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暴力处理方式

校园暴力处理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暴力处理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园暴力处理方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干预;校园暴力;心理问题

校园暴力是近些年校园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心理干预在校园暴力的管理和预防上能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洞察校园暴力学生的心理,从心理上建立校园暴力防范的长效机制,寻找预防的根本措施。

一、校园暴力的内涵

校园暴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中的,本校学生或者是校外人员对学生进行人身、财产或精神侵害;广义的校园暴力指在校园内发生的,由校内学生、校外人员、教师对学生进行人身、财产、精神侵害的行为。校园暴力是影响校园安全的重要问题,要想保证校园安全,就必须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发生校园暴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原因是施暴者的心理长期受到压抑和扭曲,心中压力积怨已久,以这种暴力的方式寻求发泄,或寻求刺激。所以,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是预防校园暴力发生的重要方法。

二、校园暴力的心理原因

1.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感导致暴力

据笔者了解,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一般是学习成绩不理想或家庭成员构成比较特殊(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父母常年在外的家庭)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没有父母的指导和关心,生活中遇到问题之后没有倾诉对象,导致问题越积越多。有很多学生的家长对成绩要求较高,但是这些学生由于受自身学习能力水平的限制,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所以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在家中又被父母批评,学习上的挫折感让他们感到压抑和自卑,感觉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对学习丧失信心和兴趣,无处宣泄的他们转向外在暴力的实施来释放压抑,寻找心理。客观上来说,由于学习的时间少了,花在其他事情上的时间就多了,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早恋,有的则开始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校园暴力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勒索敲诈,这种行为的出现与学生家庭经济原因有直接的关系。总之,这些生活和学习上的种种压力是学生参与校园暴力的一个重要动因。

2.盲目崇拜与模仿引发暴力

近年来,随着网络影视的发展,不少暴力的、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影视作品等进入了学生的视野。通过报刊、图书、网络等媒体,青少年很容易接触到暴力场面。多年前的《古惑仔》给青少年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之广泛、之可怕,可以想见。现今网络上流行的各种暴力视频,这些画面,大人看着都觉得触目惊心,更何况是青少年,如果他们也效仿视频中学生的行为,那后果将不堪设想。笔者所在的学校中也发生过不少校园暴力事件。这些学生都普遍地受到暴力文化的侵染,都对暴力文化有一种盲目的崇拜感,认为暴力可以让他们“强大”,让人们都怕他们,因而盲目地进行模仿。

3.以暴制暴的攻击性本能触发

笔者在调查了解中发现,不少参与校园暴力的学生本来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他们因为不堪忍受暴力学生对他们长期的折磨与伤害,因此,有的学生自己拿着刀子进行“自卫”,有的则也拉起“帮派”进行反击而不是选择向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有的则加入到施暴者队伍中去了。这些学生的心理中普遍都有“以暴制暴”的思想,这也是校园暴力心理的一种。

三、校园暴力心理干预方法

1.开展心理疏导

开展校园心理教育活动是及时发现和治疗学生心理问题的良好方法。一般情况下,对于那些有可能产生暴力行为实行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定期的谈心,了解学生最近的生活、交友、学习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则要及时帮助其解决,帮助他们搞好人际关系。同时,要建立起相应的心理档案,方便为其制定比较完备的疏导方案。通过心理访谈等方式,可以及早地发现一些危险信号,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心理干预过程中,学校、家庭、学生要相互合作和沟通,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要排除危险产生的可能。

重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在重视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德育教育,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多活动,让学生在集体的关怀和合作中去锻炼与人相处的能力。加强心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避免学生因为小事而发生校园暴力。

2.对校园暴力进行心理防范

学校在处理校园暴力问题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以化解矛盾为目的,不要因为处理方式过当而激化了矛盾。要重视校园暴力防范教育,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校园暴力,了解校园暴力的危害,并以书面形式进行警示教育,要让学生自己判断出校园暴力的危害。同时,要教会学生在遭遇校园暴力时以何种方式进行处理,是以暴制暴,还是忍气吞声,亦或是向老师、家长、警察寻求帮助。要教会他们应对技巧,在面对暴力时,保持冷静和机智,避免硬碰硬,要先设法躲过,然后再向家长、学校或警察报告,寻求帮助。

校园暴力的心理干预机制是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的重要措施,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要重视以心理角度为突破点,减少校园暴力事件,提高校园安全。

参考文献:

[1]梅志罡,汤志超.中学校园暴力:社会化视角的透析[J].青年探索,2007(4):20-21.

