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知识创新的模式

知识创新的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知识创新的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知识创新的模式

知识创新的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知识创新 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模式

新时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想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实现知识创新。而企业正常运行主要由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和效率,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现阶段,面对知识创新的时代背景,应积极构建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人力资源招聘入手并构建全新的人力资源体系,促进企业经营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

一、加强知识创新背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革新的意义

近年来,信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快发展,人类文明进入了知识时代,面对这一环境,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逐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积极革新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至关重要。知识创新企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其运行过程中能够有效弥补传统企业中的不足,并将知识的学习作为企业经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融入到生产和销售等整个环节当中,因此在经营中可以更好的帮助企业适应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而这一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实现了创新,其功能大大增加。由此可见,加强知识创新背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革新,将灵活性应用于企业现代化管理当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从知识创新角度出发实施人力资源招聘

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资本,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从本质上来看,企业同时可以将大量的先进知识和技术进行引入,因此人才的个人能力应同企业知识创新的战略保持高度的一致。企业知识创新的相关目标和战略应当是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指标,因此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应对内部职工的知识能力进行充分的了解,将不符合企业知识创新战略的人力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清理,并积极招聘符合企业知识创新战略目标的人力资源,从知识创新的角度出发对内部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充分的把握。

其次,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中。新时期,在积极提倡企业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应注重对其鲜明的特点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够鼓励其在日常工作中将自身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也才能更加容易实现企业的知识创新。当然,这种做法是建立在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对职工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完全掌握的基础之上的。企业实施招聘的过程中,应了解人力资源部分专业技能等可以在实践中对其进行培训,而人力资源本身所具有的敬业精神等是无法通过培训来在短时间内进行改变的[1]。因此招聘过程中,应注重人力资源团队精神,才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同集体进行良好的配合,促使知识创新的可能性提升。

三、从知识创新角度出发构建人力资源体系

(一)丰富企业知识存量

知识创新现阶段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然而,企业运行过程中,实现知识创新的主体是人力资源,然而人力资源个体是无法将知识创新的能力进行最大程度的发挥的,这种情况下,必须从人力资源个体、集体以及企业三个角度出发,逐渐丰富三者的知识存量,并促使其进行有效的融合,将知识创新的能力进行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经营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逐渐丰富人力资源的知识存量,为财富的积累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提升人力资源学习知识的能力

知识创新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对大量的知识存量进行应用,而这一过程中,人力资源必须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工作中逐渐积累并更新知识库,并将其应用到企业经营当中。针对企业来讲,人力资源获得知识可以包括两个途径,分别为内部和外部,而主要知识积累途径是内部[2]。因此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对知识进行积累、修正和有效应用的能力,促使人力资源在工作中能够对大量的知识进行掌握,并从中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在企业运行的实践中,对知识进行应用和创新。

(三)知识转移

企业由多个部门和团队构成,在知识创新背景下,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可以对不同团队运行过程中积累的知识进行转移,而转移的过程就是再创造的过程,是实现知识创新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一过程中,针对人力资源个体来讲,其在对知识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会从感性认知上将其进行升华,针对群体来讲,相关知识在交流过程中将得到更加深刻的整合和诠释,对于实现知识创新,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压意义[3]。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针对创新知识的应用,需要将其同生产经营等多个环节进行紧密的联系,将知识创新的功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知识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经营过程中,既能够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需要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逐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企业经营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是重点内容之一,新时期企业在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顺应知识时代的发展要求,在知识创新背景下,有针对性的开展招聘工作,并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体系。

参考文献:

[1]陈荣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知识创新机制的互动研究[J].商业时代,2012,08.

