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 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068-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不断重视,相关部门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提上日程,加强了监督管理,使得我国农村人口能够掌握新型的职业技能和管理方法以及经营模式。本文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的方法。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对象存在的问题。农村劳动力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不积极,认为在培训中没有得到直接的利益,因而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有些培训机构的培训时间和学员的工作时间有冲突或者培训时间过长、培训内容过于单调等,导致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效果差,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使得农村劳动力对参加培训的兴趣不高。同时,由于部分用人单位对我国职业技能培训的优惠政策不了解,对哪些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能够使用优惠政策不清楚,缺乏相应的经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有冲突等一系列的问题,用人单位不敢加强职业技能培。
(二)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职业技能培训的具体工作主要由培训机构负责,目前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例如在培训工作方面,一些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取得定点培训资格以后,招不到生源,导致无法开展培训和产生鉴定量。某一工种的培训鉴定要求落后,学员不愿意参加培训,或者培训鉴定的要求过高,学员望而生畏,不愿意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由于担心资金、时间与精力等方面的问题,不愿意开发新工种,只肯围绕旧工种完成培训任务。
在管理要求方面,由于部门的要求时常会出现变化,导致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需要不停地适应,浪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配备的工作人员本身就不足,导致培训班级的学习进度没有跟上,学员的学习质量不高。培训机构存在随意修改课程或安排师资的现象,没有及时向管理部门进行报备或修改。
目前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是在学员完成职业技能鉴定后,拿到了鉴定成绩才能申请领取专项资助资金。培训机构因为担心学员培训后拒绝参加鉴定,导致无法申领专项资助资金,并且申领专项资助资金周期过长,造成资金周转压力大,于是向学员预收费用,在申领资金下来以后退还,这导致学员因为需要交纳相对较大数额的培训费而拒绝参加培训。
(三)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管理部门中人员配备不足,导致完成工作环节的时间延长。部分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较差,对于政策的理解不到位,导致管理工作出现失误。此外,管理部门没有及时地调查或解决目前定点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缺乏可操作性;与上级的管理部门和下级定点培训机构缺乏足够的沟通,没有做好中间枢纽的工作,不利于整体的沟通与发展。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的策略
(一)实行定点培训机构管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要不断专业化,并在当地建立相关的培训机构,找到专门的人才进行培训教学。培训机构必须取得相关部门批准的培训证书,并拥有培训场所、专业的师资力量以及实验设施。培训机构的老师必须具有专业的成人教育资格并拥有成人教育经验,同时开展培训工作工龄达到两年以上。在培训过程中对培训内容进行记录,遵从相关的法律法规。
只有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加入专业的培训机构,才能让农村劳动力掌握更加专业化的知识,使他们感受到国家对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视。例如,在江西的某农村,因为当地生产煤、矿,对于岗位的要求是能够掌握基本的煤矿操作,所以培训机构在进行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时,应侧重教授煤矿知识以及如何掌握挖煤技能等。培训机构根据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培训内容,并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为企业输送了适合岗位的相关人才。
(二)合理选择培训对象,制定培训时间。在培训对象的选择上,要求学员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无身体疾病,并在短时间内有转移工作的想法。对于这类学员,开展相应的培训课程,培训时间为1-3 个月的短期技能培训,对于一些复杂的工种,适当地延长培训时间。同时,根据学习能力的差异对学员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A、B、C 三类,对不同类型的学员教授不同难度的培训内容,使学员根据自己的需求对三种类型进行选择。
培训机构要在培训过程中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培训目标。例如,在新疆的一些农村中,开设的培训机构就不断完善培训目标,使参加培训机构的农村人口不断提升,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三)改善培训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互联网时代,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也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对传统的培训模式进行创新。例如,根据学员的时间开设短期培训课程,可以实施晚上培训或是周末培训,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网上授课,满足更多的农民需求。网络培训授课的方式既能够让学员在家中接受教育,不落下每堂课的知识,也能够提升培训效率,实现线上互动,降低培训费用。同时,培训机构也要提升服务质量,与时俱进扩展各方面的职业培训,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够学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内容。例如,目前社会上电商、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等相关的职业人才稀缺,很多农村劳动力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培训机构可以组织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
