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认识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认识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培养方针是培育出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拥有高水准的政治能力、理论修养及品鉴水平,具有足够的文化知识,掌握法律法规、能胜任广播电视系统方面工作的综合性人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起的专业,其文化历史还不够悠久、教师队伍还不够庞大、设备还不够完善等问题。最近几年来,各个学校逐渐显现出广播电视编专业不足,并且及时做出了调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目前培养人才的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向进入误区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起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系统还不够完善,学科理念还不够深厚。在人才需求量极高的情况下,很多高校都想尝试培养专业人才,就造成专业教学水平达不到一致的标准,培养人才方向进入误区。另一个原因是在学生本身,许多艺术类学生并不真正喜欢这个专业,而是广播编导专业与其他艺术类专业相比门槛较低,无需太多专业基础。近年来许多考生在高三参加短期培训班之后便加入艺考大中,这直接导致专业人才众多却缺乏勤奋刻苦的人才。

(二)教师水平难以达到教学要求的标准

伴随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迅速,师资力量无法达到需求的标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是学生的指南针,带领着学生前行。但是现在广播编导专业的教师资源与教学需求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国家和学校还应对这一问题加强改善,及时做出调整。还有很多教学水平高超的教师却因学位等问题无法被录用,这也是阻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专业培养难以达到市场需求的标准

目前人才市场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逐渐进步,不只是需要专业水平过硬、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还需要适合市场需求标准的工作修养、反应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人才。现在许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达到市场需求的标准,就会导致很多人才无法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位,造成人才损失,并且市场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

二、贯彻学科教育改革,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一)将科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所以院校应对实验的器材改善、课程设立、场地建设等应该投放更多的财力和人力。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带来更多实践的机会,院校还可以和校外单位合作进行社会实践,使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相融合,从日常实践中获得更多学习的经验。还要加强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全方位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二)扩大教师队伍,改善人才培养方法

建设高水准的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专业水平的必要前提。院校只有建设素质水平高超、队伍庞大、道德水平良好的师资力量,才能为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院校还应该给许多优秀人才到校就职的机会,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另外院校培养人才的方法还存在问题,院校还无法及时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高校应该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且还应加强各高校的经验交流。

(三)找到正确方向,开设合理课程

教师应淡泊名利,不要一味追求名利,教师们应该认真做学问,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考虑问题,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做到真正的在传道、授业、解惑。院校在设置课设时,要做到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共同进步,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三、结语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在日益强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市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修养决定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所以目前的广播电视教育要找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更要全面的增强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修养,掌握好广播电视的定位,才能为广播电视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红叶.山西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9(06):9-10.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认识范文第2篇

学校一般是以教学进度的完成,以及考试的应付作为主要目标,学生无法获得更多时间的机会。然而,我们有必要认识到,作为一个有着极强动手能力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基础固然是必要的,但是操作以及动手能力同样重要。但是就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仍然较为单一和死板,只是为了学习理论,而进行教学活动,为了考试而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的实践活动无法开展,由此就会导致部分学生虽然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较为突出,但是动手能力却极为欠缺,只能从编导沦落为普通的编辑。第二,是实践方面,没有足够的操作经费。对于优秀的编导的培养,要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总结经验,并且要以良好的设备作为实践的基础,而不能依靠教师的动手,学生的观察,学生无法做到亲历亲为,亲自操作更是不现实。很多学校在广播电视编导教育方面,因为相关设施的欠缺,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使得学生无法在毕业实习的时候做到直接上岗操作,只有在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才可以上任。因此有必要在一些学校内对相应的投资进行利用,对相应的设备予以完善和更新,让学生具备较好的操作平台。第三,教学活动虽然存在,但是许多教师都不是资深的专业人士。因为当前社会上对这一专业的学生有较大的需求,因此许多较为优秀的广播人往往会在电视台等地方工作,学校教学自然也就被放弃了。在校学生也因此无法获得最新的相关消息,学生的学习不能够衔接社会的发展。上述的原因是当前该专业实习教学模式最大的问题。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

