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品的操作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管理
0.前言
我国污染状况较为严重,环境问题非常严峻,加强环境监测已经刻不容缓。因此,我国加大了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投资,逐渐完善各项硬件及软件措施,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及管理得到突破性进展。但是随着污染的逐渐加重,作业环境及作业空间的逐渐转变,化学药品的不断增加,单纯依靠原始安全及管理措施已经无法满足监测要求。突出安全防护控制,强化管理监测质量已经刻不容缓。
1.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
1.1化学品的安全防护
在对化学品进行安全防护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首先对化学品进行分类,明确易腐蚀药品、易燃烧、易爆炸药品。其次,要针对不同性质药品实施对应处理,强化安全防护质量。
(1)易腐蚀化学品: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监测时常需要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等物品,例如硫、磷、丙酮、苯酚、双氧水、氢氧化钠、硝酸等。上述易腐蚀化学品接触到衣服、皮肤时非常容易产生强烈腐蚀,造成人员安全受到威胁。除此之外,在运输、贮存过程中操作不恰当也非常容易产生人员安全问题。在对上述物品进行安全防护的过程中要严格注意防止药品接触皮肤、衣物等。尽量使用橡胶、棉质手套或穿防化服取用药品,与此同时,保持轻拿轻放。保存不同类型易腐蚀化学品时要分开单独放置。
(2)易燃烧化学品:当前常用的环境监测实验室易燃化学品主要包括有机类物质、特别活泼易燃的无机物质、仪器附属用燃气三大类。有机类物质主要指甲醚、甲醛、乙醚、乙醇、乙醛、苯酚及苯系物等。在对该类物品进行安全防护的过程中要尽量将化学品与火种隔离,严禁随意倒入下水道,防止出现下水道火灾。特别活泼易燃的无机物质主要指磷、硫、钾、钠等。在对该类物品进行安全防护的过程中要禁止化学品与明火相遇。仪器附属用燃气主要指原子吸收、原子荧光等仪器使用过程中的氢气、乙炔等燃气。在对该类物品进行安全防护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管路进行防护、检查,观察阀门是否关好。要注意保持实验室内通风,避免实验室内燃气累积。除此之外,在点火的过程中还要对仪器及室内安全性进行检查。
(3)易爆炸化学品: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监测过程中要加强支链爆炸危化品控制,对氢、乙烯、乙醇、乙醚、苯酚等可燃性物质进行监控。易爆炸化学品在控制时要严格遵循5条原则:勤购买少存放原则、通风禁火原则、易爆化学药品专人保管、分开存放原则、存放溶液原则、轻拿轻放、远离热源原则。要通过上述五项要求,降低可能出现的挤压、明火爆炸等问题。
1.2有毒化学物质的安全防护
有毒化学物质是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不可避免的化学品,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部位进入到人体,导致相关人员产生急性中毒或毒素积累,对人体具有非常严重的损害。在对有毒化学物质进行安全防护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加强安全控制措施,由专业人员进行有毒化学物质的购买、运输;对药品进行限量取用,依照限量报领制度对剧毒化学品使用进行控制;操作过程中要保证严格依照使用规范实施各项操作,保证环境监测实验室通风良好,确保空气顺利流通;严禁人体直接触碰化学物质,特别是皮肤破损处;环境监测实验完成后要及时放置好各项化学品,及时清洗手脸。
1.3辐射的安全防护
当前环境监测实验室中的辐射问题主要包括大型仪器的电离辐射及辐射源监测辐射两方面。大型仪器在原子吸收电源或气象色谱实验的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强烈电离辐射,导致工作人员人体受到伤害;在监测辐射源的过程中,辐射源辐射过于强烈也会对人体造成潜在伤害,导致人体肾脏、肝脏、血液等系统出现损伤。防辐射安全防护的过程中要注意最大限度减少接触辐射源时间,降低可能产生的辐射影响。除此之外,还要突出屏蔽保护,通过防辐射面罩、防辐射服等控制好辐射问题,最大限度降低辐射风险。
2.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措施
2.1用电管理
电力作为环境监测实验室操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当前环境监测实验室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用电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控制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强化电气设备管理。环境监测实验室电气设备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强化设备安装及使用,从根本上提升用电质量。对大功率试验设备及专用电线进行检查,观察照明共用及功率设备防护,防止用电不慎产生用电安全问题。
第二,用电容量管理。在电容量管理时要对原有设计标准适当拓展,在实际设置中设置一定空间。电容插座在设计时要尽量控制插头数量,防止过量插头导致电容超标,引起负荷过重导致的火灾事故。电容量设备出现问题后要由专业安全维修人员进行维修,防止出现维修质量问题。
第三,静电部位管理。环境监测实验室在使用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静电,尤其是在一些设备仪器中。在对上述静电部位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首先标记处容易出现静电的部位及可能出现静电的部位,使用鲜明标识警示操作人员。其次,要选取对应预防处理措施,对可能出现静电的部位进行控制,降低静电产生的人员风险。
2.2日常管理
环境监测实验室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将环境卫生问题放在管理的重点,时刻保持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干净、整洁。相关人员要经常掸扫揩擦,在上班前及下班后进行洒扫。垃圾桶要定期消毒,防止出现清洁卫生问题。垃圾处理操作过程中要将其放置在制定场所,不可随意乱扔乱倒,对有毒性垃圾要特别处理,防止损害人体健康。
