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精神医学;PBL;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目前,各种需要治疗的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为15%左右,其中得到治疗的不到10%,能够评估和处理的医生极少,这和精神医学(包括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等)教育的错位有关。精神医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精神医学的教学不仅涉及到本学科医学知识的传授,还要结合其它医学课程来讲授(如相关的医学心理学、内科学、影像学等)。同时鉴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精神医学往往涉及到其它方面的问题,如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司法问题等[1]。这就决定了精神医学的教学更加复杂。虽然国内外精神医学教学均有欠缺,但国内和国外医学院校的精神病学教学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开展理论课程的教学学年、教学课时、教学模式以及见习实习的教学课时、教学模式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精神医学教学现状的分析,试图提出较为理想的精神医学教学模式。

1精神医学教学课程特点

1.1精神医学具有一般临床医学的特点和其它医学学科一样,精神医学的教学也讲求疾病的症状认识、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最终的目的也是治疗疾病。精神疾病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精神活动与大脑有着密切关系。很多精神疾病需要生物学治疗(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所以精神医学的教学思路与其它临床学科有共同之处。

1.2精神医学的学科联系更加广泛精神医学除了与其它临床医学分支学科有密切联系外,还与各种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密不可分。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上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在精神医学上更加如此,因此精神医学与人文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联系更加广泛。同时与司法上的联系也随着社会问题的被重视而受到关注。

1.3精神医学教学方式受限精神疾病具有抽象的特点,其症状涉及到思维、意识等抽象概念,常常难以形象表达,这就使得精神医学的教学手段较单一。随着患者隐私意识的提高以及社会对精神疾病的特殊观念使得精神医学的教学案例紧缺,大部分院校使用的教学录像还是几十年前的作品。学生在课程上无法通过更多更形象的方式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1.4精神病学的不受重视(国内很多医学院校和医院中,精神医学或精神科都被认为是"小科")使得学生的学习态度受到影响,难以提高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下降,很多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是为了得到学分或考试及格,这就使得精神医学的教学更加困难,要取得好的教学成果较为困难。

2目前国内外精神医学教学现状

2.1日本九州大学医学本科六年制,在第四学年中设置精神病学课程。其中精神病学的理论大课共有16次课,90min/次,共24h。课程要在1个月内集中完成。第5年时进入临床医学实习,医学生以4人为一组,开展床边实习,以1w为限。在此期间中,主要是体验精神科医疗加深学生对精神疾病的认识。第6年,开展4个月精神科实习,一般2~4人一组,学生参加到研修医师、医生、主治医生中去,成为一个小型团体,连续开展1个月的床边实习研修[2]。

2.2英国皇家精神学院精神科本科阶段课程设置远远多于我国,几乎涵盖了精神科所有专业课程。见习实习时间也多于我国,如牛津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的见习实习课程共有8w,安排在第5年。一般成人精神科的4w见习,以及在老年精神病科,法医精神病科,青春期精神病科和一般医院的精神科共4w的见习[3]。

2.3中国香港地区精神病学教学延续了英国的模式,如香港中文大学六年制临床医学本科阶段精神病学理论教学达38.25学时,见习教学达89学时,共计127.25学时。精神病学教学安排在本科第四学年。课程设置比较国内增加了许多。89个学时的见习又分为7次教学查房、5次医疗查房、3次访问、13次小组讨论及1次个别辅导;在整个精神病学教学期间,学生只学习一门课程,在没有安排的其它时间,学生也要求到病房学习[4-5]。

2.4中国医科大学孙宝志[6]对比了中国和美国的医学课程设置情况,其中精神病学也有差异,尤其在实习教学方面,美国有106所院校安排精神病学实习课程,平均时间约6.2w,而中国只有2所院校有精神病学实习教学,平均只有2w左右。可见至少在实习教学方面,中美有巨大的差别。