知识创新的模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

Abstract: in the new period,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xternal demand, makes the education teaching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go the way of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continuous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education teaching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ut forward four kinds of method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ducation courses;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职院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通过思政课教学,逐步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责任意识,指引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因此,其课堂教学模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有效传播。

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对象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多元化

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学生接触各种思想的途径越来越多,他们面临的选择和困惑也更多,再加上社会上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收入差距的逐步扩大,现象的屡屡曝光,使得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由单纯的集体主义高于一切变为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并存,他们提倡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保障个人利益的实现,但有些人会片面强调个人利益,这就会导致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由原来的无私奉献变为奉献与索取并存,人们的精神境界也就出现了分层,由单纯的精神追求变得更加现实,出现了一部分人为了索取而不择手段的现象,现实主义与拜金主义并存。

(二)教学模式陈旧,缺乏实效性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仍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则充当说书先生和幻灯片放映员的角色,照本宣科,缺乏新意,有的教师只注重理论阐释,忽视联系实际,课堂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教学效果也不佳。这种单向的被动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处在这种被动式的教学过程当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调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之上,在不断改进和完善讲授式教学的同时,努力探索运用参与式、研究式、体验式、实践式等多元化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把双向互动交流和“寓教于乐”等方式方法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中。

(三)教材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可接受性不强

目前使用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材,虽然理论阐述透彻,逻辑结构严谨,但“理论叙述过多,事例有限,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不容易读下去,并且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够紧密,有空洞之感”。导致学生对教师所讲授内容不感兴趣,缺乏认同感,完全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必须紧密结合时展要求及大学生实际,不断增添“与时俱进”的教学新内容,通过讲授发生在身边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让学生了解到当今社会发展的方向及时代精神的主题。

(四)对思政课重视程度不够

思政课在大学课程设置中,不论是课时、教师配备还是教科研方面与专业课程相比,都处于劣势地位,每周课时只有两节,教师也大多是行政兼课,专业教师相对较少,对课程教学研究不足,更谈不上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当然,这和社会在某一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有关,片面地强调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团队精神和他的专业知识技能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必须给予思政课以足够重视。

二、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法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在思政课教学中可开发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建立教学互动网站,迅捷、方便、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真实思想动态,排解学生头脑中可能存在的消极和偏激情绪。思政课教师也可开通自己的网络博客,课上课下随时互动,对学生比较关注的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和发生在身边的事件进行评论,也给学生发表言论的权利,让学生相互发表对此类事件的见解,形成互动与交流,使思政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融为一体,这样既可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又可在无形中逐步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此种教学形式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增强教学的效果。

(二)课堂辩论教学法

由教师提前为学生选好题,以辩论的形式,将学生分成正反两个小组,由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推选小组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辩论探讨,最后由老师对正反双方辩论的过程进行分析、点价和总结,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和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感染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还由原来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索知识,通过这种自主思考及合作研讨的方式,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对教材的超越。

(三)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师生间彼此的认同非常重要,教师不能一味地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学生可以对教师的观点进行质疑,共同探究。两者是一种平等的互为主体的关系,甚至某些时候在某个领域内学生还充当了老师的角色。通过师生间的这种友好合作,共同探究的方法,达到师生间思想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的目的。

(四)社会实践教学法

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和锻炼,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知与行的统一。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时候,应更多地让学生付诸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时候,完全可以将学生带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亲眼看、亲耳听,切身体会和感受。组织爱心援助队,深入敬老院和社区,帮助那些弱势群体,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理解奉献的真正内涵。也可以邀请新时期的劳动模范和各个领域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走进课堂,给学生作报告。这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树立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总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坚持开拓、创新的精神,以改革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最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并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蒋桂平,王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12(6):53-54.

知识创新的模式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改革和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基本保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道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已成共识。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是我国首批建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高等院校,也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多科性本科院校,主要培养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专门人才。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特色专科(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近几年来,全国本科院校举办的高职教育在规模上逐步减少,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高职教育也是如此。按照学校的总体改革发展规划,学校的高职教育规模将逐步减少并尽量稳定在3000人左右。作为学校的高职教育教学单位―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因为办学规模在逐步减少而停步不全,而是积极依托本科院系雄厚的教育资源优势与丰富的高职教育办学经验,推进“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大胆改革、锐意进取,沉下心来狠抓内涵建设,在打造高职特色上狠下功夫。打造高职教育特色,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技术人才。