要定期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各项容器及设备进行检查,观察容器及设备是否良好。对出现问题的容器及设备要及时更换,防止在后续实验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2.3操作流程管理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操作的过程中要对操作流程进行明确,依照实验安全规程实现各项控制。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于实验室操作息息相关,人员操作失误是导致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相关研究显示:通过强化人员安全控制及人员操作控制,可以从本质上提升实验室药品安全效果环境监测效果,对我国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操作流程管理过程中要首先明确环境监测实验室各项药品,对药品进行明确归类放置,防止出现药品混乱导致的安全问题。人员要对依照标志及图样说明取用药品,对容器上的各项说明进行明确,防止出现操作失误。监测过程中对可以回收的药品要及时进行回收,对不可回收的药品要放置在指定地点进行处理,防止操作不当导致药品中毒、金属腐蚀等安全问题。环境监测操作完成后要对各项用药状况进行统计,将使用药品放回原位并清理操作台。
进行危险性较大的实验时,要由多名操作人员同时操作,严格依照实验指导书要求完成检测,实验室要保证门敞开,保证实验室通风效果良好。
3.总结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防护及管理在环境监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该操作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实验室人员安全,降低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还可以增强实验室的经济效益,提升环境监测的发展质量。只有针对当前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各项内容,加强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增强人员操作规范力度,强化实验室安全建设,才能够营造安全、无风险的实验室环境,提升环境监测效益。 [科]
【参考文献】
[1]韩静.水利质检机构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计量[J].水利技术监督,2010,(5):67-68.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17703
1引言
环境监测实验包括各种化学原料和物理现象等各个领域。同时,环境监测实验室经常会在高压、高温、带有辐射、易燃易爆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科研工作。在这种环境中,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最大限度上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最为重要。实验室的环境安全直接影响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了实验人员的安全健康,实验人员进行实验之前要求熟练掌握实验相关事项,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发生。确保实验室中的剧毒药品、化学危险品、电源、化学气体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相关事项处于安全状态,并逐步建立与完善一套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2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
2.1化学品的安全防护
在对化学品进行安全防护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首先要对化学品进行分类,明确易腐蚀药品、易燃烧、易爆炸药品。其次,要针对不同性质药品实施对应处理,强化安全防护质量。
2.1.1易腐蚀化学品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监测时常需要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等物品,例如硫、磷、丙酮、苯酚、双氧水、氢氧化钠、硝酸等。上述易腐蚀化学品接触到衣服、皮肤时非常容易产生强烈腐蚀,使人员安全受到威胁。除此之外,在运输、贮存过程中操作不恰当也非常容易产生人员安全问题。在对上述物品进行安全防护的过程中要严格注意防止药品接触皮肤、衣物等。尽量使用橡胶、棉质手套或穿防化服取用药品,保持轻拿轻放。保存不同类型易腐蚀化学品时要分开单独放置。
2.1.2易燃烧化学品
当前常用的环境监测实验室易燃化学品主要包括有机类物质,特别活泼易燃的无机物质,仪器附属用燃气三大类。有机类物质主要指甲醚、甲醛、乙醚、乙醇、乙醛、苯酚及苯系物等。在对该类物品进行安全防护的过程中要尽量将化学品与火种隔离,严禁随意倒入下水道,防止出现火灾。特别活泼易燃的无机物质主要指磷、硫、钾、钠等。在对该类物品进行安全防护的过程中要禁止化学品与明火相遇。仪器附属用燃气主要指原子吸收、原子荧光等仪器使用过程中的氢气、乙炔等燃气,要注意对管路进行防护、检查,观察阀门是否关好。注意保持实验室内通风,避免实验室内燃气累积。除此之外,在点火的过程中还要对仪器及室内安全性进行检查。
2.1.3易爆炸化学品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监测过程中要加强支链爆炸危化品控制,对氢、乙烯、乙醇、乙醚、苯酚等可燃性物质进行监控。易爆炸化学品在控制时要严格遵循5条原则:勤购买少存放原则;通风禁火原则;易爆化学药品专人保管、分开存放原则;存放溶液原则;轻拿轻放、远离热源原则。严格遵守上述五项原则,降低可能出现的挤压、明火爆炸等问题。
2.2有毒化学物质的安全防护
有毒化学物质是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不可避免的化学品,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部位进入到人体,导致相关人员产生急性中毒或毒素积累。在对有毒化学物质进行安全防护的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控制措施,由专业人员进行有毒化学物质的购买、运输;对药品进行限量取用,依照限量报领制度对剧毒化学品使用进行控制;操作过程中要保证严格依照使用规范实施各项操作,保证环境监测实验室通风良好,确保空气顺利流通;严禁人体直接触碰化学物质,特别是皮肤破损处;环境监测实验完成后要及时放置好各项化学品,及时清洗手脸。
2.3辐射的安全防护
当前环境监测实验室中的辐射问题主要包括大型仪器的电离辐射及辐射源监测辐射两方面。大型仪器在原子吸收电源或气象色谱实验的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强烈电离辐射,导致工作人员人体受到伤害;在监测辐射源的过程中,辐射源辐射过于强烈也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威胁,导致人体肾脏、肝脏、血液等系统出现损伤。防辐射安全防护的过程中要注意最大限度地减少接触辐射源时间,降低可能产生的辐射影响。除此之外,还要突出屏蔽保护,通过防辐射面罩、防辐射服等控制好辐射问题,最大限度降低辐射风险。
