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逻辑推理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11版新课标指出: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种推理功能不同,相辅相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一、初中生推理能力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1. 初中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随年级的升高呈现缓慢增长趋势。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初中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目前使用的新教材有利于合情推理教学;二是教师的教学观念的转变,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一定的体会。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本按照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留更多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提问、发现、归纳等活动,并与学生共同探讨获得结论;三是中考试题的导向作用。从最近几年各地的数学中考题来看,各地都比较重视对合情推理能力的考查,比如让学生寻找规律,提出猜想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对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随着学生知识量的增加,猜想能力随年级的升高而呈现增长的趋势。由于教师在整个初中阶段都注重了对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使得各年级之间的合情推理能力高低差异并不明显,因此初中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随年级的升高增长呈现缓慢趋势。
2.初中生的演绎推理能力随年级的升高而快速增长。
一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发展日趋成熟,思维更加趋于抽象化、形式化,演绎推理能力的水平将得到提高;二是学生演绎推理能力与其自身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是成正比的;三是从教材的编排来看,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所以初中生的演绎推理能力随年级的升高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3. 初中生缺乏检验反思能力。
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出多数学生欠缺检验反思能力。甚至有些学生不懂得如何检验,能够进行检验并进一步进行推广的学生寥寥无几。
二、初中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1.在教学中培养良好的推理风气。
推理能力的发展不同于一般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种能力往往不是老师教会地,更多的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因此教师应在班级中培养良好的推理风气,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推理能力。
在教学中倡导民主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多地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急于告诉学生结论,适当地延迟评价,给学生创造有利于推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机会用他们自己的常识、工具进行推理与论证,有机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有机会自己发现、解释与纠正自己的错误,有机会接受其他同学的建议与帮助。
2.培养学生提出数学猜想的能力。
教学中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于猜想。营造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的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学生才可能无拘束地去猜想。当学生猜想时,不能因为学生讲不清其中的道理而指责学生“瞎猜”、“胡说八道”,而应该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发言,对于他们猜想中的合理成分要给予充分地肯定,同时要容忍学生因一时的“发现”或“成功”而出现短暂的“忘乎所以”,这样学生就不会有所顾虑,遇到新问题时便敢于猜想。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地教给学生提出猜想的方法。一是借助观察,运用归纳提出猜想。观察与实验是数学发现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剪一剪、量一量、做一做等实验活动,然后运用归纳法对这些具体实例或学习材料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蕴含在其中的共同特征,进而合理地提出有关结论、方法等方面的猜想。二是借助联想,运用类比提出猜想。就是运用类比的方法,通过比较研究对象或问题某些方面的相似性作出猜想或推断。学生掌握了运用类比进行联想提出猜想的研究方法,可以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渗透逻辑推理知识。
教师在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适时地介绍有关逻辑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去领会、理解并逐步掌握这些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和方法,保证思维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这样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己学过概念、命题、方法的理解,有利于今后的学习。例如,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介绍概念定义的方式、概念的正确分类方法、推理与证明的规则等,就可以防止学生出现逻辑错误,逐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4.挖掘推理素材,拓宽推理训练的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需要判断和推理,如早晨起床发现屋外地面有积水,由此可断定昨晚下了一场雨,这个判断就蕴涵着反证法。许多游戏活动也需要推理,如学生在下棋时需要判断、分析、选择,要用到推理。因此教师除了在教材中挖掘推理素材外,还要在生活中寻找推理的素材,让学生在提高推理能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活动中蕴含着数学道理,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5.提高学生反思的能力。
一、研究的缘起
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首先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开展这项课题研究。在笔者看来,高中生的心理状态既是高中教育研究的热点,也是物理学科学习必须研究的重点。因为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意识到影响学生学习成果的,除了学生的学习基础之外,还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法和思维特点有关,而学习状态、方法和思维特点归根结底又是学生心理状态的一种体现。因此,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之一就在于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
研究表明,现在高中学生处于心智趋熟的阶段,也就是说学生的感知能力已经相对成熟,但认知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却相对滞后,尤其是高一阶段的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在初中水平阶段,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更是落后于身体的发展。