(四)加强培训期间的日常管理。进行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学员是成人农民,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中要强化监督管理过程。部分农民在学习期间会产生厌烦情绪,认为所学的内容对以后就业没有帮助,产生抵触心理。对于此类问题,培训机构应创新管理方法,及时发现学员的心理状态,并快速地进行处理。例如安徽省宁国市在进行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时,有部分农民对培训内容不能理解,在培训时煽动他人要求更换培训内容。培训机构针对这种学员,并没有采用严厉批评的方式,而是带领学员到工作岗位上,让学员亲自看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否要运用到所学内容。当时培训机构教学的是计算机中表格的快捷键方法,一些学员认为没有必要学习如何快速地制作表格以及基础的 office 知识。等真正到了岗位中,学员发现在实际的操作中每个人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表格制作、修正。如果没有掌握快捷键,而是逐一用鼠标操作,工作效率就会大大降低。通过实际检验的方法,学员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今后培训中更加用心地学习培训机构教授的内容,既提升了学习质量,也提升了培训机构的就业率,达到了双赢的结果。
(五)加强培训考核。要让学员掌握不同的就业技能,提升学员的素质,培训机构应秉持“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理念,加强培训考核,要求学员遵守培训机构的相关规定。例如在考勤上要求每位学员除了特殊情况外都要到齐,有条件的培训机构可以配备指纹打卡,减少监管难度。同时,对不同的培训班级实施抽查,对迟到、早退或是不按照规定进行培训的学员进行警告,情节严重者直接予以劝退等处置。
在考核方面,传统的考核制度依靠试卷成绩来决定学生的培训成绩,这样往往会忽略学员平时的进步以及创新思维。因此,在考核制度上,可以分为两个板块,试卷分数占总分的 70%,平时进步、考勤以及创新的思维占据考核的30%。这种考核方式,能够让教师更加重视学员平时的表现,以及提高对职业的敏感程度,更好地为学员选择职位。同时,也会让学员对培训充满热情,主动地理解培训内容。此外,培训机构应该根据学员的培训成绩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使学员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更好地提升培训机构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周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研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6(4)
[2]张文正.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围绕劳动力就业搞培训[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4(6)
关键字:MOOC;高职;职业技能;培训
(2016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名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职院校MOOC课程建设探索》
课题申报号:WW2016-886
课题立项号:GS[2016]GHB0909
负责人:孙晓芳)
目前,职业教育e极开展课程改革,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但仍存在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很多专业的职业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作为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职业技能,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中必须加强。
具有大规模性、高开放性、强交互性、网络化等特点的MOOC正在颠覆传统的教学理念,为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也为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了可行的模式。
一、MOOC“分层教学”和“翻转”模式
在一门MOOC课程的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自主分配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学习能力强,掌握程度高的学生可以更快地进入下一课时的学习。而学习基础差、知识消化能力慢的学生,可以反复学习,并同时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力求做到学了即要会,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保中间,弃两端”的不公平现象。
高职课程实践性强理论性弱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接受并消化知识的方式有别于其他的学习群体。MOOC教学中采取的“翻转”模式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多内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MOOC模式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接受新知识,而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在师生交互讨论、内化所学的知识及实践过程。这种对知识的内化时间多于教师传授时间的“翻转”方式更适合理论知识相对薄弱的高职院校学生群体。
二、MOOC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培训要充分考虑不同的细分行业、工艺、工种、岗位,还要从实际需求出发,更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的实践技术要求较高,当前传统教育模式下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很难做到这些。可行的方式就是MOOC。一门成功的MOOC课程,才有可能分行业、分工种、分课程满足学生的要求,提升职业技能。也只有利用MOOC平台,邀请一线岗位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专家走上MOOC“讲台”,选取的企业中的真实项目作为授课内容,制作体现自身特长的MOOC课程,满足高职院校学生不同的需求。
三、基于MOOC的职业技能培训
MOOC的微课程形式能很好地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时间上的要求,这对于学习能力不强,自主性较差的高职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首先,MOOC的课程与传统的教学有较大差别,一门课程是由若干个只有10来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的微视频组成,这些小而精的微视频有助于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同时,也容易使教学设计者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容易抓住学习者短时间内的精力转移度和集中度。其次,MOOC中往往穿插、连贯着不同的问题,就好像是游戏中的通关设置,回答正确当前的问题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吸引学习者不断的进行学习。再次,学生的疑惑可以在学习平台上直接提出,短时间内就会有师生给予解答,这也会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最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实践性要求较高,可以利用MOOC云计算架构和大数据技术制作实践性操作视频。如制作一些“特写”镜头,高清地展示设备操作及产品制造的某个操作的细节,从而设置相应的模拟操作,供不同程度的学习者反复学习、模拟、操作,直到掌握为止。对于计算机专业的编程语言,MOOC课程中嵌入网页的编程模拟器非常方便,还能进行文件的云存储。随着3D技术的发展,在MOOC中使用3D模型将会更生动、准确、