3目前国内的精神医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

3.1问题启发式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将学习与环境、实际问题紧密结合,通过设计问题或任务,使学生投入其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及相互合作来最终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课前并未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培训或讲解,其必须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不断思考、查阅文献资料来逐步解答问题,而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认知学习的训练。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教师虽然不是学习的主体,但对教师素质和教学技巧的要求却很高,除了设计合理的问题之外,还要求教师掌握全面的学科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并且具备良好的控制课堂节奏、调动学生学习等技巧。对于精神医学的学习来说,这一教学方法较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7-8]。对于医学专业来说,各位老师均受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因此对学科及相关知识掌握得较为全面,应用PBL方法具有一定优势。其不足之处在于国内的生源和师资现状,与欧美及香港的情况不同[4,9],国内医学生人数众多,相反的,师资力量却较为欠缺,配套的科室、设备也难以跟进,这就使得PBL这种需要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难以很好的进行,预计无法完全发挥这种学习方法的最高效率。3.2案例分析教学法[10]医学是以人为本的,这就决定了案例分析必然会带来讲授法无法带来的学习效果。这一方法与上述PBL教学法的问题引导方式不同,案例分析法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采用典型案例、疑难病例讨论分析的方法是学生对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从而更加融会贯通,这一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课程中已被广泛使用,尤其在见习、实习教学中。对于精神医学教学,这一方法尤其重要而效果显著。鉴于精神疾病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以及主观性、经验性诊断的特点,如果只是课堂讲授,学生永远无法掌握一种疾病的诊断、治疗,而典型案例的分析能使学生形成对疾病的初步印象,积累一定的形像经验和记忆,有利于以后临床工作的开展。对于精神医学来说,其缺点主要在于精神疾病多设计患者隐私,即使是教学医院,患者也往往不愿在多人面前暴露自己的隐私。

3.3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法[11]与上述案例分析法相似,在无法得到典型或所需要的案例时,部分教师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在精神医学教学中也时有被采用。这种方法是在课前由教师设计各种场景,在与参加角色扮演的同学进行一定协商的基础上,有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患者和家属的角色,模拟临床实际就诊程序,从而使学生亲临其境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一方法在精神医学的教学中更为重要,可以在避免侵犯患者隐私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对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这种教学法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这一方法较为容易设计和执行,不足之处在于角色扮演与真实案例仍有一定差距,需要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调整。

3.4远程网络教学这种教学往往以网络课程为基础,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教学。这一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离开了课堂,学生与教师不需要面对面教授。网络信息技术的强大使得学习变得容易。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首先,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其次,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见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对于人际关系、相互合作能力的培养欠缺。目前国内也有少数院校建立了精神医学网络课程,但大多数形式单一、内容单一,且使用起来较为繁杂,版权的问题也影响了其共享性。因此,以网络课程为基础的远程教育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3.5利用多种多媒体技术的混合教学法这种方法是在课堂讲授法的基础上,辅以多媒体技术,包括PPT、图片、视频、动画等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使得课堂讲授法的丰富性大大提高,也使得既往无法表达的观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地表达出来。部分教学通过网络互动的形式,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这些充其量只能说是教学手段的丰富,而非教学方式的改革。这是在精神医学和其它临床医学学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都乐于和主动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但并没有一套系统的理论指导,而是各自为政。也有部分学校的教学流于表面,为应用多媒体而应用多媒体,忽视了教学的根本目的--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4讨论

19世纪末西医精神病学传入中国,20世纪初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的医学院校开始设置了精神病学课程。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卫生部对精神病学教学的内容和时数有了统一的规定(72h),1980年以后卫生部不再严格规定各门课的教学时数,目前多数院校精神病学课程仅有20~30学时,内容也仅限于绪论症状学、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等[12]。见习和实习教学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实习教学医院。

理想的精神医学教学模式应该是建筑在为临床医学服务的基础上,究其根本就是能够培养解决精神科常见病和多见病的医学生;目前的矛盾就在于旧的精神病学教学不能满足现代整体医学的要求,培养的医生对精神疾病诊断的误诊率高(如大多数通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误诊),本世纪是脑科的世纪,表现在医院就是神经精神科的发展,其中的精神科是目前最有潜力、也是发展最滞后的一门学科。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一环-精神医学正面临一个重大机遇,我们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改革医学教育,让教育出来的学生能够与时俱进。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精神科;临床医疗;带教方法

[中图分类号] R74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21-138-02

Study of the Impact on Hospital Audio-visual Center in Management of the Psychiatrist’s Teaching

LIANG Yaoxiang

Electrified Education Centre of Guangzhou Psychiatric Hospital,Guangzhou 51037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accomplish the work of teaching in clinical psychiatry well, trai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psychiatrist,improve the quality of psychiatric care,ensure the medical safety,we will study the impact on the ways and means of implementation of hospital audio-visual center in developing the realization of psychiatrist.

