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瓜的病虫害的防治

黄瓜的病虫害的防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黄瓜的病虫害的防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黄瓜的病虫害的防治

黄瓜的病虫害的防治范文第1篇

1.1 症状表现

幼苗期感病,子叶变黄枯萎,幼叶为深浅绿色相间的花叶,植株矮小。成株期感病,新叶为黄绿相间的花叶,病叶小,皱缩,出现蕨叶、裂片,病果表面出现深浅绿色镶嵌的花斑或隆起瘤状物或畸形,停止生长,严重时病株节间缩短,不结瓜,萎缩枯死。

1.2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在无病区或无病植株上留种。播种前用55℃温汤浸种40min;或把种子置于70℃恒温下处理72h。

(3)施足有机肥,增施磷肥、钾肥。适当多浇水,增加田间湿度;及时防治蚜虫;及时清洁田园。

(4)育苗时用遮阳网降温、遮光,远离带病作物。

2 黄瓜疫病

2.1 症状表现

幼苗染病,嫩尖上出现暗绿色、水浸状腐烂,逐渐干枯,形成秃尖。成株期主要危害茎基部、嫩茎节部,开始为暗绿色水浸状,以后变软,缢缩,发病部位以上的叶片逐渐枯萎。叶片被害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大病斑。瓜条被害,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期病部长出稀疏灰白色霉层,病瓜皱缩,软腐,有腥臭味。

2.2 防治措施

(1)选用耐病品种,药剂浸种。

(2)与非瓜类作物实行5年以上轮作。

(3)嫁接防病。

(4)土壤处理。苗床或大棚常用土壤处理剂。

(5)加强田间管理,发现中心病株以后及时拔除。

3 黄瓜白粉病

3.1 症状表现

本病多发生于植株中后期,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可延及叶柄、茎蔓和卷须。被害叶片初现近圆形白色霉点,但边缘不明晰,仔细看可见蛛丝状向四周扩展的菌丝体。后霉点扩大,数量增多。发展为白粉斑,严重时全叶为白粉状物所覆盖,病叶变黄甚至焦枯。

3.2 防治方法

(1)选择抗耐病高产良种。

(2)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植株徒长、早衰,增强抗性。

(3)抓好无病早防,见病早治的喷药预防工作。

4 黄瓜蔓枯病

4.1 症状表现

叶片受害后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大型病斑,有的病斑自叶缘向内发展呈“V”字形或半圆形,淡褐色。后期病斑易破碎、龟裂,干枯后呈黄褐色至红褐色,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叶柄、瓜蔓或茎基部被害时,病斑呈油浸状,圆形至梭形,黄褐色,有时溢出琥珀色树脂样胶状物。严重时茎节变黑,腐烂、折断。蔓枯病维管束不变色。

4.2 防治措施

(1)实行2~3年轮作。

(2)从无病株上采种,或种子消毒,或用55℃温水浸种15min,或用40%甲醛100倍液浸种30min,清水洗净后播种。

(3)发病初期,可用30%百菌清烟剂250g/667m2熏烟,连续防治2~3次。

5 黄瓜根腐病

5.1 症状表现

黄瓜根腐病主要侵染根及茎部,初呈水浸状,后腐烂。茎缢缩不明显,病部腐烂处的维管束变褐,不向上发展。

5.2 防治方法

(1)实行3年以上轮作。

(2)采用高畦栽培,认真平整土地,防止大水漫灌及雨后田间积水,苗期发病要及时松土,增强土壤透气性。

(3)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配成药土撒在茎基部。

6 黄瓜灰霉病

6.1 症状表现

黄瓜灰霉病是在冬暖棚低温高湿、通风条件差的情况下发病。主要危害幼瓜、叶、茎。在雌花开败时,花瓣上长出淡灰褐色的老层,致幼瓜脐部星水渍状,褪色,病部逐渐变软、腐烂,表面密生灰褐色霉状物。

6.2 防治方法

(1)及时摘除病花、病瓜、病叶,带出大棚、温室外深埋。收获后期,清除病残体,土壤深翻20cm以上。

(2)及时通风换气,浇水要适量,忌在阴天浇水,防止温度过高,注意保温,防止寒流。

(3)可采用烟雾法、粉尘法和杀菌剂防治。

7 黄瓜菌核病

7.1 症状表现

瓜被害脐部形成水浸状病斑,软腐,表面长满棉絮状菌丝体,最后产生黑色菌核。茎部被害,开始产生褪色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呈淡褐色,病茎软腐;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茎表皮和髓腔内形成坚硬菌核,植株枯萎。

