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力市场研究

劳动力市场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力市场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力市场研究

劳动力市场研究范文第1篇

作者简介:陈保荣(1968-),女,河南南阳人,文学硕士,天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创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与实践”(主持人:董刚;项目编号DJA100316);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互动机制研究”(主持人:陈保荣;项目编号GZYJH2011008)。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2-0019-04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历经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280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数2409所的一半还多,职业院校全日制在校生约700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三分之一。30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成千上万名毕业生,为国家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他们遍布在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不仅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也得到社会认同,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生力军。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市场是高职教育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我国的高职教育由于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最初的办学定位是“自费走读、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短期学制”,这种定位与当时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比较接近,一开始就得到市场的认同和欢迎。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教育不仅得到市场经济的认同,而且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2004年6月17-19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七部门联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讲话,陈至立在讲话中强调: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快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部长周济也在会上发表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主旨讲话。会议要求,职业教育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应当完成三个转变:一是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二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三是从以专业学科为本位向以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可见我国的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劳动力市场与高职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

(一)高职教育针对企业生产管理一线进行人才培养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

1.高职教育培养出多种类的劳动力,满足市场对劳动力的不同需求。人类在原始社会就开始了劳动分工,原始社会“采集经济”时期,每天天亮后,劳动群体在首领的安排下,年轻力壮的若干男人们去狩猎或渔捞;妇女、青少年、中年等,去采摘植物食物;老弱者留在住处看护幼儿、火堆,或在附近捡取烧柴、搓绳子、砸击制做石器、用兽皮连接成“袋子”或“兜子”;派有经验的人员四处觅寻哪里存在食物资源[1]。这是原始社会的劳动者从事工作内容不同所引起的分工。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在原有基础上又有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区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其分工越来越细,逐步变为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包括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部门的一般分工以及把这些大的部门再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或行业的特殊分工。这种分工劳动的岗位,职业特性越来越强,于是出现了对劳动力的不同需要,出现了交换劳动力的现象,随着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劳动力交换,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为各种生产活动提供劳动力。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定位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多种类劳动力在满足市场对劳动力规格不同需求方面,有着不可小看的作用。

劳动力市场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教育信号;甄别;配置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05JKl01)

作者简介:韩秀华(1976-),女,北京人,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1,2;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5―0071―04

收稿日期:2008―05―08

现代社会是在庞大而结构精致的组织中运行,它有着细致的分工,纷繁复杂的职业种类,职位明确的等级结构。整个组织犹如一张巨大的、动态的网络,劳动者在梯级职位和不同的专业领域中占据一个位置,并以某种规则在一定范围内流动,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甄别筛选的“配置效应”减少了劳动力的盲目配置,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教育经济学为劳动力甄别配置研究提供了切入点,其中筛选理论认为教育信号体现了生产率的高低,对劳动力具有筛选配置效应。其基本观点是:教育筛选出高生产力者,对劳动生产率具有确定作用而不是像人力资本理论所认为的那样具有提高作用。筛选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学历反映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学历是进入某些行业的敲门砖。这套理论包括信号理论(spence,1973)、筛选理论和过滤理论(Arrow,1973)。信号理论认为教育提供了可免费观察到的生产率信息,雇主可根据这一信号选择合适的雇员并给予其适当的报酬;筛选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揭示出高低不同的生产力层次,确定了个人的生产性特征,教育所改变的不是个人的生产能力而是分配能力――教育使人进入好的行业,得到好的职位,获得好的收益;而过滤理论更把筛选直接看成过滤,既然过滤出来的是高生产率者,进人大学本身这一行为就能带来额外的高收益。

这些理论都认为劳动力具有异质性,并把它归因于天赋能力的不同,教育的作用在于把劳动力按能力划分群体,使雇主节省劳动力选择成本,根据教育信号观察个体的生产率并给予不同的劳动报酬,同时劳动力能够通过教育信号,传递自己的生产率信息,以获取相应的收益。这个互动过程体现了劳动市场和劳动力的双向选择,劳动力配置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完成的,当然它是动态的,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

本文主要研究教育如何对异质的劳动力进行甄别筛选,通过建立模型说明教育在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应。第一部分建立教育对劳动力的甄别配置模型;第二部分讨论教育的甄别配置作用;第三部分研究劳动力市场与教育信号;第四部分是对我国教育甄别配置分析;第五部分是结论及政策含义。

一、模型的建立

(一)几个必要的假设

筛选理论把教育看作是甄别器,劳动力异质性源于天赋的非均质性,教育通过甄别筛选,将劳动力归入不同的生产力群体,这一过程较为复杂,其对应关系有赖于众多因素,且需要在理想的环境中进行才是有效率的。因此,教育作为甄别配置器发挥作用,建立在下面假设基础之上。

假设1:基础教育的同质性。教育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天赋不同的学生对相同质量的教育做不同的回应,能力强的学生会有更好的成绩,但是面对不同质量的教育呢?很难说一个天赋很高的学生在缺乏必要的教学设施的学习环境中、在低质教师的教育下能取得骄人的成绩,尤其是天赋处于中上等或中等的学生极易被低质量教育漏选,失去更多的教育机会,从而被划归低生产力群体。因此,基础教育的同质性在教育的筛选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假设2:准确有效的甄别手段。目前最重要的筛选手段是考试,在一定范围内实行统一考试,以标准化分数作为依据进行筛选。此外,加分和面试也在筛选中发挥一定作用,加分的基础是所取得的各种奖励和特长,包括各种竞赛得奖以及专业证书或专业等级,面试主要考察综合能力。这些可以看成是对考生的总体评定或是对某一专长的认可,也是考试手段的补充,使教育筛选更准确有效。

