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

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

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范文第1篇

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的迅速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由于早产儿的各个系统尤其是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其喂养问题在早产儿临床管理中也日益突出。研究证实,胎龄越小,体重越低,胃肠道平滑肌发育越不成熟,胃肠激素水平也越低,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几率也越高。2010年1 -6月我院对收治的早产儿进行分析,对发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108例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8例早产儿中,男59例,女49例;胎龄32周2例,33周5例,34周12例,35周55例,36周34例;出生体重(BW

1.2 临床表现 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喂养不耐受的判定标准指开始肠道喂养后临床上有出现呕吐、腹胀、胃潴留等症状体征中的一项或多项。(呕吐指呕吐次数≥3次/天;胃潴留指喂奶前抽取的胃潴留量>2ml/kg或为咖啡色或胆汁样胃内容物;腹胀根据医护人员的临床判断。)

1.3 结果 108例早产儿中,经保暖、静脉营养液支持、抗感染等治疗后,患儿平均住院11天后出院。

2 护理

2.1 维持体温稳定和有效呼吸 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低出生体重儿(BW

2.2 病情观察 对出现发绀、呼吸暂停和出生体重(BW)小于2000g的早产儿除应用监护仪监测T、P、R等生命体征外,还应注意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面色、皮肤颜色等情况。并做好消毒隔离制度,防止感染,预防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以防病情进一步发展。

2.3 合理喂养 喂乳量根据早产儿耐受力而定,以不发生胃潴留及呕吐为原则。鼓励家长母乳喂养和少量多次喂养,每隔1-2h喂一次奶,喂奶量5-10ml,两次进食时间间隔大于一小时。对吸吮能力差和吞咽不协调者可鼻饲喂养,能量不足者以静脉高营养补充并合理安排,以维持血糖浓度大于45mg/dl。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能促进胃肠动力药,减少胃潴留,以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2.4 发展性照顾 此模式的护理目标是使小儿所处的环境与子宫内尽可能相似,并帮助小儿以有限的能力适应宫外的环境。它可以促进早产儿体重增长、减少哭闹和呼吸暂停的次数。护士尽量减少不良刺激,把灯光调暗或用毯子遮盖暖箱、使小儿侧卧,为其提供舒适的环境和非营养性吸吮、保持安静、集中操作,以促进早产儿体格和精神的正常发育。

2.5 健康教育 早产儿应尽早开奶,提倡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奶为宜。护理人员应每天详细记录出入量,准确测量体重,以便分析、调整喂养方法,尽可能减少高血糖、低血糖的发生;鼓励早产儿父母进入早产儿室,探视和参与照顾患儿的活动;指导患儿父母如何冲调奶粉、如何喂养、如何沐浴、何时接种等,以使他们能树立照顾患儿的信心。

3 小结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非特异性,对108例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儿进行合理喂养和发展性照顾,以提高早产儿对喂养的耐受性,缩短达到全胃肠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家长心理及经济负担,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促进早产儿的体格生长和智能发育。

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范文第2篇

临床上将胎龄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4年收治的早产低体重儿共9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出生6h内;②出生时体重0.8~2kg,胎龄26~33w,③不经口喂养,进行静脉营养或间断的胃管喂养;④Apgar评分1min 5分均>7分[1]。排除标准: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或先天性遗传性疾病;②未进行呼吸系统的支持治疗。根据护理方法将患儿均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各45例,两组在患儿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 ①经口喂养:患儿出生后从小量开始喂养,根据患儿的吸吮能力和消化能力增加奶量,其他热量由静脉营养补给。②静脉营养:出生后第1d起静脉输注10%葡萄糖溶液、6%小儿氨基酸,第2d起加20%脂肪乳溶液。脂肪乳和氨基酸以0.5~1g/kg为起始剂量,每日递增0.5~1g/kg。③喂养不耐受护理:喂养时如果残留奶量少于上次喂养量的25%,则打回残留液,再将奶补至正常给予量。若下次仍有余奶,超过奶量的50%则要暂时停止喂养,如患儿有明显腹胀,必要时进行清洁灌肠。

