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才的特征

创新人才的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人才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人才的特征

创新人才的特征范文第1篇

【摘 要】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中,辅导员能否适应高等教育的变化,在多元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学生服务中融入创新教育,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文章分析了高校辅导员的胜任特征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胜任特征 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很大程度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1995年,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职责与义务。高校辅导员常年工作在学生第一线,是学生最直接的指导者、教育者、培养者,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师资力量之一[1]。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中,辅导员能否适应高等教育的变化,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

一、创新型人才的定义及培养特点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型人才,不仅需具有较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更需要的是善于汲取新知识,活化和综合运用知识,要具备追求创新的意识,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善于把握机会的敏感性和勇于开拓的创新能力[2-3]。

人的创新能力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能够直接传授的,它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也是一种人格特征,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特点。人格的相对稳定性指人格具有一定时期内相对的稳定,发生变化较为缓慢,须在较长的时间内方能显出变化的效果,从而决定了人格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人格的可塑性指随着人的生理、心理、生活环境的变化,人格中的各种特质都有可能发生或大或小的相应变化,人格特征的可塑性为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创新能力作为一种人格特征,其形成是个体与环境之间互动的结果,是在饱含科学精神和人文氛围的环境濡染下,通过主体的不懈努力才能不断生成的,是通过人们对己、对人、对事的稳固的态度体系的建立,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建立而实现的。

二、创新型培养人才体系中辅导员的价值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已有50多年历史的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是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既是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又是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任,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动态、学习情况、性格特征、心理变化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辅导,创新教育,素质提升[1]。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中,辅导员能否适应高等教育的变化,真正领悟国家、高校对于创新型人才标准的内涵,准确全面地把握新形势下自身角色定位,积极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并将之应用至实践工作,在多元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学生服务中融入创新教育,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

三、胜任特征理论下的辅导员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前对辅导员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探索较少,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辅导员的作用和价值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入,辅导员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不够[4]。辅导员队伍创新能力建设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辅导员创新能力的选拔、激励、竞争及考核机制匮乏,辅导员自身创新能力自我培养责任感和动力不足等,远不能够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5]。

西方的胜任特征理论为更好地挖掘和培养辅导员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胜任特征定义为:“一个人所拥有的导致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取得出色业绩的潜在的特征。”通过测量胜任特征,能够明确区别出优秀绩效执行者和低效率的绩效执行者[6]。基于胜任特征的角度来探索高校辅导员的胜任特征结构、现状和影响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的因素,从实践层面探索辅导员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B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将为高校辅导员的选拔、培训、考核及评价现状的调查提供帮助,有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管理和培训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将对我们顺应当前形势,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胜任特征培养辅导员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将为选拔、任用、培养和考核高校辅导员提供指导工具,从根本上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创新能力,并有利于集中有限资源,最大化地发挥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范勇,耿乃国.浅谈辅导员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J].社科纵横,2010,25(02):158-159.

[2]徐红梅,于益芝,王莹,等.研究型医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05):601-603

[3]郑惠珍.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49-50.

[4]张艳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辅导员工作的思考与探索[D].济南:山东大学,2012.

创新人才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现状;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 :C961;G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7-0001-03

一、创新型人才内涵

研究创新人才,首先要理解人才的内涵。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具有一定专门知识和较高技术及能力,并以创造性的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具有创造性、进步性、社会性和时代性这四大特征。钟祖荣认为,人才的本质特征是:第一,善于学习;第二,善于创造。创造性是人才的本质特征,因此,培养人才就应该以培养创造性为重点。

对于“创新人才”,国外并没有与之相应的提法,而是采用“Creativemind”“Creativeman” “Criticalthinking”等外延较窄的概念。美国《创新杂志》对“创新”和“创新人才”所下的定义是:创新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所谓创新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

国内对于什么是创新型人才问题,虽尚未形成共识,但大多以创新人才的品质为出发点。陶行知先生认为,创新性人才是具有大无畏之斧、金刚之信念、金刚之意志、求知欲望与创造热情等品质的人才。北京大学黄楠森教授认为,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善于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人才。

基于对国内外研究的分析,本研究对创新型人才进行界定: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取得创新型成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的人。对于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征,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就提出,教育培养的新世纪创新人才是树立以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为四大支柱,树立以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为主要内容,具有以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及抗挫折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新型人才。

