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神疾病概述

精神疾病概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精神疾病概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精神疾病概述

精神疾病概述范文第1篇

【关键词】精神病;档案管理;基础建设

一、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基层建设的意义

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简称686项目)是我国为深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而开展的一项工作。

目前,重性精神病管理项目作为一项非传染性疾病纳入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旨在建立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和康复管理的工作机制和网络,最终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随着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一体化综合防控体系的建立,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管理基层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实行科学的、规范的动态化管理,才能有效地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监护、治疗,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二、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基层建设现状探讨

本次研究,以昆明市某辖区内一个区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六个乡镇卫生院和两个社区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为研究对象,发现存在以下几点主要问题:

(一)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专职人员流动性大。为构建全国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和康复管理的工作机制和网络,最终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本区精神病专科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在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带领下,于2016年5月30日已完成全区1182名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档案管理工作。为完成该项档案管理工作,各级机构均设置了重性精神病档案管理专职人员,但由于乡镇和社区两级卫生服务人员流动性较大,出现了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专职人员经常性变动的问题。特别是有的乡镇当新的专职人员还未接手,原有的专职人员已经调离本单位,这样就造成了工作交接的断面,新的专职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初期具有相当的困难,对具体相关档案工作及要求一知半解,造成了许多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问题,诸如:档案缺项、漏项、信息误报等。

(二)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专职人员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保密意识。根据云南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要求,本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开展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知R工作培训1-2次,但由于基层专职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以及档案管理专业素质较差,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专职人员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问题突出,特别表现在:对重性精神病分类不清,在工作中经常把非重性精神病的其他精神类疾病纳入了档案管理中,违反了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的要求,造成了档案的误报、浪费了档案管理资源及人力。

(三)重性精神病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认识不够。由于目前工作在档案管理一线的人员中,具有专业档案管理背景知识的人数极少,多数是一些非专业的工作人员,他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工作中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一些本该保存的文件及文档不能被妥善保存等。

三、对策

(一)加强基层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专职管理人员建设。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结合档案专职人员自身情况,重点培养固定岗位工作人员,降低人员流动性,防止重性精神病档案工作专职人员因个人原因频繁调动而造成的档案工作问题。

(二)重视人才培养、提高重性精神病档案专职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各级重性精神病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重性精神病档案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继续教育,深化培训各档案专职人员对档案法、精神卫生法和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的深刻认识,提高自身档案专业的业务工作水平,同时应注重培养重性精神病档案专职人员对患者档案隐私保护的责任意识,规范重性精神病档案管理在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流程。

(三)加大对重性精神病档案管理工作的社会宣传效应。让病患及患者家属认识到这项工作对其家庭和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能够积极参与并配合档案信息收集管理工作,也起到消除或减少社会普通人群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态度,真正全民参与到这项公共卫生事业中来,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以达到共创和谐社会的目的。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作为十一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九项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之一,已成为精神专科医院管理以及地方政府公共卫生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基层建设为科学规范开展重性精神病人的排查、诊断、危险性评估与管理,维护精神病人自身合法权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社会负担,稳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眉芳,李其铿,张翔.重庆市某区农村重性精神病患者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5,28(11):46-48.

[2]毛亚男,昆明市公布“十一五”期间居民健康状况评价报告[N].都市时报,2011-03-02(4).

精神疾病概述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二甲双胍;精神;疾病;药理;作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53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24-02

近十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大量有关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重增加,糖代谢及脂代谢紊乱等代谢综合征方面的报道,对抗精神病药源性肥胖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Hendenrson等人对52例服氯氮平的精神病患者随访5年,发现有36.6%的精神病患者发生糖尿病[3]。有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不管是否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均存在患Ⅱ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的风险,且精神分裂症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4]。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缺乏有效的方法来预防或治疗/减轻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和糖脂代谢紊乱。二甲双胍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能增强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学者报道,二甲双肌可减轻超重/肥胖患者的体重,预防/延缓糖耐量减低患者转变为糖尿病,改善肥胖患者的各项脂代谢指标[5-6]。基于一些研究成果,二甲双胍辅助应用于精神疾病患者治疗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1 二甲双胍的临床药理作用

