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村级振兴乡村工作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是与兴源村共同商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四查四补”、错误信息入户核查、防返贫监测等工作。
二是开展“志智双扶”思想帮扶。认真落实帮扶干部一月1次入户制度,开展了脱贫后政策衔接和移风易俗等宣传活动。结合兴源村实际,从产业帮扶转向思想帮扶,帮助群众脱离等靠要思想,树立借助政策红利通过劳动致富的正确思想,教育群众知党恩感党恩。
三是解决村集体实际问题。联系企业为贫困村爱心捐助1.5万元,用于解决村上实际问题。
四是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政策落实,联系协调金融部门持续落实金融扶贫政策,帮助群众应贷尽贷,为群众发展养殖提供资金保障。
一、2021年一季度工作情况
(一)抓中心促重点,经济发展稳中有增。第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340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6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32万元;招商引资完成563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4842.4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130.9万元。
(二)抓改革调结构,基层党建焕然一新。一是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选举工作,换届后村“两委”常职干部共计69人,常职干部平均年龄42.08岁,学历及工作能力大幅提高;二是带领镇、村干部到彭州、广汉、罗江等产业发展好、文化建设强、村级治理优的地方考察学习,提升干部的思想水平,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三是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鹿塘水乡讲座”能力提升培训班,开设农村基层工作、写作、演讲、摄影和礼仪共5个培训班,进一步提升镇村干部自身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抓项目促发展,乡村振兴成效明显。一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全镇已流转土地21350.8亩,达总耕地面积的53.5%;二是建立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根据的产业分布特点及优势,将农业规划分为“一区、四地、多点”,建立镇领导联系园区、基地和农业新兴经营主体制度,定期调研分析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产业快而稳发展;三是有力抓实县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和“鱼米之乡人居环境”建设项目,联合永太等乡镇已成功申报县级“鱼米之乡”;四是成功举办镇第三届青市桃花节,吸引游客约2万人,规划筹备镇第三届龙虾美食活动。
(四)抓治理保平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是加强肺炎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地落实,组织镇村干部及志愿者推广使用“天府健康通”,登记注册率达常驻人口的82.5%,并持续推广宣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二是全力做好禁毒工作,建立镇村干部定期联系涉毒人员工作机制,每月初召开会议对当月禁毒工作进行研判部署,落实禁毒、禁种铲毒、重点场所巡查、高危场所排查工作;三是严格执行《县人民政府2021年森林防火命令》,落实森林防火“三包”责任制,实行镇、村、社“三级网格化”管理,逐级压实工作责任;四是将秸秆禁烧、河长制、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垃圾“日产日清”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加快推进农村“四大革命”。
(五)抓服务惠民生,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对已脱贫户和边缘户关注和监测,坚守不返贫底线;二是完成低保清理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并坚持动态管理,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0%以上;三是提前做好春耕备耕,对渠道、塘堰等水利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对河道内垃圾杂物进行及时清理,确保春季灌溉工作正常推进;四是抓好就业帮扶工作,通过技能培训指导、就业帮扶、创业政策落实等方式变输血为造血,已开办美食烹饪、婴幼儿护理等就业培训班2次,共120余人参加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一季度在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镇各项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村人畜用水和生产用水困难,严重制约我镇产业化发展;二是村级集体经济任重道远,大多数村集体经济与产业发展融合度不够;三是动员各村(社区)党员干部进行学习强国学习成效不明显,注册和学习人数偏少。
2017年2月17日,我来到XX县工作,分管科技、民政、水源保护、档案、残联和慈善工作;5月18日起,又增加农业农村、林业、水务、国土、移民和电业等工作分工;2017年9月14日调整分工后,分管民政、卫计、残联、慈善总会等工作,负责领导大健康产业发展。前后共分管过13个县直部门,2018年5月12日起,增加协助常务副县长抓好脱贫攻坚的工作职责。挂职工作以来,我始终珍惜每一个岗位分工,认真落实岗位职责,积极主动完成领导交派的攻坚工作,自身在政治理论素养、基层工作经验、业务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一、深入调查研究,农业农村工作稳步开展
分管农、林、水工作期间,深入乡镇和分管部门开展调研,与分管部门一道细致研究部署业务工作,推动农业农村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取得实效。瞄准市场需求,调减玉米种植面积3.75万亩,扶持22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二是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完成投资3756万元的5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投资287万元的小型农田水利维修养护项目。三是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工作。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被评为全省优胜单位;扎实做好国有林场改革、松材线虫病处置工作,被确定为“中芬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基地”;牵头做好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强力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四是实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牵头编制全县乡村振兴实施方案,选择3个乡镇中的12个村作为试点,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试点方案》和镇、村具体实施的子方案,以点带面,稳步有序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二、助力脱贫攻坚,分管民生领域取得实绩
