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实验室如何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实验室;仪器设备;科学化;自动化;管理
0引言
所谓的设备管理的科学化:就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和特点,在设备仪器从申购到报废的生命周期内,实行合理的调配、使用和维修管理,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所谓的设备管理的自动化:是指实验室的各种操作行为均实现自动化处理的过程。它可以通过所有的管理过程的自动处理而得以实现。它是由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做保障进而实现的自动管理。
科学的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科研能否顺利和优质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们教育管理者要增强管理意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科学管理意识,以及加强仪器设备基础管理的体系建设,使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步入合理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良性循环轨道。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如此新旧设备共存,性能的优劣和参差不齐,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那么该如何管理好这些国有资产,怎样才能发挥仪器设备对教育教学以及教研活动产生巨大效能,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速发展需求与挑战,已成为一项重大课题摆在每位教育管理者面前。21世纪是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我们作为高等院校并处在科技与教育的前沿。必须站在未来教育发展的新高度,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敏锐的思维,更加长远的设想,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要面向什么目标和培养什么人才的大问题。
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自动化,首先必须抓好人的管理,这是整个环节的关键、是根本。只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管理,人的干劲上去了,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才能更好地实现预定的所有管理目标,否则提再多管理、制定再多的制度都只能是完成基本达标任务而已,仪器设备的效能很难被充分的发挥和挖掘出来;其次是制度管作者简介!牟景华(1963一),男,吉林省伊通县,黑河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理,制度管理是设备管理的保障和前提;对实验设备的有效管理是目标;自动化管理是管好用好仪器设备的条件和手段;合理的管理体制是促进和监督各项管理和制度实施的重要环节。以上各种关系协调好了,科学化和自动化管理的目标就会很好、很快地得以实现。
1人员管理是整个环节的关键、是根本
再先进的设备,也要靠人去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的高新技术人才管理队伍是当务之急和非常必要的。人是万物之源、之本。人的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其力量是无穷的,我想当今社会提出的口号“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社会”就包含了这层含义吧。
提到管理,首先要提到管理员的工作。管理员的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的和记帐式的体力劳动,它是一项科学的、严谨的管理工作。管理要有前瞻性,要以人为本,合理调配使用,充分发挥管理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条例。使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其次是对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进行合理调配,给他们创造再教育和深造学习的机会,根据实际情况定期选派人员进行培训,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和研讨会,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和技术攻关项目,在学习中不断使自己的知识扎实和丰富起来,以适应现代化教学设备不断更新和发展的需要。
第三,充分激发管理员的工作热情,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增强事业心,坚定全心全意为教育和科研服务这一个理念和宗旨。自觉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把自己和教学工作融为一体,出主意,想办法。鼓励他们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的决心和信心,使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的管理轨道。
第四,从院校的角度应重视实验员的工作,关心实验员在工作中所付出的辛苦,掌握和教师的待遇比情况,消除实验室管理员的悲观和消极情绪,使管理工作更扎实有效的开展。
如果管理工作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科学调配,我们的管理经验就会不断丰富,管理水平就会不断的提高。只有这样,我们的实验设备才能更好的发挥效能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能力培养,促进课堂教学的素质化进程。
2制度管理是前提和保障
一切制度都是给参与的人制定的,具有针对性和泛指性。是经过认真总结,不断实践和补充才出台的具有约束力甚至具有行政和法律效率的条文。有关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不外乎《实验室主任岗位职责》、《实验室管理员岗位职责》、《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工作职责》、《学生实验规则》、《实验室赔偿制度》《学生上网规则》等等。
以上各项制度,都是按学院的教学和管理需要,规范和约束所有参与教与学的所有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其宗旨是充分发挥实验窒优势,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其目的是合理地调配设备仪器资源,积极的发挥实验教师和管理员的积极性,科学地管理实验设备,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有了制度就要严格执行,各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上级部门要检查和指导下级部门的工作,下级部门对上级部门要起到信息反馈和监督作用。
实验室管理员不仅是实验室的管理者,更是制度的执行者。自己首先要起到表率作用,按时到岗,不迟到不早退:严格按制度办事,不徇私情。
3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是目标
