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电算化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工作的简称,是一种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通过将当代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会计工作的处理方法,是依靠电子计算机来实现账务处理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传统手工会计到电算化会计的转变,使会计信息数据的处理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信息处理的准确性、高效性和实效性,以及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并减轻了会计工作人员传统手工会计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新形势下的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模式,实现了事后管理向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的转变,为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信息化打下了基础。通过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实现会计电算化从简单的会计核算到综合信息管理的转变,形成以会计软件为中心,综合分析、计划管理为方法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管理模式。在新知识的经济时代,创新是必然的要求,而会计软件向管理型发展也是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风险
1.数据安全风险。传统的手工会计方式虽然比较繁琐,效率也偏低,但由于其财务信息都以账目、表格、凭证等形式记录在实在的纸质介质上,如果会计账簿、凭证等会计资料经过修改,可以通过财务人员笔迹或者印章,找到具体的责任负责人。而电算化的会计资料和数据大部分都是直接储存在电脑磁盘上,对电脑磁盘上的数据进行非法或者合法修改之后,往往也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与手工会计相比,电算化会计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更难被发现,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因而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也更大。
2.管理安全风险。在电算化的会计工作中,由于相关财务操作人员对计算机信息基本安全知识的认识不足,没有遵守相关的信息安全规范,在操作过程中,导致了财务数据的损失和信息的不完整等,而部分财务工作人员由于对电脑病毒所造成的危害不够重视或者认识程度不够,任意从互联网上下载未经安全确认的资料,或者在不同的电脑、互联网和局域网之间使用移动硬盘、u盘或软盘等,导致了病毒的传播,从而使财务软件系统也感染上病毒,造成数据的丢失、被盗等。
3.非人为事故造成的风险。一些意外的事故,包括不正常的程序强制结束、计算机的强制重启或者死机、电源的中断等原因,造成了设备不能正常使用,导致计算机上储存的财务数据全部或部分遭到破坏,或者已经输入的数据丢失等。
4.会计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技能不过关带来的风险。懂得实际财务处理和会计学原理,并且精通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会计人才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关键。然而,目前虽然很多企业都实现了财务会计工作的电算化,但也常常存在许多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技能不足的问题。会计人员如果无法熟练使用计算机,而计算机人员对于会计知识又不甚了解,财务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就无法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双方存在的知识片面性矛盾又会造成会计中的误操作、误输入等风险。
三、会计电算化的风险防范
1.深刻认识到防范会计电算化风险的重要性。计算机电子数据处理具有可算速度快、存储量大和信息输出及时等特点,便于财务管理人员及时掌握信息,并作出科学有效的预测和决策。然而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是自动的,不需要人为进行控制,因而一旦出现造假舞弊等行为就很难被发现,并且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会计电算化的内部监控必须比传统的手工会计更严格,要深刻认识到防范会计电算化风险的重要性。
2.做好数据输入输出各个环节的控制工作。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对各种财务信息进行数据的整理,这包括了数据的输入、处理、通讯、保存以及输出这几个部分。而对这几个环节进行风险性的分析,分析能否在实现功能的同时加入相应的控制措施,对于对可预见的风险有没有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采取预防措施,对于不可预见的风险是否留有处理系统空间等,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控制,保证数据处理在各个环节的准确性,从而降低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概率。
3.完善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为了规范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财政部门颁布了一些相应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都是专门针对会计电算化的,但有不少的会计工作人员却并不了解这些制度的内容,或者甚至完全不知道。对此,各级的财政部门要做好会计电算化的检查和监督工作,并加强相关规章制度的宣传和教育。对于已经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或单位,也要根据相关的规定,结合本企业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内部管理制度,以保证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有效进行。
4.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对于会计工作人员,要求必须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应持有会计资格证和会计电算化证,并应具备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熟练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而且会计工作人员应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因此,需要定期组织并落实会计继续教育。
5.加强会计电算化的操作和组织控制。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实行会计系统中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对于各个岗位给予授权和密码控制,防止越权操作和非法操作,从而实现会计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避免出现违法行为,并能及时发现错误。要严格遵照会计法律制度来操作会计电算化系统,确保账务处理程序的正确性、合法性,并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定期检测,检测凭证附件是否完整、审核签字是否符合要求等。
四、结语
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简化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减轻了他们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但会计电算化也存在着风险,这些风险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这些风险,并认真进行风险分析,通过采取有效积极的风险防范措施来进行控制和监督,就能够有效避免风险的发生,使会计电算化能真正实现为会计工作带来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兴凯.浅谈新形势下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0,30(2).