[Key words] Psychiatric;Clinical care;Teaching method

在现代社会当中,对精神科见习医师采取多种带教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临床带教工作,可以更好地完成精神科临床带教工作,保证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本院是一所精神科三甲医院,是中山大学、广州医学院等高等医药院校的教学医院,也是广东省内其他几所高等医药院校的教学医院,承担着高等医药院校的临床教学任务。因此,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医院科学发展观的主要要求,是医院电教中心的必要任务,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政策、培养国家后备人才的目标体现。所以,在医院的电教中心工作,是一项艰巨和光荣的任务。

1带教方法和形式

在医院电教中心,对于到医院见习、实习进修的医学生,可采取多形式的方式进行带教管理。通过临床指导和书本知识的结合方式,把精神科见习、实习学生的积极性和工作能力调动出来,这对于提高精神科的医疗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1.1加强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

今天学习的医学生是明天的卫生工作者,他们需要为广大病患者服务,是对全民族及全社会人民群众健康的一种保证。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需遵守自己的道德标准。为了执行我国的社会医疗制度,对于进入医院学习、实习的医学生首要任务就是进行医德医风教育,树立优秀的革命传统思想和为人民服务的方针。首先在自己的举止方面要文明,态度要和蔼,对待患者关心体贴;其次就是要尊重老师,虚心向老一辈专家学习[1],在学习中领会老师的指导精神,遵守法律法规的做人要求,不能以医谋私,同时要为病患者保守秘密,尊重患者隐私,这是作为一名职业医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1.2引导学生具有创新进取的精神

在工作学习中要求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拼搏,多作创新,通过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医院电教中心上述的基本要求使在临床实习中的学生不断检查、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要求带教老师把学生引导到创新领域中,把对学生的教学要求运用于实习过程中,以学习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得到了认识,收到较好的效果。鼓励学生多作创新,除了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好外,还要为临床创新更多的新的技术运用到临床实践中,结合现代化的需求创作新的思维,为使自己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找出更多解决问题的路子。

2使精神科实习生把理论应用到临床实际工作中

学生需要通过实习的过程才能完成整个学业,特别是医学专业的学生,更加需要临床结合实际的方式才能真正掌握到技能和本领。到医院临床见习、实习是学生掌握基本技能、解决疑难问题、分析问题的一系列过程。通过临床实践,学习书写病历,结合病历的模式方法解决临床的疑难问题,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分析实习学生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以达到使学生完成实习的整个任务的目的。

2.1把精神科实习生培养成为社会负责任的中坚力量

对于实习生的培训内容,教学医院都会按照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大纲要求。各所教学医院都有自己的教学办法,总的教学目标始终离不开大纲,他们可以结合各临床科室的具体要求,定出自己的目标方法。实习学生在临床科室结束实习后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写好自己的实习鉴定书,交到带教老师手中进行审查,通过带教老师的审核对每个实习学生在各科的表现进行考核。带教老师考核的内容包括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纪律表现、在临床科室实习是否能够负担部分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和是否可以提出自己有效的治疗方法等;其次,在实习过程中能否与病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了解病情,总结疾病的诊治办法,这对于实习生与病患者建立更深的感情,对于了解病因、治疗疾病有很大的帮助;最后了解实习生在平时的工作表现能否和教学医院的规章制度保持一致,是否遵守校规院规等[2]。只有这样带教老师才能了解实习生在医院临床所掌握具体内容的情况,这可以为医学实习生在毕业找工作时提供更多的就业参考信息。