国外学者对32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分析表明,他们具有共同的内在要素是:选定目标,坚定不移;热情勇敢,不顾一切;思想开阔,高度敏感;注意实践,认真探索;富有幻想,大胆思考;坚韧顽强,勤奋努力;强烈的兴趣,无休止的好奇心等。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把富有创造性人才的人格特点总结为:(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2)有旺盛的求知欲;(3)有强烈的好奇心;(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5)工作中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欢抽象思维;(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8)意志品质出众。

本研究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学富五车,思维活跃;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敢于挑战,理想远大;求真务实,坚持不懈;团队意识,大局观念。此外,还要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

二、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

人才成长规律是指人才成长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所具有的可重复的必然关系或概率性重复的概率关系。人才的成长受内在的规律的支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必然受其内在规律的制约。对于人才成长规律,国内学者总结出了师承效应规律、扬长避短规律、最佳年龄规律、马太效应规律、期望效应规律、共生效应规律、累积效应规律、综合效应规律等。并遵循各规律,提出相应人才培养政策。通过分析成长规律,总结科学的用人方略。对于人才成长的过程, 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见解。基于时间因素,我国学者将人才发展过程划分为幼儿期、求学期、创造期、成熟期和老年期五个阶段。布鲁姆把人才学习和才能发展的阶段,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并总结了各个阶段的特点。从空间因素考虑,要树义将人才成长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在学校度过;第二个阶段是学校教育结束后,以立志成业的饱满热情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从能力培养的角度考虑,叶忠海指出人才成长过程经历了“准人才潜人才显人才领军人才 ”四个基本阶段,前阶段的人才开发是后阶段的基础,后阶段的人才开发则是前阶段的发展。王竹萍指出,要从一个普通的学生过渡到具有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必须经过五个阶段,即创新意识萌芽阶段、创新思维形成阶段、创新学习提高阶段、创新能力涌现阶段和创新人格顶峰阶段。郭新艳认为科技人才成长大致经历预备阶段、适应阶段、迅速发展和稳定阶段、停滞和退缩阶段以及持续成长阶段。

根据人才成长规律以及成长过程阶段,结合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本研究认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过程可概括为求学期和实践期两个大阶段。其中求学期又包括婴幼儿阶段、中小学阶段、大学阶段以及研究生阶段,实践期包括适应期、创造期以及稳定期。求学期是指从各种信息渠道广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一般从出生到进入工作岗位之前,一般为0岁~25岁左右;适应期,主要指刚刚进入工作岗位,转化角色,慢慢进入工作状态的一段时间;创造期是指注重工作的成就和对其他成员的影响力,乐于接受有挑战性工作,获得创新性成果的阶段,一般25岁~45岁左右;稳定性期是指在创造性方面有了一定的衰退现象,工作经验对实践仍有较强的指导能力的阶段,一般从46岁~60 岁。各个阶段创新型人才表现的特征不尽相同,但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比如,在求学期,要注意师承效应、期望效应、综合效应、才能萌发等规律;在实践期,要注意最佳年龄规律、共生效应、马太效应、实践成才等规律的应用。

三、创新型人才成长影响因素

从人才学的角度出发,人才成长是以创造实践为中介的内、外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效应。其中,内部因素是人才成长的根据,外部因素是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创造实践在人才成长中起决定性作用。

1. 外部因素

人才成长的外部因素,是指人才主体在时空上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从系统论角度来讲,即指影响和制约人才主体系统活动和发展的外在系统。它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的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序列和社会环境序列。

(1)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大环境、群体环境、文化环境、教育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明显制约和影响着科技人才的成长。社会大环境。社会大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表现为社会科学道德水准的舆论环境等。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课题组认为国际化已经成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的必经之路,良好的科研条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前提,宽松的科研环境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沃土,公正科学的评价机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助推器”,结构合理的团队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阶梯,政府政策支持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坚强后盾。群体环境。每个人都生长和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群体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群体因素基本上由两大板块组成,即家庭群体和工作群体,这两个群体对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有很大影响。家庭群体中影响科技人才成长的主要有父母教养、亲友交往与夫妻关系等;而工作单位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领导作用、同事关系和团体氛围。文化环境。文化背景的差异对创新思维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根据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文化具有以下特点:不确定性规避意识。传统文化从小教育孩子就要规规矩矩,偏好稳健,认为不确定性是一种持续的威胁,喜欢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生活与工作,在工作中尽量避免冲突与竞争。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教育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的质量和成长。教育投入的多少,影响到人才的知识结构等各方面。凡是科技发达,人才辈出的国家,都是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国家。