围绕脱贫攻坚这一核心工作,带领卫计、民政、扶贫办等部门,认真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工程,全面助力脱贫攻坚。一是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将2018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范围,贫困人口参合13320人,参合率100%;全面落实好1626户2976人的建档立卡低保贫困户的兜底任务;统筹使用扶贫周转金2000万元,实施85个村级光伏电站,带动800余户贫困户稳定脱贫。二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投入300万元补充和更新乡镇卫生院诊疗设备;推进投资4800万元的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有序推进红透山矿医院移交工作。三是实现低保动态管理。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3055人,新增符合条件城乡低保2112人,实现低保工作“应保尽保、应退则退、动态管理”。四是稳步推进厕所革命。投入资金122万元,在全县91个行政村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720座。
三、发挥自身优势,对上争取工作成绩突出
围绕全县发展大局,结合挂职干部的沟通优势,全力对上争取资金政策,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一是争取项目资金。争取资金1070万元,实施养老院改造、社区改造、中医馆建设、王仁斋烈士墓和殡仪馆改造等项目;争取资金150万元,对先天性耳聋和先天性心脏病贫困儿童进行医疗救助;争取资金90万元,补充中医院诊疗设备。二是争取平台荣誉。赴广西代表清原县答辩,获评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带领分管部门对上沟通争取,获评国家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和省级中医药健康产业先导区。三是争取重点工作。牵头完成北三家乡撤乡设镇和基本农田调划、土地调规工作,争取砬子山评为省级地质公园。
一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根据市委、县委派驻工作队的要求及部署,以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第一工作目标,有力推动脱贫摘帽工作的顺利开展,圆满完成年度精准扶贫工作任务。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订了全镇扶贫攻坚计划。围绕2019年全镇脱贫目标及任务,科学制订全年脱贫工作计划,细化路线图,明确时间表。2019年全镇脱贫104户339人,村、村2个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识别时的24.32%降至为0.28%。并将脱贫计划细化到村、组、户、人,督促层层抓好落实。
二、加强与县委组织部汇报,及时调整、补充选派驻村工作队员。由于 派驻 村工作队员 为单位主要负责人,所以难以完全脱产驻村, 派驻 村工作队员 同志身患疾病,不胜任驻村工作 等等原因。全镇调整工作队员7人,并将镇派的10名工作队员纳入工作队统一管理。达到所有村扶贫工作队(贫困村派驻不少于3名工作队员,非贫困村派驻不少于2名工作队员)全覆盖,贫困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大大增强了工作队力量,为全面年度目标任务提供了保障。
三、加强工作队员管理。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工作队员驻村每个月不得少于20天,并接受镇党委政府干部职工和所有村干部、村民群众监督,根据镇党委政府工作安排开展工作,并在镇组织的全体干部会议上将上级驻村工作要求、纪律要求传达贯彻到每一个工作队员中,强化组织纪律意识,时时刻刻提醒驻村工作队员转变思想认识,摆正心态,不折不扣将上级的纪律要求贯彻到位,时刻拉紧作风纪律这根弦,并组织开展日常的督促检查,发现苗头及时指出,让所有工作队员明确职责、驻村纪律,确保工作任务及时推进。
四、每月定时召开工作分队例会。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安排、部署近期工作,统筹推进扶贫各项工作,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和任务清单,要求工作队员加强进村入户走访慰问,户户见面,摸清贫困户基本信息和家庭情况,及时更新好扶贫手册,根据手册完善扶贫国办系统及时补缺补差,确保实现“村出列、户脱贫”。
五、加强与选派单位沟通对接,认真落实“八有两安”,做好协调服务,确保驻村队员安心工作。针对新选派队员,由于业务不熟,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等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召开所有工作队员座谈会,通过座谈会增加相互交流、经验借鉴、促进团结。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困难以及他们诉求等待,并及时向龙胜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办公室及选派单位反馈,特别是落实“八有两安”,通过与后盾单位协调解决工作队员在工作生活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镇21个行政村的工作队员匀达到“八有两安”条件要求,县派第一书记1.5万元工作经费、5万元帮扶经费全部落实,驻村工作队员的基本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保障,使工作队员更加安心投入工作,工作成效显著提升。由于工作突出, 村、 村、 村第一书记分别获得自治区级、市级主流媒体宣传相继报道。
六、开展扶贫攻坚调研。坚持每月到全镇各村开展精准扶贫调研,通过走访座谈、解剖典型等方式,认真听取群众脱贫的愿望和想法,总结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理清扶贫思路、完善脱贫举措。
七、狠抓补齐短板,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比较明显。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民生工程实施到群众心坎上。2018年以来,全镇统筹项目建设资金2832.54万元,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升级硬化通组路68条52.18公里、 建设人饮工程3处,维修村级综合公共服务中心4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处、维修水毁通组路106条;实现21个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20户以上自然屯全部实现通路,98%的自然屯实现通水泥路;21个行政村均接通4G网络宽带,有村级办公场所、宣传栏、篮球场和农家书屋;100%的农户有安全饮用水,100%的农户有电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干事创业的激情不断增强。