2.2重视临床带教,抓好业务基础

毕业实习过程可以检查学生对书本知识面的掌握层次,为了使学生的基本知识在临床实际上应用,我们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过程中写出完整的病案记录,这是最基本的学习模式体验。对病历书写要求字迹清楚,内容确切,逻辑性强,组织形式好。对于精神科实习生要求其认识精神科系统常见病的检查方法、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措施等。而学生在我院的神经内科实习时不但要掌握病患者的基本概况及操作规程,还要熟悉神经内科病案[3]。在医技科室实习时应掌握各项常规检查及技术操作;在放射科实习时,精神科学生的要求是临床一线,所以只要学生能够掌握好放射科内的各项操作和主要要领,就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了解临床操作流程。

2.3结合主任查房、问题答辩的方式学习

医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在完成基本业务之外创新更多的技能,结合临床主任查房,掌握更深层次的技术水平。我们知道科主任的查房对于学生认识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措施等都有一定的帮助,我们可以通过科主任、主管医师教学查房等方式,更多地了解临床疾病,这可以提高带教医师的教学水平和临床技术的技能。例如我们定期在分裂症科、神经内科、心理科、情感障碍科、神经外科、老年精神科、睡眠障碍科、早期干预科、康复科、社区精神科等主任、主治医师查房时,先由所在科室的带教老师选定住院患者,再让实习学生对该患者的入院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查房时让学生把病历的内容先行读出来,科主任认真检查,并对学生有意识地提问,结合病历进行分析和答辩[4],从而帮助实习学生认识业务技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2.4做好带教实习学生的基本工作,选择好带教老师

我院是广东地区多所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因此在临床教学工作上由1名副院长兼管,并由科教信息科1名正科长抓好教学管理工作,做好医学实习生的所有相关事宜。具体内容由临床科主任组织实施管理,安排好医疗带教人员,保证带教质量。在选用带教医师时,要注意选用思想道德品质好、技术水平高、有技术能力的主治医师或以上的医师作为带教负责人。本院的带教老师就明确了带教目标和任务,带教老师的技术水平影响到实习学生的知识层面,学生往往以老师为标准,他们的言行品德及技术水平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最终成绩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要求老师积极主动地指导学生掌握临床诊疗工作和技术操作常规,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2.5引用标准化患者(standard patient,SP)的教学模式

标准化患者(standard patient,SP)又称模拟患者或患者指导者,是从事非医技工作的正常人或患者,目前已经有很多医学院校尝试使用SP或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精神科临床技能的教学。如自杀干预的训练、物质依赖处理的训练、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流能力的训练、社区医生或全科医生精神科技能的训练等[5]。有的学校雇用了演员模拟精神患者,拍摄录像以供学生学习,精神科带教老师可以偿试采用多种不同方式、方法带教精神科学生,拟达到良好效果。

3精神科带教医师的基本技能要求

3.1带教老师需要强化自己的综合素质

拥有高技术水平人的先决条件就是有优秀的导师。可见,带教老师的自身修养素质水平与见习医师及学生的专业认知适应力有很大关系。在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国家需要有技术、有能力的人才适应社会化的发展。因此,培训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型人才是当今社会的责任,而承担着医学高等院校教学任务是我们医院的责任。作为医院电教中心的带教管理者更应该有自身的素质价值,包括文化素质、精神病学知识及其他各种素养,带教老师也应该有一定的潜力才能有教好下一辈精神科医师的能力[5]。所以,在医院电教中心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

3.2带教老师的自身素养水平要求

我们知道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其他的临床学科和基础医学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精神科带教老师必须是具有相当的学历和经验的医师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精神病学日益显示出其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精神病学》作为医学生的一门临床医学必修课程,在教学时应首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精神病学的重要意义;其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熟练掌握精神状况检查和诊断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常见的精神症状与综合征等,多见的精神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则及治疗的基本原则;最后使学生熟悉精神疾病预防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3.3参考“巴林特(Balint)小组”对于改善医患关系的作用

在精神科的教学中,有多种方法使实习生掌握技能,可以参考“巴林特小组”的办法。“巴林特小组”是由精神分析师米歇尔・巴林特医生发展而来的,它是一种治疗方法。小组由临床精神科医师组成,在精神科学习中研究精神科病患者的疑难问题。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长必须是具有巴林特小组和精神动力学经验的心理治疗师。我们了解到该治疗方法的许多优点,通过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使医生更深入彻底地分析病者的病情,这样可使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有新的思维方式,对精神科患者的治疗产生极大的意义[6]。

