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常见土壤改良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通过园地选择、规划,土壤改良,田间土肥水管理,果实采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露地蓝莓栽培技术。
关键词:
蓝莓;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蓝莓属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spp.)多年生灌木浆果植物,是越橘中的蓝果类型,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1]。其果实中富含熊果苷、花青苷以及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具有明目、防止脑神经衰老、抗癌等功效。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2013年我国蓝莓栽培面积达20366hm2,产量达到15130t。蓝莓作为保健食品逐步被人们所熟知,蓝莓的潜在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蓝莓产业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园地选择与规划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或坡度<5°的缓坡地带建园,土壤质地疏松透气、较肥沃。园地的环境应符合无公害果品或绿色果品生产要求,若生产有机产品,需要符合国家对有机产品的生产要求。建园前要做好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要做到“三通一平”“旱能浇水,涝能排水”。考虑到用工、生产资料及产品运输问题,不宜建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园地选好后,要合理规划各功能区,包括作业小区、道路、防护林配置和排水灌溉系统。
2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做到适地适栽。北方地区蓝莓露地栽培冬季需要进行埋土防寒,所以品种抗寒性是品种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建议选择半高丛或高丛耐寒性强的蓝莓品种,如“北陆”“蓝丰”“公爵”。
3土壤改良
蓝莓对土壤条件的要求较苛刻,这也是限制其迅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蓝莓适宜的土壤pH4.5~5.5,如果pH高于这个范围,蓝莓无法吸收土壤中的铁元素,会出现蓝莓缺铁失绿症状,主要表现是蓝莓叶片出现脉间失绿,严重导致植株死亡,北方地区的土壤pH多为偏酸或中性,所以定植前要进行土壤调酸,生产上最常用的方法是对土壤施硫磺粉,其对土壤酸度调节效果持久稳定。改良方法有2种:一种是定植穴改良,另一种是栽植区改良。定植穴改良的特点是:建园时节省了成本,但随着蓝莓植株的生长,还要对株间未改良的土壤进行改良,否则会影响蓝莓正常生长。因此建议采用栽植区改良方法,具体方法是按照硫磺1.0~1.5kg•m-3、草炭与园土=1∶1或1∶2、牛粪有机肥30~40kg•m-3,草炭也可用松针、腐烂锯末、粉碎玉米秸秆等代替[2]。将以上材料均匀撒施在地面,用旋耕机旋翻搅拌,深度25~30cm,然后按照行距将行间改良过的土壤填在行内改良过的土壤上起垄作畦。
4苗木定植
根据不同品种栽植株行距(1.0~1.5)m×(1.5~2.0)m,也可采用密植,春秋季均可栽植。起垄栽培,垄高20~30cm,宽80~100cm。定植时,先顺着行向进行打点,然后按照打点的位置挖定植穴,定植穴的大小根据所用苗木的大小确定,栽植深度以覆盖原苗木土团2~3cm为宜。埋土后轻轻踏实,及时浇透水。注意营养钵苗一定要破根团,可用手或小铲将根团破开后定植,定植深浅要适宜。
5田间管理
5.1水分管理
