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信息发展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关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岩土工程中;应用探讨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现代化进度愈发加快,在岩土工程当中,各个单位的勘查工作都积累下了庞大的工程勘察数据,而这样数量庞大的数据资料主要体现于文字和表格一类的纸质文件,这样的形式不但不利于使用时的查阅和搜索,大大降低了其参考的价值,同时由于数量庞大且为纸质在保存方面也极为不便。而地理信息系统在岩土工程当中的应用则恰好解决了这些问题,该系统在数据的保存、管理以及可视化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数据保存方式,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岩土工程中作用巨大,大大减少了工程工作量和耗时,提高了工程的整体效率以及经济效益。
1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为GIS,是近些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学科。由于近年的计算机技术一直不断的发展和成熟,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不断深入和应用,该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作用愈发重要,该系统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起来,优势也越发明显,地理信息系统有着优良的兼容性以及延伸性。这些年,我国各个城市的经济建设进程飞速提升,岩土工程项目在经济建设当中数量已然十分庞大,而岩土工程却仍然使用纸质书面的形式制作相关报告。各个工程企业提交各自的书面报告,建设单位受到之后进行编制、备案以及存档。而经过了这样的工序之后,报告则几乎就是被封存了起来,当新的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即使相关单位持有岩土工程的资料,却由于资料并非透明的,而且由于书面报告数量庞大且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要想搜索查验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这些有价值的岩土工程资料往往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若是能够将这些岩土工程资料进行整合、编制以及导入地理信息系统当中,将其进行模块化处理,投入网络,岩土工程的效率将会显著提升,节约了工程耗时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创造出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吻合了现代社会的提倡的节约以及科学性。
2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岩土工程的重要性以及作用
2.1重要性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目前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各个城市的城市化建设需求量剧增,大规模的工程施工建设在全国各地兴起,而这些工程在城市建设当中产生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对于日后的工程建设时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其作用巨大,且可以重复利用。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其数据都是以文字和图表形式体现,数量庞大且保存不规范,在岩土勘察后得到的数据都被分散地存放于各个勘察单位,在勘察工作出现重叠或是近似时,这些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并不能被充分利用到,不但浪费了数据资料,同时还浪费了重复勘察的成本。若是将这些分散的数据资料进行统一且规范的整合和管理,将其录入地理信息系统,那么日后的岩土勘察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同时地理信息系统在岩土工程当中的应用自如也会辅助城市化建设的进度加快。
2.2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功能性强,应用在岩土勘察工程当中时作用巨大。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轻松对勘察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还可以在岩土勘察的准备时期便通过网络迅速搜索并整理出与勘察地点地质相关的一切地质数据资料,这样一来岩土勘察工作的前期便得到了强大的辅助。而且,由于地理信息系统有用空间分析能力,像针对缓冲区或是数字地形等不同的空间进行分析的能力极强,这样一来,便能够促进建立岩土勘察设计工作的评价体系。
3具体应用
3.1建设岩土勘察数据库
目前,大多数现有的岩土勘察数据仍然是以纸质形式被封存,或是收录软件仅仅只支持单项工程数据的收录。当有新的建设工程开始施工,建立名称后进行数据录入、分析并建立计算机辅助设计图。而勘察单位在进行项目数据收录时会发现某些工程的建筑可以在同一场地进行或是某些工程的地理空间是临近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岩土勘察历史数据是有着重复利用的价值的。现如今的数据形式人员出现数据重叠现象,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同时还大大拉低了工程的施工效率。而利用容量大、存储方便、管理方便且查阅方便的地理信息系统时,这些问题都可以轻松解决,将历史的岩土勘察数据全部录入地理信息系统,建立起庞大的岩土勘察数据库,轻松查阅历史岩土勘察数据,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2建立工程平面图和三维地质剖面图
在岩土勘察工作当中,工程平面图多使用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绘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绘制工程平面图虽然较为简便,可是只靠点和线来绘制出的工程平面图缺少立体感,并不利于工程数据的分析。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则可以绘制出更加立体且形象的工程平面图,对于勘察地点的属性分析更加有利。同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还可以绘制出三维地质剖面图,相较于传统的二维剖面图更加全面、精准且直观,同时工作人员还可以对图形进行翻转以及收缩操作,比起只能针对一个剖面来分析的传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更加利于工作人员的分析工作。
4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岩土工程当中,在对勘察数据的储存以及管理方面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与传统的数据管理系统比起来,地理信息系统更加便捷且高效,同时对地形的可视化处理以及对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分析是传统的数据管理系统无法比较的。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岩土工程当中,可以大大提高工程的效率以及对勘察数据的保存和管理能力,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软件技术的深入发展,相信将来地理信息系统必将更加完善且精确,在地理信息系统对岩土勘察方面的服务能力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冯文娟,刘宗霞,卢正广.地理信息系统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煤矿现代化,2010(06):116~117.
