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测绘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就业岗位群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等工作相关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就业方向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测量员、资料员、预算员、监理、项目经理、质检员等。
2.职业能力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1)建筑施工能力能够熟练的进行施工图的识读和施工测量放线,掌握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应用,了解施工机械的选择、施工组织与管理。
(2)工程技术资料编制能力能够熟练的进行施工识读,掌握土建工程预算、技术标的编制方法,熟练运用相关造价软件。
(3)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掌握施工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现场管理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合同管理和工程监理的能力。
(4)工程设计和检测能力熟练掌握工程制图软件,了解结构设计软件,具备初步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能力,掌握一些材料检测的方法,具备一定工程质量检测和加固的能力。
二、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突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成集学、研、培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基地实现功能系列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设备生产化、管理企业化,为专业教学实训、教学改革、师资培养、技能培训、技术服务与研发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具体目标
(1)硬件方面达到以下目标:建成土工与地基基础实训中心、工程测量实训中心、建筑材料实训中心、建筑工程专业机房、建筑结构与施工技术实训中心、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研发中心。
(2)软件方面达到以下目标:①有效的利用实训基地这一平台,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提升日常教学实训的质量,进行项目教学改革,开发实训教材,形成一流的师资队伍。②面向社会开展行业企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以及新标准、新规范的推广和示范。③借助实训基地的场地、设备和师资,为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与企业共同开展产品推广和技术研发工作。
三、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按照“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新建与挖潜相结合、特色与共享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理论与实训相结合、近期与未来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建设,其实训分区、项目设置与仪器设备的配置按以下思路实施:
(1)整个实训基地的仪器设备配置既涵盖当前建筑施工中采用的常规技术、主流技术的相关内容(如建筑施工工艺与方法、基本工种的操作工艺、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检测等);又要展示现代建筑施工先进技术水平内容(如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建筑节能与环境监测等)。
(2)实训分区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及核心技术课程内容为构建主线,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主要反映《建筑材料》、《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工程制图与CAD》、《工程测量》、《钢筋混凝土平法识图》、《建筑力学》、《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中核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的要求。
(3)实训项目设置融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一线相关职业岗位当前及未来五~十年内的能力培养要求,既能适应建筑工程相关职业岗位当前工作的实际需要,又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其能力培养主要包含施工技术应用能力、建筑材料、工程质量的检测与监控能力(含现场检测及室内测试)、建筑施工机械操作能力等,同时又为培养学生具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及工程造价、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以及建筑施工创新思维等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毕业后即能从事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资料员、材料员、测量员、监理员等职业岗位工作。
(4)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所应具备的技术应用与现场管理能力的要求,整合出所应包含的能力与技能模块,分解出各能力与技能模块的要素内容,落实相应的实训项目,再根据实训项目内容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及硬软件等,从而确保实训仪器设备的实用性、系统性、完整性与先进性。
(5)依据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检测与试验的有关最新文件、标准及规范等要求,在今后的发展中,结合校内现有的建筑工程方面的仪器设备配置情况对原有的实验实训仪器设备作进一步的配套、更新与添置,并对其中使用年代较久、技术标准已落后的仪器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通过该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要为本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并能够面向建筑市场为本地区及周边地区行业企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应用服务等,形成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
四、实训基地建设内容
1.土工与地基基础实训中心
(1)土工实训室主要进行土的含水量、剪切、液塑限、压缩、渗透、击实、地基承载力及抗剪强度等实训。主要仪器有:三轴仪、电热恒温干燥箱、固结仪、击实仪、十字板剪力仪、静力触探仪、地基承载力检测仪。
(2)桩基工程检测实训室主要进行桩基低应变、高应变、超声波测试及静载荷实验;灌注桩钻孔质量监控与检测;基坑支护检测;锚杆抗拔力实验等实训。主要仪器有:灌注桩钻孔测井系统、桩基超声波检测仪、桩基低应变动测仪、桩基高应变动测仪、静载自动记录系统、液压千斤顶、反力梁等。该实训中心经过发展,可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对外营业,承接一些土工、地基基础的检测任务。
2.工程测量中心
(1)工程测量实训室主要进行高程、角度、水平距离、导线、点的测量仪器的认知实训。主要仪器有:光学水准仪、电子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红外线测距仪、GPS等。
(2)地形测绘及工程放样实训区主要进行平面图测绘、地形测绘、工程放样实训等。主要仪器有:光学水准仪、电子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红外线测距仪、GPS等。该实训中心经过发展,可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对外营业,承接一些工程测量和地形测绘的任务。
3.建筑材料实训中心