校园暴力处理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暴力;事故倾向;流行病学研究;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1-0052-03

校园暴力倾向事件在国内外日渐增长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不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破坏教学秩序,使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产生不信任感。校园暴力倾向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国内中小学校园暴力倾向问题尚未引起广泛重视,也缺乏综合有效的干预措施。为了解广东省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校园暴力倾向发生情况,笔者于2006年对广东省连平县农村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广东省连平县元善镇小学三~六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全体学生9 732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4 954名,女生4 742名,性别不详36名;小学生4 504名,初中生2 295名,高中生2 933名。

1.2 方法 参考国内外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流行病学专家审阅,并进行预试验验证。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校园暴力倾向发生状况、暴力倾向发生地点、时间以及暴力倾向事件的应对方式和精神影响等。调查前对全部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调查对象在调查员指导下自行填写问卷,所有问卷均经过调查员审核。

1.3 定义 采用WHO关于暴力的定义:蓄意地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利, 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 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的剥夺。校园暴力倾向包括发生在校内、上下学途中,学校组织的活动及其他所有与校园环境相关的暴力倾向行为[2]。

1.4 统计学分析 用EpiInfo 2002建立数据库,经双录入比对改错,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用χ2检验比较率或构成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暴力倾向发生率与社会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过去1 a内4 831名中小学生报告发生校园暴力倾向,发生率为50.2%,小学、初中、高中生暴力倾向发生率分别为57.5%,55.8%和34.6%,有逐步下降的趋势 (χ2趋=191.14,P<0.01)。男生发生率为56.0%,高于女生(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83,P<0.01);男生遭受肢体暴力、言语性暴力、强索性暴力、排挤性暴力和性暴力倾向的发生率分别为35.9%,42.5%,9.6%,14.6%和17.0%,女生分别为26.8%,33.6%,4.3%,11.7%和9.8%,男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各种类型校园暴力倾向发生率均高于女生。见表1。

2.2 中小学生校园暴力倾向流行病学特征

2.2.1 施加暴力者分布 最常见的施加暴力者是同班同学(33.4%),其次是同级同学(19.7%)、社会青年/流氓(14.9%)和高年级同学(13.7%)、其他人(10.3%)、低年级同学(4.4%)和教师(3.8%)。男、女生主要施加暴力者分别是同班学生(分别为28.4%和31.6%),其次是社会青年/流氓;男生比例(23.9%)高于女生(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53,P<0.01)。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施暴者为社会青年/流氓的比例分别为16.8%,24.5%和32.3%,有逐渐增加的趋势(χ2趋=184.47,P<0.01)。

2.2.2 校园暴力倾向发生的地点 51.5%的校园暴力倾向发生在校内,21.7%发生在学校附近,26.8%发生在校外其他地方。男生(31.0%)暴力倾向发生在学校附近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1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37,P<0.01)。

2.2.3 校园暴力倾向发生的时间 大部分校园暴力倾向发生在课间休息(35.7%),其他依次为上放学路上(22.9%)、其他时间(15.9%)、节假日(13.7%)、上课时间(6.9%)和午餐时间(5.0%)。暴力倾向发生在课间休息的比例初中生(62.3%)最高,其次是小学生(49.5%)和高中生(44.2%)。 暴力倾向发生在上、放学路上的比例也是初中(38.8%)最高。男、女生暴力倾向发生时间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4 发生校园暴力倾向时学生采取的处理方式 遭受校园暴力倾向后,47.0%的学生选择报告老师,18.4%的学生会告诉朋友,19.5%的学生会告诉家长,27.4%要求对方停止,选择默默忍受、认为无所谓、赶快逃走和选择其他方式的比例分别是18.2%,9.8%,10.2%和11.5%。从小学到高中选择报告老师的比例明显下降,分别为56.6%,43.1%和27.0%(χ2趋=253.95,P<0.01),选择告诉朋友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1.3%,26.2%和26.8%(χ2趋=180.05,P<0.01),要求对方停止的也呈上升趋势,分别为20.9%,34.8%和35.0%(χ2趋=116.05,P<0.01)。