[2]吕治辉.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11):87,95.
关键词国家空间基础设施(NSDI)、"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
1.前言
1.1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发达国家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和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1998年1月,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引发了继"信息高速公路"、"知识经济"以后的第三次信息浪潮。1998年6月,总书记在两院院士会上提出了关于中国发展"数字地球"的思路,指明了发展信息技术,加快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早日实现中国的"数字地球",是我国争先抢占世界科技、产业和经济制高点,走向21世纪的知识经济的发展战略。十五期间,许多地区和部门相继制定了数字省区和覆盖本领域的数字工程项目发展规划,如北京市已拟?quot;数字北京"总体框架和发展规划,"数字海南"、"数字山西"、"数字福建"、"数字浙江"、"数字陕西"等规划也在制定之中;国土资源部计划用12年时间实施"数字国土工程",交通部提出实施"智能交通",国家海洋局提出"数字海洋",国家测绘局提出建立"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2001年10月,继53号文后,国家计委、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召开了"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研讨会",指出"必须将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应加快发展,以带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并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更引发全国十几个省、直辖市拉开建设"数字省区"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序幕。
1.2目的和意义: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表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80%以上的信息与地理信息有关,地理信息技术大大改变人类观测和认识地球的方式,已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灾害、环境检测、规划、电力、商业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21世纪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之一,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安全。"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设,将为广西政府部门和各市县的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设计和决策支持的基础地理框架信息,为电子政务的实施提供统一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支撑平台和环境。
1.3主要内容:
"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设就是通称国家空间基础设施(NSDI)在广西的具体表述。也是以3S(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技术为基础,基础测绘数据的生产和成果存档、管理、分发服务系统在信息时代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发展。
"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大地测量基准建设、广西省级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基础地理信息采集体系的建设、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建设、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地理空间信息交换网络体系建设、组织机构的建设等,实现覆盖整个广西的多尺度、多分辨率、现势性好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1.4"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2.广西实施该项工程已具备的条件
2.1区内环境: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的战略目标,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广西,其信息化建设起步并不晚,20世纪90年代,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城市的土地、规划、环保等部门相继完成了本行业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21世纪的今天,南宁、柳州、桂林列入国家级信息化试点城市,在这三个试点城市的带动下,全区社会信息化建设全面展开,围绕政府网的建设,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懈骶咛厣男畔⒒ㄉ琛H绫焙J械?quot;数字北海"项目,百色地区的"农业信息化示范项目"、防城港市的"港口信息化项目"、玉林市的"有线电视宽带网工程"等,以及全国第一套应急联动系统――南宁市社嵊绷低常?11)的初步建成,都为广西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预计到2005年,全广西将铺设光纤约4.8万公里,每千人拥有计算机50台,互联网普及率达8%以上,信息产业增加值将达到250亿元,占广西国民生产总值的8%以上.
