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思考

在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下一代的关注度越来越大。众所周知,祖国未来的希望属于下一代,而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属于下一代的,只有将下一代教育好了,这个家庭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这个国家才能够更有希望。随着人们对学生教育关注的提高,现在的教育体系也在逐渐改变,而且随着人们对于教学的研究,现在教学体系越来越完善。对于小学生而言,全面学习、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对德育工作做到正确的认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学生仅仅是在学习上优于他人早已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了,做到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而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只有地基打得好,才能够盖好楼房,对于孩子同样适用,因此就要求小学的负责人员重视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虽然德育的理论实行至今,但在一部分农村小学中尚未得到重视,因此小学的负责人员正确地认识德育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正确认识,才能够更加顺利地在学校中进行德育工作。学校的领导对德育工作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可以通过许多的方式对该学校的工作人员普及德育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发宣传手册,开会或是先进的工作人员进行讲座的方式来让更多的职工认识德育的重要性。

二、加强教师的德育素养

学生的个性和性格在小学期间并未完全成型,而儿童爱好模仿,喜欢向亲近的父母或是老师学习,而在小学期间,老师与学生会在较长时间内待在一起,因此加强教师的德育是很重要的。而现在,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较落后,同时信息也不太发达,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在农村一些小学中存在教师体罚学生,对学生不一致对待,不认真授课的情况,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就像对小学生的德育一样,教师的道德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的道德素质是需要经过长久的教育才能够形成的。同时,社会的所有行业都处于一种状态,那就是常常会出现新的员工,所以对教师进行长久的教育,包括新老教师一起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并且,随着现今社会的进步,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愈加提高。当教师具备合格素质时,学生会自主地向教师学习,同时教师在平时授课的时候,融入德育,也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融德育工作于平常的教学中

“教书育人”一词充分说明了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还包括育人。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是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应把德育工作融于平时的授课中,当然这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教师对自身所传授的知识一定要相当的了解,同时教师本身的素质一定要好,并对德育工作有一定了解。在语文教学中,语文中的课文都是较优秀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于文章中作者所想要赞扬与批判的进行思考,并发表学生自己的意见,同时鼓励学生学习文章中的优秀品德来达到德育的目的。英语亦然。而数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知识背后的事情,了解数学家们的美好品德,并鼓励他们学习。当教师将德育工作融于自身的授课中时,德育的目的就达到了,同时一定会有很好的成效。

四、应开展家庭与学校相结合的德育工作

要想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仅仅通过学校是不够的,小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待在家中的,因此做好家庭中的德育工作,同时也很重要。学校应及时与小学生的父母沟通,并为他们普及德育的重要性,以及父母在德育中的重要性。无可厚非,父母在小学生的德育中起到领头人的作用,父母是小学生最亲近的人,同时也是他们最崇拜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会不自主地向父母学习。因此父母做好自身的德育工作很重要。

总之,在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进行是困难的,同时也是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在小学做好德育工作是对孩子做得最负责任的事情之一。学生的个性和性格在小学期间并未完全成型,在此期间树立良好的个性和性格是很重要的。当然,做好德育工作,不是简简单单的,需要学校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不断地思考与改进。当然,不能忽视小学生的家庭成员在儿童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总之,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覃春柳.优化班级管理 主导德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学园,2013(28).

[2]刘德义.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2).

[3]高双.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

[4]王雅芝.运用学生思想矛盾斗争 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效果[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S1).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范文第2篇

德育工作管理对农村小学的重要性

德育工作管理的重要性自教育改革伊始便成为素质教育战略组成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不仅是“教学首重育人”教改思想的指导核心,亦是实现道德教化的关键举措。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学来说,德育工作管理不仅是教育工作中起决定性因素的环节,更是在日益多元、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受教育者最具象的手段之一。改革开放在让物质财富快速积累的同时,也让多元文化思想全面影响曾经传统的中国社会。尤其是在更加朴实甚至保守的乡村地区,外来文化在活跃地区经济的同时也让不少淳朴的意识、理念遭受到无法估量的冲击,甚至让部分人在精神层面出现了迷惘与混乱。因此,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管理起到了灯塔和照明灯的作用,让刚刚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的未成年人接触到科学、严谨、正确、主流的思想文化与价值观教育。这不仅是在培养学生的健康思想、健全人格,也是在筑牢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防火墙,为未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更加牢固的思想和人才基础。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常见问题