2.3 校园暴力倾向对学生的影响 在遭受校园暴力倾向的学生中,82.6%报告会产生低落情绪,33.2%身体受伤,15.2%害怕上学,42.8%变得沉默,33.9%会以暴力解决问题,44.7%认为社会不公平,46.6%对同学不信任。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遭受暴力倾向后出现躯体伤害的比例逐渐下降,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为38.1%,32.4%和21.2%(χ2趋=80.01,P<0.01);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比例也逐渐下降,分别为39.0%,29.6%和26.2%(χ2趋=60.02,P<0.01);自我报告社会不公(χ2=77.80,P<0.01)和对同学不信任(χ2=47.19,P<0.01)在不同学习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社会不公(分别为38.0%,49.3%和56.8%)和对同学不信任(分别为41.6%,48.4%和57.7%)的比例均随学习阶段上升而增加。 遭受暴力倾向后,男生(39.1%)出现肢体伤害的比例高于女生(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1,P<0.01);认为会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比例男生(40.4%)也明显高于女生(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51,P<0.01)。

2.4 校园暴力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见表2。

以“是否发生暴力”作为因变量,以“性格偏向”、“与同学相处”、“家庭关系”、“父亲文化”、“母亲文化”、“家庭经济”作为自变量,运用前进法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社会经济状况对暴力倾向发生的影响。结果“与同学相处”和“家庭成员关系”进入回归方程,表明与同学相处越困难,发生暴力倾向的危险度越高,与同学相处有时有困难(OR=1.42)和经常有困难(OR=2.14)是暴力倾向发生的高危因素,家庭关系一般(OR=1.37)和常有矛盾(OR=2.47)也是暴力倾向发生的高危因素。

3 讨论

据WHO对48个国家资料的统计,各种形式校园暴力倾向的年发生率高达60%[3]。我国的校园暴力倾向事件虽然严重程度明显较轻,但发生率较高,中小学生躯体暴力倾向事件的年受害率波动在35%左右,属世界中等水平。校园暴力倾向是严重危害师生身心健康的伤害,校园暴力倾向最显而易见的后果是不同程度的躯体损伤和残疾,然而,更严重的暴力伤害往往表现为心理上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表现为不安全感、学习兴趣和人际交流变化、产生自杀意念和行为、用暴力手段报复对方或者社会等[4]。有资料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犯罪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地区校园暴力倾向发生率较高,言语性暴力倾向最为常见,其次是肢体暴力倾向。广东省现有中小学生1 200万人,如果按照本次调查的校园暴力倾向发生率估计,该省每年遭受各种类型校园暴力倾向的学生人数达到601.92万,且呈现学习阶段越低、校园暴力倾向发生率越高的现象。不同类型暴力倾向发生率男生均高于女生,这与国内文献报道[5-6]一致,这可能与年纪小的学生心智不成熟,易冲动,自制能力差有关;其次,与女生相比,男生更调皮好动,打闹嬉戏时更容易发生肢体和言语冲突,因此暴力倾向经常发生在男生之间,这提示学校要及早预防学生出现暴力倾向,从小学就开始进行校园安全教育,特别要加强对男生的道德和礼仪教育,提倡文明用语,积极营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氛围。调查发现施暴者主要是校内学生(71.1%),其次是社会青年/流氓,且学习阶段越高,来自社会青年/流氓的暴力发生比例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大,容易受到社会非法团伙、不良青年的勒索或拉拢,且初中生、高中生容易受影视中“帮派”“行会”影响,在校园中拉帮结派、斗殴打群架。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净化社会环境,严厉打击危害学生成长的非法组织,学校必须转变“智育至上”的传统教育观念,加强道德教育[7],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提供和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净化校园环境,使学生远离各种精神污染,健康成长。

