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级医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职会计教育教学的改革不能只是教育教学观念上的更新、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师资力量的培训及课程评价的改革,更重要的应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创立具有中国特色高职会计教育模式应从社会、学院、学生、教师等方面入手,借鉴成功的国外会计教育教学经验,立足我国高职会计教育具体情况,深入细致科学的分析、研究我国高职会计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对目前我国高职会计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会计人才。
1、改善高职会计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质量
高职学院管理者应清楚定位各专业培养目标,重视师资力量的培训,加大对教学设备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投入,为教学管理服好务;会计专业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会计实践,不断学习会计和其相关的新知识,既有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又有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掌握现代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技术,研究适合学生需求、社会发展的教育方法,强化科研能力及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搞高学生综合素质
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强化操作技能,学会自主学习,既要“学会”,又要“会学”。掌握学习方法,具备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培养继续学习的需求、能力,才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二、高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高职教育的不断推进,日益显现出高职会计教育的弊端。高职会计教育存在着教材内容滞后,比较偏重以教科书为依据,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及会计的动态发展性;培养目标的重点不够突出;偏重讲授理论知识,忽视实际应用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偏重传统会计教学设备,忽视现代化设备的应用。因此,这些弊端造成学生毕业出路窄、灵活差、上岗适应慢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教学效益低下的主要表现。
1、专业设置缺乏针对性影响教学效益的产生
一些高职院校为了扩大生源、便于学生就业,会计专业设置上存在较大随意性,既沿袭了过去的按学科设置专业的做法,又盲目学学的专业设置。而这种盲目性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使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窄,其就业空间越来越小,很难适应会计人才市场的需要。因为高职会计教育目标定位不清,课程设置方面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①课程设置滞后、课程内容滞后;②专业课与基础课比例失调;③重视诠释方面的课程,忽视理论功底的课程;④相关的专业课设置存在明显遗漏;⑤专业课之间内容交叉重复,衔接性差。
2教学目标管理缺乏明确性影响教学效益的大小
会计教育目标决定会计人才培养的类型、培养方向,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到运用哪种教学手段和向学生传授哪些教学内容。而当今教育目标上存在着两大现象:一是把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同中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加以区分,二是普通高校会计教育培养目标同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等同。
3应用型师资力量薄弱影响教学效益的提高
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大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虽具有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可会计实践经验匮乏,只注重理论教学。由于待遇问题,许多高学历、高技能、高层次的教师往往不愿进高职院校,即便来了也留不下。当前,高职院校会计教师中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型的师资力量还很薄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拥有比例不到30%的“双师型”教师,而很多发达国家高职院校无论是实训教师还是专业理论课教师,90%都是“双师型”。
三、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
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是提升效益的基础
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其岗位的主要工作是进行会计核算、记录经济业务事项、作出会计预测、实行会计监督、提出管理决策建议等。为满足会计职业需要,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出面向不同岗位群,拥有良好职业素养及一定知识和技能结构,具有一定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基本能力高级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首先是要加强专业基本能力培养:需要加强的基本能力为:会计确认能力、会计核算能力、会计分析能力、会计监督能力、会计软件应用能力、会计预测和决策能力;其次是加强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包括继续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沟通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应变能力
2、加强专业设置和课程模块化设计是提升效益的途径
(1)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
高职教育始终面对两个市场即就业市场及生源市场。在设置、调整专业时,既要考虑生源市场、吸引考生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考虑就业市场。因此,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侧重了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的同时也照顾了生源市场需求。“就业导向”体现了职业岗位、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是“订单式”培养设置专业的一种典型形式。对于“订单”量大、持续时间长的专业,可以根据“订单”设置专业,反之,可以考虑以“订单”设置专业的方向,通过专业方向的调整以适应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变化。
(2)开展行业调研,制定会计专业能力标准