二甲双胍属双胍类降糖药,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50%-60%,血浓度2h达高峰,与蛋白质无结合,在体内不代谢,绝大部分以原型从尿中排泄,血浆清除半衰期约6h。能通过人类胎盘,脐带药物浓度超过母体水平,推测有可能影响胎儿和(或)新生儿胰岛素抵抗的宫内发展过程。二甲双胍可以影响肠壁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与胰岛素作用机制不同,它不能促使脂肪合成作用的发生,并具有抗脂肪分解、降低血脂肪酸水平等作用。一些研究报道,二甲双胍可安全地和有效地阻止儿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出现的体重增加和不良代谢改变[7]。

2 二甲双胍在精神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20世纪五十年代,随着二甲双胍在临床上的首次应用,人类与糖尿病抗争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如今,二甲双胍在治疗Ⅱ型糖尿病中的卓越地位已为世人所瞩目,它的适应症也随着各种研究的不断开展而延伸,同时其在精神疾病中的临床治疗价值也有较好的前景。

氯丙嗦问世之前就有精神分裂症病人患糖尿病的危险性高于普通人群的报道,这提示糖尿病的高危险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疾病本身及患者自身的生活方式有关。二甲双胍能有效安全的减轻奥氮平引起的青少年体重增加,并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糖代谢紊乱。国外也有一些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能减轻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最近研究发现,二甲双胍成功地应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使闭经的肥胖女性恢复月经,并且改善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相关性体重增长和胰岛素抵抗[8]。有资料表明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可直接降低葡萄糖转运体的功能[9]。相关研究证实,二甲双胍治疗、行为干预单用或合用均能减轻抗精神病药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及糖代谢紊乱。行为干预能使患者摄食减少、运动量增加,从而减轻患者的体质量[10]。国外的一些研究显示包括抑郁在内的情感障碍、神经变性疾病痴呆和帕金森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二甲双胍治疗则有可能降低相关风险[11],进一步暗示,神经变性疾病和抑郁或情感障碍可能存在共用的潜在诱发机制。

3 展 望

二甲双胍独特的药理作用以及大量的实验证实其在IGT患者、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作用,使其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二甲双胍与抗精神药物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联合应用的实验结果也证实了其在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减轻由于抗精神药物的广泛导致的患者躯体代谢综合征具有正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丹,修锐.二甲双胍临床应用概述[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19(3):164-166.

[2] 梁剑梅.浅谈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和重要性[J].医学信息,2010,24(7):2250-2251.

[3] Henderson D C,Cagliero E,Gray C,et al.Clozapine,diabetes mellitus,weight gain,and lipid abnormalities:a five-year naturalistic study.Am J Psyehiatry,2000,157:975-981.

[4] Cheng G,Huang C,Deng H,et al.Diabetes as a risk factor for dementia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studies.Intern Med J,2012.

[5] Iqaki N,naka M,Goto T.Markedly improved glyeemic control and enhanced insulin sensitivity in a Patient with type 2 diabetes complicated by a suPrasellar tumor treated with PioglitaZone and metformin.Iniem Med,2005,44(8):832-837.

[6] The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e Research Group Role of insulin secretion and sensitivity in the evolution of type 2 diabetes in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effeets of life style intervention and metformin.Diabetes,2005,54:2404-2014.

[7] David J K,Elizabeth M C,Miehae l S,et al.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metformin treatment of weight gain associated with Initiation of atypical antiPsyehotic therap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is.Am JPsyehiatry,2006,163:2072-207.

[8] Wu RR,Jin H,Gao K,Twamley EW,Ou JJ,et al.Metformin for treatment of antipsychotic-induced amenorrhea and weight gain in women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a double-blind,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study.Am J Psychiatry,2012,169(8):813-21.