研究高中物理的特点,其知识内容较多,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要求较高,习题的解答与问题的解决大多需要逻辑推理,有时还需要学生有良好的直觉思维,才能较快地寻找到解决的突破口。而且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不同的是,其知识大多数与实际生活经验没有直接联系,基于符号进行的逻辑推理具有高度抽象性,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女学生的学习心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根据经验,高中物理学得好的学生往往具有积极的心理状态,遇到问题时有解决的欲望与冲动,而学得不理想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习成果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恶性循环。关于高中物理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往往是大而概之的,缺少对物理教学的直接观察与体验。所以,作为一线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以及对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观察与把握,仍然有其研究的必要。
二、研究的对象
首先当然是学生学习物理时的心理状态。在课题研究中笔者注意到一点,就是作为一线教师,想通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来描述或解释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专业心理学有一套专业的语言,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专业的语言来进行交流是异于实际需要的。因此,笔者更主张通过对心理学基本知识的把握,在不违背心理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我们对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把握,更具现实可行性。
在课题研究中,对学生学习心理状态观察主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如对物理学习的态度,上课时的状态、表情,尤其是面对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物理规律的探究时的学习状态,解物理习题时的第一思路表达,即口头描述解题思路与过程的顺畅性等。学生学习物理的态度、上课时的状态是学习心理兴趣与动机的体现;学生上课的表情既是学习动机的体现,也是学习情绪的体现;而学生解决物理习题过程的顺畅性体现的则是学生的逻辑推理水平的高低。因此,观察这些现象并寻找背后的心理学规律,方可以准确地把握到高中物理教学的脉搏。
其次是物理知识发生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根据我们的学习与研究,物理知识发生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心理机制,对此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有过专门的研究,其所著《心理发生与科学史》一书,是迄今心理学界唯一一部研究物理知识发生过程中心理机制问题的著作。考虑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重要规律背后的心理发生机制,以此为依据寻找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从而促进高水平的有效物理教学。
以典型的“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为例,其描述的是物体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与自身质量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从探究形式上来看,由于其与学生在初中阶段积累的控制变量等方法等思路方法相关,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建构等心理活动,来促进本定律探究方案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我们的努力方向是将学生所学的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紧密结合,因此学生的心理活动就处在一种相对熟悉的情境中,因而能够以一种较纯讲授更为积极心理状态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研究的方法与成果
在课题研究中主要采取资料研究和实践研究。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因此通过不断学习以获得与心理状态相关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对所教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进行观察分析,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与所学习的知识产生紧密联系。通过不懈的研究,应该说取得一些成果,例举如下。
一是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把握,知道了怎样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在课堂上更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知道许多物理概念的建立、定义的得出,以及物理规律的探究不仅需要注重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更要注重研究知识得出过程中的心理机制。例如碰撞中的动量与能量是否守恒,要注重的不仅是根据条件来判断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更要注重研究学生对碰撞分类的理解,看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来的碰撞图景与能量力量到底是什么样子。
三是通过课题研究发现,就物理学习而言,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习结果之间存在的关系不全是线性的,固然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学习的发生,但这种促进关系有时表现得很明显,有时又似乎不起直接的作用,也就是说物理规律不一定因为学生状态好而能顺利得出。这种关系还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寻找。
关键词:地理公开课;同题异构;过分;失色
一、问题的提出
1.公开课的作用
笔者认为,公开课首先是一种展示:是教师展示自己实力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和理念以及对教材教法的理解。其次公开课也是示范,在展示同时也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样的课堂应该传递给听课教师一个信息――什么样的课堂是目前最“流行”的课堂,什么样的方式是目前最“in”的模式;第三公开课或示范课还是研讨平台:上课教师提供一节课,大家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各抒己见,设想自己会如何预设,会达到何种效果。凭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研讨这节课中的亮点或是改进之处。
2.地理公开课的现状
笔者一直在反思公开课的利弊。很多教育同行对所谓公开课或示范课变成“走秀”也在口诛笔伐。近期笔者有幸听了3节跨省、跨市的同课异构课程,其中某些场景引起笔者注意,可以说是目前地理公开课的共性。
场景一:3节课内容都是“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课异构,分别由来自广东、江苏无锡、江苏常州的教师执教。
场景二:3节课都“上”得很精彩,可以用“多和高”形容:师生互动多、学生主体地位高;教师掌控力强、预设完成度高;联系生活实际多、学生参与度高;视频图片多、学生情绪兴致高。
场景三:3节课有2节课导入都用“旅游”的方式:一位教师先讲述自己假期的旅游经历,再鼓励学生描述自己去过的地方,然后以分享教师经历的形式,通过5站的经历学习每个地方的地形、地貌,并带领学生探究成因;另外一位教师运用谷歌地球,询问学生如果去旅游,想去什么地方?教师觉得西部最美,扮演导游,带领学生游览中国西部的大好河山!