目前,高校实验室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它一方面来自于各高校的经济压力,紧缩开支,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低投入高产出,使资源配置更趋集中、合理;另一方面,来自培养人才的需要,随着教学条件的逐步改善,实验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实验室面临着不断更新的管理模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加快实验室的建设速度和步伐,以适应当前科技高速发展的水平和要求。
随着高等学校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设备日益增多,诸多因素都极大地加重了实验员的管理负担,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管理难度,如果不能很好地实现管理职能,就会使人力和物力资源严重浪费。因此,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设备管理的需要,必须探讨更新的管理模式和改善先进的管理设备,才能与高速的科技发展相匹配。
从目前的实验室实际管理工作情况看,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例如:某些领导对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存在一定误区。首先是从骨子里轻视实验教学对教育和科研的重要性,认为实验课教育是第二位的,把实验课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就是只重视设备数量,却不重视质量,摆花架子;第三是只重视使用效率,却忽视后继维护和管理,使设备的使用率降低或浪费:第四是经费投入不足、人员投入不够;第五是只顾眼前利益,却 忽视长远规划等诸多弊端。
那么,应该怎么样对设备进行管理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3.1领导重视是一切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
众所周知,做任何工作都必须得到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否则很难完成预期的任务和达到预期的目的。目前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在我国已经越来越被重视,实验室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科研工作进行的进程和成败。因此,各级领导必须改变观念转变认识,把实验室的建设重视起来,为高校实验室建设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关怀,以加快高校的发展步伐和科研攻关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对未来接班人的需要。
3.2所有设备采取院校统一管理,实行院校、设备管理部门、系中心三级管理体制
院校的所有仪器设备都是国家财产的一部分,要在院校统一领导下,根据仪器设备的价值、性能等因素确定院校、设备管理部门、各系实验室或实验中心分级归口管理。做到从设备的申请采购、审批、购置、验收。使用、维护、维修直至到报废处理等一系列的监管体制,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3.3合理的管理体制是促进和监督各项管理和制度实施的重要环节
原则上院校领导要指定一位院长分管设备管理工作,院校以下应成立设备处,再下设各科具体分管全校的所有设备。各系或中心变成使用和保管单位。
设备处下设设备科、科技档案科、设备维护科三个基本职能部门,分管全院校所有设备、设备状况和设备账目、设备的原始出厂资料和检修维护,监管全院校的所有设备。
设备科负责设备的申购、审批、购置和分配,对分配的设备要建立设备账目,以便监管所有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去向。
科技档案科负责所有购进设备的原始资料的立卷存档,包括文字和其他所有材料,已便后继使用部门随时查找使用。有人事调动时,做好所有档案的交接工作。
设备维护科负责购进设备的验收,(必要时可以联合各系实验室或实验中心一起对设备进行验收);对使用单位在使用中的设备要定期检修,一旦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维修处理,并及时做好维修记录,以充分保障设备的利用率。
这种管理体制的好处是便于监管全校的所有设备,做到了统一管理、分工明确、操作性强、责任分明的管理机制。对逐步实现自动化和科学化管理提供了较科学的管理模式。也为院校财务对帐提供了准确性、账物管理的延续性和可操作性保障。
3.4仪器设备的账目管理
仪器设备的账目管理要遵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财产自然损耗折旧以及报废制度参见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的通知(2000年3月21日)教高[200019号]。购进设备要在相关部门验收后,交设备处由设备科统一下帐,使用单位或部门到设备科签字领取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的调整或调出一定要做到相关账目的调整与更改,使账目和设备仪器保持绝对的一致性。该报废的设备要及时销账,避免报废设备长期挂帐产生账目混乱、统计不清等现象发生。财务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设备处要定期对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允许任何部门或个人在未经办理报废手续之前私自处理学校的仪器设备。
3.5设备的采购与分配
要遵照院校的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决定设备的采购与分配原则,也就是实行优化配置的原则,根据本校的实际和院校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科学有序的进行采购,既能解决眼前的急需矛盾,又要满足较长远的发展规划。并要力争做到质优价廉,防止伪劣产品进入院校。
4实验室自动化管理模式
要实现实验室自动化管理,就要对实验室的工作流程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总结出各个环节之间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管理措施。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和先进设备,实行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念,改变旧的、落后的管理模式及工作手段,逐步实现实验室自动化的管理目标。
如今,所有的高校为实现实验室自动化管理这一目标都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财力,加大了实验室的基本建设和改造。这是一种非常可喜的现象,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各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步伐。但是,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因急功近利产生缺乏预见性和盲目性的后果。实现实验室自动化要根据院校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量体裁衣,合理配置。避免大型仪器设备重复购置而产生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使效价比出现偏差。上述种种现象都绐我们这些走在实验室自动化进程中的人们带来深刻反思。
1.更新教育观念,跟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形势