3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措施
3.1用电管理
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用电安全十分重要。在实验室日常用电中,电流的安全电压不能超过一般220V。用电的插排等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避免过多的用电设备超负荷的工作。在实验室用电时要保证电线的安全性,定期进行检修。实验室等重要场所,禁止一切的不安全用电和易发生火灾的电器存在。从根本上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⑵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根据用电线路布置进行大致的电路了解,在实验室操作之前熟知操作规范和实验操作用电准则。实验时要多人参与,不能独自一人进行危险电器的使用。实验室的开关应确保其安全不漏电。实验完毕时要切断总电源。周期性地对电源进行检测,确保实验室的用电安全。
3.2日常管理
3.2.1防火
防火工作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在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重点防止各种可燃气、载气漏气现象的发生,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各类管阀的完好性进行检查,使用之后要将阀门关好;其次,对于诸如醚、丙酮、CS以及苯等易燃溶剂,实验室存放的实验物品不能过多,因为存放过多会引起其不必要的突况;再次,对于金属钠、铝粉、钾和金属氢化物等药品,对于这些化学药品要进行单独保存,不得放在水源附近。当突况火灾发生,应该冷静的判断火情,应首先切断电源、气源和液源,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灭火方法,及时将火情控制住。
3.2.2防爆炸
化学药品的爆炸主要分为热爆炸和支链爆炸两种形式。热爆炸主要避免氧化物、叠氮钠、乙炔、高氯酸盐和三硝基甲苯等,防止这些物质的受热引发爆炸。支链爆炸,主要是由于氢、乙炔、苯、乙烯、乙醇、丙酮以及其他的易燃气体在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后而引发的爆炸。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将强氧化剂分开存放,并且远离货源。对于支链爆炸,应该防止可燃性气体散发到蒸汽当中,注意通风,并防止电火花等诱发因素。
3.2.3防中毒
试验过程中使用氰类、苯类等剧毒化学物质时,应该做好自身保护,在实验时带好防护口罩等,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易挥发的气体防止吸入或者沾染自身皮肤。这种情况在夏天尤其应该注意的方式而引发中毒事故。因此,实验室内要采用防毒措施,例如在室温过高时,采用机械通风或者是空调降温的方式。
3.3实验操作流程标准要求
在进行实验时安全事故的发生都和实验时的操作息息相关。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操作规范应依据指导书上操作规范,对于实验药品的领取要进行报备记录,严禁一切不合格的操作使用。在实验操作时确认操作药品的规范性,取出的药品要按剂量进行使用,使用后的药品要放回原来位置。根据药品上的图示确认药品的危害程度。在进行危险系数较高的实验时,应多人在场。按照实验要求操作,不能独自一人做危险系数极高的实验。实验过后的废料要倒入指定的回收桶里进行集中处理,绝不能乱丢乱放。使用的仪器要进行清洗存放,药剂放回原处。
4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
4.1触电应急处理预案
(1)实验室有人发生触电时,应先进行断电处理再救人,保护伤员的生命安全。
(2)触电急救。为了加强人们的防触电意识,当发生触电时,救援人员不能直接去接触触电者的身体,因为在触电者身上还会存留电流,使救援人员再次发生触电,急救的方法是拉下总开关电闸,一切断电后再关闭空气接触设备,切断电源后,触电人员才能被救离现场。其次,或者用绝缘体拨开断电的电线等设备,救援人员要用绝缘体进行救援使触电者离开地面并且脱离触电根源。
(3)现场救援。发生触电后,及时救援救出伤者要根据伤者的病况进行合适的方法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按压胸部。严重者应送往医院,轻者的应让伤者进行安静修养,病情好转则无大碍,病情加重还是得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在此触电发生后就应拨打急救电话,待人员救出来以后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在送往医院期间医生要不间断的进行紧急救治。
4.2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1)实验室内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时,当事人或在场人员即拨打有关电话报警和联系安全管理处等主管部门与负责人员,简要报告事故地点、类别和状况。
(2)及时组织现场人员迅速撤离,同时设置警戒区,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严格控制人员进入。
(3)控制危险化学品泄漏的扩散,在事故发生区域内严禁火种,严禁开关电闸和使用手机等。
(4)进入事故现场抢险救灾人员需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视化学品的性质、泄漏量大小及现场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手段。如发生小量液体化学品泄漏时,可迅速用不同的物质和方法进行处理,防止泄漏物发生更大的反应,造成更大的危害。
4.3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置预案
在实验室里严禁一切明火。需要进行加热的实验,操作流程符合实验安全操作规范。实验过程中安全有序进行,实验结束后切断电源开关,自来水水龙头关好。
转移、分装或使用易燃性液体,溶解其他物质时,附近不能有明火。若需点火,应先进行排风,使可燃性气体排出。
用剩的钠、钾、白磷等易燃物和氧化剂KMnO4、KClO3、Na2O2等极易燃易挥发的有机物不可随便丢弃,防止发生火灾。
实验室如果发生突发状况、火灾时一定不能慌乱,首先切断电源防止火灾产生触电发生。尽快使用灭火装置进行快速灭火,最快速度扑灭火源。灭火器是常见的灭火装置。一般的灭火使用器具有灭火器、水桶、脸盆、水浸的棉被等。
在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较小,应迅速组织扑灭;如果火势较大,或现场有易爆物品存在,有可能发生爆炸危险的,应迅速组织人员撤离现场,同时向119和安全保卫部门报告。有条件切断电源的,应迅速切断电源,防止事态扩大。
