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神疾病的治疗新进展

精神疾病的治疗新进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精神疾病的治疗新进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精神疾病的治疗新进展

精神疾病的治疗新进展范文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本资料来源于我院1998—2006年的全部住院病历,在2194例住院患者中,死亡36例占住院患者总数的1.64%。笔者对36例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性别年龄与死因

36例死亡患者中,男26例,女10例,男女之比为1:0.38;年龄2l一77(47.354-13.52)岁,其中41—60岁18例占50.0%。见表1。

2.2精神疾病病程

本组病程为1个月~32年,平均8.17年,其中≤5年者6例占16.7%,6—10年者10例占27.8%。首次发病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70岁,平均44岁;住院次数1~l7次,平均(1.954-5.39)次。

2.3精神疾病诊断及死因

36例中,精神分裂病16例,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8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9例,其他3例。

2.4入院至发生死亡时间

36例患者入院至发生死亡时间为1—1025d,其中以住院31~90d内死亡多见(13例占36.1l%)。住院时间与死因见表3。

2.5分析

躯体疾病死亡者l9例(52.8%),为患者死因之首,年龄(53.804-10.47)岁,显著高于其他死亡原因。猝死者3例(8.3%),年龄(45.004-16.52)岁,住院时间(578.04-71.9)d,住院1—10d内猝死者2例。猝死者所有抗精神病药剂量均在正常范围内,住院期间心电图正常者1例,心电图异常者2例;如厕时猝死2例,体力活动时猝死亡1例。精神疾病自杀者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36.604-l2.18)岁。自杀者中6例曾有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3例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住院期间自杀者3例,自杀方式为自缢;出院期间自杀者8例,其中服毒2例,卧轨、跳楼、触电各2例。不良反应致死3例(8.3%),其中粒细胞缺乏症死亡者均为服氯氮平引起,为咽痛时发现白细胞下降至0.05×10~1.5×10’/L,因严重感染抢救无效死亡。

3讨论

精神病医院患者致死率高低不一,国内资料报道其致死率为3.09%一13.00%…。本组调查分析表明,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死亡原因主要有躯体疾病,猝死和自杀三大类型,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现分析护理对策如下。

3.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

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精神病患者的躯体疾病是关键的一环。目前,各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收治伴有躯体疾病的患者有增加趋势。故应要求精神科护理人员,在精通专科护理的同时,要掌握跨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J,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精神科护理需要。

(1)为了解、掌握临床相关学科的护理知识及最新进展,应采取不同的学习形式,及时吸收新的医学护理知识,逐渐具备对各种疾病进行全面观察护理的技能。同时针对护士的特点,应积极倡导自学和继续教育相结合,以不断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2)重视精神疾病患者的体格检查和生命体征的变化。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缺乏主诉或主诉不准确,往往在躯体疾病很严重时仍缺少主诉,只能靠查体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来评估患者的状况。因此,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和查体是不可忽视的。

(3)护理会诊既是工作的需要,又是经验交流和学术探讨。具体实施时,针对重症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难点,严重躯体并发症的护理,抢救治疗各环节的配合等内容,开展不同范围的探讨,集思广益,以拓宽护理人员的知识面,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抢救成功率。

3.2了解患者的身体疾病,及时治疗严密观察

根据患者猝死多发生在入院10d内,并与起床活动或心电图异常密切相关,故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详细了解新人院患者既往史,对持续数日兴奋躁动或拒饮拒食或伴有意识障碍、高热、脉速、大汗后极度衰弱或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心电图明显异常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将其视为因严重躯体病症随时可发生意外的重症患者对待。对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必要时给予保护;拒饮拒食者,应设法保证患者的基础代谢所需热量,严密巡视,在保证各项治疗方案全面落实的基础上及时给关心、安抚;如厕或活动时给予挽扶,病情需要时要想方设法保证其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由于精神症状的干扰突然起床活动时致死。

(2)精神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以精神病症状为主,易掩盖或加剧躯体症状,有时又因躯体症状明显,被近停服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精神症状加重。长期大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造成患者反应迟缓、痛阈升高等,使其病情错综复杂,不易判断。因此,护理人员应精通精神科护理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急症精神病状态的护理要点及应急抢救措施和程序。噎食窒息是抗精神病治疗过程中常见死因之一,故对年龄大、药物反应明显和衰退等患者进食时应仔细观察。对突发的症状和体征,迅速作出准确判断,以配合医师,减少抢救的盲目性,提高抢救成功率。