由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涉及的能力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其制定相应的能力标准。能力标准主要指学生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基本的职业素养、实践技能以及各单元鉴定考核方法等内容。能力标准由能力代码、能力名称、相关能力、能力要素、能力简介、能力表现水平、鉴定指南、条件说明等构成。由于会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动态性,因此在开设专业、制定能力标准、设计课程以前,必须进行大量行业调研,找出行业中最“必须”、最“实际”、最具有“生命力”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各高职学院具体情况设计要开设的相关课程、设置相关的会计专业、制定相应的能力标准,以突现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3、加强教学策略调整是提升教学效益的主要方式
(1)建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学法指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情感等,使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堂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极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学生表达的内容,而不单纯强调表达的准确性。同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进行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法中课堂上学生的被动地位。“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课堂教学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充分理解、体现学生知识、情感、智力,根据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学习目的、学生的实际、学生学习难点设计适合学生水平、多种多样的并受学生欢迎,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这种教学模式正确处理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通过活动、对话、实作、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自觉参与的教学活动。
(2)实现教学活动选择的多样化
会计学科既具有较多的公式、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它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习会计时,只有把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理解公式、原理、概念,才能使综合知识灵活运用。“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学法,不仅体现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也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指导者、组织者,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发挥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学法的开端是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其不同的教学方法。
(3)丰富教学活动资源准备
根据自己的教学教师需要精心选择、制作学习环境中能使用的学习资源。选择、设计学习资源时,教师一定要明确这种资源它的使用方式。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习环境中,教师不能用学习资源进行演示,而是要给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因此,最好选择交互性强的媒体呈现教学信息。
①编写能力模块教材与学材
确定课程内容以后,接着的工作便是编写或着选择该门课程教学材料。教学材料实际包含两种类型一是教材,又叫教师用书,结构主要由前导技能、教学步骤、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活动设计、设备需求、职场安全、评价方法等内容组成。二是学材,又叫学生用书,它的结构主要由前导技能、学习方法、学习目的、内容描述、学生自测、参考资料、实训练习等内容组成。
②教学媒体的选择
在当今这个信息快速化时代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学媒体变得丰富起来,不同的教学媒体有其不同的特点,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亦是不同的。教师对媒体的选择是一个学习理论的过程,也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若合理地运用教学媒体,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4、实现教师与学生观念的转变是提升教学效益的有效手段
实现教师与学生观念的转变主要包括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学生观念的转变两个方面:
①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本人必须具备明确的教学方向和目标、正确的教学观念才能真正做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教材、课型、培养目标、教学环境、教学时数等,策划授课的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手段、和教学的重点以及辅助工具。课中,教师一方面要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又要使课堂气氛活跃、热烈,使学生参与达到最大限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得到尽量的发挥。课后,教师要为学生辅导答疑,指引学生的知识拓展方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激励者,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创建必要的学习情境角色。教师通过采用个别化、协作式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组合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在相互协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精神,学习过程主动参与,达到对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对重难点的深刻理解,对综合知识的灵活运用。因此,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强调的不是对知识的记忆,而变为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及利用信息的能力。