当实验室里不溶解物质发生火灾时不能用水扑灭火源。实验室发生火灾不能随便地使用水进行灭火,因为当有机物发生火灾时用水扑灭会引起更大范围的火灾。还有用电设备火灾用电线路发生故障着火时,应切断电源,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其次实验人员快速撤离现场。利用现有的灭火器进行灭火。不得使用自身衣物灭火。
火灾发生时,生命安全应放在首要位置。紧急疏散实验人员逃离现场。同时拨打消防单位电话进行求助。不能动员学生扑灭火灾,因为学生没有灭火常识,以免引起更大事故的发生。
4.4强酸、强碱腐蚀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当实验时突遇硫酸等强腐蚀性沾染皮肤时,要把衣物迅速脱掉,就近寻找水源冲洗伤口,冲洗干净后等待医疗人员前来治疗。自己不得触碰伤口,以免感染。或冲洗后用苏打(针对酸性物质)或硼酸(针对碱性物质)进行中和。
5结语
环境监测实验室决定着环境监测结果,要合理地管理实验室,提升实验标准,检验实验创新。最大力度检验实验结果准确性。因此,为了不断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就要结合实验室的实际运作情况,制定出安全的防护管理体系,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误差,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志斌.试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J].科技信息,2012(12).
[2]冯丽丽.对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及问题的分析[J].科技与生活,2013(6).
[3]张华,刘志国.浅谈我国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和管理[J].科技传播,2012(8).
关键词: 高校化学实验室 危险因素 安全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逐步推进,实验室在高校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以试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本文就高校化学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谈一些看法。
1.化学实验室潜在的危险因素
1.1火灾、爆炸危险。
1.1.1化学实验室经常用到一些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如乙醚、硝基苯等,这些化学药品如果保管不善,就会造成不良后果。
1.1.2高压容器、真空干燥装置、减压蒸馏装置等如果处理不当,操作失灵,再遇上高温、明火、撞击、容器破裂或没有遵守安全防范要求,往往会酿成爆炸事故。
1.1.3一些新进仪器进入老实验室,加重了实验室用电负荷,加之用电线路老化,乱接乱拉电线现象,造成实验室内火灾事故。
1.2中毒事故。
化学实验室中大多数化学试剂是有毒的,像汞及其化合物、苯、黄磷等I级毒物[1](根据毒物的危害程度,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把我国常见的毒物分为四级)在化学实验室使用非常频繁。如果摄入微量剧,就会对人体机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引发生命危险。
1.3腐蚀品引起的伤害。
化学实验室常会用到浓硫酸,氢氧化物,重铬酸钾,钠、钾类的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及单质,这些物质都具有强腐蚀性,若对这些腐蚀品管理不善,不仅会造成实验室环境污染,而且会腐蚀仪器设备,更会危害实验人员的身心健康。
1.4放射事故。
实验室由于使用某些仪器设备或做某种实验,有可能接触射线或放射性物质。如果没有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这些放射性物质及射线有可能辐射到人体上,短时间大剂量的射线照射会导致人体机体的病变,长时间小剂量的射线照射有可能产生遗传效应,大量吸入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人体发生病变。
1.5高温烫伤及低温冻伤危险。
化学实验人员经常会接触到高温或低温环境,如做加热实验、加工玻璃仪器时,时常发生烫伤;在操作液氮等过冷物品时造成冻伤。
1.6机械伤害危险性。
实验室常有用压片机压片、切割玻璃棒或玻璃管、橡胶塞打孔等操作,操作者技术不熟练,或思想不集中,都会造成皮肤创伤、割伤。
1.7漏水事故。
实验在进行过程中突然停水时,很容易忘记关掉水龙头,往往会“水漫金山”。很多化学品对下水管道有腐蚀作用,如果向水槽中倾倒未处理的腐蚀品,会造成下水道锈蚀、穿孔,出现跑、冒、漏水现象。
2.化学实验室常见危险的安全管理
2.1防火防爆。
(1)易燃易爆试剂应放在铁柜中,柜的顶部要有通风口,远离火源。严禁在实验室内存放总量20L的瓶装易燃液体[2];禁止将化学性质相抵触的药品混放[3],避免将氧化剂与有机物接触;钾、钠等遇潮易燃的药品要注意密封防潮、防水;搬运易燃易爆物品时要轻拿轻放,严禁碰撞、冲击和强烈震动;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验室,建材必须用耐火材料,要求通风良好,远离热源,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和消防龙头,达到安全要求;使用易燃易爆药品的人员,要熟知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最小用量,若用后有剩余,应妥善处理。
(2)实验室使用的高压或真空装置如高压钢瓶、高压釜、固定床反应器等要由学校相关部门按规定统一购买。供货方要提供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气瓶充装许可证、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发票复印件,以及安全协议,等等[4],要定期对高压容器进行校检。同一室内危险气瓶的数量不得超过2只。存有氢气钢瓶的实验室门上必须贴有禁火标识。对于高压容器,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以免发生意外。
(3)电器设备的安全管理。实验室线路要定期检查,避免乱拉乱扯电线现象,实验室增加用电器时,要对用电负荷进行核算,合理布置用电线路,防止线路超负荷而引起火灾。要对用电器及其线路定期检修,做好用电器的防潮、防高温和防腐蚀工作。
2.2剧毒物品的安全管理。
化学实验室必须加强剧的安全管理,使用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双人使用、双人保管[5],使用时应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剧毒物品要有使用记录,使用过程中要带塑料或橡胶手套,避免皮肤直接与药品接触。如果是有毒气体、粉尘或蒸汽,要带口罩或防毒面具,防止吸入体内。使用挥发性溶剂时,要在通风橱中操作。不要在实验室吃东西,工作服要勤换洗,离开实验室要用肥皂洗手。如果发现中毒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送医院抢救。