1.2.2护理组 本组在常规组喂养、静脉营养等护理基础上,进行非营养性吸吮、微量泵间断喂养、喂养后俯卧位及腹部抚触四种护理,并将此四种护理干预作为一个护理循环贯穿在早产儿住院治疗的全程中。

1.2.2.1非营养性吸吮 将奶嘴煮沸消毒,每次喂养前将奶嘴置入患儿口中,让患儿吸吮5~10min,此目的是促进胃肠道的生长发育和胃肠道的成熟[2]。

1.2.2.2微量泵间断喂养 对于可以进食的早产儿,将需要喂养的奶量用微量泵经胃管匀速泵入,时间0.5~1h。

1.2.2.3喂养后俯卧位 每次喂养后将新生儿专用的卧垫抬高患儿头部、肩部,俯卧1h。该卧垫是早产儿专用的供早产儿在暖箱内安全、舒适地俯卧或仰卧的专用卧垫,它由凹形小枕(用于固定头部)和U型护圈组成。卧垫是绒布材料,U型护圈填充物是高弹力棉。使用时将卧垫放置在已经预热的暖箱内,根据患儿的身长将凹形小枕和护垫放置在合适位置。早产儿仰卧时,小枕在床垫里侧,俯卧时,小枕在床垫外面。适当调整早产儿,让其安全、舒适地仰卧或俯卧在小枕上。

1.2.2.4腹部抚触 患儿每次俯卧后,在下次喂养前抚触腹部5min,方法为:用掌心轻柔抚触,力道要柔和、适宜,以肚脐为中心从内到外顺时针方向抚触。用指腹轻柔地揉患儿左侧腹部10次左右,时间以5min为宜。抚触前用婴儿专用润肤油手掌,动作由轻柔开始,慢慢加重力道。抚触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如果患儿有哭闹、肤色变化、肌张力增高、肤色变化时要暂停抚触。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儿的体重恢复(体重>2kg)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肠道营养达标时间,观察和记录患儿出现呼吸暂停、腹胀、呕吐、胃残留等不良现象及喂养不耐受事件。以表现出以下1项(含)以上症状为喂养不耐受:①多次喂养后呕吐;②腹胀:喂养后24h内患儿腹围增加1.5cm;③胃内有咖啡色样物;④2次以上被禁食;⑤出生2w后喂奶量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x±s)、%表示,分别进行t检验、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组别间主要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

3 讨论

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早产儿;肠内营养;护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31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50-01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预后效果成为了目前临床医学上的研究热点。由于早产儿的体质较差,出生后需要更加全面的护理,而且对营养有很大的需求。因此,加强对早产儿的肠内营养护理能够给早产儿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储存能量,加强抵抗力,保证早产儿的营养需求,同时也是保证早产儿能能够稳定生长的基本的物质基础。如果早产儿的营养支持得不到保证,则可能会引起早产儿的营养不均衡,影响成长速度,甚至会带来一系列的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早产儿的生活质量[1]。因此,通过给予早产儿全面的肠内营养护理,对于早产儿的存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在近两年收治的34例早产儿进行肠内营养护理研究,研究内容丰富,取得良好的研究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3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早产儿的胎龄均在34周以内。在34例早产儿中,其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胎龄均在26周-34周,平均胎龄29.6周。所有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为1400g-2100g,平均体重1840g。

1.2 方法 根据早产儿的体质情况,制定了合理的早产儿肠内营养护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2.1 加奶护理 对于出生后存活下来的早产儿,如果病情较轻且比较稳定,则在出生后12小时内给予鼻胃管间歇推注肠内营养支持;如果早产儿的病情较重或者病情不够稳定,则需要推迟喂养时间,在出生后24小时-48小时内喂养。喂养物以母乳为主,以配方奶为辅,根据不同的早产儿的胎龄和体重灵活调整喂养方案[2]。对于体重小于1600g的早产儿,首次喂养2ml,每隔2-3小时喂养一次,逐次增加1ml,每日所喂养的总奶量为18ml;对于体重在1600g-2100g之间的早产儿,首次喂养5ml,每隔1-2小时喂养一次,逐次增加2ml,每日的总奶量为36ml。连续喂养一周,观察早产儿在此期间是否有腹胀、奶液潴留等并发症出现,如果出现,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如果未出现,则在以后的喂养中,可以逐渐增加喂奶量,直至150ml。