遭受暴力倾向后,大部分学生选择报告教师,但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报告老师的比例越来越低,而选择告诉朋友的比例有所提高,要求对方停止的比例也逐渐升高。校园暴力倾向对学生造成即时或深远的影响,80%以上学生遭受暴力后会产生低落的情绪,从小学到高中,暴力倾向使他们认为社会不公和对同学不信任的比例也呈升高趋势,33.2%遭受暴力者有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令人担忧的是,由于青少年自主判断能力差、独立意识强、有强烈的伙伴集团倾向等特点,接近34%的学生报告有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想法,且男生比例远高于女生,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极易造成校园暴力恶性膨胀及蔓延的不良后果。有研究显示,遭受暴力者与施暴者存在关联,学生遭受暴力后若采取不正确手段保护自己,易从受害者转变为施暴者[5]。因此,教师应该及时对遭受暴力的学生进行疏导,帮助其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学校应该建立干预小组,并和家长充分沟通,对高危青少年进行心理矫治,提供指向性干预[8-9]。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经济状况对暴力倾向发生的影响发现,和同学相处困难和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睦是发生校园暴力倾向的危险因素,和相关文献报道[10]一致。不受教师重视、和同学相处困难的“差生”,经常受到同学、教师的冷言冷语,排挤性暴力发生率较高,家庭不和睦易导致亲子关系疏离,父母和孩子缺乏沟通,甚至采用“棍棒式”教育。这部分学生往往承受着心灵创伤,产生偏执、冷漠、好斗心态,反过来成为引发许多校园暴力倾向行为的根源。因此,防制校园暴力倾向的发生不仅是社会问题,而且还是家庭和个人问题,应把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联屏障作为干预的核心[11]。学校和家庭应该给予暴力高危人群更多的关注和疏导,加强沟通,采用“鼓励式”教育,挖掘闪光点,使其增强自信心,社区应该创建平等宽容的人文环境,使这部分人群逐渐融入到社区中。

4 参考文献

[1] 王声.校园安全与中小学生伤害现况.中国学校卫生,2006,27(2):96-98.

[2] WHO. Information series on school health. Violence prevention: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a health promoting school.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8.

[3] KRUG EG, DAHLBERG LL, MERCYIA, et al. World report on violence and health.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2.

[4] 荆春霞,王声,陈青山,等.中学生对校园暴力的认知状况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5,26(9):1 042-1 043.

[5] 池桂波,陈海珍,王声,等.中学校园暴力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疾病控制杂志,2007,11 (3):250-252.

[6] 蔡德辉,杨士隆.学生暴力行为之分析与防治对策.教师天地,1996,82:99-111.

[7] 翁里,吴海霞.校园暴力犯罪的侦防策略研究.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5:589-591.

[8] FONAGY P. The violence in our schools: What can a psychoanalytically informed approach contribute. J Appl Psych Stud, 2003,5(2):223-238.

[9] GUERRA NG. Preventing school violence by promoting wellness. J Appl Psych Stud, 2003,5(2):139-154.

[10]雷衡生.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与预防.当代教育论坛,2002,12(4):60-61.

校园暴力处理方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校园欺凌 教育策略 学校管理

1.校园欺凌的教育问题

什么是校园欺凌?就是指一个人或者多人持续多次对某个人或者多个人进行肉体上的攻击,还有就是用语言和行为进行心理上的迫害,比如威胁、骚扰、将其孤立、无视其存在,从而给其带来痛苦[1]。这两种定义的不同在于前者站在受害者一方,即只要受害者“感觉到痛苦”,该行为即为“校园欺凌行为”。而后者则站在加害者一方,着重于“给别人带来痛苦”。

2012年开展的一项校园欺凌在线问卷调查显示,对15个省市中小学的抽样调查,在接受采访的中小学生中,有68%的学生表示存在校园欺凌现象,8成以上的学生对此“心生恐惧”,然而,大部分学生遇到校园欺凌,多采取回避或忍受的态度。据了解,校园欺凌事件主要发生在校内的厕所等不易被老师发现的地方。7成以上学生称,学校附近的胡同、小区等偏僻的地方也不安全。

2.校园欺凌问题的根源

2.1个人因素

校园欺凌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只是有时是一个人欺负一个人;有时多人欺负一个人。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孩子有欺凌行为,这些都和他的成长经历、家庭氛围等是分不开的[2]。往往受这几个方面的心理特征影响:①孩子因为从小生活在缺少关爱的环境中,缺乏与朋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②家庭教育不当,有的是父母离异或关系不和影响到孩子,有的是家长不懂孩子的心理特点,不注重教育方式,导致孩子的偏执性格;③因为从小被家庭溺爱,所以形成了自我中心,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④欺负别人,是因为过去有受欺负的成长经历使他们对周围环境充满敌意。这种感受和冲动促使他们从伤害他人的过程中获得畸形满足感;这种孩子所占比率较高,因此他们的存在亦不容忽视,进而导致更为严重的欺凌行为发生。

