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镇环境卫生工作汇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昨日,县领导在县农办、县文明办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乡镇、村对“环境卫生整治月”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在检查中强调,要打好垃圾歼灭战,建设干净新农村。
一行先后来到中余乡、郑宅镇、岩头镇,实地检查了“环境整治月”活动开展情况。在中余乡和郑宅镇,一行实地查看了新修建的垃圾焚烧炉设施,每到一处,县领导都详细询问设施运行、制度管理和人员安排等情况。
中余乡村是省级文明示范村,全村整洁有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实地检查了村庄的保洁情况后,对村的环境卫生整治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
他说,村良好的卫生环境,虽同良好的基础有关,但更得益于村“两委”班子的坚强领导、党员干部作用的积极发挥、村规民约制度的较好实施,值得总结推广。
在实地检查和听取乡镇工作汇报后,对前一阶段工作作了充分肯定,他认为,自动员会召开以后,全县各地行动迅速,措施扎实,工作有力,成效明显。
指出,环境卫生的整治事关百姓民生,事关浦江形象,事关党委、政府执政能力,事关经济社会的发展。
垃圾问题无小事,下一阶段各级各部门务必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力度,全力以赴推进环境卫生整治月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强调,下一步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工作重点:一是解决好垃圾的出路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在符合环保的要求下,通过焚烧、填埋和堆肥等方式合理处置垃圾;
二是解决好沿路、沿水、沿边、沿山的垃圾乱倒问题,要在对现有垃圾进行清理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清运人员的管理、村规民约的制订、巡查制度和监管机制的建立,实现长效管理;
三是解决好垃圾保洁、清运、处理机制问题,县创建办、农办、文明办要及时总结一些乡镇的好经验、好做法,制定完善新的工作制度,并在全县进行推广;
今年以来,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继续坚持“以点带面、分类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狠抓村庄规划这个龙头,认真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及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工作中,努力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引导各个系统的项目和资金向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倾斜,切实加强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县新农村建设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元—10月份,完成投资320多万元,新修连村道路、重点村主街道13条,修建桥涵6座;完成投资80万元,为温小屯、盆尧2个村打了深水井,铺设了自来水管道,很好地解决了两个村的安全饮水问题。协调资金60多万元用于村庄规划,目前县定22个重点村的村庄规划全部完成阶段性任务。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村庄规划
加大对村庄规划的投入力度,对市定和县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规划采取县财政拿一点、乡财政拿一点、驻村帮扶单位拿一点的办法解决。并且规定了具体的金额,年底进行考核,对完不成任务乡镇通报批评,并扣除县财政的补贴资金。对市定和县定的68个重点村,已有31个村完成了规划,其中县定22个重点村全部完成规划,其他村规划正在进行中。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县财政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50万元做为“以奖代补”专用资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奖代补”具体实施办法,对村庄铺路、环境整治等基础工作进行奖励。
(二)完善制度,不断健全工作机制
督促各乡镇都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固定了的工作人员和办公场所,建立健全了档案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新农村建设调度会制度。由胡长玉部长负责召集,每季度召开一次新农村建设工作调度会,对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协调、总结、安排、部署,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解决。分别于3月28日、7月3日和10月15日召开了三次新农村建设调度会,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县级领导参加了会议,在会上对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部署。
(三)多方宣传,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在范县电视台25、42频道开辟了《聚焦新农村》栏目,下设新农村、新风尚、新观察三个子栏目,全面报道我县新农村建设中的典型作法、成功经验与工作成效,目前,已制作播出6期。在大河范县网首页醒目位置开设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栏目,目前,已制作了政策解读、新农村建设动态、驻村工作队等9个子栏目,编发新闻信息300余篇。在《濮阳日报》头版头条发表4篇报道。共编发《范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42期,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四)抓住重点,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充分利用春季大好时节,集中力量,深入开展了以“三清”、“三治”、“五化”为主要内容的“整治村庄环境,共建绿色家园”活动,下发了具体工作方案,出台了《县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村容村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的实施办法》。