4小结

进入2l世纪,临床医疗带教的目的已经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综合能力方向发展。医疗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能力、有知识、有临床实际需求的医学人。围绕这一目标,在精神科临床带教过程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以案例为引导的带教方式、模拟演示带教、心理激励艺术的应用等多种带教方法相结合,注重以启发的方式向精神科见习医生传授知识、培养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精神科见习医师的工作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为精神病医院培养大量的医疗人才,保障了精神科医疗工作技术水平的提高。任何教育都肩负着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的双重任务,精神病学的教学工作任务与其他科比较而言,显得更为不同,它不仅是健全知识体系,而且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其对社会的了解,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尤其在医德医风、思想认识方面更具有深远意义[7]。所以,医院电教中心对于带教管理好未来的精神科医师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光荣的事,这对于保障我国今后精神科医疗技术质量有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小麟,黄雪花,李静,等. “PBL”教学模式在精神科护理本科实习中的探讨[J]. 华西医学,2008,23(4?):878-879.

[2] 孙良民,田野. 搞好精神科见习教学工作的体会[J]. 荷泽医专学报,1998,10(4):142-143.

[3] 李冬杰,杨丽莉,荣敏. 精神科临床护理带教的探讨[J].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2):1434,1448.

[4] 孙良民,油才坤. 浅谈临床带教工作体会[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1997,9(2):85-86.

[5] 洪武,方华,徐勇,等. 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科临床技能训练和考核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75-76.

[6] 骆艳丽,吴文源,陆峥,等. 精神科教学培训中“角色扮演”及“巴林特小组”的应用[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3):91-111.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人出走高危人群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191-03

精神障碍病人由于发病期间缺乏自知力,个别病人对住院不安心出现出走行为,出走行为指病人在住院期间未经医生批准,擅自离开医院的行为[1]。由于病人自我防护能力下降,出走可能给病人或他人造成严重后果。为此,笔者在2008年开展了《住院精神病人意外事件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的课题研究,在此基础上于2008年7月~2011年6月对在我院住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2]且属于出走行为高危人群的精神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观察其效果,以不断修订和完善该护理干预措施,对进一步减少精神病人出走行为的发生。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8年7月~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符合CCMD―3诊断标准,且属于出走高危人群的精神病人。

1.2 方法

1.2.1 列出高危病人:①住院之前有外出乱跑病史者。②入院之后有出走倾向。③曾有住院期间出走行为者。

1.2.2 制定干预措施:①加强安全教育。经常督促护理人员应加强工作责任性,避免疏忽大意。②严密病情观察。对出走企图强烈的病人不宜带出病区活动,应安置在Ⅰ级病室专人监护。③强化交接制度。对高危病人,坚持床前交接,除配合病区医生给予积极的药物治疗,并予以适当的护理保护措施。④平时要鼓励病人多参加集体活动,如娱乐活动等,以转移病人的出走意念,病人进出病区时,必须清点病人数,护送病人外出作检查时须在工作人员视野内,密切注意病人动向。加强与病人间的交流沟通,了解和掌握病人的思想动态,尽可能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⑤采取心理等联合干预措施。定期组织病人开展精神卫生知识讲座和认知治疗,根据病区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体心理治疗和个别心理辅导。对极高危病人,可以联合医生、周围病人和病人家属,加强安全监护。⑥对由于社会心理因素而不承认自己有病,不安心住院的病人,在心理疏导的同时,要多与相关单位和政府部门联系,帮助他们减轻今后生活顾虑,消除自卑心理。⑦其他针对性措施。注:干预前数据为课题《住院精神病人意外事件发生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统计所得资料。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479例住院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出走的病人共13例,占住院病人数的2.71%,与加强干预前(31.56%)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男性9例,占男性病人数的3.35%,女性4例,占女性病人数的1.90%,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13例出走病人中9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2.2出走行为造成的后果

13例出走事件中,3例出走成功,事后有工作人员找回或由家属协助送回。占住院病人总数的0.63%,与干预前(0.72%)比较略有下降,但经统计差异并不显著(P>0.05)。