7.2 防治措施

(1)轮作或病田深翻20cm。

(2)播种前用10%盐水漂浇种子2~3次,去除菌核。

(3)地膜覆盖。

(4)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

(5)发病初期,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也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倍液涂抹发病部位。

8 黄瓜霜霉病

8.1 症状表现

幼苗期发病,子叶正面发生不规则的褪绿黄褐色斑点,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成株发病,多从温室前沿开始,发病株先是中下部叶片反面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小斑点,后病斑变黄褐色,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病斑背面出现紫褐色、或灰褐色稀疏霉层。

8.2 防治方法

(1)调控好温室内的温湿度,利用温室封闭,创造一个高温、低湿的生态环境条件。

(2)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3)实行轮作,增施有机肥料,合理肥水,提高黄瓜植株的抗病能力。10~15天喷洒一次波尔多液。

9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9.1 症状表现

幼苗期子叶染病,开始产生近圆形水浸状凹陷斑,以后变褐色干枯。成株期叶片上初生针头大小水浸状斑点,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上产生乳白色粘液,干后形成一层白色膜,或白色粉末状物,病斑后期质脆,易穿孔。茎、叶柄及幼瓜条上病斑水浸状,近圆形至椭圆形,后星淡灰色,病斑常开裂,潮湿时瓜条上病部溢出菌脓,病斑向瓜条内部扩展,沿维管束的果肉变色,一直延伸到种子,引起种子带菌。病瓜后期腐烂,有臭味,幼瓜被害后常腐烂、早落。

9.2 防治措施(1)选用耐病品种。

(2)从无病瓜上采种。

黄瓜的病虫害的防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温室蔬菜;病虫害;措施

近年来,随着温室蔬菜生产的大力发展,温室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防治难度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防治温室蔬菜病虫害是中国温室蔬菜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温室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防治法少,主要依赖化学防治法

目前,农药防治仍是温室蔬菜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一些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仍在广泛使用,如甲拌磷、甲基1605、DDT。以上农药在温室韭菜上使用最多,这不但危害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污染环境。笔者在平常对农户温室蔬菜病虫害的技术指导过程中通过调查发现,50%的温室蔬菜3天~4天用1次农药,有些蔬菜3天~4天就出售1次,如黄瓜、菜瓜、辣椒,农药还未完全分化就被送到市场。这些着实让人担心。

无切实可行的生物防治措施

随着温室蔬菜面积的加大,一些害虫和病菌失去了越冬的特性,周年生殖,这使得病虫害泛滥成灾,温室蔬菜产量连年下降。同时,生物防治见效慢,代价大,农业主管部门也没有有效地推广生物防治措施,使得广大农户不得不继续依靠农药防治病虫害。

植保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不够

菜农缺乏正确识别病虫害的知识,缺乏植物保护基本知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能,生产实践中乱用农药现象普遍存在。植保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仍不够。

植保科研和生产相结合得不够

中国植保科学发展迅速,但真正用于生产的科研成果少。因此,科研成果的价值难以实现,在生产一线,安全、经济、有效、实用的现代植保技术依然缺乏。

现行病虫检测体系不适应农业要求

植保业务部门主要承担粮食作物病虫害的系统检测和防治指导任务,而对温室蔬菜的检测少,使得温室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缺乏统一的检测。

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体系不够健全

所谓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容许范围之内,人们食用后对^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但由于温室蔬菜周年生产,使得病虫控制也很困难,随之而来的是连续用药、违规使用高毒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严重影响了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落实和推广。

农业防治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农业防治是指利用农业管理手段和栽培技术,创造适宜蔬菜生长发育和有益于生物生存繁殖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避免病虫的发生或减轻病虫的危害。如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换茬、调整播种期、及时除草、改进土壤耕作等。作为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手段,农业防治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许多菜农往往采取传统的栽培方式,对农业防治过程中应采取的先进技术没能及时运用而引起严重的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的措施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虫优良品种

根据温室蔬菜在不同季节茬口和病虫害发生规律,选用抗逆性强、抗虫抗病、高产优质的品种等是蔬菜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措施。如适合青海温室种植的乐都长辣椒、津研2号黄瓜、津研3号黄瓜品种等。