1.2.2 喂奶耐受性观察 在喂养期间,注意观察早产儿的奶液潴留情况。在每次喂奶前,采用注射器抽吸的方法,检查新生儿的胃部是否有残留的奶液,如果潴留的奶液少于喂养量的一半,则对新生儿的喂养无影响,保持正常的喂养量和喂养次数;如果潴留的奶液量多于喂养量的一半,则应当适当的减少每次的喂养量,或者减少喂养次数[3]。同时,在检查奶液潴留情况时,注意观察新生儿的血液变化情况、腹胀情况,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则应立即停止喂奶,并采取相应措施。连续几次观察新生儿的腹围变化,如果腹围有大幅度增加(超过1.5cm),应当减少喂奶量,并采用温盐水灌肠保证新生儿的排便正常[4]。在喂奶过程中,随时观察新生儿的血糖、血液、腹胀、体重变化。

1.2.3 护理 对于所有的早产儿,均应采取“鸟巢式”保护,通过模拟宫内环境,增加其安全感,加快适应外界环境的速度。新生儿的主要是以俯卧位,隔段时间与仰卧位交替。在俯卧位下,不仅能够减少胃内奶液潴留,减少腹胀和呕吐的发生次数,还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增加体重,能够使新生儿的呼吸更加平稳,心率更加整齐,提高血氧饱和度,能够促进新生儿的呼吸系统的发育。此外,为了避免胃食管反流,应该采取头高脚低的,适当的将头部抬高30°左右,使新生儿呼吸更加顺畅。新生儿的睡眠时间较长,避免长时间处于一个,通常情况下每隔4小时需要更换一次。

1.2.4 胃管管理护理 早产儿由于需要长期的肠内营养护理,在早期的喂养过程中,大多采用胃管喂养,因此,要特别注意胃管的管理和护理。由于新生儿的不自觉性常常会导致胃管需要反复插入,无形中增加了胃管感染的机会,因此,有效地措施是采用具有弹性的胶布将胃管固定于新生儿的鼻唇沟处,避免胃管被拉出引起感染。在每次使用完围观后,都要使用温开水逐次清理新生儿的口腔和使用过的胃管,保持清洁[5]。尤其是医护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规范进行操作,每次操作结束后将使用过的胃管进行消毒、灭菌处理,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将胃管置于相应的搁架上,避免放置在床单上被污染。

1.2.5 腹部按摩 给新生儿喂奶后30分钟后给新生儿进行腹部按摩,具体做法是手指并拢,用掌心部位轻轻触摸新生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在四周缓慢进行顺时针按摩,运动应保持匀速,动作尽量轻柔,连续按摩10分钟左右。腹部按摩不仅能够刺激新生儿的肠道激素分泌,加快肠道蠕动,帮助新生儿快速消化食物,对于新生儿胃肠功能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

2 结 果

在所研究的34例早产儿中,在一周内拔管正常哺乳的有18例,2周内的有12例,3周捏2例,死亡2例,存活率94.12%,死亡率5.88%。所有存活的新生儿体重在逐渐增加,在出院时已处在正常体重范围内。经检测,新生儿的血液、血糖都正常,未出现并发症,早产儿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6d。死亡的2例早产儿由于肺出血和血管内凝血导致。