场景四:在3节课中,不管是常规的PPT课件,还是谷歌地图软件,课堂45分钟时间内,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图片、视频量很大,初步估计学生看图片和视频的时间大概占15~20分钟。
场景五:3节课中教师都设计了合作环节:第一位教师让学生讨论;第二位和第三位教师在课堂上预留时间给学生讨论,没有分组,只是前后和左右进行讨论。从场面看讨论很热烈。
可以说,以上5个场景,是目前绝大部分地理公开课或示范课中经常出现的,很多地理教师在评课议课时也会提到这些情景。
二、对地理公开课的反思
一节地理公开课就像一部贺岁大片一样摆在听课教师面前,执教教师就像编剧和导演,首先他们要明确自己准备给观众呈现一部什么样的影片,是喜剧片还是灾难片?如果是喜剧片,就意味着学生是兴高采烈、情绪高涨的;如果是灾难片,学生不仅在课堂上不积极、不主动,课后也没有思考的动力。另外,执教者还要注意,地理课堂中如何处理各要素的地位和关系:一部电影中不会出现配角抢主角的戏。那么,有没有反思过现在的地理公开课是否也出现这样“主次不分、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现象?笔者认为,目前地理公开课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过分”和“失色”。
1.“过分”之处
(1)过分强调生活体验: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改革中“不再单纯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应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1]。很多地理教师正是看到这样的描述,仿佛有了“尚方宝剑”,在地理课堂中贯穿“生活中的地理”的行动日益坚决,甚至在课后评课过程中也把是否“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一节地理公开课优劣的主要衡量指标。毋庸置疑,新课程精神是想改变原先地理课堂中教师一味照本宣科、脱离实际的状况,强调改变学生学习生活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状况,其目的是通过这样的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需反思,“尚方宝剑”也是一柄“双刃剑”,运用不合理可能会带来负面效果。笔者认为地理公开课,应做到“从课本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社会,从社会回到课本”,这才是最好的结局。过分强调生活,要警惕是否喧宾夺主,是否会使学生沉溺于生活而回不到课堂上?以上述列举的三节同题异构地理公开课为例,3节课上生活场景大量呈现,尤其是学生最熟悉的旅游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似乎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可以说,执教者大都做到“由课本走向生活”,但从“生活”升华到“社会”层面的少,而再回到“课本”的就更少。
(2)过分强调情感渲染:新课程对课程目标做了如下分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改变课程原来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状况,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1]。专家也列举能传递正能量的情感词汇:体会、欣赏、称赞、乐于、敢于、愿意、理解、品味等。
但是一节课过分突出“感情戏”会带来负面效果:首先过分强调情感、渲染情感,可能会变成煽情;其次过分强调一类情感可能会忽视真实的情感。纵观有的地理公开课,教师面带春风,整节课保持微笑,生怕一个皱眉就会打击学生感情。学生也是笑逐颜开,这样的地理课堂,学生和教师传达出来的情感基调都是一个模式――开心、乐观、爽快、喜悦等。笔者列举的3节公开课亦如此,应反思:难道情感只有这一类?地理课堂难道没有辨别、尊重、领悟、失落这样的感受?