四、MOOC在线编程功能提升职业技能
进行MOOC教学时,要充分利用MOOC各种优点构建适合高职教学的职业技能培训。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在MOOC课程中采用在线编程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最好方法。
在线编程功能实现了从网页端编程区域输入代码,在显示区域就可同步看到程序运行结果。不仅如此,学习者编写代码提交后,后台可判定代码的对错,并给出提示信息。对于问题代码,学习者可以直接在线调试,从而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
在线编程在用户体验方面,不光可以实现标准输入、数据库操作、语法高亮、代码折叠、自动缩进、全屏预览模式,而且提供代码下载。在线编程的本质是结合了IT在线教学与自学。MOOC的在线编程功能是教、学、练三者的有机结合,再加上方便即时的实时交互,既帮助初学者轻松学习编程,自由的安排学习进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实现即时反馈。也可以使已有编程经验的学习者更进一步。
五、创新的MOOC教学内容
MOOC课程中最好是以程序设计竞赛或者实际企业项目为学习内容,学生通过参加程序设计竞赛与实际企业项目,切身体会到学有所用,燃起强烈的求知欲与创新欲,提高了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MOOC课程。根据企业提供的职业岗位及工作任务,开展针对性的职业和教学分析,明确MOOC课程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甚至更多企业已经开设了职业技能培训类MOOC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快速提升职业技能为导向MOOC课程将会收获颇丰。
当前正值移动互联网与分享经济的大潮,大数据、云计算、AI、VR等新兴技术应用层出不穷,e-Learning、SaaS、MOOC模式也席卷全球。实践已经证明,MOOC教学已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是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载体。MOOC课程中引入高科技技术为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确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高文杰.面向MOOC的高职教育机遇与路径研究[J].成人教育,2014(7):52-57。
[2]王庆环.“幕课”引发在线教育“战国时代”[N].光明日报,2013-11-27(16)。
信息技术与网游动漫时代:
人才缺口巨大
工信部中国电子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洪京一、工信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滕伟、NTC管理中心主任、GCC管理办公室主任、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培训中心副主任胡铮、人社部人事科学院研究员佟亚丽以及教育部相关领导出席了本次新闻会。来自游戏动漫界专家、职业院校以及培训机构的近百位专业人士在本次会上就项目共建实施和加强就业竞争力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当前,国内信息技术和网游动漫正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但是相关信息技术、游戏研发以及动漫研发等岗位人才十分稀缺;另一方面,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求职无门,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太快,现有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更新体制无法与时俱进,课程陈旧、过于理论、不贴近企业实际和行业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切实针对产业具体人才缺口和相关职业素质的NTC和GCC项目应运而生。
项目优势:
培训就业一体化
会上,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培训中心副主任胡铮对NTC和GCC项目做了具体介绍。NTC培训考试管理中心了109个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相关岗位培训标准、实训标准以及考试测评体系。GCC项目管理办公室了58个游戏动漫类相关岗位培训标准、生产实训标准、考试测评体系、就业体系以及产学研平台。
NTC和GCC两个项目都采取政府支持、“双证毕业”、“学分捆绑”、 “课程置换”等形式大力开展培训与测评工作。学员将参与产品的制作过程,做到基于实际项目学习、实训、订单式培养,毕业的优秀学员将直接加入到产品实际生产中。并且,该项目还将通过各联盟单位及就业协议单位的人才需求链,以及项目官方网站人才数据库推荐安置就业,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
复合型人才培养趋势:
学历教育结合职业技能培训
NTC、GCC项目均邀请了著名专家做顾问。如,GCC项目作为全国体系最完善的游戏动漫生产、培训、测评项目,邀请到哈九军(美国4D好莱坞动漫工会主席、美国著名华裔动漫制作家、“玩具总动员之父”),吴冠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2000年中国创意产业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原创及设计者、北京残奥会吉祥物“福牛乐乐”设计者)等国内外几十位专家做顾问,这些专家亲自把关GCC项目设计、GCC体系规划、游戏动漫生产标准制定、游戏动漫培训标准制定以及游戏动漫实训标准的制定、游戏动漫企业联盟的搭建。
关键词 手机移动学习;就业培训;农民工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6-0008-04
Applied Research of M-learning on Employment Training of Migrant Workers//Liang Ruiyi
Abstract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current Chinese economy need to reform, but the shortage of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level migrant workers, has become a major obstacle to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Along with the emerging of the mobile learning theory and the developing of 3G mobile phone network technology, it is necessary and possible to use mobile learning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employment of migrant workers. Making research on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of migrant workers with mobile learning has now become an important re-employment opportunity for migrant workers.