精神疾病的治疗新进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抑郁症;集体心理治疗;效果分析

集体心理治疗是指针对一组经过选择的心理障碍患者,由1~2位经过训练的治疗师所主持,利用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缓解不良情绪、改善适应不良行为及促进人格成长的过程[1]。近年来集体心理治疗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精神科的各个领域。我们以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集体心理治疗在抑郁症中的疗效。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抑郁症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双相障碍(抑郁相)和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排除器质性疾病及继发于其他疾病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

1.2 方法 34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另外36例患者为干预组,除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外进行分阶段主体式集体心理治疗,两组病例除干预组进行集体心理治疗外,其他的治疗方案均相同。

1.3 疗效评定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4、8、12周末作Hamitton抑郁量表(HAMD量表)评定[2];对两组患者在初诊时及治疗12周末对其服药依从性进行评定、向不参加集体心理治疗的2名精神科医师提供患者的入组情况进行单盲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0.0软件进行t检验或χ2检验。

2 集体心理治疗

2.1 形式 集体心理治疗每周举行2次,每组15例,每次约40~60 min。集体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是上午:集体授课;下午:示范与讨论。一般以8~12周为一疗程。

2.2 示范与讨论 在心理治疗师集体授课之后,邀请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作治疗的经验介绍,通过患者的现身说法,起到示范作用。组织患者集体讨论,讨论在互动、互助和融洽的团体氛围中进行,鼓励患者表达自身体验与感受,学会接纳别人、肯定别人,促进小组成员的共鸣,减少孤独感,建立相互信任感。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对照组34例中,男6例,女28例;平均年龄(36.52±20.15)岁;病程0.6~7.9年;HAMD评分平均(29.19±3.03)分。服药依从性:被动服从30例,主动服从4例。干预组36例,男7例,女29例;平均年龄(35.11±19.30)岁,病程0.7~8.0年;HAMD评分平均(28.42±2.99)分。服药依从性:被动服从31例,主动服从5例。两组以上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3.2 两组治疗前后HAMD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4周其HAMD量表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8周后HAMD量表评定,干预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3 两组依从性比较 两组患者初诊时服药的依从性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服药的依从性均有改善,但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4 讨论

抑郁症是一组以情感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它的发生与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3],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抑郁症患者自杀危险性也较高,正日益受医学界的关注[4]。有研究报告显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4.4%~19.6%[5],所以抑郁症患者的恢复与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密切关系。本研究表明传统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改善症状有一定疗效,结合集体心理治疗效果优于单用药者,其服药的依从性和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集体心理治疗能改变认知,也可能改变个体的某些人格特点[6],集体心理治疗可能对患者克服人格发育上的缺陷、改善应对行为有一定的帮助。本研究显示集体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既能减轻患者抑郁症状,提高其治疗效果,又能改善其人际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集体心理治疗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许又新,吕秋云.现代心理治疗手册.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95.

[2]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95-203.

[3] 冯冬梅,甘露春,刘金英.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300例临床分析.中国健康心理杂志,2004,12(5):338-339.

[4] ANGST J.Epidemiology of depression.Psychopharmacology (Berl),1992,106(Supp1):S71-S74.

精神疾病的治疗新进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临床应用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的精神疾病。1953年,第一个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氯丙嗪在临床上应用以来,至今已经经历了50多年。近几年,有许多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相继上市或进入临床后期试验,其中研究较多的有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和齐拉西酮等等[1]。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以及安全性、耐受性、锥体外系综合症(EPS)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

1 抗精神病药物概述

1.1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定义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又称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主要有氯丙嗪、氟哌啶醇等。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通路中的多巴胺受体的作用。

1.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定义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最初定义是因为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断(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调节谷氨酸受体等多种受体而起作用。近年来开发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包括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齐拉西酮、舍吲哚、阿米舒必利、阿立哌唑和佐替平已在中国上市。

1.2.1利培酮 利培酮是首次发作或者多次发作精神病患者的首选药物,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广泛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该药物化学结构为氟哌啶醇与利坦色林组合而成,以达到对阳性和阴性分裂症状都有效、又能减少EPS的目的[2]。

利培酮常见不良反应如失眠、焦虑等,比传统抗精神病药少而轻,会出现体重增加、水肿、肝酶水平增加。可引起血浆中催乳素浓度增加,该增加与剂量有关。在临床使用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1]。