一个生长周期重要的需水时期为萌芽期、开花后、果实膨大期、土壤封冻前。蓝莓根系为须根系,根系不发达,对水分要求较高,水分不足或过多均会影响树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一般1周浇1次水。建议采取滴灌,既可以节省水资源又可以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为了保持土壤酸性条件,可以用柠檬酸、冰醋酸、硫酸将水调酸后浇灌,一般间隔2次灌水浇1次酸水[3]。
5.2土壤管理
蓝莓不能种在钙质土壤中,同时其对氯敏感,所以在栽培时一定要选择适宜的土壤,否则容易种植失败。土壤有机物覆盖可以缓解土壤温湿度的骤变,覆盖物逐年腐烂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可以为蓝莓根系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覆盖物一般用松针、玉米秸秆、草坪修剪后的碎草等,覆盖物厚度10~15cm,定期补充以保持厚度。也可在种植行行间铺园艺地布或黑色薄膜来减少除草的工作量。
5.3施肥管理
肥料的选择要合理,标准化栽培需要根据土壤分析或叶片营养分析结果来确定是否施肥及施用量。施肥的原则是保证树体生长的前促后控,即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生长中后期逐渐减少氮肥的使用量,增加磷钾肥比例,果实膨大期注意增加钾肥的使用量。花芽分化期可适当对叶面喷施2~3次0.1%磷酸二氢钾。春季解除防寒后,萌芽前施入催芽肥,以氮肥为主,成年树每株可施入硫酸铵和硫酸钾型复合肥100g;果实膨大期可以购买市售的水溶性钾肥,按说明书通过滴灌施入;采果后以复合肥为主,成年树每次每株沟施100g复合肥。注意不可距离植株过近,以防烧苗,可在株间挖深10~20cm的沟,将肥料施入。施肥同时可施入硫磺粉以保持土壤酸性,施肥后及时覆土和浇水。
5.4整形修剪
定植后第2年应适当疏花甚至将花全部抹去,以促进树体生长、扩大树冠、增加枝量,取出细弱病残枝,对基生枝适当摘心、促发新枝。定植后第3年,树冠已成型进入结果期。此时期需继续促进树体生长,春季除疏枝还要修剪花芽,壮枝留花芽5~7个,中庸枝4~5个,弱枝不留。夏季修剪主要采用摘心和短截,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进行1~2次摘心。果实采收后主要采取疏除、短截、回缩等修剪手法,疏除衰弱枝内膛枝,回缩更新结果枝组,培养翌年结果枝,使枝条立体合理分层分布[4]。
6病虫害防治
蓝莓常见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金龟子、美国白蛾等;常见病害主要有灰霉病、枝枯病、僵果病、茎基腐病等。具体防治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根据虫害的特点尽量采用物理方法,而不采用化学农药,杀虫剂选用吡虫啉、阿维菌素、苦参碱等低毒农药,果实采收期不可使用化学农药。病害在生长期内喷3~4次杀菌药剂防治,如倍保、甲托、福星等,还需根据不同病虫害及时选用不同杀菌剂交替喷施。
7采收
由于蓝莓果实成熟期不一致,果实进入成熟期后需要按成熟情况进行分批采收。在果实大量成熟期间隔2~3d采收一次,刚刚进入果实成熟期和成熟末期通常4~6d采收一次。在清晨露水干后至中午高温前或是傍晚气温下降以后进行采摘,采摘时应带手套,轻拿轻放,不同级别的果实单独收放。
8越冬防寒
10月末至11月初及时防寒。一般采用埋土防寒法,首先在枝条压倒侧放一锹枕土,然后将纸条压倒并覆土,注意枝条不能外露,冬季需要定期检查。辽宁省也可采取防寒袋越冬防寒,首先将枝条绑缚紧,然后套上防寒袋并用绳子绑紧,最后将防寒袋底部用土压实。春季一般在4月末至5月初,可以参照葡萄出土上架时间,根据具体气候情况进行出土上架。注意避开晚霜冻害、不要弄断枝条。撤土后及时浇催芽水,剪除病弱枝、短截伤枝,喷洒石硫合剂等杀菌剂。
作者:于强波 单位: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亚东,吴林,张志东.越橘(蓝莓)栽培与加工利用[M].长春:长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于强波,苏丹.日光温室蓝莓定植技术[J].北方园艺,2010(3):50-51.