[2]杨淑英.浅谈新形势下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统计,2008(4).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特色专业建设;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 F234.9 [文献标识码] B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成立于2002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于当年开始招生,自2010年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以来,本专业以教高[2006]14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没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学院总体规划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建设方案为蓝本,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不断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对外辐射作用。
经过11年发展,会计电算化专业已经发展成为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在内的两个专业;学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最初只招收1个班,发展到2009年招收9个班(6个会计与审计专业、3个会计电算化专业),再到2010年招收12个班(10个会计与审计专业、2个会计电算化专业);与此同时,教师队伍也逐渐壮大起来,原来只有2-3位专任教师,而如今已多达12位,这当中还不包括聘请的扬大兼职教师和企业、行业的专家学者。
一、专业建设背景
2007—2012年在全国各大城市公布的人才需求排行榜中,会计专业都比较靠前,尤其是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使会计核算日益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对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及综合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准确定位,寻求正确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途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尤为重要。
1.会计行业需求调查。从会计人员需求质量上看,现有会计人员的质量与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当前会计行业的主要问题是: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整体结构有待优化,会计实践教育不足等。我国现有会计队伍的素质与行业改革的需要相比较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会计技能型人才,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会计教育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因而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仍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2.岗位需求调查。随着经济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岗位对综合素质高、知识丰富、能力强的技能型会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客观原因,现有的会计从业人员,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急需加强培训提高会计工作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现代会计工作的需要。因此,通过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建设可以改善办学条件,对人才的培养起到引导作用,带动校内相关专业群乃至同类院校会计专业的持续发展。
二、根据社会调查明确专业特色
1.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全新的会计人才培训基地。2009年3-5月期间对农村的人才需求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发现村级从事核算工作人员中大多数学历较低,且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人才的匮乏大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考虑到政府正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并努力向政府、行业、学校三位一体的平台及学生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级核算就业取向的方向发展,我们尝试采用“送学式”、“菜单式”等培训方式,把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成新农村建设急需的重要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成工商行业和小企业合格的会计人才培养的摇篮。
2.为突出能力本位不断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课程体系设置。我们把工商中、小企业的出纳岗、购货付款岗和销售收款岗等6个岗位定为专业核心技能,把其余5个工作岗位作为拓展技能,明确专业人才定位的培养目标,重组岗位知识,达到“课、证、岗”三位一体化。二是阶段式教学。我们设立了“岗位认知理论方法项目训练工作实践”的工学结合核心技能学习模式,以段落式、连续化的方式安排课时。我们依据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的性质与特征,将核心技能学习模式划分为4个集中课时段,其中,岗位认知1-2周;理论方法10-12周;项目训练3-5周;工作实践2-4周;同时,核心技能课程采取整段教学时间,打破传统的45分钟一节课的习惯,把4节课合并为2节大课。三是多元化考核。为了突出以学生为本,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我们的基础技能考核尝试采用竞赛方式,前15%为优秀、70%为良好、10%为合格、后5%为不合格;核心技能考核采用自己设计的核心技能题库和考核自评系统,学生完成一个核心技能项目学习任务后,有三次提出参加考核的申请,通过反复训练,确保其核心技能能够达到熟练程度;工作实践考核在企业一线进行,评分者为企业、农村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人员(占40%),学生自评(占30%),教师评分(占30%)。
三、建设目标与思路
我们的建设目标归纳起来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和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建设思路可概括为“321模式”:
1.三个能力提升。这三个能力包括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对工作任务的整体把握能力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2.两个平台的构建。我们立足于扬州开发区,着力构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平台。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先后承担了多项课题与培训任务。为了适应社会人才需要,我们还必须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在拓展岗位模块中,增加贴近社会,贴近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新生事物的课程,多开设选择性课程,让学生在职业选择与兴趣发展上有更多的参考,拓宽其就业渠道。