1.2.2奥氮平 奥氮平的分子结构与氯氮平相似,系噻吩苯二氮卓类,其作用原理也是既可阻断多巴胺受体又可阻断5-羟色胺受体,且选择性作用于中脑边缘多巴胺能通路,而对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通路的作用较弱,这也表明了奥氮平能有效治疗精神病性障碍,但较少出现EPS的原因[1]。

1.2.3奎硫平 奎硫平系二苯硫西平类物质。奎硫平的临床疗效可以涵盖精神病的情感及认知方面,能缓解精神分裂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能选择性阻断中脑边缘系统的D2受体,而不影响纹状体D2受体。长期用药后可对中脑边缘系统A10区的DA能神经元产生去极化阻断,但对A9区黑质纹状体DA神经元却不出现此种现象。试验结果提示奎硫平有较强的抗精神病作用,但引发EPS的可能性却很低,也可推论:产生TD的危险也较低。

1.2.4齐拉西酮 齐拉西酮属苯异噻唑哌嗪类化合物。齐拉西酮与多种神经递质D2、5-HT2A、5-HT1A、5-HT2C及5HT1D受体有亲和力,它与5-HT2A受体的亲和力同与D2受体的亲和力强度之比值(t值)较之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要高很多,这提示了齐拉西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中有较好疗效,且EPS发生率也较低。

齐拉西酮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嗜睡,EPS和体重增加不常见。该药不宜作为一线药物用于抗精神病,也不宜用于有QT延长史、近期心肌梗死或者非代偿性心衰的患者[2]。

2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

2.1治疗阴性症状的机理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疗效显著。阴性症状与中枢5-HT功能的提高以及DA功能尤其是前额叶DA功能的下降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作用部位除了中脑边缘系统以外还有前额叶,前额叶主要拮抗5-HT2受体,解除了5-HT2对DA的抑制作用,调节前额叶DA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目的。

2.2减少EPS的机理 EPS发生的机理可能与阻断D2受体而使多巴胺功能低下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能明显减少EPS不良反应的发生正是由于其能够补偿这种作用,刺激DA突触前膜向后膜释放,增加DA神经元间隙中DA的水平,从而减轻了EPS。另外,EPS的发生还与5-HT2阻断比率有关。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属于强5-HT2弱D2阻断类型,比值较大,很少有EPS发生。

3 临床应用

3.1耐受性和安全性 在耐受性和安全性方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普遍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尽管在应用利培酮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镇静、头晕及EPS等不良反应,但调整剂量后一般都能耐受。任何剂量的奥氮平以及低剂量的利培酮的EPS发生率与安慰剂无明显差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奎硫平没有剂量相关的EPS,剂量高达750mgd-1时EPS也不会增加,并且增量后出现的一些镇静和性低血压不良反应对于躯体健康的患者能较好地耐受。

3.2治疗效果

3.2.1治疗精神分裂症 Feldman比较了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两药在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而在改善阴性症状方面奥氮平明显优于利培酮。Volavka在由157名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的患者参加的14周的双盲试验中,比较了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和氟哌啶醇的临床疗效,结果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能显著改善PANSS成绩,氯氮平和奥氮平能显著改善PANSS阴性症状成绩。

3.2.2治疗心境障碍 在一为期16周的多中心、开放实验中,符合DSM-Ⅳ诊断的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患者被随机分为利培酮组(n=140)和奎硫平组(n=414)。结果显示奎硫平比利培酮对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明显。

3.2.3治疗其他精神障碍 新型抗精神病药除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外,还用于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强迫症等。

4 不良反应

4.1锥体外系综合症(EPS) 研究表明,任何剂量的奥氮平、低剂量的利培酮的EPS发生率与安慰剂没有显著差异。奎硫平的剂量达到20mgd-1可能出现EPS。利培酮的剂量大于6mgd-1,其EPS发生率与剂量呈正相关。

4.2癫痫发作 对有癫痫发作史的患者或存在可能降低癫痫发作阈值的条件时,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时要谨慎。

4.3代谢系统的不良反应 新型抗精神病药能使体重增加,血糖、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

4.4催乳素水平升高 新型抗精神病药能引起催乳素水平升高,女性出现闭经、溢乳,男性出现性功能障碍、男子女性型乳房。

4.5抗胆碱能作用 奥氮平对M受体有中度阻断作用,可引起轻微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奎硫平的抗胆碱能不良反应作用较强,其他非典型药物无此不良反应。