根据广告大赛的基本项目的内容、要求以及评价标准,并参照广告业的职业标准,按照系统化的工作过程重新对课程体系进行构造,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进;按照职业活动的相关内容、程序、规范并结合具体实际项目进行实践教学,从而达到充分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新型教学计划应该以广告大赛的基本特征以及大赛的主题趋势作为主要研究线索,由专家、学者组成指导队伍集中解读和探究竞赛项目,注重研讨教学计划、教学安排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等。学生应按照不同的参赛内容进行合理性分组,教师也按照其专长进行调配,由三到四人组成创意组,对大赛要求的参赛项目进行广告创意及创新设计。分组时应充分考虑到男女生自身个性以及能力特长等相关因素,以此确定担任创意总监、文案、制作等不同岗位的最佳人选。创设参赛的真实情境,需经过院系的内部动员以及宣讲等活动来提升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及自信感,积极提高学生在“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中的主观能动性。广告创意组按照参赛项目的设计要求,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市场的前期调查,形成一套完整的调查报告。与此同时还需要通过网络等多种媒介对同种类型的广告进行大量收集,以避免发生创意雷同和撞车以及以各种形式的间接抄袭等问题,同时还可以为创意开辟一条自己独有的设计思路,从中提炼出该创意的关键点,并围绕关键点大胆进行展开式发散性创意。在教师的陪同指导下,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开拓独有的拓展性思维,从而逐渐形成优秀的创意。各创意组运用PPT的形式进行创意性阐释,将其他组作为客户提出指导意见并进行完善和修改。各创意组轮流展示,相互讨论后进行创意修改及调整,并将修改后创意形成草图,配上广告语一起展现出来。
二、广告设计中“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
(一)制定广告大赛的相应人才的培养方法
院校根据用人单位的相应岗位需求,结合各种参赛项目的要求,开设与广告大赛相匹配的课程,将两证作为评优选好、报送的重要条件,两证包括:参赛所获证书以及技能证书。在促进与用人企业的对接时,要将院校和企业的要求以及相关规范保持同步性和一致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企业实际所需要掌握技能内容以及标准引入,将竞赛内容及标准逐渐加入到人才的培养体系中,将大赛技术标准、工艺要求、行业动态等专业信息和市场信息贯穿在日常学习中,充分地将人才的培养方法与市场行业的刚性需求相结合。
(二)以点带线与以线带面相结合的传帮带模式
通过组建创意小组给予其成员一个职业化的身份,每个优秀的创意组长就可作为一个“点”,从而带动整组的“线”。而以不同专长为主的小组成员就可作为一条优秀的“线”,大量的“线”结合在一起就可带动一个“面”。“线”的数量越多,“面”的辐射面越大,因而,教学的效果也就越佳。
(三)设立专业化的模拟竞赛机制
对于竞赛项目及比赛时间等大量不确定因素,应该建立模拟型竞赛机制,以此应对常规教学与比赛活动之间的时间冲突等情况。教学团队共同讨论并吸纳行业内最前沿的工艺要求、创新思维以及操作规范,尽可能选择极具代表性的项目来设立广告竞赛的题目。同时,将竞赛项目分为商业性和公益性两种:商业性竞赛项目注重与本地企业间的彼此联系,按照当地市场以及岗位的相关要求设置参赛的项目。公益性广告类项目涵盖面极广,普通赛事都经常开设公益类广告项目,一旦专业性竞赛来临时,学生就可运用模拟竞赛时的项目作品去参加大赛。此类性质的模拟竞赛可操作性也相对较高。
(四)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与相关机制
在平面广告的设计课程教学中,“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下的各种考核及评价均建立在过程中评价与结果评价的基础上。在学生的各阶段学习过程中,学生各阶段不同的表现和在课程结课后学生所上交的作业,以及呈现出的设计成果。对此,我们都要给予多角度的专业性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不断的评价和反馈结果来优化其广告教学活动,使其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状态。
(五)以比赛成绩与学分或职业资格证书进行替换
把参赛所得奖项与广告业职业资格证书进行紧密性挂钩,只有在大赛中获得一定奖项,该学生才可获得相关广告课程的学分,同时也可以采用替代广告从业资格证的方式,把大赛取得的成绩作为学校推荐学生就业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校内建立起补充型竞争机制,首先可在校内开展评定竞赛,经过大家一致推举后,推选出优秀作品去参加广告大赛并给予其在校内嘉奖一次,与此同时,在校内进行学生优秀作品展览活动,以此提升学生参赛兴趣以及激发低年级学生踊跃效仿参赛的热情,营造出一个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的良好的氛围。
三、“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在第四届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以及南京青奥会专题竞赛中,以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为例,该校分别组织10、11两个年级平面设计班的学生进行参赛,最终获得8项全国性奖项,其中包括2个全国二等奖、1个全国三等奖、5个全国优秀奖、5个省级一等奖、7个省级二等奖、3个省级三等奖。通过改校的实践调研,证明在“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参与性极高,教师的教学目的性更加明确,教学的实效性更加强烈。学生在讨论、探索、质疑中提高了自主思考、相互学习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有效地提高了自学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构建了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结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旦遇到问题可以自主进行解决,如一人之力无法解决,学生会积极寻求教师协助,有效的将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因素转变为积极的主动因素。
四、结语
作者:白鹤龙 林海 赵仑 陈瑞战 单位:长春师范学院化学学院 长春市第十一高中
目前,高师化学专业的实验内容过分强调各学科的独立性,与中学化学教学实际相脱节,高师化学专业的实验教学状况急需改变,因为它关系到为广大中学培养高素质师资的大局。在新课改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局面下,高师实验课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所以改革势在必行。构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系目前,化学专业课程的门类很多,有的课程内容重复,缺乏整体优化,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负担过重,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3]。所以针对传统的四大化学,我们应重新审视化学专业分支学科,渐渐地模糊各学科间的界限,改变以学科的观点来编制课程内容的做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学者的知识结构优。首先是“删”,即根据人才需求、培养目标、就业结构等,删除某些课程中某一部分的内容。其次是“并”,就是合并几门课程中重复的部分。再次是“减”,主要是指压缩课程内容,减少必修课程的学时,增加能力和职业教育等素质教育课程。最后是“增”,主要是指增加前沿性、综合性、创新性等课程。创立探究教学模式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顺应了时代潮流[4]。该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实验准备阶段、实验实施阶段、实验结束阶段。(1)实验准备阶段。学生将基本理论学习后,在实验开始前2周,布置给学生该实验的实验范围及需注意的实验问题,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进行资料查阅、确定课题、方案设计,审查合格的实验设计方案,列出实验药品交实验员准备,不合适的方案返给学生重新修改。(2)实验实施阶段。学生根据本组设计方案进行准备、实验、观察、记录。记录实验数据。经过自己的实验通过计算、分析、比较,初步得出实验结果。同时,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和示范实验的各环节。(3)实验结束阶段。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和初步的实验结果,评价实验的各个环节,抽选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最后,教师推荐一个或者几个比较好的实验设计方案。