加强栽培管理

温室要深耕土地,实行轮作、间作,改进栽培方式,清洁田园,将残株落叶、落果全部清除干净,深埋或烧掉,减少病虫害基数;注意增施腐熟的有机肥,配合磷钾肥,适当控制氮素化肥,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采用地膜覆盖,降低温室内湿度,适时适量浇水,不大水漫灌,选用晴天早晨浇水,浇水后注意通风散湿,控制好温湿度,嫁接换根防治病虫害。在播种前用55 ℃的温水进行温汤浸种等。通过一系列的壮秧栽培措施,控制病害发生,促进蔬菜生长,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

生态防治

由于温差大、湿度高有利于病害发生,所以温室蔬菜生产应采取放风降温、闭棚增温等手段进行生态防治,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这对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在温室蔬菜冬春期间浇水要掌握要点,即阴雨天不浇水、晴天浇水,下午不浇水、上午浇水,不浇明水、浇膜下水,苗期控制浇水,低温时控制浇水。

推广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污染和残毒,例如,用BT乳剂(苏云金杆菌)防治菜 青虫效果良好,用活性菌有机肥,如酵素菌、K100、5406做基肥或叶面肥既增产又防病,农用链霉素可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大白菜软腐病;“农抗120”可防治多种蔬菜霜霉病、炭疽病、黑斑病;苗期和生长前期喷洒83增抗剂或N4、S52弱毒疫苗来提高番茄、辣椒等蔬菜对病毒病的抵抗力;在保护地悬挂寄生蜂里丽蚜的卵卡,能减轻白粉虱的危害。黄瓜上喷施牛奶和白糖可有效地预防黄瓜霜霉病。还可以用蔬菜制剂防治,如用黄瓜蔓的汁液防治菜青虫,用新鲜的苦瓜叶汁加点石灰水浇灌植株幼苗根部可防治地老虎,丝瓜做的汁液可以防治菜青虫、红蜘蛛,南瓜叶汁加少量皂液防治蚜虫等。

开展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就是利用病虫对温度、湿度、光谱、颜色等的特异反应和忍耐能力,来杀死或驱避有害生物。如温汤浸种(55℃)可以杀死种子内外潜伏的细菌;夏季灌水高温闷棚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棚上覆盖遮阳网可遮光降温,不利于病毒病发生:在育苗棚上和露地地面上铺放或植株上方悬挂银灰色反光薄膜有一定的避蚜和防病毒病的作用;田间和保护地放置黄皿和黄板可诱杀蚜虫或白粉虱:黑光灯、高压汞灯可诱杀地老虎等鳞翅目幼虫。

加强蔬菜检疫

实行蔬菜检疫的目的是及时防止危险性病虫的传入和扩散,特别是在引种之前了解调出地区有关蔬菜有无检疫对象及其疫情,坚持不从疫区调种。近年来,白菜和甘蓝黑腐病、蔬菜菌核病、豆类病毒病、白粉虱、斑潜蝇等病虫害能够广泛发生都与种苗和商品菜传带有关,基层单位和广大菜农应引以为戒。

科学合理施用化学农药

目前,利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仍是重要措施之一,必须做到科学合理用药,即要充分发挥农药的效力,又要尽量减少农药的副作用,使蔬菜中农药残留量降低到国家规定标准以下,达到无公害要求。

禁止施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根据中国制定的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致死中量在50 mg/kg以下的均属高毒农药,如呋喃丹、三九一一、甲纪基1605、甲基乙硫磷、久效磷、有机汞制剂等,这些农药在蔬菜上都禁止施用;六六六、DDT都属于高残留农药,也禁止施用。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如阿米西达、适时乐、代森锰锌可防治温室蔬菜真菌性病害,农用链霉素、波尔多液可防治细菌性病害,功夫、抗蚜威可防治害虫,病毒A、病毒必克可防治病毒病。

黄瓜的病虫害的防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81-0164-02

近年来锦州地区设施蔬菜生产发展非常迅速,面积已达140多万亩,由于栽培方式的改变和连年重茬,使得设施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日益加重。为此设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必须坚持绿色防控、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综合运用植保防治方法,提高设施蔬菜病虫害初期准确诊断能力,在采用抗病品种和培育无病壮苗的基础上,运用物理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栽培防治等综合技术手段,及时、准确、适量使用高效安全的生物和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1 农业防治措施