指导全县乡村都制定了《村民卫生公约》,22个重点村全部明确了专职卫生保洁员,负责清运垃圾、管护林木。结合生态县建设,在全县开展了村庄绿化。今年春季22个重点村共植树10万余株,庭院植树8000余株,绿化率达99%。市定和县定68个重点村都对村内主副街道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全县村庄绿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五)加强督查,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今年以来,由县新农村办公室牵头,抽调卫生、城建、环保、文明办、广电局等单位组成了专项督导组,对全县及22个重点村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村庄绿化美化、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市县工作队驻村帮扶情况等工作进行了10多次重点督查,并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进行通报,有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
(六)多措并举,加大驻村帮扶力度
实行了县级领导联系村,县直单位后备干部驻村帮扶,乡镇主要领导包村,乡镇后备干部长期驻村的工作推进机制。每个市定和县定新农村建设重点村都有一名县领导联系,定期调研,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县直单位实行科级后备干部包村、驻村,并提出具体的帮扶标准和措施。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长包市定和县定重点村,乡镇后备干部长期驻村,着力解决重点村在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大与驻村帮扶单位的沟通和交流,每次召开会议和布置新农村工作都让工作队参加,及时与他们沟通协调,互相了解情况。加强对驻村帮扶工作的管理,定期督导,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有效地督促了驻村帮扶工作的开展。今年以来,驻村帮扶单位帮助新建学校一所,打机井8眼,新建村级道路11公里,引进帮扶项目8个。
另外,总结推广了王楼乡赵海村建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的经验,逐步在全县有条件村探索建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的农村管理新模式,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新农村建设虽然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进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思想认识程度不够。个别乡镇和部门推进新农村的措施不硬,没有把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个别县直部门对驻村帮扶工作责任心不强,支持力度不大。群众自发、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不高,积极性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是没有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相关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开展相应的工作,但目前,大多数部门都没有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工作。三是资金、项目整合使用协调难度较大。项目资金建设部门各行其是,难以协调,导致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缓慢,重点不突出,不能发挥整体效益。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夯实创建工作基础
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基于这一认识,镇党委、政府把创建工作列入镇域发展整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创建工作办公室,各村也抽调专人主抓此项工作,做到了责任层层落实,目标层层分解,一级抓一级,形成了党政领导、部门分工、环保监管、企业治理、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良好局面。为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有的放矢,按照“以人为本,镇村兼顾”的原则,以《环境优美乡镇考核验收规定》为标准,在深入分析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聘请天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编制了《镇近期、远期和远景环境规划方案》,完成了近10万字的环境规划稿。镇里定期召开调度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做到了一月一检查,一月一总结,并把调度检查结果列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从而充分调动了各级各厂企抓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围绕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不断改进宣传方式和方法,通过设立宣传站、制作宣传车、举办环保法律知识讲座、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讲解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几年来,全镇共发放各类宣传明白纸20多万份,出动宣传车50余车次,举办讲座20余期,营造了浓厚的争创工作氛围,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强化措施,整建并举,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治理水平
我们按照“标本兼治、重在建设、改善环境、增加效益”的要求,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出发,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环保”,不断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高治理水平。