2.2广西测绘局内环境:
国家测绘部门投资2.56亿启动"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建设,简称"大专项"建设。
广西测绘局在国家测绘局和区政府的支持下,于2000年8月正式立项(总投资2700万元),目前已完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技术体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传输网络体系的建设,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服务体系、空间定位综合服务体系、广西数字化基地大楼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广西测绘局已建成主干千兆,百兆交换到桌面的局域网,装备了若干台企业级服务器、海量的磁盘阵列、磁带库、图形工作站、高档微机、大型彩色扫描仪、大幅面绘图仪等硬件设备,以及数据库软件ORACLE,GIS软件ARCGIS、Geostar、MapInfo、ERDA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扫描矢量化系统等软件。通过大专项的建设,还锻炼出一批精通3S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测绘技术的综合型人才。
1.基础地理信息生产技术体系已初步建成:
目前,广西测绘局已具备的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年生产规模如下表所示:
数据类型
年生产能力(幅)
数据库存储(GB)
1:1万DOM(数字正射影像图)
1600
1600幅×45MB/幅=72
1:1万DEM(数字高程模型)
1600
1600幅×5MB/幅=8
1:1万DLG(数字线划地图)
880
880幅×4.5MB/幅=4
1:1万DRG(数字栅格地图)
1000
1000幅×5MB/幅=5
遥感影像数据
按1米分辨率计算,500幅×100MB/幅=50GB
注:按广西"十五"计划,需8~10年才能更新测绘完成全广西1:1万地图。
3.建设原则和关键技术
3.1建设原则
"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设要贯彻"需求牵引、统筹规划、统一标准、阶段发展、面向应用、共建共享"的方针,坚持市场引导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重点开发和普及应用相结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以应用促进发展。
3.2关键技术
海量数据库存储技术:目前,单是按覆盖广西的4D(DLG、DEM、DOM、DRG)测绘产品的数据量计算,就达到了TB级,如何采用关系数据库(如ORACLE)管理海量空间数据,将是今后几年内的研究热点。
菘焖倩袢∈侄危喝绾纬浞掷?S技术及其集成,快速获取信息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宽带网络:利用高速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和三维模型是数字城市表现的主要形式。
知识产权问题:模拟测绘产品版权问题较好解决。受法律不健全、法制观念淡薄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数字化测绘产品的版权问题亟待解决,因为数字化产品一经提供,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复制。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法律、制度外,还需在技术上研究加密手段。
空间数据库更新与版本管理: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必须定期更新数据,保持基础数据的现势性。数据更新后,历史数据仍须保存。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数据版本管理机制,确保有效数据能长期保存,又避免不必要的数据冗余。
4.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4.1数据标准和规范的制定。
数据标准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很多标准国家尚未出台,必须加快基础地理信息各类标准的制定,完善各种数据库的建设标准、质量控制标准和安全保密标准,加快制定基础地理信息的产品标准、信息交换标准和应用标准等。
4.2广西省级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建设
按基础测绘分级管理的原则,国家负责1:100万、1:25万和1:5万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生产、管理、服务和更新。省级政府部门负责1:1万、1:5000比例尺甚至更大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生产、管理、服务和更新工作。其中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将是"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核心和基础。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组成如图所示:
4.3实施一批地理空间信息重点应用示范工程的建设
当前,人口、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最为关注的领域,为共享"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资源,应当把应用开发的重点放在人口地理信息系统、资源(国土、海洋、地矿等)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中。同时作为广西测绘局与区政府部门的合作项目――广西综合区情地理信息系统(9202工程)建设的延伸扩展,更要充分利用"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资源,结合西部大开发政府急于掌握的信息,急政府之所急,想政府之所想,积极与政府部门联系、沟通,进一步完善综合区情地理信息系统,注重反映广西自然资源、经济两方面的信息。
4.4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地理空间信息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
测绘部门多年来生产了大量的地理信息资料,它们在广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公益性、基础性的作用,但要在更深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应用,需要政府及各行业的通力合作。共建共享是避免重复建设、维护国家利益的必要措施,是"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中必须坚持的原则。这方面的教训是屡见不鲜的,如广西各地方土地部门有独立的一套地籍图,规划部门有地形图,房产部门有房产图,每个部门都是投入巨资测绘、数字化,标准都不统一。实际上只要政府牵头协调,各地测绘一套基础地形图,每个部门在其基础上再采集各行业关注的要素(称之为三图合一)。这样的结果是大大节约了经费,却实现了各取所需,同时由于数据标准的统一,各行业能共享、交换成果。
要实现共建共享,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地理空间信息政府协调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测绘部门的作用,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交换数据;二要研究制定共建共享的法规政策,明确规定知识产权的保护、用户的权利和义务、有偿使用等问题;三是测绘部门要在信息共建共享中发挥带头作用,进一步强化"四个主动服务"意识:主动为领导宏观决策服务,主动为国家重大战略、方针提供服务,主动为广西重大基础设施提供服务,主动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服务。为推进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作出应有的贡献。