(1)建筑材料实训室主要进行水泥、混凝土、砂浆等物理力学性能实验;建筑用砂、石性能试验;砂浆的抗冻性能、收缩性能、抗渗性能试验;沥青的针入度、延伸度、软化点及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等实训。主要仪器有:混凝土渗透仪、水泥流动度测定仪、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沥青针入度仪、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沥青延伸仪、薄膜加热烘箱、砼搅拌机、水泥负压筛析仪等。
(2)建筑材料检测室主要进行钢筋力学性能、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砂浆试块的抗压强度及水泥胶砂强度等测试实训。主要仪器有:液压万能试验机、钢筋弯曲试验机、水泥胶砂抗折抗压试验机、混凝土压力机等。
(3)材料试配实训室主要进行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实验。主要仪器有:混凝土搅拌机、振动台、塌落度筒、容积升、电子秤、电子天平、量筒、试模、导棒等。
(4)材料养护室主要进行试块的养护。主要仪器设备有:空调、货架等。该实训中心经过发展,可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对外营业,承接一些建筑材料检测的任务。
4.建筑工程专业机房
(1)工程制图与CAD实训室主要进行工程制图实训。主要设备有: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绘图仪、天正CAD软件、CAD软件、PKPM结构设计软件。
(2)工程造价实训室主要进行工程算量与计价实训。主要设备有: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打印机、广联达软件、鲁班工程算量软件、PKPM造价软件、BIM、招投标实验教学模拟仿真系统等。
(3)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方案编制实训室主要进行项目管理实训和施工方案编制实训。主要设备有: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打印机、PKPM施工管理与方案编制软件。
5.建筑结构与施工技术实训中心
(1)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实训室主要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认知。主要设备有: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实体模型和仿真模型。
(2)钢结构实训室主要进行钢结构认知、钢结构加工制作与安装实训、钢结构工程质量检测以及主体结构工程测试等实训。主要仪器设备有:钢结构实体与仿真模型、全自动摆锤冲击试验机、高精度裂纹测探仪、高级数字超声波探伤仪、便携式X射线探伤机、高强螺栓检测仪、数据采集装置、超声波测厚仪、自动埋弧焊机、等离子弧切割机、原位压力机、钢筋定位仪、保护层厚度测定仪等。
(3)基本技能实训区主要进行木工、钢筋工、瓦工施工操作技能实训。主要仪器设备有: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对焊机、电焊机、电圆锯、电刨、抹光机及各类小型工具等。
(4)常规施工技术实训区主要进行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支架工程的加工制作与安装以及砖墙砌筑施工等实训。主要仪器设备有: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楼梯、雨棚、基础、砌体、钢管脚手架、模板等常规施工实物。
(5)预应力混凝土及高层施工技术实训区主要进行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梁施工技术及操作技能实训,高层建筑滑模、爬模与桁架组合系统施工技术实训。主要仪器设备有:穿心式液压千斤顶、高压油泵、压浆机、搅拌机、后张试验梁、群锚、波纹管、钢绞线、高层建筑滑模、爬模与桁架组合系统成套设备,含液压系统、滑升千斤顶、爬升千斤顶、控制台、操作平台、桁架模板等。该实训中心经过发展,可开展一些面向社会和企业的岗位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
6.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研发中心
(1)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展示研发室主要进行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的认知和研发。主要设备有:展示柜、材料样品、建筑模型、电脑。
(2)建筑节能与环境检测室主要进行建筑节能和环境检测。主要仪器设备有:建筑热能能耗监测系统、建筑日照强度模拟系统、氧气检测仪、甲醛测试仪、平板导热系统测定仪、中空玻璃露点仪、室内空气中苯及TVOC专用检测包、石材r辐射仪、石材放射性检测仪、建筑涂料耐洗刷仪等。该实训中心经过发展,可与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共同进行培训和研发工作,同时还可作为企业对外展示的平台。
五、建设举措
(1)成立实训基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制订规章,督促、检查本基地的正常运行,做到“凡事有章程,凡事有人管,凡事有记录”。
(2)找到行业、企业和教学领域的专家,对建设方案进行充分的论证,提出建设意见和建议。随着建设的推进,还分阶段对建设内容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意见。
(3)保障校企合作的正常运行。
(4)建设高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和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汽车后市场的需求,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创办汽车专业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主要培养掌握汽车维修核心能力,又能胜任汽车运用与服务行业不同就业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一、汽车专业实训基地的功能
1.课内教学方面
学院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过程遵循工学结合、突出能力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能力实训、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六项基本原则,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实训基地的作用,使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2.课外实训方面
为了使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素质目标,每个学期都利用课外时间,实训基地为汽车专业学生设置了相应的实训任务,并且安排专业的指导教师进行实训指导,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日记,实训期末进行实训考核,加强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
3.技能鉴定方面
经过汽车专业实训基地的培训,近3年学生考取汽车维修高级工等级证书810名,一次通过率为90%,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
4.社会服务方面
汽车专业实训基地也是青海省汽车驾驶员、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考试基地。近3年来,对外培训考评汽车驾驶员和汽车维修工3777人。2005承办青海省交通厅青年岗位技能汽车技能大赛;2006年承办西宁市汽车维修工技能大赛;2008年完成青海省中职、高职院校汽车专业骨干教师培训25人;2010年完成青海省维修企业汽车修理工职业资格培训及考试300人;对社会故障车辆无偿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50余辆,较好地发挥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5.技能大赛方面
汽车专业实训基地成功协办2007年全国钣喷大赛青海分赛区决赛;承办青海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2007年青海省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承办青海省教育厅主办的2010年青海省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
经过汽车专业实训基地的训练,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多次获奖,如2009参加全国交通职业院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一人次、三等奖一人次和个人全能三等奖两人次;2010年参加青海省汽车维修技能大赛获个人赛一等奖一人次,二等奖一人次,团体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等。