采用多抗品种、合理轮作、清洁田园、翻耕整地、适期播种、肥水管理、嫁接技术等多种农艺措施,可有效提高蔬菜的抗逆能力,减少农药用量。

1.1 推广保护地专用多抗新品种

锦州地区设施蔬菜的主栽作物有黄瓜、番茄、茄子、青椒、香瓜等,这些作物中不同品种对蔬菜病害的抗病程度差异很大,如番茄的毛粉系列在锦州地区表现抗病性显著,各地应根据本地情况,选用抗病品种。

1.2 应用嫁接技术

锦州地区在西瓜、黄瓜、甜瓜、茄子等作物上大力推广利用抗病砧木嫁接技术,有效控制了枯萎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据近年调查,在锦州地区黄瓜嫁接防治枯萎病的防效可达95%以上,通过嫁接防治茄子黄萎病防效达96%左右,控病增产效果极其显著。

1.3 及时清洁田园

播种前或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的残枝落叶等病残体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同时在生长期要及时摘除病叶,并出田外深埋,减少病源。

2 生态防治措施

棚室的温湿度直接影响病虫害的发生程度,近年来我们推广了地上覆膜、高温灭菌等调控措施。一是采用地上覆膜、膜下滴灌的栽培模式,调节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既减轻了高湿病害的发生,又有效阻止了土壤中病菌的传播;二是用温水浸种或干热灭菌法处理蔬菜种子,可有效减少种子内外附着的病菌;三是采用“高温闷棚”模式,通过高温灭菌技术创造利于作物生长、不利于病菌生长的环境,从而达到控制棚室害虫的目的。如近年来锦州地区在防治黄瓜霜霉病、番茄叶霉病等方面采取了以上措施,取得了明显的防病效果。

3 物理防治措施

应用色板、杀虫灯、性诱剂或糖、醋、酒混合少量药剂诱杀害虫技术,对防治蚜虫、白粉虱、斑潜蝇及一些鳞翅目成虫防治效果极其显著。

3.1 色板诱捕技术

该技术主要利用害虫的趋色性,在温室大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成虫。操作方法如下:作物定植后在温室大棚内选用0.25m×0.2m或0.4m×0.25m的黄色粘虫板悬挂在蔬菜大棚的行间、株间,每亩挂黄板20-30块,悬挂时应注意,粘虫板要高出植株顶部,且要随植株生长的高度及时调整黄板,注意观察黄板上的虫量,当板上粘满虫子时要及时清除或更换。

3.2 杀虫灯诱杀技术

该技术主要利用害虫的趋光特性引诱害虫,通过高压电网将害虫击晕后落入接虫袋将害虫消灭,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目前所用的杀虫灯有频振式杀虫灯和投射式杀虫灯等多种,可在蔬菜上防治鳞翅目、鞘翅目等多种害虫。

3.3 性诱剂诱杀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昆虫体外性激素诱杀同种异型昆虫,从而达到减少天然虫量,减少虫源的目的。我们在白菜上使用了小菜蛾、甜菜叶蛾等性诱剂,诱杀效果明显。

4 生物防治

目前锦州地区在蔬菜上普遍使用苦参碱、印楝素、除虫菊酯等植物源类农药防治病虫害,不仅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危害,而且大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污染。

5 应用新型环保农药

目前锦州地区防治保护地蔬菜病虫害仍以农药为主,因此我们在指导农民安全用药过程中,贯彻选择高性能、高安全性、高效益环保型农药的原则,这类药剂药效高,用药量少,仅为常规农药用药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高效低毒、低残留、易降解、对人、畜、天敌安全,不产生毒副作用。因而,在降低用药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目前锦州地区常用的新型环保农药主要有吡虫啉类、苯甲酰脲类、植物源类和微生物源类农药。

6 应用精准用药技术

生产者应密切监测田间病虫害发生动态,发现中心病株及时进行防治,同时要正确诊断病虫害发生种类,做到对症下药。要在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的前提下,应用精准用药技术,科学使用农药。一是要适期、适量、对症用药;二是要推广应用新型施药器械,特别是雾化程度高、效果好,雾滴细,节水省药,安全性能好,劳动强度低,农药利用率高的精准施药药械;三是在化学防治病虫害时,在正确诊断的前提下,要选购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交替使用,以免造成病原菌或害虫对其产生抗药性。

设施蔬菜生产中,只有对病虫害施行绿色防控,才能保证蔬菜生产的安全,保证蔬菜质量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何德良.大棚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J].中国蔬菜,2007(1).