一、2019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高起点统筹空间规划布局
一是启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启动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召开全市动员会,印发绍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完成前期基础资料收集和调研、双评估报告初稿和生态保护红线调整评估初步方案,基本完成总规相关的九个专题和五个专项报告。
二是完善规划体系建设。利用信息化大数据优势,牵头推进了越城柯桥交界处融合规划研究、钱杨区块规划研究、兰亭旅游度假区总体概念规划等重要区域重要节点的规划研究,同步推进综合交通专项规划修编,开展市区社区生活圈划和轨道1号线2号线周边地块规划编制工作。分类指导控规编制工作,共审核和上报控规40多个。
三是加强古城设计成果转化。按照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和古城总体城市设计要求,完成了古城北入口、广场、阳明故里、绍兴饭店二期、震元堂改造等重要节点规划研究及相关地块的控规编制工作。认真实施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开展古城内国有资产、资源更新利用方案研究工作,对古城内的办公房等空置情况进行了初步摸排。完成传统民居修缮导则(图则)编制和古城宣传资料及视频汇编。
(二)高质量提供要素资源保障
一是助推投资项目落地见效。制定下发《关于做好市政府城交口2019年市级投资项目涉土涉规工作的通知》,对47个市级投资项目建立局领导挂联督办工作机制。除因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等政策壁垒原因近期难以推进的5个项目外,销号项目已达15个,主要问题得以解决进入正常审批流程项目4个,其余项目都得到有序推进。2019年中心城区用地规模报自然资源部审核,共上报总用地面积3887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3129亩(耕地2911亩)。2018年中心城区6个实施方案和市本级4个跨省增减挂钩指标实施方案均获批准。
二是加强资源要素精准配置。全年共争取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06万亩(耕地1.6万亩)。同时,针对“占补平衡”短板,累计争取国家统筹、省内调剂数量指标7114亩、水田指标6616亩、粮食产能指标471.4696万公斤,市内共享标准农田指标12000亩,补充耕地数量指标1272亩、水田指标1000亩、产能76.4213万公斤,全面保障了今年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各类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用地占补平衡需求,连续第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三是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全市完成闲置土地处置1429亩,完成率316%,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3550亩,完成率149%,完成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9472亩,完成率114%,消化批而未供土地6935亩,完成率105%。全面推行“标准地”制度,全市已完成“标准地”出让231宗,面积8413亩,省级以上开发区等重点平台实现投资项目100%“标准地”出让。与经信部门开展了低效企业整治提升、僵尸企业清理、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倒逼企业提高土地厂房利用率、产出率和贡献率。
四是维护土地市场平稳运行。通过编制年度计划、加大做地考核、合理安排出让时序等措施,维护全市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全年共完成经营性用地出让1.35万亩,出让金总额达到828.98亿元,争取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资金达到53亿元。
(三)高标准提升资源保护力度
一是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全域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进展顺利,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复评动态监测自查,新增省级森林城镇5个、市级森林城镇4个,“一村万树”示范村39个。持续高质量推进造林绿化,严格保护全市9.2万株古树名木,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完成造林更新1.65万亩,新植珍贵树161万株,建设珍贵树种示范林14片、示范点14个、示范单位15个。浙江绍兴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顺利获批。
二是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102个;新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20个,上虞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列入省级试点。落实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任务,通过召开全市矿山生态修复现场会,加强督察通报和检查指导力度,全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新开工数量和交工数量分别达到省定任务的300%和150%。
三是推进永久基本农田“田长制”。进一步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实到责任人、责任地块和责任网格,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实现保护责任全覆盖。目前,越城区已在全市首先公布了二级、三级“田长”、网格长、网格员名单,并率先在富盛镇凤旺村树立第一块永久基本农田“田长制”标志牌。其他各区、县(市)正在结合乡镇村撤扩并工作进行人员名单调查确定工作。
(四)高品质提升民生服务
一是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进“网上办”“掌上办”,推广“浙里办”“浙政钉”。提前实现不动产登记事项100%网上申请,达到一般登记4个工作日、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一般商品房交易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探索“不动产+”服务,推进不动产登记与户籍联办、向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延伸和与公证协同办理等。
二是开展“多审合一”改革。落实“三减”,助推提速增效,将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合并办理,优化一套办理流程、整合一张申请表单、统一一套申报材料,并将两个事项办理时限由法定的40个工作日缩减至5个工作日。创新制定出台森林植物检疫证核发与木材运输许可联办事项,强化“一网申报”,实现“一同发证”,并将两个事项联办时限缩减到不超过5个工作日。