二、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1.建设目标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遵循“市场有需求,办学有条件,质量有保障,就业有出路”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要求创建真实或仿真的学习情境,通过改造、扩建或新建方式,进一步完善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2.建设内容及措施
(1)校内实训基地
进一步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将真实环境引入到教学中,校内实训基地具体建设项目及功能要求见表1。
(2)校外实训基地。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与40家企业签订接受汽车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协议,其中挂牌定点实习企业20家(见表2),可同时接受200~300名汽车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企业主要以汽车4S店、汽车销售公司、汽车维修服务站为主。
(3)实训基地软件建设
①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修订设备管理及维护等有关规章制度,确保设备仪器及工量具等的完好率。
②建立理论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轮岗制度,全面提高团队素质,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③不断完善与更新各实训场所的功能以满足技术发展的需要。
④编制规范的实训工单,规范实操流程等校本实训教学文件。
⑤制定“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⑥完善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加强对实训带队指导教师的管理与监控,量化管理目标。
⑦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教师库,并进行适当的培训,明确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教师的责任与权利。
⑧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网站建设,搭建“顶岗实习”学生与校内实训基地指导教师、校内实训基地指导教师与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教师相互交流平台,实现校内校外共同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监控与管理。
3.预期效果
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完成后,其中汽车维修关爱中心,以满足教师与学生专业综合知识、综合技能、综合素质及学生预就业实训要求;拥有12台整车的车间,可同时容纳2个教学班实训、实习;发动机情境化教学工场,以满足发动机构造教学与拆装及检测实训;底盘情境化教学工场,以满足底盘系统的教学与拆装及检测实训;汽车电器设备情境化教学工场,以满足电路教学与检测、排故实训;汽车机械识图情境化教学工场,以满足典型汽车零件图测绘教学;电工电子情境化教学工场,以满足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电子电路、电力拖动教学与实验;汽车营销情境化教学工场,以满足学生营销专业综合知识、综合技能、综合素质及预就业培训要求;汽车仿真技术情境化教学工场,能够完成一名教师带领30-50名学生进行故障诊断、排查实训;大众汽车青海培训中心,以满足汽车维护初级、中级、高级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职业能力拓展的培养。
关键词:房屋测量 测绘面积 准确度;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房屋测量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因
1.1 签订商品房面积计算委托书(合同)
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通常都是很快结束,而开发商又缺乏对此环节的重视,只会在问题出现之后,将责任推卸给测绘单位。而近几年,随着房屋销售情况的变化,房间的用途依据布局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开发商的一个新主意,就得重新计算一次,因此在签订商品方面计算委托书(合同)时,务必要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以此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在签订委托书(合同)时,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形:
(1)开发商在签订委托书(合同)时所提供的资料通常不是很齐全,很多时候都是在签订完委托书(合同)后还在陆陆续续的提供图纸,例如,有的开发商开始只提供设计图纸的一部分,而其他设计图纸还在修改中,要晚点才能提供,另外房屋内的部分楼层的公共走道、公共设施等需要根据销售情况来确定,这些一系列的问题,都给房屋测绘工作带来了很多难题。
(2)面积误差主要是“预测”和“实测”之间的差异,由于设计图在施工中出现变更或者施工误差的影响,都会出现面积差异,根据商品房买卖的标准合同,合同面积与产权面积误差不能超过3m2,如果是开发商的原因,使得图纸发生了变化,改变了套内面积和公共面积,使误差超过了3m2,这种情况不属于测绘责任。因此通常我们应要求开发商提交以下主要材料和说明:
①新建房屋的门牌证明;
②企业营业执照和法人代表身份证明;机关、团体和其它组织依法成立的批文(机关事业单位行政代码)及其负责人身份证明;经办人身份证明(单位授权委托书原件);
③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该项目建设规划详细情况的文件;
④土地证或能证明、说明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情况等土地详细信息的文件;
⑤规划审批的建筑施工图含建筑物公共建筑情况说明。
1.2 核查材料
在计算房屋面积时,必须有房屋边长数据,而这些数据的采集依据则是设计图纸、变更说明等,因此在查看资料时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设计图纸资料必须要经过会审,并盖有审核单位的图章。如果是没有会审的图纸,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图纸中经常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如平立剖三面、剖面与外檐、施工图与结构图。经过会审的图纸错误少的多,而且会审图纸都通过了规划,建房时基本不会再更改会审图纸。就不会出现设计图有可能会被开发商变更,出现提供给测绘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图纸不一致的情况,发生房屋某些部位的变更,改变使用性质的房屋。
(2)有些房屋的边长数据可以从数据图上直接读取,而有一些则需要经过换算。这就要求测绘单位要能够看懂设计图,并且了解设计图中的各类符号的含义以及怎样能够换算成所需要的房屋边长数据,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在许多设计图上,设计的尺寸有柱轴心尺寸、内控尺寸等,这些尺寸首先都必须经过换算,所以在进行测绘工作时,必须看清图上标注的是什么部位的尺寸;在换算边长数据时,还要考虑施工结束后的实际状况。
其次,有些房屋边没有标注的尺寸,必须要求图纸设计人员重新补充。
最后,要将设计图中各楼层之间的结构关系看清楚,如楼层高度、大厅高度等。
1.3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测绘误差
第一种情形是由于测绘单位工作人员的失误所造成的商品房面积问题。房产测绘是一个新生的行业,很多测绘单位的技术水平还不是很高,从而出现错误,而人员的错误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1)怕麻烦读图不精细;(2)水平有限不能读懂图纸;(3)自己计算错误和没有规定特殊情况自行处理造成后期检查人员的认定错误;(4)未能正确使用测绘仪计量器具,读取数据、记录数据不准确等因素造成房产面积出现差错。第二种情况则是开发方侵权、违约或欺诈等原因所造成的房产面积出现差错。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等原因,经常会出现建筑设计进行变更的现象,而这种变更通常是私自进行、规划部门在在更改时还未同意的,这样就会出现纠纷,而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开发方的违约问题。
1.4使用测绘计量器具造成的测绘误差