一是严格标准,集中抓好重点企业治理。针对公司和水泥厂两大重点企业,我们以科技治污为总抓手,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实现“一控双达标”的基础上,实施了“再提高”工程。截至去年底,公司累计完成环保治理投入9000多万元,实现了稳定达标排放,水质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水泥厂在原有治污设备的基础上,投资100万元新上了脉冲袋式和高压静电除尘工艺,粉尘排放达到了国家标准。同时,对规模小、效益差、污染大、治理难的企业,镇里坚决予以关、停、并、转。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实施镇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小城镇开发建设和村村通硬化道路工程为契机,镇里加大镇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位。先后投资4000万元,全面实施了“绿色家园”工程,建成了千佛阁--10公里绿色通道,采取拆房补绿、治脏变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等多种措施,使城镇绿化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投资12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150余亩的市乡镇级最大的文化广场,营造了城镇休闲娱乐的生态气息。严格落实了“门前三包”、“门内达标”整治措施,成立了城管执法大队,城镇生活垃圾实现了日清日运,城镇卫生进入了良性管理轨道。另外,全面实施了生态村建设工程,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19%。
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态企业和生态农业。工作中,我们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规划建设了总面积2.06平方公里的民营经济工业园区,实现了工业企业集约化发展。对新上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认真履行“第一审批权”、严格坚持“三同时”,各类项目环保审批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目前,已有圣诺研磨有限公司、明正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等40多家大中企业入驻园区,无一例污染。通过科学施肥、推行低毒高效农药、提高氮肥利用率,大力发展生态无公害农业,全镇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发展到2万亩,有效遏制了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三、以人为本,加强监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OO六年十二月八日)
今年以来,我们根据县人大的要求,紧紧围绕镇党委工作中心,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团结和依靠全镇县镇人大代表,坚持通过开展代表视察、评议、联系选民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监督和支持政府工作新途经,不断适应形势需求,有效推动人大工作扎实开展,促进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和谐协调发展。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监督职能,努力发挥人大工作
监督政府工作是宪法赋予乡镇人大的重要职能。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镇党委工作中心,切实加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不断强化监督职能,真正发挥乡镇人大权力机关的作用,在实施有效监督的同时,全力支持和配合镇政府工作开展。在具体内文章版权归文秘站网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容上,我们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1、围绕县委、县政府“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以及富民强县等战略决策,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要求进行监督;2、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监督;3、围绕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开展监督;4、围绕上级和本级人大作出的决议、决定,以及市、县人大有关阶段性工作要求进行监督;5、围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开展监督。
在开展监督活动中,我们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经济建设方面工作的视察、检查。今年,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加强对“工业兴镇”、招商引资以及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方面的视察、检查,认真听取镇政府关于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和全镇招商引资情况汇报两次以上,并实地视察了__工业园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建设情况。围绕促进和加快全镇工业经济发展,我们提出了重视加强__工业园和城南工业园建设,制订和完善鼓励项目进区建设,落实项目帮办责任制等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党委的肯定,目前,__工业园和城南工业园进园项目48个,总投资额达27.5亿元,全镇工业开票销售提前两个月步入20__年。