2.2社会因素

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思宁认为,造成孩子语言成人化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多,缺少玩伴,与电视、游戏为伍,无形之中就会融入成人的世界。媒体的作用也是不可轻视的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重大,虽然各类媒体具有报道的自由和语言表达的自由,但是为了青少年的人性的培养,希望媒体注意其报道的内容和方式是否妥当。在电视节目这方面,有很多节目是通过欺负、嘲笑他人的方式取悦观众的。青少年观众通过观看此类节目,会错误地认为自己也可以采取此类行为获得,通过欺凌他人获取,这些节目会给那些欺负别人的孩子提供一些负面暗示[3],这样青少年就会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认为,目前对于校园欺凌的社会风险评估等级落后。据唐钧介绍,长期以来,校园欺凌事件的风险等级偏低,造成对此类事件重视不够,从而忽略管理,这也是校园欺凌得不到有效管理的原因之一。

3.校园欺凌的对策

对于越来越多发的校园欺凌,求解之路,绝不仅限于对个案、孤例的调查、处理和善后,而应思考缓解和根治的办法。加强预防和惩戒,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形成合力,多方面出“硬招”,进行系统性求解,这才是根治之道。

3.1家庭

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部分已经阐述过,欺凌问题与家庭教育有密切关联。每个家庭都能经常对孩子的生活态度予以关注,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教育,并使其掌握判断善恶和关怀他人的能力。想要做到这点,便需要以浓厚的亲情和相互信赖的关系作为基础。被欺凌的青少年,家庭必须成为能使其放松下来的心灵的归宿。特别是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往往本身就不愿与父母沟通交流,也不想让父母担心而羞于承认和坦白被欺负的事实。对此,希望父母及监护人能够真正理解并接纳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关爱与包容。

在被访学生中,“假如你被同学欺负,你会告诉谁?”,45%的初中男生和55%的小学男生选择“告诉老师”,而只有2成左右选择“告诉父母”。初一男生称,出于自尊心,谁都不愿承认自己受过欺负,更不想让爸爸妈妈知道,“我想自己处理,不想让父母为自己担心,毕竟被别人欺负挺丢人的”。而四年级男生刘涛表示:“如果被欺负就向老师告状,会被同学鄙视,更没人理我了。”

3.2学校

新形势下,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学校教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偏重分数、轻视素养”、“管控有余、教育不足”等问题,审视“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两个概念[4]。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应该是一个可以愉快学习、活动的场所,更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存在感和自我实现的喜悦。但是在升学竞争白热化的现今学校中,很多成绩不好的学生被教师、班集体忽略,这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不再花更多精力在学习上。校方要以身作则,教育学生知道、理解除了学习成绩,还有很多评价人的方式。因此,对于在体育、音乐、美术、书法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志愿者活动的学生,校方要积极予以奖励。通过这种奖励制度,使拥有不同才能和性格的学生拥有自信。

对于处理校园欺凌问题,学校有责任预防和解决。学校方面要坚持“绝不允许欺凌现象的存在,也绝不允许鼓动、无视欺凌行为”的态度,而且如果有类似事件发生,则要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并让学生知道,根据情况校方会采取开除学籍等严肃的处理方式。通过强化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对人性的尊重、正义感及对他人关怀的心灵,通过搭建平台、开展主题活动、培育建设性人际关系等途径,努力使青少年学生中的校园欺凌行为越来越少,这些又恰恰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素质。

3.3社会

当前,引发校园欺凌的都是一些很琐碎的小事,甚至压根是没事找茬寻刺激。一些在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足以引发一起校园欺凌事件。目前的校园欺凌现象呈现出三大特征:①参与人群女性化。媒体统计表明,女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在今年所有暴力事件中的占比达到了32.5%,且多表现为胁迫性、侮辱性等对被害者心理产生影响的行为;②施暴手段残忍化。回顾近几年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施暴者的行为正变得“花样频出”,性质愈发恶劣;③事件传播网络化。纵观一系列校园暴力事件,几乎所有的施暴过程都拍有视频或图片,并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快速传播,从而极易引起广泛关注,而施暴者拍摄视频的动机,据调查绝大多数是出于“炫耀”。

学校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广大企事业单位能够为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予以尽可能的帮助,并且能够多多关注此类问题。例如,可以采取公益广告的形式提倡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也可以赞助各类媒体共同创造和谐环境遏制欺凌现象的发生。在信息化的社会,各类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重大。虽然各类媒体具有报道的自由和语言表达的自由,但是为了青少年的人性的培养,希望媒体注意其报道的内容和方式。另外一点是对于欺凌现象本身的认识,欺凌现象,也存在于成年人的社会当中,想要彻底根绝,是极其困难的。但是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理由,欺凌弱者这一卑劣的行为都绝不能被正当化。因此,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确立一种“决不允许欺凌行为出现”的明确规则,并用坚决的态度正视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杰.浅谈日本的校园欺凌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08.