高校教学为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随着教学的改革发展,应用型教学不断强化,实验教学也成为高校的主要教学模式。专科学校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对动手能力的要求较高,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也就更为重要。
中等专业学校长期以来在教学上只重视理论教学,对实验教学较为淡漠:一方面把实践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临床实习阶段,对实验室的实验教学不重视,实验教学时数较少,另一方面技术手段、设备、经费等存在问题,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我们要充分转变教育观念,在实验室的建设问题上跟上高校的发展形势,紧扣时代脉搏,以发展为导向,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把实验室建设提高到一个能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的高度上来,但不能走高校实验室建设的老路。
2.整合教学资源
在建立实验室时,应该考虑将几个实验内容与发展相近的学科组合成一个较大的实验室达到资源整合,这是高校实验室发展的方向,而且在贵州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更要做到用有限的资金达到更大的效果,不走从前高校实验室建设的老路,以有利于实验室的管理与发展。
3.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稳定的实验队伍
实验室教学工作事务烦琐、技术性强、工作量大,且我校实验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对此可实行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方式。固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玻璃工的技术能力和敬业精神[3],按照实验室管理制度实施,管理好实验室和做好实验准备。流动人员采取合同制的方式聘用,在固定人员的指导下工作,工作得到认可就继续聘用。在工作特别紧张时,可请勤工俭学的学生进实验室。这样可以激励工作人员的进取精神和责任心,解决实验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同时也可为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在管理上加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更好地激发人的主动性;要求每位实验技术人员和上课教师都要有敬业精神,做到实验前精心准备,实验中认真指导;对实验有关理论清楚,操作熟练;同时加强继续教育,对实验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相关方面的培训教育。也要求实验人员努力学习,激励参与科研,不断为实验教学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考核要根据实验室的特点,把不能量化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也作为考核内容,同时提高实验人员的待遇,稳定实验队伍。
4.管理规范化
4.1做好实验室规划
实验室的规划以教学为主,根据教学的需要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基础实施、硬件设备、网络建设、人员要求等逐步完善;在满足教学的前提下考虑科研工作的需要,提高实验室水平与档次。学校也要有全校实验室建设规划,结合各实验室计划,有计划地逐步加强实验室建设。
4.2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4]。规章制度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做到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例如“安全保障制度”、“仪器设备管理、使用维护登记、损坏丢失赔偿等制度”、“低值易耗品管理、使用登记制度”、“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物资设备申购制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和“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模式。实验室档案是实验室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反映,可对实验室工作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有利于实验室的发展。
4.3设备管理
首先要做好档案管理,仪器设备档案齐全有利于财产管理和查阅仪器相关资料。设备要做到帐册齐全,仪器的购进报损要及时入帐消帐,定期清查帐物相符情况,确保仪器财产免受不必要的损失。设备的存放要根据各种仪器的不同性能和要求,科学安全存放;使用后的仪器及时整理复原确保完好率100%,同时还要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磁、防腐、避光等工作。
实验材料由实验人员每学期末,根据现有的材料情况和下一学期教学的需要与使用情况统一计划购买,尽可能不浪费和过多购买。
4.4实验教学
2006年我校晋升为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实验室硬件实施有所改善,增补了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条件也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实验教学并没有多大的改进,实验教学计划都随意执行,体制和管理没有跟上。
建立和完善实验教学档案,实验教学在开课前必须有教学计划,开课后要有实验教学执行情况,课后有学生考核情况与实验成绩,实验教学情况与效果总结。
在开课前一个学期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实验教学计划,实验内容要经过相关专业专家论证确定,根据实验项目编写实验指导,进行实验预试,做好实验材料计划交采购部门购买。开课前将学生进入实验室的名单公布于实验室,实验材料发到实验台上,任课老师与实验技术人员一道检查一次才能上课。课后要做好本次实验课的实验运行记录,包括学生实验情况、设备运行情况、实验结果分析和课后卫生情况等。实验课结束后学生要提交实验报告,任课老师要认真批改,并在下一次实验课前进行讲评。实验成绩和考核可根据实验报告,操作考试,平时的考勤、卫生、实验操作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分。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高校实验室是培养社会实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场所,也是提高办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更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标志。加强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校作为晋升不久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应该加强对实验室的建设,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不走弯路,用有限的资源逐步把学校实验室建设成为高水平实验室,适应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洪先本,苏柄银,胡志安等.高等医学基础综合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6):1-4.
[2]胡志安,赵红梅,徐红梅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6):5-6.