二是突出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问题的督查。我们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新农村建设、城市环境卫生以及农村通达工程、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加强监督检查。农村通达工程是党委、政府取信于民,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为把实事办好、办实,我们在听取政府工作汇报的同时,针对运西机场路沿途涉及大桥、北闸、南闸、西刘堡等村(居)委会,多年来当地居民群众吃尽了“行路难”的苦头,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加之该路是进入县重点项目正润生态园的主干道等实际情况,我们从该路招投标开始,实行全程监督检查,坚持从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督促检查。该路现已全面建成,并通过市、县验收。城市环境卫生一直是城市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组织代表视察了市政建设,督促政府重视加强对城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城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今年,我镇先后投入300多万元用于添置垃圾筒、新砌垃圾房,改造社区旱厕等,并在城区16个社区配备了120名街巷保洁员,对城区96条近12万平方米的中小街巷实行全天候保洁。与此同时,还通过组织开展2次城区卫生环境集中整治万人会战活动,对城区卫生死角,暴露性垃圾、杂草等进行了清除,城区卫生环境明显改善,不仅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夯实了基础,而且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人居环境,受到市县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城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三是突出法制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一方面,充分发挥镇人大组织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的主体作用,推动全镇学法活动开展;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代表视察检查,重视加强《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条例》、《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政府坚持按照招拍挂程序,进一步依法规范土地使用制度,杜绝买卖宅基地,非法占用耕地等行为的发生,同时,进一步加快农田改造,促进耕地动态平衡,全年我镇通过实施西刘堡等村土地复垦项目,新增耕地近1000亩。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坚持督促政府在加强城市环境整治的同时,围绕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实施村庄河塘清理,村庄环境整治,大力开展农业生态保护,重点实施以西刘堡村为主的农业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打造绿色品牌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强化建章立制,认真落实“三项制度”
代表联系选民、代表接待选民、代表向选民述职“三项制度”是乡镇人大开展代表工作的重要方面,我们坚持注重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一)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密切联系选民,是代表应尽的义务。我们坚持引导代表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代表与选民的联系。一是固定联系。我们要求代表广泛联系选民的同时,每个代表必须至少固定联系3-5名选民,把代表联系选民与扶贫帮困、与企业结对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反映和解决企业主和贫困家庭的实际问题。二是设点联系。充分利用代表活动站这一有效载体,让代表联系选民有固定的地点,通过建立代表定期接待选 民制度,加强了与选民的沟通联系。三是走访联系。动员和组织全镇县、镇人大代表利用开展工作和代表“统一见面日”等时机,走门串户,加强同人民群众和选区选民的联系,虚心听取群众的心声,关心群众的疾苦,在今年的代表“统一见面日”活动中,全镇县镇人大代表共联系选民近千人次,收集各类建议和意见500多条。四是座谈联系。为加强对政府重大决策和有关方面工作监督,广泛听取和收集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坚持围绕某个方面的主题,引导人大代表通过召开群众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实际情况,了解群众的要求,不仅能够广泛与群众接触,而且能更多的听取群众意见。
(二)代表接待选民制度。我们要求代表在广泛联系选民的同时,要主动接待选民,不得对选民的来访询问进行无理拒绝,要主动热情接待每位来访选民,认真听取并记录选民所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同时利用代表活动站,建立代表接待选民日制度,定期联系选民。每个代表活动站每月安排一次代表接待日,接待日确定在每个月10号或20号,具体由各活动站自行确定,并提前3-5天贴出告示,让选民提前知晓,使选民有所准备。每次接待日由活动站安排3名左右县、镇代表坐阵接待选民,听取选民意见,将选民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登记,经梳理后,填写好选民意见转办情况登记卡,反馈给镇人大和相关部门,与代表建议并办理,对部分群众一时不理解、不清楚的问题,代表根据自身掌握的情况耐心的作出正面宣传和解释,尽量给选民一个满意的答复。目前,我镇各代表活动站代表接待日已成为代表联系选民、听取了解选民意见的重要方式,并步入制度化、正常化的轨道。
(三)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是代表联系选民,接受监督,提高素质,增强人大代表责任感、荣誉感的重要渠道,为有效推进这项工作,我们坚持精心组织,加强指导,有计划的开展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
一是确定述职内容。根据县人大的要求,把代表述职的内容大体归纳为六个方面,即:代表出席人代会情况;代表参加人代会闭会期间活动情况;代表学习、宣传、执行和遵守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及县人大及常委会决定、决议的情况;代表走访选民,联系群众,听取、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向本级人大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情况;代表为选民办实事,推动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情况;六是代表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体会。