Key words m-learning; employment training; migrant workers
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510006
世界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中国如何走出困境,继续保持高度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势头,经济转型成为关键,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已山穷水尽,以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生产水平提高和管理创新为特征的集约型经济才能成为中国经济飞跃的又一个春天。曾经是中国企业劳动支柱的广大农民工加快就业转型,提高职业素质,成为他们继续留守城市企业,在转型大潮中继续为中国经济添砖加瓦的重要契机,而手机移动学习则为他们带来曙光。
1 中国经济转型呼唤农民工就业能力转型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带来中国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逐年提升,消费模式也因此悄然转变。国内居民收入增量的主要开支开始从满足温饱向改善精神层面的生活质量水平转变,居民对住房、汽车和电子通讯等高端产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颁布,使商业成本逐渐增高,很多低成本为主的简单加工业在中国开始逐渐消失,曾经在中国制造业盛行的廉价劳动力正逐渐失去生存市场。企业要在转型大潮中找好立足点,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则成为其必需的生存之道。因此,建立健全面向自主创新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加快对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三类人才的培养,尽快加速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提高高级技工的人员比例,则是当前经济转型对企业员工培训提出的新要求。
农民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支劳动大军,为我国改革开放作出重大贡献,但随着经济转型的出现,这批缺乏高级生产技能含量,但又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的人群,开始慢慢觉得无力继续支撑下去。随着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增加,外来务工人员在找工作时面临一场素质竞争。市场对搬运工、勤杂工等“力气活”工人需求在锐减,对建筑安装、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等行业工人的需求却在上升,这些工种对农民工的素质提出明确要求,比如在文化水平方面,90%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20%以上的岗位需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技术水平方面,80%的岗位需要达到初级及以上的水平,81%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曾提到[2],近年来,早期阶段大量农村的廉价、低成本劳动力的无限供应情况已经不存在,换言之,就是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他还指出,西方国家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劳动力从低效部门向高效部门的转移,基于科学的技术广泛运用等。由此看见,提升农民工就业素质水平,培养农民工适应科技含量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市场正蕴藏巨大商机。
2 手机移动技术及移动学习发展为转型经济农
民工就业培训提供良好契机
2.1 中国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经历为手机移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切入
现在的农民工大多是在初中或者高中毕业后出来打工的青年农村人口,这群年轻、充满活力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村“高知”人群,能迅速接受城市生活方式,融入城市生活当中。在与城市互动的过程中,他们的生活理念被不断改变、塑型和重新建构,他们开始学着像城里人一样生活,希望像城里人一样享受高科技给他们带来的新奇感。根据珠三角农民工消费调查显示,农民工生活开支的大半是被手机、上网、MP3等“数字化”消费占领。农民工拥有手机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在该次调查中,有64.2%的被访者都使用手机或小灵通,每月手机话费平均在100元左右[3]。同时,随着技术工种的要求逐渐增多,农民工的就业压力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开始意识到,如果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工资,有些教育投资和技术投资是必须的。根据珠三角农民工培训状况调查显示,有45.5%的农民工在开始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时就参加了培训,开始工作后,有12.1%的人曾经自己出钱在外面参加培训班,如果他们动了换工作的念头,参加培训的比例则上升到37.7%[3]。由此可见,庞大的手机拥有量再加上越来越强的培训意识,如果再结合社会的适当引导与推广,手机移动职业培训被农民工所认同并非难事。
2.2 飞速发展的手机通信技术为农民工职业培训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着全球移动技术发展得日臻成熟,学习机、智能手机、便携电脑、PDA、MP3、MP4、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MPC)等随身携带设备随处可见,加之这些设备的配套网络服务的并行发展,为移动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一种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还具备PDA的大部分功能的上网手机,如果结合3G通信网络的支持,智能手机将成为一个功能强大,集通话、短信、网络接入、影视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个人手持终端设备。随着行业竞争的激烈性加剧,再加上国产智能手机行业的迅猛发展,大幅降价趋势成了当前智能手机不得不面临的局面。根据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2010-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研究年度报告》[4]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11年底,智能手机均价将跌破2 000元,并逐年稳步下降,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降价趋势将会更明显,有些国产智能手机价格甚至只需要1 000元左右。智能手机用户也逐渐从高端用户向大众用户转移,在中国IT网民中,2011年打算购买智能手机的人群将高达96.5%,也即中国绝大多数的网民将通过智能手机上网,其中不乏80后的农民工群体。据《2010-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智能手机呈现操作系统竞争激烈化,应用服务竞争热点化,触摸化、大屏化趋势增强,价格平民化、大众化四大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呈现将导致智能手机功能更为全面,服务更为周到,价格更为便宜,这也将进一步催生低价易用的智能手机在农民工中得以推广的前景。由此可知,全面的智能手机功能和周到的移动服务为移动学习在农民工职业培训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坚强的技术和服务后盾。