(3)过分强调兴趣激发:为适应新课程理念,很多地理教师提出“有趣的地理课堂”理念。强调地理课堂要“有趣、好玩”。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地理学习方式。这样的出发点符合新课程理念,笔者所列举的3节公开课均能体现这一点,不管是旅游方式还是谷歌地球软件,都极大调动在场所有人的兴趣,让人觉得地理课有趣、好玩。
但是过分强调趣味,是否会失去地理课堂的凝重和大气?需反思地理课堂靠什么吸引学生,在笔者列举的课堂中,当讲到西安时,教师出示西安回民街的小吃,不怀疑教师用意是吸引学生兴趣,但是这样是否过分?
(4)过分强调合作交流: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合作,强调学生的互动。这也使很多地理公开课所谓的“小组合作”遍地开花。以上述笔者列举的3节课为例,每节课都穿插有小组合作,即所谓的“合作学习”。但是仔细观察,这样的合作学习更多具有临时性、随机性、盲目性、随意性等特点。大多是教师临时决定合作,学生随意分组,讨论时部分学生很茫然、被边缘化,讨论合作的深度和方向太随意。这样的合作学习是教师刻意强调的结果,不是源于学生自发、自愿,“看上去很美”,其实是走过场。
2.“失色”之处
在这样的“过分”之后,必然会带来对应的“失色”。作为一位旁观者,需反思一节课中的知识处于什么地位。上述的情感、生活、有趣、合作以及知识、逻辑、书本这些事物,哪些是学生当前需要,哪些是学生今后需要的?哪些是现在不学习,今后可能就没机会学习的?哪些是现在不讲,今后学生一样可以体会的?哪些是需要学生自己在今后人生中去体会、体验、发现,而不是现在教师带给他的?对比现在的地理公开课,可能忽略了以下细节。
(1)忽略知识呈现:笔者列举的3节课,都教学“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笔者认为其中知识点很多,有些不是靠简单的游戏、表面的热闹、绚丽的图片可以弥补。笔者统计了3位教师没有提及的知识点有:地质作用的分类、内外力能量的来源、板块构造、板块的运动、风化的实质、三类岩石的特征、岩石圈物质循环、褶皱断层的概念及判别、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等。需反思忽略这些知识点,这节地理公开课的目标还剩下什么?上课的教师和参与的学生想完成什么?仅仅是旅游的乐趣、合作的热烈、参与的积极性?这些知识点留到何时何地解决?课后还是课前?
(2)忽略难点攻克:每节地理课,都会有知识和理解上的难点。从整个高中地理知识体系看,如必修1的地球运动知识是难点;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看,选修模块的城市规划和海洋地理可能是难点。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中,笔者认为褶皱中的背斜、向斜的形成及典型地貌是难点;板块构造地貌是难点。但是在3节公开课中,教师避开的多,涉及的少,出现了对知识处理“欺软怕硬”的局面。
(3)忽略逻辑推理:地理作为一门文理兼顾的学科,在很多方面体现出理科逻辑推理之美。如经典的地球运动的意义部分:地球倾斜自转―黄赤交角出现―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二分二至和四季出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又如,热力环流部分: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强弱和地表性质差异―下垫面冷热不均―气体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出现―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热力环流的形成;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部分中,也有经典的逻辑推理内容:背斜成谷―岩层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缓;尤其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图,里面都是逻辑推理关系。而纵观3节公开课,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地质地貌的表象上。