2007年,原南昌高等专科学校整体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后,为进一步适应社会和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专科的改革方向,打破了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求办学,实现了专科教育向高职教育的成功转型。按照“面向市场、理论必须、突出实践,形成特色”的原则,认真组织并完成了新一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确定了学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主要培养服务地方区域经济,掌握相关职业岗位或职业工种群所需的技术与技能,能够胜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各类高素质、多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现了“四个转变”:由专科教育向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转变,由本科压缩型向高职特色型转变,由注重理论和学科体系向注重实践和就业能力转变,由单纯依赖课堂教学向注重实习实训转变。强调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大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时比重,每个专业除最后一个学期的半年顶岗实习外,每个学期均安排了1-3周的集中实训环节,基本保证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总学时40%的比例。

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从2008年起开始实施,至今已执行了三年,总体上说,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缺乏足够的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实验、实训开出率不足,出现黑板上开机床的现象;由于实训教师比较缺乏,部分教师自身没有实践操作能力,满足于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学方式,有些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有些专业的理论课时仍然太多,课程体系的整合还不到位;有的课程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和专业要求;人才培养的途径还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不明显等。为进一步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等职业技术专门人才的需要,职业技术学院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把握机遇,寻求对策,积极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真正实现专业设置市场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各种人才的需求更加广泛和复杂。职业的市场化、社会化更加明显,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和良好的机遇。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围绕市场需求进行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实现与本科专业融会贯通,资源共享。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紧紧把握职业人才市场的脉搏,全面、深刻地分析社会对各种职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细致调研,科学预测,适时、超前地开办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调整不符合市场需求与社会需要的专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才是最好的,因此,学院运用灵活的办学机制,面向市场开设专业,调整现有专业,开发设置新专业,真正实现按需培养,注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克服人才培养方面的盲目性和盲从性。

二、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在某种意义讲是学院和专业的“宪法”,是学院建设特别是专业建设的主要核心内容。而要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就必须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

一是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科学界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二是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明确核心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遵循行业规律、高职教育规律、学生自身成长规律,确定培养岗位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支撑课程及主要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上不求全,以职业需求为原则,在此基础上,重构理论教学体系,夯实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素质教育融于其中,进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三是按照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整体设计优化教学、实训、实习等人才培养环节。各专业都要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结合理论教学尽可能的对学生进行模拟仿真训练,达到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操作的教学目的,设计足够的时间来保证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保证有1年左右的顶岗实习,实习遵循“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相一致原则”;四是积极实行“双证制”。学生不仅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应具备从事某个职业或技术领域实际工作所要求的能力和资格。统筹兼顾学历和职业要求,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内容应覆盖相应职业资格要求,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条件,充分利用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基础条件,在颁发专业学历证书前,使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五是改变“2.5+0.5”培养模式,尝试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2年在校学习,再利用1年的时间到企业的真实工程环境中进行训练,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的优势,真正打造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企业共建合作型的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把

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

实验、实训条件一直是制约学院发展的薄弱环节,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走校企合作、校内校外结合的双轨建设之路。一是积极争取学校投入,着力建好校内各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到目前为止,学院设置了金工实训室、数控模拟实训室、电工基础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会计模拟实训室、艺术设计实训室等近40个功能齐备、设备先进的实验、实训室,另有5个实训室正在建设之中。二是大力建设满足各专业顶岗实习需求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走出去”,广泛联系、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单位。将教学实习基地与学生就业基地相互结合,同步建设,建立了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三位一体的实施运作机制。目前学院已拥有广东省华侨建筑装饰公司、江西润田饮料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江西分公司、南昌雷式外语专科学校等40多个比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四、依托企事业单位,探索学生培养和就业的“订单式”

高等职业教育,其实质就是培养合格的高等职业人才,真正满足企事业单位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学院积极与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建立供需合作关系,构建“按需培养,合同送培”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切实解决学生的培养与就业问题。开展“订单”培养是加强校企合作的一种极其有效的形式。学院正在与苏宁电器有限公司共同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成立“苏宁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成为企业的员工。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根据企业岗位能力发展变化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做到零距离培养,学院和企业共生共荣。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知识创新的模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 会计实践性教学 创新