[9] CoPe MB,Nagy TR,Femandez JR,etal.AntiPsychotie drug-induced weight gain:development of animal model.Int J Obes,2005,29:607-614.

精神疾病概述范文第3篇

产生和发展

群体遗传学在1920年被确认为一门学科。1960年它又分为两个分枝,一个与历史过程有关,将遗传学与人类学以及在其他物种的古生物学和分类学结合。另一分枝与同时期人群的遗传有关,将遗传 学与流行病学、医学、心理学以及在其他物种的农学相结合[1]。后一分枝在本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了遗传流行病学,并被人们普遍接受。它是遗传学与流行病学相互渗透产生的一门完整的独立的边缘学科,合并了流行病、统计学方法与分子遗传学技术,把许多背景不同的研究者联系到了一起。它是群体遗传学中最年轻和发展最快的分枝。Morton[1]认为群体遗传学的每个方面,只要不是主要涉及进化的,就属于遗传流行病学的内容。

遗传学与流行病学的结合是近代对复杂疾病病因认识的需要。1954年Neel和Schull就提出新的学科术语“流行病遗传学”(epidemiological genetics),即研究遗传和疾病的关系。后来Morton和Chung等一致认为流行病和遗传学方法的结合是必需的、不可避免的,而决定家族聚集性的因素有可能是纯环境的,“流行病遗传学”未考虑环境假设,容易产生偏颇,故于1978年正式使用“遗传流行病学”术语[2,3],即遗传流行病学是“研究亲属中疾病和病因、分布和控制以及研究在人群中疾病遗传的原因的一门学科”。这一定义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研究方法

包括群体和家系研究。家系研究一般包括三个连续的步骤:有无家族聚集性、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如何、遗传机制。

一、群体研究:流行病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环境病因的作用,所以遗传流行病学也包括群体的病因研究,即研究环境与遗传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4,5]。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疾病都涉及遗传和非遗传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肿瘤发生的“二次打击”学说就是早期著名的将流行病学分析用于医学遗传学的成功例子[4]。研究发病率在时间、地点、胎次等的变化,以及比较疾病易感基因在病例与对照分布的关联研究都属于群体研究的内容。

二、家族聚集性研究:家族聚集现象间接反映了遗传因素的存在。研究方法包括病例对照和定群研究。判断标准如下:①患者亲属的患病率或发病率高于对照亲属或普通人群;②有家族史患者亲属的发病率高于随机人群患者亲属;③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④数量性状亲属对之间的相关大于非亲属对[6]。

三、双生子和养子研究:用于区分遗传和非遗传病因。双生子研究假设单卵双生子(MZ)和异卵双生子(DZ)所处的环境相似,如果MZ的疾病一致率高于DZ,表明家族因素中有遗传因子的存在。养子研究是通过比较患病养子的血缘亲属和非血缘亲属的发病危险性,或比较患病和非患病养子的血缘亲属的发病危险性来证实遗传因素的存在。存在的问题是样本较难获得,对合子确认方法不明确会造成偏倚,对于大多数复杂疾病,双生子中仅很少一部分是家族遗传的,使平均一致率降低,难以取得强的遗传因素的证据。因此,考虑其他变量以识别可能的疾病异质性显得很重要[7]。

四、遗传方式的研究(分离分析):确定了遗传因素的存在,就要了解与该病相关的位点数和这些位点的基因的遗传方式。由于实际的遗传方式可能很复杂,一般考虑简单化模型,即证实单位点(或最多2~3个位点)的存在。该位点的等位基因对患病易感性有主效应,将剩余的易感性变异分为家族和非家族的因素。通常估计家系资料在不同的遗传模型下的概率,研究哪种模型最适合此批数据。最大似然方法用于比较模型和获得参数的估计值,如基因频率和年龄特异的外显率。还可以检验基因型和发病年龄的关系以及环境因素的效应。