从实习方向来看,很多人的模式都是定向的,比如说电视台、广告公司等。对于这部分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极为热爱自己的专业,他们也会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这份工作当去。就毕业生来说,实习是其第一个工作岗位,因此也对他们日后的工作思维以及模式产生了决定作用,因为结合这样的实习,毕业生们原本接受的理论知识就上升到了实践这一高度,能够细致的予以实践。结合这一平台,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国内目前的这一专业实情有所了解,能够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更好的完成日后的实践以及工作。就实践而言,只有和理论结合在一起,才可以不断完善,而理论只有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才不会是纸上谈兵。所以说就实习模式来说,对于毕业生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才更有利,更容易实现这一专业的革新。媒体是这部分专业毕业人员第一个接触到的,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媒体也体现出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市民在表达自己观点时,最先想到的就是记者以及编辑,许多报纸也实现了政府以及市民之间的沟通。因此良好的媒体,能够让社会的发展得以推动,使得政府以及民众的距离得以拉进,二者能够更加和谐的沟通,向政府传达民生,所以也就表示这部分毕业的专业人士必须要将自身融入到媒体当中,让自己成为市民以及媒体之间的桥梁,更好的向社会提供服务。此外,作为一名优秀的专业人员,道德观以及责任心也是必须的,要从内心对自身的职业公正性有所认识,要以为民众考虑的思想,对自身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要无愧于自身的职业以及专业,因此一名广播电视编导如果被认为是合格的,不仅其专业知识掌握度要比较高,并且道德素质以及良好的动手能力,都是必备的。作为一名优秀的编导来说,创新能力是必备的,要结合自身实践以及过往的经验,对更加完善和省力的结论进行总结,在日后的实习方面运用,因此就实习模式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刻板的模式,要对和自身实际相符合的模式进行探究,对自身喜爱的工作方向予以选择。洞察力以及思维都是编导们必须要具备的,这样的思维能够让节目编制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得到解决,达到见招拆招的目标,要以淡定的态度来应对上述状况,洞察力的作用也极为显著,作为优秀的编导来说,新闻视角必须要独特,要及时的汇报相关的见闻给观众,而这恰恰是保证节目收视率的关键。

三、结语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6-0001-02

进入21世纪后,传播媒介再次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和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多媒体网络传播的急速覆盖,今天的我们已经处于一个名副其实的“数字”时代。麦克卢汉关于“媒介是人体延伸”的精辟论断,早已在当代媒介不可阻挡的变革中,变得愈发清晰和真实。数字化浪潮汹涌而来,“媒介融合”已然成为媒介生产和传播必然的方向。“简单地说,媒介融合就是将报纸、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观众(读者、观众、听众、网名、手机用户等)”[1]。尽管“媒介融合”的确切概念和特征在学术领域还存在某些争议和困惑,但近几年国内传媒行业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合作以及整合中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可见,“媒介融合”是当前国内外传媒领域最核心最前沿的问题。

“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不仅带来了媒介生态的革命,与此相应的是,高校传媒人才培养也必须进行重大的调整和改革。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高校传媒类专业中招生数量巨大、社会影响广泛的专业之一,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国内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培养目标大致为:专门为广播电视系统或其他部门培养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但在未来联合作业、资源共享、集中处理的“全媒介”信息生产平台上,这一培养目标显然不能适应新的行业需求。拓展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口径,提升新形势下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以接受“媒介融合”对广播电视传媒教育的挑战,是当前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转变和革新是这其中最主要的内容。

一、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作为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教学一直是其人才培养方案中必不可少的方面。绝大多数高校的相关专业在本科课程安排中,都设有实践教学环节。从总体上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习两个部分。课内实践主要指在广播电视采访、电视摄像、电视新闻写作、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主持等实践性课程中,除了理论教学外,要设定相当时数的实践教学内容。这类实践教学一般在课内展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理论内容动手操作。而课外实习一般需要学生深入传媒工作一线,在专业教师和媒介从业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为期半年左右的实习工作。