4.5建设基于WEBGIS的地理空间信息交换网络体系。
"数字广西"网站()作为广西测绘局的宣传阵地及元数据窗口,应加强地理空间信息网站建设和网上地图的开发,探索地理信息网络服务模式,以适应网络快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网上地图的迫切需求。
5.极待解决的问题:
5.1政策方面的问题
去年广西制定的《广西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中并没有完整地将"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列入其中。广西的信息产业在2000年全年的总产值为28.6亿元,仅占全区GDP的千分之二,在全国排22位,在西部地区排第5位。可以看出,广西的信息化总量还较低。基于"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重要性和其能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建议由区计委统一协调,广西测绘局负责具体实施,各部门共同组成广西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加快制定"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设规划工作。
5.2人才缺乏、财力支撑不足的问题:
测绘滞后于国民经济建设的步伐,这是目前的尴尬现状。主要的原因是财力投入的不足。
"数据是血液",没有了数据的"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就是个空架子,其他行业的信息化也就没有了与地理空间相对应的承载体。
"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设是多种高新技术的集成,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目前,人才缺乏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6.结束语
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作为广西测绘局向社会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分发服务、应用开发的窗口和国家空间信息交换网络的省级主节点,基本具备?quot;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应发挥"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主力军作用,为我区信息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罗满建《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研讨会情况报告》
2、广西区测绘局《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广西单位工程方案设计》
3、刘金长《建设广西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4、广西区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广西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森林资源管理;应用
前言
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的资源,该资源是由多种多样的植物组成,一般情况下森林资源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久,地形较为复杂并且具有比较特殊的变化规律。目前,森林资源的管理与决策几乎都与其空间位置有关,而传统的森林资源管理方法缺乏直观性,为林业部门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可以将区域内的森林资源信息,包括林种、树种、土壤、坡度、海拔等信息与空间位置一一对应,并以地图的方式直观地展现出来。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将林业部门实际业务与空间分析相结合,为林业管理者在决策上提供科学可靠、及时有效的信息,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由此可知,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也是必不可少的管理工具,能够更好、更合理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和利用,促进林业的经营管理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1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模拟、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有效且准确地分析,该系统包含地理、环境、计算机、空间以及管理等技术,属于新兴的边缘学,它的优势在于对空间信息的管理与分析。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土调查、森林资源、水利建设、城市规划等多个行业。
2 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1 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属于森林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最基本的内容。地理信息系统能够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模式,一方面能够将森林资源中复杂且数量庞大的信息进行分类且有效地管理,另一方面能够对森林资源信息进行空间分析及规划,大幅度提升森林资源的利用率。
就目前而言,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采用地表模型与森林资源矢量数据相叠加,以地图的方式直观地进行展示。通过对森林资源数据的不断更新,可以做到对森林资源的动态管理和监测,从而可以做到更真实、更直观地把握森林资源的状况及变化。
2.1.1 实现数据一体化查询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将森林资源信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类型、林种分布、树种结构、林龄结构及变动情况等信息以地图的方式直观地展现出来,同时实现森林资源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双向查询。例如可以通过地理位置来查询该位置下森林资源的属性数据,包括林班号、小班号、林种、树种、土壤等情况,也可以通过森林资源的属性数据来查询该类森林资源的地理位置以及同类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
2.1.2 实现空间图形与空间属性同时更新
地理信息系统优势在于对空间信息的管理与分析,且空间图形与空间属性是联动的,如果空间图形数据发生变化,那么空间属性数据也会随着空间图形数据的变化而变化,实现空间图形和空间属性同时更新。例如在修编森林资源图斑的同时,图斑的面积也会随之进行变化。
2.1.3 实现资源统计的数据表格和图形一同输出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对空间数据库进行管理的强大功能,利用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做出许多森林资源数据相对应的统计报表,如林相图、森林资源分布图等,与此同时,能够将原先繁杂的林业专题图简单化,快速将多种林业方面专业的专题图形进行编制,方便查询、保存以及更新相关的数据,从而提高林业部门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