假设3:教育选择约束仅存在于个人能力范围。教育选择的基础是学术成绩,无论是他选择还是自选择,都存在着约束条件。在理想环境下,教育选择约束除了个人能力外,不涉及其它因素。教育成绩是进入高层次教育机构的基本条件,能力的约束是个体不能进入更高层次教育机构的唯一因素。

假设4: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在竞争中,劳动者身上的生产率信号能得到充分利用,教育对劳动力的配置功能发生作用。当市场存在分割时,劳动者由于主观特征受到歧视,成为其进入好的劳动市场的障碍,即使教育筛选是成功的,配置功能也会失效。因此,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是教育作为甄别配置器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二)模型的建立

在完美环境下,教育机构通过考试等各种手段,依据个体的学术成绩进行甄别筛选,对教育成绩好、生产能力高的群体进行更高层次教育,使其得到好职业职位的敲门砖,对不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也进行阶梯式的、不同层次的教育。在我国有职业高中、中等专业、高等职业、大学专科等职业教育。劳动力市场中不同的职业岗位对受教育程度也有着较为明确的要求,可看成是教育与劳动市场相互调整的结果。个体在教育层次的选择上是被动的,学习成绩约束着个体教育选择,个体选择的自由度在于根据自己的教育成绩和能力选择收益最大的教育层次。通过筛选,劳动力接受不同层次的教育,并在学业结束后获取不同等级的职业职位,实现劳动力的最初配置。

在教育机构进行选择的同时,个体也在进行着主动的自我选择,兴趣及个性特征主导了教育类别的选择,因此,教育专业的选择总会与一定的职业偏好相关联。由于不受学术成绩的约束,教育专业的选择有着较大的空间,决定了个体对所学习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教育的类别是平行的,不存在教育程度的高低之分,只是掌握不同的专业技能,从事不同专业的工作。

自我选择是甄别筛选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是劳动力的自我配置,如果个体对自身有更多的信息,自我配置会更有效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通过教育机构分数评估体系所具有的反馈机制,得到关于自身能力及其它方面有价值的信息,如了解自己在成绩序列中的排名、在与同学的接触中了解自身的能力特长、在各种课程的学习中了解自身的兴趣所在等,使个体找到在经济系统中适合自己位置。因此,自选择和他选择是相互修正、相互检验,并处于不断的调整中,教育所体

现的信息也随之变得更为准确,其甄别配置也更为有效。

通过他选择与自选择,教育层次提高与个人特征明晰化同步进行,即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个体生产率特征不断明朗化,生产技能的专业化不断加强,个人搜寻工作意向更为明确,岗位和劳动者的对接更为具体,使个体对劳动力市场有较为充分的信息,了解自己在求职者大军中的位置,找到自己最初的定位点,也为劳动市场根据教育信号配置劳动力提供了依据,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初步配置。

二、教育的甄别筛选配置作用

对于首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人而言,受教育的层次和类别是其生产率的主要信号,成为进入劳动组织以及工作阶梯的主要依据。小学是全民义务教育,其甄别功能即使有也是潜在的,没有体现为明确的筛选,学术成绩的高低不做为进入哪一所学校的依据。到了小学毕业升学到初中,其甄别功能已经显现,教育成绩不佳的学生虽然会接受初中教育,但好的学校会排斥成绩不好的学生。成绩的高低使学生分为不同的群体,不过这时的群体划分是不固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新的分化组合。教育作为甄别系统,将学术成绩做为评价指标,初次显现了它的甄别筛选功能。

基础教育阶段为教育的甄别功能奠定了基础。九年制义务教育使基础教育数量――接受教育年限是没有约束的。政府提供教育经费保证所有的适龄儿童能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且边远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还能得到政府补贴(,为其接受基础教育提供了经济保障;小学和初中是免试入学、免试升学,学术成绩不成为是否接受教育的影响因素。

甄别不发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却是以这一阶段的教育成绩为依据的,个体也以成绩为基础选择接受教育的层次和类别。每一阶段的成绩都是评价学生的依据,它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阶段性的连续性测试。在九年中对个体的总体评价作为甄别筛选的依据,划分出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教育。

基础教育结束后,一部分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一部分学生进入普通高中以及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等各种职业学校。这样同龄人出现了分化,这种分化对其以后进入的工作岗位具有重大影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初中毕业生以及初中甚至小学未毕业就更早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基本只能进入差的劳动力市场。

接受职业教育还是普通高中教育,相当程度上意味着是否接受高等教育,从而决定着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走向和在职位阶梯上的位置。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分为职业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它们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具有不同的身份。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有资格被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以干部的身份接收,意味着他们拿到了进入某一劳动力市场的门票,而职业高中毕业生则被需要干部身份的用人方拒之门外。这样接受不同的中等教育也就被配置到了不同的劳动力市场。

经过甄别筛选,能够进入高等院校并能顺利毕业的学生,有了进入绝大部分劳动力市场的资格。我国好的劳动力市场,除了专业技术性非常强的一些工作岗位,对学历的要求基本是大学本科,并有一些大学专科,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公务员、企业管理技术人员等。专业技术强的岗位可能学历要求更高一些,如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等。大学以上学历在配置方面也发挥作用,不同学历在技术领域的纵向岗位不同,学历越高,岗位越重要。最明显的事实是,国家机关对不同学历公务员所确定的最初级别不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不同学历教师所评定的最初职称不同,与此相应,他们的最初工作岗位也有差别。