通过对青少年科技活动调研结果中获得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类型、管理方式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此外,重视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青少年参与科技活动的动机、素质教育的引导作用、青少年参与科技活动的时间以及家长对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态度,也有利于青少年人才健康成长。

通过对我国教育现状的分析,学者们认为传统教育扼杀了人才的创新精神。他们提到阻碍创造型人才成长的因素包括:三型三性的旧教育观念,即封闭型、重复型、记忆型与专制性、权威性、统一性;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制度;不能正确对待学生个体独立性的发展;不合理的考试制度。

针对中国的教育特殊性,学者们集思广益,认为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应高度重视教学法的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变课堂灌输式教育为启发、研究式教育,提倡愉快教学、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积极开展讨论式、辩论式、案例分析等灵活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尝试创新,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寻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改变制约和阻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

(2)自然因素。人类生存环境的物质特征既反映也影响着个人的、社会的和环境的认识。吴殿廷等人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例,通过高级科学人才和高级科技人才成长因素的对比分析,发现两院院士比例与水域面积比、水域面积、山地面积有明显的正相关,均达到了显著水平。此外,他们还发现我国高级科技人才主要产自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矿产资源和工业化进程的原因,北方和内陆地区所产生的工程院院士的比例明显高于其科学院院士的比例。以奥运冠军为例,他们又对中国杰出体育竞技人才成长因素进行地理分析,得到如下结果:省份之间差别巨大,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别是东多西少,三大地带内部之间的差距也比较明显,南北之间的差别:南巧北悍,六大地域单元之间也存在差别。

2. 内部因素

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是指人才主体的内在素质。从系统论角度来讲,内在素质也是一个系统,由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大分系统构成。心理因素分系统又由智能因素子系统和非智能因素子系统构成。前者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后者包括品德结构、个性结构。孙密文在《人才学》一书中提出:坚定的成才方向,顽强的学习毅力,勇敢的献身精神,良好的素质修养,巧妙的时间运筹,科学的用脑艺术等是影响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钟祖荣以人才成长内部因素的“德识才学体”五因素说为基础,提出:人才成长的内因是遗传、志向、品德、动机、知识、才能、个性、体质八个因素。王通讯在《人才学通论》一书中指出,成才的内在因素是:德、识、才、学、体。他还在《人才学初探》中提出:高尚的品德,远大的志向,坚实的基础,强烈的事业心,富于创新精神是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

(1)生理因素。科技劳动是一项艰苦劳动,在关键时刻还要夜以继日地连续作战,没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就无法拼搏,无力去夺取科研成果,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就是这个道理。身体素质的好坏与先天遗传有关,但主要在于后天的锻炼。健康的身体是万事之基,是人才成长的物质要素。从冯智冰提出的最佳年龄规律可以看到,人才成长与年龄是有一定关系的,这一点早已为国内外人才研究者所证实。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人才的最佳年龄区在35岁~55岁之间。该年龄阶段的人,各方面能力最为活跃,身体强健,精力充沛,是出成果的最佳时期。赵红洲提出:最佳年龄区对于不同的个人、民族或专业来说,都是不同的。但是,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在一定历史时期,最佳年龄区是相对稳定的。莱曼在《科学与文学的创造年代 》一书中,对化学史里收集到的244 名化学家及其993项重要贡献进行分析,发现最多产的年龄是在30岁~39岁之间,39岁后的贡献次数明显减少。

(2)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智能因素和非智能因素。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非智力因素伴随智力活动产生,并随着智力活动的发展而发展,但智力的发展又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制约。智力因素。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即通常所说的学、才、识,它们是人才必备的核心要素。知识结构既包括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也包括丰富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是人才成长的智能基础。能力是顺利完成某项研究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能力可分为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两大类。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是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和创新能力相联系,则是指个人开展创新活动的情感倾向。有项研究表明,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智力因素只占20%,也就是说,非智力因素如个性特征、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情绪情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往往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王秀梅认为,对于工科高校学生而言,其智力已经达到一个大致相当的水平,而其在校期间或日后表现的差异之所以如此悬殊,主要是由其非智力因素决定的。