3 讨 论

由于早产儿的器官功能和身体素质都较差,因此,需要在出生后给予更加细心地护理。其中对早产儿的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重要手段之一[6]。在给早产儿喂养的过程中,优先选择母乳,这是由于母乳含有很多新生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氨基酸,能够促进新生儿的器官发育,增强抵抗力,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使各项机能早日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在喂奶过程中,注意观察新生儿的胃内奶液的潴留量,避免引起腹胀,并灵活的调整喂奶量和喂奶次数。此外,还需要注意新生儿的,通常采用头高脚低的俯卧位或者仰卧位,在采用胃管进行喂养的阶段,注意胃管的清洁和消毒、灭菌,采用规范的操作方法,降低胃管被感染的概率,尤其是医护人员,更加注意与新生儿接触的双手、皮肤的清洁。再配合以适当的腹部按摩,加快新生儿的消化系统的建立,保证每日的喂奶量和排泄量正常。通过制定合理、科学的早产儿肠内营养护理策略,保证早产儿的营养支持,促进早产儿稳定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湘红,杨春柳.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治疗早产儿的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1,6(17):347.

[2] 马云红,黄洁.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2(3):236.

[3] 孙云.早产儿胃肠内喂养的护理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1,5(8):126.

[4] 陈林.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8(16):167.

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早产儿;舒适护理;新进展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76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90-01

早产儿也被人们称之为“体弱儿”,早产儿胎龄一般在30周左右,他们的身体都有各种缺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造成早产儿生存率低下的因素主要有:错误的摆位和触摸、环境改变、医疗护理干预措施等。据统计,在我们国家早产儿出生率占新生儿中的4%。先天的不足和后天的环境改变,会增强早产儿的不舒适感,导致早产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出现各种身心上的问题,使早产儿未来的生活质量在不断下降[1]。

1 舒适护理的具体涵义

舒适护理具有整体性、个体性以及创造性等,全新的护理模式,有利于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高的境界,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2]。

2 早产儿不舒适的因素

早产儿不舒适的因素,具体如下①由于新生儿刚从母亲子宫中娩出,外界的声音、光源、温度、疼痛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早生儿的心理状态,他们会一时适应不过来。虽然新生儿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但是他们会用表情或者不吃东西等行为来传达心理的不舒适。②早产儿出生后,不能时刻在母亲的怀抱里,没有得到及时的护理和治疗措施。他们生理各方面难免会出现各种疼痛和不舒适感,比如:不舒适、喂养不舒适以及手术不舒适等。③胎儿在子宫里面,被温暖的羊水、胎盘以及子宫组织所包围。出生以后,被放置在暖箱或者在床上,四肢有时候没有完全包裹好,特别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四肢,所以早产儿会失去安全感和舒适感。同时,他们由于长时间仰卧位,导致其畸形的可能性也比较大。④在喂养方面,为了保证早产儿拥有更足够的营养成分,需要母乳喂养。可是他们的身体素质比较差,甚至没有力气吸吮母乳。由于采取胃肠道外营养措施,所以早产儿的母乳喂养会延后[3]。⑤胎儿在子宫内的环境比较舒适,光线和声音的刺激不大,有母亲的心跳陪伴。所以胎儿在子宫内会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但是新生儿病房环境中,声音嘈杂、光线刺眼,会带给他们极大的不舒适。

3 早产儿舒适护理的新进展

3.1 “鸟巢”护理 “鸟巢”护理在全球早产儿发展性照顾中得到全面的推广和应用。因为“鸟巢”为早产儿营造了一个类似宫内的舒适环境,其中的温度适中、光线柔和、感觉柔软,使早产儿的体温维持正常范围。特别是“鸟巢”会给予早产儿全身按摩和抚触,会让他们适应脱离母体后的环境,也拥有充分的安全感。医学界的报道中,对120例早产儿进行舒适护理,发现接受舒适护理的患儿在进奶量和体质增长方面都胜于没有接受护理措施的婴儿,体温没有出现异常、皮肤也没有遭到伤害、并且住院天数缩短很多。