3.一个核心的展开。教学质量内容体现在学生的发展目标及目标实现程度、学生的素质能力、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生活与活动能力、学习与生活的态度等。因此,我们以该内容构建质量标准体系,为提升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质量标准体系中,我们采用公开、公平、公正、量化的开放式评判指标体系,继续与企业、农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紧密结合,共同完善。
四、相关措施
1.师资队伍建设。我们计划在2012年特色专业验收前,副高以上职称力争占6%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力争达到80%以上。具体措施有:一是引进1名正教授任学科带头人;二是引进3-4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全面带动专业发展与科研水平;三是增加3-4名来自企业一线的专家担任核心技能课程兼职教师;四是鼓励青年骨干教师继续深造和报考会计中高级职称等。
2.实训基地建设。一是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建设1个多元化的校内实训室,满足学生从事不同行业会计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积极与建设银行扬州邗江区分行合作,共建金融系统内部流程与核算的校内实训室,满足面向金融行业发展和出纳工作学生的需要;二是在扬州开发区施桥镇扬子村和汪家村2个农村实训基地之外,开发扬州维扬区的农村乡镇实训基地,实现由点向面的拓展,扩大服务区域和功能;三是在现有工业、商业企业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再增加3个服务业和1个金融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核心技能培养和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3.服务地方经济。我们计划选派2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去扬州开发区文汇街道,为该区域商业与服务行业的25家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培训,帮助他们规范会计制度;积极牵头建立扬州市4所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中心,把我们取得的成功经验、探索的思路和他们一起共享,一起推动扬州地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的共同发展等。同时,我们准备为扬州市的大学生村官进行财务知识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经济核算和管理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的逻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辛治洋,朱家存.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价值超越[J].中国高教研究,2011(5)
[3]田翠香.提升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理念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1(9)
[4]张月玲.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以山东科技大学“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为例[J].财会通讯,2010(11)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也有很多中小企业正在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但许多中小企业在规模、资金、人力资源、经营方式上有自己的特殊性和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还不到位,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
一些企业的各级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时展的必然,是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实际上,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进入信息化的基础,是今后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会计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二)缺乏适宜中小企业特点的会计电算化制度
由于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足和人才的匮乏,一些实施了会计电算化的中小型企业仍然沿用原来手工会计管理制度。但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同手工会计在记账处理、报表计算、内部稽核等方面都是有所不同的,这必然造成相应的会计管理制度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管理的需要。如有的单位,在岗位分工上沿用手工会计的分工方式、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也未根据会计电算化的运行状况进行修订;个别企业甚至存在一些与会计电算化规范相抵触的规定。在没有完善合适的会计电算制度的情况下,必然制约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重要的发挥。
(三)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缺乏
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一直是制约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瓶颈”问题。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财务人员的会计实践工作经验丰富,但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他们只能机械性地使用财务软件,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束手无策。如果出现误操作,可能就会使自己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严重的可导致财务数据丢失、系统崩溃。人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四)会计软件的设计难以满足需要
由于软件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对服务的要求特别高,第一次购买后,还必须对其进行不断的投入,如维护、升级等,才能保证顺利的应用,所以选择合适的财务软件显得很重要。作为通用的商业化软件,其通用性和专用性总是有矛盾的,尤其中小企业存在形式特色,使得软件的设计更加难以满足需要。
(五)重视账务不重视分析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普遍存在重数据输入,轻数据分析的问题。会计电算化大致可以分为数据输入和数据分析两步。对数据输入来说,由于现行的会计软件界面都比较友好,加之会计人员对计算机的操作比较熟悉,所以一般的会计人员都能适应;而数据的分析则需要较高的会计专业知识,并需要某些专门的计算机技术,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当前的中小企业电算化,大多都只停留在了数据输入及核算阶段,对于财务管理、经营预测、决策等功能分析的不够,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会计电算化的真正功能,将数据转换为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信息并没有发挥。