在“化学教法实验”课程中,对中学化学实验内容进行深化、挖掘,拓展实验课程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1)将某些来源于生产生活的情景素材设计成探究性实验,如不法商贩将自来水装瓶当作纯净水卖,欺骗消费者,谋取暴利。针对素材,设计成“鉴别真假纯净水的探究性实验”。(2)将“操作难度大的实验”设计成探究性实验,如,“电解水的实验”,很难做成功,设计成“电解水实验最佳条件的探讨”。(3)将“一些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做到的实验”设计成计算机模拟探究性实验,借助多媒体技术完善实验体系。优化教学方式新课改的核心任务是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旨在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性的学习方式。为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使教学技能得到明显提高,我们优化了“化学教法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5]。(1)将教师讲解、演示的实验适当地改为抽选学生讲解实验,在实验进行的前一周,做好安排,在实验时随机抽选3名学生讲解实验原理、步骤、成败关键,最后由教师补充、完善。并选定1名学生演示实验。(2)将封闭式实验改为开放式实验,即实验室、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开放。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为此,我们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制定了新的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实验的各个环节的考核,对学生进行了全面评价。该评价体系包括平时实验成绩(50%)、实验操作考试成绩(40%)、实验笔试成绩(10%)三个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回答问题、实验讲解、实验演示、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报告书写情况等;实验课程结束的最后一周进行操作考试,主要包括实验仪器的组装、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笔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实验目的、操作过程、理论知识和注意事项的考查。评价方式主要是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实践表明,这样的评价体系增强了学生积极参加实验活动的主动性,从而保证了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总之,高等师范院校要根据实际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化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要与基础教育的课改相适应,符合国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真正做到通过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化学教育走素质教育之路发挥出独特的功能。
【关键词】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对策
一、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一) 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对实践性与创新性均要求较高。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迎合市场的需求才能焕发设计专业的生机。目前一些高校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仍然存在着照搬照抄本科的现象,教学内容侧重理论体系,实践教学比例较少,设计操作与实际要求严重脱节,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商业运作之中,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够。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必须体现高校教育特色,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才能从本质上解决就业难问题。
(二) 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排名靠前的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和经济发展上均处于变革时期,市场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是相当大的。许多设计公司求贤若渴,但是由于艺术设计专业设置模式化,使得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达不到企业用工的需求,出现了一边是企业人才缺口巨大,一边是设计专业学生能力不足,这也形成了就业难的悖论。
二、 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面临的难题
艺术设计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其发展速度和成绩令人瞩目,但是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需加以重视。
(一) 教育理念落后
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通信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艺术设计理念也随之发展。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没有及时汲取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而是因循守旧,仍旧以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活动,强调知识的学习,忽略对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根本不能够指导艺术设计教学在新时代快速发展。
(二) 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一些高校仍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高校艺术设计课程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三个部分组成,个别高校正在进行课堂翻转的研究。从高校生源的综合状况来看,民办高校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家庭条件等各种原因,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不强,对理论知识没有足够的兴趣,学生接受基础知识后不能灵活运用,不能将基础课学到的知识很好地渗透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很难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作系统性的思考。但他们对实验有较浓的兴趣,在实践方面具有一定的潜能。