二是制订活动预案。对代表述职的时间、内容、人员以及述职活动的方法步骤、活动的要求等进行明确,并以镇人大主席团文件的形式印发给有关单位和代表,以便各代表活动站提前安排述职人大代表起草好述职报告,安排述职会场,组织选区选民参加述职评活动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述职活动取得预期效果。
三是协助搞好代表述职活动。在各代表活动站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后,镇人大负责人亲自到场,帮助指导开展述职活动,并主持述职会议,督促活动站在活动结束后完善好有关资料。
今年,我镇以各代表活动站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述职活动的方式,全镇共有24名县代表、19名镇代表向选民进行了述职,至目前,全镇县人大代表已述职的有34名,镇人大代表已述职的28名。从我镇已述职代表情况来看,选民对代表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选民在肯定代表工作的同时,就进一步发挥好代表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意见,通过代表向选民述职,既加强了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对代表进行监督,又为做好代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到了较好效果。
三、强化机制创新,扎实搞好代表活动
人代会闭会期间,为确保代表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开展,我们首先针对本镇代表人数多、日常事务多、代表类型多、范围广等特点,本着注重实际效果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因地制宜搞好代表活动,每年都根据本镇实际情况,认真制订好代表活动计划。其次,在活动的方式上。兼顾各方面代表的实际情况,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单独组织活动与县、镇联动相结合;二是以代表类型分类组织活动与按代表小组组织活动相结合;三是代表集体活动与代表持证视察相结合。再次,在活动的安排上,原则上每季度至少安排2-3次活动,并根据计划确定的主题,在时间上坚持灵活掌握。活动内容有组织代表学习、听取工作汇报、接待选民来访、代表述职、组织代表视察等。为扎实搞好代表活动,镇坚持在建立代表活动机制的同时,精心组织,加强领导。今年,我们根据县人大开展“双十”活动的任务要求,一是召开各代表活动站负责人会议,进行全面布置;二是典型引路。大力宣传在“双十”活动中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发广大代表的创业和招商引资的热情;三是开展分组竞赛。以各代表活动站为单位,开展竞赛活动,使“双十”活动开展现有声有色,从而扎实推动“双十”活动的全面开展。
四、强化载体建设,扎实推进人大工作
城市建设与管理事关城市形象、百姓生活,是优化区域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而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核心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可以说,市容环境既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又是城市发展的一张“名片”。近年来,房山区加大市容环境秩序整治力度,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城乡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步入常态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打造优美城乡环境
2013年3月28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动员会后,房山区委、区政府于4月10日召开全区动员会进行部署,迅速掀起整治大气污染、污水、垃圾、违法建设“四大顽疾”的专项整治行动。
(一)加强“四大顽疾”综合整治
一是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制定了2013 —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在未来五年,房山区将尽最大努力压减燃煤总量、降低扬尘污染、控制工业污染、减少机动车污染、严厉打击经营性餐饮油烟直排行为,坚决取缔露天烧烤和垃圾焚烧行为,围绕压煤、降尘、治污、控车等四大关键领域,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开展河湖水百日整治。房山区共有大小河流17条,总长度为434公里。针对河湖开展“治脏、治乱、治臭”百日整治行动,目的是改变其环境脏乱差的面貌。“治脏”主要是清理河湖垃圾渣土、打捞水面漂浮物;“治乱”主要是治理乱建违法建设、乱采砂石、乱倒垃圾渣土、乱排污水、乱捕鱼、乱游泳等违法行为;“治臭”主要是治理向河湖违法排放污水,截污治污,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及设施的运行监管,增加河湖环境用水量,增强流动性,改善河湖水质,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水秩序和优美的水环境。
三是加强环境脏乱点的整治。房山区按照《北京市环境脏乱点治理工作台账》上账的脏乱点进行实地查看,按照“全面排查、彻底整治”的原则,组织各乡镇街道自行对辖区脏乱点进行排查、登记、上报,针对全区环境问题全部实行“现场取证、限期整改、资料查核、实地印证、同步消账”五步管理。
四是拆除违法建设。自全区动员会召开以来,房山区成立了打击违法建设监察督查组,加大了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
(二)加强重点地区沿线环境综合整治
一是进京通道沿线环境整治。对京港澳高速沿线两侧30米范围内、全长28.9公里的环境进行了清理整治;完成京石客专、京广铁路沿线环境整治,两侧绿化210.3万平方米,沿线整体环境明显改善。
二是市、区级重点达标道路环境整治。对拱辰北大街、政通路等17条市、区级重点达标道路进行整治提升,完成沿街建筑外立面、公共服务设施、护栏等清洗粉饰,对路面、步道进行铺设、绿化。
三是府前广场及周边环境整治。按照“突出特色、建立标准、树立标杆”的原则,完成对政通路、京周路沿线及京周路与刺猬河桥交汇处附近环境整治。