五、易感基因的定位(连锁研究):当研究提示一或多个主基因与疾病发生有关,就必须识别这(些)基因的分子特征。连锁分析通过检查几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以何种组合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来推断两个或以上位点(以及疾病位点)的相对位置。该方法依赖于可获得的多态性标记。减数分裂时来自父母的不同染色体间进行遗传物质的交叉和交换。染色体上两位点之间交叉的概率为重组分数(θ)。当θ为0时,表示两位点未出现交叉,二者相距极近,θ为0.5时,表示两位点的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随机组合,故两位点不在同一染色体上,或在同一染色体上相距很远。重组分数越小,两位点相距越近。

lod score方法假设在已知的遗传模型和某一θ值(0~0.5)下,计算观察家系的似然度(likelihood)与θ=0.5时似然度的比值的对数(lod值),最大lod值下的θ值是最可能的重组分数值。若lod值≥3,一般认为有连锁,≤2则认为无连锁。虽然最终的分子分析将物理定位这一基因,但连锁分析极其重要[8]。lod score方法需要知道疾病位点的参数,如遗传方式、基因频率和外显率,参数估计错误会降低检验效能。故近年越来越多地应用非参数方法,如患病同胞对、患病亲属对、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disequilibrium test, TDT)等。TDT法是分析异质性的父母某些标记等位基因是否比其它更可能被传递到患病子女[9]。

随着DNA技术的发展以及多态分子标记的发现,近年来开始用全基因组扫描的方法来进行疾病基因定位,这种方法需大量的分子标记,通常多于300个位点,但该方法大大提高了发现疾病基因的机会。

六、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基因控制机体对环境的敏感性,这一现象在生物界很常见。遗传与环境相互联系,基因可能影响个体对高危环境的选择、修饰机体对环境因子的易感性。例如,基因可控制人体对饮食钠的高血压反应、对环境毒物的降解效应、长期吸烟对肺功能的影响、对油脂和胆固醇消费改变的血浆脂质反应[10]等。一些功能性多态基因的不同表达可能需要环境的影响,或因多态性影响代谢途径,而后者又依赖于环境所提供的底物的可获得性,或因转录环境信号给基因的转录因子与多态调节顺序的相互作用不同[11]。如高密度脂蛋白(HDL)与冠心病有显著负相关。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可促进HDL的转化。因此CETP活性增加使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而酒精消费对CETP活性可能是一重要调节因素。饮酒者CETP/TaqIB多态等位基因(B2)与血浆HDL胆固醇呈强正相关。在B2B2纯合子的个体,酒精对心肌梗塞有显著的保护作用[11]。

遗传流行病学在肿瘤[7]、精神疾病[8]、心血管病[11]、糖尿病等复杂疾病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列举了遗传流行病学方法在肿瘤和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在肿瘤和精神疾病中的应用

一、肿瘤遗传流行病学:肿瘤是由于自发的或环境暴露引起的生殖细胞(可遗传)或体细胞内基因突变,导致DNA水平的损伤引起的[12]。肿瘤遗传流行病学的主要目标是解决遗传突变在何种程度上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临床经常可见患者的家系成员患相同或不同部位的肿瘤,患者一级亲属的肿瘤发病机率一般增加2~3倍。大多数双生子研究发现MZ比DZ的疾病一致率高。

家系成员除了共享遗传物质,许多行为和环境特征也可能相似,因此一些研究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遗传和环境变量的贡献。多数发现一些家系的肿瘤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如当控制了每个家系成员的年龄、性别、职业和酒精、吸烟消费后仍然发现肺癌患者的亲属肺癌发病率升高[13]。多数肿瘤在控制了年龄后,家族史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危险性大小与患病亲属数和发病年龄呈函数关系。家族性患者的发病年龄更早。

