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研究性学习收获与反思

研究性学习收获与反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研究性学习收获与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研究性学习收获与反思

研究性学习收获与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特色发展; 全面发展; 专业化发展

Discuss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study and three "developments"

Wu Xiao-yun

( Hunan Province Xupu County No. 3 school, Xupu Hunan 419315 )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research study and features of the school 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learning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research stud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Key words: Research study, Development with characteristic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升学率与教育发达地区的学校差距很大,学生毕业后,不可能大面积升学。学校教师从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走向体会到,单纯追求已经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还会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办学的立足点必须转向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大家意识到,研究性学习课程会是学校事业有所发展、教师整体素质提升的难得的机遇和切入口。于是,学校全体教师统一认识,从2002年起就将研究性学习正式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并从研究性学习的管理、指导、教师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推行素质教育,特色发展的切入口

研究性学习需要构建一种开放式的学习课堂,我们通过实验比较,认为“自主协作式”的形式比较适合普通高中教育现状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自主协作式”简单来说,就是“全员参与、导师引路、分层达标”。

全员参与。各部门分工合作,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服务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学校教师都有责任担任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的导师,学生自主选择,教师不得随意拒绝充当课题组的导师。教师一旦当上课题组的导师,就要全面担负起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职责。

导师引路。活动以课题小组为单位开展,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担任课题导师,由导师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管理、指导。

分层达标。将研究性学习的活动目标分为“起始、基础、提升”三个层次,根据学生实际分别按不同的目标进行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成长过程。“起始”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基础”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目标,着重培养学生思辨与批判性反思能力,初步形成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有效的管理和良好的服务,我们学校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性学习氛围,研究性学习逐步成为我校教育之特色,教育效果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肯定。近年来有《新型小功率白炽灯泡》、《龙庄湾乡金银花粗加工方法及引起的环境污染的调查》、《一都河水体污染及生态修复》等二十多个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项目在市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等赛事中获奖;教师的《统计图表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等多篇文章在各级刊物上发表,题为《探索研究性学习活动,构建学校教育特色》经验总结参加“湖南学校发展论坛”论文交流并获一等奖;中心教研组在师生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编写的《走进研究性学习》手册,由湖南省教育厅授予湖南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叁等奖。

二、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全面发展的成长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地收获着:他们学会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学会了交流和分享他人的研究信息、创意和成果;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增强了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形成了尊重他人的意识和客观评价自我的正确态度。学生在研究性学结中这样写道:“研究性学习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科学,亲身体会发现,学习与人交流、合作和分享,最终使我们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所取得的经验也好,教训也罢,也是收获了,这使我们开始热爱生活,关心生活,体验生活,挑战生活,这种学习,提高了我们的素质,教会了我们的道理,让我们终生受益”;“现在我才了解同学之间的默契配合、团结协作有多重要,当一个课题着手开始研究,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接踵而至时,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大家都怀着一颗责任心,全身心投入课题研究,每克服一个困难,我们都会惊叫着互道‘祝贺’”;“研究性学习让我忘掉了我是差生,原来我也这么行,研究性学习帮助我确立了自信”。

三、研究性学习是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发生转变。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在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前提下进行角色定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研究性学习包括情境体验,课题准备、研究实施、总结反思四个阶段,我们认为,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需要体现“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等角色,并且这种角色在研究性学习的四个阶段中,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行为目标各有侧重[1]。

教师在参与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要增强“问题意识”、“过程意识”、“成果意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逐步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化,成为教育的研究者和终身学习者,走专业发展之路。

素质教育呼唤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为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开辟了广阔的探究空间。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我们也有很多的困惑,但我们相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必将促进学生、教师、学校更好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收获与反思范文第2篇

一、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开发要求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关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是一种课程领域。

因而开发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显得非常重要,我们要因地制宜,发掘资源。合理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有利于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保持较强的探索动机和创造欲望。

二、研究性学习学生课题点评

学生们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组成了各自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并积极讨论交流,涌现出多个关于陕西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课题。