自2009年1月1日起,3G牌照在中国移动、电信、联通同时发放后,中国的3G手机网络发展如火如荼。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员透露,自2009年至今后的3年内,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对于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的直接投资将达4 000亿人民币,2009年的规模为1 700亿元,到2011年中国3G用户总量将达1.5亿户[5]。在“计算机世界互联网年会暨季度评选系列活动之无线互联网的商业机遇”上,北邮教授、电信专家舒华英透露,近3年,整个通信资费下降了68%,而在2009年5月17日之后,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还会在原来基础上下调,特别是手机上网包月费方面[6]。
3G属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是由中国大陆独自制定的3G标准,该标准将智能无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等当今国际领先技术融于其中,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现今的TD-SCDMA业务可实现每秒最高2.8 M的上网速率,是普通手机上网速度的20倍。如此飞速发展的3G技术无疑又为手机移动学习在农民工培训中的应用提供便利可行的操作平台。
2.3 国外优秀移动学习研究成果为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手机移动学习提供理论支持
国外对移动教育的研究始于美国。1994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内开展了一个研究项目Wireless Andrew,后来因为广泛使用无线网络连接PDA等移动设备,而改名Handheld Andrew。该项目对教室内使用掌上电脑的各种应用进行研究。之后,在很多国家,尤其是在欧洲,展开一系列移动教育相关的项目研究,其中有2001年英国Ultrallab实验室的M-learning解困教育社会问题项目,主要用于解决存在于欧洲年轻人社会的文盲问题、缺少继续教育问题以及由于缺少信息技术而导致的不公平问题;2002年欧洲Giorgio Da Bormida负责的,用于探究如何利用先进的移动技术开展基于问题的非正式学习和工作中学习的方法的MOBILearn服务非正式学习的移动技术项目;2002年爱尔兰远程教育专家Desmond Keegan负责的“从电子学习到移动学习”(From E-learning to M-learning)和“移动学习:下一代学习”(Mobile Learn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Learning),这两个项目则分别解决了在PDA上开展移动学习课程面临的所有问题,并为3G技术引入移动学习铺平了道路。另外还有英国的移动电话项目、意大利的移动学习项目等。而在众多移动学习的研究项目中,2002年Pretoria大学的非洲农村地区的移动学习项目则是一个手机移动学习的成功范例,该项目主要通过手机短信对学习进行管理和相应的学习活动支持[7]。
3 手机移动学习培养转型农民工的策略研究
3.1 手机移动学习课程的设置策略
根据农业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制定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规定,农民工培训任务主要放在两方面,一为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二是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当前的培训重点是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8]。为此,鉴于手机移动学习注意力分散,学习时间零散,手机屏幕不大等特点,针对农民工培训的手机移动学习课程在设置上应注意下面几点。
1)引导性培训内容应注重案例的生动呈现。引导性培训内容主要是一些生活常识、法律常识和就业常识,如果只是以枯燥的文字进行讲解说明的话,很难在容易分散学习注意力的嘈杂移动状态下引起学习者的学习欲望,为此,关于引导性培训内容,最好能设计成小故事、生动小案例或案例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案例应与农民工的日常生活相关,最好能以农民工身边发生的事件作为案例的来源依据,从而提高农民工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认同度。
2)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应突出技能的示范呈现。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希望农民工在接受培训后能掌握一定的技能操作,从而应对未来的工作需要,为此,技能示范则成了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中的重要内容组成,因此,视频、声音、动画、图形等多媒体信息应是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中大量出现的学习信息。当然,这必须依赖移动网络的改进、带宽的提高和手机3G技术的发展。随着手机技术的继续高速发展和中国2009年3G牌照的发放等政策的出台,多媒体技术在手机网络上的运行在不久的将来并不是一件困难之事。
3)培训内容应适当加入创业能力的培养。随着早些年密集型劳动力的大量进城就业,许多大中型城市的吸纳能力日趋饱和,加之城市生活成本高,三农政策又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现状,从而引发大量农民工返乡热潮。这些农民工经过在城市生活的洗礼,思想理念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资金积累,创业愿望强烈,但广泛缺乏企业管理知识和就业发展指导。因此,在培训中加入一定的管理知识和企业发展的相关内容,相信对于振兴农村经济,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必然发挥重要作用。
4)培训内容应注意碎片学习原则。为满足移动学习学习时间零散的特点,并降低学习者的小屏幕阅读难度,培训内容应注意简洁明了,高度概括,容易理解和记忆。一屏画面内容呈现不要太多太小,以至降低学习信息刺激强度;每个单元知识应注意内容的独立性,尽量减少零散学习内容间的学习关联度,学习单元时间也能控制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容完成,比如10分钟或15分钟左右,以保证在空闲短隙或移动行为完成之前实现对一个完整知识内容的学习。
3.2 手机移动职业培训的开展策略
1)加强培训参与意识的宣传和渗透工作。手机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对于农民工来讲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如何让农民工认识手机移动学习,并学会利用手机参与学习,政府宣传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手段。城市的传媒发展,使政府宣传可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可采用居委会宣传栏、普通电视和公交移动电视公益宣传节目、移动广告、企业内容宣传与培训、手机短信等方式宣传手机移动学习的优势。宣传内容既要注重手机学习理念的灌输,也要注重手机移动学习方法的使用介绍,使农民工在日常的生活间隙中就可了解手机移动学习,并掌握手机移动学习的基本方法。