四是旅游沿线环境整治。对京周路、房易路、云居寺路等道路两侧环境进行综合整治,集中解决垃圾渣土、乱堆乱放、马路市场、店外经营等有碍环境观瞻问题。整治脏乱点,对道路两侧白色污染、暴露垃圾和卫生死角进行整治。整顿环境秩序,属地政府联合区职能部门对沿线及周边市场开展联合执法。提升景观效果,完成岳琉路和房易路路口景观绿化,修整房易路沿线破损花池、加设景观栏杆,对所有路灯整修更换;在云居寺路、房易路、京港澳高速两侧实施绿化,粉饰建筑物外立面;“以绿治乱”,对周口店镇新街村脏乱点进行绿化美化。
五是老旧小区环境改造。完成拱辰北关东路社区、城关南沿里社区和新东关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整体环境明显提升。
六是加强户外广告牌匾清理整治。完成帮拆城关、拱辰、西潞、长阳等地区违规户外广告、牌匾标识1833处计1.2万平方米。
七是加强建筑垃圾运输规范管理。按照“四统一”(统一顶灯、统一公司名称、统一密闭、统一号牌)要求,采取源头管控、部门联动、专项执法等措施,对进出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严格管理,同时,针对存在的环境问题开展了市容、市场、交通、旅游“四大秩序”整治行动。
二、完善环卫设施硬件建设,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房山区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原则,不断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建管力度。
(一)完善垃圾处理设施
垃圾全过程管理是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城乡面貌、加大节能减排、促进和谐发展的需要。加快垃圾处理体系和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建设,房山区按照《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要求,制定了《房山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13-2015年),计划2013年完成长阳西街垃圾转运站建设和城关生活垃圾转运站除臭、密闭改造工程并投入使用;2014年完成长阳镇篱笆房、圣水路、吴店沟北路垃圾转运站建设并投入使用;2015年前完成周口店镇车厂村、拱辰街道大南关村等五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在餐厨垃圾处理方面,2013年完成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经贸职业学院4所高校5处餐厨垃圾资源化就地处理站建设并投入使用;2015年完成房山城关粪便消纳场建设并投入使用。通过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结构合理、技术先进、能力充足的垃圾处理体系,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
(二)加强农村公厕规范化管理
因受2012年“7.21”特大暴雨影响,全区公厕不同程度损毁,2013年修缮、重建农村公厕817座,区内公厕提升改造94座。对于全区所有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厕,按照《农村公共厕所专业作业检查考核标准》进行维护管理,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将公厕日常管理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明确一名主管领导亲自抓、责成专人负责管理的考核机制;制定完善管理责任制,加大管理费用投入,纳入同级政府预算及支出。对于人为破坏公共厕所设施,影响正常使用的,由区城管执法监察局依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在公厕管理考核上,对已投入使用的公厕实行分级检查考核,即责任单位每周进行自检;各乡镇办事处每月至少进行三次例检,并将检查情况上报区市政市容委主管部门;区市政市容委主管部门要委派专职检查人员每月不定期进行抽检,发现问题要求责任部门及时整改和处理。通过不断探索,使公厕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三、创新工作方法,上下联动,确保城乡环境整治常态化
为全面提升全区环境整体水平,确保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的常态化,房山区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助推环境建设。
(一)推行“六员制”,实现环境整治“零距离”
一是环境卫生保洁员。各村按每80户配备村级保洁员1名,由乡镇、街道统一管理,区财政拿出专项补助资金和保险资金用于支付1962名农村保洁员工资,稳定了保洁员队伍,形成村内专职保洁、公路专业清扫、镇域白色污染专项治理的农村保洁责任体系,实现“农村清扫保洁”全覆盖。
二是垃圾分类指导员。按社区规模,每60-120户配备垃圾分类指导员1名,实行网格化、区域化管理。目前,全区共有垃圾分类指导员972名。
三是环境综合协调员。针对乡镇、街道环境整治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由区直机关抽调专人成立环境联合执法指挥部,下设环境治理协调综合办公室,协调区直部门、乡镇街道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四是精细管理督察员。由区委、区政府督察室、监察局等部门成立督查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风廉政监督员组成督察员队伍,定期对各乡镇、街道环境治理工作进行督察,建立督察台账,每月进行汇总、打分、排名。
五是环境建设宣传员。组织交通协管员、社区工作者、流动人口管理员、大学生村官等多方力量,采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的形式,对群众进行环境建设宣传。
六是环境专职信息员。各单位设专职信息员,每周上报关于环境建设方面的信息两条,区环境建设办定期编写专刊,并报送相关部门,加强上下沟通反馈,以促进环境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二)成立志愿服务队,搭建环境建设群众参与平台
从2012年5月开始,在志愿北京网站上注册成立了房山区环境建设志愿服务队,与区团委、区文明办、区社会办等部门共享志愿服务资源,召集环境建设志愿者200人,组织全区各乡镇、街道开展环境建设志愿服务活动。15个乡镇完成注册,志愿者达1200余人,开展各类环境建设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用实际行动向广大居民宣传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推动了全区环境志愿服务建设。
(三)推行“三二五一”工作法,加强环境建设精细化管理