对房屋面积测量实际数据的直接来源是,从所使用的测绘计量器具上读取出来的。我们知道所有的测量活动由于使用的计量器具的准确度水平不同,都会引入一个测量的误差。如果我们选择的用于房屋测量的计量器具是一个合适准确度水平的,而且,该计量器具是进行了有效的溯源校准或检定,那使用该计量器具读出的数据就是一个有可信的准确度的测量数据。反之,使用未进行有效的溯源校准或检定的,或是一个不合适准确度水平的测量计量器具,就会引入一个房屋测量的误差。
2 如何提高房屋测量的准确度
2 .1 注意对非典型曲线组成的几何形状实测
出现非典型几何形状的原因包括:为了追求曲线美,或者是因为定点放样或者施工失误。在实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两种情况,对于出现的不同原因,解决的方式也不一样。由于设计原因而产生的非典型几何形状,因为有图和预测成果图作为参考,只要选取几个合理的测量点就能解决。而由于施工失误导致的非典型几何形状,在实测时比较困难,通常采用分割法等方法。非典型几何形状是商品房实测的重点和难点,对于非典型的几何形状而又与原设计图不一致的商品房实测,是房地产测绘单位在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如果不加以注意,使得误差值超过国家规定,很有可能会损害购房者或者开发商的利益,同时也会给自身的信誉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测绘工作中要特别注意。
2 .2 提高测绘工作人员的水平
首先,要不定时的对测绘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其精通自己的业务,对于测绘工具的使用等非常熟练,这样才能确保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要制定并执行严格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以此来提高测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测绘单位一定要意识到测绘成果对与开发商、购房者以及自身的重要性,所以精准度是测绘单位赖以生存的保障,务必要保证每宗测绘成果都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2.3 选择更高准确度水平的测绘计量器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用于房屋测绘的计量器具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以前使用的是各种卷尺,光学经纬仪、垂准仪等,现在开始使用激光测距仪,带电脑程序的全站仪等。测量的准确度等级普遍提高,从原来的厘米级、毫米级,提升到现在微米级。而且大量使用带有程序软件的测绘计量器具,还有一个好处是,减少了由测绘人员客观或是主观因素带来的不必要的误差。这些软件中还包含了许多非典型曲线组成的几何形状实测的模型,供测绘人员选择使用,无形中增加了服务测绘人员的技术经验,提高了房屋测量的准确度。
2.4建立审核制度
在对商品房进行实测后,要运用电脑对所取得的资料进行绘图和计算,在有了初步的图纸后,技术负责人应该对图纸和实测的数据进行反复的校对,确认没有错误后才能够打印标准成果图。另外还有定期对成果图进行抽查,看其是否与实物相符。并充分利用规划部门的规划,审核资料,与设计图纸和预测成果图进行比较,找出发生变化的地方、变化的数据以此来保证实测成果图的精确度。
房产测绘的成果资料要经过整理、检查、验收后,才能向委托人提交资料并归档。房产测绘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即以自查和互查为基础,由作业组的专职检查人员,按照该项目设计的技术路线,对测绘成果进行细致的检查以及其测绘成果的产生过程是否符合作业程序规定,然后由测绘单位的质量检测机构的专职人员进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最好是由开发商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再次进行核查,切实保证每个环节都没有问题,最后盖章投入使用。
3 结语
本文从委托书(合同)和人为因素等方面提出了商品房在进行面积测绘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希望在今后的实践中可以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郭贵海,杨久东,钱自红:房产测量若干问题的解决方案[J]。地理空间信息,2006(4)。
[2] 吕永江:房产测量规范与房地产测绘技术[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3]《天津市房屋面积测算技术规范》,2005。
一、打造品牌凸显专业特色
1.创建“四创”素质育人理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的意识、创先的胆略、创造的才能、创收的本领”(“四创”),是我院创建的人才素质培养理念,也是闽东精神的具体表现。针对欠发达地区普通高职院校学生存在入学分数普遍偏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情绪化严重等问题,我们积极开发课程、开展课题研究,参与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研究)等研究,同时还注重在学生教学和实践过程中融入“四创”理念,积极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成功创业。
以全国优秀大学生创业典型事例――宁德市(福安)谢思惠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基地)和福安市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为载体,借助落户我院的“宁德市大学生创业园”(由宁德市公务员局与我院联建)和“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孵化基地”以及“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等,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中心,开展创业培训,从创业教育理念、管理体制、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创业实践活动等方面着手,扎实推进创业教育改革与创新,探索出一种欠发达地区普通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BEST”模式[1],即:基地(Base)、激励(Encouragement)、平台(Station)、团队(Team)。该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强化合作,打造特色创业孵化基地;机制保障,奖助并举,助飞创业梦想;汇聚力量,搭建平台,确保服务质量;内培外引,锤炼团队,提升整体战斗力等方式进行创业教育,学生的创业能力显著提高。
2.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校企合作共育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本专业成立之初就积极与闽东区域的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学院周边1000多家电机电器企业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主动适应闽东电机电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积极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成立以企业名称冠名的订单班,以培养储备技师为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中国式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企业提供部分设备和师资,并与学校共同教学、共同管理、共同考核,企业全程参与管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订单班学生除了享受非订单班学生的助学金和奖学金外,还可享受企业向学生提供的生活补助和奖学金,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解决了学生的经济问题和就业问题。
依托主要合作企业、特别是有深层次合作关系的企业,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从企业常年聘请20余名专家和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参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承担学校专业课程(主要是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技术开发合作等,从而形成了一支企业兼职教师比例达到45%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师队伍,优化了专业师资结构、加强了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实现了校企共育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3.开展校企“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注重借力发展,主动对接合作企业实行“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创新了教师成长培养机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的全面提高,提升了专业与合作企业的亲和力。