(4)忽略课本作用:新课程理念强调课本或教材是案例的载体、探究的载体,不再强调课本的地位,而是突出课标的作用。因此就地理学科而言才出现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湘教版等各种版本教材。这也使部分地理教师产生误解:课本可有可无,只要探究原理和规律。纵观上述3节课,教师重新编排教学内容,重新设计教学环节,这是创新的表现。但需反思学完这节课后,给学生留下了什么?都没有笔记,有的没有学案和预习材料,有的没有训练和巩固,就等于学生两手空空地来,两手空空地走。仅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象评判他们的参与、理解、掌握、爱憎情况。这节公开课结束后,除了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各地的风土人情有了“纸面上”的认识,除了有兴趣、很开心之外,他们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对他们将来有用的知识能留下多少。
课本是地理教师智慧的结晶,忽视地理课本,地理课堂真的会成为“无本之源”。
三、对地理公开课的建议
1.多问几个什么
作为评价者,笔者觉得学生在课上要多问“为什么”,而听课教师要多问几个“什么”。
(1)公开课追求什么境界?笔者认为地理公开课更应追求真实。教师是真实的,课堂也应是真实的,不是N遍回炉,也不是众人智慧的结晶,不能是一个人代表很多人的嘴!课是原生态的真实再现,呈现给大家的是鲜活的、真实的自我,没有欺诈,没有伪装,听课时就可以想象执教者一直以来的形象和作风。
(2)公开课应完成什么目标?观摩一节公开课,应反思哪些是当前要传达给学生的;哪些是将来要靠学生自己探究的,就像教师呈现出自己旅游时的照片,那个地方的美,最好让学生自己去攀登、去感悟,不要做提前剧透的人;哪些是现在不讲,今后再也不会有人对学生讲,哪些是现在不说,今后他们还能体会到的,如知识点、考点、难点。
(3)听课教师怎么换位?现在的教师也逐渐明白换位思考,但是怎么换位?与谁换位仍是问题!换位,听课教师最主要不是与教师换位,应该与学生换位!主要不是拿教师上的课与自己比,看看自己能比别人上得多好,自己有什么更出彩的地方,而更重要的是与学生换位,假如你是这个教师的学生,你能理解、感兴趣吗?你的思维会跟着教师的思路起伏吗?
2.追求几个“一”
一个观点:一节课有45分钟,其间教师要说多少句话?在这些话中,能保证至少有一句话是让学生“于我心有戚戚焉”吗?哪怕是对考试有用,哪怕是对目前有用。一节课至少要让学生对你的一句话,也就是一个观点感到认同,短时间不会遗忘,甚至会影响一生。
一个知识点:只要高考存在一天、考试制度不改变,每节课一定至少让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有的教师可能觉得少,但是高中三年有多少节课?整个高考能考查多少知识点?花费那么多时间在一轮二轮三轮乃至四轮复习,有的甚至整个高三都在复习,为什么学生仍考不好?一节课一个知识点不多,但是要真正落实却很难!
一个微笑:让学生有一个会心的、或是成功理解体验感受后满足的微笑。哈哈大笑是开心的释放,微微一笑不正是心领神会的默契?这才是一节课的短期目标。人为什么会微笑?因为他开心!他一定是喜欢才笑,一定是愉悦才笑!
一个问号:一节课结束,学生一点疑问也没有,恐怕也是一种遗憾!如果下课后,学生追出教室,问你问题或是谈出思路,这说明教师给了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冲动!有了思考的冲动和欲望,还有什么可阻挡学生前进的脚步?