1、《陕西的人文风情》课题

经过正式的开题报告之后,课题组的首要任务就是共同商量拟订出一份关于陕西知识的调查问卷。经过老师的帮助,近一百份调查问卷已向校内、校外发出,问卷回收率还是不错的,基本上全部回收。经过对问卷的研究及分析,他们又进一步明确了各个组员的任务。经过将近一个半月的收集及整理,组员把成果交给组长。一周过后,他们的作品已有了一个雏形。之后,经过指导老师的指导,组员又参观了陕西的一些名胜古迹,进行了实地拍摄及调查访问,更加了解了陕西的历史发展和人文风情。

正如课题组长所说:“对于一个一向热爱历史,热爱祖国的我来说,这次活动无异于一次享受的过程,在活动中,我体验到了西安的旅游氛围,以及陕西的历史底蕴。我以后更要加倍学习,以回报这片养育我的黄土地。”

2、《外地游客心目中的陕西小吃》课题

经过小组成员数月对陕西小吃的调查研究,对西安以及周边一些饭店的调查,对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调查。小组成员对游客们反映的各种情况进行了汇总、评价、总结、反思等工作。

三、研究性学习学生感悟

第一,初步树立了研究和创新意识。第二、了解了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虽然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研究过程还不是很规范,但学生对设计问卷、问卷统计、查找资料、提炼观点、撰写论文等主要环节都有了一些亲身的体验和初步的体会,对展板的设计制作也有了一些感性认识。第三,学生们感受到学无止境。平时各科的学习一般是学得多用得少,所以学生往往只感到知识太多而感受不到知识的不足。而研究性学习正好是反过来:先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再回过来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这样可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知识的不足,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第四,深切地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成功。第五,从刚开始的那一种不以为然,逐渐过渡到在过程中品味学习的乐趣;从进行调查刚开始被拒绝的沮丧,到之后开心的发放调查问卷。第六,一门课程让学生受益匪浅,从中所得到的责任心,交际技巧,从刚开始的不以为然到逐渐感到兴趣,从刚开始的不知所措到最后的自由放松,这是一个飞跃。

研究性学习收获与反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考改革 研究性学习

新的高考改革已经确定了日程表,国家要将“彻底的高考改革”进行到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014年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而不论是技术型人才还是学术型人才的培养,都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更加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能力立意、注重考查思维品质”的命题的要旨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故而在中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研究性学习必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可以渗透到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中。研究性学习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目的,它将深刻地影响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思想观念、教学行为、专业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因而研究性学习就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成长的学习,也成为教师发展的一种挑战。

当前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1.从教者观念有待于转变

面对研究性学习,许多老师有一种“怕”的心态:怕学生做不好、怕高考受影响、怕自己教不了。而且自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以来,高考指挥棒并未完全随之而动,当前中学教学实际上仍是“应试教育”,导致大部分教师认为,在高中阶段最重要的还是搞好“双基”训练来应付高考,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2.从教者研究性学习的素质有待于提高

高水平的教师素质是培养学生深层次学科能力的重要保证。首先,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要经常地研究教学的动态和相关著作,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其次,要涉猎多种学科知识,了解和掌握多学科多方面知识,并使之有机结合。再次,要掌握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3.学习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有待于健全

学习评价作为学习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学习评价重诊断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重定量评价轻定性评价、重结果轻过程,对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极其不利。

4.课题研究实践有待于强化

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通过完整的课题研究实践来进行深度体验。但学生往往根本不知道规范的课题研究实践必须经过四个阶段:选题、开题、证题和结题,不懂得每一阶段的具体要求,认识不到每一阶段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基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应注意和处理好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

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更新的前提下要着力于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走上研究性学习的道路。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有效的研究课题,如何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指导学生学会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体验和收获进行反思。第一、小组建设。研究性学习提倡合作性研究,根据这一学习的特征,教师指导学生组织研究小组,要考虑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行为表现、发展潜能、知识接受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第二、选题指导。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同时也应向学生提供一些选题方向,并进行必要的选题策略指导,选择他们最关心、最感兴趣的问题,启发他们寻找有价值的课题并注意考虑研究的可行性。第三、过程指导。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研究方法给予具体指导,要指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真进行调查访问,要指导学生收集信息,分析资料,了解最新的研究结果。第四、研究成果的呈现及评价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注重用事实来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要能准确的加以表达。指导学生在评价研究成果时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学习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2.充分发挥学生“研”的作用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作为组织者的教师必须想办法激活学生的主体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一、教师应创设和谐、平等的学习气氛,强化自主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和激励学生。第二、加强管理,进行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强调在探究学习中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应做好学生的组织管理工作,要求各研究小组认真负责,明确分工,各取所长,加强合作。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各自的能力和特长都能得以最大的施展。第三、学习评价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性学习更应注重学生实践过程的能力呈现和发展,而不是研究结果。所以教师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评价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能,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可以运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互评、小组之间互评这几种形式组织学生对学习进行评价。