坚持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强化了内部培养。学院通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要求”达标培训活动,校内导师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更好地胜任大学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借助企业导师帮助青年教师了解相关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和企业文化,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并对企业工人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通过选拔青年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鼓励他们积极开展与企业的横向课题研发服务,在“立地式”的研发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建立了校企“双导师制”选聘和考核制度、校企导师数据库及相关激励措施和保障机制等,探索出一条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新途径。
4.深化产学研合作,服务区域主导产业
通过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和电机电器实训基地项目等的建设,使得该专业对接产业、服务产业的能力明显提升,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紧密联系企业、为社会服务的激励制度,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推广服务平台,面向闽东主导产业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面向企业员工和行业从业人员的新技术、新知识培训和学历提升等。主动加入福建省电机电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该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利用学院的人才和资源优势,服务区域电机电器产业集群产业发展。“扎根企业、资源共享”的技术服务模式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同。
二、专业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1.根据现代高职教育思想,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比较大陆与台湾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设置等的基础上,从转变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入手,吸收借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优质的教学资源,并结合当前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思路予以创新,紧紧抓住“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高职发展方向,根据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坚持“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主动对接闽东区域产业、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特别是主动适应闽东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机电类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对区域产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产教对接、工学交替、课证融合、层次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订单培养满足企业相关岗位要求的人才。如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宁德远东电机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订单人才培养协议,成立ATL新能源班和远东电机班,为企业“量身定制”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订单班以培养储备技师为培养目标,构建了“产教对接、校企共育、储备技师、订单培养”的“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班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技术课程、订单课程和拓展课程等模块。企业承担教学中40%的课程,全学程保证一年左右的时间,学生以员工身份在企业实习,毕业后学生直接到企业就业。
2.创新“能力本位”课程设置模式,构建课程教学体系
本专业在对区域制造业进行市场调研、人才需求、岗位职责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双系统、融双证、强能力、多方向、人本位”为课程设置结构模式的价值取向[2],构建了以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主线的“理论课+实践课+素质教育”相互交融的课程教学体系,并基于核心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制定本专业《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并全面实施,使理论课体系和实践课体系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编制课程标准时融入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和区域主导产业典型产品的生产过程,形成以工作过程为载体的课程教学标准。在教学上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培养以系统的观点去思考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高以及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习惯的养成。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理念的更新,极大提高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
3.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近年来,本专业在校内建成了电工电子实训室、电机拖动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机械测绘实训室、CAD/CAM实训室、PLC实训室等13间实训室以及电机电器国家级实训基地和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有效保障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电机电器实训基地总投资400余万元,以闽东电机的装配、质量检测为设计主线,对内主要进行学生实训、职业技能鉴定和为教师技术研发提供试验平台,同时对外开放,向电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使实训基地建设为集“实践教学、产品生产、社会服务与培训、技能鉴定”四大功能为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实现了专业教学与生产工作任务的有机结合,实训与生产相融合,教学与技术服务为一体,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高职教育特点,增强了专业教学对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适应力。2011年该实训基地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12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高职教育国家级实训基地,2013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高职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
