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美术的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刮板运输机;卸载点;喷雾灭尘装置;改进
中图分类号TD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3-0155-02
0 引言
之前,兰花集团莒山煤矿有限公司刮板运输机的喷雾灭尘采用的是装载点喷雾灭尘法,即在装载点用单向阀接两根∮16高压胶管再接上喷雾嘴进行喷雾灭尘,这种喷雾灭尘装置均由铁丝捆绑在钢梁上,喷雾管头来回摆动,无法固定,当阀门开启时喷雾降尘受水压和风流的影响,管头位置就开始发生变动,不能对准落煤点,防尘效果不佳;由于静压水管原来安设在刮板机内侧,喷雾单向阀与喷雾嘴快速接头接在一起,即煤溜卸载滚筒的正上方,开阀门时需要将煤溜闭锁后跨刮板机开启喷雾,因此刮板机司机往往不方便开阀门喷雾降尘。由于灭尘装置的缺陷,导致灭尘效果不好,员工操作不便,影响员工的安全健康。针对以上现状,我对喷雾灭尘装置进行以下改进。
1 喷雾灭尘改进方案
2 改进方案应用效果
1)根据卸载、落煤点位置不同随意调整角度,灭尘效果好。可以给作业职工提供一个比较理想的作业环境,使职工的身体健康有保障,降低职工患矽肺、煤肺等疾病的患病率,适应“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要求;
2)可以根据质量标准化要求准确定位喷雾头。避免了之前的喷头跑偏,起不到灭尘作用;
4)避免了职工因麻烦不开阀门喷雾而造成的违章作业现象;
5)结构合理,强度高,安装简单。
3 结论
刮板运输机转载点喷雾灭尘装置,阀门置于减速箱上方,当设备运转时,操作方便,增强了灭尘效果,消除了安全隐患,还大大减低了生产成本。自今年6月份在兰花集团莒山煤矿有限公司综掘队试用以来,效果显著,优点突出,实用价值高,目前在兰花集团莒山煤矿有限公司井上下已全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英杰,张芙丽.金属工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0.
【关键词】 审美能力;小学美术;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小学生正处在早期发育的初期,充满着对于世界以及未知的好奇。正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使得其成为培养美术欣赏审美能力的黄金阶段。美术的世界是具象与抽象的混合,需要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需要人类对于色彩世界的感官,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了解美术的奥妙所在。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小学生美术欣赏审美能力的基础
美术与其他学科不同,成为美术艺术家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努力,还需要天赋。但在中学生美术欣赏审美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目的只是为学生打开一个新世界的门,使之了解这个世界。达成这个目的的基础为以下几点:
1、小学生的自身优势
正如前文提到,小学生所处于的阶段正是学习的黄金阶段,大脑如同海绵一样可以吸收各种新知识,这无疑是提高审美能力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2、学校的课程安排
学校的美术课程如同一条带领学生通往艺术殿堂的通道,在这里学生可以学到所有必需的知识,为日后对于美术欣赏的审美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家长的配合
学校能提供的培养美术欣赏审美能力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需要父母在课余时间多加给予配合,美术欣赏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拥有良好的艺术氛围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之一。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
培养小学生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有许多方法,下面将简单列举几种:
1、化简法
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高年级学生还会面临着升初中的压力,因为这样的背景情况使得美术课更应注重于吸引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化简法即为尽量将教条形式的定义简化,将美术欣赏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内容更加容易理解。美术不是文字能够简单概括的,一幅画在不同的观者眼中有着不同的意义,这正是美术的魅力所在。大部分学生因不理解课本中枯燥的知识,导致对于美术欣赏没有兴趣,这样的教学方法是本末倒置的。相比课本中的知识,一幅优秀的作品会给学生更加直接生动的印象,将知识点巧妙地融入名画中,这样不仅会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在日后接触其他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时,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知识点的背诵并不能够让学生灵活运用,而这样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会让学生提高对于美术欣赏的兴趣,也大幅度提高中学生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
2、写生法
小学生有许多课余时间,有效利用起这些时间,让美术欣赏成为一种乐趣。美不仅仅存在于画中,风景与建筑都是美术学科的分支。带领学生到风景优美的自然景区或是景观建筑中观赏,在轻松又自由的环境中将美术欣赏的知识点在无形中印入学生的脑海。风景中包含着色彩的构成与搭配,建筑中也有点线面的运用与表达,这些都是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美术欣赏。只有将这些知识点转化为学生的下意识,才能真正使得学生拥有自己的美术欣赏审美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对于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对美术欣赏产生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中学生感兴趣,才更加愿意了解和学习。
3、临摹法