四、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国内外学者多集中于创新型人才的内涵等方面,对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创新人才的定义从创新人才的精神、思维、能力、意识等方面着手对创新人才加以界定,对创新成果的重视不够,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加以重视。对于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学者们围绕定义列举出具体的要求,可以考虑构建素质特征模型,对各个素质的重要程度加以研究。对于人才成长规律,国内学者的研究相对较多,虽然有一定总结,但缺少与创新人才特征的结合,没有具体分析创新人才的成长特性。有关创新型人才成长因素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某些具体因素的介绍,缺少系统、全面的总结,对影响因素与创新人才特征、成长规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影响程度的研究工作有所欠缺,尤其是对在中国这个特殊的文化背景下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研究的方法上讲,目前关于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依旧采取的是从理论到理论、从资料到资料的经验归纳,仅仅局限于定性的观点和泛泛而谈,只有少数研究采取了调查为主的实证研究方法。比如对于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大多学者通过对创新人才的特征进行总结、归纳, 仅有为数不多的研究采取列表、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而有关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更是仅仅基于前人有限的成果进行归纳、补充,并未有实际的研究、调查。创新人才影响因素的研究,也缺少相关的实证研究、假设,仅有的也是比较基础的比较分析,如通过对两院院士、奥运冠军的基本信息分析,得出家庭、教育、地理等自然因素对人才成长的影响。因此,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从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来看,研究多停留于一般性的介绍,对各国国情、社会环境、教育制度、文化差异等缺乏综合研究分析与比较。尤其是针对我国的现行体制、培养条件和社会环境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方法缺少整体的规划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凤科.创新人才的素质测评培训和激励研究[D].江苏大学,2002.

[2]钟祖荣.教育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J].中国人才,2004(07).

[3]黄楠森.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人学[J].南昌高专学报,2000(03).

[4]房国忠,王晓钧.基于人格特质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7(03).

[5]冯智冰.浅谈人才成长与激励机制[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1).

[6]王通讯.人才成长的规律[J].决策与信息,2006(05).

[7]叶忠海.人才成长规律和科学用人方略[J].中国人才,2007(03).

[8]王强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01 (03).

[9]要树义.浅谈跨世纪人才的培养[J].航天工业管理,1996(07).

[10]王竹萍.会计本科高等教育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 (05).

[11]郭新艳.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

[12]郭新艳.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09).

创新人才的特征范文第3篇

教育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强调:“高中阶段教育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上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从广义上看,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和那些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试敢冒的人。

拔尖创新人才既包括在科学领域做出创造性研究成果的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也包括生产、技术等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革新以及在经营、管理和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等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杰出人才等。

一般来说,拔尖创新人才都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素质特征;具有执着的进取精神、主动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的习惯、较强的分析与质疑能力、积极的创造动机与创新习惯、富有创新能力。

二、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据专家的多年研究,创新型人才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创新型人才不仅能够很快注意到某一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并设法寻求新的解决途径,而且能够在平淡无奇的事物中觉察发现问题,自觉展开思考。

2.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创新型人才能够在同样时间内形成较多的观点或想法。

3.思维具有灵活性

创新型人才可以轻易摆脱惯性,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4.认识具有新颖性

创新型人才思想活跃,能够经常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

5.人格特征鲜明

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性,有着较强的成就动机,期待取得成功。

以上特征实际上体现了创新型人才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等方面;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创新人格主要表现在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方面。

三、拔尖创新型高中生所具有的若干特质

北京市于2007年启动了基础教育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后备力量的“翱翔计划”,通过分析首批翱翔学员的课题成果和学生特点,专家总结出拔尖创新型高中生具有如下的若干特质:

1.明确的学科倾向与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对某一学科具有明确学科偏爱的学生,自然会有在该学科的科学世界里进行研究和发展的强烈愿望,这是学生进行科研和创新的源动力。

2.扎实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知识体系的首要根基,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科学探究经常需要交叉学科的知识,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将有助学生在交叉学科研究项目中高质量地开展创新探究活动。