2)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学习激励政策。例如:对参与手机移动学习的农民工给予一定的上网资费补助或手机购买经费补助;鼓励农民工参与手机移动学习,并针对其参与培训后获得的职业技能证书类别和等级给予奖励或升职;根据手机移动学习课程的内容进行相关的员工技能竞赛,并以奖金的形式给予鼓励;等等。对于农民工参与手机移动职业培训激励政策的经费支出,企业应将其作为单位的成本资金进行规划。
3)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为农民工制定合理学习计划。由于受教育程度的局限,大部分农民工并没有很强的学习自律意识和学习计划能力,为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为农民工定制一定的学习课程内容和相应的学习进度安排,该定制可以工作任务的形式下达,并与农民工的工作绩效评定挂钩。
4)与现场实操训练结合展开。手机移动学习的弊端是无法进行技能实际操作,学习只能以知识展示的方式呈现,但是作为职业技能方面的内容,动手操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现场实操训练则是手机移动学习的重要补充。为此,手机移动学习内容应注意理解和记忆的难度控制,以保证后续练习的实效性。部分针对性比较强的工种课程,最好由企业培训部针对本企业的相关技能自行开发,这样可使农民工当天所学的知识在第二天的工作实操中进行操练和巩固。
5)政府制定相应资费优惠政策,保证学习的推广。手机移动学习在技术实现程度上并非难事,之所以现在无法得以推广,昂贵的信息使用资费是其绊脚石。农民工属于社会底层,如何让他们在经济可承受范围内进行手机移动学习,这是国家应适时考虑的问题。因此,在信息资费上,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经济政策,比如说,用于提升农民工就业水平相关的课程,建议运营商提供特殊业务资费包,营造手机移动网络服务的良性竞争环境,保证资费的合理性等。
3.3 手机移动培训的课程管理策略
1)充分利用手机的短信功能进行高效教务信息管理。充分运用通知性短信、个性化短信、定时短信、订阅定制短信等服务功能,展开培训学习的教务通知、作业辅导、学习进度提醒、课程选报、成绩查询等管理工作,而现在已在很多中小学实施的“家校路路通”工程已为该项工作的实施提供了一定借鉴。
2)采用手机集团网形式鼓励学习互动的开展。手机集团网比普通手机网络提供了更多的优惠服务,集团网内的通话可免费,短信资费和手机购买等也有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同企业农民工加入手机集团网,并在培训课程中适当加入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的学习互动评价激励机制,可增强学习效果,改善手机网络学习反馈欠缺的状况。
3)应用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做好培训课程内容的工作。考虑到移动培训的碎片学习特点,同时也为了保证课程开发的高效性,培训机构应根据企业的工种需要自行开发或购置有效的移动课程内容平台,平台应具备普通网络课件与移动课件之间格式互换的功能,课程显示应能兼容各种手机的规格标准,从而保证现有学习资源的共享和最大利用率。
4 结语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9]中提出,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解决好农民工外出务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必将会极大地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工的积极性,推动城乡共同繁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切实解决好农民工的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城镇生存能力,对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事业的进程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009年1月1日,翘首以待的3G牌照开始在中国移动、电信、联通同时发放,为中国手机3G技术的发展和良竞争提供了大好环境,移动学习作为未来远程教育发展的一个主流,必然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农民工手机人群中悄然铺开。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吴敬琏.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转型[R].上海论坛2008年会报告,2008.
[3]杜洁,颜文雄,马勤.珠三角地区农民工调查:手机等消费掉一半生活费[EB/OL].[2006-9-11].省略.
[4]ZDC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2010-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研究年度报告[R/OL].[2010-12-29].zdc.省略.
[5]叶勇.3G拉动内需显效应 后年用户将达1.5亿[N].上海证券报,2009-4-10.
[6]张笑.北邮教授舒华英:近三年通信资费整体下降68%[N/OL].[2009-4-10].it.省略.
[7]杨俊锋,王以宁.国外有影响的移动教育研究项目比较分析[EB/OL].[2006-8-29].省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提高我市农民素质,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根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__〕35号)、《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__〕5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20__—20__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20__〕79号)以及《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__〕25号)精神,制定本培训方案。