2.3腐蚀品的安全管理及应急措施。
腐蚀性药品要放在防腐蚀材料的药品柜里,严禁酸、碱性物质混放。做到专人专管,领用登记,确保责任到人[6]。使用腐蚀性药品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最好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并在通风橱内操作。
2.4放射源的安全使用。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带来的伤害,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因此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才能上岗[7]。如果条件许可,可以使用远程监控,避免工作人员接触射线。
2.5防高温烫伤低温冻伤。
操作高温试验时,尽可能戴上保护眼镜、厚手套,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操作液氮等低温物品时,要戴厚手套,避免液体溅出冻坏皮肤。
2.6防机械伤害。
拆装玻璃仪器时,要用布片包裹,以免玻璃仪器破裂引起割伤、刺伤。
2.7水的安全使用。
试验结束后一定要关好水龙头,避免漏水事故。不要向水槽倾倒腐蚀性溶液,要定期检查下水道是否有锈蚀穿孔现象并及时维修。实验室水管、水龙头要经常检查、更换。
3.结语
化学实验室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带来了诸多潜在的危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遵循规章制度,采用科学的操作方法,认识和熟知实验室所做实验的危害性和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高自救、互救、应急处理和逃生的能力,才能正确有效地做好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将实验室危险系数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局.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Z].国家标准局,1985-12-01.
[2]化学试剂手册编委会.化学试剂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07.
[3]陈必友,李启华.工厂分析化验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08.
[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气瓶安全监察规定[Z].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46号,2003-06-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5号,2005-08-17.
欧盟REACH法规出台的背景
长期以来,化学工业是欧盟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位居全球第一位,其产值约占世界的1/3,而且多属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的产品。为此,欧盟及欧盟一些成员国制定众多不同的化学品管理法规,对欧盟内部贸易及化学品管理形成了障碍,阻碍了欧盟统一市场的建设。
为统一协调欧盟对化学品管理的各项法规、政策及措施,维持欧盟化学品工业的竞争性和创造性,减少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类健康的损害,追求社会可持续发展,2003年,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项新的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政策建议, 经欧盟理事会和议会批准,该建议已经成为一项技术法规(英文REGULATION ON REGISTRATION,EVALUATION,AUTHORISATION AND RESTRICTIONS OFCHEMICALS, 简称欧盟REACH法规),并于2007年6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该法规是欧盟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化学品监控管理体系,它将取代欧盟现有的40多项有关化学品的指令和法规,涉及面相当广。
欧盟REACH法规对我国贸易及企业造成的影响
我国对欧盟进出口的总体情况是:出口产品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型产品,附加值较低;且出口的产品中具有风险性的化学品量大、面广、种类繁多;出口产品以中低档为主,进口则以高档为主;出口企业对国内外标准、法规等规则重视不够、研究不足,应对技术性措施的手段落后,贸易容易受到影响。另外,国家级检测检验机构的检测检验结果,绝大多数得不到发达国家的认可,使得出口企业在面对技术性措施时更加被动。
增加企业成本,降低我国出口产品的欧盟市场竞争力
REACH法规实际涉及的产品范围很广,它的实施不仅会对石油和化工行业产生影响,而且对下游相关产业如纺织、轻工、电子、汽车等行业的影响可能会更大。预计该法规实施后,不仅会使对欧盟出口产品的成本提高5%以上,还会使从欧盟进口产品的成本增加6%以上。
据估算,每个注册方的每种分阶段性化学物质的登记注册、试验费用大概需要8.5万欧元(不含长期的评估费用);每个注册方的每种非分阶段性化学物质的登记注册、试验费用大概需要25.5万欧元(不含长期的评估费用)。这部分费用必然导致中国境内产品出口的贸易成本增加,使其产品在欧盟市场丧失竞争力,尤其是国内生产的化学物质供应链的国内下游用户所生产的制品或物品在欧盟市场上的竞争力将大大下降。同时,欧盟还对某些高关注物质采取目录式的授权管理,人为地制造垄断竞争性市场。
除了增加企业的注册、实验成本,该法规的实施将大幅度增加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成本,严重制约发展中国家相关企业,特别是中小化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鸿沟日益扩大,欧盟的技术垄断能力增强。
导致发达国家竞相效仿出台各自的化学品管理法规