校园暴力处理方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育院校;大学生;途径

一、体育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分析

1.自身性格方面

体育院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性格外向,做事比较直接,能够在枯燥的体育锻炼中获得成长。但是他们在生活中缺乏必要的耐心,遇事急躁并且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加上他们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缺乏必备和完善的文化课程学习,对于客观事物的处理层面的认知程度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就相对较差。

2.个人心理方面

体育院校的学生长期开展的体育锻炼锻就了他们争强好胜的精神,这也是体育运动竞争性因素使然。个体差异使得他们对待同一事情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些学生能够自我调节处理,但是大部分学生则会出现心理障碍,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重视心理因素。

3.学业竞争压力方面

体育院校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还需要学习好相应的文化课,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完成相应的学业。当前很多教师并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引导,使得体育院校的学生一旦出现学业不达标的情况就产生不良心理问题,无法保证其心理健康。

4.社会舆论方面

社会对体育院校的学生存有偏见,认为“头脑简单和四肢发达”,认为他们文化素质偏低,性格冲动,缺乏遇事冷静思考的能力而体育院校的毕业生也在社会中的认可度相对较低,这些因素都会给体育院校的学生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诱发心理障碍。

5.家庭教育方面

目前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因家庭教育的溺爱养成胆小和懦弱的性格。家庭教育方式的不科学使得大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的应对能力也就相对较差,其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二、体育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复杂性

当前我国体育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的复杂性有很大的关系,心理健康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长期性观察的问题,对于心理健康问题也只能够通过心理健康检验来发现,但是检验过程和结果极为依赖于个体的心理表现,使得检验结果的客观性大打折扣。心理健康教育依赖于心理沟通和交流,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并且学生的心理只有表现出某一个特定行为时才能够被发现。这些因素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复杂,这也是体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显著的重要因素之一。

2.心理健康教育不科学

我国高等院校的教材缺乏学生特色,大部分专业都是采用通用教材, 对于体育院校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本 身就具有特殊性,如果采用其他专业 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教学效果 也相对不显著。日常教学工作也多集中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教育也多采用纠正型的教育方式,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前瞻性。

3.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很多体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归属于学生处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大多是由辅导员来完成,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由于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使得很多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也不愿意就职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这些因素都会制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发展。

4.学生个人因素

虽然体育院校的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但是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们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认识不到位,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问题,也没有培养健康心理的意愿。虽然高校正在着力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由于学生自身的不重视,也就无法采用科学的方式来处理其心理问题。

三、体育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体育院校内部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当前体育院校中的很多学生基本上都是不会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可以在学校内部建立以校、系、班为主体结构的教育体系,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当中。由于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不会轻易向他人透露,可以通过与他们关系最密切和最了解他们的人来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并且每个体育院校都应成立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安排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当中,使学生多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重要性,这样才能够有助于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2.建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

任何教学工作都是需要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环节是做好课堂教学,积极健康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生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尊重和理解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体育院校可以定期派送心理学教师参与到各种心理教育培训中,切实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要想提升体育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效果,提升师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也是教育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3.举办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体育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所有高校中最为突出,问题也是最严重,这样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体育院校的心理教育。学校在本校师资力量和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多邀请心理专家采用专家讲座的方式传授心理学知识,或者聘请他们为客座教授,讲座的内容必须是结合体育院校学生的特点来安排,主要集中在挫折应对、压力释放、紧急问题处理等方面。校园内部可以采用宣传栏的方式进行宣传,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心理学知识,通过心理学知识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4.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辅导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提供新的平台,网络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平台和轻松的学习环境,学校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体育院校的一部学生由于参加一些比赛而无法进行课堂学习,网络平台能够为他们提供沟通交流机会。还可以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室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传授心理学知识,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和及时的心理健康咨询。

四、结语

体育院校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专业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必须有效分析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结合体育院校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确保他们以一种健康的心理应对各种社会挑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