教育的不同层次和类别决定了个人在求职大军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获得工作岗位序列的位置,决定了在整个劳动力市场这个网络中的定位点。教育层次对劳动力进行纵向配置,使其在梯级岗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教育类型则是对劳动力进行横向配置,使其在平行而又各异的岗位中从事不同专业技能的工作。教育,以其层次和类型实现了对劳动力的甄别配置功能。

三、劳动力市场与教育信号

事实上,劳动力市场中的求职和招聘活动,就是信息传递过程。雇佣行为发生之前,需要充分搜寻信息以降低雇佣决策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发生在雇佣双方,雇佣方不了解求职者的生产能力,求职者同样对工作环境、工作强度等没有完全信息。但企业(包括其它用工部门)有更多的公开信息,求职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加以了解,而个体信息则封闭的多,那么,如何获取求职者信息,得到高生产能力员工呢?

通过个人能力可以改变的特征便可成为衡量生产能力的信号(Spence,1973),这样代表生产力特征的有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得到的奖惩,担任过的职务等几方面。对于初次就业者来讲,只有教育背景以及与之相关的方面作为生产能力信号,教育层次传递个人的基本能力信息,包括天赋和学习能力。通过教育筛选出的就业申请者至少有应付考试的能力,在职业培训中也应有强的接受能力,较快掌握生产技能,节省培训成本并能很快进入岗位角色,使潜在的高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效率。

教育类型传递着专业技术信息。在专业性较强的领域,教育专业与职业有着更强的关联,对教育专业的选择基本决定了未来的职业范围,这也许是因为接受过某种教育的人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品质。首先是具备了专业技术品质;其次,也许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个人的职业品质,在教育类型的自我选择上约束较少,体现了个人兴趣和职业意愿,意味着个人品质与职业要求有更多的契合点。

如果把公开招聘视为理想劳动力市场的话,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用的启示。招聘广告中对求职的要求主要分为几大类:(1)学历,(2)专业,(3)职业证书,(4)工作经验,(5)个人特征及能力,(6)性别、年龄。学历、专业是每个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证书是某些职业的必备条件,如注册会计师、医生资格证书、律师资格证书等等。

这里可以看到劳动力市场对教育信号的利用。对于初次就业者,教育是第一位的要求,雇佣方通过教育信号排除掉不需要的人,再通过面试及其他方法,如心理测试等考察其他个人特征和能力,筛选出符合要求者。假如没有教育信号,在茫茫人海中无从识别劳动者生产力特征,劳动力配置则是高成本而低效率的。

对于再次就业者则要考察其工作经历,体现了教育信号作用的有限性。生产力随着工作的实际展开才会有准确的测度,其各种能力和个人特征才会有充分体现,如是否具有组织管理、公关沟通等能力;是否具备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等个人品质等,而这些都会通过岗位的变动、职位的升迁等经历加以考察,这样,在再次就业的群体中,工作经历显得尤为重要,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过了教育信号的作用。

四、我国教育筛选配置分析

在我国,教育的甄别配置功能在劳动力市场起着基础性作用,学历确实是进入好的劳动力市场的敲门砖。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对初次就业者有着严格的学历要求,只有接受过

大学教育求职者才有资格报考全国统一的公务员考试,不同学历的入选者被确定的职务级别高低不同,处于不同的职务阶梯并对以后的晋升产生一定影响;科研院所中不同学历被赋予不同的职称,并与一系列福利待遇相关联,在专用性强的技术领域教育类型基本确定了就业领域;企业公司对教育信号的运用前面有较为详细的分析,在此不赘述。但是,教育的甄别筛选功能发挥理想作用是建立在一定条件下的,当检验前面的假设时可以发现:我国的教育甄别配置功能存在部分失灵。

(一)基础教育的异质性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的存在以及教育投资以地方为主的教育投资政策,城乡教育投资存在差异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不对称,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产生教学质量的不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师资力量的差异,由于农村生活的艰苦和低工资,农村教师长期处于短缺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么大班上课,使每个教师面对更多的学生,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要么降低准入标准,让学生接受不合格教师的教育教学。这两种情况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小的班级规模对班级成绩有正效应(Krueger,1999),教师能力的高低对学生成绩有显著影响(Hanushek,1992)。

教育机构甄别筛选暗含的假设是同区域城乡教育同质性,不同区域教育的异质性,承认中心区域与边远地区的差异,对边远地区的高考录取分数相对要低一些,就考虑到了这种差异,但是城乡教育差异被忽略了。实际上,城乡二元经济下,城乡间的差异远大于城市间的差异,对一种差异有一定的补偿机制,而对另一种更大的差异则熟视无睹,教育的城乡异质性被忽略,甄别筛选机制部分失灵。

(二)教育选择存在多重约束

当教育选择除了教育成绩还有其他约束条件的时候,甄别筛选功能将得不到完美体现,恰恰我国的教育选择对一部分学生而言存在着多重约束。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1、经济约束。这里指家庭经济条件对教育选择的约束。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择校费问题,家庭经济条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机会,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是选择好学校的机会较少,成为教育选择的经济约束;二是分数差额补偿费问题,教育机构在实际筛选过程中,货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分数进入补偿。三是学费问题,我国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其它教育包括各种职业教育都是自费教育,高等教育更是实行了产业化,学费数额占普通家庭收入比重过高,尤其对农村学生而言,大学学费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不能承受之重,经济也便成了重要的教育选择约束条件。