[2]韩国健,张新燕.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的防治[J].蔬菜,2000(2).

黄瓜的病虫害的防治范文第4篇

1我国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现状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对于保障蔬菜周年供应和调整蔬菜品种结构意义重大。2014年全国设施蔬菜面积超过380.0万hm2(5700万亩),北方地区以温室和大棚为主,南方地区以中小棚为主。相对于露地栽培,设施栽培棚室湿度高、轮作倒茬困难,为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病虫害发生呈现新特点:①黄瓜/莴苣/白菜霜霉病、黄瓜/番茄/辣椒/茄子/韭菜/莴苣灰霉病、瓜类作物/辣椒白粉病、黄瓜蔓枯病、番茄叶霉病、番茄/马铃薯晚疫病、番茄/马铃薯早疫病、黄瓜/辣椒疫病、黄瓜/辣椒炭疽病、菜豆锈病等气传病害频繁发生,病原菌繁殖速度快,极易变异,作物抗病性易丧失或下降,病原菌易产生抗药性,主要依靠化学防治;②由于多年连作,根结线虫病、黄瓜/辣椒疫病、黄瓜枯萎病、茄子/马铃薯黄萎病、黄瓜/辣椒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严重;③种子远距离调运及消毒不严格,黄瓜/辣椒菌核病、黄瓜黑星病、辣椒/马铃薯疮痂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靶斑病等种传病害蔓延;④潜叶蝇、粉虱、蚜虫、蓟马、甜菜夜蛾、小菜蛾等在蔬菜上发生为害较严重,潜叶蝇、粉虱、蚜虫、蓟马等小型害虫还能传播病毒;⑤黄瓜靶斑病、番茄灰叶斑病和番茄叶霉病等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

目前,在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上,化学防治仍然是其他防治方法难以替代的,而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农业防治被轻视。由于生物农药药效较慢,且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农民往往不愿意采用;为了追求高产,农民常常采用大水大肥的栽培管理方式,而忽视环境调控的控病作用;防虫网、性诱剂、色板和黑光灯等物理防治措施往往因防效较差、防治对象较少而不受重视。在化学农药的使用上,杀菌剂、杀虫剂、土壤消毒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激素)使用较多。蔬菜作物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叶霉病等气传病害及蚜虫、粉虱、蓟马、茶黄螨等小型害虫在一个生长季节需多次喷药防治。设施蔬菜生产中化学农药和化肥被滥用、低效使用或过量施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过度依赖农药和化肥可能导致其过量使用,影响农产品安全,造成土壤盐渍化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农药被过度使用,会导致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蔬菜品质下降,人畜健康受损害,消费者缺乏安全感;病虫害再猖獗;农田生态环境被污染,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落下降,有害微生物群落积累泛滥。而抗药性又会导致药剂使用寿命缩短,药效变差,施药次数和用药剂量、用药成本增加,农药企业对化学药剂的开发风险和研发成本也会增加。

2我国农药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

尽管我国在农药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农药有效成分趋于高效广谱低毒化;生物农药品种及使用量增长快、潜力大;剂型趋向环境友好、省工省力;施用方法趋于简便、高效、持久,每年农药防治面积达到4.7亿~5.3亿hm2次(70亿~80亿亩次),防治贡献率达到70%。但我国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研究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农药、化肥利用率仍然较低。我国农药利用效率低的原因:①政府对环境保护、农产品安全性和农药化肥高效、精准、减量科学使用,以及对作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控的先进理念、知识、技术的宣传普及不够,农民对农药化肥科学使用的益处及非科学使用的危害性认识不足。②作物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控水平较差,未重视生态调控、预防和精准施药技术以及病虫抗药性管理,过度依赖施用农药、打保险药,轻预防,重害后治理,重化学防治,对非化学防治技术研发不足,病虫害早期检测与抗药性预警技术较弱。③种植制度差异。我国土地等资源利用强度很大,设施蔬菜种植模式普遍为一年多茬,轮作倒茬困难,病虫害发生严重,依靠化学防治来保产;而欧美国家多为一年一茬,有的还实行休耕和轮作,病虫害发生较轻,投入农药较少。④作物产量水平差异。我国人多地少,需要依靠增加化肥和农药的投入来提高单产水平。⑤施药方式差异。欧美等国家已基本实现统防统治、专业化防治、机械化施药;而我国农户大多仍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喷雾等落后的施药方式和施药器械。我国政府已高度重视农药过度使用带来的问题,开始启动农药减量行动,将风险评估技术引入农药管理,构建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加速淘汰高毒高风险农药。农业部2015年提出“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方案,引导农业“绿色化”发展,加快转变施肥用药方式,根据不同作物和病虫害种类推广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加速推广新型高效肥料和农药,重点研发高效缓释肥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肥料及生物农药等新型产品,推广先进的施肥、施药机械;加快发展和扶持提供肥料统配统施、病虫害统防统治的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其参与“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3实现设施蔬菜农药减施的途径