(六)软件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会计软件中,有些未对数据库采取任何保护措施,有些虽然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是比较薄弱形同虚设。更有一些会计软件的数据库文件往往能通过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直接打开,可以进行直接读写操作,不管是授权用户还是非授权用户都可以直接更改甚至删除数据库文件中的数据,这就为使用这些软件的单位财务核算留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这也是我们在选购会计电算化软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应用的对策
(一)企业领导的重视是顺利实现电算化的前提
会计电算化是财会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领导的重视,加大组织与实施的力度,是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只有企业领导亲自抓,才能统筹规划,周密部署,才能保证所需资金,确保会计电算化顺利实施;才能有效协调单位内各个方面,共同搞好会计电算化。实际操作中,有些企业的领导由于对实施会计电算化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不能在资金、人员上给实施电算化予以保证,使企业在实施的开始就处于比较艰难的境地,最后往往是以失败而告终。
(二)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实现电算化的重要保障
在从手工账过渡到电算化后,逐步建立健全各项电算化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从手工会计转向电算化时,一般应当对原有企业的财会制度进行修改或者重新制订,重新考虑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为此,中小企业应当根据财政部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财务软件规范要求,通用财务软件操作规程,计算机设备及机房管理制度,人员分工职责和操作权限制度,电算化数据档案的备份、稽核、保管制度等等,改进和完善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的相关规章制度,以保障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现。
(三)组织好岗位培训和人员的合理分工是实现电算化的重要条件
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很大一部分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式和职能要发生很大的改变,特别是在实施的开始阶段,由于需要做一套手工账,一套电脑账,人员会非常紧张,工作量相对也很大,而中小企业会计人员专业水平相对差一些,因此在实施电算化前更要作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离岗轮训、在岗培训和参观学习等,目的是一方面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运用财务软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在人机并行阶段,保持电脑账与手工账同步。一定要建立以财务科长或主管会计为主的会计电算化小组,对上机操作人员进行合理有效明确的分工,以保证电算化的顺利实施。另外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防止不法操作的侵害。
(四)选择适合自身规模和经营特点的财务软件是实现电算化的基础
中小企业由于人、财、物的限制,自己开发财务软件显然不是好办法,选择合适的财务软件就至关重要。中小企业选择财务软件时要以实用、够用为出发点,要根据自身规模和经营特点选择合适的财务软件。财务软件的选择不仅要考虑购买成本,还要考虑财务软件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大型财务软件一般都针对大型企业的需要来设计,虽然有网络化设计、功能强大、界面华丽等优点,但是也存在成本过高、操作复杂、缺少灵活性等弊端。中小企业在选择财务软件时,可以选择有名气的大公司的财务软件,因为那些公司产品质量稳定,售后服务比较好,也能够保证软件以后的升级。
(五)发展软件咨询服务业,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中小企业实现电算化的重要环节中小企业一般不具有内部的技术支持部门和充足的技术支持人员,因此,寻求外部支持,建立稳固的外部支持联系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常用的方式是在购买软件时就与软件供应商约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不但在安装调试过程中要有技术人员在场,在软件运行几个星期后,还要请技术人员来进行检测。在软件运行出现问题时、实现软件升级时都需要软件供应商纠正软件中潜在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提供技术支持,使其软件在最新的平台和操作系统上运行。另一方面,计算机系统的硬、软件系统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故障,也会危及数据的安全和影响日常的工作,及时进行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也是取得技术支持的重要方面。所以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呼唤软件咨询服务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飞速地发展,尤其是从数量上早已远远超过大型企业,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其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真正能够做大做强的很少,数量与质量不能成正比。其中财务部门的管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健全会计管理系统,就能真正的发挥会计监督、控制、决策等职能,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臧瑞英.会计电算化研究[J].现代贸业工业,2010,22:199-200.
[2]顾颖.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的应用与发展[J].国际商务财会,2010:85-86.
[3]饶振宇,廉师友.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计算机教育,2008:1736-1737.
[4]李银根.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前景展望[J].财务管理,2006,4:22-27.
[5]王冬梅.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2005:92.
[6]石秀梅.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2:21.
[7]孙艺梦,刘新宇.实现会计电算化意义重大[J].林区教学,2009,7:120-121.
[8]韩佳佳.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问题分析和前景瞻望[J].2010,7:33-34.
[9]丛彪,宋秀芬.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及对策[J].税务与经济,2005,2:77-78.
[10]刘卓凡.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历程及相关问题浅析[J].科学管理,2008,2:43-44.
[11]张仁花.会计电算化应用现状及其改进[J].管理方略,2009,12:44-46.