关键词:电气类专业 实验室 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057-02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各环节中的重要地位。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占总课时的50%,而85%以上的实践内容是在实训中完成的,实训场所成为培养高职学生的主要场所。这就体现了高职院校中实践课程特别重要,实验室的教学及专业实验室的管理更显得非常重要。下面笔者就目前高职教育中的实验室方面的问题谈些看法。
1 目前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需要改进的问题
电气类实验室是电气类专业学生学习、体验知识、提高专业认识、提高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控制在生产实践中已经发展特别迅速,实验室的电气控制实验设备虽然不能完全与生产实践同步,但也不能比生产实际落后很多,要不然学生实践知识贫乏,将无法胜任将来的工作岗位。高职学校规模发展了,但其内涵还没有同步发展的现象仍然存在,而现实中从具体的实验设备到管理模式都还存在相当的落后现象。
1.1软件管理落后于硬件设备
在实验室建设期间,很多实验室在购置了最新的设备和仪器,配备了相当学历的实验教师后往往缺乏相应的安全守则、操作规程、岗位责任条例等规章制度,结果出现仪器保养不善、管理混乱、使用效率低等种种弊端;实验室的设置也比较随意,没有制定出长远规划,常常出现浪费的现象;仪器设备的采购也缺乏规划和统筹,具有重复性和盲目性,导致有限的资源和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专注于硬件条件的提高而忽视了软件条件的提升的现象。
1.2需要提高实验室人员的操作技能
现有的实验室人员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对口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实验技术力量薄弱。另外,高职学校没有统一做好对实验队伍的进修、培训以及国内外技术交流等工作,实验室人员中普遍存在业务素质水平不高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
1.3教学与实验缺少沟通合作
理论教学部门与实验室工作有很多交叉的地方,实验室与系部应当紧密沟通与配合。但是现在的情形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由理论课老师自己决定,实验室老师被动执行,因此造成了最熟悉实验的实验室老师不能为实验课程提出自己的内行的想法,更谈不上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教学改革。在实验仪器设备购置的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实验室刚买了仪器设备,系部却修改了实验计划,致使很多仪器设备就此闲置的情况,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1.4实验方法不得当,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
实验教学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实验多为原理验证性实验,实验方式大多是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布置或者指导书上的步骤,照章办事,完成实验操作。缺少探究性和创新性,不能挖掘出学生的潜力,不能锻炼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5实验室开放性不足
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是高职院校实验室普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由于实验管理和人员等方面的原因,实验室除开展规定的教学活动外,很少有其他的教学任务,对外服务意识差,基本处于封闭的状态。学术领域的最新信息也不能及时引入到学生的实践环节中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2 实验室管理及建设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最大区别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高职院校特别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来设计学生的培养方案,以实践能力为特征和主旨来构建教学内容体系,教学上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其最终目的是培养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实验室在目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探索实验室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创建现代化、应用性的实验室,则显得特别重要。
高职院校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目前已落后于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不明显的问题纷纷暴露出来,原来不是很突出的问题也显露出来,实验室管理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实验教师学历不高,实验技能偏差、职称结构不均衡,高级职称的教师较少;实验室规模较小、利用率偏低;实验室按学科分割,各自为政,大部分设备落后;仪器设备特别是贵重仪器利用率不高,闲置设备偏多;所做实验多以验证型实验为主;项目太陈旧,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实验教学经费不足等。
3 电气类实验室管理改革的主要思路
重点是要完成该专业群体的实验实训和基础能力,充分体现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专业基础能力培养的目标。对专业教学要采用理论与实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且把实验实训要放在更为重要的地位,才能形成学生职业生涯的综合素质。因此,这期间的实验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循循善诱、严格要求,既要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基本功,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实验实训在时间的安排上,一般在一年级的专业基础课后,如学生修完“电子技术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等课程后。在内容安排上,尽可能做到“广”、“深”、“全”、“新”,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
3.1重新调研,组建适合当前形势的实验室管理机构
首先在现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吸取国内外好的管理经验,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和当前形势的管理模式。
3.2实行实验室统一管理
实验室要全校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不能各自为政;原来分属于各系部的,可合并成全校共用的实验中心,将所有实验室统一管理,统一调配。还可以将学科相近的实验室整合在一起,互相合作、互相配合;使仪器设备与人员等资源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最充分利用。
3.3让实验室人员参与教学大纲工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所有人的智慧
各专业在修订教学大纲时,应让教学人员与实验室人员共同完成,集所有人的智慧,以设计出更完善,更实用的,适应时代潮流的教学大纲。根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所有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梳理,建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多模块、分层次、相互衔接的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体系。积极结合各种先进技术,改革现有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使实验教学更科学、更完备。还要重点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以培养出更多实用的创新型的人才。
3.4做好长远规划,完善管理制度
将安全守则、操作规程、岗位责任条例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并随时调整使其更先进和实用。对实验室各方面的建设必须经过严格调研、论证,根据长远规划来进行。反复研讨使实验室布局合理。仪器设备的采购应当在计划阶段便反复考虑,严格把关,严格论证,之后才能审批。以免买回来闲置不用,造成资源的浪费。总之,实验室管理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能成功进行,将对提高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起到巨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相信各个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在不断进行科学合理化改革后,高职院校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工作一定会有一个新面貌。我们要把实验室管理和建设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更加努力做好实验室工作,以实验实训为基础,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职能。
参考文献:
[1]黄伟.高等工科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9).
