,在《科学引文索引》(SCI)所统计的期刊上,有一半以上的论文是多个作者的合作研究成果,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国际合作的。同时,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广泛利用和引用他国的研究成果;其次,科学技术推动图书馆学的发展。最近,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目前世界上信息存储密度最高的纳米有机材料,其信息存储密度高达1014Bit/cm2,信息容量比现有光盘高100万倍!按照这一密度,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所有信息可存放在一块方糖大的盘上。科学的发展为图书馆学研究的国际交流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2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向
2.1更加重视知识领域的研究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图书馆学的 “知识域”将包括以下一些研究范畴:(1)知识形式研究。如知识的载体,知识类型,知识的组分,知识的表达手段和方式等;(2)知识集合研究。如知识的组织,知识资源的配置,知识的检索,知识的优控,知识集合的管理,知识集合的社会作用等;(3)知识受众研究。如知识受众需求与服务,知识交流与学习机制,知识建构,知识测度等。
2.2学科发展从细化走向整合
图书馆学经过一定阶段的细化发展之后,就会逐渐向整体化、综合化方向转变并呈现一定特点。(1)一些重要前沿课题将吸收众多学科交叉汇聚一点,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这些课题主要有数字图书馆、网络资源导航、数字化参考咨询、知识的人工智能服务、知识学习与知识建构等;(2)图书馆学与其它同族学科(如文献学、情报学、档案学)的融合进一步加强;(3)图书馆学内部分支学科将在新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的支持下出现整合趋势。如“知识组织”将把传统的文献分类学、目录学、主题法、索引学、检索语言、工具书研究等众多分支整合在一起(同时也保持他们的相对独立性),而“知识发展”将会把情报分析与预测、文献计量学、知识测度与评价联系在一起。
2.3理论、应用发展并重
图书馆学不仅是促进图书馆发展的“馆内”科学,它也会从“馆内”走向“馆外”,变成社会人群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论。为此,理论研究将承担起观念转移、原理阐释的指导任务,而应用研究则将通过实证的探索提供具体的工具与方法。理论研究将通过对真实问题的切入,逐步纠正自身长期以来形成的肤浅化倾向,实用研究也将注重为理论创新提供原料和动力。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将通过国家重大创新工程或前沿课题进行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大学图书馆的职能转变
大学图书馆作为高校的知识仓库与信息中心,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知识经济环境下,随着知识载体的电子化、智能化,信息传输的全球化、网络化,给大学图书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类型广泛、快速便捷的各种信息渠道,面对浩如烟海、形式多样的文献信息,面对需求多样化、最具时代感的读者群,大学图书馆必须转变职能。
3.1知识传播中心,为人的全面发展供应知识资源
大学图书馆是门类齐全的知识信息服务机构,随着电子阅览室、数字化馆藏的建立与普及,以及数字图书服务、网络信息资源导航等项目的开展,图书馆仍将是广大校园用户获取知识和信息最方便、最经济的理想场所。大学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中心,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基本技能与根本素质的提高供应知识资源。知识传播的功能表现为:实现人类知识成果社会经济价值桥梁或纽带作用,提高社会成员知识拥有水平、培养和造就更多的“知识人”、为知识经济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2通过知识组织揭示知识体系,提供知识服务
知识发现、数据挖掘、本体论、语义网络等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令文献信息检索服务的“粒度”变得更细,通过信息的析取、链接、嵌入和重组来形成恰好符合用户需要的知识产品成为可能。图书馆通过知识组织揭示知识体系,并完整地提供给教学科研人员,便利他们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激发他们知识创新的灵感,促使主观知识(隐知识)向客观知识(显知识)的转化运动,增加人类知识总量。大学图书馆要通过运用语法、语义、语用等信息序化方法,以及信息的优选、浓缩、重新表达等信息优化的基本方法,将大量的、分散的、杂乱的信息经过整序、优化,形成一个便于有效利用的知识系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所需要的知识服务。
3.3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服务,重在解决个性化需求
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手段,大学图书馆将原有传统文献转化为数字化信息资源,与新购置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一起进行科学的整合、重组、分类、组织,形成新的数字资源体系。并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筛选、加工,建立导航库、特色库,即建立虚拟网上资源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个性化定制机制形成适应用户或用户群组需要的动态过滤、析取和组合的资源、工具和服务集合,为数字信息用户构建一个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交流与工作的虚拟空间。[1 ]大学图书馆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是针对特定读者或用户需求的专门服务。[2 ]即通过信息定制服务、信息推送服务等“量体裁衣”式的知识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的知识需求,从而实现对校园用户群体知识需求的整体保障,推动大学的知识创新与发展。
3.4培养用户的知识能力、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