三是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稳步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增加20个项目列入省级试点,涉及31个行政村、17.25万亩土地,计划新垦造耕地1226亩、农村建设用地复垦1336亩,计划总投资4.84亿元。推进《绍兴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立法,有效保障了美丽乡村建设、五星3A村庄建设、村级经济发展和农村个人建房等“三农”事业的推进。加快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培育融森林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人家;加快推进森林旅游和疗养地建设,申报推荐5家基地参评全省森林旅游地和疗养地。
四是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组织召开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森林消防暨矿山生态修复现场会,系统部署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年度任务,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项目回头看,市、县两级共完成检查351点次,查明问题143个,已整改到位79个;累计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5处、不稳定斜坡272处、已核销隐患点220处、其它上报点34处,成功应对了“利奇马”“玲玲”“米娜”等台风威胁。今年全市共发生灾情3起,转移群众1438人,成功避险1起9人,无人员伤亡。
(五)高速度推进数据资源基础建设
一是全面展开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已完成内业数据处理、外业调查举证及数据建库等全部县级调查工作和市级核查工作,并通过省三调办核查向全国三调办报送五批次初步调查成果,根据全国三调办国家级核查反馈意见和省三调办整改方案要求,对问题图斑进行全面梳理,积极有序组织全面整改及补充举证工作,集中力量保障全市第三次国土调查国家级核查整改成果分两批于9月24日和10月8日按时提交省三调办。
二是加强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建设。完成绍兴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项目一期建设;提升改造市级“一窗云”平台统一建设,实现全市云平台统一办理;联合公安、银监等多部门,提高登记信息共享水平。在上虞区率先开展不动产登记材料归档电子化试点工作。
三是提升基础测绘信息服务保障。绍兴市GNSS控制网及水准网复测、绍兴市1:2000数字线划图(DLG)生产制作更新2个项目技术设计书已通过评审,进入实施阶段,其余6个基础测绘项目正稳步推进。积极参与杭绍台高速公路镜湖互通兴越路连接线改建工程、越东路快速路工程等测绘工作,为市重点工程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二、2020年工作思路
1.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约束、国土空间保护、空间要素配置、生态整治修复、文化传承发展、城市风貌提升等全域全要素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完成绍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报批稿,建立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信息平台,推进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
2.加强资源规划服务,开展袍江三江口区域空间规划研究,为大湾区四大平台之滨海新区做好资源摸底、存量利用、生态修复、优化产业布局等研究。深化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全力保障全市重大项目用地。优化中心城区格局,强化中心城区蓝绿空间、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等结构性管控,划分分区规划单元,组织编制分区规划,推动古城新城联动发展。推进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用地规划许可与用地批准合并办理实施;加强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审查和批后监管工作,优化营商环境。
3.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推进“152”耕地生态保护工程,完成补充耕地(含垦造耕地、农村建设用地复垦)1.04万亩、实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2100亩。再启动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21个,新创建4个绿色矿山。
4.加快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推进国土绿化美化行动,全市完成造林更新2.3万亩,新植珍贵树137万株,新建“一村万树”示范村35个,创建国家森林乡村60个;启动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开展绍兴市植物园建设前期研究。
5.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和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不少于9200亩,完成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不少于5000亩,完成省下达的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
6.全面推行投资项目“标准地”出让,除负面清单外,省级以上平台等重点区域企业投资项目100%“标准地”方式供地,省级以下平台原则上全部以“标准地”供地。
7.全面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以此为基础先行开展浙江五泄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建立登记制度,界定全部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主体;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林权统一登记,建立全面完整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体系。
8.加大基础测绘投入力度,组织全市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完成绍兴市GNSS控制网及水准网复测,提升应急测绘保障服务能力。
9.推进建设森林公安专业派出所,其中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派出所2020年一季度动工建设;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派出所2020年三季度动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