1 引言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很重要的环节,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关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就是要培养高等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所谓高职会计实践性教学,就是在高职的会计教学中将会计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实践技术能力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具体操作实践能力的一项教学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会计实务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从而对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性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新要求、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新发展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新局面,应该对高职会计实践性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2 当前高职会计实践性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要想具有针对性的对我国高职会计实践性教学提出切合实际的改革创新,就必须首先系统、全面的对其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加以分析和反思,以便提出的改革思路符合实际。当前高职会计实践性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2.1 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教育观念对于教学活动来说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效果和学生能力的提高,而目前,高职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教育观念还是比较落后的。一是教学中心观念落后,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老师,学生则相对被动,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论性和原则性就比较强,如果老师只是停留在主导地位,只进行讲授,这样就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缺失,过分依赖教师和课本,学习缺乏灵活性、思考性。二是重视理论,实践不足。依然强调“专业知识”,重视课本理论和教师教学,并以此作为课程考核手段,造成学生虽然对课本知识了解,但是在会计的实际编制分录和报表等实际操作中就不知如何将理论灵活的应用于实践,解决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问题。

2.2 教师团队建设较落后

教师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执行者和推动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当前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团队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职业素质良莠不齐,从学历上看,相对来说,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具有国家重点高校和高级会计资格的教师还不太多,本身的教育能力就有所限制。二是多数高职会计教师都是高校学习毕业后就进入学校任教的,没有具体的实践工作经历,无法将理论性和实践性整合起来。

2.3 课程教学内容单一、落后

在平时的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上多只注重本身的专业学习而忽略了和其他学科技术之间的关系。会计学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它同时还对学生的中文表达水平、外语知识、计算机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这些都是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经常综合应用到的,也是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要求。同时,教学内容落后,会计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学科专业,虽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其教学教材也有调整,但是其在内容是还是具有滞后性,没有将现代的新的会计知识及时并入教材。

2.4 实训环节比较缺乏

实训在学习中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沟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桥梁”,缺少了必要的实训,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目前在会计专业中存在着实训不足的状况,一是在校内实训上,教学条件有限,会计模拟实验室建设跟不上,模拟实习室资料和企业单位实际有差距。二是校外实习流于形式,会计专业必须要求学生进行校外实习,但是一些学生为了图轻松方便、有的学校也对此不认真组织和监管,导致校外实习学生不参与或者实习时间短,没有达到规定的实践要求。

3 关于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创新思路

为了使高职会计实践性教育有一个新的发展状态,能使其适应经济不断发展而提出的新要求,能使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实际岗位工作中展示出足够的能力,我们就要对原有模式进行创新。主要着力点在以下方面:

3.1 转变教学思路,形成全面的实践观念

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思路,树立全面的实践观念。实践性教学以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为培养目标,包括学习、训练以及应用,其各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的。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设计好实践教学的内容、目标和层次。主要抓三个个方面,一是在日常课堂,要根据内容及时组织学生实训,如在学《初级会计学》时,要根据教学进程实训《账户的设置与登记》《账簿的登记》等,以便及时巩固。二是在课程实训上,集中学生模拟实训,包括《初级会计学实训》《中级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珠算与点钞实训》等内容。三是积极组织学生以假期实习、毕业实习等方式对前两部分的学习在实际的运用中加以检验,及时得以锻炼并发现存在问题。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队伍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想培养出理论和能力都比较强的会计人才,就必须首先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的高职会计教育就应该形成这种新的局面。 一方面,学校应该重视和加强对会计专业任课教师的培养以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和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对口岗位进行实习,锻炼教师自身的会计实际操作水平。二是积极探索和运用校外资源,可以根据实际,聘请一些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级、注册会计师担任兼职的教学指导教师,不仅加强了师资力量,还能带动学生实践兴趣。