临摹法是这几种方法中最枯燥但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审美能力的建立对于不同的小学生难度也是不同的。有一小部分学生有艺术方面的天赋,对于这样的学生,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自然也会比较容易培养。正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大部分小学生,临摹就是最有效的途径。临摹大师的美术作品会让学生对于颜色的运用,点线面的组合,笔触的轻重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只是用眼睛欣赏一幅作品,很多时候会漏掉很多细节,许多名画的点睛之笔就体现在细节处,所以这样的欣赏是片面的。艺术赏析中的大忌即为“管中窥豹”,所以要从学生学习初期避免此类问题。当然,小学生的美术背景决定了大多数学生的绘画水平并不可能将作品临摹得一模一样,完美的复制也不是临摹法的目的。只需要小学生在临摹过程中有自己对于美术作品的审美,培养一种体系的全面认识。
三、小学生美术欣赏审美能力对于素质教育的意义
小学生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对于小学生素质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正确认识美
小学生的强大学习能力如同双刃剑,在此时培养小学生对于美的正确理解是十分必要的。正处于青春期的小学生会向往与众不同的特殊感,而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解“美”的概念,常常会产生许多负面的概念,并将其与“美”的概念混淆,培养小学生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有益于建立学生关于“美”积极健康的认知。
2、拥有创造性思维
较高的美术欣赏审美能力会令中学生拥有创造性的思维,这种思维的培养会使学生在日后的人生中受益良多。
3、丰富的精神世界
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会映射许多关于作者对于人生或社会的思考,小学生拥有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会有助于通过美术作品来理解画家的精神世界,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正所谓“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培养中学生此项能力相当于给予小学生进入艺术殿堂的钥匙,这对于学生日后培养人生观与世界观都是有帮助的。
四、总结
培养小学生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它不仅仅帮助小学生提高在美术方面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它给予小学生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使得其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学以致用。中学生审美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培养是教育中最容易忽视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培养其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李红梅.谈小学生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5).
一、专研教材,把握知识要点
相对来说,美术学科与语文、数学等学科不同,没有严谨的知识体系、没有紧密的上课密度,但其知识点不容易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的把握“度”,良好的教授和培养学生美术知识与技巧,否则难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在新课改形势下,要想上好美术课,需要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知识要点。也就是教师注意深入了解学生,如年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明确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持久性等方面,进而合理的设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准确把握知识点。例如某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春天的色彩》美术课的过程中,因知道学生好奇心较强,且对大自然充满兴趣,因此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春天美丽色彩,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教材,确定让学生了解春天、相关优秀作品欣赏很是重要,所以教师将学生带到学校小公园中,让学生感受春天,观察蓝天、白云、绿树、小路等,从热加深学生对春天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之后将学生带回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关于春天的绘画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美”绘画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春天的美”的绘画,学生能够很自然的进行美术创作。
二、选用适合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形势下上好美术课,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来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美术知识与技巧。从新课改角度来看,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重在组织、指导及适时参与,以便调动学生参与,鼓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习。而要想在美术教学中,良好的调动、鼓励、引导学生,教师最好教授学生不规则的绘画形式、绘画风格,让学生可以自行的学习、琢磨、探索、试验绘画方式、绘画步骤、绘画手法等,总结经验,收获知识,增强绘画技巧、美能力等。基于此,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合作式、开放式、探究式等学习方式,选择最为适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轻松、愉悦、自然的学习美术知识,最终收获知识、技巧、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因美术学科本身就不是一门“严肃”的学科,教师在美术课堂上过于严肃、刻板,那么将会大大削减学生的美术兴趣,致使学生难以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课教学,应当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可以营造轻松的、自然的、愉悦的氛围,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当然,要想使创设情境发挥作用,则需要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注意了解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结合教材,创设贴近学生的教学情境,如此可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趋势下参与美术知识学习、思考及探索,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美术知识、审美能力、审美素养。