一节好的地理公开课,应是冬天里火炉旁的一缕书香;应是夜晚洒落在窗纱上的一丝细雨;应是口渴难耐时的甘霖。留给学生应是面带微笑,眉头轻锁,笔扣案头,心中有豁然开朗前的懵钝的体验。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问题式教学 创造性思维
当前,素质教育正在深入持续地开展着,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很多,但就其根本上来说,就是促进教育教学效果增强,但又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既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要培养其思维能力。下面笔者以一名物理教师的身份,谈谈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实施问题式教学法的。
一、问题的意义与分类
1.问题的意义
问题是科学的催产素,任何一个有意义的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在或多或少地丰富人类的知识与技能。回顾物理学史,物理学知识总是沿着“提出问题分析解决提出新问题分析解决”这样的路循环积累起来的。物理学大厦被看成从问题到问题而建立起来是恰当的。后辈人提出与解决的问题,必然含有对前人知识的运用、实验方案的调整与改进及信息的筛选与修正,但同时又会产生新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问题,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2.问题的分类
R·蒙克把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解释性问题”,即已知某个现象(或结果或事实不相符的说明)寻求一个能够(合理地)解释它的猜测。例如:一滴墨水滴入热水中为什么比滴入冷水中扩散得快?一类是测定性问题,即已知一个可测定项,找出对它的(合理的)测定。例如:怎样用一个直尺测出一只篮球的直径。在问题式教学法中对这二者兼容,同时还包括: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几个知识点相互印证而从逻辑上可推导出新的结论的问题,对猜测与讨论所设计的方法方案是否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可行性的问题等。
二、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在认知心理学上,思维不仅指对问题的求解,还包括对某一事物、现象的内外环境、条件等信息作出判断、归纳、总结的反应系统及符号化信息是如何在脑中存储和彼此辨别、复印、联系的总的概括。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我们所说的创造性思维指依据某一问题或某一知识点的要求,为解决这个问题,结合有关的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见解解决途径,最终予以逻辑上的一般思考和纯化。虽然这种见解或解决方法可能是肤浅的、幼稚的、为前人所掌握利用的,但它毕竟包含学生自己的思考,这就是其可贵和要培养之处。同时,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对新的知识或技能进行合理构建,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梳理、反思、重整,也是一种内化的学习过程。
三、问题式教学法实施
依据教学实践,我把问题式课堂教学法按以下几个步骤实施。
1.知识的准备与现象的列举
在这一点上,我一改过去的复习提问法。我曾多次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做过调查,教师一上课就说:“我们以前学过×××知识,现在我请×××说一下这些内容。”学生多数是没有反应,有应付心理和情绪。而遗忘这部分知识的学生则会产生畏惧心理,心理压抑,精神紧张。而改为教师带领师生共同口述或直接说明新课要讲的知识,就会使学生感到轻松。同时对生活中常见的对本节课有联系的物理现象列举,也有利于吸引学生,使其摆脱上一节课带来的疲劳与惯性,尽快进入情境。
2.问题的提出
针对复述内容和现象的列举,适时把要讨论学习的知识作导向性的引导,学生必然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朦胧的感觉或思维冲动。这时学生所缺乏的只是把自己的想法思考结果用严密或准确的语言描述同来,当其他同学或者教师带领大家说出来时,这些同学会心领神会地说“对”。这时即使不是自己描述出来的想法,因为确实思考了,所以学生当然会有种愉悦感,这种不自觉地促使其思考的习惯培养正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3.讨论猜测
初中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在被要求自立解决问题时,他们会急切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见解,要么争取同盟,要么试图说服见解不一致的同学,或寻找反例,指责对方的猜测或论述中的漏洞。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必须以自己的观点或理由为基础。这些观点、看法和理由则引领着他们仔细思考、修正、补充。这样,学生进行了逻辑思考,深层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已初步实现。
4.方案的设计
在上步骤中,为最终说明问题或说服与自己的观点不一致的同伴,学生最终还是要找老师裁决的,以求最终明确孰是孰非。教师简单地指明哪种结论、哪个方案、哪组设计不好、不科学、有漏洞是不可取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三种处理方法。
(1)应该充分发现每种方案、设计、想法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适当的表扬,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思考虽受到肯定,但思考结果的完整性、严谨性还有待提高。
(2)把几种结果、方法、方案放到一起,让学生取长补短,综合成一套完整的圆满的答案。
(3)可以委婉又一针见血地用反例,指出不足的思考结果、方法方案的漏洞,促使其再思考修正。
5.结果的归纳
(1)实验性的:按学生最终确定的方案进行。一般来说这些都经过千锤百炼,可按以往的方法操作。
(2)逻辑推理性的:推理论证。
6.比较归纳修正交流
回归初始的问题或逻辑可能性的推理引导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思考、讨论、设计,回顾自己思维的缺陷及语言描述的粗疏。在此过程中,每一次的经历都是学生面对自己的解析与论争,都会体验过程的艰辛与收获的甘甜。在教学中教师发展与培养学生的思维,丰富他们的情感经历与体验。
四、问题教学法中的几个注意点
1.知识准备
问题式教学法很注重课初的知识准备,这是引起思维或逻辑推理的起点,是引起学生注意的第一手资料,一般来说都要板书下来,以使学生随时看到和运用。
2.猜测、方案的取向性发散
探究式教学的问题猜测、因素列举、方案设定都带有很强的取向性,学生一猜一个准,可见这种直接给出的准结论的东西不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反而会助长学生的思维惰性。
3.问题式教学法对教师提出很高的素质要求
(1)对学生的课堂管理要求提高了。设计授课内容时,要使学生针对各个环节都能畅所欲言地谈论甚至争论。教师对课堂要有很强的驾驭能力,否则就会形成混乱,即放出去收不回。
1. 要充分了解学生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注重启发引导,老师对课堂内容的把握很重要,讲到什么程度,怎样可以最大程度得启发学生。把握不好,会出现学生目瞪可呆、不知所搓,还有可能会出现一讲到底的情况,那就变成了旧的教学模式――灌输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现代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对以上出现的情况,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1)课后经常找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一段时间后就会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授课方式了。