以建设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为契机,加强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实施了“三二五一”工作法,提高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三”即三级平台。在各单位全面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庄(社区)三级平台管理的工作机制。“二”即两级督查。加大了区、乡镇(街道办事处)两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了由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区监察局、区市政市容委、区城管监察大队等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办事处)共同参与的城乡环境卫生监督、检查联动机制。“五”即五级管理。加快城乡网格化管理,创新环境管理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区、镇、村、片、格五级管理。“一”即一套系统。加快基础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推进房山区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实时做好环境监控及环境突发问题的协调处置。
(四)开展环境清洁日活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
从2012年4月开始,房山区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广大市民于每月的最后一周开展卫生大扫除和环境清洁日活动。2013年,结合国家卫生区复审工作,开展了以“进机关、进店铺、进校园、进公交、进市场、进社区”为主题的环境清洁日活动。
四、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有效防止反弹
为防止环境脏乱点反弹,房山区建立健全了城乡环境管理七项机制。
一是例会机制。每月月初组织召开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推进会,总结工作,部署任务,做到月月有总结、月月有安排,及时研究解决难点问题。
二是监督机制。发挥人大、政协等监督职能作用,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风廉政监督员,对街面秩序治理、环境脏乱点治理、大型无序垃圾堆放点整治、环境卫生作业管理、环境脏乱曝光点及市、区台账上账脏乱点整改落实情况逐点实地检查、现场打分。
三是曝光机制。每月拍摄制作环境脏乱点曝光片,在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推进会上播放曝光,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通报。
四是督查机制。由区委常委带队对环境建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督促各部门、各单位抓好区域内环境脏乱点及卫生死角的整治,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五是联动机制。抽调300名人员,组建了房山区环境整治特别行动队,第一时间发现、解决环境突发事件。
六是巡查机制。各乡镇、街道组建环境巡查员队伍,配备城乡环境巡查车,坚持每天对区域环境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到环境建设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
七是考核机制。每月由区监察局、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等会同相关部门对市、区、乡(镇)三级挂账脏乱点及反弹点进行检查考核、排名、通报,对整治效果良好、未出现反弹的责任单位予以加分,对脏乱点治理后监控措施不到位、出现反弹的责任单位予以扣分。
五、几点启示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城乡环境建设工作的前提
房山区委、区政府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成立了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监察督查组、打击违法建设监察督查组。每月月初召开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工作推进会,听取相关部门工作汇报、现场督导检查各项整治任务落实情况。区委常委带队不定期对环境建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各责任单位落实各项整治任务起到了促进作用,保证了整治工作的扎实推进。
(二)全民参与是做好城乡环境建设工作的关键
在环境建设中,群众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主体,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必须尊重民意,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参与到环境建设工作中来,通过大家来共同维护。房山区推行“六员制”、成立志愿服务队搭建环境建设群众参与平台、开展环境清洁日活动等,全区上下齐动手,形成了强大的整治合力,激发了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的热情,由“让我整”变为“我要整”的自觉行动,营造了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建管并重是做好城乡环境建设工作的根本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民生工程,环境质量的好与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转变一些群众较为落后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城乡环境建设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坚持整治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在抓好集中整治的同时,要加强和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作业管理水平,有效减少垃圾乱倒、杂物乱扔、白色污染物“满天飞”等现象;各乡镇街道要建立健全环卫保洁员队伍,落实网格化分片分段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环境整治成果的不断巩固和扩大,培养群众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四)资金投入是做好城乡环境建设工作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