一、进一步提高对农民及农民工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市是农业大市,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大市。抓好新农民培育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失地农民培训转移,对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据统计,我市有农村劳动力173.6万,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近65万人。但大多数未经过培训,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就业技能,就业空间较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随着城乡经济和加工制造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很多用工单位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对劳动者的要求也逐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急需一大批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新农民,特别是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园区蓬勃兴起,园区用工量不断扩大,一些园区招工难的问题逐步开始显现。作为与市场、与经济、与社会直接联系的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和人民性,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在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社会就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展职业培训的重要性,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把对新农民的培育,务工农民的技能培训和失地农民的培训,纳入整个教育发展规划之中,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分工协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坚持多予、少取、方便灵活,综合运用财政扶持政策和市场手段,以整合培训资源,引导和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充分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有效解决工业园招工不足的难题,为建设新九江提供有效的技能人才支持。
(二)基本原则:加强市场调查与预测,坚持按需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坚持政府支持引导与市场化、社会化培训相结合,多方筹集培训资金;坚持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给合,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坚持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扩大培训覆盖面;坚持培训与转移就业相结合,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三、培训目标和任务
(一)构建一个网络,就是农村教育和培训网络。即以市农业类普通中专和省、市已经审定的培训基地为骨干,以县级职教中心(职业高中)为主阵地,以乡(镇)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辐射点,构建覆盖全市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网络体系。
(二)实施两项工程。一是职业教育强县富民工程。就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人才培训、技术服务、项目引进、生产示范和成果推广等方面的作用。为农村现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服务,围绕强县富民,20__—20__年每年培训新农民2万人,即每年对新进入农民队伍的2万名初中、高中毕业生进行1—2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农产品经纪人以及农业实用技术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新农民的素质。达到培训一批人才,推广一项技术,形成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的。二是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就是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为根本目的,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普遍提高务工人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使其掌握1—2项实用技能。达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效果。20__—20__年培训35万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四、培训内容和方式
(一)引导性培训。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安全生产知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培训,目的是帮助农民工树立新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引导性培训主要由各级政府、特别是劳动力输出地政府统筹组织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通过集中办班、开办夜校、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等手段,多形式、多途径灵活开展。
(二)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要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合理设置培训专业和工种学科,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当前培训的重点是家政服务、营销、酒店、纺织、服装、建筑、装璜、电子
、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在各级政府引导和支持下,由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和用人单位开展。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特别是具有特色的民办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
(三)培训教材。教材的编写和选用要坚持统一规范、实际实用和先进创新的原则。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教材要求选择全国统一编写的规范专业教材,其他教材由各地根据实际需要选用或编写。
五、培训的组织与实施
(一)政府扶持,齐抓共管。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和健全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切实研究解决职业培训工作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要加强引导和扶持,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发改部门要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各类培训的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教育部门要为培训提供场所、师资;农业部门负责新农民、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被征地农民培训的组织工作;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组织进城务工农民技能培训;扶贫开发部门负责组织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部门要根据中央、省、市年度培训计划和政策要求,结合财力情况,分年度提出必要的经费预算建议;科技部门要抓好星火科技培训;国土资源部门要为失地农民培训提供被征地农民个人档案;物价部门要制定培训收费标准。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政策指导,督促检查和各项服务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分级负责,以县为主。农民工培训实行分级负责制。县级负责调查研究,建立本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以及就业基本情况档案,根据市场和群众的要求组织实施培训工作;市级负责制定规划、分解任务、督促检查、考核验收,并每年进行一次目标考评。