(三) 艺术设计师资力量薄弱
近几年我国艺术设计在国家和群众的重视下,实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事业起步较晚,又因各种原因,相对于其他基础学科,发展缓慢,只是在近十几年才得以快速发展,但是尚未形成系统有效的教师培养机制。虽然大多数教师毕业于高等院校,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胜任教学工作,但是仍有一部分教。师教学能力有限,理论知识不够扎实,设计技巧不够熟练,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效果,教学效果不明显。此外,绝大多数的教师缺乏个人魅力,无法激发学生的崇拜之情,不能实现言传身教。
(四) 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与反馈机制滞后
一是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对教学的监控、评价与反馈滞后。体现在:监控范围不全面,侧重于课堂理论教学,较少关注实践教学;侧重于本校教师,疏于外聘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侧重于评价教师的知识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教学效果的考查。评价方式单一,大多通过督导听课,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且多以系部自查提交报告为主,针对性不强,合理性不够,反馈不及时,导致评价反馈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职能。第二个层面是就教学管理本身而言,这样的管理模式、方式方法是否符合专业特点,适合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是否满足教师、学生教与学的需求,是否积极有效,这是需要教学管理部门领导、管理人员认真反思、总结和分析的。而在实际工作中,这样实质性的反思、分析、研究与评估比较少,未能引起管理工作者的重视,一些小结报告也往往流于形式。
三、 加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出现的难题,笔者认为要加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 结合时代要求,加强教学内容改革。
当今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对艺术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当紧跟时代的潮流,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及时地加入到课程当中,体现时代性,并辅以合适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当下社会最需要的技能,尽早地学习社会需求的技能,为今后进入社会提前打下基础。此外,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增强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更好地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
(二) 加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艺术设计是在结合原有环境特点和社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对既定环境进行设计创新,实现艺术创新再设计。创造性思维是在突破常规思维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新颖思维产物。创造性思维能帮助设计人员突破既定思维模式,进行更加优秀的艺术设计,对设计人员顺利开展设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艺术设计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设计创作,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外,高校可成立艺术设计研究所,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实现思维模式的创新。
(三) 优化师资队伍、组建专业教学团队
一是高校的教学和人事管理部门要充分重视,出台相关的培育和激励政策。二是艺术教学院系更要积极推进落实,借助已形成体系的教学基本建设与改革研究项目性载体,创建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特色鲜明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也可以通过“工作室”教学平台的建设,通过特聘、柔性引进等方式吸引企业行业一线的设计师到教学团队中来,打造业务精干、专兼结合、层次分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以“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工作室制”教学团队。另外,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条件的安排好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师资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等,引导教师步入企业实践,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操作方法、岗位素质、知识技能要求,掌握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真正做到知行并重。在优化师资队伍的同时,也要重视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通过培训、进修、研讨等多形式,让管理人员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管理理论、政策法规,吸收借鉴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与管理水平。
(四) 完善艺术实践
之所以进行艺术设计教育,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扎实和熟练的设计能力,但是现实中却出现了“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实践的重视不足。所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成为了当下艺术设计教育的关键所在。一是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在校内,学校要对各种实践设施,如工作室、计算机、打印设备等予以全面的完善,并委派专人进行管理,保障所有的场地和设施都能够正常运转,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而在校外,则要和诸多设计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实践机会。二是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艺术设计院系应该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设计比赛,并对获奖者予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鼓励,由此营造出一个重视实践的氛围。