2.3 出走行为与年龄

发生出走行为13例病人,年龄为22~67岁,平均年龄为(39.38±14.65)岁,低于住院精神病人的平均年龄(40.11±13.58)岁,(P>0.05)。其中男性为(40.89±12.50)岁,女性(45.75±20.87)岁,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

表1出走行为发生比例与年龄段的关系

年龄段(岁)≤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 合计

住院病人数18 124 13196 6347 479

(N=479例)

出走行为病人数0 4 3 32 113

(N=13例)

比例( %)0 3.23 2.293.13 3.17 2.132.71

表1显示,出走行为发生比例以21~30岁年龄组为最高,其次为51~60岁年龄组。

2.4 出走行为与入院天数

表2出走行为的发生与入院天数的比较(N=13)

入院天数 ≤7天 8~30天>30天

发生意外事件例数 92 2

比例(%) 69.23 15.3815.38

表2显示,出走行为的69.23%发生在入院一周之内,比较干预前79.78%(71/89)有下降,但经统计无明显差异(P>0.05);84.61%发生在入院后一个月之内,与干预前94.38%(84/89)比较有下降,但经统计无明显差异(P>0.05)。

2.5 出走行为与时段的关系

表3出走行为的发生与时段的关系(N=13)

时段(点) 00:00~08:00 08:00~16:00 16:00~24:00

意外事件

发生例数36 4

比例(%)23.0746.1530.77

表3显示,出走行为的46.15%发生在白天,比较干预前55.06 %(49/89)略有下降,但经统计无明显差异(P>0.05)。

2.6 出走行为与住院次数的关系

表4出走行为与住院次数的关系

住院次数(次) 例数(N=13) %

首次646.15

2~5538.46

>5 215.38

表4显示,出走行为的46.15%发生于首次住院者,与干预前65.17%(58/89)比较有下降,但经统计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从资料显示:479例住院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出走的病人共13例,占住院病人数的2.71%,与加强干预前的6.41%比较,有差异(P<0.05);占意外事件的16.15%,与干预前的31.56%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资料还显示:69.23%(9/13)的出走病人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与饶晓翠等报告的精神分裂症占84.20%[3]及张俊菊等报告的精神分裂症占84.00%的结果接近[4]。这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病人受妄想支配有关。

综上所述,三年来,我们对住院精神病人出走行为高危病人加强干预措施之后,住院精神病人出走行为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说明我们所采取的干预措施有一定的效果。为此,我们在工作中更要提高认识,足够重视,及时总结教训,积极积累经验,不断加强防范措施,以最大限度的防止或减少出走行为的发生,切记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始终坚信“防患于未然”更胜于“亡羊补牢”。

参考文献

[1] 曹新妹.精神科护理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8.

[2] 沈渔村.精神病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51~752.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攻击行为 精神分裂症 首发

【Abstract】 Objective :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questions in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aggressive behaviors Methods:193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had aggressive behavior. There are 76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aggressive behavior (control group) and 117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non aggressive behavior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ably analyzed in sex、education level、family history、the age of falling ill、psychiatric symptoms、diagnosis type、personality before illness and EEG (Electroencephalogram). 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x、education level、family history、the age of falling ill、psychiatric symptoms、diagnosis type、personality before illness and EEG . Conclusion:There are lot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aggressive behaviors and patients with non aggressive behaviors. 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to.

【Key words】aggressive behavior 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危害严重,难以预料,且发病率较高,攻击行为直接威胁着其他人的人身安全,对社会、家庭造成许多麻烦。近年来受到精神科临床普遍关注[1,2,3]。本文通过19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进行调查,并对照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特征和相关问题。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3年元月至2003年12月,对前来本院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93例,按有无攻击行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攻击行为者76例为研究组,无攻击行为者117例为对照组,入组病人诊断符合CCMD-3。首发标准为首次发病、未经系统治疗。攻击行为是从病史及临床表现观察到的。男102例,女91例,年龄12~54岁,平均25.35±8.43岁。

1.2资料分析 有攻击行为者76例,占39.38%,男48例,女28例,年龄12~46岁,平均22.63±5.68岁,对照组117例,男54例,女63例,年龄13~54岁,平均26.12±6.30岁,两组年龄经统计学处理,t =3.96,P <0.05,有显著差异。