四、鼓励艺术表现,激发艺术创造
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去欣赏和评判。基于此,美术教师在教授学生美术课程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运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的潜能,如若教师设置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将会使学生思维固化,难以创作出有活力、有个性的美术作品。基于此,在新课改形势下,要想良好的开展美术课程教学,教师应当注意多鼓励学生,尤其是在评判学生美术作品时,应尽量放大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那么学生将更加大胆的运用色彩或想象来进行美术作品创作,这对于激发学生艺术创作非常有帮助。
【关键词】美术 综合素养 测评 题型 策略 反思
近年来,关于中央电视台《青歌赛》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争论的焦点不在专业考评上,而集中在比赛的"综合素质考核"上,甚至有人称,综合素质考核是近年来青歌赛的唯一看点。到底是什么样的考题,引发大众如此趣味盎然呢?我惊喜地发现,考题中有不少涉及中外美术知识的内容,这不正是高中生应具备的美术知识吗?于是我考虑借鉴《青歌赛》的综合素质测试的形式,在高中美术课开展多元化美术知识综合考察,希望借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这不过是一种知识竞赛活动,知识竞赛是为激发社会的学习热潮,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而组织的活动,一直广受欢迎。然而在高中美术课中,这样的综合测评并不常见,美术素养综合测评既带有几分娱乐,同时也类似各学科的司空见惯考试测验,为了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我尝试把传统的考试测验以新的方式溶入美术教学中,期待产生有趣有效的碰撞,并从反思中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1.测评的背景与现状
近年,普通高中课标研制组对北、上、广等地区的部分高中美术教师进行了调查,发现善于运用多种欣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教师人数教少;高中教学的资金投入较少,教学设备落后;课程的评价片面等方面的问题。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笔者针对本校的高中美术课程现状进行了一个对比分析。
本校是全国示范性高中学校,学校具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美术学科的教学条件在广州市属于先进水平,共有三间功能完善的美术室,包括:绘画室、工艺设计室和美术授课室,学校统一提供学生学习所需的画材画具,这一切为高中的美术模块学习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高中每年级共设8个班,其中重点班2个。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方向,我在高一进行了一次关于对美术四大学习模块喜欢程度的调查问卷,参加统计人数共433人,有效问卷430份,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
1 、约71%同学都能喜欢美术知识,29%的学生对各类美术的兴趣属于一般以下;
2、不喜欢的美术的模块主要是绘画与工艺;
3、普通班喜欢美术的同学略高于重点班。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具备了良好的美术学习条件。但是在美术课堂也时常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比如:有个别学生上课时趴在课桌上睡觉;要求集体完成的作业有些学生无兴参与,甚至有些学生完全被窗外运动场上的体育课吸引;某些平衡班美术课堂上纪律也不如人意;重点班的同学虽能认真听课,但是动手能力较差等等。这一切都表明,29%的不太喜欢美术课学生,极有可能不配合老师上课。有据于此,在高中美术课中探索创新教学和有效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以往高中学生按要求取得学分的评价标准相对比较单一,并不能很好地督促学生的学习。多元化的美术素养测评是我在高中美术教学模式的新尝试,既是对高中学生美术模块学习的检测,又能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调整高中美术模块教学策略,力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测评的原则
新课标指出:高中美术课程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中课程内在价值的评价、课程背景的评价、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与课程成果的评价,高中美术素养测评正是成果方面的评价,这种目标式的评价是由泰勒创导的评价模式,泰勒认为:评价必须是针对学生行为而进行的两次以上的活动。
测评活动是指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力求丰富和创新,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素质和学生认知范畴的美术知识题,充分利用美术课堂的设施条件,实用于教师和学生的综合互动的教学活动。美术教师在测评的过程中能观测到学生的行为,从而起到启发、监督、沟通、分析引导的作用。测评同时是高中美术其他评价形式的加分性评价,最终实现课标创导的"多主体评价"。
美术素养测评,应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测验。测评得分是在传统美术考试的基础上的加分。是高中生在模块学习之后对美术综合素养的检测,设计相关的测评原则:
原则一:抽号选题,制造悬念。从而使学生更加珍惜和重视答题;