三是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多数院校都将实践类课程放置在了最后一年中,但是大学的最后一年,往往都是学生最为忙碌的一年,或者忙于找工作,或者忙于考研,难有时间和精力真正进行艺术实践。因此,要对实践类课程进行有机的调整,将其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学会了某一种知识和技能后,就要予以及时的运用,经过由学到用的多次磨合,使其不断成熟和完善,让实践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五)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一些高校以往的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多半是前期为传统教学,后期为企业培训,学生的学习还是压力式的被动学习。校企合作可以更深入,如,学校可让学生参与企业实际的项目制作,实现专业课程作业与企业实际项目直接对接,使学生熟悉从设计初稿到中期客户修改意见反馈,再到最终完成设计的全部过程,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围绕实际的设计项目展开,如此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性与荣耀感,又可以为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传宏. 关于艺术设计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 艺术百家. 2006
(二)经济法课程的衔接存在断层性
由于中高职之间缺乏沟通,中职院校以自我的就业目标制定其培养计划,高职制定培养计划的出发点仍以高中生为基础。这使得高职教学的结果是杂乱无章。中职晋升的学生不仅缺乏文化基础知识,对于某些内容难以掌握,另外对于经济法的了解又存在一定的重复性,这使得这部分学生在高职存在一个真空期,无法达到培养的目标。
(三)高职经济法课程的技能培养存在不足
如今高职院校的生源逐渐延伸到中职毕业生,而且,有很多高职院校的前身就是中职,由中职升级成高职,因此在高职中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培养计划的制定都是缺乏一个新字,有的甚至依旧延续中职的老一套,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实力都跟不上高职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师资力量、技能培训方面以及基础建设方面等都存在一定的落后性。有的甚至还远远没有中职的技能实力,教学经验也没有中职丰富,使得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出现技能学习的倒退,造成不良后果。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中职院校的经验、案例以及相关经济法的师资力量远比刚升级后的高职院校更具有实力和竞争力。高职院校缺乏一定的双师型教师,在经济法的教学中脱离实际,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与实际严重脱节。总之,经济法课程是会计专业必学、必会、必懂的课程,学生以及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到经济法课程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改善教学模式以及培养计划,提高学生学习经济法的效率和实践性。
二、经济法课程要适应中高职衔接
(一)以职业为导向制定中高职衔接的教学目标
在中职院校中确立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后,教学内容适应当前中职院校的发展,待晋升入高职院校以后,都是以职业为主的教学目标,从而在相同的教学目标下,院校实现中职与高职的零距离对接,有利于学生课程的衔接性。在职业导向教学目标中,首先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其次是增强了学生职业资格考试的能力。在中职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入高职以后,在原来技能的基础上,更容易掌握高深的技能和知识。同时经过中职的培训,对于资格的考试更是一种递进,在中职,参加初级的考试,高职以后直接中级或者高级考试,将中职和高职的技能和考试形成有效的衔接。在经济法课程学习中,更是如此,同一个目标,不同的要求,使得经济法的学习形成良好的对接和递进,达到教学的目标。
(二)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构建中高职衔接的教学内容
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都面临一个资格考试问题,因此对于中高职院校在设置教学内容上,都要符合当前的要求,首先根据考试内容制定教学内容,其次是基于岗位要求规范教学内容,再次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在此基本要求下,中职中经济法的学习主要面向的是初级资格考试,以及中职生毕业以后的岗位要求,然而中职生和高职生对于职业的定位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高职的教学内容是中职内容的递进和深入。在中职经济法内容的基础上,延伸到更高,更切合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要求,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中高职要形成良好的衔接。在实际情况下,结合社会的发展以及中高职自身现状,发展适应当前的会计课程内容,中职和高职同向发展,最终实现对接。
(三)以技能为重点优化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手段
中职和高职都是注重技能的培养,中职注重的是初级技能,高职注重中级技能的培养。在各自的技能培养重点下,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尤其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在教学模式改革下,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场景教学以及角色的扮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在教学方法上,经济法课程的教学需要专门的会计专业教师,避免非专业教师带来衔接上的问题。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中职学生很快适应到高职教学,经济法的课程教学也适应了中高职的衔接,对于会计专业系统性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以能力为评价设置中高职衔接的考核方法
经济法的评价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试卷的方式,而是一个综合的评价方式,考核的重点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对中职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经济法课程考核中,应注重经济法的实际作用,同时还要重视考核方式方法和的同步性,中职和高职不能出现太大的偏差,以免影响两者的衔接问题。经济法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注重实践能力,中职考核和高职考核需要一定的衔接性和共同性。避免中职步入到高职以后存在评价考核的盲目性,减少适应的时间和空间。让经济法课程体系适应到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系统性培养过程中,实现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