4.6躁狂 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齐拉西酮能引起躁狂。

5 结论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已经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仅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还可以治疗其他精神障碍,且锥体外系副反应少。尽管如此,这些新药带来的一些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今后新药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进一步提高疗效,尽量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

参 考 文 献

精神疾病的治疗新进展范文第4篇

大家已经知道音乐疗法可以在医学领域广泛地发挥作用,但是这次所进行的研究更清晰地为我们展现了音乐对重症患者的治疗效用。当他们经受病痛折磨,甚至呼吸短促时,音乐确实可以帮助他们舒缓情绪,减轻痛苦,从而改善病情。

为了准确地测定音乐疗法对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在2000年到2002年间,对200个患有像癌症或是非癌肿瘤、精神疾病、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魏纳-加德娜综合征(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家族性腺瘤肉病)、艾滋病以及神经退化疾病等一系列重症疾病的患者进行了专门的测试性研究。这些受测患者的年龄从24岁到87岁不等,但主要是集中在60岁以上年龄段的患者,大约60%是女性。

研究者先在键盘乐器上弹奏出一些节奏适当但风格稍有不同的歌曲类型,患者可以在这些歌曲中任意选择他们喜欢的音乐类型。整个测试性治疗大约持续25分钟。在接受音乐疗法之前和阶段性治疗之后,研究人员都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作了详细的调查评估。结果显示,音乐疗法除了对减轻患者生理上的疼痛感有显著效果之外,超过80%的受测者表示他们原本焦躁抑郁的情绪在接受音乐的“治疗”之后变得轻松愉悦起来。不仅如此,音乐疗法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行动力,丰富了他们的面部表情,同时也加强了其言语表达能力。

研究人员说,音乐能够带给患者舒适、放松、宁静的心理感受,从而帮助他们减轻疼痛,改善病情。这是在患者内心发生的一种潜意识的回应,因此,它能够不自觉地分散病人对病痛的注意力,甚至根据音乐的韵律节奏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地调节呼吸。

孤立感会使人身心发“冷”

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人们感到自己被孤立时,身体对周围环境温度的感受会低于实际温度。

在这项“冰冷的孤独”试验中,研究者把志愿者分成两组,让其中一组人回忆自己遭排斥时的情形,另一组回忆被人接纳时的状况。

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让志愿者估计所处房间温度,得到的答案在12摄氏度至40摄氏度之间。其中,回忆“被孤立”经历的人给出的平均温度为21.67摄氏度,而回忆温馨往事的人给出的平均温度为23.89摄氏度。就统计数字来看,这一估值差异已相当明显。

研究人员同时发现,有孤立感的人更倾向于喝一杯热咖啡或其他热饮。他们因此建议,在感到被排斥时,不妨喝碗热鸡汤驱散心头寒意。

可改善心律不齐的激素

日本和新西兰研究人员最近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胃分泌的一种激素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律不齐。

日本专家在1999年曾发现一种名为脑肠肽的激素。此前的研究表明,脑肠肽在调节生长激素释放、增进食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中心研究人员和新西兰同行的新研究则显示,这种激素还能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从而改善心律不齐症状。

研究人员将26只实验鼠分成两组,人为地使实验鼠心肌梗死发作,并只给其中一组实验鼠注射脑肠肽。实验结果表明,在心肌梗死发作6小时后,接受脑肠肽注射的实验鼠生存率达到近77%,几乎没有出现心律不齐现象。相比之下,未接受脑肠肽注射的13只实验鼠频繁出现心律不齐,6小时后仅有3只存活下来。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研究成果对开发治疗心肌梗死的新药可能会有所帮助。

海藻中分离出抗艾滋病物质

巴西一家药品研究机构日前宣布,研究人员从巴西沿海生长的海藻中分离出3种天然物质,可用于生产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病毒的药物。

据报道,这些物质虽然不能根除艾滋病病毒,但可以有效控制其复制。在人体组织和实验鼠身上进行的初步实验显示,其中的一种物质可在一段时期内使艾滋病病毒的复制水平降低98%。

研究人员计划利用这些物质生产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病毒的药物。临床实验预计于2010年开始,如果进展顺利,相关药品将于2014年投放市场。