对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卵巢癌以及软组织肉瘤的分离分析结果大多提示存在一或多个稀有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的作用。基因频率多在0.002~0.006之间,即归于这些基因的病例占所有病例的5%~10%,剩余为散发,终身外显率高于60%。归于这(些)基因的病例部分随发病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连锁分析成功的例子是乳腺癌和卵巢癌基因的发现。1990年报道乳腺癌与17q21连锁[14],继而发现了位于17号染色体的BRCA1[15],证实了分离分析的结果。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停经前有ERBB2过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多在年轻时服过口服避孕药;CYP2基因与吸烟相关的组织学类型的肺癌有关;卵巢癌家族史与口服避孕药相关。

二、精神疾病遗传流行病学:某些精神疾病有家族聚集现象。双生子研究发现焦虑和抑郁症存在共同的遗传成分,且可解释30%的表型方差。用多变量分析法对抑郁、焦虑、恐惧、恐慌、贪食、酒精中毒等六种精神疾病的研究发现,一组遗传成分主要与抑郁和焦虑症有关,另一组与恐惧、恐慌、贪食有关。酒精中毒的遗传成分虽然明显,但很大程度上是疾病特异的。精神分裂症MZ和DZ的疾病一致率分别为53%和15%。与养子的非血缘亲属或对照养子的血缘亲属和非血缘亲属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缘亲属发生该病的风险升高。血缘父亲嗜酒者比非嗜酒者的血缘养子发生酒精中毒的风险显著升高。

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症是否有单主基因效应还有争议,一些证据更支持多基因遗传而不是单主基因遗传,且至少3个位点与精神分裂症有关。很可能有多个微效基因,稀有主基因存在于某些高家族性病例中。连锁研究成功的将早发性家族性早老性痴呆(Alzheimer病)的主基因定位于21号和14号染色体,这依赖于该病的多代连续遗传、显性基因和高外显率。躁狂抑郁症的候选区域在Xq26~28和18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周区,精神分裂症在6号染色体短臂。

群体相关分析发现早老性痴呆与阿朴脂蛋白E(ApoE)的ε4等位基因相关,酒精中毒与东方人群醛脱氢酶2(ALDH2)低活性形式有负相关。十年前,多数研究只是估计精神疾病的遗传方式,现在开始研究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家族性环境的性质、家族因素与社会和其他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相互关系[10]。考察遗传因素与社会事件对抑郁症的相互作用,发现一年内的不利生活事件是家族性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各占20%。抑郁症患者的亲属生活事件发生率高,可能由于共享家族因素。遗传因素加强了不幸生活事件引起抑郁的作用。

遗传流行病学同时研究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尤其是致病过程中可能的基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今后将继续致力于揭示疾病的遗传特征、发现复杂疾病的遗传基因、研究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识别高发病风险的个体,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制定基因型特异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参 考 文 献

1 Morton NE.Genetic epidemiology. Ann Hum Genet, 1997,61∶1.

2 Morton NE. Outline of Genetic Epidemioloigy. New York: Karger, 1982∶1-5.

3 Morton NE,Chung CS. Genetic Epidemiolog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8:ix-x.

4 Friedman JM. Genetics and epidemiology, congenital anomalies and cancer. Am J Hum Genet, 1997,60∶469.

5 沈福民,孟炜.群体遗传学与遗传流行病学.见:沈福民主编,遗传医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127-143.

6 胡应,沈福民.遗传流行病学概述.见:耿贯一主编.流行病学.第三卷.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69-683.

7 Claus EB.The genetic epidemiology of cancer.Cancer Surveys, 1996,25∶13.

8 Sham P. Genetic epidemiology.Br Med Bul, 1996, 52∶408.

9 Spielman RS, MCGinnis RE and Ewens WJ. Transmission test for linkage disequilibrium: The insulin gene region and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DDM). Am J Hum Genet, 1993,52∶506.

10 Kendler KS. Genetic epidemiology in psychiatry. Arch Gen Psychiatry, 1995, 52∶895.

11 Cambien F. Insight into the genetic epidemiolog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n Med, 1996,28∶465.

12 Stazi MA, Sampogna F. Genetic epidemiology: a powerful approach for the comprehension of cancer etiology. Ann Ist Super Sanita, 1996, 32∶167.