农药减施就是要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据估算,农药利用率提高1.6%,农民就减少生产投入约8亿元;而且有利于减少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土壤和水体环境。提高农药利用率,以确保农药减量施用,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①创制新型高效环境友好型农药,更新换代老的农药品种;②在抗药性发展早期实施治理,加强抗药性监测,停用或淘汰不能或难以恢复靶标敏感度的农药品种;③正确进行药剂轮用和混用;④建立与药剂、作物系统、病虫害相匹配的施药技术;⑤提高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水平,改进施药方式,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包括适期施药技术),推进机械化施药,研发水肥药一体化施用技术;⑥推进新农药、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缓释性农药、生物农药、种衣剂、土壤调理剂的应用;⑦推进生物农药及有益微生物资源利用。国家2015年设立重点研发专项“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即基于蔬菜病虫害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土壤消毒、种苗处理、设施农业智能高效施药等技术,优化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形成不同生态区的设施蔬菜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示范、培训及推广应用,将农药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减量30%。

4我国设施蔬菜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究展望

以设施番茄、黄瓜、辣椒、茄子、菜豆、西葫芦、马铃薯等果菜类蔬菜为研究对象,基于病虫害发生状况、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高效低风险农药的筛选及其高效减量用药技术的研发,监测抗药性动态,评估重要病原菌和害虫对主要防治药剂的抗性风险,制定药剂精准高效减量施用技术及重要病原菌抗药性治理技术;②筛选及应用植物源农药及枯草芽孢杆菌、木霉等生防菌剂,研发生物农药与化学药剂协调使用技术,探查生防菌剂与化学杀菌剂交替使用对设施蔬菜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的防治效果;③确定降低抗药性风险和化学农药精准减施、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的兼容性及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有效途径,研发化学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④实时监测蔬菜产品及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动态,通过测产和田间现场检测评估农药减施增效效果,利用雾滴卡检测农药使用效率;⑤整合设施蔬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减肥省药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抗病品种的利用、高效栽培技术、嫁接技术、滴灌、无滴膜、地膜覆盖等生态调控降湿技术、高效低风险药剂精准使用技术、农药高效精准减量施用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协调使用技术、太阳能消毒技术、石灰氮土壤消毒技术、水溶性生物菌肥修复土壤壮苗技术、种苗处理、设施农业智能高效施药技术(烟雾机、喷粉机)、高效新型肥料减量施用技术、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畜禽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

黄瓜的病虫害的防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棚蔬菜 病虫害 影响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058-01

伴随着我国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蔬菜面积也不断地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实现年度周期老虫害的发生频率增加。经过调查,各类蔬菜有几百种害虫疾病,发生较重的有几十种,如瓜类霜霉病、番茄早疫病、蔬菜蚜虫、红蜘蛛、斑潜蝇等病虫害。并且发病频率明显增高,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一、大棚蔬菜几种新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增加主要发生在害虫和害虫时量,温室蔬菜。因为蔬菜大棚早春栽培和秋季栽培,病虫害的早期和延迟的同时由于目前的温室蔬菜种类繁多,许多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也增加了。病虫害延迟时间,延长蔬菜病害发生期,更可能导致减产,病虫害发生更容易控制,危害程度减轻,但种类增多;病害主次发生变化。

在环境温室蔬菜栽培和露地栽培的环境条件是不同的,温室栽培有利于蔬菜周年生产与供应,而且对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温室栽培的快速发展,害虫和疾病的明显增加,损伤的程度加重,并提供了细菌和昆虫源于露地蔬菜。