在理论上,课内实践是课外实习的基础,课外实习是课内实践的补充和巩固,二者结合才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深入了解传媒工作的流程和内容。但在实际的教学培养中我们发现,很多时候课内实践和课外教学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首先,很多高校资金紧缺,实践教学设备落后,与媒体的技术设备相距甚远。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是已经过时的理论,操作的是已经被淘汰的机器,进入社会媒体实习后很难适应媒体的现有工作环境,不能够直接进入媒体的操作流程。即使有的高校教学设备能够及时更新换代,但还是受资金所限,数量上依然不能够全面满足所有学生需要。这就造成了一些课程实践教学时数缩减,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自然也无法为学生的校外实习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多数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师资力量有限,特别是有丰富媒体实践经验的师资很少。这样在课内实践和课外实习中,教师数量和参与实践的学生数量比例严重失调,教师分身乏术,很难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在此情形下,学生往往一知半解,实践技能掌握很缓慢。再次,媒体快速的变革和机制转变也带来了难以接纳大量实习生的问题。绝大多数媒体工作强度大,运转速度快,大量实习生进入实习单位,很难找到有时间和精力的指导教师,造成实习生没有机会参与媒体实际工作的窘况。

可见,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实传媒工作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走向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不进行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无法为社会提供适应时代要求的专门人才。

二、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构建新型实践教学模式,需要我们真正地在头脑中了解传媒领域当下发生的这场以“媒介融合”为方向的革命。学者指出,媒介融合的表现特征可描述为五个方面:一是传播工具的泛媒介化;二是传媒形态的全媒体化;三是传媒业态的多媒体化;四是融合取向的新媒体化;五是运作模式的跨平台化[2]。根据这些表现特征,我们能够肯定一点,就是我们培养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在未来的媒介工作中,不再仅仅是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的制作者,他们将更多地面对“全媒体”平台,运用“新媒体”技术,成为音频和视频的内容生产者。针对这样的培养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一)加大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力度,增加更多新媒体实践课程

在媒介变革的背景下,重新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培养方案的修订入手,在课程设置上扩充实践内容,以此改变之前很多实践类课程受条件限制,重理论轻操作的现状。教师在课程设计上要把理论融入实践中,在实践操作中讲解理论知识。比如非线性编辑课程应在电编实验室中开展教学,让学生每一堂课都能够结合非线性编辑理论,以熟悉新闻片、纪录片、艺术片等各类视频作品的编辑规则和环节。同时,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要与传媒业的实际发展相适应,增加更多新媒体类的实践课程,像“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三维动画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等都应该成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课。

(二)将“自媒体”打造成学生课余实践的平台

今天,“自媒体”的出现有力地改变着传统的传播格局。自媒体使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在网络上发出声音,进行传播。虽然自媒体的大量存在有着很多现实的问题,比如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等,但它弥补了大众传播信息只能单向流动的缺陷,实现了网络传播的双向互动。自媒体的形式有很多,包括博客、微博、日志、个人主页和微信等等。高校学生深受网络文化影响,是自媒体平台上最活跃的一类群体。因而,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拍摄和制作视频、制作网页、拍摄微电影等,这些内容健康向上、信息翔实可靠的作品都可以在自媒体平台上,调动学生从事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三)开放专业实验室,成立教师带队的学生工作室

传统的课堂实践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熟练业务技能的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室的设备昂贵、技术复杂,管理上难度很高。因而,多数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实验室都只用于课堂教学,不对学生开放。在课堂之外,学生找不到可以随时继续课业实践的设备。我们在实践教学的改革中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实验室管理办法,全面开放实验室,在课堂下为学生提供继续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来巩固课堂的听课效果。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多创作好的作品,走出校园,参加各类比赛,争取在比赛中多交流,多学习。另外,在实验室开放的前提下,设备比较先进,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的高校,可以探索另一条延伸课堂教学的实践途径,就是成立特定专业指导教师带领下的学生工作室。这样的工作室可与校内外的相关部门、单位合作,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音频、视频产品。在完成“订单”的过程中,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会获得大幅度提高。