原则二:测评为开卷形式,测试的过程同时是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
原则三:根据题目难度设计分值的大小,提供答题法宝,如打电话给亲人咨询或求助同学共同完成等有趣的环节。所得分数累计在学期总评成绩中。
有关测评的内容与题型
2.1 关于测试的内容
1、教材中提取内容。
所用教材为人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鉴赏》、《绘画》、《工艺》、《设计》四套书。从教材中进行知识整合,挖掘知识点设计成试题。而这类题目,几乎没有现成的参考资料,更不象其他学科那样可以轻松在互联网上下载,一切都要自己原创,并且在实践中慢慢摸索题目的合理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等等。教师要精读课文,细细琢磨,反复推敲。才能设计出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富有美术独特视觉的考题来,提高学生答题的热情。
(1)设计知识题。
例题1:请说出A B两种插花分别是什么风格?为什么?(选自《设计》P49页插花内容)
题型分析:选择与论述题,学生通过插花作品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从造型和意境美方面分析其理由。
(2)绘画知识题。
例题2:请将素描的5大调子填入字母代号处。(提示:暗面 明暗交界线 受光面 反光 投影)(选自《绘画》素描P30页)
内容分析:让学生理性地分析素描的基本明暗原理,了解素描作品的明暗层次变化与形体的关系。
(3)鉴赏知识题。(选自《美术鉴赏》后印象派P111页)
例题3:请找出哪幅作品不属于凡高的?(答案:B)
内容分析:鼓励学生运用比较鉴赏法,对凡高作品的形式美感进行观摩,并进一步分析作者独特的生活背景、曲折的绘画经历而形成的个性鲜明的作品风格,寻找出异样的作品。(工艺知识题略)
2、拓展课外的美术知识内容。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尹少淳教授提出: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通过阅读观摩实际体验,丰富阅历和生活经验,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方式唤醒学生所积累的经验。在测评内容上教师应扩大学生关注的范围,开启学生的记忆,激发想象,活跃课堂气氛。
例题4:人体有许多黄金分割点,它是人体美的基础之一。请说出除列举之外的另两个人体黄金点。
内容分析:鼓励学生关注一切美的事物,并且把美学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人体结构得出结论。
2.2 关于测试的题型设计
作为一名艺术教师,不能让学生去做枯燥乏味的试题,在试题形式上充分发挥想象力,不断地挖掘美术与考题的创造性与关联性。该测评在题型设计上主要有以下创意:
创意一:图文并茂,美化题面。据专家分析,图形图象最能激发人们的记忆功能。图片使用增强版面美感,结合文字的使用更能排列出精美的版面。由于学生早已经厌倦了题海战术,但是对图片式的问题倍感新鲜,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美术课要突出表现其审美功能,表现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图片唤起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
创意二:题目设问,标新立异。美术题目的设计尽可能丰富多样,发挥美术教师的创造能力。让传统的题目以新颖的方式出现。(如普通的填空题可以转变成图片提示填空题,强调视觉的表现力。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题:填空题,20世纪50年代,西方绘画大师( )会见中国画大师( )时,曾经说过:"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 )人有艺术,其次是( )有艺术,当然,( )的艺术又是源自于( )。第三是( )的黑人有艺术。"(答案:毕加索、张大千、中国、日本、中国、日本、中国、非洲)
创意三:动静结合,开拓思维。除传统的选择题和论述题外,还可以增加视频题和动手题。设计丰富而新颖的综合互动题型,把握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胜心理,达到自主探究的教学目的。
例题1:请看视频,说出动画片的片名,并且说出哪部影片明显受到敦煌壁画的影响。例题2:请设计一款台灯,并分析设计的功能。
3.测评的成效与反思
在高中综合素养测评实施过程中,因为每位同学都很在乎自己的答题结果,所以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遇到难题时也能坚持探索。以下是学生在十道测评题目中的课堂表现记录。
高中多元化综合测评学生课堂表现表
据表结论,学生对各类知识内容和问题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但答题过程始终保持亢奋情绪和好奇心理,学生的学习思路大都能按教师的既定思路走下去。可以说,测评课是一节积极而成功的课。但是,深入探讨测评的本质,仍发现不少问题。比如,某些班在答题过程中,会出现情绪过分激动的吵闹现象,使得教师不得不暂停测评进程,进行课堂管理。从答题结果上看,虽然大多能答对,但这很大程度是因为开卷形式和在同学相互提示的情况下完成的。从答题者对美术知识问题的各种表现和反应中,可以发现在高中美术模块教学中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1、关于概念性美术知识问题。
在测评中显示该类的题目(如题1、2、、4、6),学生完全要依赖课本,无法从自己的记忆中应对问题,甚至不少学生连翻看课本都难以找到相应的知识。遇上有关作品点评和鉴赏的问题,学生更是哑口无言。可见美术知识的传授并没有取得应有效果。
美术学科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了解美术学科的基本知识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类知识是我们思考和交流美术创作以及欣赏的工具,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准确理解,有助于提升美术学习的质量。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重感悟、重比兴甚至还带着某种神秘与朦胧。教学中,通过各类美术作品唤起学生对作品的体验,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山东的肖钢老师执教的《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一课,就是从再现性和表现性艺术形象的角度,去引领学生欣赏各时代的名家名作。又如笔者执教鉴赏课《格尔尼卡》一课中,用悲怆的音乐渲染气氛,让学生回顾汶川地震的画面,问学生有无受伤的体验,将这些体验中延伸至对特定的作品的鉴赏,真正唤起学生真实感受,才能对作品保持持续的记忆。中学美术知识在于感受中逐渐积累,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行多种形式的作品鉴赏活动,学习美术用语去表达对作品的认识,锻炼他们自主学习和研究精神,逐步改善学生美术知识匮乏的现状。