3.2 环境护理 根据医学报道,环境护理有利于早产儿的身心发展,保证喂养效果、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减少了辅助呼吸、减少住院时间等[4]。环境护理具体如下①减少噪音影响:在医院中暖箱、报警器、电话及工作人员所发出来的声音,都会影响到患儿的舒适感。有专家提出,应该安装噪音评估系统,同时声音的限制应维持在58dB左右,特别是暖箱内的噪音。不但需要控制噪音,还需要使所有医护人员充分认识控制噪音的重要性,并且从自身方面来降低噪音水平。②调节周期变化的光线:有文献报道,为80名住院的低出生体重儿提供周期变化的光线措施[5]。在两周后观察,发现接受护理措施的患儿体质量以及血氧饱和度都得到全面提高,同时心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接受了周期变化光线护理的治疗组早产儿在出院后的一个星期,白天的活动比夜间活动多。而没有接受周期变化光线护理的对照组早产儿在出院后的一个月白天的活动率才达到治疗组刚出院时的水平,治疗组患儿的白天的活动率明显高于夜间活动率。这充分证明,周期变化的光线可以科学调整早产儿生物节律。我们可以通过遮盖暖箱或睡床的调节方式,为提供给早产儿适度的光线。

3.3 袋鼠护理 袋鼠护理是指早产儿的母亲以类似袋鼠等有袋动物照顾幼儿的方式,与患儿的皮肤直接接触,将早产儿直立式贴在母亲的胸口,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安全。袋鼠护理的照护方式的优势在于保持温度平衡和婴儿的心理平衡、减少哭闹次数、提高婴儿体质量,另外减少暖箱噪音给早产儿带来的影响等。观察新生儿心理反应及行为表现,发现袋鼠护理的婴儿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安然入睡,心率非常平稳。

3.4 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 在早产儿的治疗当中,首先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肠胃的新陈代谢功能,这样才能为他们供应充足的营养成分,促进肠胃的正常发育。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吮吸和吞咽功能、消化功能都比较弱,所以喂养期间也会出现一些困难。可见在喂养的过程中,就是要从出生体质量开始抓起,从早期的少量开始喂养,这是一个需要精力的过程。李英姿等人对90例早产儿实现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的方法[6]:婴儿出生1天后就开始进行持续喂养,每天向他们灌输微量的奶液和营养物质。每两个半小时就从胃管的注入8mk/kg的奶量,并且了解婴儿的实际情况,每次都适当地增减,当婴儿可以适应18mk/kg的奶量,就将之前两个半小时改为三个半小时一次。经过观察,对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进行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非常符合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生理特征,利用提高患儿的肠胃吸收能力,维持他们的正常生长,减少静脉营养和住院的时间,患儿病发病少等,安全有效,值得推广[7]。

3.5 小结 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在出生时身体非常虚弱,各种疾病繁多,喂养非常困难,各方面的身体功能非常低下,它们的体重都没有超过1500克。早产儿属于高危儿,所以更需要舒适的护理措施,为他们提供类似母亲子宫的环境。所以作为专业的护理人员必须尽力他们营造舒适良好的治疗环境,促进早产儿的良好发育[8]。但是我们国家早产儿的舒适护理水平还有待提高,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创新医疗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采取各种科学措施,拓展舒适护理研究以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有效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早产儿护理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时富芝.新生儿发展性照顾护理的探讨[J].职业与健康,2012,21(02):309-312.

[2] 廖红辉.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9,07(15):40-41.

[3] 王岐英.新生儿心理反应及行为表现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1(12B):40-41.

[4] 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10):493-500.

[5] 郑惠珍.生儿的心理护理指导[J].职业与健康,2010,21(12):2084-2085.

[6] 彭娘慧.探讨光线照度对早产儿生理指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15(03):333-43.

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抚触护理法;早产儿;喂养;体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688X(2014)02-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feeding and weight influence and clinic curative effect of premature baby using touch nursing method. Methods 86 cases of premature babies were randomly classified into comparison group and touch group with 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ou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ouch nursing method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nursing method, and the comparison group were treated only with general nursing method. Results Feeding times and weight increasing for premature baby in touch group are obviously more excellent than comparison group,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 take on statistic significance(P

Key words:Touch nursing method;Premature baby;Feeding;Weight

早产儿是指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也称为未成熟儿[1],其出生体质量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身体的各部分机能低下,且均低于足月儿,死亡率较高[2]。因此早产儿的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促进婴儿生长发育,提高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成为早产儿护理的一个难题。