在完善实训条件的同时,我院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选择从简单到复杂的典型零件为载体,基于典型核心就业岗位工作过程制定《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实施企业认识实习、校内集中实习、企业生产性实习、企业顶岗实习等多层次、分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不间断的校内学习与企业实习循环机制,体现了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3]。
4.加强校企联姻,探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模式
针对目前大部分青年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呈现出较高学历、低技能、低应用能力等现状,为加强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了解现代企业生产流程和企业管理理念,为此学院及时建立了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制度,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去顶岗实践,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还对企业工人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动手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同时还要求青年教师积极开展与企业横向课题的“立地式”研发服务,即立足于应用研究和开发服务,坚持为区域行业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并使其成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桥梁,在“立地式”的研发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通过实践,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都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专业教师在回校日常教学中更多把企业的先进理念、工艺等“搬”到课堂中来,用企业丰富经验赋予他们的前瞻性来参与课程改革、教材开发。教学改革,将在教学过程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学院的教学能更切合市场与企业的发展需求,这也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4]。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打通了校企产学研结合的通道,使我系的教育更紧密地贴近生产和科技的发展,并有利于锻炼造就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的教师队伍。
不断加强与闽东企业深层次合作关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熟悉本地区行业情况、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为学校承担专业课程(主要是专业实践课)的教学任务,且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实现校企共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从而形成一支具有“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同时加强对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留住人才,形成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5.开展“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构建了“五位一体”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为基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为主渠道;以校园心理环境为主要辅助;建立心理健康网站、心理网络平台;成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教师根据学生心理档案所记载的信息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根据自身心理特征问题进行调整,提高心理素质,明确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5]。
6.搭建校园文化活动平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我院现有各类社团16个,其中艺术类社团9个。院团委秉承“引领青年,服务青年,成就青年”的工作理念,积极搭建主题教育、组织建设、社团文化、志愿服务、创新就业的育人平台,即以主题教育为核心、组织建设为重点、社团文化为载体、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为依托、创新创业教育为目标,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如以“学雷锋”活动建设年和“中国梦”主题教育为契机,大力开展“学雷锋”和“爱校如家?青春行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为依托,以“立足校园?共建和谐”为主题,开展“幸福中国梦,公益我先行”等活动,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才智和专业特长。我院师生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逐步构建“三位一体”实践保障体系,着力提升志愿服务实践、专业科技实践、创新创业实践“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水平,全方位为学生构筑成长成才之路。
三、人才培养质量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创新与实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4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70%以上的学生在闽东就业,深受企业欢迎,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社会声誉不断提升。近3年学生在福建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可喜成绩,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路达杯”福建省第八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等。2014年该专业被评为福建省第二批高职院校示范专业,“对接闽东主导产业集群,创新实践区域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成果获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并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生创业教育取得突出成绩,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建设成果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关注。近几年学生共获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项目2项、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1项、福建省大学生“创业之星”提名奖2项、福建省千名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项目3项、宁德市高校毕业生创业计划项目重点项目1项、福安市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项目2项等,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