2、区域约束。我国教育存在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出生地决定了教育资源的获得,经济发展的区域和城乡差别投射到教育领域,形成教育质量的不同,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接受低质基础教育;同时招生名额,尤其是高等院校招生名额与所在省市高等院校数量而不是与学生数量有关,使全国范围内的高考升学率不均衡。这样在高等教育入学的区域分割与基础教育的异质性共同发生作用,把接受低质教育的高能力者划入低能力群体,同时把一部分高质教育中的相对低能力者划入高能力群体。

区域约束使学生所获取的教育资源与出生地有密切关系,与天赋能力的关系被削弱,教育的甄别筛选功能被弱化并部分失灵,使后续的劳动力配置发生扭曲。

(三)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充分利用教育信号,使其甄别配置功能高效率发挥作用。

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其市场主要是竞争性的。我们虽然不能说教育的甄别配置功能达到了理想状态,但至少,它有着较高的效率。大学毕业证书,不管它有什么样的内涵,确实是好职业的敲门砖。首先,高等教育使农村劳动力摆脱了户籍束缚,可以享受到城市居民待遇,最重要的是有了获取好的职业职位的资格;其次,被教育机构纳入高生产率群体并得到社会及经济组织的认可,好的劳动市场对其敞开大门。这样,高学历群体跨越了劳动力市场的进入门槛儿,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内部劳动市场”,其门口高悬警示牌:低学历者勿进。但在内部它是竞争的,教育层次、教育类型以及个人特征发挥主要作用。

对于城市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力而言,劳动市场也是以竞争为主的。这一群体的就业序列处:于高学历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之间,难以进入高学历人员形成的“内部劳动力市场”,又不屑于进入农民工市场,并且由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农民工也无法与他们处于同一平台竞争。教育层次决定了他们的职业阶梯,而教育类型也在很大程度上定位了所从事的行业,教育的配置作用与高学历劳动力市场中的教育配置作用相似,只是分为不同的两个劳动力市场。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即使这一群体在教育培训上取得成绩,如取得成人高等教育证书或职业培训证书,也无助于进入高学历市场,除非进入正规教育机构,成为国民教育系列的高学历者,或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已经在这一市场中占据了一个位置。

由于存在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教育对农村劳动力的配置功能是部分失灵的。首先,农村户籍的求职者。即农民工被视低生产技能,即使他们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但只要在户籍意义上不是城市居民,城市劳动力市场就有许多限制,一些行业和岗位禁止农民工进入,与城市中相同生产力者相比,求职序列排位要靠后得多。其次,由于农民工大多只能从事非熟练工种,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于熟练工种,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认可较高教育层次劳动力的高生产率,在招收工人时有最低学历要求,优先录用高学历者,但在职位阶梯和收入方面体现不出教育层次的差异,对劳动力的配置效率不尽如人意。

五、结论及政策含义

在完美环境中,教育一次又一次在更高层次上对劳动力进行甄别筛选,划分出不同生产力和不同生产技能的劳动力群体,使劳动力异质性一次比一次清晰,教育提供的生产力信号更为准确,雇用方可根据求职者的教育层次和类型寻找所需要的人员,教育在甄别筛选的基础上,把劳动力输送到劳动力市场的同时也实现了初步的配置功能。但在现实中,我们期望的完美条件并不具备,基础教育的异质性使教育的甄别功能部分失灵;教育选择的多重约束更使天赋高的个体无法进入更高层次教育,被划分到低生产力群体;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存在使配置效率不尽如人意。

尽管有种种的限制约束,教育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甄别配置器依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没有建立在教育成绩、教育机构的选择和个体自选择基础上的劳动力的甄别和初步配置,职位和劳动力对接要艰难得多,劳动力的配置效率要低得多。

劳动力市场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劳动力就业市场竣视壁垒来源表现

1.歧视的来源

政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为了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政视以便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来消除政视,我们应该先揭示出政视的来源。政视懂得来源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来源是个人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作为同事的雇员以及顾客不喜欢与某些属于特定群体的雇员打交道而造成的;歧视的第二个来源是先人为主的统计性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用某种先人为主的群体的共性来代替个体的特性而引起的;第三个来源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垄断力量。

1.1个人偏好

个人偏好是指人们对那些和自己有着不同特征的其他人持有的成见和反对态度。有偏好的人未必一定会进行歧视活动,但当基于个人偏好而采取了反对他人的行动,使他人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就产生了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按个人偏好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雇主歧视、雇员歧视和顾客歧视。

1.1.1雇主歧视

雇主歧视是由于待雇佣者因自己的与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与雇主的个人偏好相悖,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1.1.2雇员歧视

雇员歧视是指,某些雇员由于其他雇员在非经济因素上与自己的个人偏好不符,而使雇主采用了对其他雇员的不公平待遇的决策而产生的歧视。

1·1.3顾客歧视

顾客歧视是指,因被服务对象的个人偏好而造成的歧视。

1.2统计性歧视

统计性歧视是由于统计方法不全面,或是由于信息不完全造成的。所谓统计性歧视,是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视为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果群体中的个体与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差别较大时,雇主利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佣标准,就产生了统计性歧视。显然,雇主在雇佣工人之前,都会事先对求职者的个人特征做出评价。对其潜在生产率做出评沽。但是他们却很难详细地了解每一个求职者的具体特征,因此他们只能借助于每一个求职者所属的群体的特征,对求职者做出评沽。可是群体特征并不能完全替代个体特征,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出个体的生产率,因此这种情况下,即使雇主不存在个人偏好,统计性歧视也会产生。