二、土壤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温室栽培蔬菜种类单一,有限的地区种植,作物轮作、连作是不可避免的。从分泌物质和根菜类蔬菜根产生的残渣,微生物逐渐失去平衡,增加病原体的数量导致疾病的发生。温室土壤比在田间土壤吸收较少的光,高温和高湿度,病原体快速增殖,生产和抗病品种缺乏,例如新的甜瓜枯萎病害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从零到星植物常见病害只需要4~5a时间。在大型大棚连作,蔬菜根结线虫病是只有3~4A,这对于许多种类的蔬菜生产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近年来,番茄青枯病,草莓黄萎病等土传病害分布在各种蔬菜地区,伤害不断地增加。

各种植物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成为主要的传染源,是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死亡率的户外环境的细菌,在植物生长季节的感染,发病的程度较轻,仅在局部地区季节性疾病传染。但在温室栽培,病原菌可安全越冬,而且它的发生已成为温室蔬菜生产的发展的大敌。如瓜类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蔓枯病,黄瓜,辣椒,韭菜疫病,番茄叶霉病,早疫病,豇豆及菜豆锈病,芹菜叶斑病,各种蔬菜灰霉病腐烂,草莓,草莓白粉病。此外,幼苗猝倒病由立枯丝核菌能在土壤中越冬,所以经常在老苗圃苗床严重产生,甚至毁苗,耽误收成。

三、大棚蔬菜病虫害科学防治的对策

1.重视对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的研究

准确把握病虫害发生特点,进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技术专家的技术指导,一定程度的提高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减轻病虫危害程度。在温室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主要针对疾病和蔬菜害虫对当地的天气预报,可以指导温室蔬菜种植户有一个时间控制,减少盲目性和农药浪费,增加收入,还可以防止温室蔬菜病虫害暴发和流行。

2.加强农业防治和土壤综合治理

仔细选择抗病品种,适时移栽、育苗、作物轮作,施足底肥和其他农业防治措施。这是疾病控制的基础,对疾病的控制和植物生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品种的选择应注意其产量高,适应性强,有选择性地种植,更需特别注意抗病虫和抗害虫。应该注意对嫁接技术和换土的综合管理,合理轮作以及土壤消毒措施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根据不同的蔬菜种类确定播种期,如黄瓜病虫害较多,一般不超过三年连作。为了避免蔬菜连作单种和避免类似的蔬菜连作,适当的安排,采取多种形式的交叉种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蔬菜作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3.注重生态调控

温室大棚的温度高,湿度大,非常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但我们也可以充根据温室保温温度迅速通风性能,和其他手段以达到生态控制的目的。例如,可以选择中午关闭温室,当大棚的温度上升到50℃达到2小时后,消灭细菌。同时,还可以根据温度和湿度指数的生态控制的要求,控制好的早上、中午上和晚上的温度和湿度,当然,还需要注意水管理,水不能雨天浇水,必须在阳光明媚的早晨,注意防潮,以达到对控制该病的产生和发展良好的效果。

4.采用高科技蔬菜种植技术

运行各种新型高效栽培技术,提高农民种植蔬菜病虫害防治水平。使用新的药物,如提高抗害虫克露明星效应,尤其是在连续的降雨中的应用,这种药物可以提高预防效率,降低成本。大中棚的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土传病害。在施肥应注意对氮肥要适当的控制,增加有机肥和磷钾肥等,根据施肥品种达到合理施肥的目的。再就是温室的消毒,在作物收获后,彻底清除枯枝残叶,蔬菜残留消除或移栽,并将所有棚消毒。消除病害在土壤中的存活。

5.空气湿度的影响

在寒冷的季节,空气相对湿度比较高,在屋顶,墙体结露可以分散在植物上。导致在高湿度的环境中,降低阻力,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但适合多种病原真菌,细菌侵染和繁殖。如黄瓜霜霉病。如果发生的危害传播迅速,常引起流行,造成作物减少。上述疾病损伤加重,都与高湿度环境有紧密的联系。

四、小结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由其特定的环境,害虫疾病比普通的土地更严重。因此,做好温室蔬菜害虫的防治工作,必须确定温室蔬菜病虫害的病因,采取科学的措施,获得高产量和高质量的收成。总之,疾病和温室蔬菜病虫害的科学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只要农民能够根据植物病虫害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我们将能够实现科学的效果,保证大棚蔬菜有一个良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李晓东.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要严把“五关”[J].现代农业科 技,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