(四)夯实实习基地建设,加强与媒体间的合作

很多高校一直以来也有实习基地的建设,但由于重视不够,实习基地建设多年没有推进,造成实习基地数量有限、类型有限,无法满足实习需要。这样,继续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打开思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习基地未必就一定是电台、电视台,除了电台、电视台之外,网站、报社、各行业各单位的传媒中心、宣传部门、广告公司等等都可以作为我们培养“全媒体”人才的实习基地。其次,与媒体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与之签订长期有效的实习基地共建协议,争取媒体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帮助。最后,由于很多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缺少甚至没有媒体实际工作经历,在实践教学中往往照本宣科,力不从心,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因而在实践教学改革中应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大力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另一方面,现有的专业教师应与媒体保持密切接触,在制度上保障教师在媒体兼职和实习的时间,使在职教师掌握最新的媒体实践并有深入研究。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是这个专业能否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只有努力探索和发现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才能完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真正地培养一批适应多媒体工作环境、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明确、知识积累全面、人文素养深厚的广播电视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颖.媒介融合的轨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

[2]黄楚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3.

收稿日期:2013-08-21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认识范文第4篇

2012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文学”门类划属艺术学门类,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为适应这一目标,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纷纷强化实践教学,搭建起“实践课程+工作室+专业实习+专业采风+毕业实习”多元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采风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如何紧扣专业实践教学特点,改革采风课程教学,提高采风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将做一探索。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特点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的是具备独立制片能力、采编播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训练,既要能够掌握前期的构思、策划和剧本、文案及解说词的写作,又要能够胜任中期的拍摄任务,还要能够参与、指导后期的剪辑等相关工作。[1]”实践是培养动手能力的唯一路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利用的实践机会主要包括:课程作业训练、专业实习、专业采风、毕业实习、参加竞赛等。目前学生创作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校内创作居多,学生视野狭窄,选题范围囿于大学生活一角,创作题材多为微电影、广告、MV等虚拟性电视短片,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思考,思想性、人文性难以拔高。增加校外实践机会,开阔学生视野,培养敏感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情怀,拓宽电视片创作的选题范围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采风课程的意义

专业采风属于校外实践,“是一项有组织、有预控、集体参与的实践活动”[2],采风课程一般在基础理论知识已经学完的第6或第7学期开设,时间一般是1~2周,由专业素质突出的教师带领学生到地域风俗文化特色突出的景区、影视拍摄基地、文化园区等地,完成1~2部电视短片的选题、策划和拍摄工作,回校后再利用1~2周时间完成后期制作。采风课程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地域民俗风情,提高艺术素质和生活洞察力,通过电视片制作的真实演练,提高在社会生活中发现和策划选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各项综合素质。

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采风课程的现存问题

1.心态不够端正,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采风课程选择的地点多为具有地域民俗风情特色的旅游景点或城市,个别学生对采风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抱着班级集体“旅游”的心态,忽略这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另外,采风课程管理和考核的松散也导致了部分自律性不强的学生不重视采风课程,创作随意应付。

2.重生活纪律管理轻课程教学管理

采风课程是一项集体活动,学生处于游动状态,可变性因素较多,且师生比为一比几十,难以时时监控,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学院一般会制定严格的组织纪律,强化对学生的生活管理,如规定学生采风期间不得随意外出、不得单独行动等。和严格的生活纪律管理相对应的是课程教学管理的松懈,一些学校的采风课程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计划和考核制度,教学随意,采风教学管理的严谨与宽松取决于带队老师的责任心,一些责任心差的老师把学生带到采风基地之后就基本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组建小组去选题创作,对选题的内容和创作的进度、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管不问,只要求学生返校后如期拿出作品即可。