1.3垄断力量

劳动力就业市场并不都是完全竞争的,也存在着垄断力量,而垄断力量也是造成政视的一个来源,主要表现在拥挤效应上。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存在着职业隔离,尤其是按照性别形成的职业隔离,表现为把职业划分为“男性职业”和“女性职业”,“女性职业”主要包括护士,秘书,售货员,服务员等,“男性职业”主要包括工程师,律师,管理人员等,由于妇女的就业职位相对有限,处于一个比较拥挤的劳动力市场上,这些职业中的女雇员供给大于需求,工资将被压低,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2.歧视的表现

歧视现象在劳动力就业市场土是)一泛存在的,它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年龄歧视,身体歧视。

2.1,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歧视现象。男人和女人似乎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在社会生活中的男女不平等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不平等。

性别歧视不仅表现在求职的难易程度还表现在男女“同工不同酬”上。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从90年到2000年10年间,在业妇女收人与男性收人的差距明显拉大。99年城镇在业女性年均收人为7409.7元,是男性收人的70.1%,男女两性收人差距比90年扩大了7.4个百分点,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的女性99年的年均收人为2368.7元,是男性收人的59,6%,差距比90年扩大了19.4个百分点。

2.2户籍歧视

目前世界上还实行户籍管制的国家只有三个:朝鲜,贝宁,还有中国。正是由于实行户籍管制制度才导致了户籍歧视现象的产生。户籍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主要有两种表现:劳动力地域的限制进人和劳动力行业的限制进人。

劳动力地域的限制进人主要表现为各发达地区,开放地区先富起来的城市对进城打上的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上的限制。劳动力行业的限制进人表现为在一些劳动力流向较集中的城市,对外地劳动力只开放部分经济部门与行业,而对另一些经济部门与行业贝9限制或禁止外地劳动力的进人。

2.3学历歧视

在当前的经济时代,一纸本科以的毕业文凭就像“”时代的贫下中农出身一样重要。现在若想应聘,晋升,选拔,本科以学历儿乎是必不可少的。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就业率也随着学历的降低而降低。据教育部学生司统计,2001年中国高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15万人。截至当年6月,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95%,本科生为80%,而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仪为40%。在各人才市场1=各用人单位几乎都是非本科以卜学历不要。学历政视不仅表现在对低学历层次的劳动者的政视上,还表现在同一学历层次上,对不同院校毕业生的政视上。普通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或许不如那些名牌大学的学生整体素质高,但这些普通院校中也不乏此优秀之才呀,这些限制性条款对这些优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政视,一种学历上的歧视,一种典型的统计性歧视!

2.4年龄政视

年龄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也是屡见不鲜,绝人多数用人单位都对应聘者提出了年龄限制,“女性20一28周岁,男性35周岁以下”。在一些行业和部门,更是对40岁的普通女性职工实行“一刀切”,说法委婉,称之为“内退”。40岁儿乎成了普通女性职下在岗与下岗的一道分水岭。

2.5身体歧视

在劳动的身体歧视主要体现在对劳动者的容貌和身高的歧视上。在招聘会上许多用人单位都提出这方面的限制条件。

3如何消除歧视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剥夺了被政视者的白由和权利,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损失。因此我们应努力消除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现象,而在消除歧视的过程中政府无疑起到重要作用,政府在消除歧视时应从以卜三大方面着手。:

3.1减少歧视偏好

正是因为人们有了歧视偏好,所以人们才会去主动地歧视别人。如果歧视偏好减少,那么歧视现象也将会随之减少。在这一点政府可以通过教育的引毕日和法律的强制性来减少人们的歧视偏好。

政府在搞好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大立法,健全法制,严格执法,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秩序。政府应在法律卜规定各单位在雇佣,培训,升迁,发放工资上对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地域的人要同等对待,要司同酬。时还要注意区分招聘中的歧视与合理甄选,通过立法明确规定什么是歧视、什么是正常的合理甄选。

3.2减少节场缺陷

劳动力市场之所以存在歧视现象与劳动力市场本身存在的种缺陷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要消除歧视就要减少劳动力市场的缺陷。这些缺陷主要包括信自、不对称和不完全竟争。

劳动力市场研究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保姆行业凸现出许多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反映出现有社会保障制度不适应保姆群体的基本特征和特有的需求。通过法律和社会手段来调整和规范保姆行业势在必行。

关键词:劳动关系;雇佣关系;家政服务;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G63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5024102

1现状调查

有学者对北京市的住家保姆为主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调查方式进行了调查。保姆对问题的回答构成基本调查数据,依据此数据对保姆的基本特征、保障现状、参保意愿等方面展开描述与分析,为保障制度的设计提供了现实依据。

(1)年龄。从问卷调查取得的数据看,年龄呈现年轻化特点。21至45岁的人数占到了71.1%,21至30岁的占到总体的46.67%。

在我国男60岁或女55岁就作为我国养老保险待遇享受的条件之一。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其生理特征和心理状态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他们面临的风险以及对风险的态度存在较大差异。而这种不同的特点和存在的差异对其保障需求、保障意愿以及对各个保障项目的偏好有直接影响。

(2)保姆的户籍特征。

从表中可看出被调查的保姆中来自农村的人口占调查主体的四分之五,这表明保姆的主体是由农村转移出来的。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依据二元社会结构建立的,城市人和农村人分别享有不同的保障制度,而户籍是决定国民社会保障归属的核心指标之一。保姆群体的保障问题同样不可忽视户籍的重要作用。