2.2 地理信息系统在结构调整方面的应用
2.2.1 在林种和树种的结构方面的调整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将自然环境保护区域、防护林、防火隔离带等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并以图形方式进行展示。根据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分布情况以及社会对其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根据森林资源不同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合理布局,例如对水源的涵养植物、具有经济效益的树木以及生态防护树木等进行合理布局。
2.2.2 年龄结构调整
根据森林资源的树木生长时间或者阶段的经济效益、森林生态效益、地形、地貌以及土质等自然条件的空间分布特点,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相应的管理技术来将树木的年龄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整。在将森林资源树木年龄进行合理调整后,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绿化造林,减少土地荒废的现象,加快森林中树木的成长,保证每个区域的树木年龄合理化,从而使森林资源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效益。
2.3 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政策管理方面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作为森林资源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让地理信息系统将森林资源作业报批、树木生产计划以及资源计划审核工作等做好合理规划。保证森林资源的作业项目能够得到审批,顺利开展该方面的工作。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综合性较强的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在对森林资源的政策管理方面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能够作为森林资源政策管理的重要科学依据。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相关信息进行准确地计算、有效地分析以及形象地模拟展示,可以为森林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困难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以及关乎政策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4 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方面的应用
2.4.1 限制树木的开采和砍伐
可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地域特点、林种优势等信息对森林资源采伐方面制定合理且有针对性的采伐计划,确定采伐树木的面积、范围、树种、方式、采伐地点以及采伐目的。
2.4.2 造林规划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制作相应的森林树木分布图表,对森林地形特点进行有效分析,并且结合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生长的树种以及树种适合生长的区域。
2.5 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预防灾害方面的应用
众所周知,森林火灾以及病虫灾害会对其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必须对这些方面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对森林资源进行网格化管理。首先将森林资源分为多个管护责任区,为每一管护责任区设置一名或多名森林管护人员,森林管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以编缉短信、电话报告等方式,对管护责任区内发生火情、火警、森林病虫害,以及破坏林地、林木等森林资源的事件进行报告。在接收报告的同时,地理信息系统中立即显示发生灾害管护责任区的位置以及灾害情况,方便林业部门领导能够及时做出决策,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3 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地理信息系统不断完善、规范和改进,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王祥.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4(8):169-170.
关键词: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远程控制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P208;TU990.3
这些年以来,计算机信息技术、远程控制技术、摄像测量技术等一系列科学技术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发展变化将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段内捕捉到空间信息,接着进行三维景观的重组变得不再只是梦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地理信息三维可视系统的问世以及进一步研究应用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周围环境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角度。在与之相关的环境虚化体系里面,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体系也属于一种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构成成分。
1 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当下出现的三维GIS系统以三维数据作为基础,能够很客观地将我们周围真实存在的事物进行虚拟化地再现。该体系在现阶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并能很好地处理大量数据漫游以及贴面修改等事务。不过在三维数据研究、建立模型以及数据整理等层面上还有不少不足之处需要改正。在当下,所能实现的只有在二维GIS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填补工作,辅助建成三维的景观模型,而这样做充其量也只是山寨的三维GIS。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本来是对周围环境三维数据的储备,处理以及能够看见等不同技术的结合。但是就现在的技术水平而言,我们只能对山寨GIS进行利用,要是想要形成一个真正完整的三维GIS,我们必须处理好下面几个点:巨大的数据总量;多种繁琐的空间关系;数据储备以及整理、查看、搜索等等[1]。
2 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应用现状