勤刷牙有助预防心脏病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口腔卫生状况不佳也会增加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研究人员认识到,细菌感染也是导致心脏病的一个独立因素。人体口腔中有700余种细菌,其中大部分无害,但一小部分可能引发最终将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一系列反应。“口腔可能是人体中最脏的部位,细菌通过血液侵入全身。这些细菌会使血小板聚集,影响血流通畅,还会阻碍免疫细胞和抗生素发挥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心脏病每年造成全球1700万人死亡,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

青蒿素有望用于治疗卵巢癌

菊科植物黄花蒿曾被我国科学家提取出青蒿素,并自主开发为世界公认的抗疟疾良药。时隔30年,我国科研人员又在青蒿素类化合物的抗癌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癌作用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已将其纳入抗癌药物筛选与抗癌活性研究计划。

研究人员在细胞与分子层面上,对青蒿素及其主要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和青蒿琥酯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中双氢青蒿素活性较强,能有效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生长。通过体外细胞实验以及移植有人类卵巢癌的裸鼠体内实验,研究组初步明确了双氢青蒿素抗癌活性的作用机制,发现它的分子能诱导癌细胞内的“死亡信号”,引发其凋亡。

目前,卵巢癌患者通常选用卡铂等作为一线化疗药物,但这类药物的毒性和耐药性仍是临床面临的两大难题。有趣的是,科学家在该项实验中发现,双氢青蒿素作为源自草本的天然产物,不仅自身无明显毒性,还能成为化疗药物增敏剂,有助于提高卡铂的疗效。这项研究为青蒿素类化合物进一步发展成为新型抗癌药物或辅助药物并最终应用于临床,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目前,这类成分用于其他癌症的研究也在进行中。

中国人的身材比例最健康

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表明,按腰臀比例来看,中国人身材最好,比例最健康。

腰臀比即测量腰围和臀围的比率。比值越小,说明越健康。这是预测一个人是否肥胖及是否面临患心脏病风险的最佳方法,比目前普遍使用的测量体重指数的方法要准确3倍。腰围尺寸大,表明脂肪存在于腹部,是危险较大的信号;而如果臀围大,表明其下身肌肉发达,对人的健康有益。

研究人员共调查了52个国家、27098人的资料。统计数据显示,腰臀比平均值小于0.90,说明其更健康。而中国人的腰臀比平均值为0.88,在所有被测试的志愿者中最健康。东南亚人为0.89,北美和非洲人为0.90和0.92,中东和南美人则分别达到0.93和0.94。

精神疾病的治疗新进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磁共振成像;子痫前期/子痫期

[中图分类号] R742;R44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8-0079-03

1996年Hinchey等[1]首次报道了一组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神经影像综合征——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o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但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病例报道的不断增多,发现RPLS也可同时累及灰质及白质,因此,2000年Casey等[2-4]对RPLS提出了新的命名,即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PRES是一种起病急剧、发展迅速的神经系统综合征,有一过性高血压者发病率较高,治疗及时可完全恢复正常,若延误治疗也会迅速导致昏迷、偏瘫、甚至死亡[5]。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该病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总结了我院产科经随访证实的6例PRES的MRI影像资料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认识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产科2010年4月~2012年12月PRES患者6例,年龄25~37岁,平均31.4岁,孕37~41周,所有患者均以突发性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抽槒和视力改变的部分症状就诊,病程1~4 h入院;6例均诊断为中重度子痫前期,入院查体收缩压157~192 mm Hg,舒张压105~131 mm Hg;在入院2~14 h后6例患者均行剖腹产手术,术后有2例患者诊断为子痫期,同时出现癫痫发作,血压较术前增加10 mm Hg左右。经过降压、止痉、脱水等治疗后症状与体征6例完全消失。