(3)保姆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

(4)保姆对目前的社会保险不满的原因。

40多岁的赵某夫妇为了自己的事业耽误了生孩子的事情,抱着再贵也要请个好保姆的想法,他们预订了一家家政公司推荐的月薪为4000元的特级月嫂,据说特级月嫂不仅能对孩子进行日常护理,还能帮助做早期智力开发。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市场,价格并非与服务品质成正比。第一任月嫂是妻子产后第七天就被解雇,原因是双方就月嫂究竟该承担那些义务达不成一致。月嫂宣布做饭等事情不属于自己的职责范围。属于其职责范围内的就只剩下给孩子洗澡、换尿布。找出当时与家政公司签订的合同,发现其中对月嫂的责任范围规定得很粗糙,只写了照顾产妇与新生儿,但根本没有列举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

不得已向家政公司申请更换位勤快一点的月嫂,公司马上换了。几天后,赵某才发现这位月嫂是个冒牌货,这位阿姨除了带过自己17岁的小孩外,根本没带过其他小孩。看着月嫂笨手笨脚地给孩子洗澡却弄得孩子嗷嗷大哭的状况,赵某只得再次申请换人。有了前几位月嫂的经历,赵某夫妇把婆婆从农村请来,虽然婆婆并不懂得早教,但是给孩子洗澡、换尿布还是信手拈来。

个案二:好保姆不是雇来的。

河北大学生保姆进入上海家政市场,引发80名雇主抢13名保姆的热闹场面,这些有着高学历的大学生保姆能否填补北京高级保姆的空缺呢不久前,有媒体报出有一位女研究生立志当保姆的消息。在媒体报道中,“大学生保姆”被不断地和“高级保姆”联系在一起,是不是高学历保姆就是高级保姆呢?北京某家政服务公司总经理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明确表示这是一个误区:“学历高,做保姆不一定就做得好”。

保姆行业是个强调实践的行业,它不像车工一样可以用技术高低来划分等级,关键要看雇主的满意度。如果一个保姆,得到雇主80%的认可,那么即使她文化水平不高,她也可以成为高级保姆。曾经有一个家政服务专业毕业的女大学生来他公司应聘,那名大学生一开口就是每月1500元的工资。一位雇主来找保姆,他对保姆的要求是:懂得照顾78岁瘫痪在床的父亲,有一定的护理知识,照看老人每天的吃喝拉撒,还要为老人擦身子等等。雇主告诉女大学生,“能把这些做好,每个月给你2000元都可以”。但是女大学生不愿做。最后,找了个农村妇女,只要了600元,完成得还很好。因此看来一个保姆是否算得上“高级”,与她的知识不成正比。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大学生是知识有余但实践操作不足,而在国际保姆行业当中有口皆碑的菲佣要进中国还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而雇佣菲佣的主要是一些企业高管、明星大腕以及外国公司驻京总裁、总经理IT从业人员或者是一些海归派。他们对保姆的要求比较高。据说素质高、有双语优势的菲佣,有的甚至每个月能拿到7000元。因此目前能称得上“高级保姆”的,应该是那些有至少两年以上从业经验,有一定文化水平,又受80%以上雇主好评的保姆。

2保姆行业存在的问题

(1)保姆提供的服务难以让人满意,缺乏专业培训,没有技能。在我国,保姆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只有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无论从工作条件还是福利待遇跟主要劳动力市场相比都差得多。

(2)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此行业缺乏社会保障。

在我国一些沿海发达地区连农民工也可享受社保,但保姆就没有任何的社会保障。这也导致了即使保姆的工资涨的很快,但依然招工困难。对于很多人来讲,要不是没有出路,绝对不会干保姆,这个行业目前还不能吸引素质高的人群进入。从调查情况可看出大多数保姆希望得到社会保障,但现有保障制度设计的理念和缺陷使得保姆的保障需求很难得到有效满足。

在我国1995年颁布的《劳动法》中第三条就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可见参加和享受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但当某项制度允许某一类劳动者参加而把另外若干类的劳动者排除在外时,就会产生不公平。这个时候社会保险就成为一部分人的“特权”,实施的结果是扩大了贫富差距。

一般的社会保险基金是由雇主和雇员共同储存的,交给相关政府部门进行统筹管理。当雇员遭遇风险时就可以得到此项制度而提供的社会保险金。对于参加社会保险的人而言,遭受不幸风险的机遇是很小的,人也是少部分。而风险也不是每天都会发生,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在平时缴纳较小的数额,在遇到风险时就能得到较多的保险金。

是否可以变换一下思路,目前的社会保险制度把雇主跟雇员捆绑在一起,没有雇主缴纳的保险金,则雇员不能参加这项制度。如果相对地把缴纳社保金的雇主与雇员分开,只要雇员按照规定向政府的社会保险机构缴纳了应交的保险金,就被承认是参加了社会保险;而雇主交的保险金按照税收的办法,根据其利润以累进的方式由政府来征收。当保险基金入不敷出时,由财政来负担。按照这种方式,家政服务等中介机构可以让雇主和保姆签订劳动合同,合同中可写明雇主帮助保姆参加人身意外保险的条件等,否则保姆可以拒绝从事存在高危风险的工作。

3对保姆保障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依据保姆的群体性特征,需要建立一个区别于正规就业群体的差别性保障制度,提出如下的建议:

(1)加强对保姆行业立法和增强社会保险制度对保姆群体的适应性。针对我国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在保障保姆上与这个群体特征的不适应,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对社会保险制度来加以完善:诸如改变社会保险需要依托用人单位的做法,对于保姆群体所建立的劳动关系不稳定的特点,在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时间、缴费方式以及管理方式上更加灵活,可否考虑采用“社会保险个人服务窗口”的形式来简化参保程序,尽可能为保姆参加保险和享受社保待遇提供方便。同时社会保险信息库的建设要逐步实现社会保险信息库在省市间、地市间的联网和信息共享,最终实现全国社会保险关系的信息互相联通为目标,从而保证保姆不会因变换工作而失去社会保险。

(2)应当建立适应保姆群体特征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此基础上再建立其他社会保险的其他项目,日臻完善,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同时注意现行制度与新制度的兼容问题。保障非正规就业群体也是社会保障制度根本理念的体现,社会保障追求公平,把这部分群体置于保障体系之外是不可取的。

(3)加强对保姆的业务水平的培训和技能提高。培训是关系到保姆群体长期发展的大问题,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要不断吸引更多高学历、高技能的保姆加入进来,还要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来有效解决保姆素质和技能偏低的问题,把这个行业做大做强。

(4)走品牌保姆之路。重庆的“川妹子”、“米脂婆姨”等保姆品牌已经叫响全国保姆市场,而“涉外保姆”、“高级保姆”等现象的出现,说明保姆市场可开发和发展的潜力还很大,将保姆由“游击队”整合为“正规军”,既可以按照民事法律关系来调整,还可以通过行业自律、竞争等手段来规范,而走品牌保姆之路则是规范和发展这一市场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郑秉文,孙捷.社会保障改革的一个政策工具:“目标定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8).

[2]石先广.劳动法律问题与实务操作[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劳动力市场研究范文第5篇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完全竞争和存在制度性分割两种不同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对比分析,认为在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条件下,当毕业生暂时无法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时,由于信号成本和高流动成本的影响,“先就业,后择业”不符合毕业生利益最大化需求,自愿性失业是约束条件下的最优选择。文章认为,需要通过改革缺乏效率的制度安排来培育市场机制,尽可能消除人为的、制度性的市场分割,逐步建立一个统一的、富有弹性、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 制度性分割 自愿性失业

劳动力市场不同条件下就业问题概述

如果对大学生规模进行总量分析,由于我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和高等教育入学率仍然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加上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区域增长极带动的多层次经济发展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因此,大学生依然是稀缺人力资源。然而,与劳动力市场上大学毕业生供给量逐年上升形成反差的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持续降低,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有效需求滞后于毕业生的供给,不均衡的人才结构性分布凸显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关于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失业)的研究,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供给―需求”分析范式一直居于主流,认为凭借工资水平的灵活调整机制,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会实现均衡,劳动力市场将自动出清。他们承认劳动力市场有时也会失灵,不过认为市场之所以出现失业现象,主要是缘于因工会垄断、信息不完全等造成的工资刚性,致使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缺乏有效的工资调整机制。Freeman运用这一分析范式较好地解释了欧美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的长期变化(Freeman R.B.,1975)。不过,“供给―需求”分析范式由于建立在完全竞争、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假定基础之上,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非竞争性因素的影响,就发展中国家而言还忽视了二元经济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Lewis,w. Arthur,1954;Tpdaro,Mrchael,1969),因而对现实缺乏足够的解释力。

在批评“供给―需求”分析范式的基础上,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因素逐渐受到重视。克拉克•科尔首先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认为现实中的工资差别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结果,从而较早提出了有关劳动力市场分割(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LMS)的思想。多林格尔(P.B.Doeringer)和皮奥利(M .J .Piore )在对波士顿低工资群体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模型,根据工资水平、工作条件、稳定性、培训和升迁机会等差异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他们认为二者之间不仅存在差异,还存在严重的流动壁垒,尤其是由次要劳动力市场向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动的可能性很小。赖德胜等在运用市场分割框架对我国劳动力市场进行分析时发现,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因经济内生性因素形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不同,市场机制尚不成熟的转型经济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主要因外生的制度造成分割,就我国劳动力市场而言,则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以及正式劳动力市场与从属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分割(赖德胜、孟大虎等,2008)。

正是因为制度性分割因素的存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大学毕业生总量上稀缺与结构性过剩并存的现象,这意味着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并非就业难,而是择业难(赖德胜、孟大虎等,2008),毕业生如果在就业过程中“先就业,后择业”,譬如选择去中西部农村地区或者降低就业期望值先行就业,就业空间将很广阔。但是大量毕业生在暂时无法找到不低于就业期望值的工作时,往往放弃低于期望值的就业机会,选择自愿性失业毕业生作为一理性个体,对于就业选择会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其放弃“先就业,后择业”而选择自愿性失业的行为并非是盲目的,而是约束条件下的最优选择,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这种约束条件,包括个人、家庭、朋辈群体的示范等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以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主要特征的外在制度因素。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毕业生就业

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力市场是统一的和完全竞争的市场,工资具有无限弹性,可以自由调节劳动力的供求,而且劳动力的供给取决于对收入与休闲的权衡,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雇佣劳动力的边际成本(MRC)与边际收益(MRP)的均衡点。新古典经济理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古典经济学关于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假设,但是仍然假定市场主体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的理者,工资可以使劳动力的供求实现平衡。假如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供给大于需求,工资水平将趋于下降,从而使作为劳动力的毕业生使用成本下降,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增加,而由于毕业生的劳动收益率在降低,这个时候毕业生个人会倾向于选择更多的闲暇,因此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的供给随之减少。相反,如果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供给小于需求,则会导致工资水平的上升,并迫使对作为劳动力的毕业生需求减少和毕业生供给增加,最后使供给和需求重新达到均衡。