[2]黄伟,胡晓进,潘蓉.浅议高职电气技术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J].职教论坛,2010,(24).
【关键词】 实验室 安全管理 思考
一、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1、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利于保障实验室的安全。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相关人员对实验室的安全意识,从根源上解决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有利于减少实验室的人为性的火灾、爆炸、机械器材的损坏等事故,减少学校的重复性投资,保障实验室安全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一些高校最近开展的安全讲座、播放实验室安全教育的DVD等,使学生更加直观的面对这些问题,印象深刻,收获颇多,有利于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2、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是反映高等学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高校实验室又具有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存放大量贵重仪器设备和重要技术资料的特点,因此,其安全管理问题不容小视。制定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解决好实验室的安全问题,有利于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3、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的安全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获得的。学校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一种制度,是一种约束,是培养学生的一种自我约束力和自控力。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安全知识,而且在实验室中知道如何避免发生事故,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在危急关头知道如何自救与救人,这对学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观念不强,安全意识不深。长期以来,各高校都把教学科研工作视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对学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安全工作的本质认识不足,重视度不高,对于一整套的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缺乏统筹性的思考,宣传教育趋于淡化,仅凭经验就想当然做出决定,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2、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监管机制。现阶段,许多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都由校办、保卫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或负责学校环保的部门来负责,形成了管理部门多,体制相对松懈的局面。而且管理部门之间的不必要摩擦,降低了管理的效率,容易出现互相推委,导致“三不管”。而且,学校保卫处缺少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实验室的安全进行专业管理。
3、安全制度不严,安全检查不力。新时期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不仅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也存在一个现有制度检查督促不力、执行落实不细的问题。例如,实验室“三废”处理缺乏专业部门统一管理。大部分高校实验室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对未经严格处理的“三废”(废气、废液、废渣)尤其是成分复杂、毒性较大的废液只采取了简单的直排或稀释后直接进入下水管网的处理方法。日积月累,产生的毒性,造成的污染是不容忽视的。
4、设备实施老化,安全隐患大。有些实验室设在上世纪50-60年代建造的砖木结构的楼房内,楼道狭窄、通风状况欠佳、防火设计不合理;再加上实验仪器增多、用电功率增大,供电设施老化,致使多年前布置的线路难以负荷。有些实验室乱设防护门窗,阻塞安全通道,加上由于安全资金投入不足,消防设施不足或老化,没有一套完整的应急逃生的方案,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
1、明确管理职能,落实安全责任制。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首先要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能,搞好岗位责任制度建设。建议成立校一级的安全管理组织,执行主管校长负责制,对学校实验室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管理。缩减过于繁琐又相对松散的管理部门,建立院系一级的安全管理体制,明确具体负责人,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责任到人。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教育,使其充分了解学校的实验室管理制度,让学生安全地参与到实验中,并掌握科学、严谨、规范的实验手段。
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实践证明,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是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增强全员安全观念的有效途径。通过开辟安全教育宣传栏、建立安全教育网页、开展安全教育讲座等形式,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学生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教育,普及安全卫生防护和救护知识,传授安全操作技能,定期进行消防演习和发生事故后的逃生演练,不断提高有关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增强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安全教育要落实在实验室工作的各个方面,把安全教育贯彻到实验教学的全过程。
3、完善监督机制,开展不定期安全检查。完善学校的安全管理监督机制,由校实验室主管部门对实验室的安全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对检查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室要通报批评,下发治理通知书,限期整改,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治理完成后由安全管理部门检查验收。每次安全检查都认真做好纪录,参加检查人员签字并写出书面报告上交安全职能部门存档,对管理好的实验室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鼓励。建立一个完善的奖罚并存的监督机制,消除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
4、加强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建立一支思想过硬、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安全管理人员队伍是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是为高校创造安全、安定环境的重要保证。实验室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并通过安全工作的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人为事故的发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
【参考文献】
[1] 王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9).