3.3 建立校内、校外的实践环境和基地

良好的校内实践设备和环境、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对会计实践性教学来说至关重要,高职学校要积极加强这两个方面的建设。在校内方面,为了满足会计模拟实训教学需要,学校应积极建立模拟实训室,在学校构建逼真的会计模拟平台,将企业财务业务浓缩在模拟实训中,锻炼学生在凭证填制、编制报表、财务管理分析、电算化等方面的能力。在校外方面,根据本地实际,利用资源,通过和当地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平台。定期组织老师和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锻炼,请企业专业会计人员协助讲解会计事务和具体实践经验,在实际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4 注重实践性教材的编写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载体,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注重具有实践性教材的编写,对于提高教学水平、传播新的会计知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大有作用。所以,在会计教材的编写上要下工夫,在编写会计专业教材的时候尽量结合会计行业发展趋势、企业会计应用实际、模拟真实材料等方法将经济需求趋势和实际实践成果体现在教材中,提高教材的实用性、时代性。

3.5 加大对学生实训实习的考核力度

学校要积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成立专门的考核部门和人员,严格、高校、公平的分别对学生的校内会计实训和校外的会计实习进行监督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学生的奖学金评比、荣誉评比以及毕业学分等挂钩,切实引起学生对实习实训的重视,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结语

会计实践性教学是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高职院校要顺应经济发展要求和企业需要的实际,对原有落伍的会计实践性教学模式加以改革创新,适应时代要求和实践任务。

【参考文献】

[1]申倩.会计实践性教学改革探讨[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知识创新的模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知识创新 供应链 知识链 模式

现代经济的发展,生存环境的变化对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日益成为约束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的关键。供应链的存在与发展不只是要增加价值,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新的价值,而知识创新既是创造新价值的最根本途径,也是产生和维持供应链竞争优势的最为可行的战略。

目前,知识管理研究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理论体系和看法各异,为了克服知识管理研究过于宽泛的不足,人们提出了知识链的概念,并把知识管理的核心归属于知识链的管理。因此,以知识链模型为框架对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进行研究,可以对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起到指导作用。基于此,本文在对原有知识链模型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建议框架。

一、知识链模型

1.知识链一般模型

知识链一般模型认为,知识链是一种知识链条,在这个链条形的网络中,企业对内外知识进行选择、吸收、整理、转化和创新,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的流动过程。这种观点主要侧重于企业内部知识从捕获到创新的过程,并将这种过程抽象为一个无限循环的链条。

2.知识链改进模型

孤立的知识链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组织均呈辐射状与外部众多组织发生基于知识流的密切联系。因此,知识链是基于知识流在不同企业主体间及企业内部的转移与扩散而实现知识的捕获、选择、组织和创新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网链结构模式。

为了保证知识链的正常工作,还必须开展一些辅助活动。知识链的辅助活动一般包括:领导、合作、控制、测量,知识链的成功运作还需要相应的环境支持,如技术、组织结构及文化等方面。

根据对知识链的认识,本文建立了新的知识链模型(如图1所示)。

二、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

对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进行研究的文献有很多,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认为,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协同供应链成员和外部网络而开展的创新活动,通过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和服务效果,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

供应链本身就是一个网络,因此,核心企业在构建供应链网络的同时,实质上也是在进行知识创新网络的构建,从而形成一个包含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知识流的供应链网络结构。在供应链节点企业中建立知识创新网络,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市场的关联性

供应链成员在市场上的地位影响着它们在市场中的作用,市场关联性越大的企业之间竞争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同时合作创新的成功率也越大。在竞争转化为合作的过程中,企业更关心未来的发展,以及如何通过知识创新来战胜竞争对手,因此,市场关联性越大的企业之间合作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小,市场关联性构造了合作创新的成功率和可能性的矛盾统一体。

2.知识的重要程度与知识跟踪

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重要程度不同的知识环节。企业可以将核心知识之外的相关知识,分配给供应链节点企业来承担,这不仅有利于加快知识创新的速度,而且,有利于综合各方面的知识优势,带来更具竞争力的创新成果。

核心企业要时刻了解相对较新知识的开发,并跟踪拥有这些新知识和技能的上游供应商或者下游客户。然后,当时机成熟时,核心企业通过把供应商或下游客户的设计队伍与自己的集成起来,就可以实现快速的在新产品中引进这些新知识的目标。这使核心企业可以在前沿新知识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之间进行平衡。

3.文化的一致性与人才知识结构的互补性

供应链成员的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是否一致,会直接影响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能否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在建立供应链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选择合格与合适的供应链成员。供应链节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侧重点不同,因此人才的知识结构也就有所差异,如果要在供应链中建立知识创新网络,核心企业必须有能力整合这些人力资源,从而可以弥补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不足,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