1.3研究方法 使用自拟临床资料调查表,项目包括首发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族史、临床症状、脑电图检查、病前性格和诊断分型,对两组病人对照分析。其结果采用一般统计学处理,并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研究组,男48例,女28例;对照组男54例,女63例,两组性别卡方处理 =6.50,P<0.05,存在显著差异。有攻击行为者男性多。

2.2 文化程度 本调查以高中文化程度为分界,高中文化程度以上者共68例,研究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2例,占15.79%;对照组高中以上者56例,占47.86%,两组文化程度方面经卡方处理 =19.06,P<0.05,差异明显。文化程度低者攻击行为多,文化程度高者攻击行为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家族史 两系三代有类似病史者为家族史阳性,共52例,研究组18例,占23.68%;对照组34例,占29.06%,两组卡方处理 =0.67,P >0.05,无差异。

2.4 精神症状 阳性精神症状主要指幻觉、妄想和兴奋状态,共121例,研究组有阳性精神症状者73例,占96.05%,对照组48例,占41.03,卡方处理 =59.65,P<0.05,存在显著差异。有阳性症状者攻击行为多。

2.5 病前性格 孤僻、少语、怕羞、敏感等为本研究的内向性格共86例,研究组23例,占30.26%,对照组66例,占56.41%,卡方处理 =12.68,P<0.05,差异显著。病前性格内向者攻击行为少。

2.6 脑电图异常 本调查中的脑电图异常多为θ节律轻度异常,共49例,研究组28例,占36.84%,对照组19例,占16.24,两组卡方检验 =10.62,P<0.05,差异显著。有攻击行为者脑电图异常显著,高于对照组。

2.7 诊断分型 研究组76例中偏执型36例,占42.36%,青春型19例,占26.17%,对照组偏执型38例,占32.48%,青春型1例,占0.85%,两组卡方处理 值分别为:4.32和294.76,存在显著差异,有攻击行为者青春型和偏执型多。

3 讨论

3.1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疾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所占比例更高,其攻击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直接威胁着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安全,因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2 攻击行为[4] 是指伤害或试图伤害另一个体的心理、躯体状态或破坏其他目标的行为。国内有关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研究也有不少报道[5],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研究不多。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阐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特殊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异常,发病率高,尤其是攻击行为对社会、家庭、医院带来许多麻烦和危害,本调查显示,青春型主要表现为兴奋话多,思维行为紊乱,知、情、意互不协调,本型攻击行为多缺乏目的性,随时随地都有发生的可能。偏执型攻击行为目标明确,常是受幻觉及妄想的支配,本调查也显示以阳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者攻击行为多。这些都与既往报道[2,3]相符。

3.3 性别和年龄方面 本研究显示发病年龄早者,攻击行为发生率高,在有、无攻击行为方面,两组年龄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年龄越少其自控能力较差有关,性别方面男性攻击行为较女性多,女性发生率低,这与中国的传统教育和男女在身体素质上的差异有关。

3.4 遗传和病前性格方面 国内外有关研究认为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曾有遗传与攻击行为方面的研究[5]。本调查显示攻击行为与家族史无关,与既往报导[6]不符,曾有报导认为精神分裂症有特殊的孤僻、少语、怕羞、敏感、沉溺于幻想等内向性格[7],曾有报导认为病前性格在精神分裂症中起一定作用[8]。本研究显示,文化程度高者攻击行为明显少,这说明攻击行为与教养有关,社会因素有攻击行为的发生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3.5 脑电图 本资料显示有攻击行为者精神分裂症脑电图异常率较高,这与有关的报导相符[2],脑电图活动类型以慢波为主,说明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可能有一定的器质性基础。

3.6 总之,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发生率高,攻击行为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病前性格、文化程度、诊断分型和脑电图异常有关,说明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的发生与生物、社会和心理因素均有关,应引起重视。 参 考 文 献

[1] 王艳,张海丽,谢虹等.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个性特征的对照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4):425-426.

[2] 姜小琴,谢斌,诸索宇等.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对照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26(5):262-264.

[3] 王丽娟,蔡成华,高素文.具有凶杀行为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9):804-806.