3.突出的领悟与探究能力

学生亲身体验主动探究、发现和建构知识是富有挑战性的创新性学习过程,学生在问题的提出、参与方式、问题解决的策略等方面都极大地表现出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这种主体性探究学习要求拔尖创新型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领悟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4.显著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学研究正向复杂化、综合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在信息化社会,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造意识,而且要高度重视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在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学会协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进而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5.出色的动手操作能力

未来的创造者要想提高自己的创造水平和效率,就需要有出色的动手能力,动手能力需要高标准的训练和不懈的实践才能够获得。拔尖创新型高中生,不仅要具备超群的思维能力,学会动脑,还要培养出色的动手能力,学会动手,知行合一,善于创造。

6.吃苦耐劳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几乎所有参加“翱翔计划”的学生都曾经历过许多的困难,面对困难和挫折,正是学生们吃苦耐劳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品质,让他们坚持了下来,并且最终获得了研究项目的成功。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一定是经得起磨砺的人,坚忍不拔的毅力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石。

7.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建立各种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个人的道德意识,一个人的好品德首先体现为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创新人才的特征范文第4篇

1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高等学校担当着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努力培养具有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教育的迫切任务。

1.1 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国家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说是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而伟大中国梦实现的关键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她的任务是伟大、光荣而艰巨的,实现伟大中国梦速度和进程的快慢取决于高校能否培养出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1.2 是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创新人才,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目前,国际国内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那些只有较窄的知识面、较差的适应能力和较低的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不仅就业困难,而且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这种状况是当今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索的全新课题,也是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并使其飞速发展必须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以教育创新推动创新教育,使高等教育卓有成效地服务于新形势新任务,培养创新人才,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是当前高校保持旺盛生命力的迫切任务。

1.3 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的一切工作都源于目标,并终于目标。我们的高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诸多方面尚待着力探索,如创新意识薄弱,创新导向不明,创新愿望不强,创新标准缺乏,课程设置欠科学,教学内容单调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或多或少限制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抑制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这些都需要在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伟大工程中明确和达成。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教师传授为主,通过口头表述、文字讲解、直观展示等手段实现,而学生通过直观观察、深刻理解、复习巩固、尝试运用等方式消化吸收知识,最后由学校考核和学生自我评定来检测掌握知识的情况。这种培养人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它的长处是: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教师完全控制教学的整个过程;能在同一时间内对大多数学生传授同一教学内容,因而教学效率较高;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整系统的知识传授。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了束缚,这也是最大的弊病;凸显了知识的继承,这是件好事,但却忽视了对所学知识的批判和创造,容易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培养能力的欲望;过分强调整体性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等等。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运用正确的教学手段进行施教,系统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强壮体力,提高素质,它是理论和实践辩证统一的过程,它的基本要素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这个层面上说,传统的教学过程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化。根据《纲要》的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应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和努力实践,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2.1 突出主体地位

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学生不单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更是主动学习者、积极发现者和执着的探索者。

2.2 强调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学习精神,让学生主动思维、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完善认知,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追求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追求创造性的学习成果。

2.3 体现全面发展

强调丰富知识、拓展能力和增强素质并进,不仅强调三者对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而且注重三者在教学过程中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从以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看,它符合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国家的实现。

3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历史给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高等教育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也是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的一个重要课题。

3.1 更新教育理念

更新教育理念,积极确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理念转变的核心内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高等教育核心内容,就是要坚持把学生的全面培养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要重视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又要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发展个性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独立的人格,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分辩、善于发现。同时为他们创造一种自由、平等、民主的宽松氛围,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广阔空间,让他们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创造的态度去掌握知识、增强本领,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3.2 提高教师素质

塑造创新型的人才依赖于创新型的教师。要卓有成效的培养创新型教师。首先要尊师重教,尊重教师的意愿、了解教师的需求、激发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次,要鼓励教师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有与众不同的思路、方法和特色,有开拓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再次,采取必要的措施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同时,还要制订和完善一系列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教师的行为。

3.3 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创新人才的特征范文第5篇

摘要:从国家、地区经济和电子信息产业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出发,结合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征,讨论了电子科学与

>> 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模式的探索 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机械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之探索 基于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CDIO模式的电子信息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运行条件的探索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机械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建设 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冶金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下力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中原经济区打造应用型电子专业人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张新跃,董世洪,周金其,等.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8,(3).

[3]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