2、关于美术课堂管理问题。
高中综合素养测评这样一种教学活动,教学气氛热烈,充满欢声笑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生期待而专注地看着屏幕出现新问题,或是讨论,或是翻书,或是大声喊出答案,热闹非凡。当老师要公布正确答案时,课堂鸦雀无声,大家翘首以待。无论是教与学,都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可是在某些平衡班,老师却享受不起来,但凡每一道新题目出现,个别学生总是过度争吵、喧闹、讲笑,老师甚至听不到答题者的声音,不能继续完成下一道测评,就这样,原本精心策划的教学被淘气的学生完全搅乱了。老师尝试努力地管理课堂,也只是出现短暂的配合,教学工作深受影响。类似这样的现象,到底是哪出了问题呢?值得我们美术老师深思。
课堂活跃有时只是表面现象,并没有真正引发学生去思考,教师要在"活"中务实,要在"闹"中取静,要尽力把学生的注意力与行为统一到教学活动中。艺术课标指出:"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就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造积极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显然,在这节课中爱吵闹的学生并不是刻意破坏课堂秩序,是他们过于兴奋,过于激动的表现,跟随教学的内容,用一种他们习惯的过激方式去表现自我。如果老师关注他们的兴奋点,体会他们的心境,尊重他们的表达方式,或是特别给他们一次答题的机会,鼓励他们的参与,向他们示以宽容的微笑。这样能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回到问题的焦点上来。不宜一味地批评与训斥,以免激化学生的逆反心理。总之,保持与学生紧密接触的美术教师,在教学现场就能有临场应变能力和开放的心态。发挥教师应有的教学机智是对美术课堂教学把握与驾驭的核心,是学生重要的人文教育的关键。
3、关于开放性的设问在教学中运用。
测评题目:"请点评作品《蒙娜丽莎》的美。"学生遇到类似的设问总感到有难度,无法用自己关于"美"的标准去品位经典作品,这样的问题显然忽视了艺术作品欣赏过程的主观性。如果变成问题:"你觉得《蒙娜丽莎》美吗?为什么?""如果给《蒙娜丽莎》换上一件华丽的衣服,你觉得会更美吗?"这样的提问能启动学生的思维,问题难度化解,容易引出正确答案。设问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和因果关系探寻,巧妙设问,促进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时常生搬硬套将美学概念介绍给学生,并要求他们理解和记忆,学生很难与内在的知识结构相连接,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时应该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的环境,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归纳出定义。我们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从微观进入知识,也要帮助他们从宏观地把握知识关系。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更要尊重学生的结论,只要他们的结论能够自圆其说,有较充分的理由支持,就应给予肯定。教学活动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美术知识。
从美术素养综合测评的种种现象中,笔者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还有很多,值得一提的是,可以在众多的题目中发现学生的兴趣点,这对于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注重从测评的教育现象中研究和思考,进一步改善和创新是美术教师不断成长的良性循环过程。这样的多元化美术素养的综合测评,体现了"新课标"中教学实施活动的多样性。活动最终价值不在于测评结果,测评过程就是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互动的学习过程,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老师举一反三地反思,为深入研究适合本校的高中美术教学策略提供依据,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认真总结经验,就一定能设计出更多符合学生个性特点和多样化发展的美术课。
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2] 尹少淳 教学策略系列之四 分类美术教学策略 中国美术教育2011,1
[关键词] 画室学风建设;实践性教学;阶段性目标
高中美术专业的教学与文化课的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学生通常在画室里上课,座位不像文化课教室那样是固定的,学生在画画过程中经常需要站起来自由走动,看看自己作品的整体效果。所以在画室中上课更有手工实践课的感觉,只不过这种类似手工实践课的学习要贯穿半天甚至一整天,这就使得画室的纪律与文化课的纪律相比,就更难管理一些。因此,画室学风建设就更有难度,比较复杂。
有些美术教师认为在画室里只要画好示范画,教给学生画画的技巧与知识点就可以了,但实际上画室的学风也很重要,它对于学生专业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从画室学风的涵义与重要性入手,对美术特色高中画室的学风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画室学风建设的涵义及其重要性
学风是学习主体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学风不仅影响到教学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校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画室的学风同样如此,是指美术教师与学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治学目的、精神、态度和方法,是全体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表现。
画室学风建设事关整个画室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优良的学风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具有强烈的导向、激励、凝聚及规范作用。因此,只有加强高中美术专业画室学风建设,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积极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