研究性学习收获与反思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研究性学习 问题 改进措施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国的全面实施,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十分良好的效果,尽管研究性学习存在已久,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并没有受到教师的关注,对于高中生物教学而言,研究性学习能够改变学生接受知识过于被动的现状,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且还能满足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而对教学提出的不同要求,因此对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事项和具体过程

由于高中学生所处年龄段的特点导致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这对学有好处,但是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过于被动,只是单方面的接受知识,好奇心反而成为耽误学生发展和进步的不良因素。而研究性学习恰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构建适当的教学情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学生在教师引导和组织下,主动地去探索、发现、猎取、洞察和体验,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根本目标。

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今教育的各种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在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也同样如此,教师要明确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未来的发展为本,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将探究性教学贯彻在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之中,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感受到研究性学习带来的巨大好处。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导致他们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还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利用这种学习方式的灵活性,通过小组合作等手段促进班级同学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需要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其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

对探究资料的准备--对探究过程的设计--对探究人员进行分组--对探究结果进行汇报展示--对探究的整个活动进行评价。

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到研究性学习的巨大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仍在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不能加以合理的解决不仅研究性学习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笔者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角色定位出现偏差

传统的教学理念更多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新课改后这样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还是有很多教师在进行角色定位时出现了偏差,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没有为学生构建起自主的学习氛围,还有一些教师则是走向另一极端,过于放任学生,没有给予他们合理的理论指导,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体验。

形式化的教学过程

有一些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起到效果,只是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为了研究而研究,没有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含义,或者将研究性学习理解为实验教学,只是实验小组实验这一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甚至对生物的学习产生不好的印象和抵触心理。

(3)教学评价不够合理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的不同,导致他们在接受生物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情况也不同,但是现在的教学评价过于重视教学的结果而非过程,这不利于学生和教师发现自身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很多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尽管十分努力的学习,仍然与其他学生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这无法体现在教学评价当中,努力却没有收获,这些学生将会慢慢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三、提高研究性学习水平的改进措施

面对现今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改进,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帮助研究性学习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及对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认为具体的改进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教师应努力促使自己的角色不断发生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逐步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从教师身份的训导者、管理者逐步转向学习过程的引导者、服务者;从教学的实施者、劳动者逐步转向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从课程规划的从属者、执行者逐步转向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开发者。

(2)依据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和特点,在我国的教育现状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模式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不能僵化单一,不能照搬国外或他人现成的模式,更不应该有整齐划一的实施模式。我们还可以采用文献查阅、网络搜索、课外走访、问卷调查、参观考察、实地调研、项目研究、案例探究等均是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方式。

(3)我们可以尝试从学生、教师和课程三个层面,依据现实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坚持过程性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和他人评价为辅的评价方式,对生物学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我们要重视的是评价的过程而非结果,合理地利用评价内容的灵活性,真正意义上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考虑的重要课题,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有效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大有好处。

参考文献:

【1】吴剑峰. 生物教学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教学与管理. 2011(21)

【2】李红艳.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16)

研究性学习收获与反思范文第5篇

1、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委托我校从2007年高中一年级开始,进行新一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验与研究,探索高中学段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2006学年、2007学年两年进入安宁中学的年轻教师超过20人,其中在2007学年高一年级任课的年轻教师达12人。使教师养成规范的教学科研工作习惯,促进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是关系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3、以科研促教学,教学促科研,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是学校的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作,通过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是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4、各个学科教材上均有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也是教学所需。