欧盟在综合了40多部化学品管理法规后形成了REACH这一全面的、贯穿化学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化学品监管法规及其相关的检测、分析、评估方法,其先进的、超前的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理念得到发达国家的认同和赞许。其他发达国家,由于国内经济已经发展到信息化、科技化时代,污染重、能耗高、劳动密集、过程危险的工业项目和产品已经面临着淘汰或转移,在研究完欧盟的REACH后,它们必然出于保护本国民众健康、化学品使用的安全、维护和改善国内的环境系统平衡而制定相应的、统一的、全面的化学品管理法规,甚至可能会比REACH法规的要求更加严格,对境外企业产品的入境条件更加苛刻。这将使化学品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并最终对整个国际贸易及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国内产品出口企业面临紧张而繁杂的登记注册工作
欧盟的REACH法规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法规体系。它监控着化学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废弃),涵盖了数万种化学品的生产、使用、销售。其正式法规的法规文件达850页,相应的配套技术指导文件近万页。这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无力单独应对和执行该法规的。而且,该法规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登记截止日期:
对于已列入《欧洲现有商业化学品目录》(EINECS)的化学物质(分阶段性物质),要求在2008年11月30日前完成预注册,否则不得在欧盟境内生产或进口到欧盟境内;对于在欧盟境内年产、年进口量超过1000吨的化学物质或年产、年进口超过1吨的致癌、致畸、和生殖毒性物质及年产、年进口量超过10吨的水生毒性物质应在2010年11月30日前完成注册;对于年产、年进口量超过100吨物质或水生毒性物质应在2013年6月30日前完成注册;对于年产、年进口量超过1吨物质应在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注册。
对于未列入《欧洲现有商业化学品目录》(EINECS)的化学物质(非分阶段性物质),无预注册权利,无法享受过渡期继续在欧盟境内生产或进口到欧盟境内的优惠待遇,应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注册。
由此可见,国内企业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艰巨困难,如不采取可行的应对措施,将面临贸易中断等威胁。
积极应对REACH法规
根据海关统计,2005年中欧双边贸易额为2173.1亿美元,其中化工品贸易额167.58亿美元,涉及到32453家企业。其中出口79.76亿美元,进口87.82亿美元。2006年,中欧化工品贸易额达到198.71亿美元,其中出口97.53亿美元,进口101.18亿美元。所以,我国能够顺利应对欧盟的REACH法规对于保证中欧化学品贸易不受阻碍非常重要。
政府的指导性应对
面对化学行业关注健康,注重环境保护,控制化学品风险的大趋势,国家化学品管理政策也需要一定的调整,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多沟通,多协调,政策也需要协调统一。
根据了解,目前一些企业对REACH法规认知程度仍然低,我国企业要满足REACH法规的要求差距还很大,尤其是中小企业没有实力和精力单独应对REACH法规和办理注册手续,它们希望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高度关注REACH法规的实施,帮助和指导行业协会以及企业制定应对策略。
商务部从2003年以来,一直从多方面积极组织对欧盟REACH法规的应对工作,2007年已经连续组织了6期培训,今后还将采取以下的应对措施:
跟踪REACH法规的实施细则,以便全面评估REACH法规对中欧贸易和中国企业的实质性影响;争取欧盟的技术援助,办好中国的REACH法规咨询台;进行有针对性、分层次的培训工作,提高各相关方对REACH法规的认知程度;帮助企业作好注册准备方案,如哪些物质需要注册,哪些使用化学物质的产品需要注册,注册需要的数据和数据的获取方法,注册费用,注册的具体操作流程等等;与欧盟合作,召开REACH法规研讨会,帮助行业更全面掌握和理解REACH法规的各项要求,以便于我国企业应对;组织编写《企业如何应对REACH指导手册》,发给各相关行业和企业,使它们在准备数据,准备技术卷宗、化学品安全报告、安全数据表和编制暴露场景描述等方面得到技术指导;尽快研究注册问题,研究行业中介组织企业在欧盟注册的可能性,其权力和义务都有哪些,目前正在向欧盟咨询阶段;本次REACH法规实施后针对的重点是危险品和有毒有害物质,目前所知大约有150种,需要密切跟踪欧盟的动向,搞清这些产品的名称和范围以及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以便有重点地开展工作;由于REACH法规比较复杂,各项内容中理解也不一致,需要与欧盟REACH制定的主管机构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以获得权威的注解。
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
行业协会在应对过程中可以发挥很重要的桥梁作用,例如不断完善预警系统,规范贸易行为,创造健康协调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建立有效监管机制;建立行业协调机制,加强国内市场监测分析和信息引导,严格市场准入制度;组织同行交流相同物质的数据,研究如何开展风险评价等。另外,多数企业还希望行业协会尽快在欧盟设立注册机构,为企业代办相关注册手续和为企业注册提供各类服务。
企业是应对主体
无论政府和行业协会提供何种服务,企业仍然是应对的主体,因为REACH法规要求每个单个企业都要注册,都要了解自己生产的化学品的安全特性。另外,欧盟新化学品法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更多的控制化学品风险的责任从管理部门转到了企业。如前所述,生产、经营、使用化学品的企业需要了解化学物质的安全特性,了解是否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而要了解化学物质的安全特性要有实验数据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进入欧盟市场,没有数据就没有市场准入。数据的获得、按REACH法规相应地完成注册、评估和授权程序意味着生产和出口成本提高,会对企业的经营带来相应的挑战。
此外,在了解生产经营使用的化学品安全特性的基础上,企业还应制定控制风险的有效措施,这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没有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同样没有市场准入。