2.1 城市。中国的城市聚集着越来越多的人,越是繁荣人口密集的城市似乎越具有吸引更多的人群加入其中的魅力。人口的大量集中使得城市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而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的问世与进步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很大的方便。例如城市管理中的居民管理、大气污染状态监控管理、地下用水管理、地下线路管理等等。
2.2 环境。新世纪,随着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可以对大气环境、地表环境以及地下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监控报告,能够生动真实客观地将我们周围的环境状况模拟出来,让我们及时客观地将周围的环境发展状况认识清楚,有利于更好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和防护。
2.3 地质。地质是当下众多行业与学科研究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载体。地理信息三维可视系统能够更好地将我们拥有的地质环境,结构组成清晰地模拟出来,客观真实地再现在人们的面前,为各项研究工作,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顺利展开提供无穷无尽的便利。
2.4 矿山。在矿产这一行业,地理信息三维可视系统又能将矿物质的形态与组成结构清晰地表达出来。有利于矿产勘查工作者掌握巷道,矿场等的详细地理信息,为矿产事业的发展提供详细有用又准确的第一手资料。方便相关政策方针的制定。
2.5 海洋。新世纪又将是一个海洋的世界,对海洋展开的研究利用将是我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在这一方面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能够准确客观地将海洋知识汇报给有关研究机构,进行海水盐分、温度、压力以及水流方向等的研究,有利于我国对海洋的进一步开发。
2.6 气象。还可以用来汇报高空大气的情况,包括气流、风向、气压、构成元素、成分变化等。综上所述,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发展中涉及领域之广不容忽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要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
3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的选取
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想要获得进一步全面的发展,不得不考虑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正确选择。在这一方面,一般使用的一个平台就是美国MIS企业开发出来的一款软件,Maplnfo,用它来作为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开发的平台。该软件具有功效超大、综合性强、比较直观等特点[2]。这款软件可以将数据和图像信息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对繁琐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而且其具有的可视化地理分析能力还能够允许使用者将不一样的数据联系在一起,并将其展现出来,表达出数据中间存在的联系,以及数据的形式。它的特点有:
3.1 代码匹配。该系统能够为前后输入的图像以及属性数据进行自动的匹配工作,而且能够对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进行自动修复。同时该系统还能够通过MapBasic语言对图像与数据进行有效地连接。
3.2 查询功能。Mapinfo允许对图像进行的点查看,功用齐全的SQL查看,为地理表达提供支撑,也可以将图形与数据连接在一起。搜素的成果能够用图形、表格等进行表达。
3.3 图形编辑和显示。允许对图形上的事物进行随意地删除和增加,也可以将独自的记录与条件等进行修改。至于数据的展现完全可以通过三种不一样的形式。
3.4 输出功能。可以将图形的部分打印出来,也可讲内部的数据变成AutoCAD能够识别的另一种形式。内部格式的数据形式也可以进行转变。
3.5 Mapinfo。不允许对象拓扑关系的构建。空间分析的作用需要通过最基本的对话框交互形式来完成。
4 三维可视化软件的选取
在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中,对三维可视化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是其关键的构成部分。其中处于最中心地位的一个工具是三维可视化工具,它是及逆行那个三维图像研究制作,对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展开研究的关键性的一个步骤。在信息计算机起步之初,人类就已经展开了对计算机图像的研究工作,一直到九十年代开始,人类开始认识到繁琐的数字通过图像来表达更加利于理解,所以自此开始,三维图像以飞快的速度发展了起来。
5 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的进一步是实现
当下,在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界,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的研究俨然已成业界的热门话题,计算机信息技术还在进一步发展中,所以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5.1 在数据层面,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数据主要由四个构成成分组成:图像的几何位置、属性信息、高度以及拓扑联系。在这些构成中缺少的是数据的Metadata,alsomeans元数据。该项数据是用来对数据的出现、投影形式、坐标构成、使用时间段、编码计划等作出记载,元数据有利于数据共享的实现。
5.2 应该形成一种三维可视化基础数据的管理体系,也就是说用该体系来对数据的录入录出,以及数据库的形成进行统一的管理控制。
5.3 该体系只保证了由二维地理信息系统转变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方向上的督查,但是一个完善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应该将二维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查询上的交换。
5.4 网络技术正在经历着飞速的发展变化,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它在页面制定、公布以及传递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可视化系统能够帮助其是实现大众化的发展。
5.5 由于本系统还有针对高层领导的校园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决策要求,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实现本系统的辅助决策支持功能。