1.2 设备及方法

使用GE1.5T propeller HDXT MR扫描系统,采用8通道相控阵正交头部线圈,序列包括横断面快速自旋回波FSE-XL T2WI:TR 4 000 ms,TE 82 ms,矩阵320×320,FOV 24 cm×24 cm,层厚6 mm,层间距2 mm,采集2次;横断面反转恢复序列T1flair:TR 1 966 ms,TE 26 ms,TI 760 ms,矩阵320×192,FOV 24 cm×18 cm,层厚6 mm,层间距2 mm,采集2次;横断面流体抑制反转恢复T2flair:TR 8500 ms,TE 153 ms,TI 2 100,矩阵288×224,FOV 24 cm×24 cm,层厚6 mm,层距2 mm,采集1次;扩散加权成像(DWI):TR 4 800 ms,TE 82 ms,矩阵28×130,FOV 24 cm×24 cm,层厚6 mm,层距2 mm,2次采集。增强扫描采用经静脉注射钆双胺注射液或钆喷酸葡胺注射液0.1 mmol/kg体重,常规行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T1WI+C扫描。MRA采用3DTOF扫描:TR 27 ms,TE 3 ms,矩阵320×192,FOV 22 cm×22 cm,层厚1.4 mm,重叠0.7 mm,并进行图像重组;MRV采用2DTOF扫描。

1.3 MRI诊断方法

本病难以获得病理诊断,我们采用盲法由2名副主任医师对研究对象进行诊断:有头痛呕吐、精神状态改变、发作性癫痫、视力或视野改变等急性神经毒性的临床表现;有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期的致病因素;有大脑半球后部白质水肿的分布特点,DWI为等信号显示为血管源性脑水肿的信号改变情况;经过合理治疗后临床及MRI病灶明显改善或完全消失;排除了其他可能的脑白质病变。

2 结果

2.1 MRI表现

6例患者均行MRI扫描,病灶呈等T1(2/6)等信号或长T1(4/6)低信号,长T2(5/6)高信号(封三图5)或稍长T2(1/6)等高信号;T2 Flair序列所有病变(6/6)均呈明显高信号(封三图6),且病灶数量及范围较T2序列增多增大;DWI序列呈等信号(6/6)(封三图7),有1例(1/6)在等信号基础上基底节区可见小结节状高信号;GD-DTPA后病灶均未见明显强化(2/2);MRA及MRV显示颅内动脉及静脉、静脉窦光滑,管腔通畅,未见狭窄及异常扩张或充盈缺损。

2.2 病灶分布特点

6例PRES患者主要累及后循环供血区,其中枕叶5例(5/6),对称性分布5例(5/5);顶叶4例(4/6),对称性分布(3/4)(封三图5~6);同时伴有累及颞叶2例,小脑半球2例,额叶1例,脑干1例,胼胝体压部1例,丘脑1例,左侧内囊后支1例。累及白质6例(6/6),皮质受累3例(3/6)。

2.3 MRI随访表现

4例PRES患者分别在术后8 d、13 d、15 d、20 d行MRI平扫随访,首次检查发现的病灶除左内囊后支见软化灶形成外,其余病灶均完全消失(封三图8)。

3 讨论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是近年来才新提出来的一组临床神经影像综合征[1-3],国内近十年才见临床报道,所以临床病例报道不多。随着影像设备的发展及研究的不断增多,人们逐渐发现其可逆性的病程转归并不是自然病程,而是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才使疾病可逆,因此有人主张将其命名为潜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6]。目前文献中较多使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这一名称。

PRES的发病机制暂不明确,观点各异,多数学者认为与多种临床疾病有关[3,7,8],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一种学说为高灌注学说:当血压迅速升高至超过脑血管的自身调节范围,脑组织过度灌注,通过内皮细胞的胞饮作用以及流体转移等引起血管源性脑水肿[9]。本组病例均以后循环供血区为主,这可能与前循环系统有来自颈神经节丰富交感神经支配,而后循环系统供血区缺少丰富的交感神经支配,因此在血压急骤升高时缺乏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后循环系统脑白质更易出现血管的渗透性增加引起血管源性脑水肿[10]。另一种学说为血管痉挛学说:当血压骤升时导致脑组织过度灌注,继发缺氧引起脑血管痉挛,导致脑组织低灌注,通过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血栓素等介质损伤血管内皮,引起细胞毒性水肿[10,11]。本组病例弥散序列均呈等低信号,不支持细胞毒性水肿的影像表现。