13 Sellars TA, Elston RC, Stewart C, et al. Familial risk of cancer among randomly selected cancer probands. Genet Epidemiol, 1988,5∶381.

精神疾病概述范文第4篇

1 音乐治疗的历史与现状

        

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古人的音乐疗法是根据宫、商、角、徵、羽5种民族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择曲目,进行治疗。如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调式乐曲构成了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调式乐曲,旋律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情绪欢畅的感染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羽调式音乐,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在西方,古埃及有“音乐为人类灵魂妙药”的记载,古希腊罗马的历史著作也曾有过记述。《旧约》上就曾记载扫罗王召大卫鼓琴驱魔(其实是精神不宁)的故事。到了19世纪中期,音乐疗法曾在欧洲一度风行,奥地利医生P·利希滕塔尔(1780~1853)则在1807年写成了4卷集的《音乐医生》,更详尽地介绍当时的探索成果。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音乐治疗精神疾病伤员的疗效显著,被迅速推广。之后于1950年,在美国成立了音乐治疗学的国家协会,专事探讨、推广音乐疗法,并出版论文集及定期刊物。西方各国也纷纷成立这类组织,并有国际性的专业交流活动。这个组织目前其成员已达3800余人,包括音乐治疗教育工作者、音乐治疗师等专业工作者、半职业人员、学生、非现役军人、退休人员、赞助人、活动家、荣誉活动家及其他会员[2]。

        

1950年在国际上成立了“国际音乐疗法协会”,至此,音乐疗法已发展为一种专门疗法。目前音乐疗法在欧美、日本等国广泛地开展,许多学者使用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忧郁症、精神发育迟滞、震颤麻痹等精神神经科疾病;亦有人利用音乐能改善情绪和行为,增强肌力、耐力等来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美国肯浦利斯大学医学院牙科,运用音乐代替麻醉药拔牙数百例获得成功;美国产科医院用音乐对难产妇女进行催产。前联邦德国赫莱尔医院用音乐代替麻醉药进行了万余例手术;应用音乐加针刺治疗聋、哑、盲及其他残疾。保加利亚学者,把催眠音乐用于治疗神经症。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肿瘤医院里,音乐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日本福冈大学医学部开创了音乐治疗心身疾病的 “音浴”疗法。在波兰的弗罗茨拉夫城建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音乐治疗机构弗罗茨拉夫音乐治疗研究所。我国现代音乐疗法始于本世纪60年代末期,较其他发达国家为晚。1984年初由湖南省马王堆疗养院精神神经科和湖南长沙人民医疗器械厂的“音乐治疗研究所”,组建了我国第一所“心理音乐治疗室”。卫生部与《健康报》还联合摄制了“心理音乐疗法”的科教片。1987年我国首先提出的音乐电疗(MET)、音乐电针炙(MEA)和音乐电针麻醉(MEAA)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

2 音乐治疗的功效与原理

        

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表明:音乐可调节呼吸、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的生理功能。音乐可使呼吸道平滑肌松弛,减少呼吸道的阻力,起到解痉作用;一曲娓娓动听的小提琴协奏曲可使血压明显下降;音乐对精神神经系统也有良好的作用,它可改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活跃思想,启发和丰富想象力及创造力;可以改善情绪,改善人的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增强自我信心,并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有人应用电子仪器测到正在欣赏音乐的人,脑和心脏的生物电流、肌肉弹性、脉搏、血压、呼吸次数、体温等均可因乐曲的变化而变化。我国在利用音乐治病方面也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如一种音乐电疗法,治疗时,患者一边用耳机欣赏音乐,一边接受经过滤波放大的音乐电信号的治疗,在消炎镇痛、改变局部血液循环、增进内分泌和调整神经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功效,还可用于治疗精神抑郁、神经衰弱、高血压、腰腿痛等病症[3]。不过,音乐对人体作用的发生机理,目前虽有多种学说,如“特殊投射系统”学说、“脑干网状结构”学说、“大脑边缘系统”学说等对其进行解释,但尚无定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开拓。