如图1所示,D是毕业生需求曲线,S是毕业生供给曲线。假如实际市场工资率位于W1,这时毕业生供给量为S1,而需求量为D1,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市场上的毕业生工资率会产生一种向下的压力,即新增的毕业生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来获得就业岗位,而厂商即便提供较低的工资也能雇佣到自己所需要的毕业生。这样,经过一个短暂的调整过程后,工资率会降低到W0的水平,从而实现毕业生供求的均衡。同样,如果市场工资率低于W0,则因为毕业生供不应求,会使工资趋于上升,一直上升到W0的水平。这样,只要工资率是可调的,市场上毕业生的供求都会在相应的水平上实现均衡,从而实现劳动力市场出清。

在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由于工资率对毕业生供需的灵敏反映和调节,一个劳动力市场是充分流动和竞争的,毕业生选择自愿性失业并不能带来额外利润,却丧失了如果选择工作则可以获得的工资收入,从这个意义上看,自愿性失业并不符合毕业生利益最大化目标。

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条件下的毕业生就业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指由于经济内生因素或者政治、经济等外在制度因素的制约,使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特征和不同运行规则的领域,不同的领域在工资决定机制、工作稳定性、劳动者获得提升的机会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而且劳动者很难在不同的市场之间流动。对大多数成熟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来说,因经济内生因素形成的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是最主要的分割形式,但对市场机制不成熟的转型经济国家来说,则主要是制度性分割。本文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定义和特征,对劳动力市场作出如下假定:

劳动力市场是由两个不同类型的单一市场A与B组成,其中A市场在工资水平、工作的稳定性、工作条件和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显著性优于B市场;B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基本上没有进入壁垒,劳动力由A市场向B市场流动比较容易,相反,A市场存在很强的进入壁垒,劳动力由B市场向A市场流动成本很高;A、B市场的差别主要缘于制度性分割,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因为分割的原因,A、B市场存在不同的劳动力供求均衡。

毕业生进入A市场,意味着可以获得较高的分割性收益,这种分割性收益是以各种形式的福利待遇或社会地位等形式存在的,而如果进入B市场,则无法获得分割性收益,因此作为“理性人”的毕业生,选择进入A市场符合利益最大化目标。

毕业生进入A市场,一般有如下三种不同路径:路径1:一步到位,直接进入A市场;路径2:先进入B市场,再择机进入A市场;路径3:放弃在B市场的就业机会,进行等待或工作搜寻,择机进入A市场。

以上三种路径,路径1显然是最优选择。但在短期内A市场就业岗位容量有限或者毕业生与A市场就业岗位不匹配等情况下,毕业生将一时难以进入A市场,此时路径2与路径3哪个选择更符合毕业生利益最大化呢?如果仅仅从短期收入来看,路径2比路径3能获得更多的收入,因此路径2优于路径3。但这种分析忽略了路径2与路径3对毕业生进入A市场的可能性差异。

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毕业生与雇主之间的博弈过程,由于在毕业生与雇主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毕业生具有对自身的信息优势,而雇主处于信息劣势,因此,一方面,毕业生通过发送文凭、技能、工作经历等有利信号使自己“脱颖而出”,另一方面,雇主则需要对毕业生发送的信号进行甄别和筛选。在毕业生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是否有在B市场的工作经历,对于毕业生进入A市场可以起到信号的作用,雇主有理由相信,宁愿留在A市场失业也不到B市场寻找工作的劳动者生产效率较高,而B市场的求职者生产效率较低,因此,在B市场工作的毕业生更加难以进入A市场。此外,毕业生即使有幸能离开B市场进入A市场,也面临与B市场雇主的解约成本,包括可能存在的违约金、若干年内禁止从事同业竞争的限制以及从原先单位的其他退出成本。综上分析,在毕业生难以一步到位直接进入A市场的情况下,先进入B市场工作虽然能使毕业生获得一定的收入,但进入B市场工作不利于毕业生向A市场流动,相反,自愿性失业有利于毕业生择机进入A市场,因此更加符合毕业生约束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选择。

结论与建议

如果劳动力市场不存在流动,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毕业生会先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等有合适的机会再转移到主要劳动力市场。但是,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及其所导致的高流动成本,加上在追求劳动力市场分割性收益动力的驱使下,毕业生不惜暂时失业也要想方设法留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这说明在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的约束条件下,“先就业,后择业”并不符合毕业生的最大化利益目标。为此,需要通过改革缺乏效率的制度安排来培育市场机制,尽可能地消除人为的、制度性的市场分割,逐步建立一个统一的、更加具有弹性的、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

首先,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问题,当前重点是培育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机制,减少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机制将是劳动力资源配置最有效的力量,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应主要限制在市场失灵的领域。

其次,政府要推动现有制度变迁,打破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壁垒,建立富有弹性和竞争性的统一劳动力市场。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主要表现为制度性分割,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推动现有制度变迁,减少劳动力市场的制度交易成本。

最后,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尤其要完善小城镇和农村公共资源建设,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区域分割。当前,大学毕业生之所以不愿意前往农村地区就业,除了不尽合理的就业心态等因素外,城乡之间包括劳动力、资本等在内的资源配置上存在严重的制度性分割是主要根源。因此,要拓展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除了进一步挖掘城市就业机会外,重点需要完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劳动力市场环境的建设,辅之以配套性激励政策,进一步缩小农村与城市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区域分割。

参考文献:

1.赖德胜,孟大虎等.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2.赖德胜.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制度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