关键词:盐碱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垂直分布;改良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1-2785-07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1.018
盐碱土是气候干旱、蒸发量强等情况下形成的一类特殊土壤,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的重新分配,致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1]。用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是将工业废物的再利用和农业土壤改良相结合的一种改良方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2]。盐碱化恢复过程是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不同属性过程组成。其中,生物过程尤为重要,土壤节肢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土壤生态因子也决定了土壤节肢动物的生存与活动[3-5]。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对环境变化或干扰的反应极为敏感,可作为土壤环境监测的敏感因子[6]。土壤线虫[7]、原生动物[8]、蚯蚓[9]、甲螨[10,11]等类群已被应用于作为反映土壤质量的主要指标。土壤盐渍化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演变过程的生态驱动机制逐步受到关注,土壤节肢动物的种群分布、密度及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活性、有机物含量及肥力结构密切相关。中国北方干旱区盐碱化生境如黑河流域[12,13]、吉林羊草草原盐碱生境[14]、宁夏银川北部盐碱改良地试验区[15,16]、新疆尼勒克农田[17],湿地盐碱化生境如崇明瀛东[18]、扎龙湿地[19]、豫东黄河[20]等不同盐碱化生境中陆续开展的一系列土壤节肢动物生态学研究表明,土壤pH、可溶性盐、碱化度、有机质等是影响土壤节肢动物的主要因子,而且受气候因子(温度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影响,不同盐碱化生境的优势类群差异很大。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生态系统管理措施对黑河流域土壤盐渍化及土壤节肢动物群落演变特征的耦合可显著改变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12,21]。
土壤盐碱化是目前制约宁夏农业增产的土壤因素之一,用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正逐步深入,并成为盐碱化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研究盐碱化恢复过程中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和土壤环境的演变特征,为进一步解析盐碱化生态系统的生物过程演变机制奠定基础。为此,本研究通过调查不同改良措施下盐碱苜蓿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分析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旨在揭示土壤节肢动物对盐碱化恢复的响应,为深入揭示盐碱化恢复的生物过程机理和制定有效的恢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研究地位于宁夏平罗西大滩试验基地(E106°22′50″,N38°48′18″,海拔1 095 m),地处河套平原西南部,地势平缓低洼,境内分布有中国乃至世界特有的龟裂碱土。该地属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50 ℃,年平均降水量180 mm,主要集中在7~9月,平均海拔1 100 m。地下水埋深约1.50 m,盐分类型主要有NaCl、Na2SO4、Na2CO3,土壤质地黏重,透水性差。土壤碱化度为15%~60%,pH 8.00~10.40,全盐含量0.25%~0.65%。
1.2 样地设置与土壤节肢动物采集鉴定
样地设在6×6拉丁方设计(36个小区)的苜蓿(Medicago sativa)试验田(已种植2年,每年夏季和秋季各刈割1次),小区面积5 m×10 m,总面积1 800 m2,苜蓿株(丛)距10 cm,行距30 cm。共设6个处理,处理1(MXA)不用任何改良技术;处理2(MXB)施脱硫石膏1.5 t/667 m2;处理3(MXC)施改良剂0.5 t/667 m2+有机肥2.0 t/667 m2;处理4(MXD)洗盐灌水定额270 m3/667 m2;处理5(MXE)施脱硫石膏1.5 t/667 m2+灌排措施(同处理4);处理6(MXF)施脱硫石膏1.5 t/667 m2+有机肥2.0 t/667 m2+改良剂0.5 t/667 m2+灌排措施(同处理4)。采样于2014年6~10月进行,每20 d采集1次,共采集7次,同一处理选择3个小区,并在3个小区上各设3个重复。每一样方以200 cm3环刀法分0~5、5~10、10~15 cm三层取土样,带回实验室分别用Tullgren法(干漏斗法)进行分离提取土壤节肢动物[22]。
对采集的土壤节肢动物标本进行鉴定[22-24],因土壤节肢动物成虫和幼虫的生活习性差异较大,所以将成虫和幼虫分开统计数量。
1.3 土壤理化因子分析