一、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
众所周知,传统的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专用材料,它是记录和反映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这些史料和证据具有严格的数据平衡性、时序性和严肃性、不得随意篡改。各级企、事业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产生了许多依附于机磁性介质上的数据与文件,财务人员的所有日常工作以及历年会计资料的调阅均在计算机上完成,随之而使会计档案赋予了许多新的特点。笔者根据工作的实践,出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具有以下一些显著特点:
1、会计电算化档案不仅保留了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而且还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即会计电算化档案存储的范围和领域扩大了。
2、传统的会计档案具有直观可视性,而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中才可以使用,也才具有生命力。即会计电算化档案的调用需要一定的软硬件环境。
3、会计电算化档案的载体不仅是通过打印等输出的传统意义上的纸张,更主要的是磁性介质或光盘。即会计电算化档案的保管不仅是作为会计资料信息载体的纸张而且更重要的是磁性介质或光盘。
4、会计电算化档案具有易遭破坏,难留痕迹的特点,同时他们又受载体的质量、载体存放环境、载体存储信息的有效期等条件的,即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更高。
5、实行电算化的时间越长,会计档案与财务软件的版本数越多,即会计电算化档案更需要地管理。
二、如何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工作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工作,我们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管理与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l、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所谓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形成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除了备份之外,还应收集机硬件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的大小、外部设备的配套类型等;计算机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以及汉字操作系统;财务软件的编程语言、数据库系统类型;财务软件的系统名称、版本号;财务软件的销售与维护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与联系人以及与电算化软件系统相配套的各种说明书及使用手册。
2、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即采用“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并贴上写保护,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此外,还应注意电算化会计档案与对应的财务软件版本的一致性。因为在不同版本软件下形成的会计档案其会计数据的结构有可能不同,这就有可能产生会计档案不能被调阅或者产生某些预料外的错误。因此,笔者建议会计电算化档案除保存各版本的备份财务数据外还应保存对应版本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版本,二者的一致性是非常必要的。显然,其收集与管理工作也是比较艰巨的。
3、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即电算化会计档案的调阅。在长期开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随着软件系统的不断升级,我们所调阅的会计档案会有下述两种情况:(l)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一致,此时只需将您所需调阅的档案通过电算化软件系统中的档案调阅(或数据恢复)功能进行调阅即可;(2)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不一致,此时您只需在另外一台电脑上安装与此档案相对应版本的电算化系统,然后再进行调阅。
三、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整理与再利用
一、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会计理论禁锢着部分人的头脑,一些人认为“算盘”和“账本”就是财务会计的工具
这些片面的认识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健康顺利地发展。表面来看,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而实际上,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增强了核算方法的改进,这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节省了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从而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会计电算化的政策与法规中存在着不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规定
颁布电算化政策与法规是为促进会计电算化服务的,而目前,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规定。例如,有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的具体细节规定,不能起到推动作用,反而因规定得太死抑制了软件的发展,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
(三)会计软件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各会计软件开发公司都强调突出自己的会计软件开发模式和特点,造成大部分会计软件相互不能兼容,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差异,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标准,再加之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各自向软件开发商购买,甚至有的软件开发商还别出心裁地搞出各自的特色,使所用的财务软件混乱,不同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使用方法的不一样,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便。
(四)会计电算化人才严重匮乏
财务队伍中的部分人员知识老化,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积极性不高,短期培训很难取得明显效果。再加上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直接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
(五)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差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商业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少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安全性,保密性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一些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操作者未能按照一定程序操作,对计算机病毒的侵入防范意识不强,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毒和黑客的侵入,从而导致会计资料的丢失或错误的出现。
(六)会计电算化技术的使用在总体上还处于低层次水平
在采用了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有些企业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核算型”财务软件,主要是用电脑代替人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其软件主要是一些软件公司早期开发的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也有一些是自行开发的核算软件,采用“管理型”和“决策型”财务软件的企业较少,采用ERP的企业就更少了。这样会计信息系统的启用就不能对企业管理带来实质性的改善。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几点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发展的方向,是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各级领导和财会人员应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把会计电算化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加强会计电算化理论的研究
建立较完备的电算化会计理论体系,使实现电算化后的会计信息系统以及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核算工具后对会计理论、会计制度的影响能结合会计工作的特点使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更加符合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需要,使会计软件更实用、更成熟,更加适应会计审计工作的规范。
(三)拓宽渠道,培养人才
实现会计电算化,人的素质是关键。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是人机协调一致的工作过程,人是决定性的因素。会计人员要自觉加强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信息安全知识的学习,重视新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单位的管理层要重视单位电算化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快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深入开展电算化人员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工作责任心。
(四)突出特点,注重推广
会计电算化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有关单位要把会计电算化工作列入本单位管理自动化和办公现代化建设的议事日程。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讲求效益、逐步提高的原则,加大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推广。
(五)健全制度,科学管理
会计电算化必须有一套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管理。单位各级领导和会计人员要提高认识,把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作为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点来抓,使电算化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管理制度,软、硬件系统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工作下的档案管理制度,以及会计电算化工作检查、验收、评比、奖惩等制度。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来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