4.渠道的畅通性

建立在供应链基础上的知识创新网络,不仅需要保持物流的畅通,而且,更需要保持信息流、资金流和知识流的畅通。供应链节点企业在网络中的任何拖延,都将严重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渠道的畅通性直接制约着企业知识创新的效率,制约着知识创新成果的先进性。知识创新网络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外部知识内化的一种具体形式,能够聚集更多的知识源,形成更大的知识内核。

三、基于知识链的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的系统结构

如前所述,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强调供应链成员间能力的匹配。同时,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还必须不断地寻求外部知识资源,通过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网络,协调知识创新活动。基于此,本文提出如图2所示的基于知识链的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的结构框架。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集成的企业供应链信息系统

供应链上各个企业均是链条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充分利用协同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便利条件下,实现 ERP、CRM 与SCM有机整合。网络平台是知识创新系统运作的技术基础,其中,以企业内部网为核心,再通过它延伸至外部网和互联网。增强各企业的信息系统网络通信处理能力用于与其他节点进行信息共享及供应链全局决策中的信息收集,进而实行知识交流和创新,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2.知识处理与发现

知识处理与发现是对供应链企业中杂乱无章的知识进行序化的过程。知识处理,主要研究知识条理化、知识标准化和知识分类编码等。知识发现,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合理挖掘,整合后产生新的知识;知识发现的实现技术专门研究如何从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发现隐藏在其中的规律,具体的实现技术有数据挖掘、决策树方法、神经网络等。

3.建立共享知识库

在供应链中,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应建立在信任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内容以显性知识为主,注重集体知识的交互和传播。这是因为在供应链中企业是知识共享的主体,显性知识由于其内容明确,易于整理和传播的特点容易突破地理限制和企业边界,成为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处于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护竞争优势等因素的考虑,由于隐性知识的内容抽象,其潜在价值不易估量,所以供应链企业不提倡隐性知识的共享,而趋向于剔除企业独有知识和核心知识的显性知识的共享。

4.建立供应链知识创新网络

基于知识创新网络的创新全过程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终顾客的所有创新活动和过程。这要求供应链节点企业跨越界限,在一起并行协同工作,并要求各节点企业及时收集各合作企业及顾客、特别是关键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供应链协同的知识创新网络体现了来自不同资源和领域的知识跨越空间和时间的整合,有效地弥补了核心组织自身知识的不足,克服了知识供应主体与知识使用主体之间存在的知识缺口。知识创新网络在协同供应链成员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与供应链外部组织的合作与联系,增加供应链的知识带宽,以提高供应链中的知识存量与创新能力。

5.人际网络与环境支持

知识创新系统是一个人机相结合的系统,不同个体、团队和组织间在共同工作生活中建立的镶嵌式社会交流关系网络。完善的人际网络是保障其正常运作的有效机制。人际网络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挖掘并激活人脑中的隐性知识,从而使企业知识创新永不停息。

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取决于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供应链与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供应链知识创新的外部环境包括政策、法规的支持,物流、保险、法律等服务,科研机构的研究培训以及竞争者的合作。此外,为了激励成员企业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促使他们奉献可共享的隐性知识。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须辅以灵活和比较公平的激励机制、有效的知识创新评价体系、具有凝聚力的联盟文化、柔性化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等内部环境的支撑。

实践表明,供应链成员要依靠自身的知识创新能力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越来越困难,只有那些能够不断完善其组织结构,协同和利用供应链伙伴关系开展合作创新的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环境。然而,知识创新的实施毕竟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它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还有许多技术性和非技术性的难题需要解决,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努力,为知识创新的有效实施,以及供应链知识创新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李 敏:现代企业知识管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王 悦:企业信息管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3]Gann DM, SalterA J. Innovation in Project-based, Service Enhanced Firms: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lex Products and Systems[J].Research Policy, 2000, 29(7~8):955~972

[4]Andreas Pyka. Innovation Networks in Economics[J].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2, 5(3):15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