在每个样方内,用环刀法按照0~5、5~10、10~15 cm分层取土样,装入袋中,带回实验室,测定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全盐和碱化度值[25]。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分别用TP-ST-1和TP-SR-1在样地野外测定。
1.4 数据分析
各类群数量等级划分:个体数量占全部捕获量10%以上为优势类群,介于1%~10%之间为常见类群,介于0.1%~1%之间为稀有类群,0.1%以下的为极稀有类群。以土壤节肢动物密度(D)反映不同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的数量,其含义为100 cm3捕获的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多样性(H)分析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计算公式为H′=-∑PilnPi,其中Pi=Ni/N,Pi是第i种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率,Ni是第i种的个体数,N是总个体数[26]。
土壤因子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的方法分析[27]。关联系数:rij(k)=(Δmin+PΔmax)/Δij(k)+PΔmax,式中,Δmin、Δmax分别为所比较数列的绝对差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P为分辨系数,一般取值在0.1~0.5,本研究取值0.5。
通过SPSS16.0统计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法分析不同样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之间的差异。采用Correlate相关分析中的Pearson指数分析土壤节肢动物密度、类群丰富度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Stepwise)分析检验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改良措施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在研究样地共获得土壤节肢动物10 194头,31个土壤节肢动物类群,隶属于3纲11目27科(表1)。依据个体数量划分,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为前气门亚目和棘跳科,其个体数分别占群落个体总数的75.52%和10.77%;甲螨亚目和等节跳科为常见类群,其个体数占群落个体总数的7.66%和4.29%;稀有类群为6个类群,其个体数占群落个体总数的1.04%;极稀有类群为21个类群,其个体数占群落个体总数的0.72%。不同样地主要类群略有差异,其中MXA样地优势类群为前气门亚目(77.21%)和棘跳科(10.26%),常见类群为甲螨亚目(9.36%)和等节跳科(1.16%),特有类群为疣跳科、啮科;MXB样地优势类群为前气门亚目(83.80%),常见类群为甲螨亚目(3.42%)、棘跳科(8.48%)和等节跳科(3.61%),特有类群为叩甲科;MXC样地优势类群为前气门亚目(74.90%)和棘跳科(10.61%),常见类群为甲螨亚目(5.83%)、等节跳科(5.51%)和地蛛科(1.13%),特有类群为康(虫八)科;MXD样地优势类群为前气门亚目(76.88%)和棘跳科(11.99%),常见类群为甲螨亚目(6.18%)和等节跳科(3.93%),特有类群为苔甲科;MXE样地优势类群为前气门亚目(60.81%)、甲螨亚目(14.52%)和棘跳科(10.86%),常见类群为等节跳科(8.66%);其中MXF样地优势类群为前气门亚目(73.13%)和棘跳科(14.22%),常见类群为甲螨亚目(7.90%)和等节跳科(2.02%)。
优势类群前气门亚目种群密度在不同样地间差异显著(F=24.472,P0.05)。不同改良措施对稀有和极稀有类群数目没有明显影响,但MXA样地最多,MXE样地次之,MXC样地和MXF较少,说明在人工干扰条件下,稀有类群数目有减少的趋势。稀有和极稀有类群数目受土壤水分量的影响显著(r=0.932,P
由图1可知,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苜蓿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类群丰富度(F=1.083,P>0.05)没有显著影响,MXA样地类群丰富度最高,说明农艺措施干扰会降低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不同改良措施明显影响盐碱苜蓿地土壤节肢动物聚集程度,MXB样地土壤节肢动物密度显著高于其他样地(F=0.389,P
2.2 土壤节肢动物的垂直分布
本次调查研究中,0~5、5~10、10~15 cm土层总类群数分别为24、22、18个,个体数量分别占调查总体数量的40.26%、41.32%和18.42%。不同土壤层次的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存在差异,0~5 cm层与10~15 cm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6.566,P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苜蓿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类群丰富度和密度随土层而变化的规律的影响略有不同(图3)。0~5 cm层MXA样地的类群丰富度显著高于MXB样地,不同样地间类群丰富度差异不显著(F=1.386,P>0.05)。5~10 cm层MXB样地的类群丰富度显著高于MXE样地,而其他不同样地间类群丰富度差异不显著(F=1.432,P>0.05)。不同改良措施对不同土层的土壤节肢动物密度分布没有显著影响,MXB样地土壤节肢动物密度在3层中均为最高,在0~5 cm层MXF样地最低,5~10 cm层MXC样地和MXD样地最低,10~15 cm层MXC样地最低。