**市人大常委会
XX书记指出“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为进一步发挥人大监督优势,助推营商环境建设,**部分人大常委会委员组成的调研组,通过带队走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先后听取了10个牵头部门情况汇报,召开了5场专题座谈会,发放了100余份企业调查问卷,对我市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企业问卷调研情况
此次调研共收回有效的企业调研问卷115份。通过统计,有62.61%的企业认为营商环境有很大改善。37.39 %企业认为营商环境没有改善或只有一些改善。
在企业经营和发展潜力方面。46.96%的企业报告增幅一般,增长没有超过5%。认为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中,76.52%认为是成本提高,73.04%认为是市场竞争激烈,47.83%认为是金融支持不够。企业当初在本地区投资考虑的主要因素是,55.56%是为利用本地资源,53.04%是为建立生产基地,38.26%是为降低生产成本,37.39%是为开拓市场,18.26是为寻求战略合作。23.48%是为享受优惠政策。58.26%的企业表示目前或将来没有对外部的投资项目。
企业对营商环境评价方面。在对营商环境包含的各要素中,参加调查企业最不满意的依次是:外向型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中高层管理人员和熟练劳动力的可获得性,水电气供应,交通运输,环保设施,文体设施,医疗卫生,融资便利性和融资渠道多元化等。
企业的意见建议方面。56.52%认为要改进基础设施,46.96的认为要改进政策政务,33.04%认为要改进生活服务,30.43%认为要改进金融服务,25.22%的认为要改进人力资源,17.31%认为要改进公平竞争,13.91%认为要改进财税服务。在政府招商引资中应着重引进的企业方面,73.91%的认为要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60%的认为要引进商贸物流企业,33.91%的认为要引进法律咨询服务企业,26.96%的认为要引进租赁、担保等金融服务企业。
二、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积极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体系,持续提高各类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营商环境明显好转。
(一)政务环境持续改善。一是“四办”服务“优”先实现。积极推进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马上办的“四办”服务,促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集成融合,实现“多门”变“一门”。二是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行清单管理,1364个依申请事项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了唯一固化。设立8个综合受理窗口,对审批服务事项进行流程再造。三是大力推行“一网通办”。坚持“网办是原则,不网办是例外”,目前市直部门“最多跑一次”340个事项、“零跑动”1000个事项和乡镇村4383个事项均可通过省政务服务网进行办理,网上可办率达98%。四是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建立完善全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机制,推进各类业务专网与政务服务网对接连通,确保“应进必进”、“宜统尽统”。加快大数据运营中心建设步伐,目前数据建设已完成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基础库框架搭建。加快电子身份应用。提高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中的应用度。
(二)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一是实行企业开办“5210”标准。将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申领发票、社保登记5个事项合并为“一件事”一日办结。设立登记环节只要材料齐全、网络平台运行正常,0.5天可办结,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申领发票三个环节实现同步审批0.5天办结。二是实现不动产登记321标准。不动产一般登记控制在3个工作日以内,抵押登记控制在2个工作日以内,手续齐全的小微企业登记即来即办,对抵押注销、查封、更正、异议、换证等登记即时办结。三是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非禁即入”。拟定了《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工作指引,强调严格规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负面清单公开、清单动态调整等机制。四是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搭建联合图审平台已完成,推进数字化图审工作机制。落实工程建设项目806040标准,运用工程建设项目“864”审批平台,重塑审批流程,促进跨部门、跨层级、全过程审批服务和监督管理协调统一、深度融合。
(三)“减负降压”成效明显。全市金融机构共争取专项再贷款向5家防疫重点企业发放优惠贷款4650万元。**农商银行、湖北银行、村镇银行等共向我市278家企业发放支农支小贷款利率4.55%,优惠贷款**亿元,完成率达到177.31%。**农商银行发放贷款利率5.5%,优惠贷款近1.5亿元。今年元—7月全市累计实现减税降费**万元,其中:2020年新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万元、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在2020年继续实施形成的减税降费**万元。
三、存在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调研情况看,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但少数部门和部分干部对此没有清醒认识,还存在不愿为、不敢为、不善为的问题,“中梗阻”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工作人员以有关规定为借口降低办事效率,想方设法寻求领导表态,怕担当,明哲保身,延长审批周期,“推绕拖”等办事难现象依然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仍然难办。同一事项需企业来回跑多次,影响到审批事项正常办理及项目如期开工,造成群众满意度下降,政府形象受损。如新堤城区企业通威饲料反映厂区与外部连通道路因环湖绿道施工被损坏,厂房被偷拉偷倒的建筑垃圾包围,向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反映一年半时间,各单位“踢皮球”,无人处理,企业有苦难言。
(二)基础配套建设不完善。部分园区、路段的水、电、气、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到位不及时、收费不合理、有时不能正常供应和使用的情况。例如:府场镇没有建设集镇农贸市场,临时菜场由当地企业无偿提供,由于选址和管理问题,又造成了交通拥堵和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中府河府场段长年淤塞不通,气味难闻。**镇做为我市的老工业乡镇,集镇破败萧条,是全市少数几个集镇道路未刷黑的乡镇。**地区外运道路危桥多,大型设备、产品运输困难。**经合区企业普遍反映园区部分道路无路灯,交通信号灯建而不用,交通事故频发。水压不足、经常停水。雨季排水不畅,积水严重。天然气与其他地区相比,入户费用高,使用价格贵。电力部门在电力容量充足的情况下,用电服务却跟不上,停电频繁,且常在工作日停电检修,影响企业生产计划,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同时,各地企业还反映,水、电、气供应部门存在受理报装后久拖不办的现象。
(三)窗口服务还需改进。政务服务中心容量较小,部分服务窗口只有分散设置。三集中三到位未真正实现,一些已进驻单位还存在“明进暗不进”、“人进事不进”“两头办理”的现象。综合窗口受理、“一件事”联办、一次性告知执行不够到位。新滩经合区审批权限下放不够。已下放的审批权,又因基层设备、人员素质欠缺,承接能力不足,致使下放的事项办事效率更低,企业反映重复跑路进城区办事的现象依然存在。中介服务管理不规范。在部门审批办证的前置资料中,很多涉及中介服务环节,因管理不规范,普遍存在收费高、收费乱的现象。窗口服务人员专人不专,经常出现部门因创卫、文明劝导等中心工作从窗口抽人,窗口无人值守,使来窗口办事的企业和群众空跑白跑。
(四)信息壁垒仍然存在。虽然我市“一网通办”平台已经建立,但由于省级平台与市级平台对接不够,市级各部门之间大数据标准不统一,连通不到位、整合不彻底,在人员、法人信息等关键基础要素数据上仍然存在“信息孤岛”,无法实现全标准、全归集、全贯通、全在线的共享,政务服务效率不够高,企业和群众反映办事网办率不高,获得感不强。例如办理不动产证时,普遍反映办证前期组织材料时间长,存在多头联系、多头缴费、重复测绘、多次提交材料。究其原因是机构改革后,土地测绘在自然资源部门,房产测绘仍在住建部门,未能实现“多测合一”。与不动产登记密切相关的人口户籍信息、企业营业执照信息、竣工验收备案信息、金融许可证信息、公证信息等相关部门都不愿意或无法提供共享,“不动产登记全城通办”、“水电气过户一体化”试点工作无法推进。