对于下游用户来说,需要配合上游企业提供化学品用途的信息、暴露场景的信息,保证化学品的安全信息在上下游链条上的流动传播,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所以,中国应对REACH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必须成为应对REACH法规的主体。企业除了重视了解化学品的内在特性,以及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做好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加强技术能力建设和改造,加大环保绿色产品研发力度,尽快开发绿色、安全的替代化学品等措施外,注册作为进入门槛的第一个环节最为关键。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年出口量大于1000吨的化工产品的出口金额占化工产品总出口额的60%。由此可见,虽然REACH法规规定在欧盟境内生产或进口量每年小于1吨的化学物质免于登记,但考虑到国内出口大宗化学品的制造商较为集中,一般无法分散为1000多个制造商分别出口给欧盟境内1000多个不同的进口商,难以享受豁免权。
如企业所登记的产品产量很大,期望排斥国内别的化学品制造商的同一产品出口到欧洲市场,或具有享受自己所登记产品数据获利的愿望,可单独承担登记费用、单独进行登记;如企业产量和出口量均不太大,而又不忍放弃欧洲市场,可考虑联合该化学品的多个制造商或出口商联合登记,共同分摊登记费用,降低贸易成本,维持该产品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
按照REACH的规定,只有以下3类主体才具有登记资格:欧盟境内的制造商、欧盟境内的进口商、非欧盟制造商或出口商指定的欧盟境内的登记。由于国内企业无登记权利,国内企业可考虑采取以下几种不同的方式应对:
1、在欧盟境内设置具有法人资格的办事机构或子公司
对于大型化工集团或大型化工出口贸易商可考虑在欧盟境内设置具有法人资格的办事机构或子公司,以“人”的身份在欧盟从事母公司出口到欧盟化学品的登记。该机构或子公司在注册过程中,将欧盟境内所有与母公司从事化学品贸易的公司作为其下游用户,并在欧盟境内长期接受欧洲化学品管理局的监管,配合长期的评估及可能的质量审查。
该应对措施有利于产品保密信息的控制,同时可以自我控制或运作测试数据,可获取13-16年的数据共享费;其在欧盟境内设置的机构或子公司可代表母公司控制其出口到欧盟的产品的整条供应链,具有一定的贸易优势;以其在欧盟境内设置的机构或子公司的名义返销给国内下游用户,该下游用户出口到欧盟的含有本品的制品或物品可免于登记。
但是,该应对措施会产生长周期的、高昂的专业人员培养成本。由于REACH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没有3-5年的学习无法熟练地进行注册登记,而登记所需要的《技术档案》、《化学品安全评估报告》、SDS等资料的编制也需要一个非常庞大的专业队伍;高额的办事机构运行费用;出于技术和数据的保密,其他国内企业一般难以放心地让该机构其产品在欧盟的登记。
2、创造免除申报的条件
对于一些间断性或非长期性向欧盟出口产品,而且年出口量在10吨以下的,可设法与欧盟境内多家进口公司进行贸易,以确保每一欧盟境内进口公司进口该产品的量在一年内不超过1吨,使之满足豁免条件。
该应对措施是应对REACH的最简便的积极措施(消极措施应为放弃欧盟市场),既可严格执行REACH法规的要求,又不会增加太高的贸易成本,可最大限度的维持自我产品的欧盟市场竞争力。但是,该应对措施只适用于间断性或非长期性向欧盟出口产品的国内企业,而且其年出口量不大;而且牵涉到多方的贸易谈判,可能会增加物流成本。
3、由贸易对方(欧盟境内的进口方)负责注册
对于某些常年向欧盟境内的固定客户出口大宗产品的国内企业可考虑由对方负责注册。
该应对措施的优点是:国内企业无需研究繁杂的REACH法规及其RIP文件。
该应对措施的缺点是:贸易谈判中可能面临多项附加条件,在谈判中处于劣势;毫无保留地将自己产品的所有信息向贸易对方公开,导致核心技术、文件资料的泄密;对方贸易商相对固定,选择新的贸易商的难度较大,在随后的长期贸易过程中受对方牵制。
4、委托第三方注册
REACH规定,该委托方必须为欧盟境内法人。考虑到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建议选择在中国境内具有办事机构的欧盟方或在欧盟具有办事机构的境内方。
该应对措施的优点是:机构均为第三方机构,具有严格的保密制度,而且与委托方无任何的同业竞争,可严守企业的一切机密;企业可及时、快速、准确、专业地对REACH做出响应,避免生产、贸易受到影响;专业地注册服务可避免不必要的注册反复,更容易获得ECHA的许可或授权,减少潜在的限制措施。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 安全管理 安全意识
化验室做为炼厂的“眼睛”,承担着指标控制和工艺研发的重要任务,对产品质量控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例如:2002年7月,某化工厂色谱仪柱箱爆炸事故;2011年4月14日,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第一实验楼B座103化工学院一实验室三名学生在做常压流化床包衣实验过程中,实验物料意外发生爆炸,3名学生受伤;2012年5月9日中午11时30分许,位于浦东新区爱迪生路326号上海永灿化学品有限公司内一实验室发生爆燃引发火灾事故等等,均造成了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安全,健全安全体制。为了更好的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搞好化验室安全建设,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安全思想意识
绝大多数的事故都和化验室人员安全知识匮乏,安全素养欠缺有关,安全行为的背离更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思想意识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措施。要充分利宣传栏、黑板报等大力进行安全教育,定期举行全班组的安全学习,案例分析会,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教育,普及化验室工作人员接触化学品德物理化学性质及安全卫生防护和救护知识,在不断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树立安全的价值观念,安全的责任意识,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具备安全技能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推进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力度是实验室正常、高效运转的有力保障。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要从制度建设入手, 各企业在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时要从保护环境、保持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制定出一套严格、有效、全面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要使实验室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环环相扣建立长效机制,尽快制定实验室安全运行、安全条件以及安全操作的标准化文件,并在管理中严格贯彻和执行,加强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三、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应急机制,提高突发事故处理能力