照本宣科、机械僵化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农村小学教育受到长期应试教育模式影响深刻,加之相对偏远或封闭的区域传统文化限制,其在优化教育形式、创新德育工作管理手段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不少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管理者、教育者依然习惯于照着既有的教材、书本或参考资料按部就班地宣传灌输,这不仅极易让好奇心强烈但专注度不足的小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对德育教育缺乏兴趣与热情。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相当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寻找更多、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机会,于是造成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和老人。这种祖辈照顾孙辈的模式往往只能停留在对农村小学生物质、生理需求的满足层面,却很少能够触及小学生的思想、心灵、意识、精神层面。加之现代化传媒方式尤其是网络的不断普及和深入,乡村地区获取外界资讯的渠道与机会有了前所未有的增加和拓展,这在迅速扩大农村小学生眼界的同时也使其更有可能被未经分类、筛选的不良信息所污染甚至损害。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创新策略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范文第3篇

[关健词]农村;小学;德育;批评;策略

我校地处偏远的山区农村,许多学生家长都到大城市打工,孩子只有跟其爷爷奶奶生活,学生受家庭、社会的影响,学生对外面的世界既向往,又不了解,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必要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严厉的批评,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今天的孩子,简单的“责之切”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要在批评中,让学生从感情上感受到爱,从心理上乐于接受,这就需要讲究批评的策略。

1.明确批评的目的

批评是为了让学生完善自我形象。要使批评有效,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对立,首先,要从自身的角度明确地树立起一个观念,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一儆百”,而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我形象。

所谓自我形象,是指学生对自己各方面形象的自我评价,许多研究表明,一个有良好自我形象感的学生更富于自信,在学习活动中更容易自觉督促自己,取得进步与成功,因此,批评既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我形象,注意个性的发展,又要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形象。

2.批评的原则

根据不同批评对象和不同批评内容要分别坚持如下两上原则:

2.1公开性。可以就班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普遍性不良现象或学习中的不良风气开展讨论活动,让正确的集体舆论代替教师单一的批评,形成正气,这样,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就在活动中惊觉,反省并悄悄地加以改正,从而消除与教师情绪上的对立,达到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2.2隐蔽性。对于个别的错误行为,或在公开活动中不能自觉改正的行为,应本着保护学生自我形象的原则,采取一对一的批评教育方式,注意隐蔽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告之这样做的原因,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教师爱的同时自然也就从心理上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并愿意为了改正错误而努力,也达到了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3.讲究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方式有很多,但当众不留情的数落,苦口婆心的劝说,粗暴的训斥,无声的责罚,都将给批评罩上一件冷漠、无情的外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导致口服心不服,甚至对立的不良后果,因此,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与技巧。

3.1谈话代替指责。学生犯了错,教师常严厉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并陈之以利害、晓之以利弊,希望学生明白错误对其自身的危害性,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味地指责让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距离,他在被动中听,但未必主动地从心理上接纳。教师可用适当的语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平等对话,消除对立情绪,学生容易在交流中认识错误,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尊重和信任,从而产生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形象的信心和决心。谈话起到了批评的作用,收到可能比批评更好的效果。

3.2帮助代替责罚。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教师过多地横加指责,或告之家长加以惩罚,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既于事无补,又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当学生出错时,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出错的原因,当时当地的情况,甚至于家庭状况,诚恳地就学生所需去帮助他们。也许是物质上的,也许是精神上的。真诚的帮助能解开他们心里的疙瘩,解决实际问题,去除导致学生犯错的根源,进而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4.批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4.1要“批评”在理上。育人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和千变万化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一把钥匙一把锁”,教师的批评应该是及时地“指点迷津”,析事论理,以理服人,对症下药,才能切中学生心理矛盾,改变学生情绪状态,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4.2批评要有真情。古人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要使自己的“批评”为学生乐于接受,就不但要做到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通才能理达。否则,理虽直,情不通也是难以奏效的。只有理中蕴情,情中含理,情理交融,这样的批评才能起到警策,激励,鼓舞,教育的作用。