(2)注意观察学生对提出问题的反映,了解学生的思维动向。
(3)注重举生动形象直观的事例来说明问题,还应该多用实验器材,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4)认真检查学生作业,作业完成情况可以反映学生的存在的问题。
(5)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我从事工作的中学由于学生生员质量比较差,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都比较弱,不勤于思考,所以如果以全部的新课程理念进行授课,学生一时难以接受,我觉得对于基础比较差的班级学生,应循序渐进,逐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
(1)以语言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主要是教师以语言描述具体的事件或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些事实或问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与所学内容有关的。
(2)以实验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实验可以创设许多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例如:在学气压时,通过把浸过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投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瓶中,然后用剥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稍后,鸡蛋被吸入瓶内的实验,使学生产生问题“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可以形象、直观地显示常规教育难以显示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原野里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展示春天到来时,冰雪融化成水等一系列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利用其他教具,创设问题情境。例如:一块小小的橡皮尼在水中沉浮,能帮助学生对钢铁做成的万吨巨轮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3. 备教材,备学生
(1)注重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根据新教材对物理概念叙述通俗、简洁、浅显的特点,在教学上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为了使学生的自学目标明确,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设计问题要力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问题要具有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自学的情况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自学,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注意使教学环节逐层深入,让学生易接受、感兴趣。
物理概念、规律比较抽象,要求物理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上要求趣、求新、求活。所谓求趣,即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增强趣味性,把学生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对物理学科持久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刻苦学习。
(3)尽可能设计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与原教材相比,实验项目和数量都有所增加,经常遇到探究实验,教师要设计实验,直观、形象、有趣的实验能收到比任何语言描述都好的效果。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制作过程中,应有目的地让学生独立设计操作,分析实验结果和成败的原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推理的习惯,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验设计操作的能力。
4. 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赵凯华教授的“走进物理课堂之前”一文中提出了物理学的探索过程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积累经验,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建立物理模型,提出简洁的物理规律。物理模型就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先略去一些次要因素,突出其主要因素。例如,我们在运动学中建立了“质点”模型,舍去物体的形状、大小、转动等性能,突出它所处的位置和质量的特性,用一有质量的点来描绘,这是对实际物体的简化。以及电学中的“点电荷”模型、光学中的“点光源”模型等。
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物理过程模型化。如:力学中的落体模型、简谐运动模型、弹性碰撞模型、类碰撞模型,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量、能量的变化;电学中的带电质点在电场、磁场中运动模型;热学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模型,分子间相互作用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及分子势能的变化等等都是物理过程的模型化。在物理学中还有一种物理模型那就是理想化实验模型。例如,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根据逻辑推理法则,对过程进一步分析、推理,找出其规律。建立和正确使用物理模型有利于学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明了化,使抽象的物理问题更直观、具体、形象、鲜明,突出了事物间的主要矛盾。
5. 教师要在教学中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实践的改革提高创造了条件。我们要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积极思考,充分发挥教学反思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作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迅速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一位优秀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会教死书,只会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人的教学思想,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就不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