事故应急预案是各类突发事故的应急基础,通过编制应急预案,可以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料到的突发事故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成为开展应急救援的“底线”,有针对性的制定应急预案、进行专项应急预案准备和演习 ,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了解面临的重大事故及其相应的应急措施,有利于促进各方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降低事故后果,将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将到最低限度。
四、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从根本上扼制事故发生
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证全体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照规定着装:进入实验室,必须按规定穿戴必要的工作服;. 进行危害物质、挥发性有机溶机、特定化学物质或其它环保署列管毒性化学物质等化学药品操作实验或研究,必须要穿戴防护具; 进行实验中,严禁戴隐形眼镜;操作高温之实验,必须戴防高温手套。
2.药品领用和存储:操作危险性化学药品请务必遵守操作守则或操作流程; 领取药品时,该确认容器上标示中文名称是否为需要的实验用药品;看清楚药品危害标示和图样;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强酸强碱性、高腐蚀性、有毒性之药品请必定要在特殊排烟柜及桌上型抽烟管下进行操作; 有机溶剂,固体化学药品,酸、碱化合物均需分开存放,挥发性之化学药品更必需放置于具抽气装置之药品柜。
3.危险化学品安全,安全存放危险化学品,做好化学品的标志工作,定期检查危险化学品的存放、使用和废弃物处置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堆放和混放大量化学试剂;严格实行剧“双人收发、双人运输、双人使用、双人双锁保管”的管理制度 。
4.卫生环境,搞好实验室环境卫生可以消除许多实验室安全隐患。因此,检查实验室内环境是否整洁、废弃物是否及时清理、是否停放了自行车和堆放了私人物品等对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有着重要的意义。
5.气体钢瓶的使用,实验室使用的气体大都是高压钢瓶灌装。气瓶应专瓶专用,要做好气体钢瓶标志、合理连接气体管路、及时检漏、定期检查气体管路的完好,助燃和易燃易爆气体不能混放在一起,及时清理废旧气体钢瓶。
6.实验废弃物的处置,对实验废弃物分类,使用不同的容器暂存,不得向下水道倾倒废液,不得将实验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混放,不得随意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减少实验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7.水电安全,必须符合安全用水、电管理规定,大功率实验设备用电必须使用专线,严禁与照明线共用;禁止在实验室乱拉乱接电线、禁止使用老式闸刀开关、禁止将接线板直接放在地上、禁止多个大功率电器使用同一插座或接线板;要定期检查是否存在插座未固定或功率不够、电线和上下水管路是否老化、下水道是否存在堵塞、化学冷却冷凝系统的橡胶管是否存在老化现象等。
8.设备使用安全,应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尽可能减少设备的疲劳使用,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管理和操作,及时做好设备使用和检修情况登记,当运行高温、高压、高速旋转或移动、高电压、高水压、高辐射等设备时,必须密切观察其运行状态,一旦发生情况异常,须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9.防火、防爆安全
为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当大量使用可燃性气体时,应严禁使用明火和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应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合理配备消防器材,定期检查安全设施是否完好,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必须分开存放,使用时轻拿轻放,远离热源。
实验室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实验室安全建设对企业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学习现代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法,强化安全和环保意识,常抓不懈, 才能真正把住实验室安全这道防线, 消除隐患, 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企业正常工作开展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艳侠试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J].实验研究与探索,2005 ,24(11):130~131 .
[2] 唐满生.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究[ J]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 29( 4) : 162- 164.
[3] 张友杰, 曹飞. 构建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初探[ J] .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 23( 7) : 110- 112.
[4] 刘凤莲. 实施规范化管理, 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 J] . 中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 2007, ( 10) :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