在信息时代,每个人每时每刻接受大量的信息,而只有那些知道如何探求知识和利用知识的人,才是国家最有价值的资源。大学图书馆要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帮助用户得到获取知识的知识,使他们了解数据库现状、因特网资源、工具书,懂得知识收集贮存、创新开发、检索评价的知识。知识的获取、内化、利用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个人素质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信息素质教育中,大学图书馆除了以图书馆为基地,开展多种类型的信息素质教育活动外,还可将信息素质培养融合于核心课程的教学之中,由图书馆员、学科专家、任课教师共同参与课程设计,使学生的信息体验不再是孤立地学习传统的检索课程,从而提高用户的知识能力。[3 ]
4大学图书馆建设的拓展
为实现上述职能转变,须拓展大学图书馆建设,如数字图书馆建设,知识检索服务,网上咨询服务,网络知识整序等。知识经济和现代信息技术(媒介)为大学图书馆提供了新的发展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大学图书馆必须以网站和主页为结点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读者通过结点与图书馆进而与知识发生联系。
4.1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指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4 ]首先是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建设,提供本馆收藏的中外文图书、中外文科技期刊、会议记录、学位论文等文献的书目信息;其次建立专业期刊目次,图书馆将访问网上电子期刊、电子学报、学术论坛等所获得的专业期刊的目录信息存档收录,然后向用户提供期刊目次通报,扩大知识服务范围、方便学界了解学术动态。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将传统文献型产品转化为数字型产品,也就是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数字化。
4.2知识检索服务
在图书馆主页上设置检索界面,包含尽可能多的检索途径,便于读者查询;设置导航栏目,或以文摘形式报道免费数据库,进行网络导航服务。
4.3网上咨询服务
在图书馆主页上设立网络咨询室,通过电子信箱等方式和读者联系,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听取读者的意见或建议,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与沟通,及时解决读者提出的个性化问题,使每个人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特定问题的特定答案或解决方法、途径等。
4.4网络知识整序
大学图书馆要根据本校学科要求,有针对性地收集、下载网络信息,筛选、提炼出其中的知识资源。收集要讲究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将这些资源有序化,进行分类、标引、排序工作,形成全文数据库或题录数据库。网络信息分类的目的在于分辨信息的知识性并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大学图书馆应注重元数据的收集与收藏,为分类标引工作做好准备。[5 ]
5结语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的网络化、科学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科学化等社会发展因素,对图书馆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重点,研究条件、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同时图书馆学研究的国际合作逐渐加强,图书馆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共同携手开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逐步深化和拓展。受此影响,图书馆学的发展出现新的趋向:更加重视知识领域的研究;学科发展从细化走向整合;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并重。
在图书馆学的指导、引领下,大学图书馆必须转变职能以适应知识经济环境的客观要求:大学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中心,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基本技能与根本素质的提高供应知识资源;通过知识组织揭示知识体系,提供知识服务;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服务,重在解决个性化需求;培养用户的知识能力,提高他们获取知识和内化知识的能力,以及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为实现这些职能转变,要拓展大学图书馆建设,如数字图书馆建设,知识检索服务,网上咨询服务,网络知识整序等。
参考文献:
[1]孙翌,郭晶.基于博客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平台实证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9,(5):104-107.
[2]柯平.当代图书馆服务的10个理念[J].图书馆建设,2006,(4):1-5.
[3]洪拓夷.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组织模式[J].图书馆建设,2007,(3):42-45.
[4]黄连庆等.数字信息资源的服务形态与经营模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2).
关键词:素质教育;人才;现代人才观;现代教育观;非智力因素
Abstract: China is currently in a major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from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to quality education transition. Various teaching idea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The change of education idea, first of all requires teachers to change. We as a chemistry teacher at the present stage, to adapt and implement quality education, we must change the past some education view. Set up the new teaching concept.