4.3批评要注意分寸。批评有的宜在课堂上或大庭广众中公开“说”;有的宜在课后个别谈心时悄悄“说”;有的宜点到为止,留点“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索领会;有的宜条分缕析,讲清利弊教会学生分析得失,恰如其分,不侮辱挖苦。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讨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教育者和组织者,在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刻影响着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课题研究,对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谈谈看法。

一、农村中小学生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尽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德育工作,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增加导致学生的思想存在极大的差异,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相当的困难。

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自身学习观念不强,有大量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厌学情绪十分严重。上课不专心听讲,爱打瞌睡,作业不做,学习成绩差得不能再差。一部分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差,经常迟到、旷课、抽烟、上网成瘾、过早谈恋爱。不讲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缺乏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尽管学校规章制度十分严明,班主任苦口婆心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是效果并不显著。

二、做好农村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策略

1、了解学生,多沟通交流

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了解学生就是获取学生学习、生活、道理、政治、情感、意志、信念等状况,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能深入到学生中去,经常到学生中走一走,看一看,谈一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至诚的心去接近、关心、体贴学生。从中掌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平时要仔细观察,注意调查研究,善于体察学生的情绪,接受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做到教有对象,育有目标。

其次,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及时加以引导,是十分必要的。班主任接管班级后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本着强的责任心与每一个学生进行了有效的交谈,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工作,及时稳定学生的心态,加强学生对自己的信心,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进步,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为当代教师的我们更要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本人的心理状况开展工作,使自己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不同的学生,他们生活的家庭环境以及周边环境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形成的个性品质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之时对这一切做充分的了解,都能做充分地考虑,只有这样学生感觉到你处处为他着想时,他才能接受你的教育。

2、信任学生,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班主任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从而赢得学生的爱戴。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为此,班主任教师要改善自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主动地、努力地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谈对话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班主任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班主任从心理上接纳,从心底产生敬佩,师生关系才会和谐。

3、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宽严相济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往往会适得其反,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扣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另外,“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班规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或罚以娱乐节目等等。

中小学的孩子较为单纯,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都希望在参与班级管理时大展身手。如果权力过于集中在几个同学手中,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不利于营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并且会大大减弱班级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实行班级工作“分权”,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各级各类管理员以及班主任“小密探”都应当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力争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能使班级工作更加有序。对选出的这些班级干部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要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树立良好班风。

4、面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

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杜绝偏“爱”现象。班主任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享受到平等的权利。要充分认识到转化一名“低差生”和培养一名优秀生是同等重要的。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班主任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位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他们通过学习,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班主任还需客观公正评价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应保证所有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来展示他们的长处,从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客观公正评价每一个学生。但是评价不是要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也不要过分的抬高部分学生过贬低一些学生,而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反馈与调整。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等多种方法。班主任的评价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进行,更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以便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5、与时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方法: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把做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

三、结论

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如何抓好德育工作的方法远不止这些,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真正给学生精神上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1年Z1期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德育工作;自身修养;综合素质

新课改主张让学生主动、全面健康的发展,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保障素质教育的全面完成。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的德育工作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学习阶段主要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也处在思想政治及优良品德重要的形成时期,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仍处在被忽视的地位,部分学校片面的重视升学率的提高。并没有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地位。针对这一现象,如何做好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农村德育工作现状

1.对德育工作认识不足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着认识不统一、力度不够及重视程度不够等现象,且脱离了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违背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规律,由于教师对于德育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同,部分教师认为德育十分重要,而部分教师并不重视德育的重要性,重视课本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德育的发展,这也是影响学校德育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

2.德育目标存在偏差

目前,部分学校设立的德育目标存在偏差,主要体现在三个问题上:第一,标准过高,没有结合学生实际年龄情况和接受水平,知识片面的制定过高的道德标准,没能根据学生的文化素质及道德水平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标准和要求,从而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德育的动机和兴趣,对其产生了不良的抵触心理,甚至容易养成说谎等习惯,不利于青少年的发展。二是顺从取向,意思是学生把顺从、服从作为衡量品行的标准和价值尺度,这种片面性的价值取向,容易使得学生成为德育的被动接受者,而没有考虑学生自身的选择权,导致学生选择能力的退化。第三,目标与现实反差较大。部分学校在进行学校德育工作时,没能结合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及长远性,脱离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得德育目标出现偏差。