3.课程环节安排不科学

多数学校的采风课程作业是完成1~2部电视短片的创作,包括选题、策划、外联、拍摄等全部都要在采风基地完成,采风之前没有布置选题策划和资料搜集等前期准备工作。学生出发前对采风基地的情况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到达采风基地后,要自己走访、熟悉情况之后才临时决定选题,查找资料,进行策划和拍摄,如果没有足够的前期准备和策划,加上基地条件局限,1~2周的时间创作非常紧张。这种情况导致部分学生创作不认真,仓促完成,采风作品质量不高。

4.采风作品题材单一,选题易撞车

目前多数开设了采风课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都将采风基地选择在了民俗风情名胜景点,如安徽宏村、江西婺源、云南丽江等地。采风作品的题材多是民俗文化专题片和微电影。由于地点单一,前期资料搜集不够,准备不充分,选题极易撞车。如笔者所带学生去安徽宏村采风,第一周是专题片创作,学生报上来的选题出现多组撞车,选题集中在“建筑”、“竹艺”、“茶文化”、“美食”等。

5.考核不严谨,采风作品不受重视

采风课程的成果以作品的形式提交。对于一些学校来说,采风结束,把学生安全顺利带回学校就等于采风课程完成了大部分,只需要最后给学生提交上来的作品打一个分数,采风课程就划上了句号。采风课程成绩考核流于形式,采风的具体成效如何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检验标准。此外,采风中完成的作品仅限于成绩评定的依据,成绩评完后就束之高阁,学生积极投入创作出来的作品不被重视,打击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会通过口碑相传的形式传到下一届,加重对采风课程的不重视心态。

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采风课程改革

1.强调课程意义,纠正不良心态

采风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更是一门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组织者应该在课程前期动员、组织活动中通过专题报告会的形式宣讲和强调采风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还可以在报告会上选播往届优秀采风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制定严格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也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纠正学生“游山玩水”的消极心态。

2.采风课程教学管理规范化

严明的组织纪律虽然是保证采风课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但采风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在于“艺术创作实践”,课程管理不能本末倒置。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制定规范的课程教学计划和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内容涵盖前期动员、组织工作到中期课程作业的布置和指导、每天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后期作业的考核方式、课程成果的检测等内容。“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作为认知主体的是学生,教师的角色是帮助者以及指导者。[3]”为了强化采风课程中教师“教”的工作,制度化约束带队教师的行为,如实行带队老师小组负责制,每个带队老师负责几个小组,紧密跟进小组的策划、拍摄进程,并根据每个小组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将“教”与“学”的工作贯穿到整个采风进程中。

3.重视采风前的准备工作

要想创作出高质量的采风作品,前期的准备工作(资料搜集、选题策划)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工作,单靠采风的1~2周时间完成1~2个高质量的作品是不可能的。为了保证采风中学生学有所获,得到真正的实践锻炼,拍出优秀作品,需要重视采风前的准备工作,打一场“有准备的战役”。采风课程的负责人可以在采风前的2周将采风地点、作业要求提前告知学生,要求学生完成准备工作,如全面了解采风基地情况,搜集资料,确定初步的选题方向,并拟定初步的拍摄计划,并交由带队教师指导点评,这些初步的选题和拍摄计划在到达采风基地进行实地考查后还可以进行再调整。学生带着准备而来,进入采风基地后,考察和调研工作将会更加有序而有针对性,作品的创作也更为顺利。除此之外,到达采风地点之后,还可聘请熟悉当地历史和民俗风情的文化名人做报告,向学生全面介绍采风基地的情况,利于学生掌握全局,进一步明确选题的方向和调研的视角。如笔者所带2013级广播电视编导学生去安徽宏村采风,到达当地的第一天,安排好学生食宿后即联系当地一位“地胆”胡先生给学生做报告,讲解宏村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并以一个世代居住在宏村的宏村人的身份,介绍宏村近年来的变迁,宏村人的生活和心态等。独特鲜活的视角,丰富生动的资料是百度百科搜集不来的,讲解激发了学生探索宏村的兴趣,扩充了学生的视野,催生了一些比较有深度的选题。