搞好画室学风建设还是美术特色高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新目标和新模式的需要。良好的画室学风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具有良好画室学风的学校也因此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进而学校美誉度得到提升,这样可形成良性循环。
二、高中美术专业画室学风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有一种普遍的看法:文化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可以选择学习美术专业,这样更容易考上大学。这种看法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美术专业并不是因为热爱美术而为之,因此学习兴趣不足。这就造成画室的学风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生源整体素质不高
美术作为一个学科,与别的学科一样,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都有其完整的体系。要掌握这个知识体系,也要求学生要有比较好的知识接受能力。但是高中美术专业生源大多文化成绩不佳,甚至有不少厌学、拥有一些不良习气,这些学生虽然是少数,但对画室学风建设负面影响很大。
(二)美术专业课教学特点的影响
美术专业课教学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学生创作作品为主要课堂内容,而作品效果与情绪有密切关系,所以有必要让学生时不时地自我调节休息一下,这是专业课教学的正常情况。但是这种情况往往掩盖了一些偷懒的情况,有的学生以此为借口偷懒,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其他学生,让画室学风变得自由散漫。
(三)学生理想信念缺失
有极大一部分美术专业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美术学习并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学习美术唯一的目的就是能够考取高校艺术专业,拿一张文凭。他们只是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手段,当作一种跳板,将来以寻得更好的出路。这样的功利性思想也使高中美术专业画室氛围变得功利,影响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画室学风建设的措施
(一)重视画室学习氛围的建立
画室学习氛围的建立很重要。现在很多高中美术专业画室热衷于把专业水平较高学生的作品贴满墙壁,当然这能起到一定的激励引领作用,但这对画室学习氛围的建立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元素加入进去。
比如在画室里贴一些名人名言就能起点拨的作用,像在《实践论》中的一句话:“感受到的东西,我们并不能立即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就对美术造型基础的学习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而且又能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还有像李小龙的一句话:“有梦想很好,但每个人都有梦想,关键是你为梦想付出了多少。”这对有的不愿为梦想付出努力的学生具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画室的墙壁上除了可以张贴专业水平较高的学生作品之外,还可以张贴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范画,这些范画可以是专业教师的作品,也可以是名画,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另外,对于专业不是很理想的同学也要给其展示的机会,他们一些进步明显的作业以及表现力比较强的作品也可以N上墙壁,这能有效提高这些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
(二)画室对外举办画展
高中美术专业画室可以对外举办画展,学生可以展示他们优秀的作业以及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这样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成就感,可以让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美术专业的学习中去,画室的学风也会因此变得更积极向上。在学校校园里举办画展还可以让校园枯燥的学习氛围变得多姿多彩,为丰富校园生活贡献了一份力量。
(三)成立速写兴趣小组
美术专业中,速写是一项基础的绘画技能,重在考察作者对景物的观察、捕捉、还原能力。因此,美术专业考生加强速写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因为有些省份美术统考与很多大学的美术专业招生考试不考速写,因此速写并没有引起很多重视,这直接影响学生的画面的整体布局能力、素描和色彩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画室成立速写兴趣小组就很有必要,而且这对画室学风的建设也有积极意义。成立速写兴趣小组还可以选取出小组的组长,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学生在平时经常交流速写的经验,这对学生作画时的整体布局能力、作业的表现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建立阶段性目标检测制度
高中美术专业的测试只是以一张画作为检测对象,几乎不考理论知识,因此学生对所要掌握的知识点重视程度不够,这也影响到学生专业成长和整个画室的学风。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制定阶段性目标测试制度。譬如一张好的静物画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良好的构图、强烈的空间感、紧凑结实的形体、良好的表现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上述几个知识点分阶段讲解与练习,并且每个阶段结束时都要让学生通过作品检测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可以分A、B、C、D四个档次。每个学期分四个阶段进行检测,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要拿到四个A,这样就能极大提高学生对绘画知识点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加强高中美术专业画室的学风建设,能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建立良好的学风激励机制,能促进日常教学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