3.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重点主要在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善性上,片面的追求知识的逻辑化,而忽视了社会实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和社会道德现象更是甚少提及,这往往会使得德育的内容缺乏兴趣性,使得德育教育失去吸引力。而在学校思想品德课的开展中,教育者过度的侧重于应试教育,未能将传授知识与养成习惯相结合,这也就使得学生的思想状况与社会实际情况想脱离,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间也缺乏连贯性和协调性,无法形成合力。

4.德育评价不科学

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着评价不科学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未能形成全面、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和机制,二是评价管理线条较为粗放,学生忽视了对于学生品德的评价。三是学生对于德育评价标准不明确,对于自身行为是否符合规范认识不足。四是社会导向及社会文化造成的不良影响,形成了负面导向,这些都是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形成与评价的因素。

二、解决农村德育工作问题的对策

1.提高对德育工作的认识

学校及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根据学校自身发展情况,制定符合实情的德育发展计划,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指导和发展。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鼓励教师开展德育科研的方式,进行德育课题的研究,将研究成果转换成实际,以德育科研工作推动德育工作的发展。通过积极支持政教处开展德育专题研究,组建专门小组,从而引起学校等各个方面的重视,将专题研究发展成农村学校德育研究工作的有效途径。本学年我们学校还进行了分级组进行不同年龄段、不同课题研究。有专门“文明礼貌”方面的课题,有专门“学习习惯”的课题,有专门“学会感恩”的课题等等。一切也是围绕我们学校的核心理念:四自达行、四会育人,从而达到学校办学的目标:四自四会,立品立己。即自省修心,学会做人;自主管理,学会做事;自悟反思,学会学习;自励强身,学会健体。

2.建立起家庭、学校联动机制

针对当前农村学校教育家庭与学校互动性差、联动性弱的特点,学校等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家庭、学校德育教育的联动机制,从而整合学校和家庭的德育教育资源,给与学生有利的环境影响。可以通过定时定期举办家长会,开办主体班会等形式,增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更多的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德育表现,教师还可以通过家访等形式,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从而对于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全面掌握。另外,教师还应当对家长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进行正确引导,监督家长对于学生进行正确的家庭德育教育,从而帮助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生德育学习的效果和水平。

3.提高德育教育工作者综合素质

事实上,在农村学校搞德育教育,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导者,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应当结合工作实际情况,重视德育工作的本地化、生动化发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各类方法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例如:学生在下课期间玩抓人游戏,在游戏中有一个学生被另一个学生不小心绊倒,导致其中一个学生的手腕处骨折,该班主任立刻将事件汇报给学校德育领导,德育领导得知情况后迅速和班主任一起一边将学生送往医院一边通知双方家长。双方家长也很配合学生的医治。事情也好像进行的很顺利,由于学生的伤势比较严重,要送往市医院医治。接下来问题来了,事情发生了,这个事件的责任如何界定?双方的家长都认为学校应该负主要责任,而当班的班主任也无法招架双方家长的问责。直接就吵着要去校长处理论。在这个时候德育领导就要发挥该有的职责了。此时,德育领导将双方家长带到办公室,耐心分析事件,解答家长所有的疑,包括学校应该尽的法律责任也一一解答,家长们心服口服,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最后也没有提及去校长处理论。但是面对这样的事件,如果德育工作者的经验不足,面对家长时处理事件不够冷静,综合素质不强,事情也许将会是另一种结果。因此,作为德育工作者,不但要有工作责任心,平时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修养、法律的认知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各种综合能力。

4.建立健全德育评价机制及信息交流

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当根据系统的方法和观点,采取激励的评价机制,帮助建立起完善健全的德育评价机制,采取分层及分项量化等形式,提高德育形式的多样性,注重树立典型,并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及时将典型事例及学生违法违纪情况等进行通报,可以定时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及德育主体讲座等,提高教师及学生对于德育的认识,与时俱进的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再就是农村学校还要注重德育性与文学性的集合,将德育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头戏,不仅直接关系着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还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近些年来,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农村工作的方针,提高农村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总之,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及矛盾性,德育工作者只有紧紧结合德育工作的各个环节,才能够提高自身工作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够帮助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