二、我们的做法

1、操作形式

分阶段以班为单位进行选题并实施研究:每个阶段全年级一个主题,在这个主题下每班自主确定一个研究课题,每个课题下分若干子课题。班主任为本班课题总负责人,每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子课题进行研究。选题及研究与班级管理、教学实际需要相结合,各小组指导教师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

助学用书:云南省普通高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助学用书《研究性学习》(2007年6月第三版)

三个主题活动:多角度研究问题;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关于“我将来做什么”的研究。

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多角度研究问题”

1)本阶段要求各班围绕学校建设等学生周围实际方面选题并进行研究;

2)本阶段主要目的就是让师生都掌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选题――制订研究计划――论证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展示交流――成绩评定)

第二阶段: “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1)这一阶段就是研究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

2)特别关注每个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的研究及研究前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及学习成效。

第三阶段:关于“我将来做什么”的研究

1)本阶段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少些盲目和茫然;

2)本阶段实际上是指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

2、评价

评价由自评及他评组成,自评占40%,他评占60%

(1)针对学生的评价:

评价原则:注重过程;评价主体多元;激励为主;不设置唯一标准;等级制与学分制相结合

评价者: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指导教师评。

评价目的: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挖掘其中丰富而精彩的体验、收获和经验

每一阶段评价内容:研究主题、研究计划、研究活动、小组协作、研究成果。

(2)针对指导教师的评价

原则:评价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辅导的个别学生所获得的荣誉,而是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学习收获。评价贯穿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而不仅局限于期中或期末考核。

评价者:学生小组成员、教师自评、课题管理小组。

评价目的:促进教师参与研究性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

评价内容:指导态度、时间保障、资源支持、自我反思等

3、管理

1)学生管理

每班确定一个研究课题,由若干个子课题组成。班主任为本班课题总负责人,全班同学分若干研究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子课题。

每个研究小组推举一人担任组长,组长负责召集活动,记录出勤及与导师、班级、年级、学校协调相关事宜。

每小组聘请一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一般从本班任课教师中聘请。

2)教师管理

年级每位教师每学期除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之外,必须至少承担一个课题小组的指导教师工作。指导教师参与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并对学生进行指导,还对学生的安全和学习质量负责。

4、要求及说明:

1)注意收集师生对助学用书《研究性学习》及课程开展的意见、建议;

2)每一阶段结束后力求将好的成果运用并推广到学习生活中。

三、取得经验及成果

1、以班级主题活动的方式来设计和选择研究课题,符合高中实际,没有给师生额外增加过多负担,为课程的开设提供了时间保障;

2、班主任为课题的直接管理者和促进者,与班级管理相结合,不但有助于课题研究的开展,还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3、研究课题选择与高中学生实际需要密切相关,对促进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帮助较大,另外对引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设计也有一定帮助(举例:今年高考英语成绩140分的干玲瑜同学恰好是第二阶段英语学习方法探索研究子课题的组长;另外今年学生高考志愿填报相对较好);

4、采取多种形式的展示、交流不仅有助于提高师生参与研究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各小组改善研究内容,提高研究质量;

5、有评价方案,也取得一些成果。

四、不足及需改进的地方

1、每一阶段时间安排过长,导致第二、三阶段的研究受到太多冲击(受文理科分班教师变动、会考、突发的事件如5.12活动等的冲击较多),干扰了研究的开展;

2、忽视了因师生变动带来的认识差异、高中考试的频繁及高要求对研究工作的冲击,没有及时的做好协调导致各班研究质量参差过大;

3、资料意识和成果意识都不够(第二、三阶段展示交流不够,没注意资料的收集、检验和整理,没及时进行成果的推广,影响了研究质量的提升);

4、评价、激励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五、下一步实施的考虑

1、仍按三个阶段安排,但时间缩短,每个阶段从开始选题到结题大约安排3个月时间,三个阶段的班级主题活动在三个学期内完成。(更有助于更多发挥本课程对学生的积极帮助价值)

如新的高一上学期打算于11月到次年1月完成第一个班级活动“多角度研究问题”,高一下学期2月~5月完成第二个班级活动“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二上学期于8月~10月进行“我将来做什么”的研究。学生就有更多时间将研究所得运用于高中阶段后期的学习中,在运用中检验研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