Keywords: quality education; talent; the view of modern talents; modern education;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新世纪的到来,随着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观念有很大的转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单一的智力人才,而是丰富多样的,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不仅在智力上,还要在非智力因素上,能力上及思想品德上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重中之重”的教育、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化学教育中,人们对化学教育的认识由低级走向高级,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担。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到底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将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作为化学教师,怎样在素质教育中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下面对这一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并作一些建议。
一、对教师认识观的转变
教师是教学中的组织者,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使学生健康发展,要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都离不开教师。素质教育的过程实施,也要通过教师的劳动来实现。这就确定了教师的重要地位。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教师不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观察发现学生各方面的心理等,例如: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对化学教师的评价心理,对化学作业、练习的心理等。捕捉学生的心理感受,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建立起高尚美好的情操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同时另一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总之作为新世纪的化学教师,要走在学生的前头,就要多学习一些现代教育理论。如教学论、化学教育学、化学学习心理等。在注意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职业技能、实验技术和各种外部行为外,还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个性和心理品质,从政治、道德、知识、能力、心理等多方面综合提高自己。真正成为“全能型”、“创造型”的教师。
二、培养现代人才观的转变
作为新世纪的化学教师,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现代化的建设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不仅需要具有非凡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具有丰富学识和优良心理品质的高素质人才;而且需要能够熟练掌握和通晓某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需要有一定文化素养和实践经验的广大公民和普通劳动者。过去的教育模式过多地强调课本知识的重要性,时刻围绕分数转。把智力发展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这是片面的人才观。对于现代人才的培养,知识传授只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的,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非知识性的素质培养:(1)在教学中不但要学习课本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如培养化学方面的能力,通过学习化学知识养成正确的自然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总结、分析等的能力;(3)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社会知识等其他课外知识、技术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真正达到广博。培养成为现代各层次各门类的人才。
三、教学过程认识观的转变
过去的教学过程主要注重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单调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而现代的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然后转化发展为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相当于“向导”和“服务员”的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知识和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原有的知识自我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自我获得知识。如:每一堂课教师留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消化当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总的来说,现代教学是多样化的。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可通过自身的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分析、推理等,从而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和得出结论,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这样获取知识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进一步创新知识的能力。
四、教育教学对象观的转变
过去的教育教学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和高分率,在平常所有的化学教学活动中,几乎所有的教师习惯关注学习成绩冒尖的学生,兼顾中间生,放弃差生。而现在的教育教学要求我们要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考虑:“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下主动发展,最终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这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和体现。这就明确了我们化学教学应把教育的对象定义为全体学生。并根据初中学生的群体特征,个体特征和心理水平来确定总的教学尺度。并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水平的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及不同的评价指标,总的目的是要使全体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地学习。在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给予学生参与实践和各层次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是培养全体学生化学能力和素质的根本保证,也是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需求。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要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就必须有效地提高所有学生的整体水平,例如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可采用“抓中间,促进两头”等多种教育模式。在教学中侧重抓多数的、成绩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通过提高大面积的中间生来促进优生的冒尖和促使差生的转化。从而达到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的目的。
五、教育方法观的转变
素质教育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初中化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方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1、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阵地。课堂上,在遵循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并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活动,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因势利导”,是对学生的求知活动中的引导。这样就明确了课堂教学是每个学生发展提供机会的主场所。教学的成败应以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为检验标准。另一方面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前提下,还要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促进课本知识升华和拓展。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第一课堂,多联系生活,广开育人天地,进而形成课内与课外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新的教育方法。以防止学生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只是无味的记忆,疏于联系生活实际和知识应用,而成为“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因此,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教育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要明确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为化学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规律的基础,是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手段,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必由之路。也是学校培养学生化学技能的“催化剂”。在教学手段教育内容改革和优化学校教育活动中,学校为学生创造学习文化知识的最佳环境。而化学实验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促进技能形成的重要教育手段,并使学生利用具有的技能反作用于新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初中化学
而言,演示实验81个,学生实验9个,选做实验11个,家庭实验13个。如果真正做好这些实验,能引起学生做化学实验的兴趣,并有助于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判断、自学等能力的形成。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实验、去观察、去探索,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转向积极主动地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自觉学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