婴儿抚触护理法是通过对皮肤及各相关部位的良性刺激,达到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的目的[3-4]。为了寻求更优的早产儿护理法,使早产儿尽快发育强壮,以更好地适应环境,作者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86例住院的早产儿的护理进行了对照研究,应用抚触护理法与常规护理法相结合,并对喂养次数及体质量增长两个指标进行系统的观察与分析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86例患儿均为作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分娩的单胎无器质性病变的早产儿住院患者,并均符合以下条件:胎龄≥30w,并且≤35w;出生一般情况好,无窒息,无消化道及腹部病,出生体质量≤2500g,Apgar评分1min、5min均≥8分。将86例住院早产儿按照住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抚触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抚触组男28例,女15例,入院日龄0.5~24h,出生时平均体质量(1820±321)g,身高(44.13±2.55)cm,头围(31.89±2.56)cm;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入院日龄0.5~24h,出生时平均体质量(1825±324)g,身高(44.15±2.58)cm,头围(32.05±2.62)cm;两组患者性别、入院日龄、出生时平均体质量、身高及头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的护理 对照组全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主要采用的常规护理方法如下:①体温稳定护理:将早产儿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为55%~65%。根据早产儿体重及日龄调节暖箱适中温度,维持早产儿体温在36~37℃,体温差小于0.8℃;②营养护理:尽量指导父母用母乳喂养,对吸吮能力差的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采取滴管喂养或者鼻饲喂养,喂奶后取右侧卧位;③呼吸道护理:取侧卧位以清除口鼻分泌物,避免出现呼吸暂停,尤其是生后3d的婴儿[5];④预防感染:做好感染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病室实行湿式清扫。更换1次/w暖箱,彻底清洗消毒。

1.2.2抚触组的护理 该组早产儿的护理是在采用对照组所采用的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再配合抚触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其中抚触护理如下:①抚触方法:采用头面部、胸部、腹部、腿部、背部、臀部的抚触方法,遵照国际通用的抚触手法进行[6]:②抚触时间:早产儿抚触时间应放早产儿未吸氧,无呼吸暂停,病情稳定时;2次喂奶之间,宝宝情绪稳定,没有哭闹和身体不适;先从5min开始,然后延长到15~20min,2次/d;③抚触的注意事项:抚触时,手的力度应以做完后孩子的皮肤微微发红为宜;抚触时就避开婴儿的和脐部;切忌在婴儿过饱、过饿和过疲劳时抚触;抚触者应剪短指甲,摘掉配饰。

1.3观察项目 在护理过程中,观察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每位早产儿喂养次数及体质量增长情况,并按照设计的统一观察记录表格进行记录,以用于分析研究。

1.4数据处理方法 将所有数据利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资料指标以平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的比较采用 t检验,并且假设检验水准α=0.05,P

2 结果

对照组和抚触组都是选择的是43例早产儿。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两个指标进行对比,分别是早产儿的喂养次数和体质量增长指标进行对比。在对照组中,婴儿的喂养次数平均为(8.12±1.86次)/d,而抚触组的喂养次数为(10.12±1.98)次/d,从数据中可以看经过抚触组的护理后,喂养次数平均增长了2次/d左右,从而反应出抚触组能提高婴儿的消化速度,促进婴儿加速代谢成长。在体质量增长指标中,对照组平均增长为(24.3±2.1)g/d,而抚触组平均增长为(30.5±3.6)g/d,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抚触组在婴儿体质量增长上大概高出对照组6.2g/d,最高的高出11.9g/d,平均增长达到25%以上,增长明显。

3 讨论

本次所有86例早产儿中,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分成两组,护理前两组早产儿在各项性能指标上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早产儿住院期间的喂养次数及体重增长情况进行系统观察,结果显示,抚触组早产儿喂养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早产儿管理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3):188-191.

[2]邵肖梅.早产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及喂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12):715-718.

[3]Madeline Gleeson,Fiona Timmins. A review of the use and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touch as a nursing intervention[J].Clinical Effectiveness in Nursing,2005, 9(1-2): 69-77.

[4]邹泉. 抚触干预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2): 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