4.灵活布置采风作业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采风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学生已经基本学完了多门专业理论课,全面系统掌握了多种广播电视片创作的基本技能,采风课程是为了综合、系统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采风作业的题材可以不受局限,除了传统的专题片之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制作不同类型的片子,如剧情片、艺术片、新闻片甚至广告等,作品类型多样化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选题撞车的现象发生,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如华南农业大学2013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采风作品为专题片、新闻片、微电影、MV、广告中的两个任选题材。为了鼓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扩展学生的创作思路,带队老师鼓励学生在采风期间为正在征集作品的第八届大学生广告节拍摄作品。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实践与指导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9233

实用主义哲学家与教育家约翰・杜威曾讲过,如果我们还向当年我们被教授的那样去教学的话,那么我们就掠夺了我们孩子的未来。创新不仅仅需要教育理念的革新,更需要跟社会实体相结合。在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应运而生,它是国家“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十一五”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拓展和延伸。国家教育部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上升至国家层面,体现了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未来高校发展的方向,其意义毋庸置疑。本文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项目为例,结合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指导学生项目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提出几点思考。

1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现状

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国创计划项目”)欠缺高水平的师资加入项目管理和实践指导。从校级项目孵化,到省级、国家级项目的成长过程,都离不开指导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悉心指导。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自20世纪90年代确立至今,发展不足二十年。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招生规模也逐年扩大。作为新兴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如雨后春笋,在全国迅猛地发展,导致师生比不协调,教学资源配置存在缺失。对国创计划项目的实施不够重视,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由于教学与科研任务繁重,无法全程予以项目督导与方法指引,导致一些具备良好价值意义的选题申报后无法按期结题或被迫半途终结。

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失败的案例大都由于对项目理解存在误区:第一,项目选题对社会现实关注度不够。广播电视编导属于艺术类专业,学生大都思维活跃,部分学生一味追求艺术的“表现与虚构”,而忽略了艺术对生活的“再现与重构”特性,导致项目选题欠缺学科知识体系的广度与深度,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生产脱节。第二,项目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不注重实施过程的递进式发展。国创计划项目一般要求在1~2年的期限内完成,所以参与项目的学生必须投入持久的、连续的精力,由各阶段成果孵化的基础上,产生最终成果。仅靠短时间撰写、发表一两篇论文作为结题成果,难以体现国家层面对创新人才的培育精神。第三,项目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欠缺交叉学科及多领域知识的综合运用。

2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建议

国创计划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符合上述类型的选题来源大致有以下四种:①作品创作等影视制作项目;②有关教师科研课题中的子项目;③影像工作室或媒体实验室等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④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目前,获得国创计划项目立项的选题大都集中在前三种。第四种选题由于范围较为宽泛,反而易被人忽略。原因有三:第一,跨学科及校企联合、科研与产业结合的思路尚未打开。有的学生一味追求个人诉求,对媒体产业的宏观趋势及企业的发展认识不足,找不到创新点。在申报的案例中,只重视个人表达而轻市场需求,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目前申报选题中失败的关键原由。第二,由于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学生大都思维活跃,热情高,但执行力不够持久稳定,项目选题过于自由易导致实践训练环节对过程的监督与管理难以把控。第三,指导与管理项目的教师水平有待提高。面对具有较强研究价值的选题,有时因为难度太大,加之申报团队实力不济而被迫放弃。在项目的管理督导过程中,存在重申报轻实施的现象,对过程不够重视。