        

现代音乐疗法的实施,基于下述基本原理:(1)同质原理。研究者发现,如所用的乐曲能够与患者的情绪、精神节律相同步,则能令患者接受,并发挥其有效的作用。这一发现被称为“同质原理”,并成为心理学音乐疗法(亦称心理音乐疗法)治疗原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同质原理,在人们兴奋、焦虑、愤怒等不同情况下,灵活运用音乐乐曲,就会使兴奋的人感到镇静,焦虑的人感到有所发泄,愤怒的人感到心中的怒火在逐渐熄灭。(2)精神发泄的效果。应用同质音乐,一过性的情况恶化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状况很快即可饱和,并通过患者自己的发泄唤起自身的自我治愈力发挥作用。这一过程被称之为精神发泄,它是内心世界的语言,是对危害躯体健康的东西所进行的发泄,起到的是“净化”的作用。(3)弛缓效果。旋律丰富的乐曲可使人们养心安神,让紧张状态松弛下来,有缓和人们身心紧张的作用。有人还对听音乐前后及听音乐时的人们,分别进行脑电波测定,发现在听音乐时和听音乐后α波明显增高,提示人处于安定状态,说明音乐有弛缓作用。(4)非语言通讯交流。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许多语言所难以传递的、只能意会的东西。如“情绪”这个错综复杂的抽象概念表现为各式各样的现象,如复杂的感情、无比的悲痛、常常的烦恼、忧郁、憎恶、述不尽的不满、难言的压抑、快乐的心情、愉快的气氛、起伏的心潮等等。音乐则是达到这一目的最适当的手段。尤其是对于因各种障碍不能用语言交流的患者采用音乐疗法,音乐便成了他们感情交流的唯一媒介。 3 音乐治疗的实施

精神疾病概述范文第5篇

把“爱”说出来。

二、活动背景

在两会胜利召开期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又一次次被很多人大代表作为提案提请出来。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心理与生理成长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养成,一些精神疾病的发生,往往都是由于在这一时期心理不健康造成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明显,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明显增加,根据有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约13%的小学生、15%的中学生、19%的高中生和23%的大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10%~30%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问题,我国15岁至35岁人群自杀行为已成为首位死因,青少年犯罪率也不断上升。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当务之急,刻不容缓,这既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又是保证青少年正常学习和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和谐稳定蓬勃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响应两会,我们团队特做出此次活动,借此希望能号召更多人重视以及参与到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中来。

三、活动目的

1、为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百花齐放、格调高雅、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在丰富师生业余文化活动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同时,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防患于未然;

2、引导中学生以良好、阳光、理智、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

3、希望借此能对活动参与者有更多正面的帮助。

4、通过策划举办这种有意义的慈善活动向社会传递出大学生健康积极的一面。

四、活动意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青少年的社会心理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青少年精神和心理需求,为他们能够与父母沟通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并借此慈善活动,丰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青少年热情富有活力的青春风采,让孩子远离一些不利的社会影响。

五、活动概述

此次活动,主要凭借慈善的作用以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为主题,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为目标,通过丰富的形式为在校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心理环境。此次:

1、活动会邀请1—2个班级参与,务求活动的高质量。希望能以点带面为建设良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环境贡献力量;

2、活动以丰富的形式呈现;

3、在活动中,会邀请院里优秀的心理老师和在校老师等进行活动的指点和专业辅导辅导。以争取给学生和家长最正确的指导。

六、活动对象

福州某中学的学生们及其家长。

七、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xx年5月6日至5月中旬;

地点:福州某中学的操场、教室。

八、活动形式

主要通过视频短片、演讲、亲子游戏等形式呈现。分为三个环节包括前期准备,前期宣传,活动实施。

九、嘉宾邀请

1、举办活动的中学的校领导;

2、校心理咨询与训练中心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