2.3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间的关系
不同样地0~15 cm土层土壤理化因子的测定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不同改良措施下,样地间的土壤全氮、有机质、pH、全盐和碱化度有所不同。MXA样地pH、全盐和碱化度显著高于其他样地,5种改良措施下的土壤全盐差异不显著,MXB样地的pH分别与MXD和MXE样地差异显著(P
微地域内土壤节肢动物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十分复杂,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选择土壤节肢动物优势类群前气门亚目和棘跳科密度、常见类群甲螨亚目和等节跳密度、稀有类群密度、类群丰富度、总密度、群落多样性指数作为母数列(y),并依次定义为前气门亚目(y1)、甲螨亚目(y2)、棘跳科(y3)、等节跳科(y4)、稀有类群密度(y5)、类群丰富度(y6)、群落密度(y7)、群落多样性(y8)为母数列,对土壤的理化因子(表3)作单因素方差分析,选择差异明显(P
在所有的系数(表3)中,r65最大,r65=r(y6,x5)=0.829 0,表明土壤碱化度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类群丰富度影响最大。从土壤节肢动物的5个类群来看,在r1j中,即r1j=(y1,xj),r13和r11较大,r14偏小,表明前气门亚目受pH(0.782 6)和全氮(0.761 1)影响较大,受全盐(0.666 6)影响最小;在r2j中,即r2j=(y2,xj),r24和r25较大,r12偏小,表明甲螨亚目受土壤全盐(0.828 5)和碱化度(0.818 7)影响较大,受有机质(0.596 5)影响最小;以此类推,棘跳科受土壤pH(0.743 1)影响最大,受有机质(0.679 2)影响最小;等节跳科有机质(0.682 1)影响最大,受全盐(0.662 5)影响最小;稀有类群受全盐(0.776 5)和碱化度(0.769 0)影响较大,受有机质(0.549 1)的影响最小;类群丰富度受土壤碱化度(0.829 0)影响最大,受全盐(0.810 3)较大,受有机质(0.526 8)影响最小;群落密度受全氮(0.812 1)影响最大,pH(0.796 9)次之,受全盐(0.627 8)影响最小;群落多样性受pH(0.819 4)影响最大,全盐(0.786 5)和碱化度(0.775 8)次之,受有机质(0.549 5)影响最小。
土壤理化因子关联度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pH(0.736 7)、碱化度(0.734 5)、全盐(0.734 3)、全氮(0.713 7)、有机质(0.619 4)。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关联度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类群丰富度(0.730 6)、群落多样性(0.730 4)、甲螨亚目(0.729 9)、群落密度(0.713 7)、棘跳科(0.713 4)、前气门亚目(0.712 6)、等节跳科(0.671 5)、稀有类群密度(0.659 6)。灰色关联度越大,说明子序列对母序列的影响越大[27]。可以看出,土壤pH、碱化度和全盐与土壤节肢动物的关系密切。群落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与选取的环境因子最为密切,优势类群、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密切程度略低。回归分析表明,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分别与土壤pH(y=-24.117+3.667x,r2=0.629,F=6.788,P=0.048)、碱化度(y=0.860-0.174x,r2=0.825,F=18.793,P=0.012)和全盐(y=3.702+0.640x,r2=0.618,F=6.472,P=0.044)呈显著的线性关系,说明不同改良措施导致的土壤pH、碱化度和全盐的变化会明显影响土壤节肢动物类群的分布。
对0~5、5~10、10~15 cm土层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群落密度和多样性指数(H)与表2的土壤理化因子进行多元回归检验,结果见表4。从表4可见,在0~5 cm土层,土壤全盐和全氮是影响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r2=0.951,F=29.253,P=0.011)的决定因素;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影响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H)(r2=0.884,F=11.472,P=0.039)。在5~10 cm土层,土壤全盐决定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r2=0.813,F=17.386,P=0.014),土壤碱化度决定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H)(r2=0.690,F=8.910,P=0.041)。在10~15 cm土层,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群落密度和多样性指数(H)与土壤因子没有明显的回归关系。
3 小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