针对广编专业学生参与国创计划项目的现状,本文建议:首先,选题应紧密围绕地方经济文化建设。这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训练目标。其次,坚持以项目为载体,以实验为目的,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把创新训练及学科和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环节相结合。鼓励师生科研合作,项目组成员学科交叉和年级交叉,学科交叉的项目优先予以考虑。营造出以项目带教学、以项目教学促进科学研究的良好氛围。再次,完善激励机制,切实保障参与国创计划项目的师生在工作绩效、教学评比、就业推选等评优评选中有所体现或奖励。最后,提高指导教师的综合质素,倡导从事单一教学工作的教师向拥有综合学术能力的复合型教育者角色转变。国创计划项目需要指导教师具备宽广的学术视野,丰富的知识积累,善于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常被称为“双师型”的教师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较为匮乏,而广大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他们是日后形成指导团队的中坚力量,急需有经验的教师参与师资队伍建设。因此,学校可以组织其他学科的国创计划项目优秀指导教师,进行辅导培训及经验分享。

3师生总结与展望

以下是国创计划项目《成都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消失与拯救》的总结:

付佳: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一次让我得到锻炼得到成长的经历。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更要懂得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参与项目是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但对于我来说更是一次学习成长的机会,回想这一路走来的过程,我真的感触很深,我的指导老师以及小组每一个成员都在项目中给予我很多的帮助,这个团队同舟共济,在项目中一直并肩前行,这种为同一目标共同奋斗的团结氛围特别让人有归宿感。一年多以来,我从我们优秀的组员身上及项目本身学到了很多经验收获了很多知识,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最值得珍藏的。

宋吉晨:①创新能力。未来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是需要我们去开创的,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用创新思维去思考现实生活问题,我想这也就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初衷吧。②沟通能力。每人的观点与思考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沟通与交流来实现大家在知识与观点上的分享。③团队合作能力。我们组从项目立项之初成员之间的不太了解到现在发展成为很好的队友很好的朋友,这也见证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这次全国性创新性实践项目给我带来了很多,有能力上的提高,有思维上的创新,有情谊上的收获……真的非常谢谢给予我们支持的各方,谢谢老师的指导,谢谢组员的支持。

薛晨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是大家共同奋斗付出的功劳,这与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和队友们的团结合作是分不开的。通过这次大学生创新项目,不仅从专业知识方面让我收获颇多,而且在为人处世方面也让我成熟许多,在对项目的统筹管理方面也略有心得。我从大学生创新项目中学习到了一种坚持不懈的团队合作精神,纵然有时候很苦,有时候很累,有时候很气馁甚至有时想过放弃,同时我也因为实验操作失误受过伤,但是我们坚信自己可以完成,坚决不能辜负了老师对我们的期望,一直坚持到了最后,并没有半途而废。

指导老师:该项目关注传统的消逝,提出对文化变迁的思考,这是当下青年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具体体现。项目最终以学生纪录片和文字报告的形式呈现,有相当的难度,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与实验价值。纪录片是时空的艺术,文字是理性的沉淀。时空之美与理性的思索必定会带给人非同寻常的体验。团队三位成员均为优秀学生代表,除了校级活动,还担任学院及班级的诸多事务。项目历时一年多的时间,他们虚心求教,克服了重重困难,通过大量文献参阅及实地摄录调研,结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相关知识,紧密围绕课堂内外的学习,实现了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之间的最大化结合,最终较好地完成了项目。

在指导国创计划项目中体会最深的就是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一次次的问题反馈与解决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从最初的误解、磨合,到最终畅所欲言,彼此信赖,如同学生们的体会,收益颇丰,创新训练的目的也得以实现。国创计划项目作为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起到了很好的延伸、补充、辅助作用。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学本科生,通过国创计划项目的锻炼,可以提高自己艺术专业之外的综合知识水平,也可以提升自己理论联系实践的动手实操能力。经过国创计划项目锻炼的学生无论继续深造还是进入社会工作,其适应能力与创新思维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与此同时,作为高校的教师,如何整合自身教学与研究资源,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借力国家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政策,倚靠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指导的过程,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还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国创计划已搭建起学生参与科研、教师提升教学学术能力的有效平台,相信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最终一定会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师成长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鲁宇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王琼,盛德策,陈雪梅项目驱动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