(五)惠企利民政策落实不彻底。我市惠企政策的公开形式单一,市场主体知晓率不高,尤其在执行层面还存在不及时、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极大地抑制了政策的有效发挥。一是宣传不到位。例如联合图审因宣传和告知环节还未完善,很多施工企业仍然依照按惯例将施工图与消防、人防设计图纸分别设计,分时段、分机构审核,导致消防、人防设计审查备案环节受阻,影响施工许可审批时效。今年,市**在政务窗口设置了用水、用气申报窗口,但由于企业和群众对用水321、用气310服务的知晓率和认知度不高,政务服务网仍不能实现水、气一网通办。二是业务不熟练。“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推进迟缓。部分成员单位对监管平台的操作流程还不熟练,有的甚至不会运用。三是执行变了样。对企业检查简单粗暴,以罚代管。要么有意推荐指定中介机构参与问题整改,滋生权利寻租;要么发现问题不留整改时间,直接上网通报,影响企业信用。
(六)企业融资问题突出。今年元至8月,**市各项贷款168.16亿元,新增贷款增量、增速在**辖内6个县市垫底。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信心不足,存多贷少,今年元至8月,新增贷款额中,仅农商银行一家独大,占比达69.02%。今年上半年我市金融生态环境监测综合得分在全省县市区排名71位、**六个县市排名垫底,金融生态等级为C级。我市政府性融资担保责任余额与周边县市相比,有明显差距。一方面,各银行反映今年尚有**笔**万元的已授信贷款企业未使用。另一方面,实力强的企业以不向银行贷款为荣,中小微企业却反映向银行借贷困难,只能向民间借贷,企业融资成本直线上升。普遍认为银行“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碳”的少。
(七)企业用工成本偏高。一是由于新滩经合区和曹市镇、府场镇园区配套生活设施不足,服务业不发达,消费娱乐设施少,医疗教育水平低。政府支持企业招聘高学历、高技术人才政策宣传不够,力度太小,吸引力不足,留不住外地人才。新滩经合区本可吸纳武汉地区人才,但由于高速费用昂贵,影响人员往来,企业用工成本增加。二是我市是劳务输出大市,本地工资福利待遇与沿海城市有差距、难以吸引劳务人员回流。三是企业之间互挖墙脚,用工秩序混乱,增加了用工成本。
(八)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招商引资,引进新的项目上,对化解现有存量,壮大本土企业重视不够,支持不多。曹府石化装备制造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产值、税收均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据半壁江山。近年来,我市在该行业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在业内名气很大,年产值却难超百亿,名不副实。企业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产品集中于中低端,造成同行相互压价、恶性竞争。除少部分龙头骨干企业外,普遍没有核心专利技术,甚至没有固定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一方面企业开工不足,产品没有竞争力。另一方面从业人员岗位不固定,四处流动,造成用工短缺,成本增加。我市在该产业底蕴深厚,基础犹在,如政府不抢抓机遇,加强引导服务,盘活存量,抱团发展,促进转型升级,就将错失良机。去年,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当地主持召开了专题推进会议,出台了会议纪要,但相关职能部门态度犹疑,推进缓慢。当地龙头骨干企业称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他企业也是翘首以盼,普遍反映政府和相关部门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楼”。
四、对策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建设“三个**”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以“学”促优,强化主动服务意识。通过以会代学,邀请专家讲座等形式,提高全市领导干部对营商环境的概念认识。积极外出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优化我市营商环境。要从“抓项目”转向“抓环境”,从“重管理”转向“重服务”。政府要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精简管理,支持企业遵循“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原则创新发展。
(二)以“建”促优,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从企业发展和群众需求出发,加强对园区道路、水、电、气、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对一些园区企业普遍反应,显而易见的问题要限时解决。督促相关部门和供应企业,压缩办理时限,强化收费标准等信息的公开力度,拓展服务方式,提升保障能力,为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稳定、价格合理的服务。加快推进新滩第二通道、第二水厂建设,开通前往汉南等地公交线路。
(三)以“改”促优,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多功能”原则,加快推进“市民之家”建设。建好大数据运营中心,督促城管、卫健、人社、民政、公安等部门并入数据,实现统一调度。扎实推进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努力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强化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定岗定责,培养年轻化、专业化的服务型人才。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市场化开展全程代办服务。经常组织企业人事、财务等专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积极引导政府投资项目以竞价方式选择中介机构,保障企业投资项目自主选择中介机构。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将新滩经合区打造成审批权下放的示范点,能下放的权限全部下放,选齐配强窗口服务人员,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路。
(四)以“联”促优,优化政企沟通机制。进一步落实好市级领导、部门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全面落实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措施,落实包保秘书责任,为企业提供最优质的全程跟踪服务。同时,建立政府部门与企业家定期座谈机制,定期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了解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对企业所反映困难和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让企业能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
(五)以“帮”促优,加大企业扶持力度。一是进一步宣传好、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举措,深化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社保费降率、个人所得税改革等。二是化解企业融资困境。全面推进融资担保公司改制,逐步完善政府融资增信担保体系。重点解决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问题,坚决消除对民营经济的各种隐性壁垒。三是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引进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增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拓宽人才招聘渠道,着力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同时支持企业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引进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