(三)统筹规划,统一部署。要将目前正在开展的金蓝领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星火科技计划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统一谋划、统一部署。可原则上由相关部门负责组织生源,由各培训机构组织教学。
(四)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现有教育培训机构为主渠道,发挥多种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充分调动行业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培训。县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办好一所示范性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鼓励支持职业技术院校和技工学校扩大农村招生规模,有条件的普通中学可开设职业教育课程。每一个乡镇都要建立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可以以乡镇中学或中心完小为依托,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培训基地。引导和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办学,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五)校企合作,服务园区。承担培训工作的学校和其他培训机构,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大力实行“订单式”培养。要瞄准市场,以提高就业能力、就业率为目标,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策应我市打造新型工业重镇战略,以解决我市工业园区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各地政府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工业园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技能人才输送协议,约定双方责任和权益,实现培训与用人单位的良性互动和有效对接。园区用人单位要预先向培训机构提出用人计划,当地培训机构要按照用人单位所要求的人才数量、质量、规格进行量身定做。支持和鼓励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基地。各地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制定鼓励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
(六)完善功能,提高质量。大力推行招生、培训和就业一条龙的服务模式,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和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建立覆盖全市县、乡、村的农民培训体系和就业服务网络,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较重的乡镇要建立劳动保障事务所;加强对培训市场的管理、引导和扶持中介服务机构健康发展;此外,还应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业协会,以加强对农民工培训的宣传、指导及行业自律,不断完善培训的服务功能,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七)抓住源头,引导分流。全市每年有4万余名初、高中毕业生没有经过任何形式的培训直接流向社会,其中,农村学生约占90。要提高农村新增劳动力的职业教育普及率,必须严格控制初中毕业生和高考落榜生直接流向社会。为此,教育部门应采取措施,实行初中毕业生切块分流,引导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就读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为确保初、高中毕业生在成为新增劳动力之前掌握1—2门简单实用技术,由学校负责开设1-2门职业技术课程。
六、保障与激励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已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各县(市、区)也应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将农民工培训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各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的要求,切实履行好职责,制订实施培训计划,确定各阶段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度。通过制订政策和制度创新,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广泛开展并扎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
(二)落实培训经费。农民工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各级政府要加大培训投入,安排农民工培训专项经费,并逐年有所增加,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的投入机制。
(三)完善激励政策。完善农民工培训补贴办法,探索“培训券”等直接补贴做法,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对初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工,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所需经费在就业经费中列支;完善用人单位的农民工的岗位培训制度,用人单位开展农民工培训的经费从职业培训经费中列支。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机构,应由有关部门按时定额拨付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获准使用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的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应相应降低农民工学员的收费标准,对来自重点贫困村的学员应给予必要的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