6 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一项应用技术,它使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得到更有效、更迅速的利用和传播。但大多数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是基于二维坐标系的,缺少管理、分析复杂三维物体的功能,难以满足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研究三维空间特征的要求,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己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范江,汪嘉平.城市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初探[J].现代测绘,2005.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林业资源;本底数据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国情复杂,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表变化频繁。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十二五”开局之年,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创造性地提出了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命题。这是时代赋予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新使命,也是测绘发展的一次深刻变革。综合利用航空航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等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各时期调查成果,对抚顺市林业资源进行动态化、空间化的持续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林业资源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专题图和研究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抚顺市林业资源情况。
2 地理国情监测
地理国情监测是综合利用3s等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各时期已有测绘成果档案,对地形、水系、交通、地表覆盖等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图形和研究报告。地理国情监测通过对地理国情进行动态地测绘、统计,从地理的角度来综合分析和研究国情,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提供真实可靠和准确权威的地理国情信息。地理国情是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即以地球表层自然、生物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变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等为基本内容,对构成国家物质基础的各种条件因素做出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调查、分析和描述。例如,对国土疆域概况、城市布局和城镇化扩张、孕灾环境与灾害分布等基本状况的调查、分析和描述等。地理国情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区域人地关系的协调程度,是国家和地区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决策依据。地理国情是重要的基本国情,是国土疆域面积、地理区域划分、地形地貌特征、道路交通网络、江河湖海分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城市布局和城镇化扩张、生产力空间布局等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体现。
3 监测内容
本次监测的对象为森林和林地,主要监测统计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辅助生产林地的用地信息管理、林地的种类、数量与分布。不监测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用地,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狭长林带等资源的变化。
3、监测方法
以2004年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针对林业资源之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辅助生产林地的用地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及变化的方向等进行追踪,并统计分析各类林业植被变化与地貌坡度之间有无可确定的规律。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我们以林业调查数据和2004年制作的1:1万DOM为主,制作本底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2007-2008年的1:1万DOM进行林业资源的第一次监测,利用2010年10月或2011年3月的2.5米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林业资源的第二次监测,主要是用矢量数据与影像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找出变化图斑,通过内业判读或实地核查,确认真伪变化。若为真变化,则重新拓扑、赋属性,生成统计汇总表。
4 本底数据制作
技术流程图
(1)数据预处理
首先将林业资源数据库由原来的三级类17小类归并为二级类8小类。通过ArcEngine二次开发,对数据进行自动归类。然后将归类数据进行坐标系统转换。
(2)数据纠正
由于林业调查大部分数据采用的卫星影像分辨率为15m,因此存在调绘林斑界线与卫星影像不完全吻合的现象,有些地方甚至偏差很大,个别之处更有林斑错漏。因此在利用林业调查数据成果之前,我们首先对数据进行修正,由于原始数据的属性存在错误和丢漏的情况,因此,本底数据的校准过程中,对林业图斑的属性也进行了完善。形成本底数据。
修正前修正后
6林业资源监测
(1)建立样本标识
在影像上提取与林业有关的特征地物,然后通过外业实地调查与对比,建立解译标识。
(2)半自动提取变化地块
首先利用ENVI遥感软件自动提取变化地块,然后采用人工干预方式进行检查、完善和修改。
无立木林地变成未成林有林地变成无立木林地
(3)外业调查验证
对于判断不清的疑问图斑,以及特殊地物,组织外业实地调查验证,并对数据进行修改完善。
(4)后期数据整理
属性录入:根据外业实地调查验证结果,进行属性录入;
拓扑处理:是否存在重叠面;
数据检查:逻辑一致性检查(如是否存在同地类转换、不合理地类转换等)、属性完整性及正确性检查。
(5)数据库建设
后期数据整理制作完成后,对数据进行接边,包括空间、属性等。对属性完整性、准确性等进行检查,还要进行微小多边形、微短线、重复实体等进行处理,以满足入库需要。当全域的数据制作、检查、修改完成后,将数据导出SHP或GeodataBase格式,建立数据库,保留原始DWG格式数据,便于今后监测使用。
7结语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需要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和快速获取处理能力、先进的对地观测科技手段和高层次、高水平的测绘人才。 测绘部门需要快速提升测绘技术水平和现代化测绘装备,提高基础地理信息覆盖度,完善各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并不断拓展基础地理信息的要素类型,丰富信息内容,提高信息现势性,完善数字区域、数字城市、数字省区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步伐,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强有力的的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 马建文,阎积惠 地理信息系统及资源信息综合 [M]地质出版社,1994
[2] 徐德明.监测地理国情 服务科学发展[N].人民日报.2011.2.39.