PRES患者大多有先兆子痫、高血压等基础病变,早期可出现头痛、嗜睡、烦躁,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偏盲、幻视等,多数患者有癫痫发作,以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常见[12]。病灶突出的影像表现部位为枕叶和顶叶广泛性对称性白质异常,其次为颞叶和小脑半球,偶可见额叶、基底节、脑干、胼胝体同时受累,这与文献报道是相似的[13],临床症状越严重伴有大脑半球后部以外区域受累的部位越多见。MRI由于分辨率高,是PRES的最佳检查方法及随访手段,显示病灶及鉴别病变以T2FLAIR和DWI序列为最佳[14]。T1、T2序列呈长或等信号时,T2FLAIR序列均呈明显高信号改变,本组两例T1、T2信号改变不明显,T2FLAIR序列成高信号。大脑皮层病灶弥散序列呈等或稍高信号,ADC图呈高信号,病变DWI序列为等信号,说明血管源性脑水肿时水分子的弥散低信号和长T2延长高信号完全相抵消。脑白质深部及基底节出现弥散序列高信号,且治疗后病灶残存,可能与腔隙性脑梗塞并存有关。 PRES患者增强扫描不强化,说明血脑屏障未破坏,若治疗不及时则可破坏血脑屏障,会出现小片状强化,这符合血管源性脑水肿改变。MRA、MRV检查血管通常正常,少数可出现血管轻度痉挛性狭窄。PRES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非自然性可逆,患者经临床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好转,甚至完全恢复,1~2周复查MRI大部分病灶完全吸收,呈可逆性恢复的病理过程,颞枕顶叶白质区病变吸收最快,皮层次之,而基底节区吸收缓慢甚至不吸收,可能与基底节区以穿通支供血及合并梗塞有关。

PRES的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和影像学表现,PRES常以双侧顶枕叶白质区散发对称性异常信号,DWI呈等信号,ADC图为高信号,加之临床血压突然升高的病史,及时治疗后病变迅速吸收的过程,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但仍易与发生在大脑后循环的脑梗塞(如基底尖动脉综合征)及分水岭区脑梗塞、静脉窦血栓、脱髓鞘疾病、脑炎等混淆。基底尖动脉综合征为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梗塞,影像表现为双侧枕叶皮质、丘脑、颞叶内下、小脑以及中脑梗塞,DWI为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病变往往不可逆。静脉窦血栓常见灰白质水肿信号、脑梗塞及脑出血,呈细胞毒性水肿,DWI高信号,ADC图低信号,MTI表现为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MRV可发现深静脉、浅静脉及静脉窦狭窄、充盈缺损或闭塞。脱髓鞘疾病大多缺乏基础疾病病史,临床症状相对较轻,影像学表现为脑内多发性结节状、斑片状长T1、T2信号,病程呈缓解/复发或进行性发展,增强后部分强化,部分不强化。而脑炎以颞叶多见,灰质受累为主,增强后条片状强化。

[参考文献]

[1] Hinchey J,Chaves C,Appignani B,et al. A 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J]. New Engl J Med,1996,334(8):494-500.

[2] Finocchi V,Bozzao A,Bonam iniM,et al. Magnetic resonance in-aging in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report of three case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 Arch Gynecol Obstet,2005,271(1):79-85.

[3] Chen TY,lee HJ,Wu TC,et al. MR imaging Findings of Medulla Oblongata involvement in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secondary to hypertension[J]. Am J Neuroradiol,2009,30(4):755-757.

[4] Casey SO,Sampaio RC,Michel E,et al.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utility of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MR imaging in the detection of cortical and subcortical lesions[J]. Am Neuroradiol,2000,21(7):1199-1206.

[5] 辜燕幸,陈怀红,吴承龙,等. 迟发性产后子痫/子痫前期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例[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10):630.

[6] Narbone MC,Musolino R,Granata F,et al. PRES: posterior or potentially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J]. Neurol Sci,2006,27:187-189.

[7] El Karoui K,Le Quintree M,Dekeyse E,et al.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8,23(2):757-763.

[8] Sinha R,Hurley RM.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in SLE nephritis[J]. Postgrad Med J,2008,84(987):56.

[9] Bartynski WS.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part 2:controversies surrounding pathophysiology of vasogenic edema[J]. Am J Neuroradiol,2008,29(6):1043-1049.

[10] Horbinski C,Bartynski WS,Carson-walter E,et al.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after cardiac tyansplantation histologic evidence of endothe lial grow the factor expression[J]. AJNR Am J Neuroradiol,2009,30(3):588-590.

[11] Servillo G,Bifulco F,De Robertis E,et al.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in intensive care medicine[J]. Intensive Care Med,2007,33(2):230-236.

[12] 胡以达,王学峰. 癫痫研究新进展——2008年[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8):511-封3页.

[13] 李晴,彭福华,胡学强,等.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4):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