[4] 杨德森主编.行为医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0-191.

[5] 吕建周,杨静娟,王惠丽.1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临床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4):422-424.

[6] 卞茜.暴力攻击行为的生化与遗传相关因素.国外医学精神病分册,2004,31(1):54-57.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范文第5篇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6.医学杂志

7.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8.复旦学报.医学版 9.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0.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11.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2.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3.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4.苏州医学院学报(改名为: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15.广东医学 16.上海医学 17.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18.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1.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2.江苏医药

23.新医学 24.天津医药 25.山东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6.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7.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8.陕西医学杂志

29.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30.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31.山东医药

32.河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3.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4.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5.北京医学 36.医学与哲学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1.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3.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4.卫生研究 5.营养学报6.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7.中国职业医学

8.中国公共卫生 9.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10.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1.中国共患病杂志 12.中国辐射卫生 13.卫生毒理学杂志

14.辐射防护 15.环境与健康杂志 16.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7.中国卫生统计18.劳动医学(改名为:环境与职业医学)

19.中国老年学杂志 20.中国学校卫生 21.中国医院管理

22.现代预防医学 23.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4.中国消毒学杂志 25.中国妇幼保健

R2 中国医学

1.中草药 2.中国中药杂志 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4.中成药 5.中药材

6.中医杂志 7.中国针炙 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9.中药药理与临床

10.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1.中国医药学报 12.上海中医药杂志

13.辽宁中医杂志 14.新中药 15.时珍国医国药 16.陕西中医

17.江苏中医(改名为:江苏中医药) 18.四川中医

R3 基础医学

1.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中国免疫学杂志 3.生理学报

4.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5.病毒学报 6.解剖学报 7.解剖学杂志

8.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9.中国共患病杂志

10.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1.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2.生理科学进展

13.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14.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5.上海免疫学杂志

1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7.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8.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1.基础医学与临床 22.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3.免疫学杂志 24.中国微循环 25.神经解剖学杂志

R4 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1.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3.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4.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5.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6.临床检验杂志

7.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8.中华护理杂志9.中华理疗杂志 10.中国急救医学

11.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2.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3.中国临床医学影响杂志

4.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5.中国综合临床 16.现代康复(改名为:中国临床康复)

17.护士进修杂志 18.中国临床医学

R5 内科学

1.中华内科杂志 2.中华血液学杂志 3.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5.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6.中华消化杂志 7.中国循环杂志

8.中华肾脏病杂志 9.中华传染病杂志 10.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11.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2.中华肝脏病杂志 13.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4.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5.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6.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7.高血压杂志 18.中国内镜杂志

19.中国糖尿病杂志 20.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1.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2.临床荟萃

R6 外科学

1.中华外科杂志 2.中华骨科杂志 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4.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5.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6.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7.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8.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9.中华创伤杂志 10.中华麻醉学杂志 11.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2.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3.中华整形外科杂志14.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5.中华烧伤杂志 16.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7.中华手外科杂志

R71 妇产科学含计划生育

妇产科杂志 2.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3.实用妇产科杂志 4.生殖与避孕

5.现代妇产科进展

R72 儿科学

1.中华儿科杂志 2.中华小儿外科杂志3.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4.临床儿科杂志

5.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R73 肿瘤学

1.中华肿瘤杂志 2.癌症 3.中华病理学杂志 4.中国肿瘤临床5.中华放射肿瘤学杂 志 6.肿瘤 7.肿瘤防治

R7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1.中华神经科杂志 2.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3.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4.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5.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6.中华精神科杂志

R75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1.中华皮肤科杂志 2.临床皮肤科杂志 3.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R76耳鼻咽喉科学

1.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改名为: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R77眼科学

1.中华眼科杂志 2.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3. 中华眼底病杂志 4.眼科研究

5.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R78口腔科学

1.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3.实用口腔医学杂志4.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R8特种医学

1.中华放射学杂志 2.中华核医学杂志 3.临床放射学杂志

4.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5.实用放射学杂志 6.预防医学杂志

7.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8.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R9 药学

1.药学学报 2.中国药学杂志 3.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4.药物分析杂志

5.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6.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7.中国药理学通报

8.中国抗生素杂志 9.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0.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