[2] 陈红琳: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改善实验室环境[J].赤峰学院学报,2006(12).
[3] 刘春柱: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与管理对策[J].实验室科学,2006(8).
(内蒙古科技大学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 要】提出了目前高校实验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某高校为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 低值耗材;超期服役;激励机制
基金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2013年理科基地教改项目“以问题带动创新学习的研究”(JY2013100)。
作者简介: 武娥(1979—),女,山西人,硕士,大学物理实验教学部副主任,主要从事物理实验教学及科学研究。
自从卡文迪许实验室建立以来,近代实验室已经走过了120多年的历程。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必须努力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及科研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生产试验和技术开发工作,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1]。
工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如何提高物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高等工科院校所面临的新课题。大学物理实验是本科生进校之后接触的第一门基础实验课。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仪器的管理、及实验室的建设工作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而实验仪器的管理与使用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它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的效果。如何提高仪器的管理水平,使仪器的技术性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发挥最佳效果是实验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以某高校为例,对实验仪器的管理谈以下几点:
1 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的管理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实验室的管理就是要保证实验仪器或设备的完好率。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家对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大,学校实验室建设迅猛发展[2]。以某高校为例,近年来实验室投资达到300多万,实验室设备大量改进,实验教学设备大大提升,实验开设实验项目由原来的24个增加到40个实验项目,学生可供选择空间增大。尽管实验开设项目增多,当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剧增。
(1)高校存在着着使用,轻管理。
(2)实验设备存放紊乱,低值仪器乱放或丢失。
(3)部分仪器设备超期服役现象,报废程序较麻烦等。
以上这些问题在高校普遍存在,因此,这也成为高校实验室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某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2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改革和建立健全体制是搞好仪器设备工作的重要环节。实验室的工作之本来就琐碎,在加上成天要面临学校各部门的检查,使实验室的老师的任务重中之重。为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实验室应制定并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
首先是实验室要建立仪器总账,总账中除具备仪器的厂商,购买日期等信息外,还应备注各仪器的存放地点。各实验室要做好相应的分账工作。各实验室的硬件条件现在已到位,可以做相应的电子帐或纸质帐。这样方便老师也方便上级领导的检查。
其次,对于耗材,实验室更应做好相应的制度。实验室负责设备管理的老师要做好购买耗材申报表,下发各实验小组,实验小组负责人根据需要提出各实验需要的耗材。经过审批通过等程序最后下发各实验室。这样的管理有利于实验室对低值耗材消耗品的掌握,也利于账目的管理。每学期各个实验室都进行一次账、物的核对,确保实验室设备的完整和固定,核对除了保证账、物相符外,还可以了解该实验室设备存在的问题,对能维修好的设备另想办法,对使用年限已久、确实不能维修的则及时处理。
再次,仪器的维护工作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实验仪器的损坏要及时维护,维护不了的转给仪器负责人进行维护。实验教师要认真填写有关记录,便于实验维护人员及时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对存在问题的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或更换。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有的上课教师的责任性不高,导致学生只能两人共用一套仪器。尽管实验维护工作有工时,但是工时非常极少,严重打击教师维护仪器的积极性。因此,实验室应出台一些相应的激励机制及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另外,各实验室实行专人管理。各实验室和相应的设备实行专人专管,其他人员不能配备钥匙和擅自使用,借出的设备必须认真填写借据并及时催还,对损坏或丢失者按规定赔偿,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完好。
各高校为了增加固定资产,实验室存在部分仪器设备超期服役现象,仪器不能正常使用,由于报废程序比较麻烦,所以各高校基本将这些堆放在库房。建议学校相关部门出台简单的报废程序,使之更有效地利用其价值。
3 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如何发挥实验设备的最大效益,实现对高校实验设备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作为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者,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应及时总结经验,寻找不足,开拓创新,不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为有效发挥仪器设备的效益创造条件,从而达到物有所值、物尽其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锡寿.对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几点建议[J].广西轻工业,2010,8(8).
[2]杨霖,张永丹.关于学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体制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4,11.[3]王艳妮.高校实验设备管理探讨[J].实验室管理,2006(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